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6.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課件(共37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6.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課件(共37張ppt)

資源簡介

(共37張PPT)
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
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三項基本政治制度與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相適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
相適應
第二單元 人民當家做主
01
第六課《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
04
第二目: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02
第一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03
第一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
闡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
課標要求
我國政黨制度的形成與發展,理解我國民主黨派的性質。理解人民政協的性質、組成、主題、職能、要求。
比較中國和西方的政黨制度,理解我國的政黨制度是新型的政黨制度形式,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關系是新型的政黨關系。
關鍵能力
必備知識
我國政黨制度的內容。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人民政協的職能劃分。
學習目標
1、我國政黨制度是什么?地位是什么?
2、我國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3、我國政黨制度的特點是什么?有何優越性?
4、我國政黨制度新型之處在哪里?
5、人民政協的性質、組成?
6、人民政協的主題、職能、作用?
結合預習書本P54-58,預習以下內容。
自主預習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
1.內涵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一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
2.地位
(P54第一段)
(P55第二段)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一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
我國政黨制度的形成和發展
02
01
04
03
05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大膽運用協商等形式建立廣泛統一戰線
1949年9月21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正式確立。
新中國成立后
人民政協為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鞏固新生人民政權、推動各項社會改革、促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不斷創新發展,并被確立為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推進協商民主建設作出全面部署,協商民主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在發展中不斷完善。
問:政黨都是以獲取或參與政權為目的的,那么今天的民主黨派是不是也是以奪取國家政權為目的呢?
我國的八個民主黨派(P55相關鏈接)
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政黨聯盟
3.我國民主黨派的性質
(P54第二段)
名稱(簡稱) 成立時間地點 組織成員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 1948年1月1日香港 與國民黨有歷史聯系的人士為主
中國民主同盟(民盟) 1941年3月19日重慶 文教和科技界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
中國民主建國會(民建) 1945年12月16日重慶 經濟界人士
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 1945年12月30日上海 文教出版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
中國農工民主黨(農工黨) 1930年8月上海 醫藥衛生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
中國致公黨 1925年10月舊金山 歸僑和僑眷為主
九三學社 1946年5月4日重慶 科技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 1947年11月12日臺灣 臺灣省人士
獨特優勢:
多為中高層知識分子,有人才優勢;與海外聯系密切,有廣泛的社會聯系
4、我國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
長期共存、互相監督
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基本方針
01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
02
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
政治地位
03
遵守憲法和法律
根本活動準則
04
(1)基本方針: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基本方針。民主黨派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
長期共存
互相監督
肝膽相照
榮辱與共
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同民主黨派長期合作的思想。
表述了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之間彼此信任、真誠合作的關系。
互相監督:
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
監督與被監督:
人大與其它國家機關、人民和人大代表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
4、我國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
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的領導是政治領導,主要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則和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
(2)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
政治上:領導與被領導
組織上:相互獨立
法律上:地位平等
事業上: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
工作上:相互監督
政治領導 :不包括思想領導、組織領導
①政治方向——社會主義方向;對人民負責
②政治原則——四項基本原則
③重大方針政策——如“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方略”
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
各民主黨派具有法律賦予的參政權。
(3)政治地位:
▲“參政黨”不是參加執政、參與執政,而是享有參政權
1
2
3
4
擔任國家機
關領導人
就“十四五規劃”編制提出意見和建議
就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提出意見
就個人信息保護法制定提出政策性建議
參加國家政權
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
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
參與國家方針政策、
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
參政權包括:
不是在朝黨、在野黨、反對黨、兄弟黨的關系
不是參加執政、共同執政、輪流執政、聯合執政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
4、我國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
(4)根本活動準則:
注意:共產黨和民主黨派政治地位不平等(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但法律地位平等。(都要遵守憲法和法律)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是在社會主義法治的框架下設定和運行,各政黨包括執政黨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
4、我國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
(5)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
4、我國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
基本
內容
基本方針
親密友黨
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
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民主黨派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
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的政治領導:政治方向、政治原理和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
遵守憲法和法律
根本準則
重要機構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中國共產黨 民主黨派
區別 性質
地位
聯系 事業上: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 政治上:領導與被領導、執政黨與參政黨的關系(政治地位不平等) 組織、思想上:相互獨立 監督上: 法律地位:平等的,都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 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關系
是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政治聯盟
執政黨
參政黨
互相監督
優越性
特點
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相適應
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
有利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
有利于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
新型政黨關系: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既親密合作又互相監督,而不是互相反對。
新型政黨制度: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各民主黨派依法參政,而不是輪流執政。
5、我國政黨制度的特點和優越性
它把各個政黨和無黨派人士緊密團結起來,為著共同目標而奮斗,有效避免了一黨缺乏監督或者多黨輪流坐莊、惡性競爭的弊端。(政黨角度)
它通過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種意見和建議,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囿于黨派利益、階級利益、區域和集團利益決策施政導致社會撕裂的弊端。(決策角度)
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能夠真實、廣泛、持久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國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代表少數人、少數利益集團的弊端。(人民角度)
5、新型政黨制度“新”在哪?P56(三新三避免)
新型政
黨制度
人民利益
政黨關系
決策科學
地位
基本內容
特色
優勢
“新”的表現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①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奉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
②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政治領導。
③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④根本活動準則:遵守憲法和法律。
新型政黨制度,獨具特色;中國共產黨同民主黨派既親密合作又相互監督,不是相互反對;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各民主黨派依法參政,不是輪流執政
①代表主體:廣大人民;②凝聚作用:團結合作;③決策程序:科學民主
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推進社會主義建設;推進祖國和平統一
歸納總結: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
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
愛國統一戰線
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
1、人民政協的性質
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
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
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
注意:
人民政協不是國家機關,不是政府,不能履行國家職能;可以參與決策,但不能直接對國家事務進行決策,也不能直接處理國家事務;
人民政協≠民主黨派,不是民主黨派的政治聯盟。
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紅星表示無產階級領導
齒輪、麥穗表示工農聯盟為基礎
四面紅旗表示四個階級
(即當時的四大階級: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的大聯合
地圖表示新中國,背景光芒四射
1949表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誕生的年號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會徽
中國共產黨
各民主黨派;
無黨派人士;
人民團體;
各少數民族和各界的代表;
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
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
臺灣同胞和歸國僑胞的代表及特別邀請的人士。

注意:各級人大代表是通過選舉產生的,全國政協委員是由民主協商推薦產生的。
2、人民政協的組成人員
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全 國 政 協 委 員 風 采
政治協商
民主監督
參政議政
4、人民政協的職能
3、人民政協的主題
團結和民主。
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區分人民政協的三個職能
突破提升
對國家大政方針和地方的重要舉措以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問題,在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進行協商。
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和生態環境等方面的重要問題以及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進行協商討論,通過調研報告、提案、建議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機關提出意見和建議。
對國家憲法、法律和法規的實施,重大方針政策、重大改革舉措、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執行情況,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解決落實情況,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等,通過提出意見、批評、建議的方式進行的協商式監督。
政治協商
民主監督
參政議政
一般指共產黨和國家機關與政協以會議的形式面對面的進行協商(專題協商會、座談會)
(自上而下:被邀請)
自下而上(主動建議)
5、人民政協的作用和要求
(1)作用:人民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平臺作用)
(2)新時代工作要求:
①人民政協工作要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把協商民主貫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全過程;
②完善協商議政內容和形式,著力增進共識、促進團結;
③加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職能,重點監督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
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協
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政協
區 別 性質 國家權力機關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組織,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實現形式。
職能 立法權、任免權、決定權、監督權 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
監督 效力 具有法律效力,通過聽取報告、質詢、檢查工作等方式進行。 屬于民主監督、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基本方式是批評和建議。
產生 人大代表由民主選舉產生 政協委員由提名推薦產生
聯系 都從不同方面反映人民群眾的意愿和要求,都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都有助于監督國家機關開展工作,提高國家機關的工作效率; 都接受黨的領導。
知識拓展
小結
人民政協不是國家機關,不能行使國家職能,其具有的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職能也不屬于國家職能。
人民政協不等于民主黨派。在人民政協的組成與活動中,不僅有民主黨派,還有中國共產黨及無黨派人士,因此,不能說人民政協是“民主黨派的政治聯盟”。
人民政協不能直接對國家事務進行決策,也不能直接去處理行政事務,政協的提案沒有法律約束力。
政協委員是通過協商推薦的方式產生的。(人大代表是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的)
不能認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一種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一個機構,是一種組織,它有不同級別、不同職能的部門,有專職的工作人員。人民政協工作的主要方式是舉行會議,它定期或不定期舉行不同的會議,參加會議的各方一起討論問題。不能把人民政協這一機構與這一機構的工作方式混為一談。
關于人民政協的易混點
(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根本政治制度。(  )
(2)在我國,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共同執政。(  )
(3)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
(4)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實行政治、思想和組織等全面領導。(  )
(5)人民政協作為國家機關,履行國家職能。(  )
導學提綱——判一判
1.2022年是中共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各民主黨派中央和省級組織換屆之年。2022年3月17日,民革中央印發《關于開展“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進新時代”政治交接主題教育的通知》,對民革全黨開展政治交接主題教育作出部署安排,要求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貫穿于政治交接主題教育全過程、各環節。由此可見( )
①民革與中國共產黨在組織上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
②民革與中國共產黨聯合執政,是親密友黨
③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得到民革的擁護
④民革接受中國共產黨的政治領導,堅定政治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課堂練習
C
2.2022年8月,受中共中央委托,九三學社中央調研組圍繞“加快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助力雙碳目標實現”主題,赴江蘇開展重點考察調研。調研組就各行各業綠色低碳轉型與當地進行深入交流,詢問發展成效、技術研發、市場推廣等,對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推廣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材料表明,九三學社( )
①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參加國家政權
②作為協商機構,積極發揮建言功能
③圍繞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問題履職盡責
④在深入調研基礎上推進決策科學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課堂練習
D
3.2022年3月17日,廣東省各民主黨派政治交接主題教育動員會在廣州召開。會議強調,省各民主黨派主動聚焦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在助力高質量發展上展現新作為、干出新氣象;著力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為開創廣東省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事業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共二十大勝利召開。這表明各民主黨派( )
①是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
②與中國共產黨共同決定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
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
④能夠聚焦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展現參政黨的政治擔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課堂練習
B
4.2022年12月2日,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今年經濟形勢和明年經濟工作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的意見和建議。這表明( )
①民主黨派具有憲法賦予的參政權
②人民政協工作聚焦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
③中國共產黨自覺接受民主黨派的協商式監督
④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是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課堂練習
B
5.2022年9月,共青團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2023年“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的通知》,活動將圍繞青年發展“急難愁盼”,由各級團組織會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深入開展調研、協商溝通、凝聚共識,并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各級“兩會”上以議案、建議、提案、大會發言等形式發出集中呼吁。這一活動有利于( )
①創新代表聯絡機制,建立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
②引導青年有序政治參與,在實踐中樹立制度自信
③以高質量協商代言服務新時代青年的高質量發展
④政協行使法律賦予的參政權,全面發展協商民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課堂練習
C
6.我們常常在新聞里看到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與中國共產黨共商國是。有人說,中國共產黨與它們不是各唱各調,而是有指揮、有主旋律,是共奏“協奏曲”“大合唱”。對此理解正確的有( )
①不是“各唱各調”--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不存在權力制衡
②“指揮”--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
③“主旋律”--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重要組織
④共奏“大合唱”--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是親密友黨的關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課堂練習
C
7.2022年11月3日,新華社發表題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一起來想、一起來干——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由此可見( )
①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是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接受黨的政治領導
②民主黨派具有法律賦予的參政權和監督權,參與決定國家大政方針
③人民政協作為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履行政治協商和參政議政職能
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顯著的優越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課堂練習
B
8.2022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政治協商工作條例》,第一次以黨內法規的形式對中國共產黨政治協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部署。《條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和加強黨對政治協商工作的領導,提高政治協商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該《條例》的實施有利于( )
①把黨對民主黨派的組織領導上升到法治軌道
②提高政協委員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的能力
③增進團結凝聚共識,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
④發展協商民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課堂練習
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岚皋县| 石首市| 股票| 无极县| 金堂县| 辉南县| 固阳县| 于田县| 绥滨县| 长寿区| 儋州市| 南漳县| 武平县| 鄂尔多斯市| 汉寿县| 佳木斯市| 南平市| 沿河| 兴安县| 建昌县| 台北县| 黑山县| 郴州市| 元江| 克什克腾旗| 宁南县| 通州区| 中超| 新晃| 泾阳县| 凤冈县| 五华县| 宜阳县| 永嘉县| 娄烦县| 富民县| 稷山县| 修水县| 双牌县| 个旧市|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