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1.2.3 動物細胞第一單元 生物和細胞2024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公開課精品課件】授課教師:********班 級:********時 間:********展示植物細胞的結構模式圖,提問學生:植物細胞有哪些結構?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結構一樣嗎?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 動物細胞。新授制作并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顯微鏡的構造展示顯微鏡實物,向學生介紹顯微鏡的各部分構造,如目鏡、物鏡、鏡筒、轉換器、載物臺、遮光器、反光鏡、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等,并說明它們的作用。讓學生對照顯微鏡實物,認識各部分構造,教師進行巡視指導。顯微鏡的使用方法教師邊講解邊示范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取鏡和安放: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將顯微鏡放在實驗臺上合適的位置。對光: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轉動遮光器,使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睜開,轉動反光鏡,直到看到明亮的圓形視野。觀察: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此時眼睛一定要看著物鏡);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反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學生分組進行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操作過程中的錯誤。組織學生進行小組競賽,看哪個小組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正確使用顯微鏡觀察到物像,對表現優秀的小組進行表揚。課堂小結引導學生回顧顯微鏡的構造和使用方法,強調使用顯微鏡時的注意事項。鼓勵學生課后多練習使用顯微鏡,提高操作技能。布置作業完成教材上關于顯微鏡使用的練習題。嘗試使用顯微鏡觀察一些簡單的物體,如頭發、花粉等,并記錄觀察結果。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擦: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滴: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刮:用消毒牙簽在自己漱凈的口腔內側壁上輕輕地刮幾下。涂:把牙簽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滴中涂抹幾下。蓋: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地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材料上,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氣泡。染:把一滴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學生分組進行制作臨時裝片的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操作過程中的錯誤。學生用顯微鏡觀察自己制作的臨時裝片,找到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觀察細胞的形態和結構。教師展示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結構模式圖,引導學生對照自己觀察到的細胞,認識細胞的各部分結構,如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動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結合結構模式圖,詳細講解動物細胞各部分結構的功能:細胞膜:保護細胞,控制物質的進出。細胞質: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部分,具有流動性,加速細胞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能傳遞遺傳信息。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結構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異同點:相同點是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不同點是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綠色部分的細胞還有葉綠體,而動物細胞沒有這些結構5課堂檢測4新知講解6變式訓練7中考考法8小結梳理9布置作業學習目錄1復習引入2新知講解3典例講解一、觀察動物細胞實驗目的制作并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觀察動物細胞永久玻片標本。認識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練習畫動物細胞結構簡圖。(一)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和動物細胞材料用具動物細胞永久玻片標本,生理鹽水,碘液,無菌牙簽,滴管,紗布,鑷子,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顯微鏡等。方法步驟閱讀課本P28中“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方法步驟,圈出每個步驟的關鍵動詞,同時思考每個步驟的作用。與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臨時裝片的步驟相比,有哪些異同?① 用潔凈的紗布將載玻片、蓋玻片擦拭干凈。②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滴清水的目的是什么?③漱口后,用無菌牙簽在自己的口腔內壁上輕刮幾下。④把牙簽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中,輕輕涂抹幾下。⑤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再將蓋玻片緩緩放平蓋在水滴上。避免蓋玻片下出現氣泡。⑥在蓋玻片的一側滴1~2滴碘液。⑦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碘液浸潤標本的全部。視頻:方法步驟(二)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四)繪圖依照所觀察到的細胞,畫一個細胞結構簡圖,并嘗試注出各部分結構。將臨時裝片放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可重點觀察一個口腔上皮細胞 。(三)觀察動物細胞永久玻片標本①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為什么要用生理鹽水,用清水行不行?②你所觀察的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是怎樣的?不行,用生理鹽水可以保持細胞正常的形態。若用清水細胞會吸水脹破。(五)探究上皮細胞肌肉細胞神經元(神經細胞)人體或動物體的各種細胞雖然形態不同,但基本結構是一樣的。二、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動物細胞模式圖細胞核細胞質線粒體細胞膜三、比較動植物細胞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細胞壁葉綠體液 泡(含有細胞液)線粒體動物細胞不具有細胞壁、葉綠體,通常也沒有液泡。無論植物、動物,還是微生物(病毒除外),它們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因此,可以認為,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科學方法----歸納歸納是指由一系列具體事實推出一般結論的思維方法。例如:觀察發現很多細胞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由此得出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二、動物細胞基本結構:擦→滴(生理鹽水)→刮→涂→蓋→染(稀碘液)→吸一、制作動物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三、動植物細胞異同點:共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葉綠體、液泡1. 請用線將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具有的結構連接起來。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葉綠體線粒體液 泡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科學家的故事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德國動物學家施旺德國病理學魏爾肖羅伯特·虎克施萊登、施旺與細胞學說主要內容:1.動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2.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3.細胞能夠產生新細胞。1. 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 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可簡單地概括為擦→滴→刮→涂→蓋→染→吸。(1)擦:用潔凈的紗布將 、 擦拭干凈。(2)滴: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 。(3)刮:漱口后,用 在自己的口腔 上輕刮幾下。(4)涂:把牙簽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中,輕輕涂抹幾下。載玻片 蓋玻片 生理鹽水 無菌牙簽 內壁 (5)蓋:用 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 ,再將蓋玻片 蓋在水滴上。注意避免蓋玻片下出現 。(6)染:在蓋玻片的一側滴1~2滴 。(7)吸:用 在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碘液浸潤 。水鑷子 滴 緩緩放平 氣泡 碘液 吸水紙 標本 2. 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1)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 、 、 。與植物細胞一樣,動物細胞的細胞質中也含有 。(2)與植物細胞相比,動物細胞不具有 、 ,通常也沒有 。(3) 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細胞膜 細胞質 細胞核 線粒體 細胞壁 葉綠體 液泡 細胞 知識點1 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 1. (2023·四川廣安中考)某同學在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進行了下列操作,正確的操作步驟應是( C ) A. c→a→b→d B. a→c→b→dC. c→a→d→b D. a→c→d→bC1234567891011122. 小麗同學在制作并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觀察到的物像如圖所示,她操作不當的步驟是( C )A. 滴加生理鹽水 B. 輕刮口腔內壁C. 蓋蓋玻片 D. 滴加稀碘液C1234567891011123. 如圖為人體肌細胞結構模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①為細胞壁,②為細胞質,③為葉綠體,④為細胞核B. ①為細胞膜,②為細胞質,③為線粒體,④為細胞核C. 人體肌細胞和口腔上皮細胞的形態不同,基本結構也不同D. ③是人體細胞特有的結構B 知識點2 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1234567891011124. (2023·江西中考)課外活動中,某同學選用了以下材料制作動物細胞模型,其中最適合模擬細胞膜的是( D )A. 山楂 B. 紅豆 C. 瓊脂 D. 塑料袋D1234567891011125. 如圖是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到的兩種細胞。下列結構中,甲和乙都具有的是( D )甲 乙A. 細胞壁 B. 葉綠體C. 液泡 D. 細胞核D1234567891011126.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鸝鳥的細胞與柳樹的細胞共有的細胞結構是( A )A. 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B. 細胞壁、液泡、葉綠體C. 細胞壁、線粒體、液泡D. 液泡、線粒體、葉綠體A1234567891011127. 如圖是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相關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C① ② ③ ④ ⑤A. 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②③⑤④①B. 步驟①中染色用的液體是碘液C. 步驟②中滴加的是清水,目的是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D. 如果裝片中出現氣泡,是圖中步驟④操作不當導致的1234567891011128. 學習了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后(①細胞壁、②細胞膜、③細胞質、④細胞核、⑤葉綠體、⑥線粒體、⑦液泡),小明設計了表示動植物細胞結構之間的關系圖,其中陰影部分表示的是( B )A. ①⑤⑥⑦ B. ②③④⑥C. ③④⑤⑥ D. ②③④⑤B1234567891011129. “桃花流水鱖魚肥”中提到了兩種生物,如圖所示的是這兩種生物的細胞結構模式圖。下列敘述合理的是( B )甲 乙BA. 甲細胞取自桃花、乙細胞取自鱖魚B. 甲、乙細胞中都有細胞核C. 甲細胞中的結構①在桃花細胞中不存在D. 所有生物的細胞中都有乙細胞中的結構②123456789101112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