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題型01 坐標圖像題(5大類型) 類型1 生成物或固體總質量的變化 1 類型2 壓強變化 6 類型3 涉及先后順序 10 類型4 與催化劑相關的曲線 16 類型5 金屬和酸 19 類型6 金屬和鹽溶液 27 類型7 溶解過程相關的曲線 31 類型8 pH曲線 35 類型1 生成物或固體總質量的變化1.(2024·內蒙古通遼)實驗室用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制氧氣,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B.C.D.【答案】A【詳解】A、加熱到一定溫度,高錳酸鉀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隨著反應的進行,氧氣的質量從0開始逐漸增大,至完全反應,氧氣的質量不再發生變化,故正確;B、高錳酸鉀加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隨著反應的進行,固體的質量不斷減小,至完全反應,不再發生變化,但不會減小至0,因為高錳酸鉀反應完全,最終固體為錳酸鉀和二氧化錳,故錯誤;C、高錳酸鉀加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前后鉀元素的質量不變,隨著反應的進行,固體的質量不斷減小,至完全反應,不再發生變化,則固體中鉀元素的質量分數逐漸增大,至完全反應不再發生改變,但反應前固體中鉀元素的質量分數不為零,故錯誤;D、高錳酸鉀加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隨著反應的進行,二氧化錳的質量從0開始逐漸增大,至完全反應不再發生變化,故錯誤。2.(2024·黑龍江大慶)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加熱高錳酸鉀固體B.室溫下向pH=3的稀硫酸中不斷加水C.一定溫度下,將NH4Cl飽和溶液加水稀釋D.向Na2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答案】A【詳解】A、加熱高錳酸鉀固體,需要加熱到一定溫度才開始分解,達到分解溫度后,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則固體中鉀元素的質量不變,由于生成了氣體,固體的質量減小,則鉀元素的質量分數逐漸增大,故固體中鉀元素的質量分數先不變,后逐漸增大,待完全反應后,不再變化,符合題意;B、室溫下向pH=3的稀硫酸中不斷加水,稀硫酸被稀釋,酸性減弱,pH逐漸增大至無限接近于7,不會等于7,更不會大于7,不符合題意;C、一定溫度下,將NH4Cl飽和溶液加水稀釋,溫度不變,氯化銨的溶解度不變,不符合題意;D、向Na2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鋇溶液,氫氧化鋇先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水,硫酸被消耗,溶液的酸性減弱,pH逐漸增大,即隨著溶液pH的逐漸增大,生成沉淀的質量逐漸增大,當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時,此時pH=7,繼續滴入氫氧化鋇溶液,氫氧化鋇和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氫氧化鈉,隨著溶液的pH繼續增加,生成沉淀的質量繼續增大,待硫酸鈉完全反應后,生成沉淀的質量不再變化,不符合題意。3.(2024·河南商丘·模擬預測)下列圖像分別與選項中的操作相對應,其中不合理的是A.向一定量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鉀B.加熱一定量的高錳酸鉀固體C.向一定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鈣D.向氯化鋇和稀鹽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鈉溶液【答案】B【詳解】A、向不飽和的硝酸鉀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不為0)中加入硝酸鉀固體,開始硝酸鉀溶解,溶質質量分數增加,當溶液達到飽和,溶質質量不再增加,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故A正確;B、加熱高錳酸鉀,錳元素一直在固體中,而總的固體的質量隨著氧氣的生成而減少,因此,固體中錳元素的質量分數會增大,故B錯誤;C、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飽和的氫氧化鈣溶液中水的量逐漸減少,溶質析出,故溶質的質量減少直到0,故C正確;D、碳酸鈉都能與混合液中兩種 物質均發生反應,與氯化鋇生成的碳酸鋇溶于鹽酸,不溶于水,故混合液中加入碳酸鈉溶液后,鹽酸被完全反應后,碳酸鋇沉淀會顯現出來,直到混合液中氯化鋇被反應完,沉淀質量不再增加,故D正確。4.(2024·山東臨沂·二模)下圖所示的四個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①表示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中加入過量的鋅和鐵B.②表示鎂在氧氣中燃燒C.③表示向一定質量接近飽和的溶液中不斷加入固體D.④分別向相同的硫酸銅溶液(足量)中加入質量相等的鋅粉和鐵粉【答案】B【詳解】A、向等質量等濃度的稀鹽酸中加入足量鋅和鐵,由于酸的質量和濃度都一樣,則最終加入足量金屬后等量酸完全反應,生成氫氣質量相等,根據、可知,生成相同質量的氫氣,消耗鋅的質量大于鐵,故A不符合題意;B、可知,鎂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鎂,隨著反應的進行,氧化鎂的質量不斷增加,鎂和氧氣的質量不斷減小,且反應過程中消耗鎂的質量大于消耗氧氣的質量,且鎂和氧氣不能同時剩余,故B符合題意;C、一定溫度下,向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不斷加入硝酸鉀固體,硝酸鉀能繼續溶解,溶質質量分數不斷增大,至達到飽和狀態不再發生改變,原溶液是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起點不是從0開始增加,故C不符合題意;D、分別向相同的硫酸銅溶液(足量)中加入質量相等的鋅粉和鐵粉,根據、可知,加入鋅之后,溶液由硫酸銅轉化為硫酸鋅,溶液質量會增加;加入鐵之后,溶液由硫酸銅轉化為硫酸亞鐵,溶液質量會減小。且鋅的金屬活潑性強于鐵,所以鋅和硫酸銅反應時間小于鐵和硫酸銅反應時間,故D不符合題意。5.(2024·江西·模擬預測)下列四個圖像能正確反映實驗變化關系的是A B C DA.向兩份完全相同的過氧化氫溶液中,一份加入MnO2,另一份不作任何操作B.等質量的鋅和鐵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等濃度的稀鹽酸C.向一定量的稀鹽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鋇溶液D.實驗室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固體制取氧氣【答案】D【詳解】A、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的條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催化劑能改變反應速率,但不能改變生成物的質量,所以最終生成氧氣的質量相等,故選項錯誤;B、等質量的鋅和鐵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等濃度的稀鹽酸,鋅的金屬活動性強于鐵,則鋅反應的速率大,在坐標曲線中斜線陡,鋅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每65份質量的鋅能置換出2份質量的氫氣,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每56份質量的鐵能置換出2份質量的氫氣,故酸足量,等質量的鋅和鐵,鐵產生的氣體更多,故選項錯誤;C、向一定量的稀鹽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鋇溶液,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一接觸就會產生白色沉淀,故從一開始就會產生沉淀,故選項錯誤;D、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當加熱到一定溫度,高錳酸鉀開始分解,根據反應前后元素質量不變,開始因溫度不夠未發生反應,鉀元素質量分數不變,隨著反應進行,固體質量不斷減小,則鉀元素的質量分數增大,完全反應后鉀元素質量分數不再變化,故選項正確。6.(2024·廣西南寧·模擬預測)如圖四個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表示加熱高錳酸鉀固體B.表示向FeCl3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C.表示NaOH固體和NaCl固體分別溶于室溫下足量的水中D.表示向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分別逐漸加入鋅粉和鐵粉至過量【答案】D【詳解】A、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所以二氧化錳的質量從零開始逐漸增加,直至高錳酸鉀完全分解不再生成二氧化錳,則固體中二氧化錳的質量分數從零開始增大,故該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不符合題意;B、向FeCl3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氫氧化鈉先與鹽酸發生中和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此時沉淀質量為零,待鹽酸完全反應后,氫氧化鈉再與氯化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此時沉淀質量逐漸增加直至氯化鐵完全反應不再變化,故該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不符合題意;C、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使溫度升高,隨著時間的增加,溫度逐漸恢復至室溫;氯化鈉固體溶于水溫度無明顯變化,故該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不符合題意;D、向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分別逐漸加入鋅粉和鐵粉至過量,鋅、鐵與硫酸反應均生成氫氣,由于金屬是過量的,所以最終生成氫氣的質量由稀硫酸決定,則最終生成的氫氣質量相等;由化學方程式、可知,等質量的鋅、鐵與足量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鐵>鋅,故該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7.(2024·四川遂寧)下列4個坐標圖分別表示實驗過程中某些量的變化,其中正確的是A B C D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水 在密閉裝置內點燃紅磷 電解水 向一定量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鈣,再恢復至原溫度A.A B.B C.C D.D【答案】B【詳解】A、氫氧化鈉溶液為堿性,pH>7,加水稀釋,溶液堿性減弱,pH降低,但溶液始終是氫氧化鈉溶液,始終為堿性,pH只會無限接近7,但不會小于7或等于7。不符合題意;B、紅磷燃燒放熱,裝置內氣體受熱膨脹,氣壓變大。紅磷燃燒消耗氧氣,氣體減少,氣壓降低。所以裝置內氣壓開始增大,后隨著氣體減少、反應結束溫度下降逐漸下降,且最終比初始氣壓低。符合題意;C、電解水試驗正極產生的是氧氣,負極產生的是氫氣,產生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產生的氫氣體積較大。不符合題意;D、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消耗溶劑,則飽和氫氧化鈣中有氫氧化鈣析出,溶質質量減少。反應放出熱量,溫度升高,氫氧化鈣溶解度降低,飽和氫氧化鈣中會析出氫氧化鈣,但隨著反應結束溫度恢復到室溫,氫氧化鈣溶解度又升高,這部分析出的氫氧化鈣又溶解,溶質質量增加。所以過程中溶質質量先減小后增大,但最終溶質質量比開始時小。 類型2 壓強變化1.(2024·四川南充)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的是A.①表示常溫下,向pH=2的稀鹽酸中滴加pH=12的NaOH溶液B.②表示在盛有空氣的密閉容器(體積不變)中點燃足量紅磷C.③表示分別向等質量鎂粉和鋁粉中加入足量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硫酸D.④表示向一定量H2O2溶液中加入MnO2制取O2【答案】D【詳解】A、最終溶液pH>12,則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的pH應大于12。不符合題意;B、紅磷在密閉容器內燃燒,開始燃燒放熱,氣體膨脹,氣壓變大。反應結束后停止放熱溫度會恢復到室溫,所以一段時間后壓強會降低。紅磷燃燒消耗氧氣,最終容器內氣體減少,但容器體積不變,則壓強會比開始時小,不符合題意;C、,,則消耗等質量的鎂和鋁,鋁生成的氫氣較多。所以分別向等質量鎂粉和鋁粉中加入足量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硫酸,開始硫酸不足,產生的氫氣質量相同,最終鋁產生的氫氣較多。不符合題意;D、根據及反應前后元素的質量不變可知,液體中氫元素的質量不變,但氧元素質量減少,所以液體總質量減少,所以液體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隨著反應的進行逐漸增大,反應結束后液體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不再變化。符合題意。2.(2024·四川成都·二模)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加熱一定質量的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B.等質量Mg、Fe與足量等濃度稀硫酸反應C.壓強、溫度的改變對氧氣溶解度的影響D.足量紅磷在充滿空氣的密閉容器中燃燒【答案】B【詳解】A、氯酸鉀加熱,在二氧化錳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固體混合物的質量不斷變小,二氧化錳作為催化劑質量不變,二氧化錳的質量分數不斷變大,完全反應后保持不變,選項錯誤;B、等質量的鎂和鐵分別與足量的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反應,鎂的金屬活動性大于鐵,所以鎂反應速率快,用的時間少,根據方程式、,消耗等量的金屬,鎂產生的氣體較多,選項正確;C、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選項錯誤;D、紅磷燃燒放熱,氣體受熱膨脹,壓強逐漸增大,反應結束后,溫度逐漸恢復到室溫,氣體體積縮小,壓強降低,由于反應過程中消耗了氧氣,所以最終壓強低于初始壓強,選項錯誤。3.(2024·黑龍江大慶·三模)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向一定量碳酸鈣粉末的燒杯中不斷加入稀鹽酸B.足量的鎂和鋅分別和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反應C.向裝有一定質量氯化鋇和氫氧化鈉固體的燒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過量D.紅磷在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燃燒【答案】D【詳解】A、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過程中水的質量不斷增加,反應結束以后,隨著稀鹽酸的滴加,水的質量增加速度減小,該選項圖像正確,故選項不符合題意;B、鋅比鐵活潑,則鋅和硫酸反應更快,由于金屬過量,酸的量一定,則最后生成氫氣的質量相等,該選項圖像正確,故選項不符合題意;C、向裝有一定質量氯化鋇和氫氧化鈉固體的燒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過量,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結合生成硫酸鋇沉淀,待反應完全以后,隨著稀硫酸的加入,溶液中硫酸根離子的數目不斷增加,該選項圖像正確,故選項不符合題意;D、紅磷燃燒放熱,則反應放熱,裝置中的壓強增大,但隨著氧氣的消耗,壓強又不斷減小,且最終降至常溫時,壓強小于開始時的壓強,該選項圖像不正確,故選項符合題意。4.(2024·河北石家莊·二模)下列圖像和對應的選項不相符的是A.向等質量且表面積相同的鋁片和鐵片中分別滴入質量和質量分數均相同的稀鹽酸B.某溫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加入硝酸鉀固體C.向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D.在密閉容器中,用燃燒磷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答案】D【詳解】A、向質量相等、表面積相同的鋁片和鐵片中分別滴入質量和質量分數均相同的稀鹽酸,鋁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每54份質量的鋁與219份質量的鹽酸反應生成6份質量的氫氣,即每18份質量的鋁與73份質量的鹽酸反應生成2份質量的氫氣,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每56份質量的鐵與73份質量的鹽酸反應生成2份質量的氫氣,若消耗鹽酸相同,則生成氫氣質量相同,故開始兩斜線重合,后因鹽酸過量,鋁消耗鹽酸多,生成氫氣多,拐點高些,故選項圖像正確;B、某溫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加入硝酸鉀固體時,硝酸鉀固體繼續溶解,溶質質量增加,當達到飽和狀態后,硝酸鉀不再溶解,溶質質量不再變化,故選項圖像正確;C、氫氧化鈉變質是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向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氫氧化鈉先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一開始不產生氣體,待鹽酸反應完全,稀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開始產生氣體,隨著反應的進行,氣體質量增大,至碳酸鈉完全反應,氣體質量不再發生變化,故選項圖像正確;D、紅磷燃燒放熱,導致溫度升高,氣壓增大,完全反應后溫度降低,氧氣消耗,最終氣壓小于原來的氣壓,故選項圖像錯誤。 類型3 涉及先后順序1.(2024·重慶)下列圖像與實驗過程對應關系正確的個數為①濃鹽酸加水稀釋②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③將足量汞放在充滿空氣的密閉容器中持續加熱④向氫氧化鈉和氯化鋇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A.0個 B.1個 C.2個 D.3個【答案】B【詳解】①濃鹽酸加水稀釋,濃鹽酸的酸性減弱,pH逐漸增大,并會逐漸的接近7,但是不會等于或小大于7,故圖像錯誤;②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氫氣的質量會不斷增加,反應停止后,氫氣的質量不再增加,故圖像錯誤;③將足量汞放在充滿空氣的密閉容器中持續加熱,汞加熱消耗氧氣生成氧化汞,則容器中的氧氣減少,而其它含有氧元素的氣體沒有減少,氧元素的質量最后不為0,故圖像錯誤;④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鉀和氧化鋇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一開始滴加稀硫酸就有不溶于酸的沉淀硫酸鋇生成,最后質量不變,故圖像正確。2.(2024·內蒙古呼倫貝爾·一模)下列圖像的描述正確的一項是A.①表示向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分別逐漸加入鋅粉和鐵粉至過量B.②表示向的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不斷滴加碳酸鈉溶液至過量C.③表示向和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過量D.④表示電解水【答案】B【詳解】A、表示向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分別逐漸加入鋅粉和鐵粉至過量,加入相同的鐵和鋅,因為鐵的相對原子質量小于鋅,所以鐵產生氫氣的質量多,但反應完全時,產生氫氣的質量相等,選項錯誤;B、向pH=2的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不斷滴加碳酸鈉溶液至過量,碳酸鈉會先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稀鹽酸完全反應后再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氯化鈉是中性,因此pH會逐漸變大,鹽酸完全反應時pH=7,與氯化鈣反應時一直是中性,最終碳酸鈉過量,碳酸鈉溶液顯堿性,因此pH大于7,故如圖所示,選項正確;C、氫氧化鈉優先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此時沒有沉淀生成,當硫酸反應完全,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此時有沉淀生成,當硫酸銅反應完全,再加氫氧化鈉溶液沉淀質量不再改變,因此沉淀的起點不是0,說法錯誤;D、電解水是正氧負氫,且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是2:1,如圖,表示的是質量關系。3.(2024·四川遂寧·二模)下列圖像分別與選項中的操作相對應,其中不合理的是A.足量的鋅粉與一定量的氯化亞鐵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反應B.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過量C.向硫酸和硫酸鈉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氫氧化鋇溶液D.向一定質量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鈣固體【答案】C【詳解】A、鋅先與氯化銅反應,生成固體銅,再與硫酸亞鐵反應,生成固體鐵,根據反應關系、可知,鋅先與氯化銅反應固體的量減少幅度小,與硫酸亞鐵反應固體的量減少幅度大,最后有一定量的固體,不為0,故選項圖像正確;B、向氫氧化鈉中溶液不斷滴加稀鹽酸,堿性逐漸減弱,酸性逐漸增強,pH的變化是從大于7逐漸的減小到等于7、小于7,故選項圖像正確;C、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鈉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鋇溶液,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結合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鋇沉淀,一開始就產生沉淀,隨著反應的進行,沉淀的質量逐漸增加,至完全反應不再發生改變,故選項圖像不正確;D、CaO+H2O=Ca(OH)2這是一個放熱反應,由于溶劑水被消耗,原溶液中溶質氫氧化鈣析出,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氫氧化鈣又因為溫度升高而部分析出,導致溶質質量減小;之后恢復至室溫時,又有部分溶質會溶解在水中,溶質質量增加。4.(2024·江西九江·二模)下列四個圖像中,能正確表示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水稀釋B. 向一定量的硝酸銀溶液中加入銅C. 向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分別加入鎂粉、鐵粉D. 向鹽酸和氯化鎂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鉀溶液【答案】D【詳解】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水稀釋,稀硫酸顯酸性pH<7,加水稀釋pH會逐漸增大但不會大于7,故該圖像不能正確表示對應變化關系,不符合題意;B、向一定量的硝酸銀溶液中加入銅,銅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銅,由化學方程式可知,生成銀的質量大于反應消耗的銅的質量,因此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質量逐漸減小直至硝酸銀完全反應不再變化,故該圖像不能正確表示對應變化關系,不符合題意;C、向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分別加入鎂粉、鐵粉,由于金屬是過量的,所以鎂、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與稀硫酸有關,則最終生成氫氣的質量相等,由化學方程式、可知,等質量的鎂、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鎂>鐵,故該圖像不能正確表示對應變化關系,不符合題意;D、向鹽酸和氯化鎂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鉀溶液,氫氧化鉀先與鹽酸發生中和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水,因此一開始沉淀質量為0,鹽酸完全反應后氫氧化鉀與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鉀,此時沉淀質量逐漸增加直至氯化鎂完全反應不再增加,故該圖像能正確表示對應變化關系,符合題意。5.(2024·廣西梧州·二模)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將等質量的鋅粉和鐵粉分別加入等質量過量的稀鹽酸中B.將℃硝酸鉀飽和溶液恒溫蒸發部分水,然后逐漸升高溫度至℃C.向含有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過量D.向含有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過量【答案】D【詳解】A、將等質量的鋅粉和鐵粉分別加入等質量過量的稀鹽酸中,鋅比鐵活潑,所以鋅的反應速率快,至完全反應所需的時間短,鋅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每65份質量的鋅消耗73份質量的鹽酸;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每56份質量的鐵消耗73份質量的鹽酸;將等質量的鋅粉和鐵粉分別加入等質量過量的稀鹽酸中,隨著反應的進行,酸的質量不斷減少,鐵消耗的鹽酸多,最終鐵剩余的鹽酸質量偏少,故A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B、將 t1 ℃硝酸鉀飽和溶液恒溫蒸發部分水,此時有晶體析出,但整個過程始終是該溫度下的KNO3飽和溶液,所以在這段時間內溶質質量分數不變,當逐漸升溫至t2℃,硝酸鉀的溶解度變大,晶體進行溶解,溶質質量分數變大,當達到t2℃的飽和狀態時,溶質質量分數不再發生變化,故B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C、 HCl 和 CaCl2 的混合溶液顯酸性,pH<7,,逐滴加入 Na2CO3 溶液至過量,碳酸鈉先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此過程隨著鹽酸的消耗,溶液的酸性減弱,pH逐漸增大;鹽酸反應完畢后,溶液顯中性,pH=7,碳酸鈉再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此過程中,溶液的pH不發生變化,至氯化鈣反應完全,繼續滴加碳酸鈉溶液,碳酸鈉過量,溶液顯堿性,溶液pH值繼續增大至>7,故C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D、向含有 MgCl2 和 HCl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至過量,氫氧化鈉先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每消耗36.5份質量的鹽酸生成58.5份質量的氯化鈉,反應后溶質質量增大;待鹽酸反應完全,氫氧化鈉與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化學方程式為:,每消耗97份質量的氯化鎂生成117份質量的氯化鈉,則反應后溶質質量增大,至氯化鎂反應完全,繼續滴加氫氧化鈉,溶質質量繼續增大,故D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6.(2024·廣西南寧·二模)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的是A.甲烷和過量的氧氣在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B.向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分別逐漸加入鋅粉和鐵粉C.常溫下,向一定質量的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向盛有稀鹽酸和CuCl2混合溶液的燒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過量【答案】D【詳解】A、甲烷和過量氧氣在密閉容器中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為:,反應前后容器內分子總數不變,故選項圖像錯誤;B、向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分別逐漸加入鋅粉和鐵粉,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Zn+H2SO4=ZnSO4+H2↑,每65份質量的鋅能置換出2份質量的氫氣,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Fe+H2SO4=FeSO4+H2↑,每56份質量的鐵能置換出2份質量的氫氣,則等質量的鋅、鐵與稀硫酸反應后,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的氫氣的質量多,故選項圖像錯誤;C、溫下,向一定質量的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由于水被消耗,同時反應放熱,使溶液溫度升高,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降低,氫氧化鈣從溶液中析出,溶質質量減小,則使溶液質量減小,故恢復至原溫度后,溶液質量小于初始狀態,故選項圖像錯誤;D、向盛有稀鹽酸和CuCl2混合溶液的燒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過量,原溶液中含有溶劑水,所以溶劑初始值不為0,氫氧化鈉會先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再與氯化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鈉,所以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時,增加的溶劑包括稀鹽酸中的水和生成的水,和氯化銅反應時,增加的溶劑只有稀鹽酸中的水,所以開始階段增加的幅度大,后一階段增加的幅度小,故選項圖像正確。7.(2024·河南周口·模擬預測)如圖所示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向稀鹽酸中加入水B.分別向等質量、相同質量分數的稀鹽酸中加入過量的鎂、鐵和鋅C.向飽和的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氧化鈣D.向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答案】D【詳解】A、向稀鹽酸中加入水,稀鹽酸被稀釋,酸性減弱,pH逐漸增大至無限接近于7,不會等于7,更不會大于7,不符合題意;B、分別向等質量、相同質量分數的稀鹽酸中加入過量的鎂、鐵和鋅,金屬活動性:Mg>Zn>Fe,故鎂與稀鹽酸反應速率最快,其次是鋅,鐵與稀鹽酸反應速率最慢,金屬過量,酸不足,酸完全反應,最后生成氫氣的質量相等,不符合題意;C、向飽和的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氧化鈣,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反應消耗了水,且該反應放出熱量,溫度升高,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減小,氫氧化鈣結晶析出,故隨著氧化鈣的不斷加入,溶質的質量逐漸減小至零,不符合題意;D、向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先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待硫酸完全反應后,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和硫酸鈉,故一開始無沉淀生成,后生成沉淀的質量逐漸增大,待完全反應后,不再變化,符合題意。8.(2024·河北張家口·三模)向盛有一定質量鐵粉和鋅粉混合物的燒杯中逐漸加入稀鹽酸至過量。下列圖像對應關系正確的是A. B.C. D.【答案】A【分析】鋅比鐵活潑,鋅先與稀鹽酸發生反應,當鋅反應完后鐵再與稀鹽酸反應。【詳解】A、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可知,鋅先與稀鹽酸發生反應生成,當鋅反應完后鐵再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故圖像正確;B、根據反應關系、可知,反應相同量的鹽酸,消耗鋅質量更大,斜率的絕對值先較大,鋅反應完后,斜率的絕對值較小,故圖像錯誤;C、稀鹽酸顯酸性,氯化鋅、氯化亞鐵顯中性,溶液不會大于7,故圖像錯誤;D、在鋅與鐵反應完之前,生成氫氣質量只與加入鹽酸的質量相關,即斜率不變,故圖像錯誤。 類型4 與催化劑相關的曲線1.(2024·四川廣元)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圖1:向一定量稀鹽酸、CuCl2混合液中滴加過量NaOH溶液B.圖2:用等質量、等濃度的H2O2溶液分別制取O2C.圖3:向裝有一定量MgO的試管中滴入過量的稀鹽酸D.圖4:紅磷在裝有一定量空氣的密閉容器中燃燒【答案】A【詳解】A、向一定量稀鹽酸、CuCl2混合液中滴加過量NaOH溶液,氫氧化鈉先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該過程中沒有沉淀生成,鹽酸反應完后,氫氧化鈉再和氯化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鈉,該過程中沉淀質量不斷增大,氯化銅反應完后,繼續滴加氫氧化鈉,沉淀質量也不再增加,故選項圖像正確;B、用等質量、等濃度的H2O2溶液分別制取O2,有催化劑反應快,無催化劑反應慢,但最終生成氧氣的質量相等,故選項圖像錯誤;C、向裝有一定量MgO的試管中滴入過量的稀鹽酸,氧化鎂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一開始溶質氯化鎂的質量不斷增大,氧化鎂完全反應后,繼續滴加稀鹽酸,溶液中氯化氫的質量不斷增大,所以溶質總質量還會繼續增大,只是增大的趨勢變緩,故選項圖像錯誤;D、紅磷在裝有一定量空氣的密閉容器中燃燒,開始時燃燒放熱,容器內的空氣受熱膨脹,壓強增大,完全反應冷卻至室溫后,由于氧氣被消耗,壓強會小于原壓強,故選項圖像錯誤。2.(2024·山東濟南·模擬預測)下列圖像與所對應的實驗操作相符合的是A.向等質量的鋅片和鎂片中加入足量的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B.用兩份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C.向一定質量分數的稀鹽酸中加水稀釋D.向一定質量的稀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過量【答案】D【詳解】A、鎂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氫氣,化學方程式為,每24份質量的鎂反應生成2份質量的氫氣;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氫氣,化學方程式為:,每65份質量的鋅反應生成2份質量的氫氣,則等質量的鋅片和鎂片完全反應時,鎂片產生的氫氣更多,而圖中鋅片最終產生的氫氣更多,A錯誤;B、用兩份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有催化劑情況下過氧化氫分解速率更快,相同時間內產生氧氣更多,但催化劑不能改變最終產量,所以不論有無催化劑,氧氣最終產量相等,而圖中氧氣最終產量不等,B錯誤;C、向一定質量分數的稀鹽酸中加水稀釋,鹽酸的濃度不斷減小,溶液pH不斷增大并靠近7,但酸不會消失,所以溶液的pH不會等于7或大于7,而圖中溶液pH最終大于7;D、向一定質量的稀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過量,NaOH先與稀鹽酸反應,生成NaCl、H2O,沒有沉淀,待稀鹽酸反應完,NaOH與氯化銅反應,生成Cu(OH)2沉淀、NaCl,隨著反應進行,沉淀質量不斷增大,待氯化銅反應完,沉淀質量不再增大。3.(2024·山東聊城·一模)下列四個圖像中,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鹽酸至過量B.等質量、等溶質質量分數的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C.向鹽酸和氯化鎂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D.將水通電一段時間【答案】B【詳解】A、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pH大于7,因此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鹽酸至過量時,溶液的pH應該從大于7逐漸減小,錯誤;B、催化劑只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不會影響生成物質量,因此等質量、等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分解時,在有無MnO2條件下生成氧氣的質量相等,有MnO2時,反應速率較快,正確;C、向鹽酸和氯化鎂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時,氫氧化鈉先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后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開始不產生沉淀,氫氧化鈉完全消耗后才產生,氯化鎂完全消耗后,沉淀量不再增加,錯誤;D、電解水時,正極產生的是氧氣,負極產生的是氫氣,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約為1:2,質量比是8:1,錯誤。4.(2024·湖北十堰·二模)下列所示的四個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等質量、等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 B.一定溫度下,向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繼續加入硝酸鉀晶體 C.按醫囑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鋁】 D.向等質量的Mg和Zn中,分別加入過量的稀鹽酸 【答案】A【詳解】A、等質量、等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中分別加入二氧化錳和不加入二氧化錳,二氧化錳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因此相同時間內加入二氧化錳產生的氧氣質量比不加入二氧化錳產生的氧氣質量多,由于過氧化氫溶液是等質量、等濃度的,所以最終生成的氧氣質量是相同的,故該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符合題意;B、一定溫度下,向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繼續加入硝酸鉀晶體,則溶液中溶質質量逐漸增加,直至硝酸鉀飽和,溶質質量不變,但一開始溶液中溶質的質量不為零,故該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不符合題意;C、胃酸主要成分是鹽酸,氫氧化鋁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按醫囑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鋁),隨著時間的增加,胃液的pH會逐漸增大,但不會超過7,故該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不符合題意;D、向等質量的Mg和Zn中,分別加入過量的稀鹽酸,根據金屬活動性鎂>鋅,則鎂與稀鹽酸的反應速率比鋅與稀鹽酸的反應速率快;根據、,則等質量的Mg和Zn與過量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鎂>鋅,故該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不符合題意。 類型5 金屬和酸1.(2024·黑龍江)下列圖像所表示對應關系錯誤的是A.足量的鎂粉和鋁粉分別與等量等濃度的稀鹽酸反應B.向稀鹽酸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C.向一定量稀鹽酸、氯化鈣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D.將水通電分解【答案】AD【詳解】A、足量的鎂粉和鋁粉分別與等量等濃度的稀鹽酸反應,則生成的氫氣的質量相等,根據、可知,當生成等質量的氫氣時,消耗鎂的質量要多,故A符合題意;B、稀鹽酸中含有水,故開始時溶液中水的質量不是零,向稀鹽酸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溶液中水的質量增加,當鹽酸和氫氧化鈉完全反應后,繼續滴加氫氧化鈉,此時溶液中水的來自氫氧化鈉溶液,水質量增加的幅度變小,故B不符合題意;C、向一定量稀鹽酸、氯化鈣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碳酸鈉先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的pH逐漸增大至7,此時鹽酸反應完全,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溶液pH仍為7,當氯化鈣完全反應后,繼續加入碳酸鈉(呈堿性),此時溶液pH逐漸增大,故C不符合題意;D、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質量比為1:8,故D符合題意。2.(2024·四川達州)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應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在空氣中加熱一定量的銅粉B.向一定量氫氧化鉀和氯化鋇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C.分別向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中,逐漸加入鐵粉和鋅粉D.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答案】C【詳解】A、在空氣中加熱一定量的銅粉,銅和氧氣加熱生成氧化銅,反應前銅為固體,隨著反應的進行,參加反應的銅的質量和氧氣的質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銅的質量,所以固體的質量不斷增大,至完全反應,固體的質量不再變化,故A圖像錯誤;B、向一定量氫氧化鉀和氯化鋇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結合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鋇沉淀,一開始就產生沉淀,至完全反應不再發生改變,故B圖像錯誤;C、分別向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中,逐漸加入鐵粉和鋅粉,金屬與酸反應時氫氣來源于酸中的氫元素,因為酸的量相同,金屬過量,故生成的氫氣應該相等,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每65份質量的鋅能置換出2份質量的氫氣,鐵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每56份質量的鐵能置換出2份質量的氫氣,故生成等質量的氫氣,消耗的鋅的質量多,故C圖像正確;D、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生成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4:32=1:8,故D圖像錯誤。3.(2024·山東濟寧)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圖Ⅰ表示向一定量的鹽酸和硫酸混合溶液中不斷加入溶液B.圖Ⅱ表示向一定量的稀鹽酸中不斷滴加水C.圖Ⅲ表示向等質量不同金屬粉末中分別加入足量等濃度的稀硫酸D.圖Ⅳ表示在恒溫條件下,將飽和氯化鈉溶液蒸發適量的水【答案】C【詳解】A、向一定量的鹽酸和硫酸混合溶液中不斷加入 Ba ( OH ) 2 溶液,氫氧根離子與氫離子會結合成水,鋇離子與硫酸根會結合成不溶于酸的沉淀硫酸鋇,沉淀一開始就會出現,圖像錯誤;B、稀鹽酸溶液顯酸性,pH<7,向一定量的稀鹽酸中不斷滴加水,溶液的pH逐漸增大,但不會大于7,圖像錯誤;C、向等質量不同金屬粉末中分別加入足量等濃度的稀硫酸,由于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鎂>鋅>鐵,所以相同時間,鎂反應速度最快,鐵最慢,相同時間鎂產生氣體最多,曲線最陡,鐵產生氣體最少,曲線最緩;鎂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鐵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鋅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方程式及相關質量關系如下:、、,由于酸足量,所以金屬完全反應,消耗等量的三種金屬,鎂產生氣體最多,鋅產生氣體最少,圖像正確;D、恒溫條件下,將飽和氯化鈉溶液蒸發適量的水,有氯化鈉析出,析出晶體后的溶液仍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不變,圖像錯誤。4.(2024·四川涼山·二模)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向等質量的水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氫氧化鈉和硝酸銨固體B.向等質量不同的金屬粉末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等濃度的稀硫酸C.向一定量的鹽酸與硫酸鈉混合溶液中不斷加氫氧化鋇溶液D.電解水【答案】B【詳解】A、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溶液溫度升高;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溶液溫度降低,一段時間后溫度均恢復至常溫,故A錯誤;B、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可知,當等質量不同的金屬粉末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等濃度的稀硫酸時,生成氫氣的質量由大到小的順序為Mg>Fe>Zn;金屬活動性Mg>Zn>Fe,金屬活動性越強生成氫氣的速度越快,故B正確;C、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接觸就會生成硫酸鋇沉淀,所以生成沉淀應該從零開始,故C錯誤;D、電解水時,生成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為2:1,質量比為1:8,故D錯誤。5.(2024·山東濟寧·二模)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過程中相關物理量的變化趨勢的是A.用紅磷燃燒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B.向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分別逐漸加入鋅粉和鐵粉至過量C.向一定量pH=3的稀硫酸中不斷加水D.高溫條件下,向一定量的氧化鐵中通入一氧化碳【答案】B【詳解】A、紅磷燃燒放出熱量,裝置內的壓強增大,足量的紅磷將裝置內的氧氣耗盡,裝置冷卻至室溫后,裝置內的壓強減小,且小于原壓強,圖示錯誤;B、向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分別逐漸加入鋅粉和鐵粉至過量,酸完全參加反應,則最終生成氫氣的質量相等。每56份質量的鐵完全反應生成2份質量的氫氣,每65份質量的鋅完全反應生成2份質量的氫氣,反應的金屬質量相等時,鐵反應生成的氫氣較多,圖示正確;C、向一定量pH=3的稀硫酸中不斷加水,溶液的酸性減弱,pH增大,但溶液始終呈酸性,pH不會等于7,更不會大于7,圖示錯誤;D、在高溫的條件下,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固體的質量不會為零,圖示錯誤。6.(2024·四川達州·一模)下列圖像分別與選項中的操作相對應,其中合理的是A.向稀鹽酸中逐滴滴入氫氧化鈉溶液B.向等質量的Zn、Fe中滴加足量等濃度的稀鹽酸C.向氯化銅與硫酸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氫氧化鋇溶液D.室溫下,向一定質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鈣【答案】B【詳解】A、稀鹽酸顯酸性,溶液的pH小于7;向稀鹽酸中逐滴滴入氫氧化鈉溶液,酸性逐漸減弱,堿性逐漸增強,pH的變化是從小于7逐漸的增大到等于7、大于7,錯誤;B、向等質量的Zn、Fe中滴加足量等濃度的稀鹽酸,若消耗稀鹽酸的質量相同,則生成氫氣質量相同,開始時,金屬過量,鹽酸完全反應,產生的氫氣質量相等,兩斜線重合;根據化學方程式Zn + 2HCl = ZnCl2 + H2↑、Fe + 2HCl = FeCl2 + H2↑ 可知,每65份質量鋅能生成2份質量氫氣,每56份質量鐵能生成2份質量氫氣,等質量的鋅和鐵與足量鹽酸反應,鐵生成的氫氣質量更多,正確;C、向氯化銅與硫酸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氫氧化鋇溶液,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結合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鋇沉淀,一開始就產生沉淀,錯誤;D、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溶液中溶劑質量減少,有氫氧化鈣析出,則溶質質量減少,最終水完全反應,溶質的質量減少至0,錯誤。7.(2024·山東聊城·一模)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的是A.高溫煅燒一定質量的石灰石B.向盛有一定質量的稀鹽酸的燒杯中逐滴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至過量C.向等量的鎂粉和鐵粉中加入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硫酸至過量D.一定的溫度時,向接近飽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NaCl固體并攪拌【答案】C【詳解】A、高溫煅燒一定質量的石灰石固體,化學方程式為:,固體質量減少,因為產生了氣體逸散到空氣中,同時產生了氧化鈣固體,固體質量不為“0”,故選項正確;B、稀鹽酸顯酸性,pH<7,加入NaOH溶液后,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氯化鈉溶液呈中性,所以溶液的酸性減弱,pH增大,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為中性,pH=7,繼續加入NaOH溶液,NaOH溶液過量,溶液堿性逐漸增強,pH逐漸增大,故選項正確;C、向等量的鎂粉和鐵粉中加入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硫酸至過量,鎂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所以鎂粉產生氫氣的速率較大。鎂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氫氣,化學方程式為,每24份質量的鎂粉產生2份質量的氫氣,鐵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氫氣,化學方程式為:,每56份質量的鐵粉產生2份質量的氫氣,則等量的鎂粉和鐵粉,鎂粉產生的氫氣更多,故選項錯誤;D、接近飽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NaCl固體,溶液會由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變大,故選項正確。8.(2024·黑龍江大慶·二模)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其對應的實驗操作的是A.圖A:向一定質量的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B.圖B:向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鋁、鋅C.圖C:向等質量和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過量和固體D.圖D:向一定質量的鎂粉和鋅粉的固體混合物中逐滴滴入硝酸銅溶液【答案】B【詳解】A、金屬活動性:Fe>Cu>Ag,向一定質量的硝酸銀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鐵先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即,56份質量的鐵置換出216份質量的銀,固體質量增加,溶液質量減小,故硝酸銅的質量分數增大,待硝酸銀完全反應后,鐵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銅,硝酸銅的質量分數逐漸減小至零,不符合題意;B、向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鋁、鋅,鋁比鋅活潑,反應速率快,金屬足量,酸不足,酸完全反應,故最后生成氫氣的質量相等,符合題意;C、向等質量和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過量氫氧化銅和氧化銅固體,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氫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一開始酸過量,固體不足,固體完全反應,相對分子質量:氫氧化銅大于氧化銅,故氧化銅生成氯化銅的質量大,后固體過量,酸不足,酸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銅的質量相等,不符合題意;D、向一定質量的鎂粉和鋅粉的固體混合物中逐滴滴入硝酸銅溶液,金屬活動性:Mg>Zn>Cu,鎂先與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鎂和銅,即,24份質量的鎂置換出64份質量的銅,固體質量增加,待鎂完全反應后,鋅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即,65份質量的鋅置換出64份質量的銅,固體質量減小,待完全反應后,不再變化,不符合題意。9.(2024·山東泰安·二模)下列圖像與對應的敘述相符合的是A.一定量的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充分反應B.將一定質量的飽和溶液恒溫蒸發一定量水分C.足量的鎂和鋅分別加入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中D.向一定量的鹽酸和硫酸鈉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鋇溶液【答案】C【詳解】A、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氫氣與氧氣,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為2:1,質量比為1:8,該選項圖像與對應敘述不符;B、將一定質量KNO3的飽和溶液恒溫蒸發一定量水分,有晶體析出,仍為飽和溶液,溫度不變,故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該選項圖像與對應敘述不符;C、足量的鋅和鎂分別與等量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質量源于硫酸中氫元素,消耗硫酸質量相等,故生成氫氣質量相等;鎂的金屬活動性大于鋅,因此鎂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氣體的速度高于鋅,該選項圖像與對應敘述相符;D、向一定量的鹽酸和硫酸鈉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鋇溶液,氫氧化鋇中鋇離子會立刻結合硫酸鈉中硫酸根,該選項圖像與對應敘述不符。10.(2024·四川南充·三模)下列圖像與對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圖甲:高錳酸鉀受熱分解制氧氣B.圖乙:足量的、、粉末,同時加入等質量、質量分數相同的稀鹽酸C.圖丙:向一定質量的水中加入硝酸鉀固體D.圖丁:向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答案】B【詳解】A、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過程中,固體中錳元素的質量保持不變,故選項說法正確;B、鎂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Mg+2HCl=MgCl2+H2↑,每24份質量的鎂可置換出2份質量的氫氣;鋁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2Al+6HCl=2AlCl3+3H2↑,每54份質量的鎂可置換出6份質量的氫氣;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Fe+2HCl=FeCl2+H2↑,每56份質量的鎂可置換出2份質量的氫氣,所以將足量的Mg、A1 、Fe粉末,同時加入等質量、質量分數相同的稀鹽酸中,需要鐵的質量最大,需要鋁的質量最小,故選項說法錯誤;C、向一定質量的水中加入硝酸鉀固體,溶液的質量從零開始增加,當溶液達到飽和狀態時,溶液的質量保持不變,故選項說法正確;D、氫氧化鋇溶液顯堿性,向 Na2SO4 和 H2SO4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Ba(OH)2 溶液,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硫酸鈉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顯堿性,溶液pH應大于7,故選項說法正確。 類型6 金屬和鹽溶液1.(2024·廣西·一模)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向裝有一定量硝酸銅和硝酸銀混合溶液的試管中,緩慢加入細鐵粉B.向盛有飽和石灰水的燒杯中逐漸加入少量生石灰(忽略水揮發和影響)C.紅磷在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燃燒D.相同質量的鎂、鋅、鐵分別和足量的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反應【答案】A【詳解】A.將鐵粉加入硝酸銅和硝酸銀的混合溶液中,鐵先與硝酸銀反應,硝酸銀完全反應后,鐵再與硝酸銅反應,反應的鐵與生成的銀、銅質量關系如下: ,,由反應的質量關系可以得出,等量的鐵與硝酸銀溶液反應析出的固體的質量比與硝酸銅溶液反應析出的固體質量大,即前者反應溶液質量減少的變化趨勢明顯,后者較前者緩慢,故A選項正確;B.向盛有飽和石灰水的燒杯中逐漸加入少量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同時放出大量的熱,溶液溫度升高,升溫的過程中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減小,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減小,堿性減弱,pH變小,當反應結束,溫度恢復到室溫,氫氧化鈣溶解度變大,又有少量氫氧化鈣溶解,溶質質量分數與原溶液相等,溶液的pH會與原溶液相等,所以溶液的pH一開始不是上升的,故B選項錯誤;C.紅磷燃燒放熱,使容器內氣體受熱膨脹導致容器內氣壓增大的幅度大于因氧氣被消耗而使容器內氣壓減少的幅度,所以開始燃燒時氣壓反應而增大,但反應結束,溫度冷卻至室溫的過程中,氣體收縮、氧氣被消耗,最終容器內氣壓會小于初始氣壓,故C選項錯誤;D.相同質量的鎂、鋅、鐵分別和足量的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反應,由于是酸足量,金屬完全反應,所以鎂產生氫氣最多,鋅產生的氫氣最少,不是鐵產生的最少,酸故D選項錯誤。2.(2024·廣西欽州·三模)下列圖像對應的變化關系正確的是A.甲:向稀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鋇溶液B.乙:將足量的鋅和鐵投入質量相等的同濃度稀鹽酸中C.丙:將足量的鐵粉加入硝酸銀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D.丁:向盛有飽和石灰水的燒杯中逐漸加入少量生石灰【答案】C【詳解】A、向稀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鋇溶液,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結合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鋇沉淀,一開始就產生沉淀,故選項圖像錯誤;B、金屬與酸反應時氫氣來源于酸中的氫元素,因為酸的量相同,金屬過量,故最終生成的氫氣應該相等,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反應速率快,至完全反應所需時間短,故選項圖像錯誤;C、金屬活動性順序為Fe>Cu>Ag,將足量的鐵粉加入硝酸銀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鐵先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硝酸亞鐵和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AgNO3═Fe(NO3)2+2Ag,由反應時的質量比可知,每56份質量的鐵可置換出216份質量的銀,溶液的質量減少;鐵再與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NO3)2═Fe(NO3)2+Cu,由反應時的質量比可知,每56份質量的鐵可置換出64份質量的銅,溶液的質量減少;第一個階段反應時溶液質量減少的快,后一階段反應時溶液質量減少的慢,圖像先陡后緩最后不變,故選項圖像正確;D、向盛有飽和石灰水的燒杯中逐漸加入少量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同時放出大量的熱,溶液溫度升高,升溫的過程中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減小,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減小,堿性減弱,pH變小,當反應結束,溫度恢復到室溫,氫氧化鈣溶解度變大,又有少量氫氧化鈣溶解,溶質質量分數與原溶液相等,溶液的pH會與原溶液相等,所以溶液的pH一開始不是上升的,故選項圖像錯誤。3.(2024·湖南·三模)化學變量之間常遵循一定的數學關系。下列四個圖像的變化趨勢,能正確描述對應操作的是A.在一定溫度下,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加入硝酸鉀固體B.將濃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氣中C.向氫氧化鉀和硝酸鋇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D.向室溫下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答案】D【詳解】A、在一定溫度下,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加入硝酸鉀固體,溫度不變,溶解度不變,硝酸鉀不能夠繼續溶解,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但是開始時硝酸鉀的質量分數不為0,故A不符合題意;B、將濃硫酸口放置在空氣中,因為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會導致溶劑質量增大,而溶質質量不變,最后導致溶質的質量分數會逐漸減小,故B不符合題意;C、向氫氧化鉀和硝酸鋇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硝酸鋇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硝酸,開始就有沉淀生成,故C不符合題意;D、向飽和的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使溶液中溶劑減少,有溶質析出,同時生石灰與水反應放熱,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因此溶質由于溫度升高又析出一部分而減少,完全反應后,恢復到室溫的過程中,溶質的質量又會增加,由于氧化鈣反應消耗了一部分水,因此溶質的質量不可能增大到原來的質量,故D符合題意。4.(2024·山東日照·二模)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AgNO3、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至過量B.向一定質量的NaOH溶液中滴加水C.在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用紅磷燃燒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D.向一定量的HCl與Na2SO4混合溶液中不斷加Ba(OH)2溶液【答案】A【詳解】A、向一定量的 AgNO3、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至過量,Zn先與AgNO3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每65份質量的Zn可置換出216份質量的Ag,固體質量增大,則溶液的質量減小;AgNO3反應完后,Zn 再與 Cu(NO3)2反應生成 Zn (NO3)2和 Cu,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每65份質量的Zn可置換出64份質量的Cu,固體質量減小,則溶液的質量增加,完全反應后溶液質量不再發生改變,A符合題意;B、向一定質量的NaOH溶液中滴加水,OH-濃度下降,堿性減弱,但是OH-不會消失,溶液不會變為酸性,B不符合題意;C、紅磷燃燒消耗氧氣,打開彈簧夾前,瓶內最終壓強應小于初始壓強,C不符合題意;D、Ba(OH)2與Na2SO4可反應生成BaSO4沉淀,BaSO4不溶于HCl,所以一開始就會產生沉淀,線段起點為0,D不符合題意。5.(2024·山東濱州)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向的硫酸溶液中加水B.向盛有一定量二氧化錳的燒杯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C.時,向一定量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鉀D.向一定量的硫酸銅溶液中加入鋅【答案】D【詳解】A、向pH=2的硫酸溶液中加水,氫離子濃度不斷降低,溶液pH不斷增大,但氫離子不會消失,溶液pH會一直小于7,不含等于或大于7,A錯誤;B、向盛有一定量二氧化錳的燒杯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是反應的催化劑,其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保持不變,B錯誤;C、向某溫度時一定量的不飽和硝酸鉀溶液中不斷加入硝酸鉀固體,硝酸鉀能繼續溶解,至達到飽和狀態不再溶解,該過程中溶劑質量不變,所以溶質質量不斷增大直到飽和,溶質質量分數也逐漸增大,達到飽和狀態不再發生改變,但一開始的時候溶液中含有硝酸鉀,溶質質量分數不是0,所以曲線起點不是0,C錯誤;D、向一定量的硫酸銅溶液中加入鋅,硫酸銅與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銅,化學方程式為:,則每65份質量的鋅置換出64份質量的銅,固體質量減小,則溶質質量增大,待銅置換完之后,溶質質量不再變化,D正確。 類型7 溶解過程相關的曲線1.(2025·山東濟寧·一模)下列圖像不能夠正確反映其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將一定量石灰石高溫煅燒B.向等質量的鎂、鋅中,分別加入質量分數相同的稀鹽酸至過量C.向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中,分別加入足量的鐵粉和鋅粉D.向一定質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答案】D【詳解】A、將一定量石灰石高溫煅燒,發生的反應為碳酸鈣在高溫條件下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由于反應生成了氣體,則固體的質量減小,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質量不變,則隨著反應的進行,固體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不斷增大,當反應完后,不再改變,故A不符合題意;B、向等質量的鎂和鋅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稀鹽酸,一開始,酸不足,金屬過量,生成氫氣的質量相同,后酸過量,金屬不足,鋅和稀鹽酸反應:,鎂和稀鹽酸反應:,相對原子質量:Zn>Mg,故最后鎂生成氫氣的質量大,故B不符合題意;C、向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中,分別加入足量的鐵粉和鋅粉,由反應的質量關系、可知,一開始,金屬不足,酸過量,鐵產生的氫氣的質量大,后金屬過量,最終產生的氫氣的質量相等,故C不符合題意;D、向一定質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氧化鈣(俗稱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溶劑質量減小,反應放熱,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減小,有部分氫氧化鈣析出,溶質質量減小,溶液的質量減小;完全反應后溫度恢復到室溫,氫氧化鈣的溶解度增大,析出的氫氧化鈣會溶解一部分,溶質質量增大,溶液的質量增大,但最終得到溶液的質量小于開始時溶液的質量,故D符合題意。2.(2024·河南濮陽·二模)下列圖像與所對應操作相符的是A.將濃硫酸露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B.向一定量氫氧化鈣溶液中不斷加入氧化鈣C.在密閉容器中點燃鎂條D.分別向等質量的鎂和鋅中加入稀鹽酸【答案】B【詳解】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將濃硫酸露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濃硫酸吸收空氣中的水分,溶液中水的質量增加,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逐漸減小,選項錯誤;B、向一定量氫氧化鈣溶液中不斷加入氧化鈣,氧化鈣與溶液中的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隨著氧化鈣的加入,溶液中水的質量逐漸減少,如氧化鈣足量,水完全反應,只剩余固體,則溶液的質量為0,選項正確;C、在密閉容器中點燃鎂條,鎂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鎂,固體的質量逐漸增加,直至反應停止,選項錯誤;D、分別向等質量的鎂和鋅中加入稀鹽酸,參加反應的鹽酸質量相同時,生成的氫氣的質量相等,鎂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2HCl=MgCl2+H2↑,反應中鎂與氫氣的質量比為24:2,,鋅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2HCl=ZnCl2+H2↑,反應中鋅與氫氣的質量比為65:2,如稀鹽酸足量,則等質量的鎂和鋅反應后,鎂生成的氫氣的質量大,選項錯誤,故選B。3.(2024·廣東深圳·一模)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實驗過程中相關量的變化關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 B.向裝有未打磨的鎂條的試管中逐漸加入稀鹽酸 C.向一定量的溶液中逐漸加入稀硫酸 D.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鋇溶液中逐漸加入稀硫酸(質量為)A.A B.B C.C D.D【答案】D【詳解】A、向一定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生石灰是氧化鈣的俗稱,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反應消耗了水,且該反應放出熱量,溫度升高,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減小,氫氧化鈣析出,溶質質量減小,待完全反應后,溫度逐漸恢復至室溫,溫度降低,氫氧化鈣的溶解度增加,部分氫氧化鈣溶于水,溶質質量增加,但是最后溶質的質量還是小于原來溶質的質量,不符合題意;B、向裝有未打磨的鎂條的試管中逐漸加入稀鹽酸,未打磨的鎂條表面有一層氧化鎂薄膜,氧化鎂先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待氧化鎂完全反應后,鎂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故一開始無氫氣生成,后生成氫氣的質量逐漸增大,待完全反應后,不再變化,不符合題意;C、向一定量的硝酸鋇溶液中逐漸加入稀硫酸,硝酸鋇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和硝酸,故沉淀的質量逐漸增大,待完全反應后,不再變化,不符合題意;D、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鋇溶液中逐漸加入稀硫酸,氫氧化鋇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水,離子數目減少,導電能力減弱,當恰好完全反應時,導電能力為零,繼續滴入稀硫酸,溶液中離子數目增多,導電能力增強,符合題意。4.(2024·四川達州·一模)下列圖像與對應實驗描述錯誤的是A.①一定質量的鎂粉在密閉容器內燃燒B.②向一定質量的蒸餾水中加入NaClC.③向一定質量的稀鹽酸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D.④向等質量的金屬鎂和鐵中逐滴滴加稀硫酸【答案】B【詳解】A、在密閉容器中,引燃鎂條,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質量不變,故選項正確;B、向一定質量的蒸餾水中加入NaCl,溶液質量應從零開始增加,故選項錯誤;C、向一定質量的稀鹽酸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隨著氫氧化鈉的加入稀鹽酸的pH值會逐漸增大,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剛好反應,pH等于7,當氫氧化鈉過量時,pH大于7,故選項正確;D、向等質量的金屬中加入酸,在酸過量之前,加入相同質量的酸得到的氫氣的質量就相等,所以開始兩條曲線重合,而產生的氫氣的質量與其相對原子質量有關,根據化學方程式及其質量關系、可知,向等質量的金屬鎂和鐵中逐滴滴加稀硫酸,鎂產生的氫氣更多,故選項正確。5.(2024·內蒙古巴彥淖爾·模擬預測)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鋇溶液中滴加過量稀硫酸B.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C.向等質量的鋅粉和鐵粉中加入等濃度的稀硫酸至過量D.時,等質量的甲、乙、丙的飽和溶液降溫到時,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為乙>甲>丙【答案】D【詳解】A、向一定量氫氧化鋇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硫酸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中的離子含量逐漸降低,導電性減弱,恰好完全反應是導電性為0,繼續滴加稀硫酸,溶液中離子含量逐漸增大,導電性逐漸增強,故圖像錯誤;B、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氣和水,隨著過氧化氫的質量的增加,氧氣的質量不斷增大,故圖像錯誤;C、鋅的活動性比鐵強,故鋅的反應速率快,至完全反應所需的時間短,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Zn+H2SO4=ZnSO4+H2↑,每65份質量的鋅能置換出2份質量的氫氣,鐵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Fe+H2SO4=FeSO4+H2↑,每56份質量的鐵能置換出2份質量的氫氣,酸過量,等質量的鋅和鐵,酸過量,等質量的鋅和鐵,鋅最終生成氫氣的質量小于鐵,故圖像錯誤;D、將t3℃時的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甲、乙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甲、乙析出晶體得到的是飽和溶液,此溫度下甲的溶解度小于乙,故乙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甲,丙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增大,溶液組成不變,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由圖可知,t3℃時丙的溶解度小于t1℃甲的溶解度,所以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為乙>甲>丙,故圖像正確。6.(2024·山東臨沂·三模)圖像能直觀表達化學反應中相關量的關系。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的是A.①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B.②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量空氣中氧氣的含量C.③一定溫度下,向接近飽和的氯化鉀溶液中加入氯化鉀固體D.④向一定量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答案】C【詳解】A、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鉀、氧氣,氧氣逸散到空氣中,而氧氣只含氧元素,所以固體中的鉀、錳元素的質量不變,質量比也不變,A選項正確;B、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過程放熱,會導致集氣瓶內氣體受熱,氣壓增大,反應結束后氣溫逐漸恢復室溫,且反應消耗氧氣,氣體減少,所以最終集氣瓶內氣壓小于初始值,B選項正確;C、一定溫度下,向接近飽和的氯化鉀溶液中加入氯化鉀固體,溶質質量增大,溶液質量也增大,變為飽和溶液后溶液質量不變,而初始狀態溶液的質量不為0,所以曲線起點縱坐標不為0,C選項錯誤;D、向一定量NaOH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稀硫酸與NaOH反應生成硫酸鈉、水,稀硫酸與BaCl2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HCl,硫酸鋇沉淀不溶于稀硫酸,所以這兩個反應同時進行,一開始就有沉淀產生,隨著反應的進行,沉淀質量不斷增大,反應結束后沉淀質量不變,D選項正確。 類型8 pH曲線1.(2024·廣東深圳)揚揚同學發現染布前可以用鹽酸洗去布料表面部分堿性物質(如KOH),染色后用5%,10%,20%的醋酸溶液與等濃度等質量的KOH溶液反應,pH值變化如下圖。下列選項正確的是A.KOH來源:B.揚揚用鹽酸清洗布料后不用用水沖洗,因為鹽酸沒有腐蝕性C.如圖所示,醋酸濃度越高所需醋酸溶液體積越大D.由圖像可知,隨著不同濃度的醋酸溶液用量的增加,pH值趨近于4.0【答案】D【詳解】A、該方程式未配平,氫氧化鉀前面化學計量數應為2,該項錯誤;B、鹽酸具有腐蝕性,該項錯誤;C、如圖所示,醋酸濃度越高所需醋酸溶液體積越小,該項錯誤;D、由圖像可知,隨著不同濃度的醋酸溶液用量的增加,pH值趨近于4.0,該項正確。2.(2024·重慶)用溶液與稀硫酸進行中和反應實驗,開始時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測得溶液的pH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圖像表明是向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c段溶液顏色逐漸變淺,d點溶液為無色C.d點溶液鈉元素質量分數大于b點溶液鈉元素質量分數D.ac段溶液升溫明顯高于cd段,說明該反應放出熱量【答案】C【詳解】A、根據圖示,初始溶液的pH>7,顯堿性,隨著另一溶液的加入,溶液的pH逐漸減小至小于7,則說明是向 NaOH 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故A說法正確;B、酚酞遇堿性溶液變紅色,遇酸性和中性溶液不變色,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隨著稀硫酸的加入,稀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隨著反應的進行,氫氧化鈉不斷被消耗,則ac段溶液顏色逐漸變淺,d點pH<7,顯酸性,稀硫酸過量,此時溶液為無色,故B說法正確;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過程中鈉元素的質量不變,而d點溶液的質量>b點溶液的質量,則d點溶液鈉元素質量分數小于b點溶液鈉元素質量分數,故C說法不正確;D、ac段氫氧化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c點時,溶液的pH=7,表示氫氧化鈉和硫酸恰好完全反應,cd段溶液的pH<7,硫酸過量,ab段溶液升溫明顯高于cd段,說明該反應放出熱量,故D說法正確。3.(2024·山東濟南)某同學在常溫下進行溶液和稀鹽酸發生中和反應的實驗探究,利用數字化傳感器,借助計算機繪制出溶液隨所滴入溶液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中,合理的是在點時溶液中的溶質為和在段,溶液中數量逐漸增多在點時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陰離子為和該反應的實質是和結合生成【答案】ACD【詳解】A、氫氧化鋇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和水,a點時溶液的pH小于7,溶液顯酸性,說明鹽酸過量,圖中a點所示溶液中,溶質是HCl和BaCl2,正確;B、在段,隨著氫氧化鋇的加入,鹽酸不斷被消耗,溶液中數量逐漸減少,錯誤;C、在點時,溶液的pH大于7,溶液顯堿性,溶液中溶質是氯化鋇和氫氧化鋇,其中大量存在的陰離子為和,正確;D、氫氧化鋇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和水,該反應的實質是和結合生成,正確。故選ACD。4.(2023·陜西榆林·一模)小明同學利用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并繪制了如圖坐標圖像,其圖像的變化趨勢與對應操作不相符的是A.向一定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固體B.將硫酸鎂溶液逐滴加入到一定量溶液中C.將稀鹽酸逐滴加入到一定量溶液中D.向一定量溶液中通入【答案】D【詳解】A、NaOH固體溶于水放熱,溶液溫度升高,一段時間后熱量散失,逐漸恢復至室溫,該圖像的變化趨勢與操作相符,故A選項不符合題意;B、將硫酸鎂溶液逐滴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中,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硫酸鈉,氫氧化鈉完全反應完后,沉淀質量不再增加,該圖像的變化趨勢與操作相符,故B選項不符合題意;C、NaOH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溶劑水,將稀鹽酸逐滴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中,反應后生成氯化鈉和水,溶劑的量在增加,當反應結束后,由于加入的稀鹽酸中含有溶劑水,所以溶劑的量還會增加,該圖像的變化趨勢與操作相符,故C選項不符合題意;D、沒通入CO2之前,溶液是NaOH溶液顯堿性,pH>7;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通入CO2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堿性減弱,當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溶液變為碳酸鈉溶液, 溶液呈弱堿性;繼續通入CO2,二氧化碳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氫鈉,溶液的堿性繼續減弱,即pH繼續變小,但不會小于或等于7,該圖像的變化趨勢與操作不相符。5.(2024·內蒙古赤峰·二模)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B.向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C.向等質量的Mg和Zn,分別加入過量的稀鹽酸D.向一定質量的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氧化鈣【答案】B【詳解】A、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二氧化錳是該反應的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不符合題意;B、向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溶液的pH從小于7逐漸增大,當恰好完全反應時,pH等于7,繼續加氫氧化鈉溶液,pH大于7,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符合題意;C、依據金屬活動性順序可知:鎂比鋅活潑,相同反應時間內鎂反應放出氫氣的質量比鋅大,設等質量的鋅、鎂質量為,加入過量的稀鹽酸,鋅、鎂都反應完全、可知:等質量的兩種金屬加入過量稀鹽酸,產生氫氣的質量應鎂大于鋅,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不符合題意;D、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的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鈣,氧化鈣會消耗氫氧化鈣溶液中的水,使溶質氫氧化鈣析出,溶液的質量減小,待氧化鈣完全反應后,冷卻至室溫,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氫氧化鈣溶液的質量增大,待溶液重新達到飽和狀態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保持不變,由于反應消耗了水,則溶液質量應小于原來質量,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不符合題意。6.(2024·重慶·三模)下列圖像與反應過程的變化趨勢對應正確的有序號 ① ② ③ ④圖像反應過程 等質量且過量的鋅粉、鋅粒分別與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反應 向一定質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水 在相同溫度下,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H2O2溶液分解制O2 氣體物質的溶解度與溫度和壓強的關系A.1個 B.2個 C.3個 D.4個【答案】C【詳解】①等質量且過量的鋅粉、鋅粒分別與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反應,鋅粉比鋅粒反應更劇烈,產生氫氣的速率更快,所以鋅粉的曲線更陡,正確;② 向一定質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水向一定質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水,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越來越小,堿性越來越弱,pH 越來越小,但不會等于7或小于7,錯誤;③ 在相同溫度下,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H2O2溶液分解制O2 有催化劑的反應速率更快,所以有催化劑的曲線更陡,但產生的氧氣質量相等,正確;④ 氣體物質的溶解度與溫度和壓強的關系是相同的氣壓下,溫度越高,氣體物質的溶解度越小,相同的溫度下,氣壓越大氣體物質的溶解度越大,正確。7.(2024·河南商丘·二模)下列圖像分別與選項中的操作相對應,其中可能合理的是A.圖A:分別向相等質量的鋅、鐵中加入等質量分數的鹽酸B.圖B:向一定量的鹽酸和氯化鈣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C.圖C: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D.圖D: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和硝酸鋇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答案】B【詳解】A、分別向相等質量的鋅、鐵中加入等質量分數的鹽酸,一開始酸不足,金屬過量,酸完全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相等,后金屬不足,酸過量,鋅和稀鹽酸反應:,鐵和稀鹽酸反應:,相對原子質量:Zn>Fe,故最后鐵生成氫氣的質量大,不符合題意;B、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物溶液顯酸性,pH<7,向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碳酸鈉先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鹽酸被消耗,酸性減弱,pH逐漸增大,當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pH=7,繼續滴加碳酸鈉溶液,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氯化鈉,該階段,pH始終等于7,待氯化鈣完全反應后,繼續滴加碳酸鈉溶液,pH>7,符合題意;C、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反應消耗了水,且該反應放出熱量,溫度升高,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減小,氫氧化鈣結晶析出,故隨著生石灰的不斷加入,溶液的質量不斷減少至零,不符合題意;D、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和硝酸鋇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結合成的硫酸鋇難溶于水、酸、堿,故一開始就有沉淀生成,生成沉淀的質量逐漸增大,待完全反應后,不再變化,不符合題意。題型01 坐標圖像題(5大類型) 類型1 生成物或固體總質量的變化 1 類型2 壓強變化 6 類型3 涉及先后順序 10 類型4 與催化劑相關的曲線 16 類型5 金屬和酸 19 類型6 金屬和鹽溶液 27 類型7 溶解過程相關的曲線 31 類型8 pH曲線 35 類型1 生成物或固體總質量的變化1.(2024·內蒙古通遼)實驗室用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制氧氣,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B.C.D.2.(2024·黑龍江大慶)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加熱高錳酸鉀固體B.室溫下向pH=3的稀硫酸中不斷加水C.一定溫度下,將NH4Cl飽和溶液加水稀釋D.向Na2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3.(2024·河南商丘·模擬預測)下列圖像分別與選項中的操作相對應,其中不合理的是A.向一定量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鉀B.加熱一定量的高錳酸鉀固體C.向一定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鈣D.向氯化鋇和稀鹽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鈉溶液4.(2024·山東臨沂·二模)下圖所示的四個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①表示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中加入過量的鋅和鐵B.②表示鎂在氧氣中燃燒C.③表示向一定質量接近飽和的溶液中不斷加入固體D.④分別向相同的硫酸銅溶液(足量)中加入質量相等的鋅粉和鐵粉5.(2024·江西·模擬預測)下列四個圖像能正確反映實驗變化關系的是A B C DA.向兩份完全相同的過氧化氫溶液中,一份加入MnO2,另一份不作任何操作B.等質量的鋅和鐵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等濃度的稀鹽酸C.向一定量的稀鹽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鋇溶液D.實驗室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固體制取氧氣6.(2024·廣西南寧·模擬預測)如圖四個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表示加熱高錳酸鉀固體B.表示向FeCl3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C.表示NaOH固體和NaCl固體分別溶于室溫下足量的水中D.表示向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分別逐漸加入鋅粉和鐵粉至過量7.(2024·四川遂寧)下列4個坐標圖分別表示實驗過程中某些量的變化,其中正確的是A B C D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水 在密閉裝置內點燃紅磷 電解水 向一定量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鈣,再恢復至原溫度A.A B.B C.C D.D 類型2 壓強變化1.(2024·四川南充)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的是A.①表示常溫下,向pH=2的稀鹽酸中滴加pH=12的NaOH溶液B.②表示在盛有空氣的密閉容器(體積不變)中點燃足量紅磷C.③表示分別向等質量鎂粉和鋁粉中加入足量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硫酸D.④表示向一定量H2O2溶液中加入MnO2制取O22.(2024·四川成都·二模)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加熱一定質量的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B.等質量Mg、Fe與足量等濃度稀硫酸反應C.壓強、溫度的改變對氧氣溶解度的影響D.足量紅磷在充滿空氣的密閉容器中燃燒3.(2024·黑龍江大慶·三模)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向一定量碳酸鈣粉末的燒杯中不斷加入稀鹽酸B.足量的鎂和鋅分別和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反應C.向裝有一定質量氯化鋇和氫氧化鈉固體的燒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過量D.紅磷在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燃燒4.(2024·河北石家莊·二模)下列圖像和對應的選項不相符的是A.向等質量且表面積相同的鋁片和鐵片中分別滴入質量和質量分數均相同的稀鹽酸B.某溫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加入硝酸鉀固體C.向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D.在密閉容器中,用燃燒磷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類型3 涉及先后順序1.(2024·重慶)下列圖像與實驗過程對應關系正確的個數為①濃鹽酸加水稀釋②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③將足量汞放在充滿空氣的密閉容器中持續加熱④向氫氧化鈉和氯化鋇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A.0個 B.1個 C.2個 D.3個2.(2024·內蒙古呼倫貝爾·一模)下列圖像的描述正確的一項是A.①表示向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分別逐漸加入鋅粉和鐵粉至過量B.②表示向的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不斷滴加碳酸鈉溶液至過量C.③表示向和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過量D.④表示電解水3.(2024·四川遂寧·二模)下列圖像分別與選項中的操作相對應,其中不合理的是A.足量的鋅粉與一定量的氯化亞鐵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反應B.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過量C.向硫酸和硫酸鈉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氫氧化鋇溶液D.向一定質量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鈣固體4.(2024·江西九江·二模)下列四個圖像中,能正確表示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水稀釋B. 向一定量的硝酸銀溶液中加入銅C. 向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分別加入鎂粉、鐵粉D. 向鹽酸和氯化鎂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鉀溶液5.(2024·廣西梧州·二模)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將等質量的鋅粉和鐵粉分別加入等質量過量的稀鹽酸中B.將℃硝酸鉀飽和溶液恒溫蒸發部分水,然后逐漸升高溫度至℃C.向含有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過量D.向含有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過量6.(2024·廣西南寧·二模)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的是A.甲烷和過量的氧氣在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B.向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分別逐漸加入鋅粉和鐵粉C.常溫下,向一定質量的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向盛有稀鹽酸和CuCl2混合溶液的燒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過量7.(2024·河南周口·模擬預測)如圖所示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向稀鹽酸中加入水B.分別向等質量、相同質量分數的稀鹽酸中加入過量的鎂、鐵和鋅C.向飽和的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氧化鈣D.向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8.(2024·河北張家口·三模)向盛有一定質量鐵粉和鋅粉混合物的燒杯中逐漸加入稀鹽酸至過量。下列圖像對應關系正確的是A. B.C. D. 類型4 與催化劑相關的曲線1.(2024·四川廣元)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圖1:向一定量稀鹽酸、CuCl2混合液中滴加過量NaOH溶液B.圖2:用等質量、等濃度的H2O2溶液分別制取O2C.圖3:向裝有一定量MgO的試管中滴入過量的稀鹽酸D.圖4:紅磷在裝有一定量空氣的密閉容器中燃燒2.(2024·山東濟南·模擬預測)下列圖像與所對應的實驗操作相符合的是A.向等質量的鋅片和鎂片中加入足量的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B.用兩份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C.向一定質量分數的稀鹽酸中加水稀釋D.向一定質量的稀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過量3.(2024·山東聊城·一模)下列四個圖像中,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鹽酸至過量B.等質量、等溶質質量分數的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C.向鹽酸和氯化鎂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D.將水通電一段時間4.(2024·湖北十堰·二模)下列所示的四個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等質量、等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 B.一定溫度下,向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繼續加入硝酸鉀晶體 C.按醫囑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鋁】 D.向等質量的Mg和Zn中,分別加入過量的稀鹽酸 類型5 金屬和酸1.(2024·黑龍江)下列圖像所表示對應關系錯誤的是A.足量的鎂粉和鋁粉分別與等量等濃度的稀鹽酸反應B.向稀鹽酸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C.向一定量稀鹽酸、氯化鈣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D.將水通電分解2.(2024·四川達州)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應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在空氣中加熱一定量的銅粉B.向一定量氫氧化鉀和氯化鋇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C.分別向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中,逐漸加入鐵粉和鋅粉D.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3.(2024·山東濟寧)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圖Ⅰ表示向一定量的鹽酸和硫酸混合溶液中不斷加入溶液B.圖Ⅱ表示向一定量的稀鹽酸中不斷滴加水C.圖Ⅲ表示向等質量不同金屬粉末中分別加入足量等濃度的稀硫酸D.圖Ⅳ表示在恒溫條件下,將飽和氯化鈉溶液蒸發適量的水4.(2024·四川涼山·二模)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向等質量的水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氫氧化鈉和硝酸銨固體B.向等質量不同的金屬粉末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等濃度的稀硫酸C.向一定量的鹽酸與硫酸鈉混合溶液中不斷加氫氧化鋇溶液D.電解水5.(2024·山東濟寧·二模)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過程中相關物理量的變化趨勢的是A.用紅磷燃燒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B.向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分別逐漸加入鋅粉和鐵粉至過量C.向一定量pH=3的稀硫酸中不斷加水D.高溫條件下,向一定量的氧化鐵中通入一氧化碳6.(2024·四川達州·一模)下列圖像分別與選項中的操作相對應,其中合理的是A.向稀鹽酸中逐滴滴入氫氧化鈉溶液B.向等質量的Zn、Fe中滴加足量等濃度的稀鹽酸C.向氯化銅與硫酸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氫氧化鋇溶液D.室溫下,向一定質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鈣7.(2024·山東聊城·一模)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的是A.高溫煅燒一定質量的石灰石B.向盛有一定質量的稀鹽酸的燒杯中逐滴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至過量C.向等量的鎂粉和鐵粉中加入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硫酸至過量D.一定的溫度時,向接近飽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NaCl固體并攪拌8.(2024·黑龍江大慶·二模)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其對應的實驗操作的是A.圖A:向一定質量的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B.圖B:向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鋁、鋅C.圖C:向等質量和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過量和固體D.圖D:向一定質量的鎂粉和鋅粉的固體混合物中逐滴滴入硝酸銅溶液9.(2024·山東泰安·二模)下列圖像與對應的敘述相符合的是A.一定量的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充分反應B.將一定質量的飽和溶液恒溫蒸發一定量水分C.足量的鎂和鋅分別加入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中D.向一定量的鹽酸和硫酸鈉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鋇溶液10.(2024·四川南充·三模)下列圖像與對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圖甲:高錳酸鉀受熱分解制氧氣B.圖乙:足量的、、粉末,同時加入等質量、質量分數相同的稀鹽酸C.圖丙:向一定質量的水中加入硝酸鉀固體D.圖丁:向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 類型6 金屬和鹽溶液1.(2024·廣西·一模)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向裝有一定量硝酸銅和硝酸銀混合溶液的試管中,緩慢加入細鐵粉B.向盛有飽和石灰水的燒杯中逐漸加入少量生石灰(忽略水揮發和影響)C.紅磷在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燃燒D.相同質量的鎂、鋅、鐵分別和足量的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反應2.(2024·廣西欽州·三模)下列圖像對應的變化關系正確的是A.甲:向稀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鋇溶液B.乙:將足量的鋅和鐵投入質量相等的同濃度稀鹽酸中C.丙:將足量的鐵粉加入硝酸銀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D.丁:向盛有飽和石灰水的燒杯中逐漸加入少量生石灰3.(2024·湖南·三模)化學變量之間常遵循一定的數學關系。下列四個圖像的變化趨勢,能正確描述對應操作的是A.在一定溫度下,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加入硝酸鉀固體B.將濃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氣中C.向氫氧化鉀和硝酸鋇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D.向室溫下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4.(2024·山東日照·二模)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AgNO3、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至過量B.向一定質量的NaOH溶液中滴加水C.在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用紅磷燃燒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D.向一定量的HCl與Na2SO4混合溶液中不斷加Ba(OH)2溶液5.(2024·山東濱州)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向的硫酸溶液中加水B.向盛有一定量二氧化錳的燒杯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C.時,向一定量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鉀D.向一定量的硫酸銅溶液中加入鋅 類型7 溶解過程相關的曲線1.(2025·山東濟寧·一模)下列圖像不能夠正確反映其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將一定量石灰石高溫煅燒B.向等質量的鎂、鋅中,分別加入質量分數相同的稀鹽酸至過量C.向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中,分別加入足量的鐵粉和鋅粉D.向一定質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2.(2024·河南濮陽·二模)下列圖像與所對應操作相符的是A.將濃硫酸露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B.向一定量氫氧化鈣溶液中不斷加入氧化鈣C.在密閉容器中點燃鎂條D.分別向等質量的鎂和鋅中加入稀鹽酸3.(2024·廣東深圳·一模)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實驗過程中相關量的變化關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 B.向裝有未打磨的鎂條的試管中逐漸加入稀鹽酸 C.向一定量的溶液中逐漸加入稀硫酸 D.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鋇溶液中逐漸加入稀硫酸(質量為)A.A B.B C.C D.D4.(2024·四川達州·一模)下列圖像與對應實驗描述錯誤的是A.①一定質量的鎂粉在密閉容器內燃燒B.②向一定質量的蒸餾水中加入NaClC.③向一定質量的稀鹽酸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D.④向等質量的金屬鎂和鐵中逐滴滴加稀硫酸5.(2024·內蒙古巴彥淖爾·模擬預測)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鋇溶液中滴加過量稀硫酸B.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C.向等質量的鋅粉和鐵粉中加入等濃度的稀硫酸至過量D.時,等質量的甲、乙、丙的飽和溶液降溫到時,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為乙>甲>丙6.(2024·山東臨沂·三模)圖像能直觀表達化學反應中相關量的關系。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的是A.①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B.②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量空氣中氧氣的含量C.③一定溫度下,向接近飽和的氯化鉀溶液中加入氯化鉀固體D.④向一定量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類型8 pH曲線1.(2024·廣東深圳)揚揚同學發現染布前可以用鹽酸洗去布料表面部分堿性物質(如KOH),染色后用5%,10%,20%的醋酸溶液與等濃度等質量的KOH溶液反應,pH值變化如下圖。下列選項正確的是A.KOH來源:B.揚揚用鹽酸清洗布料后不用用水沖洗,因為鹽酸沒有腐蝕性C.如圖所示,醋酸濃度越高所需醋酸溶液體積越大D.由圖像可知,隨著不同濃度的醋酸溶液用量的增加,pH值趨近于4.02.(2024·重慶)用溶液與稀硫酸進行中和反應實驗,開始時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測得溶液的pH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圖像表明是向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c段溶液顏色逐漸變淺,d點溶液為無色C.d點溶液鈉元素質量分數大于b點溶液鈉元素質量分數D.ac段溶液升溫明顯高于cd段,說明該反應放出熱量3.(2024·山東濟南)某同學在常溫下進行溶液和稀鹽酸發生中和反應的實驗探究,利用數字化傳感器,借助計算機繪制出溶液隨所滴入溶液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中,合理的是在點時溶液中的溶質為和在段,溶液中數量逐漸增多在點時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陰離子為和該反應的實質是和結合生成4.(2023·陜西榆林·一模)小明同學利用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并繪制了如圖坐標圖像,其圖像的變化趨勢與對應操作不相符的是A.向一定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固體B.將硫酸鎂溶液逐滴加入到一定量溶液中C.將稀鹽酸逐滴加入到一定量溶液中D.向一定量溶液中通入5.(2024·內蒙古赤峰·二模)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B.向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C.向等質量的Mg和Zn,分別加入過量的稀鹽酸D.向一定質量的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氧化鈣6.(2024·重慶·三模)下列圖像與反應過程的變化趨勢對應正確的有序號 ① ② ③ ④圖像反應過程 等質量且過量的鋅粉、鋅粒分別與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反應 向一定質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水 在相同溫度下,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H2O2溶液分解制O2 氣體物質的溶解度與溫度和壓強的關系A.1個 B.2個 C.3個 D.4個7.(2024·河南商丘·二模)下列圖像分別與選項中的操作相對應,其中可能合理的是A.圖A:分別向相等質量的鋅、鐵中加入等質量分數的鹽酸B.圖B:向一定量的鹽酸和氯化鈣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C.圖C: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D.圖D: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和硝酸鋇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題型01 坐標圖像題(原卷版).docx 題型01 坐標圖像題(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