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4張PPT)第四單元 人體生理與健康(一)第三章 人體的呼吸第二節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知識點 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1. 呼吸時肋間肌與胸廓的變化:狀態 肋間肌 肋骨 胸廓吸氣 ① 向上向外運動 前后徑、左右徑增大,胸廓② 呼氣 ③ 向下向內運動 前后徑、左右徑縮小,胸廓④ 收縮擴大 舒張縮小 2. 呼吸運動模擬實驗(圖1):主要模擬膈肌的運動。圖1 膈肌的運動模擬實驗(1)實驗裝置:①②模擬氣管、支氣管,③模擬 ,④模擬 ,⑤模擬 。肺 胸廓 膈 (2)實驗現象:①甲上推橡皮膜,模擬膈頂部上升,胸廓的上下徑 ,此時肺 ,肺內氣體排出,表示 。②乙下拉橡皮膜,模擬膈頂部 ,胸廓的上下徑 ,此時肺擴張,外界氣體入肺,表示 。縮小 收縮 呼氣 下降 增大 吸氣 圖1 膈肌的運動模擬實驗3. 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1)原理: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通過 運動產生的肺內氣壓與外界氣壓的氣壓差完成。氣體運動方向:氣壓高→氣壓低。呼吸 (2)過程:擴大擴大擴張降低縮小縮小收縮升高1. 不是因為吸氣胸廓才擴大,實質上是因為胸廓擴大引起吸氣。2. 呼吸、呼吸運動與呼吸作用:(1)呼吸指生物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人的呼吸包括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肺與血液的氣體交換、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和血液與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四個過程。(2)呼吸運動是指吸氣和呼氣兩個過程,是通過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完成的。(3)呼吸作用是指人體組織細胞利用氧,將細胞內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實質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是在所有活細胞中的線粒體內進行的生理作用。3. 呼吸曲線的解讀:(1)肺內氣壓變化曲線:肺內氣壓<外界氣壓是吸氣;肺內氣壓>外界氣壓是呼氣。(低吸高呼)肺內氣壓變化 肺容量變化(2)肺容量變化曲線:①ab段肺容量減小,是呼氣;bc段肺容量增大,是吸氣。(升吸降呼)②ac段表示一次呼吸。③劇烈運動(曲線B)時,人的呼吸頻率和呼吸深度都比平靜狀態(曲線A)下增加很多。知識點 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4. 呼出氣體與吸入氣體的比較: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 ,二氧化碳的含量 。5. 肺泡適于進行氣體交換的特點:(1) 數量多。(2)肺泡外面包繞著豐富的 。(3)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 ,只由 扁平上皮細胞構成。減少 增加 肺泡 毛細血管 薄 一層 6. 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1)原理:通過氣體的 作用完成。氣體分子運動方向:濃度高→濃度低。擴散 (2)過程(圖2):肺泡中的[①] 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同時血液中的[②] 也通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圖2 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氧氣 二氧化碳 (3)結果:肺泡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隨著呼氣的過程排出體外;進入血液中的氧隨著 輸送到全身各處的 ,最終在細胞內的 中參與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產生水和二氧化碳,同時釋放能量。血液循環 組織細胞 線粒體 不管是吸入還是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總是多于二氧化碳的含量。知識點 體外膜氧合器7. 體外膜氧合器(ECMO):(1)可代替 的功能,向血液添加 并清除二氧化碳。(2)可代替心臟的功能,將血液輸送回患者體內。肺 氧氣 收縮擴大低于舒張縮小高于毛細血管肺泡氧氣二氧化碳氧氣二氧化碳1. 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 ( √ )2. 肺泡外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 ( √ )3. 人體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于氧氣的含量。 ( × )4. 人體吸氣時,膈肌收縮,膈頂部上升。 ( × )5. 溺水而導致呼吸停止是因為影響了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 )√√××√1. 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最終來自( A )A. 組織細胞 B. 血液 C. 肺 D. 氣管A2. 如圖為人體呼吸時胸廓的變化示意圖,其演示的是( D )A. 呼氣過程,膈肌舒張B. 吸氣過程,膈肌舒張C. 呼氣過程,膈肌收縮D. 吸氣過程,膈肌收縮D 呼吸系統疾病是指呼吸器官或組織所患的疾病,常由感染、過敏、吸入粉塵和有害氣體引起。病變輕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響,重者呼吸困難、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請回答3~5題。3.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支氣管壁細胞增生,黏液增多,管腔狹窄,會導致患者出現呼吸費力、胸悶等癥狀。慢性支氣管炎直接影響患者的( A )A. 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B. 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AC. 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D. 血液與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4. 急性肺炎患者的肺泡內有大量黏液出現,肺泡內表面像刷了一層漿糊,導致呼吸困難。其主要原因是黏液阻礙了( B )A. 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B. 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C. 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D. 血液與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B5. 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的肺部出現全部或局部纖維化,肺也就全部或局部不能擴張和回縮,這會影響( A )A. 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B. 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C. 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D. 血液與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A6. 如圖為肺泡內的氣體交換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 )A. 過程a與b是通過氣體擴散作用實現的B. 氣體c代表二氧化碳,氣體d代表氧氣C. 過程c與d是通過肋間肌的收縮和舒張實現的D. 與血管甲相比,血管乙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二氧化碳B7. 體外膜氧合器(ECMO)被稱為“人工肺”,是可以代替肺完成相應功能的生命支持系統(如圖)。以下分析錯誤的是( C )A. 隔離膜應允許氧氣、二氧化碳等氣體通過B. 隔離膜相當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C. 血液流經人工肺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D. 增加隔離膜面積能提高氣體交換效率C8. 某學校舉行慶祝活動,曉麗同學幫忙吹氣球。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C )A. 吹氣球時肺內氣壓小于氣球內氣壓B. 吹一段時間后頭暈,是因為膈肌頻繁運動,人疲勞C. 吹氣球時胸腔容積縮小,肺收縮,肺內氣壓增大D. 吹氣球時肺泡和組織細胞均停止與血液的氣體交換C解析:吹氣球時將肺內氣體吹出進入氣球,肺內氣壓大于氣球內氣壓,A錯誤。連續吹氣球時會改變正常的呼吸節奏,導致吸氣時間變短,呼氣時間變長,人體吸入的新鮮空氣減少,進而導致腦部供氧不足,從而出現頭暈的癥狀,B錯誤。正常人體內肺泡與血液、組織細胞與血液的氣體交換是由氣體的濃度差推動的,并且時刻都在進行,與人體的呼吸運動(吸氣和呼氣)不相關,D錯誤。9. 圖甲和圖乙兩圖分別表示平靜呼吸過程中肺內氣壓和肺容量變化的曲線圖,下列相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C )A. 圖甲AB段表示吸氣過程,呼吸肌收縮B. 圖甲BC段表示呼氣過程,肺內氣壓>外界氣壓C. 圖乙ab段表示呼氣過程,肋間肌收縮D. 圖乙bc段表示吸氣過程,膈頂下降C解析:圖甲中,AB段肺內氣壓低于外界氣壓,表示吸氣,此時呼吸肌收縮;BC段肺內氣壓高于外界氣壓,表示呼氣。故選項A、B敘述正確。圖乙中,ab段肺容量減少,表示呼氣,此時肋間肌舒張;bc段肺容量增大,表示吸氣,此時膈頂下降。故選項C敘述錯誤,D敘述正確。10. 肺活量是人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氣所能呼出的氣體量。某男同學用肺活量計連續測量了三次,數據記錄如下表。該同學的肺活量是( A )測量次數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肺活量/毫升 1 900 2 000 2 400A. 2 400毫升 B. 2 100毫升C. 2 000毫升 D. 1 900毫升A解析:肺活量是人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氣所能呼出的氣體量,也可以說是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氣體量。在測量肺活量時,為了減小誤差,一般測量三次,取最大值。11. 人體的呼吸是指人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包括了圖示四個連續的環節,請據圖回答:(1)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包括[一]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和[二]肺泡與 的氣體交換兩個環節。(2)吸氣時,人體的呼吸肌 ,引起胸腔容積增大,使肺擴張,肺內氣壓 大氣壓,氣體進入肺;呼氣時相反。這一環節是通過 運動完成的。血液 收縮 低于/小于 呼吸 (3)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由 層扁平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肺泡里的氧氣進入血液,導致呼出的氣體中氧氣 (填“增加”或“減少”),同時血液中的 也進入肺泡,隨呼氣排出體外。氧氣從肺泡進入毛細血管內的血液后,通過[三] 運輸到全身各處。(4)氧氣最終被運輸到[②] 中,參與 的分解,滿足人體對能量的需求。一/單 減少 二氧化碳 血液循環 組織細胞 有機物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 肺泡適于氣體交換的特點不包括( B )A. 肺泡數量多B. 肺分左肺和右肺C. 肺泡外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D. 肺泡壁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B2. 人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氣體相比,呼出氣體成分的變化是( D )A. 二氧化碳和氧氣都增多B. 二氧化碳和氧氣都減少C. 二氧化碳減少,氧氣增多D. 二氧化碳增多,氧氣減少D3. 吸氣時,身體不會出現的情況是( D )A. 肋間肌收縮 B. 肋骨向外向上運動C. 胸腔容積擴大 D. 肺內氣壓高于大氣壓D4. 當兒童或成年人因異物阻塞呼吸道時,可采取如圖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進行急救。擠壓會導致被救者( D )A. 膈頂下降→胸腔容積擴大→肺內氣壓增大→肺內氣體推動異物向外移動B. 膈頂下降→胸腔容積縮小→肺內氣壓減小→肺內氣體推動異物向外移動C. 膈頂上升→胸腔容積擴大→肺內氣壓減小→肺內氣體推動異物向外移動D. 膈頂上升→胸腔容積縮小→肺內氣壓增大→肺內氣體推動異物向外移動第4題圖D5. 如圖為模擬呼吸運動實驗的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A. 氣球模擬肺,橡皮膜模擬膈B. 甲圖模擬呼氣,肺內壓小于外界氣壓C. 乙圖模擬吸氣,膈肌舒張D. 該模型能模擬胸廓的前后徑變化第5題圖A6. 當你漫步在空氣清新的林蔭小道,你會忍不住深深吸一口氣,結合圖示分析,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C )A. 深吸氣時肺內壓對應ac段B. 深呼氣時肺內壓對應ce段C. ab段時,膈肌處于收縮狀態D. de段時,胸廓容積變小第6題圖C解析:分析圖中曲線,ab、de段肺內壓小于大氣壓,對應吸氣;bd段肺內壓大于大氣壓,對應呼氣。7. 如圖為人體肺部和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請結合圖示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D )A. 圖中1和2分別是毛細血管和支氣管分支末端B. 圖中3是肺泡,是氣體交換的場所C. 圖中4處二氧化碳進入肺泡,氧氣進入血液D. 肺泡中的氧氣只需透過肺泡壁就能進入血液D8. 如圖是人體組織細胞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過程的圖解,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 )外界氣體 肺泡 血液 組織細胞A. 組織細胞可以直接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B. 氧氣濃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①>③>⑤C. 二氧化碳濃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②>④>⑥D. 整個圖示過程共發生了六次氣體交換B9. 當血液經過肺泡周圍毛細血管時,血液中的氧含量發生變化。下列曲線能正確表示該變化的是( D )A B C DD解析:當血液經過肺泡周圍毛細血管時,根據氣體擴散作用的原理,氧氣會從肺泡擴散到血液中,直至兩側氧氣濃度相等,所以血液中的氧氣含量應該是逐漸增加,最后保持穩定。另外,血液與組織細胞進行氣體交換時,血液中的氧氣不可能全部擴散到組織細胞中,因此,當血液流經肺部時,血液一開始的氧含量不可能為0。10. 溺水是造成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每年夏季都有學生溺亡,生命之花過早凋零,令人痛心不已。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D )DA. 落水后,在水面上大口吸氣時,膈肌收縮,肺內氣壓低于外界大氣壓B. 水超過胸部時,水的壓力影響了胸廓的擴大,導致呼吸困難C. 溺水時水進入呼吸道,阻斷了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D. 溺水導致人停止呼吸,可以根據氣體擴散的原理進行人工呼吸急救解析:溺水時,水進入呼吸道,阻斷了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進行人工呼吸急救即根據呼吸運動原理,用力使溺水者胸廓有節律地擴大和縮小,引起溺水者的肺被動擴張和回縮,使空氣進出于肺,幫助溺水者恢復自主呼吸。二、非選擇題:除特殊說明外,每空1分,共10分。11. [教材P101第二、2題改編]受益于更加科學、全面的訓練方法,近年來我國男子百米短跑整體實力逐步提升。請回答:(1)運動員起跑前平靜吸氣時,圖1中的[①]肋間肌和[②] 收縮,肺 (填“擴張”或“收縮”),肺內氣壓下降,于是外界氣體被吸入。深呼吸時還有腹肌等肌肉的參與。膈肌 擴張 (2)圖2曲線A、B表示運動員在兩種狀態下的呼吸情況,與曲線B相比,曲線A的呼吸頻率較 (填“高”或“低”),呼吸深度較 (填“大”或“小”),耗氧量較 (填“大”或“小”)。推測進行百米短跑時的呼吸情況可能是曲線 (填“A”或“B”)。低 小 小 B (3)曲線A中,ab段時膈肌 ;bc段時肺內氣壓 大氣壓。曲線A的呼吸頻率約為 次/分。收縮 高于/大于 18(提示:ab段肺容量增大,對應吸氣;bc段肺容量減小,對應呼氣。ac段表示1次呼吸,20秒內一共有6次呼吸,所以1分鐘內約有18次呼吸。) (4)呼吸訓練器是一種主動呼吸訓練裝置,使用者可通過抵抗訓練器設定的阻力,增加與呼吸相關肌肉的肌力和耐力。如圖3是兩組百米運動員進行不同訓練前后的肺活量變化結果,圖中結果表明訓練后, 組的肺活量更高,說明該種訓練方式能提高百米運動員的肺活量。增加呼吸訓練器訓練/常規訓練+呼吸訓練器訓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