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學霸培優課時精選)期中達標測試卷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總分 等級得分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1分)1.家是我們生活的_______________、情感的_______________、精神的_______________。2.主動與家人交流,能增進相互了解與_______________。3.家人之間產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我們需要_______________面對,學會以積極的_______________、有效的_______________,主動化解矛盾。4.隨著社會的發展,公共生活越來越_______________。5.為了引導、提示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共秩序,人們設置了公共標志。6.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們安居樂業的_______________,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_______________。7.公共_______________的保障、公共設施的完善,可以讓人們的公共生活更加_______________、便捷。8.建設和諧美好的社會生活,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__的社區是社會和諧的基礎。社區中的每個成員既是社區建設的_______________者,也是社區建設的_______________者。10.在培育良好家風方面,先輩們為我們做出了_______________。不同的時代,為國家、為民族_______________的精神,犧牲個人、獻身革命的家國情懷,鑄就了我們偉大的_______________。二、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每小題1分,共10分)1.天下之本在家。( )2.只要為家里掙錢,就是為家庭作貢獻。( )3.爸爸媽媽有時批評我,甚至罵我,這也是一種愛。( )4.爸爸媽媽與我的想法不一致,說明他們不懂我。( )5.網絡虛擬世界不存在公共生活,也不受約束。( )6.自立自強,方能悅親。( )7.在公共汽車上高聲唱歌是我的權利,別人無法干涉。( )8.盜竊、損毀路面井蓋等公共設施是違法行為。( )9.對不認識的人不需要講禮貌,對熟悉的人要講文明禮貌。( )10.傳承和弘揚優秀家風,要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 )三、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一個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長期生活實踐中不斷形成的家庭文化是( )。A.家訓 B.家風C.家規 D.家人2.“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分別出自( )。A.《孟子》 《朱子家訓》 B.《大學》 《誡子書》C.《朱子家訓》 《論語》 D.《朱子家訓》 《誡子書》3.下列與父母溝通交流的方式,你認為不恰當的是( )。A.在溝通之前先了解父母的真實想法B.溝通過程中可以選擇彼此熟悉的話題C.用正常的語速語調向父母說明自己的真實想法D.遇到父母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要提高嗓門,讓父母認輸4.楊歡的爸爸媽媽吵架了,她勸媽媽理解爸爸工作上的辛苦,勸爸爸理解媽媽操持家務的辛勞。她這是在家里發揮了“( )”的作用。A.調節劑 B.煽風點火C.潤滑劑 D.開心果5.鄰里之間不能( )。A.見面主動微笑問好 B.鄰里有事主動相助C.清晨和晚上,開大音量讓鄰居欣賞歌曲D.在小區停車時車頭朝外,車輪不壓線6.下列生活現象中,讓人感覺不舒服,而且破壞了和諧的公共生活的一項是( )。A.在公園里帶寵物隨地大小便 B.有秩序地上公交車C.銀行辦業務做到不叫熟人插隊 D.火車上不大聲打電話7.下列沒有侵犯他人的公共權益的是( )。A.在醫院大聲唱歌 B.在小區綠化帶停放車輛C.在公共走廊里生火煮飯 D.在租賃的門店里賣東西8.90后女孩高榮的父親遭遇車禍,她以柔弱身軀照顧父親,不離不棄。她的故事很好地詮釋了“( )” 的美德。A.勤勞儉樸 B.百善孝為先C.助人為樂 D.見義勇為9.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農村社區與城市社區是一樣的B.盜竊照明等公共設施的處十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上罰款C.服務社會要只做大事,不做小事D.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10.在不為獲取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奉獻個人時間和精力,開展有益于社會或個人的活動的人是( )。A.志愿者 B.科學家C.航天員 D.農民伯伯四、讀懂媽媽的心。(6分)周日上午,我想到同學家一起去學習。媽媽的不同回應:回應一:去吧!路上小心,在別人家要有禮貌,懂規矩。我體會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應二:一起學習?是一起玩吧?不許去!我體會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簡答題。(共11分)1.優秀家風蘊含哪些傳統美德? (5分)2.我們怎樣才能構建有序和諧的公共生活? (6分)六、辨析題。(8分)春季流行感冒期間,在公交車上,很多乘客都能自覺佩戴口罩,其中一名乘客和司機發生了爭吵,原因是那位乘客沒有戴口罩上車,司機拿出口罩勸他戴上,乘客不滿,發生爭吵。你認為這名乘客的做法對嗎?為什么?七、綜合題。(共14分)材料一材料二 父母呼, 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材料三 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的 關愛好像成為我們成長的羈絆,讓我們厭煩不已。據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很多學生反感于“父母過度關心”。“父母根本不明白我,還要常常管著我”很能代表一部分學生的心聲。1.材料一中漫畫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 (5分)2.結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作為子女,請你談談如何與父母交往。(5分)3.你心中的家是怎樣的? (4分)參考答案一、1.港灣 歸宿 樂園 2.理解 3.理性 態度 方法 4.豐富多彩 5.自覺遵守和維護 6.保障 基礎 7.資源 豐富 8.彼此關愛 相互幫助 9.溫馨有活力 受益 參與 10.榜樣 不計得失 民族之魂二、1.√ 2.× 3.√ 4.× 5.× 6.√ 7.× 8.√ 9.× 10.√三、1.B 2.D 3.D 4.C 5.C 6.A 7.D 8.B 9.D 10.A四、這是媽媽對我的關心。這是媽媽對我不放心,擔心我去玩,影響學習。五、1.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知書達禮、鄰里團結遵紀守法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2.①在公共生活中,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心中有國家。遵守社會公德、法律法規,才能保持良好的社會秩序,構建有序和諧的公共生活。②維護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我們從規范自己的行為做起。同時,我們也有責任勸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③維護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匯聚社會各方面的力量。④維護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離不開國家的支持、法制的保障。六、例:不對,在春季流行感冒期間,很多乘客都能自覺佩戴口罩,這是對自己和他人健康負責的表現。而這名乘客不戴口罩上車,是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為。在流行感冒期間不戴口罩,不僅自己更容易感染感冒病毒,同時也加大了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乘客的風險,可能會影響到其他乘客的健康。我們在流行感冒期間佩戴口罩,既可以保護自己的健康,也能避免影響他人的健康。所以,這名乘客應該聽從司機的勸告,戴上口罩。七、1.父母賦予我們生命,撫養我們成長,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2.①掌握互動溝通的技巧和應對沖突的智慧,是親子之間愛的潤滑劑;②選擇不傷害父母感情和不影響親子關系的做法;③可以試著去接納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為中蘊含的愛;④讓父母了解我們的變化和需要,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愛。3.例:家是溫暖的、充滿歡樂的港灣。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