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民族知識小調查: 1.我國一共有多少個民族?2.除了漢族外,你還能說出哪些民族?壯族京族壯族壯族京族瑤族瑤族毛南族仡佬族侗族苗族回族統編必修三 《政治與法治》第六課 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6.2 民 族 區 域 自 治 制 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百多年來,我們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民族問題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創造性地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各民族文化相通,是中華民族鑄就多元一體文明格局的文化基因。各民族文化互鑒融通、兼收并蓄,逐漸超越地域鄉土、血緣世系、宗教信仰,匯聚形成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中華文化,形成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格局。——在2024年9月27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1.我國的民族概況在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56個民族。中華民族是我國所有民族凝聚形成的命運共同體。一、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①一方面:各民族有自己的歷史和文化;2.我國民族格局最重要的特點多元一體②另一方面:各民族又都凝聚在一個統一的命運共同體中。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三個”離不開”)(1)特點:多元一體是我國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點一、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2)具體表現:(3)要求:必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過程中,要格外關注困難群眾,要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一些錦上添花、花上壘花的虛功。遼闊的疆域共同開拓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偉大的精神共同書寫共同創造共同培育3.各族人民的貢獻觀察我國的地圖,思考我國行政區域是如何劃分的?這些省級行政區和中央是什么關系?34個省級行政區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一、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4.我國的行政區域類型(1)是什么:(2)權力:(3)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別行政區。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限行使自治權;特別行政區(適用港澳臺等地區)行使高度自治權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別行政區都必須接受中央政府統轄。注意:自治權 高度自治權 主權專家點評:地方性的自治權≠國家主權法律意義上的主權,指的是一個國家在所轄領土范圍內獨立處置內政、外交事務而不受他國控制和干涉的最高權力。國家主權的兩個基本特征是:對外的獨立性和對內的最高性。在國際交往中,我國的主權由中央政府統一行使。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盛開在雪域高原思考:結合視頻和課本知識,回答我國形成了怎么樣的民族關系?1.我國的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已經形成了)成因: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民族問題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創造性地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新中國成立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高舉民族平等的旗幟,致力于鏟除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的階級根源,贏得了各族人民的信賴。全國各族人民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實現了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為建設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定了堅實基礎。二、符合國情的民族區域自治①含義:在民族平等基礎上,我國形成了各族人民誰也離不開誰的大團結局面。②重要性:民族的大團結和凝聚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民族關系三大方針解讀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①含義:各民族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權利,依法平等地履行義務。②原因: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發展程度上的區別,絕無優劣之分;我國各族人民都是國家的主人①含義:在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前提下,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②原因:是由社會主義的本質決定的,是國家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知識拓展】民族關系 民族方針 側重點 關鍵詞平等 團結 互助 和諧 民族平等 權利和義務的平等 “無優劣之分”“權利和義務平等” “尊重少數民族語言、風俗習慣”、“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人大代表”等民族團結 民族之間的和諧相處 “和睦”“合作”“共同奮斗” “反對民族分裂”“相互離不開”等各民族 共同繁榮 政治經濟文化等的發展 “共同發展”“共同富?!薄肮餐睒s”“加大財政對民族地區的支持” “對口支援少數民族地區”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注意:區分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廣西的發展成就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發展離不開我國新型的民族關系;離不開我國所堅持的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離不開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保障。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含義: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前提和基礎≠居住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核心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政策)金秀瑤族自治縣巴馬瑤族自治縣(2)內容:①自治地方: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三級。(注意:不包括民族鄉)②自治機關: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行政地方國家機關職權的同時,依法行使自治權。5個自治區自治州(30個)自治縣(120個)由全國人大批準建置由國務院批準的建置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雙重身份)既是一般的地方國家機關,行使一般地方國家機關的職權又是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依法行使自治權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政策)(2)內容:③核心內容:自治權依法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依法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經濟建設事業依法管理地方財政的自治權依法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保護和整理民族的文化遺產,發展和繁榮民族文化民族自治機關主要有以下權力(3)前提和基礎:以國家統一為前提和基礎,是國家的集中統一領導和民族區域自治的有機結合。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政策)根據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傳統,“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的民族分布特點,以及各民族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關系,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1)根本原因(2)必要性(3)地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一個重要制度保障。(4)意義①既保證國家團結統一,又實現了各民族共同當家作主。②符合我國國情,在維護國家統一、領土完整,在加強民族平等團結、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二、符合國情的民族區域自治4.為什么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P61第二段)(P63第一段)(P63第一段)近年來,美國頻頻炒作所謂涉疆問題,稱中國新疆地區存在"強迫勞動",通過虛假指控和夸大敘事,試圖將涉疆議題變為對華政治博弈的戰略工具。2024年11月28日,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采訪時表示,優衣庫不使用來自中國新疆地區的棉花。這一表態迅速引發全球范圍內的廣泛關注和討論。2024年11月2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新疆地區的棉花是世界上最好的棉花之一,希望有關企業能夠排除政治壓力和不良干擾,獨立自主地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商業決策。思考:面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國內政的干涉和對我國民族進行的分裂活動,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處理民族問題(1)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①要充分保證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切實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推動民族自治地方發展。②維護國家尊嚴,依法處理矛盾和問題,依法打擊民族分裂勢力,堅決反對境內外敵對勢力利用民族問題進行的滲透、破壞活動。(2)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進群眾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5.如何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怎么做?)離不開新型民族關系的建立離不開我國所堅持的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離不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還離不開……西藏巨變小結:67年廣西何以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離不開黨的領導判斷正誤提示:民族區城自治制度以國家統一為前提和基礎。2.民族區城自治制度以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前提和基礎。( )×3.我國在少數民族居住區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 )提示:聚居≠居住,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1.我國正在形成并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提示: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已形成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4.我國民族自治地方有自治區、自治縣、民族鄉。( )提示:我國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不包括民族鄉。×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 )√1.2024年,云南省騰沖市三家村持續講好“幸福司莫拉”品牌故事,以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探索出從“貧窮小山村”變成民族團結進步的“幸福家園”新路徑,榮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這表明( )①當地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②民族地區的繁榮發展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的前提和基礎③當地充分行使自治權,積極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④該地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課堂練習B②: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的基礎,民族平等與民族團結是民族地區的繁榮發展的前提,②錯誤。③:有自治權的是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材料沒有涉及自治權,③排除。2.福建開展對口支援新疆昌吉州工作25年來,著眼昌吉所需、福建所能,在民生改善、產業發展、文化潤疆、交往交融等方面持續發力,累計投入援疆資金65.5億元,實施援疆項目1131個,先后選派1591名援疆干部進疆工作,為昌吉州改革發展穩定貢獻了福建力量。開展對口援疆工作( )①以國家統一為前提,全方位維護新疆人民的各項權益②有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增進民族團結③是形成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的重要途徑④旨在促進新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共同繁榮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課堂練習D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且大部分少數民族都信仰宗教。所以,要處理好民族關系不僅要制定正確的民族政策,還要制定正確的宗教政策。所以宗教和民族往往是分不開的。1.妥善處理宗教問題的重要性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我國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宗教,信教公民約2億人。我國有多種宗教,妥善處理宗教問題,對維護國家的統一和穩定具有重要意義。三、我國的宗教政策與法律(4)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3)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1)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宗教工作基本方針2.我國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針(我國的宗教政策)信或不信何種宗教何時信教何種教派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1)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P64-2三、我國的宗教政策與法律思考:國家支持鼓勵人們信教嗎?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可以信仰宗教嗎?注:①我國不鼓勵、不提倡、不支持、不反對人民信教②共產黨員、共青團員不能信教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宗教活動可以不受任何約束。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首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宗教活動必須在憲法和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任何宗教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都不能干預國家行政和司法。我國堅持教育與宗教相分離,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我國的宗教事務管理堅持“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御滲透、打擊犯罪”的原則。內容原則(2)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P64-3三、我國的宗教政策與法律①②保護正常宗教活動≠封建迷信活動。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不是各種宗教活動,這里的“正常”是指在憲法、法律和政策所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的活動。邪教不是宗教邪教組織是指冒用宗教、氣功、或者以其他名義建立,神化、鼓吹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說等手段蠱惑、蒙騙他人,發展、控制成員,危害社會的非法組織。其本質是反人類、反社會、反科學。國家態度:取締邪教組織,嚴懲邪教犯罪。(3)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憲法規定:“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比魏尉惩饨M織和個人不得干預我國的宗教事務。我國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礎上開展對外交往,嚴格禁止境外宗教的滲透和發展,堅決打擊宗教極端思想的傳播,嚴密防范宗教極端行為的發生。涉及對外交往角度,強調不受外來干涉三、我國的宗教政策與法律注意:①外國人在中國境內進行宗教活動,應遵守中國的法律和法規②不得在中國公民中發展教徒,委任教職人員和進行其他的傳教活動(4)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重要任務:支持我國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具體舉措: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宗教,用中華優秀文化浸潤宗教;愛國守法擁護黨;服務于國家利益;對教義做出符合社會進步的闡釋;反對利用宗教進行的非法活動。注意: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社會性質:堅持無神論社會現狀三、我國的宗教政策與法律判斷下列體現/違背了我國的哪一項宗教政策?①中國佛教協會邀請音樂家根據佛教“和諧、和睦”理念,首創了佛教交響樂“神州和樂”②國家宗教事務局制定的《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管理辦法》規定:“活佛轉世不受境外任何組織、個人的干涉和支配?!?br/>③反對一切利用宗教進行危害祖國的非法活動,反對別國以宗教名義對我國進行宗教滲透④西藏自治區劃撥專項經費,大力改善寺廟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條件⑤李阿姨信天主教,并要求兒子小張和她一起信教⑥我國宗教人士為玉樹災區人民祈福、捐款⑦國家依法打擊法輪功的危害社會行為⑧生病不上醫院,認為“吃綠豆能治百病”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依法管理宗教事務違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邪教封建迷信課堂小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一、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二、符合國情的民族區域自治三、我國的宗教政策與法律1.我國的民族概況2.我國民族格局最重要的特點3.各族人民的貢獻4.我國行政區域的類型1.我國的民族關系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民族方針3.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4.為什么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5.如何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妥善處理宗教問題的重要性2.我國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1.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因此國家支持、提倡、鼓勵人們信仰宗教。2.少數民族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是一致的3.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礎是自治權。4.在我國,宗教的本質已發生變化,所以它能夠與社會主義相適應。5.國家保護各種宗教活動。× 我國尊重和保護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國家不反對人們信仰宗教,但也不支持、不提倡、不鼓勵人們信仰宗教易混易錯×在我國,宗教的本質沒有發生變化,我國要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少數民族的特殊利益和國家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礎是國家統一。×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宗教活動必須在憲法、法律和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進行。1.帶著浙江人民要把教育援疆打造成為推動發展工程、民族團結工程、凝聚人心工程的承諾,2023年2月24日,浙江省新一期援疆教師奔赴新疆。浙江開展教育援疆工程( )①有利于建立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②在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礎上推進了民族平等③有利于促進新疆教育事業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④是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具體體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詳解】①:我國早已經建立起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①與題意不符。②: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的基礎,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②錯誤。習題鞏固:2.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下列屬于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是( )A.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青街畬族鄉政府出臺政策保護民族特色文化B.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監察委員會加強對公職人員的監察C.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制定《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教育促進條例》D.海南省啟動 2022 年少數民族考生享受政策優惠待遇資格審核工作C不包括民族鄉監察委員會不是自治機關海南省不是民族自治地方習題鞏固:3.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強調,“宗教問題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必須處理好的重大問題,宗教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關系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關系社會和諧、民族團結,關系國家安全和祖國統一?!睘榇耍覀円? )。①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積極團結信教群眾②全面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③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禁止宗教界開展對外交往④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打擊利用宗教進行違法犯罪活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習題鞏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