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六校聯合體3月調研測試高二化學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016Na23C135.5一、單項選擇題:共13小題,每題3分,共39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化學與生產、生活、環境等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可燃冰(CH48H2O)中CH4與H2O存在分子間氫鍵B.中國天眼(FAST)使用的SiC是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C.聚乙炔可用于制備導電高分子材料D,大力開發利用化石能源不利于實現“碳中和”2.反應11P4+60CuSO,+96H,O=20Cu,P+24H,PO,+60HS0,可用于處理不慎沾到皮膚上的白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P,分子中的鍵角為10928B.HO的空間構型為直線形C.S2的結構示意圖為D.基態Cu2+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4s3.下列實驗裝置及相應說法正確的是漫射日光濃疏酸甲烷和乙烯的濃硝酸CH和C混合氣體一稀疏酸棉花依和酸性高錳食鹽水酸鉀溶液電石0A.圖A中甲烷和氯氣在光照條件下反應生成的混合氣體能使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說明CHCI是酸性氣體B,圖B用于實驗室制備硝基苯,實驗觀察到燒杯底部有黃色油狀物質生成,是因為硝基苯中溶有少量NO2C.圖C用于除去甲烷中的乙烯雜質D,圖D中收集的氣體可以使溴水褪色,說明生成了乙炔4.X、Y、Z、W是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的基態原子的2p能級中未成對電子數與成對電子數相等,Y的焰色反應為黃色,W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Z與X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簡單離子的半徑:Y>Z>XB.ZX的晶胞中距離X2最近的Z2+有4個C.第一電離能:I(W)>I(Z)>I(Y)D.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Y>Z>W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面57小題:第四周期過渡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重要作用。黃銅礦(CuFeS2)用Fez(SO4)3溶液浸泡后生成單質硫,所得CuSO4溶液可用于制取納米CuO,Cu2O能與酸發生反應。CuO,-TiO21Cuo,-Tio:可用于低溫下催化氧化HCHO:HCHO(g)+O(g)C02(g)+H2O0),CoC13具有強氧化性,與鹽酸反應生成氯氣。由NaNO2、CoNO3)2、HO2和CH,COOH反應制備的配合物Na[CoNO2)6J可應用于K+的鑒定。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Ni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區B.NO和NO中N原子均采取sp2雜化C.1mol[Co(NO2)6]3-中含有12molc鍵D.某固體灼燒時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焰色為紫色則說明一定是鉀鹽6.下列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正確的是A.CuFeS2和Fez(SO4)3溶液反應:CuFeS2+4Fe3+Cu2+2S+5Fe2+B.Cu20與稀硫酸反應:Cu20+2H+-2Cu2++H20C.Co(OH3與足量鹽酸反應:Co(OH3+3H+Co3+3H2OD.制備Na3[CoNO2)6]的反應:12NO+2Co2+H202+2H+-2[CoNO2)6]3-+2H207.下列有關物質性質和用途的說法,正確的是A.金屬銅加工前,可用硝酸處理其表面的氧化物B.FCl3溶液具有酸性,可以腐蝕銅箔制造印刷電路板C.CoC3具有強氧化性,可用作干燥劑D.鈦合金具有高強度和低密度的特性,被廣泛應用于飛機機身結構件8.現代科學對綠原酸的研究已深入到多個領域。綠原酸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和抗氧化性,易溶于低級醇、極微溶于乙酸乙酯。實驗室從金銀花中提取綠原酸的主要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甲醇+乙醇乙酸乙酯金銀花粉末→醇浸→超濾→綠原酸的醇溶液→混合→減壓蒸餾→綠原酸濾渣有機混合液(含蛋白質等大分子)A.“醇浸”是利用甲醇和乙醇的混合液蒸餾金銀花中的綠原酸B,“超濾”所需儀器和用品有錐形瓶、漏斗、玻璃棒和濾紙C.“減壓蒸餾”可加快蒸餾速率,防止綠原酸被氧化D.可通過質譜法測定綠原酸的分子的鍵長、鍵角9.奧司他韋具有抗病毒的生物學活性,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關于奧司他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NH2COCHNHHC2OOCA.分子中含有3個手性碳原子B.分子結構中的含氧官能團有酯基、醚鍵和酮羰基C.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