資源簡介 (共23張PPT)2.4.1 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第二單元 多種多樣的生物2024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公開課精品課件】授課教師:********班 級:********時 間:********本單元 “多種多樣的生物” 承接第一單元對生物基本特征和細胞的學習,進一步拓展學生對生物界豐富多樣性的認識。教材從宏觀的生物類群入手,按照從簡單到復雜、從水生到陸生的順序,依次介紹了植物、動物、微生物等不同類群生物的主要特征、形態結構、生活方式以及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通過對各類生物的學習,不僅幫助學生構建起系統的生物分類知識體系,還能讓學生理解生物與環境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關系,培養學生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意識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單元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識別不同類群的植物,如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描述它們的主要特征、生活環境和形態結構特點,能舉例說出常見植物所屬的類群。 識別不同類群的動物,包括無脊椎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等)和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概述它們的主要特征、生活習性和形態結構特征,了解各類動物在進化上的地位。 描述細菌、真菌和病毒的主要特征、形態結構和營養方式,舉例說明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嘗試根據一定的特征對生物進行分類,說出生物分類的依據和等級,理解分類的意義,關注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現狀和重要性。 (二)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不同類群生物的實物、標本、圖片或視頻等資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分析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使其能夠準確描述生物的特征和區別。 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如觀察種子的結構、探究蚯蚓的生活習性等,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使其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引導學生收集和整理有關生物多樣性的信息,培養學生的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使其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在生物分類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類思維能力,使其能夠構建系統的生物分類知識框架。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對生物多樣性的探索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態度,使其認識到保護生物多樣性對于維護生態平衡和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意義。 在實驗探究和小組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科學態度,使其養成嚴謹、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 引導學生關注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及保護措施,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行動中來。 三、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各類植物、動物、微生物的主要特征和形態結構特點。 生物分類的依據和等級,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 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和意義。 (二)教學難點 理解不同類群生物在進化上的關系和適應環境的特征。 掌握生物分類的方法和原則,準確對生物進行分類。 認識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平衡的關系,樹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 四、學情分析 經過第一單元的學習,學生已經對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細胞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備了初步的生物學基礎知識和觀察、實驗等能力。但對于復雜多樣的生物類群,學生的認識還比較零散和模糊。七年級學生好奇心強,對直觀、生動的生物現象充滿興趣,但抽象思維能力仍在發展中,對于一些較為抽象的概念,如生物進化關系、生物分類原理等,理解起來可能存在困難。此外,學生在信息收集和整理、知識歸納總結等方面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直觀教學、實驗探究、小組討論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逐步構建系統的生物多樣性知識體系。 五、教學方法 講授法:系統講解各類生物的主要特征、生物分類的概念和原理等重要知識點,確保學生掌握基礎知識。 觀察法:組織學生觀察各類生物的實物、標本、圖片、視頻等,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直觀地認識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 實驗法:安排實驗探究活動,如觀察種子結構、探究昆蟲的形態結構等,讓學生親身體驗科學探究過程,提高動手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 討論法:針對生物類群的特征比較、生物分類的依據、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表達能力。 多媒體教學法: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豐富的生物圖片、視頻、動畫等資料,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直觀化,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 角色扮演法:在生物分類教學中,讓學生扮演不同的生物,通過模擬生物分類的過程,加深學生對生物分類等級和依據的理解。 六、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包含各類生物的高清圖片、精彩視頻、動畫演示等資料。 實驗器材,如顯微鏡、放大鏡、種子、昆蟲標本、培養皿、鑷子、解剖針等。 生物標本,如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的標本,以5課堂檢測4新知講解6變式訓練7考試考法8小結梳理9布置作業學習目錄1復習引入2新知講解3典例講解1.熟記生物分類的依據。2.嘗試依據植物和動物的主要特征對其進行分類。如果你通過想進一步了解菜粉蝶的生長發育和行為,在以上這幾本書中,你會選擇查閱哪一本?要是想了解蛾、青蛙的相關資料,又該查閱哪幾本?想一想、議一議了解菜粉蝶選擇《蝴蝶》了解蛾選擇《昆蟲學》或《無脊椎動物學》了解青蛙選擇《動物學》通過上面的“想一想,議一議” ,你們應該對分類的意義有所了解了吧。我們已經學習了生物圈中的植物、動物、細菌、真菌等,怎樣對這些生物作進一步的分類呢?讓我們以常見的一些生物為例,試著根據生物的特征將它們進行分類,做一個小小的分類學家!一、植物的分類你認識這些植物嗎 能將這些植物分成不同的類群嗎 你認為對植物分類時應考慮哪些特征 玉米、向日葵、油松腎蕨、葫蘆蘚玉米、向日葵油松葉脈為平行脈(一片子葉)葉脈為網狀脈(兩片子葉)玉米向日葵腎蕨葫蘆蘚單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裸子植物蕨類植物苔蘚植物植 物有種子無種子無花、無果實有花和果實有根、莖、葉有假根、“莖”“葉”油松被子植物對植物分類時應考慮植物的哪些特征?考慮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思考:重點: 被子植物中,花、果實和種子往往作為分類的重要依據。二、動物的分類觀察下面的圖片。1.動物脊椎動物:魚、雨蛙、巖蜥、壁虎、白尾海雕無脊椎動物:蚯蚓、螳螂、蝸牛、渦蟲、蝴蝶脊椎動物魚 :魚兩棲動物:雨蛙爬行動物:巖蜥鳥:白尾海雕哺乳動物:虎2.無脊椎動物環節動物:蚯蚓節肢動物:螳螂、 蝴蝶軟體動物:蝸牛扁形動物:渦蟲扁形動物軟體動物動物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魚魚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哺乳動物環節動物節肢動物虎白尾海雕巖蜥雨蛙螳螂蝴蝶渦蟲蚯蚓蝸牛動物分類的依據:要比較外部形態結構,還要比較生理功能。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排列:扁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魚-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哺乳動物1. 植物的分類 對植物進行分類時,要仔細觀察植物的 。在被子植物中, 、 和 往往作為分類的重要依據。2. 動物的分類 動物的分類除了要比較 ,往往還要比較它們的 以及 等。生理形態結構 花 果實 種子 形態結構 功能 生殖方式 1. 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殖器官常作為分類的重要依據,主要原因是( A )A. 形態和結構相對穩定B. 與繁殖后代有重要關系C. 容易被采集,便于比較D. 形態較小,利于解剖、觀察A 知識點1 植物的分類 1234562. 如圖展示了四種動物,圖中陰影部分可填寫的共同特征是( D )A. 用肺呼吸 B. 體溫恒定C. 胎生哺乳 D. 有脊柱D 知識點2 動物的分類 1234563. 地球上現有動物150多萬種,對其進行科學分類能更好地了解它們。若將①蜘蛛、②黑魚、③蚯蚓、④虎鯨、⑤河蚌、⑥鱷魚六種動物分為兩類,一類是①③⑤,另一類是②④⑥,則分類依據是( C )A. 是否胎生哺乳 B. 體溫是否恒定C. 是否有脊柱 D. 是否用肺呼吸C1234564. 如圖表示Ⅰ~Ⅳ之間的所屬關系,其中Ⅰ表示整個大圓,Ⅲ包含Ⅳ。下列不符合圖中所示關系的是( D )A. Ⅰ脊椎動物、Ⅱ恒溫動物、Ⅲ變溫動物、Ⅳ爬行動物B. Ⅰ動物界、Ⅱ脊椎動物、Ⅲ無脊椎動物、Ⅳ昆蟲C. Ⅰ被子植物、Ⅱ單子葉植物、Ⅲ雙子葉植物、Ⅳ花生D. Ⅰ種子植物、Ⅱ裸子植物、Ⅲ被子植物、Ⅳ油松D1234565. 依據生物的某些特征,將生物分成如圖所示的三個類群。下列描述中錯誤的是( D )A. 類群1體內具有遺傳物質B. 制作酸奶時用到的微生物屬于類群2C. 類群3中既有單細胞生物,又有多細胞生物D. 類群1、2、3的共同點是都不能直接利用無機物制造有機物D1234566. 如圖是金絲猴、朱鹮、水杉、大腸桿菌、腎蕨和向日葵六種生物的分類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23456一、植物分類的依據被子植物往往以花、果實和種子作為重要依據。植物種子植物孢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單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二、動物分類的依據以動物的外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作為依據。動物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刺胞動物、扁形動物、線蟲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 、節肢動物包括魚、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和哺乳動物(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