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5張PPT)6.1 人類的食物第4單元 人體的結構與生理北師大2024版生物七年級下冊授課教師:********班 級:********時 間:********趣味導入(5 分鐘) 播放一段美食紀錄片片段,展示世界各地豐富多樣的美食,提問:“看到這么多美味的食物,大家能說一說平時都喜歡吃什么嗎?這些食物又來自哪里呢?” 引導學生發言,分享自己喜愛的食物及其來源。 展示一幅食物來源分類圖,幫助學生梳理食物的主要來源,引出本節課主題 —— 人類的食物。 (二)知識新授(20 分鐘)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六大營養物質的圖片及文字介紹,依次講解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的基本概念、食物來源和對人體的主要作用。 運用生活實例幫助學生理解,如 “為什么運動員在比賽前會吃巧克力補充能量?”“為什么青少年要多喝牛奶,多吃雞蛋?” 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加深對營養物質作用的認識。 檢測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介紹檢測食物中常見營養成分的實驗方法和原理,重點講解淀粉遇碘變藍、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反應產生紫色絡合物、脂肪能被蘇丹 Ⅲ 染液染成橘黃色等實驗現象。 播放實驗演示視頻,讓學生了解實驗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 (三)實驗探究(15 分鐘) 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發放實驗材料和記錄表格。 各小組根據實驗指導,選擇 2 - 3 種食物進行營養成分檢測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解答學生的疑問。 實驗結束后,各小組整理實驗數據,分析實驗結果,并填寫記錄表格。推選一名代表進行發言,匯報小組實驗結果。 (四)課堂討論(10 分鐘) 提出問題:“不同食物中營養成分的含量有何差異?我們應該如何合理搭配食物,做到均衡膳食?”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各小組圍繞問題展開討論,教師參與部分小組的討論,引導學生從營養均衡的角度思考問題。 每組選派代表發言,分享小組討論結果。教師對各小組的發言進行總結和評價,強調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并給出一些合理膳食的建議。 (五)課堂小結(5 分鐘) 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鼓勵學生積極發言,總結食物的來源、營養物質的種類和作用以及檢測食物營養成分的方法。 教師對學生的總結進行補充和完善,強調重點知識,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六)布置作業(5 分鐘) 讓學生課后查閱資料,了解更多關于合理膳食的知識,為家人設計一份營養均衡的一日三餐食譜。 完成課后練習題,鞏固課堂所學知識。 六、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實驗探究環節讓學生親身體驗檢測食物營養成分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但在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部分學生在實驗操作中不夠熟練,實驗時間把控不夠精準等。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實驗技能的培訓,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進一步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5課堂檢測4新知講解6變式訓練7考試考法8小結梳理學習目錄1復習引入2新知講解3典例講解這些食物中含有哪些營養成分?情境導入食物中含有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回憶一下,在“探究種子的營養成分”的實驗中,我們用過哪些方法檢測水、無機鹽、淀粉、脂肪的存在?又該如何檢測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探究新知營養成分 檢測方法 預期實驗現象水無機鹽脂肪糖類 淀粉葡萄糖蛋白質維生素C食物中營養成分的檢測烘烤燃燒在白紙上擠壓碘液 有水珠產生充分燃燒后剩余灰白色物質有油印跡留下變藍 演示:探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提出問題:如何檢測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演示實驗:(1)蛋白質的檢測方法。(2)維生素C的檢測方法。(3)可溶性葡萄糖的檢測方法。(1)蛋白質的檢測A液+B液雙縮脲試劑甲水蛋清稀釋液蛋清與雙縮脲反應變成紫色(1)蛋白質的檢測乙甲乙甲乙討論:1.實驗中設置乙試管的作用是什么?作為對照組,與甲試管中的現象進行對比,可進一步說明甲試管中顏色的改變不是由水引起的。(1)蛋白質的檢測討論:2.為什么甲、乙兩試管中溶液的顏色變化不同?甲試管中的蛋白質可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而乙試管中的清水則不能與該試劑反應。甲乙甲乙(1)蛋白質的檢測(2)維生素C的檢測加碘的淀粉溶液甲水維生素C溶液維生素C能使藍色加碘的淀粉溶液褪成無色(2)維生素C的檢測乙甲乙甲乙討論:1.為什么甲、乙兩試管中溶液的顏色不同 甲試管中的維生素C可使加碘的淀粉溶液褪色,而乙試管中的清水則不能使加碘的淀粉溶液褪色。(使用清水作為對照的原因是甲試管中的維生素C是溶解在清水中的。)(2)維生素C的檢測甲乙甲乙討論:2.用加碘的淀粉溶液可以檢測哪種水溶性物質 維生素C(2)維生素C的檢測(3)可溶性葡萄糖的檢測方法可溶性糖遇斐林試劑加熱后有磚紅色物質生成營養成分 檢測方法 預期實驗現象水無機鹽脂肪糖類 淀粉(葡萄糖)蛋白質維生素C食物中營養成分的檢測烘烤燃燒在白紙上擠壓碘液有水珠產生充分燃燒后剩余灰白色物質有油印跡留下變藍(斐林試劑)加熱后有磚紅色沉淀雙縮脲試劑溶液出現紫色加碘的淀粉溶液溶液褪色學生實驗活動1.探究問題:食物中有哪些營養成分2.作出假設:食物中含有_____________等營養物質。你提出假設的依據是_________。3.設計、實施實驗方案,記錄實驗現象。注意:(1)選擇實驗材料有哪些要求 (2)實驗現象的觀察與記錄。(3)顯色反應、加入試劑量等。學生實驗活動1.學會檢測食物中主要營養成分的方法。2.知道不同食物中主要營養成分的種類。【活動目標】【活動準備】牛奶、豆漿、用榨汁器榨取梨、白薯的汁液分裝備用,雙縮脲試劑、斐林試劑、加碘的淀粉溶液、碘液、試管、火柴、酒精燈等。待測食品中可能含有的營養成分待測食品 營養成分 水 無機鹽 淀粉 蛋白質 脂肪 維生素C梨汁白薯汁牛奶豆漿提示:注意實驗操作中的安全!(備注:用+、-分別表示“有”“無” )【分析及結論】待測食品 營養成分 水 無機鹽 淀粉 蛋白質 脂肪 維生素C梨汁 + + - - - +白薯汁 + + + + + +牛奶 + + - + + -豆漿 + + - + + -(備注:用+、-分別表示“有”“無” )待測食品中可能含有的營養成分有機物食物中的營養成分三大產熱營養素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水無機鹽(不同食物所含營養成分不完全相同。)無機物食物中營養成分對人體有重要的作用食物中不同的營養成分對人體的作用不同。你知道這些營養成分分別對人體有哪些作用嗎?請閱讀教材P6~7嘗試運用列表格方法記錄六大營養物質在人體中的含量、作用及食物來源。營養成分 含量 作用 食物來源水無機鹽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 含量 作用水無機鹽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60%~70%細胞的主要成分,養分需要溶解在水里才能運輸4%左右鈣:骨和牙齒的成分鐵:血紅蛋白的成分碘:甲狀腺激素的成分0.5%主要的能源物質18%15%1.5%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是生長發育、組織更新和修復的重要原料貯備的能源物質,維持體溫恒定不是細胞的原料和供能物質,作為酶的成分為新陳代謝所必需想一想維生素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可以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大類。你知道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維生素分別有哪些嗎?你知道它們對人體有哪些作用嗎?維生素種類 食物來源 主要功能 缺乏癥脂溶性 維生素A 動物肝臟、玉米、魚肝油、胡蘿卜等 促進正常發育、增強抵抗力、維持人的正常視覺。 皮膚粗糙、夜盲癥維生素D 動物的肝臟、魚肝油、蛋類 促進鈣、磷的吸收和骨骼發育。 佝僂病、骨質疏松癥人體健康需要的部分維生素維生素種類 食物來源 主要功能 缺乏癥水溶性 維生素B1 稻、麥等谷物種皮、肉 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維持神經系統正常的生理功能。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腳氣病、神經炎維生素B2 動物肝臟、蘑菇、菠菜等 與能量的產生有直接關系,促進生長發育和細胞再生,增進視力 口腔潰瘍、皮炎、口角炎、舌炎、角膜炎等維生素B6 肉類(魚類和家禽)、全谷類、蔬菜、堅果 幫助分解糖原,參與氨基酸代謝 尚未發現典型缺乏癥人體健康需要的部分維生素維生素種類 食物來源 主要功能 缺乏癥水 溶 性 維生素B12 肉類、魚類、乳制品以及蛋類 保持健康的神經系統,用于紅細胞的形成 惡性貧血維生素C 新鮮水果、蔬菜 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維持骨骼、肌肉、血管的正常作用、增強抵抗力。 壞血病、抵抗力下降 人體健康需要的部分維生素閱讀P7~8課外讀 《維生素的發現》課堂小結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無機物有機物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水無機鹽水溶性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產熱營養素主要成分的檢測營養成分的重要作用課后作業1.完成課后的習題,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