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第二單元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民主專政(第四課)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五課)我國的國體我國的政黨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制度保證單元邏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第一單元)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第六課)決定決定我國的政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決定根 保本 證思考:“改革先鋒”韋煥能探索了一條怎樣的道路?6.3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第六課 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一、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二、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實踐方式本框內容“基層”到底是指哪一層?中國共產黨組織中國行政區域劃分領導基層黨組織領 導基層村委會/居委會01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思考: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含義一、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1.基層群眾自治的含義我國的基層群眾自治是指人民群眾在城鄉基層黨組織領導下,在居住地范圍內,依托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15432主體:人民群眾領導:城鄉基層黨組織依托: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村委會、居委會)方式: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實質: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我國的基層群眾自治指的是人民群眾在城鄉基層黨組織領導下,在居住地范圍內,依托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發生領域的基層性民主參與的直接性管理活動的自治性一、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2.基層群眾自治的特點與群眾直接相聯系是一種直接民主是一種社會自治(1)農村——村民委員會一、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3.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2)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即村委會性質 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主要職能 維護村民的合法權益,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等。產生 由村民選舉產生,向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負責并報告工作管理 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規民約,是村民規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為,運用民主的辦法來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務,實現自己的事情自己辦,自己的難題自己解的有效途徑。知識拓展:村委會、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的區別村委會(即村民委員會):是農村管理日常公共事務等的機構。村民會議也稱村民議事會:是由村民委員會召集,由本村18周歲以上村民組成,也可以由每戶派代表參加的會議,所作決定應當經到會人員的過半數通過。是村民實現直接民主的基本形式。3. 村民代表會議:由村民委員會召集村民代表開會,討論決定村民會議授權的事項及村委會提交的議案,向村民會議負責,是村民委員會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一種有效形式。注意: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項,村委會必須提請村民會議討論決定。鄉鎮政府、村民委員會、村黨支部委員會、村務監督委員會四者的關系1.鄉鎮政府:是國家基層政權組織、是基層行政機關、是基層政府2.村民委員會:不是國家基層政權組織,不是基層國家機關,不是基層政府,不能履行國家職能 ,也不是政府的派出機關(派出所、街道辦事處)3.村黨支部委員會:是基層黨組織,領導村委會的工作4.村務監督委員:村務監督機構,它享有監督村民委員會的職權,不從事具體的村務工作,對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負責并報告。監 督村民監督委員會性質 城市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任務 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辦理本居住地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等。產生 由居民選舉產生,向居民會議負責并報告工作。管理 居委會成員居民選,社區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務居民管。意義 大大調動了廣大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有效提高了居民參與政治生活的素質和能力。城市——居民委員會即居委會居民委員會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街道辦事處二者關系:村(居)民委員會要協助人民政府,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反映村(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政府可以對居民委員會工作進行指導(非領導)支持、幫助,但不得干預依法屬于村(居)民自治范圍內的事項。知識拓展:居委會≠街道辦事處地方基層政府在城鎮的派出機構①村委會和居委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②村委會和居委會≠基層政權機關(鄉鎮一級的人大和政府)③村委會和居委會≠基層權力機關(鄉鎮一級的人大)④村委會和居委會≠基層行政機關(鄉鎮一級的政府)⑤村委會和居委會≠基層黨組織 (村黨支部)⑥村委會和居委會≠街道辦事處(城市基層政府的派出機關)⑦村委會和居委會≠社會團體誤區警示①創新基層自治的管理形式(√)創新、完善、豐富、拓寬、增減基層自治的組織形式(×)②拓寬民主管理的途徑,豐富民主管理的形式(√)隨意擴大或縮小村民(居民)自治的范圍(×)誤區警示02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實踐方式1、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實踐形式(發展基層民主的實踐途徑)二、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實踐方式(1) 民主選舉①農村:村委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的產生采取村民直接選舉的辦法,實行無記名投票、公開計票,選舉結果當場公布。“當家人自己選”②城市:社區居委會正從過去的居民代表選舉,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選舉發展,選舉程序更加規范,給城市基層治理帶來顯著變化。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按法律規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選舉產生P67-D3注意:1、公民基本民主權利:選舉權與被選舉權2、民主選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3、自己選舉當家人,是民主管理的基礎/基層群眾自治的基礎②范圍①原因城鄉基層的公共事務千頭萬緒,應該也必須由眾人商量著辦。只有本著有序參與的原則,讓居民或村民合理表達意見和建議,求同存異,才能找出解決問題的好方案,促成基層社會的和諧。我國城鄉的基層民主協商,在街道或鄉鎮、社區或行政村以及企事業單位等不同的層次展開,也貫穿于基層治理的全過程。“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有事會商量”P68-D1(2) 民主協商②要求①原因城鄉基層的公共決策與每家每戶的利益直接相關。在農村:凡關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項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間接參與的方式集體做出決定。在城市:社區公共事務的民主決策通過召開居民會議進行。“大事自己定”注意:1、公民參與民主決策≠公民享有決策權(在我國公民沒有決策權)2、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直接行使國家權力(公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國家權力)3、村/社區的重要事務不是由村委會/居委會決定P68-D2(3) 民主決策(4) 民主管理②要求①原因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議事規則,推動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層民主管理工作的關鍵。在法律上,基層公共事務的管理屬于本村的全體村民或本區的全體居民;在現實運作中,一般要通過一定的程序,授權給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來進行。“日常事務自己管”P68-D3(5) 民主監督②要求①原因負責城鄉基層公共事務管理的居委會和村委會,事實上都掌握一定的權力。要防止以權謀私,盡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誤,必須實行民主監督。凡是與基層群眾利益密切相關和需要讓基層群眾知曉的事項都應公開,讓每個居民或村民了解,還應對基層自治組織的實際管理工作進行評議。注意:民主監督≠公民的監督權民主監督:主體可以是村民、市民、國家機關、政協等而公民行使監督權,涉及的是公民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關系②形式設立社區公開欄,村務公開欄,社區民主評議小組,農村村民會議監督P68-D4實踐途徑 實踐內容民主選舉 村(居)民直接選舉產生村(居)委會成員。(是基層自治的基礎)民主協商 堅持有序參與原則,合理表達,在城市或鄉鎮、社區或行政村以及企事業單位等不同的層次展開。(側重利益協商)民主決策 凡涉及基層公共利益的事項,必須召開村(居)民會議討論決定。(側重群策群力做決定)民主管理 依法制定村(居)民公約或自治章程,推動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是基層自治的有效途徑)民主監督 防止以權謀私,盡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誤。(如村務公開)知識小結:理解與區分基層群眾自治的實踐途徑某村由村民直接投票產生新一屆村委會成員。在村民公開會議上,針對多數村民提出的污染嚴重、環境惡化的問題,村委會經過商討,發動村民捐款,對全村污染嚴重場所進行全面清理、綠化,為村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在清理污染過程中,張三的養鴨場污染最為嚴重,但因為清污要花一大筆錢,且每隔一兩年就得再清,張三不愿意了。經村委會協商,張三最終同意清污,而村委會也同意張三的養鴨場續租要求。該村還制定了村民行為規范、依法管理制度、村務公開制度等,來規范村民和村干部行為。該村村民委員會設置了理財小組,定期最村里的賬目進行檢查,查賬后還要張榜公布結果。議學任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中群眾通過哪些實踐途徑進行基層自治?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協商民主管理民主監督03發展基層民主的原因①大大調動了廣大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也提高了居民參與政治生活的素質和能力;(P67第一段)②保障人民群眾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 (P67第二段)③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擴大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廣泛而深刻的實踐,應該將其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程加以推進。 (P69最后一段)1.根本原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補充)2.意義(重要性)三、發展基層民主的原因▲注意:擴大基層民主≠擴大公民的民主權利擴大基層民主有利于保障公民各項民主權利的實現,但公民的民主權利是法定的,不會由此而擴大。基層群眾自治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基層群眾自治制度課堂小結基層群眾自治的含義基層群眾自治的特點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根本原因重要性(意義)發展基層民主的原因①農村村民自治委員會②城市居民自治委員會是什么怎么做為什么1.為解決民生熱點難點堵點,某村探索實施“1253赴圩議事”機制:利用民主議事會,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反映急難愁盼問題;設置“民聲回音壁”,及時反映群眾需求,反饋辦理成效。由此可見,“1253赴圩議事”機制有利于( )①豐富村民自治實踐,提高基層治理能力②村民直接管理國家事務,增強主人翁意識③發展基層民主協商,調動村民參與的積極性④完善基層自治組織形式,推動多元主體參與治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當堂練2.某村開展“隨手拍”活動,村民將發現的人居環境問題拍成照片發到村務公開群,據此可換取積分、兌換獎品,村委會根據照片反映的情督促整改。“隨下拍”活動( )①提高了群眾自我管理的積極性②構建了基層治理新格局③豐富了群眾行使民主權利的方式④擴大了村民監督的權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當堂練3.某縣針對群眾普遍關注事項,在全縣各村推行“亮開政策、亮開受理、亮開辦理、亮開結果”工作法,及時公開工作安排部署、重點任務推進和惠民政策落實等情況,并依托“民情一點通”信息化平臺,讓群眾隨時隨地查詢。上述做法能夠( )①提升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公信力②加強基層行政系統內部監督③方便村民行使民主監督權④保證村民行使民主決策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當堂練4.某村整合老祠堂等閑置資源搭建說事平臺,讓村民有地方自行調處矛盾糾紛,動員組織退伍軍人,熱心村民等,打造一支辦事公道的說事員隊伍:通過村組推薦、支部把關、鄉鎮審核選樹先進典型,鼓勵村民參與“文明家庭戶”等評選活動,管造了崇德向善的氛圍。該村的做法( )①體現了政府領導和支持基層自治 ②擴大了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③豐富了基層群眾自我管理形式 ④彰顯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優越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當堂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