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元檢測卷(三)(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大腦思考過程所消耗的能量直接來源于( )葡萄糖 糖原脂肪 ATP2.下列關于ATP的結構與功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ATP的結構簡式中的“A”代表腺嘌呤ATP并非細胞內唯一的高能磷酸化合物ATP中的高能磷酸鍵全部斷裂后生成磷酸和腺苷藍細菌細胞內產生ATP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3.在測定胃蛋白酶活性時,將溶液pH由10降到2的過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將( )不斷上升 先降后升先升后降 沒有變化4.下圖是ATP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與名稱對應正確的是( )A ① 脫氧核糖B ② 高能磷酸鍵C ③ 腺苷D ④ RNAA BC D5.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但不能催化蛋白質水解。該事實說明( )酶具有專一性酶具有高效性酶的化學本質是RNA酶的作用受溫度影響6.下列關于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質酶與無機催化劑的催化效率相同酶提供了反應過程所必需的化學能催化生化反應前后酶的性質不發(fā)生改變7.ATP的結構示意圖如圖,①③表示組成ATP的物質或基團,②④表示化學鍵。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物質①表示鳥嘌呤化學鍵②斷裂的化學反應屬于吸能反應在ATP-ADP循環(huán)中③可重復利用若化學鍵④斷裂,則左邊的化合物是ADP8.ATP的分子結構式如下圖,下列關于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1個ATP含有3個高能磷酸鍵ATP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細胞中ATP含量多,ATP-ADP循環(huán)反應快ATP可為蛋白質的合成提供能量9.下列四項中,哪項能正確表示比賽時肌細胞中ATP的變化(縱軸表示細胞中的ATP含量,橫軸表示時間)( )A BC D閱讀下列材料,回答10~11題。到目前為止,已發(fā)現生物體內存在4 000多種酶,酶可以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使得化學反應加快。但pH、溫度和某些化合物會通過影響酶的結構影響酶的作用。10.下列關于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過氧化氫酶適于在適宜的pH條件下進行保存酶由活細胞產生,只在細胞內發(fā)揮作用酶的專一性的含義是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底物的反應過氧化氫酶催化H2O2分解的速率遠大于H2O2自然分解,說明酶具有高效性11.如圖表示底物和兩種抑制劑與酶的結合機理,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抑制劑1降低酶活性的機理與高溫降低酶活性的機理相同抑制劑1與底物具有類似結構而與底物競爭酶的活性位點在含有抑制劑1的酶促反應體系中,增加底物濃度對反應速率無影響增加底物濃度會減弱抑制劑2的抑制作用12.ATP可將蛋白質磷酸化,磷酸化的蛋白質會改變形狀做功,從而推動細胞內系列反應的進行(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TP推動細胞做功,存在吸能反應與放能反應過程磷酸化的蛋白質做功,失去的能量主要用于再生ATPATP水解與磷酸化的蛋白質做功均屬于放能反應肌肉在收縮過程中,肌肉中的能量先增加后減少13.如圖所示,曲線b表示最適溫度、最適pH條件下,反應物濃度與酶促反應速率的關系。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升高溫度后,圖示反應速率可用曲線c表示酶量減少后,圖示反應速率可用曲線a表示酶量是限制曲線AB段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減小pH,重復該實驗,A、B點位置都不變14.為了探究口腔的分泌液中是否有蛋白酶,某學生設計了兩組實驗,如圖所示。在37 ℃水浴中保溫一段時間后,1、2號試管中加入適量雙縮脲試劑,3、4號試管中不加任何試劑,下列實驗中能達到目的的是( )實驗②實驗①實驗①、實驗②都能實驗①、實驗②都不能15.如圖為探究新鮮的土豆片中的H2O2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實驗裝置圖,下列對該實驗產生的現象及其結果推測的敘述,正確的是( )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溫度和新鮮土豆片的數量若增加新鮮的土豆片的數量,量筒中氣體的總量會增加一段時間后,氣體生成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土豆片數量限制的對照實驗的裝置可設置為10 mL 30%的H2O2溶液和煮熟的土豆片,其他條件均相同16.某同學在驗證ATP是細胞的直接能源物質的實驗中,剝離了蛙的一個腓腸肌標本作為實驗材料,實驗操作和觀察到的現象如下:①電刺激剛剝離的新鮮腓腸肌,腓腸肌收縮;②持續(xù)刺激一段時間后,腓腸肌不收縮;③在同一塊 腓腸肌上滴加適量葡萄糖溶液后立即施加電刺激,腓腸肌不收縮;④在同一塊腓腸肌上滴加適量ATP溶液后立即施加電刺激,腓腸肌收縮。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①②的現象是新鮮腓腸肌標本的細胞中含有少量ATP所致的③④的現象說明ATP是細胞的直接能源物質,而葡萄糖不是③④沒有時間上先后的嚴格要求,可以倒過來并連續(xù)進行③中滴加葡萄糖溶液后,若過適當的時間再刺激腓腸肌,可能會發(fā)生收縮現象17.(2024·北京房山期中)核酶是一類具有催化功能的小分子RNA,可降解特定的mRNA序列。下列關于核酶的敘述錯誤的是( )核酶可提高化學反應所需的活化能核酶與脂肪酶有四種元素相同核酶的基本單位是核糖核苷酸核酶也可在細胞外發(fā)揮作用18.蛋白質的磷酸化與去磷酸化被比喻為一種分子開關,分子開關的機理如圖所示。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質是一個磷酸化的過程,即“開”的過程,形成無活性的蛋白質是一個去磷酸化的過程,即“關”的過程。下列有關分子開關的說法錯誤的是( )細胞呼吸產生的ATP可以用于分子開關中蛋白質的磷酸化過程分子開關可能是通過改變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來實現“開”和“關”的蛋白質去磷酸化過程是一個放能反應的過程,釋放的能量有一部分可用于合成ATP蛋白質磷酸化過程是一個吸能反應,與ATP的水解相聯系19.圖甲表示酶催化反應過程的示意圖,圖乙表示在最適溫度下該酶促反應生成氨基酸的量與時間的關系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催化圖甲表示的反應過程的酶具有專一性圖甲中a與b結合后,a的形狀會發(fā)生變化適當升高溫度,圖乙中的c點位置不變增加酶的用量,圖乙中的M值不變20.圖甲是過氧化氫酶活性受pH影響的曲線,圖乙表示在最適溫度下,pH=b時H2O2分解產生O2量(m)隨時間的變化曲線。若改變該酶促反應過程中某一初始條件,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圖甲中c點時的過氧化氫酶空間結構及肽鍵遭到破壞而變性失活若其他條件不變,pH=a時,圖乙e點不變,d點右移溫度降低時,圖乙e點下移,d點左移若其他條件不變,pH=c時,e點為0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21.(14分)如圖表示ATP水解產生ADP的過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6分)圖中A表示________,P表示________,ATP脫去兩個磷酸基團后可作為__________(物質)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2)(2分)圖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其性質不穩(wěn)定。(3)(4分)圖中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的過程,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分)催化該過程的酶與催化ATP生成的酶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種酶。22.(10分)下表分別是某興趣小組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步驟和探究過氧化氫酶作用的最適pH的實驗結果,已知α 淀粉酶作用的最適溫度為60 ℃。據此回答下列問題: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實驗一)實驗步驟 分組 甲組 乙組 丙組①新鮮的α 淀粉酶溶液 1 mL 1 mL 1 mL②可溶性淀粉溶液 5 mL 5 mL 5 mL③將新鮮的α 淀粉酶溶液與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后分別恒溫處理④控制溫度 0 ℃ 60 ℃ 90 ℃⑤測定單位時間內淀粉的________探究過氧化氫酶的最適pH的實驗(實驗二)組別 A組 B組 C組 D組 E組pH 5 6 7 8 9H2O2溶液完全 分解所需時間/s 300 180 90 192 284(1)(2分)pH在實驗一中屬于________變量,而在實驗二中屬于________變量。(2)(4分)實驗一的步驟③操作錯誤,正確的操作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一的步驟⑤最好選用________(填試劑名稱)來檢測單位時間內淀粉的________。(3)(2分)如將實驗一新鮮的α 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換為新鮮肝臟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認為是否科學?________。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分)分析實驗二的結果,可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該預實驗的基礎上要進一步探究該過氧化氫酶的最適pH,可在pH為________范圍內設置梯度。23.(12分)(2024·A9協(xié)作體高一期中)為了探究肌肉收縮的直接能源物質是葡萄糖還是ATP,某研究小組利用以下實驗材料用具進行了探究活動。材料及用具:0.65 g/dL的氯化鈉溶液浸泡的新制蛙腓腸肌2份、電極(間歇刺激能使肌肉收縮)、1.0 g/dL的葡萄糖溶液、ATP溶液、滴管、培養(yǎng)皿2個等。(1)(4分)實驗步驟:①取兩個培養(yǎng)皿編號A、B,分別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用電極間歇性刺激兩組腓腸肌,直至其不能再收縮為止。③A組加入一定量的ATP溶液,B組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一段時間后用電極間歇性刺激兩組腓腸肌后,觀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分)實驗結果預期及結論:①若A組腓腸肌________,B組腓腸肌______,則ATP是直接能源物質;②若A組腓腸肌________,B組腓腸肌______,則葡萄糖是直接能源物質;③若A組腓腸肌________,B組腓腸肌______,則ATP和葡萄糖均是直接能源物質;④若A組和B組腓腸肌均不收縮,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分)分析與討論:步驟②中電極間歇刺激腓腸肌到不能收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2024·綠谷聯盟高一聯考)枸杞為藥食同源的植物,生產枸杞鮮果果汁過程中易發(fā)生酶促褐變,影響其外觀、風味甚至導致營養(yǎng)損失。為有效減少酶促褐變引起的產品質量下降,研究人員以紅果枸杞為實驗材料開展了引起褐變的酶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請回答下列問題:(1)(2分)褐變是指植物細胞中的多酚氧化酶(PPO)催化多酚類物質(無色)生成褐色醌類物質的過程。為了防止枸杞果汁發(fā)生褐變,應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枸杞果實細胞中PPO活性。(2)(4分)將枸杞鮮果在冰浴條件下快速研磨,離心后得到PPO粗酶提取液,并移入帶冰袋的泡沫箱中保存。低溫處理和低溫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分)已知L-半胱氨酸、檸檬酸是食品領域應用廣泛的食品添加劑。將不同濃度的食品添加劑分別加入PPO粗酶提取液中,30 ℃水浴恒溫后,測定并得到PPO相對酶活性,結果如圖。據圖可知,兩種食品添加劑均可________PPO相對酶活性。在枸杞鮮果果汁加工過程中,選用________(填食品添加劑)處理效果更好。(4)(4分)短時(3 min)高溫處理也可抑制褐變,但高溫會破壞果汁中的某些營養(yǎng)成分。請你提出一種實驗思路,探究PPO既能有效防止褐變,又能保留營養(yǎng)成分的最佳溫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2024·山水聯盟高一聯考)磷脂酰絲氨酸(PS)具有改善記憶、緩解用腦疲勞等功效,常被用于生產功能性食品和藥物。目前主要以大豆為原料提取,但產率(生成物的實際產量與理論產量的比值)較低,科研人員擬用酶促反應合成PS,提供制備的新思路。(1)(2分)磷酸酯酶D(PLD)催化PS合成的反應如下,PLD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磷脂酰膽堿(PC)+L-絲氨酸PS+膽堿(2)(1分)測定不同的溫度下PLD的活性,結果如圖1所示。在上述研究的溫度范圍內,當溫度為________時,PLD催化活性最高。(3)(5分)水不僅作為PS合成過程的反應介質,還可作為L-絲氨酸的競爭性物質參與反應,使PC水解為磷脂酸。測定兩種底物的不同比例與PS產率關系,結果如圖2所示。含量高的底物應為________,提高該底物比例的目的是________。工業(yè)生產選擇兩種底物為1∶3作為最佳比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分)定期測定反應體系中PS的產率發(fā)現,0~24 h內,PS的產率隨時間的延長而增加,24 h后PS產率反而下降。試分析PS產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分)為提高工業(yè)生產中單位時間的PS產率,還可做哪些方面的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單元檢測卷(三)1.D [生物體內的直接能源物質是ATP;脂肪是生物體內良好的儲能物質;糖原是動物體內的儲能物質;淀粉是植物體內的儲能物質;葡萄糖是細胞生命活動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質,故選D。]2.B [ATP中的“A”代表腺苷,A錯誤;ATP、GTP、CTP等都是細胞內的高能磷酸化合物,B正確;ATP中的高能磷酸鍵全部斷裂后生成磷酸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錯誤;藍細菌為原核生物,沒有線粒體,D錯誤。]3.D [胃蛋白酶的最適pH是2左右,當該酶處在pH為10的溶液中,由于堿性過強而失去活性。因此,將溶液pH由10降到2的過程中,胃蛋白酶活性不發(fā)生變化,D正確。]4.B [①是核糖;②是高能磷酸鍵;③是腺嘌呤;④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5.A [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體現了酶的專一性。]6.D7.C [物質①表示腺嘌呤,A錯誤;化學鍵②斷裂的化學反應屬于放能反應,B錯誤;化學鍵④斷裂后左邊的化合物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斷裂后左邊的化合物是ADP,D錯誤。]8.D [1個ATP含有2個高能磷酸鍵,A錯誤;ATP中“A”代表腺苷,B錯誤;細胞中ATP含量很少,ATP-ADP循環(huán)反應快,C錯誤;蛋白質的合成屬于吸能反應,需要ATP水解供能,D正確。]9.B [比賽時首先要消耗ATP,但體內ATP含量很少,其能量供應有限,所以有減少趨勢,利用后可由ADP迅速轉化,隨著ATP的再生,其含量又會進一步增加,故變化趨勢為先降低,后升高,B正確。]10.A [高溫、過酸、過堿容易使酶失活,所以應在低溫和適宜的pH條件下保存酶,A正確;只要條件適宜,酶在細胞內外、體外均可發(fā)揮作用,B錯誤;酶的專一性是指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底物或者少數幾種相似底物的反應,C錯誤;過氧化氫酶能夠降低化學反應需要的活化能,即過氧化氫酶具有催化作用,與無機催化劑相比才能證明其具有高效性,D錯誤。]11.B [抑制劑1降低酶活性的機理是和底物爭奪酶的活性位點,使酶和底物的結合機會減少,從而降低催化反應速率,高溫破壞酶的空間結構,從而降低催化反應速率,兩者降低酶活性的機理不相同,A錯誤;分析題圖可知,抑制劑1與底物具有類似結構,都能與酶的活性位點結合,B正確;在含有抑制劑1的酶促反應體系中,增加底物濃度則抑制劑1與酶結合的機會減小,導致抑制作用減弱,進而會提高反應速率,即對反應速率有影響,C錯誤;抑制劑2為非競爭性抑制劑,和酶活性位點以外的其他位點結合,通過改變酶的結構,從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故增加底物濃度不會減弱抑制劑2的抑制作用,D錯誤。]12.B [分析圖示,ATP推動細胞做功,首先需ATP水解釋放能量,這是一種放能反應,能量用于蛋白質的磷酸化(吸能反應),磷酸化的蛋白質通過做功釋放能量,這是一種放能反應,通過兩者的結合推動細胞做功,A、C正確;磷酸化的蛋白質做功是一種放能反應,所釋放的能量并不能用于再生ATP,合成ATP所需的能量主要來自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B錯誤;肌肉收縮過程中,ATP先使肌肉中的能量增加,改變形狀,這是吸能反應,然后肌肉做功,釋放能量,恢復原狀,這是放能反應,D正確。]13.B [由于曲線b表示在最適溫度、最適pH條件下,反應物濃度與酶促反應速率的關系,因此,升高溫度后,酶促反應速率會下降,A錯誤;酶量減少,在反應物濃度一定的條件下,反應速率下降,可用曲線a表示,B正確;AB段隨著反應物濃度的升高,反應速率加快,限制因素是反應物濃度,C錯誤;由于曲線b為最適pH條件下的曲線,減小pH,重復該實驗,A、B點位置都會降低,D錯誤。]14.A [雙縮脲試劑檢測的是蛋白質,蛋白酶也是蛋白質,故本題無法從化學特性上達到目的,只有考慮物理特性,如蛋白塊變小或消失,故選A。]15.D [該實驗的自變量為是否含有新鮮的土豆片,而溫度和新鮮土豆片的數量屬于無關變量,應該保持相同且適宜,A錯誤;新鮮土豆片中含過氧化氫酶,增加新鮮土豆片的數量即增加酶的數量,這樣會加快化學反應速率,使量筒中產生氣體的速率加快,但是底物的量沒有改變,因此量筒中氣體的總量不變,B錯誤;一段時間后,氣體生成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該反應的底物已耗盡,C錯誤;根據單一變量原則,對照實驗的裝置可設置為10 mL 30%的H2O2溶液和煮熟的土豆片,其他條件均相同,D正確。]16.C [①②的現象中新鮮腓腸肌受到電刺激后可以收縮,持續(xù)刺激一段時間之后不收縮,說明新鮮腓腸肌細胞中含有少量的ATP,A正確;③④的順序不能顛倒,否則滴加適量葡萄糖溶液后腓腸肌收縮,無法判斷腓腸肌收縮到底是外源ATP的作用還是葡萄糖的作用,C錯誤;③中滴加的是葡萄糖溶液,過一段時間后,葡萄糖可能會被氧化分解,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一部分會被用于合成ATP,此時再刺激腓腸肌,可能會發(fā)生收縮現象,D正確。]17.A [核酶可降低化學反應所需的活化能,A錯誤;核酶是一類具有催化功能的單鏈RNA分子,組成元素是C、H、O、N、P,脂肪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組成元素主要是C、H、O、N,因此核酶與脂肪酶有四種元素相同,B正確;核酶是一類RNA,基本單位是核糖核苷酸,C正確;核酶可在細胞外發(fā)揮作用,D正確。]18.C [通過圖示可知,細胞呼吸產生的ATP可以用于分子開關中蛋白質的磷酸化過程,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質,A正確;ATP將蛋白質磷酸化,形成ADP和磷酸化的蛋白質,同時蛋白質的空間結構發(fā)生改變,當磷酸化的蛋白質上的磷酸基團脫落時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會再次發(fā)生改變(恢復原狀),因此分子開關可能是通過改變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來實現“開”和“關”的,B正確;由圖可知蛋白質去磷酸化過程釋放的能量不能用于合成ATP,只能為ATP的合成提供原材料Pi,C錯誤;通過圖示可知,蛋白質磷酸化過程需要消耗ATP,是一個吸能反應,與ATP的水解相聯系,D正確。]19.C [圖乙表示在最適溫度下的酶促反應過程,故若升高溫度,酶促反應速率降低,圖乙中c點將向右移動,C錯誤。]20.B [圖甲中pH=c時,過堿條件破壞過氧化氫酶的空間結構使酶失活,但肽鍵一般不會被破壞,A錯誤;pH=a時,酶的活性降低,化學反應速率減慢,到達化學反應平衡所需的時間延長,但pH改變不會改變化學反應的平衡點,所以d點右移,e點不變,B正確;圖乙曲線是在最適溫度下測得,溫度降低時,酶的活性下降,不改變化學反應的平衡點,但到達平衡點的時間延長,圖乙e點不變,d點右移,C錯誤;圖乙中若其他條件不變,pH=c時,酶失去活性,在沒有酶催化的條件下,H2O2仍可分解,e點不為0,D錯誤。]21.(1)腺苷 磷酸基團 RNA (2)高能磷酸鍵 (3)ATP水解釋放能量 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4)不是解析 (1)(2)由ATP的結構簡式可知,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團、①代表高能磷酸鍵,ATP水解掉兩個磷酸基團后形成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作為RNA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3)ATP水解時,可釋放大量能量,供生命活動所需。(4)催化ATP水解與催化ATP生成的酶不是同一種酶。22.(1)無關 自 (2)使新鮮的α 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別達到預設溫度后再混合(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碘液 剩余量(3)不科學 因為溫度會影響H2O2的分解 (4)該過氧化氫酶的最適pH約為7,pH降低或升高,酶活性均降低(或在pH為5~7的范圍內,隨pH的升高,該過氧化氫酶的活性升高;在pH為7~9的范圍內,隨pH的升高,該過氧化氫酶的活性降低) 6~8解析 (1)實驗一探究的是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自變量是溫度,因變量是酶活性,pH為無關變量;而實驗二是探究過氧化氫酶作用的最適pH,自變量是pH。(2)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中,應該先使酶和底物分別達到預設溫度,然后再將底物和酶混合,否則會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淀粉遇碘液變藍,因此實驗一的步驟⑤最好選用碘液來檢測單位時間內淀粉的剩余量,顏色越藍,則單位時間內淀粉的剩余量越多,說明酶活性越低。(3)溫度會影響H2O2的分解,因此實驗一中新鮮的α 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不能換為新鮮肝臟研磨液和H2O2溶液。(4)由實驗二的結果可知,在pH為5~7的范圍內,隨pH的升高,該過氧化氫酶的活性升高;在pH為7~9的范圍內,隨pH的升高,該過氧化氫酶的活性降低;該過氧化氫酶作用的最適pH約為7,pH降低或升高,酶活性均降低。在該預實驗的基礎上要進一步探究該過氧化氫酶的最適pH,可在pH為6~8的范圍內設置pH梯度。23.(1)①0.65 g/dL的氯化鈉溶液浸泡的新制蛙腓腸肌(寫全才算對)③等量的1.0 g/dL的葡萄糖溶液④肌肉收縮情況(2)①收縮 不收縮②不收縮 收縮③收縮 收縮④ATP和葡萄糖均不是直接能源物質(3)將腓腸肌細胞內部的ATP消耗完,避免對實驗結果產生干擾(寫出內源ATP消耗完即可,或耗盡肌肉原有的能源物質,消耗肌肉原有的ATP、葡萄糖,都可以算對)解析 (1)結合實驗目的,本實驗的自變量是能源物質的種類,因變量是蛙腓腸肌受到電極刺激后是否會發(fā)生收縮。實驗應設置A、B兩個相互對照組,其中A組加入一定量的ATP溶液,B組加入等量的1.0 g/dL的葡萄糖溶液,一段時間后用電極間歇性刺激兩組腓腸肌后,觀察肌肉收縮情況。(2)ATP和葡萄糖二者誰是直接能源物質,則相應組的腓腸肌在實驗時應觀察到肌肉收縮。預期結果分為4種:①ATP是;②葡萄糖是;③二者均是和④二者均不是。(3)在進行自變量處理前,應將實驗材料中已存在的直接能源物質消耗完,可將置于0.65 g/dL的NaCl溶液中浸泡的新制蛙腓腸肌用電極間歇性刺激,直至其不能再收縮為止。24.(1)降低 (2)低溫下PPO活性低,可防止褐變且酶的空間結構穩(wěn)定,在適宜溫度下酶的活性可恢復 (3)降低 L-半胱氨酸(4)設置一系列高溫的溫度梯度,分別測定PPO相對酶活性和某些營養(yǎng)成分的含量25.(1)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作用更顯著(2)40 ℃(3)L-絲氨酸 提高L-絲氨酸的競爭力 該比例下PS產率高且成本低(更經濟)(4)膽堿的積累影響酶促反應的進行/產物被水解/產物參與其他反應(合理即可)(5)PLD最適的pH、PLD最適用量(合理即可)(共47張PPT)單元檢測卷(三)(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D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大腦思考過程所消耗的能量直接來源于( )A.葡萄糖 B.糖原C.脂肪 D.ATP解析:生物體內的直接能源物質是ATP;脂肪是生物體內良好的儲能物質;糖原是動物體內的儲能物質;淀粉是植物體內的儲能物質;葡萄糖是細胞生命活動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質,故選D。2.下列關于ATP的結構與功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A.ATP的結構簡式中的“A”代表腺嘌呤B.ATP并非細胞內唯一的高能磷酸化合物C.ATP中的高能磷酸鍵全部斷裂后生成磷酸和腺苷D.藍細菌細胞內產生ATP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解析:ATP中的“A”代表腺苷,A錯誤;ATP、GTP、CTP等都是細胞內的高能磷酸化合物,B正確;ATP中的高能磷酸鍵全部斷裂后生成磷酸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錯誤;藍細菌為原核生物,沒有線粒體,D錯誤。B3.在測定胃蛋白酶活性時,將溶液pH由10降到2的過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將( )A.不斷上升 B.先降后升C.先升后降 D.沒有變化解析:胃蛋白酶的最適pH是2左右,當該酶處在pH為10的溶液中,由于堿性過強而失去活性。因此,將溶液pH由10降到2的過程中,胃蛋白酶活性不發(fā)生變化,D正確。D4.下圖是ATP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與名稱對應正確的是( )BA ① 脫氧核糖B ② 高能磷酸鍵C ③ 腺苷D ④ RNA解析:①是核糖;②是高能磷酸鍵;③是腺嘌呤;④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5.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但不能催化蛋白質水解。該事實說明( )A.酶具有專一性B.酶具有高效性C.酶的化學本質是RNAD.酶的作用受溫度影響解析: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體現了酶的專一性。A6.下列關于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A.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質B.酶與無機催化劑的催化效率相同C.酶提供了反應過程所必需的化學能D.催化生化反應前后酶的性質不發(fā)生改變D7.ATP的結構示意圖如下,①③表示組成ATP的物質或基團,②④表示化學鍵。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CA.物質①表示鳥嘌呤B.化學鍵②斷裂的化學反應屬于吸能反應C.在ATP-ADP循環(huán)中③可重復利用D.若化學鍵④斷裂,則左邊的化合物是ADP解析:物質①表示腺嘌呤,A錯誤;化學鍵②斷裂的化學反應屬于放能反應,B錯誤;化學鍵④斷裂后左邊的化合物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斷裂后左邊的化合物是ADP,D錯誤。8.ATP的分子結構式如下圖,下列關于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DA.1個ATP含有3個高能磷酸鍵B.ATP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C.細胞中ATP含量多,ATP-ADP循環(huán)反應快D.ATP可為蛋白質的合成提供能量解析:1個ATP含有2個高能磷酸鍵,A錯誤;ATP中“A”代表腺苷,B錯誤;細胞中ATP含量很少,ATP-ADP循環(huán)反應快,C錯誤;蛋白質的合成屬于吸能反應,需要ATP水解供能,D正確。9.下列四項中,哪項能正確表示比賽時肌細胞中ATP的變化(縱軸表示細胞中的ATP含量,橫軸表示時間)( )B解析:比賽時首先要消耗ATP,但體內ATP含量很少,其能量供應有限,所以有減少趨勢,利用后可由ADP迅速轉化,隨著ATP的再生,其含量又會進一步增加,故變化趨勢為先降低,后升高,B正確。閱讀下列材料,回答10~11題。到目前為止,已發(fā)現生物體內存在4 000多種酶,酶可以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使得化學反應加快。但pH、溫度和某些化合物會通過影響酶的結構影響酶的作用。10.下列關于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過氧化氫酶適于在適宜的pH條件下進行保存B.酶由活細胞產生,只在細胞內發(fā)揮作用C.酶的專一性的含義是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底物的反應D.過氧化氫酶催化H2O2分解的速率遠大于H2O2自然分解,說明酶具有高效性A解析:高溫、過酸、過堿容易使酶失活,所以應在低溫和適宜的pH條件下保存酶,A正確;只要條件適宜,酶在細胞內外、體外均可發(fā)揮作用,B錯誤;酶的專一性是指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底物或者少數幾種相似底物的反應,C錯誤;過氧化氫酶能夠降低化學反應需要的活化能,即過氧化氫酶具有催化作用,與無機催化劑相比才能證明其具有高效性,D錯誤。11.如圖表示底物和兩種抑制劑與酶的結合機理,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BA.抑制劑1降低酶活性的機理與高溫降低酶活性的機理相同B.抑制劑1與底物具有類似結構而與底物競爭酶的活性位點C.在含有抑制劑1的酶促反應體系中,增加底物濃度對反應速率無影響D.增加底物濃度會減弱抑制劑2的抑制作用解析:抑制劑1降低酶活性的機理是和底物爭奪酶的活性位點,使酶和底物的結合機會減少,從而降低催化反應速率,高溫破壞酶的空間結構,從而降低催化反應速率,兩者降低酶活性的機理不相同,A錯誤;分析題圖可知,抑制劑1與底物具有類似結構,都能與酶的活性位點結合,B正確;在含有抑制劑1的酶促反應體系中,增加底物濃度則抑制劑1與酶結合的機會減小,導致抑制作用減弱,進而會提高反應速率,即對反應速率有影響,C錯誤;抑制劑2為非競爭性抑制劑,和酶活性位點以外的其他位點結合,通過改變酶的結構,從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故增加底物濃度不會減弱抑制劑2的抑制作用,D錯誤。12.ATP可將蛋白質磷酸化,磷酸化的蛋白質會改變形狀做功,從而推動細胞內系列反應的進行(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A.ATP推動細胞做功,存在吸能反應與放能反應過程B.磷酸化的蛋白質做功,失去的能量主要用于再生ATPC.ATP水解與磷酸化的蛋白質做功均屬于放能反應D.肌肉在收縮過程中,肌肉中的能量先增加后減少解析:分析圖示,ATP推動細胞做功,首先需ATP水解釋放能量,這是一種放能反應,能量用于蛋白質的磷酸化(吸能反應),磷酸化的蛋白質通過做功釋放能量,這是一種放能反應,通過兩者的結合推動細胞做功,A、C正確;磷酸化的蛋白質做功是一種放能反應,所釋放的能量并不能用于再生ATP,合成ATP所需的能量主要來自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B錯誤;肌肉收縮過程中,ATP先使肌肉中的能量增加,改變形狀,這是吸能反應,然后肌肉做功,釋放能量,恢復原狀,這是放能反應,D正確。A.ATP推動細胞做功,存在吸能反應與放能反應過程B.磷酸化的蛋白質做功,失去的能量主要用于再生ATPC.ATP水解與磷酸化的蛋白質做功均屬于放能反應D.肌肉在收縮過程中,肌肉中的能量先增加后減少13.如圖所示,曲線b表示最適溫度、最適pH條件下,反應物濃度與酶促反應速率的關系。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A.升高溫度后,圖示反應速率可用曲線c表示B.酶量減少后,圖示反應速率可用曲線a表示C.酶量是限制曲線AB段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D.減小pH,重復該實驗,A、B點位置都不變解析:由于曲線b表示在最適溫度、最適pH條件下,反應物濃度與酶促反應速率的關系,因此,升高溫度后,酶促反應速率會下降,A錯誤;酶量減少,在反應物濃度一定的條件下,反應速率下降,可用曲線a表示,B正確;AB段隨著反應物濃度的升高,反應速率加快,限制因素是反應物濃度,C錯誤;由于曲線b為最適pH條件下的曲線,減小pH,重復該實驗,A、B點位置都會降低,D錯誤。A.升高溫度后,圖示反應速率可用曲線c表示B.酶量減少后,圖示反應速率可用曲線a表示C.酶量是限制曲線AB段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D.減小pH,重復該實驗,A、B點位置都不變14.為了探究口腔的分泌液中是否有蛋白酶,某學生設計了兩組實驗,如圖所示。在37 ℃水浴中保溫一段時間后,1、2號試管中加入適量雙縮脲試劑,3、4號試管中不加任何試劑,下列實驗中能達到目的的是( )AA.實驗②B.實驗①C.實驗①、實驗②都能D.實驗①、實驗②都不能解析:雙縮脲試劑檢測的是蛋白質,蛋白酶也是蛋白質,故本題無法從化學特性上達到目的,只有考慮物理特性,如蛋白塊變小或消失,故選A。15.下圖為探究新鮮的土豆片中的H2O2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實驗裝置圖,下列對該實驗產生的現象及其結果推測的敘述,正確的是( )DA.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溫度和新鮮土豆片的數量B.若增加新鮮的土豆片的數量,量筒中氣體的總量會增加C.一段時間后,氣體生成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土豆片數量限制的D.對照實驗的裝置可設置為10 mL 30%的H2O2溶液和煮熟的土豆片,其他條件均相同解析:該實驗的自變量為是否含有新鮮的土豆片,而溫度和新鮮土豆片的數量屬于無關變量,應該保持相同且適宜,A錯誤;新鮮土豆片中含過氧化氫酶,增加新鮮土豆片的數量即增加酶的數量,這樣會加快化學反應速率,使量筒中產生氣體的速率加快,但是底物的量沒有改變,因此量筒中氣體的總量不變,B錯誤;一段時間后,氣體生成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該反應的底物已耗盡,C錯誤;根據單一變量原則,對照實驗的裝置可設置為10 mL 30%的H2O2溶液和煮熟的土豆片,其他條件均相同,D正確。16.某同學在驗證ATP是細胞的直接能源物質的實驗中,剝離了蛙的一個腓腸肌標本作為實驗材料,實驗操作和觀察到的現象如下:①電刺激剛剝離的新鮮腓腸肌,腓腸肌收縮;②持續(xù)刺激一段時間后,腓腸肌不收縮;③在同一塊 腓腸肌上滴加適量葡萄糖溶液后立即施加電刺激,腓腸肌不收縮;④在同一塊腓腸肌上滴加適量ATP溶液后立即施加電刺激,腓腸肌收縮。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①②的現象是新鮮腓腸肌標本的細胞中含有少量ATP所致的B.③④的現象說明ATP是細胞的直接能源物質,而葡萄糖不是C.③④沒有時間上先后的嚴格要求,可以倒過來并連續(xù)進行D.③中滴加葡萄糖溶液后,若過適當的時間再刺激腓腸肌,可能會發(fā)生收縮現象C解析:①②的現象中新鮮腓腸肌受到電刺激后可以收縮,持續(xù)刺激一段時間之后不收縮,說明新鮮腓腸肌細胞中含有少量的ATP,A正確;③④的順序不能顛倒,否則滴加適量葡萄糖溶液后腓腸肌收縮,無法判斷腓腸肌收縮到底是外源ATP的作用還是葡萄糖的作用,C錯誤;③中滴加的是葡萄糖溶液,過一段時間后,葡萄糖可能會被氧化分解,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一部分會被用于合成ATP,此時再刺激腓腸肌,可能會發(fā)生收縮現象,D正確。17.(2024·北京房山期中)核酶是一類具有催化功能的小分子RNA,可降解特定的mRNA序列。下列關于核酶的敘述錯誤的是( )A.核酶可提高化學反應所需的活化能 B.核酶與脂肪酶有四種元素相同C.核酶的基本單位是核糖核苷酸 D.核酶也可在細胞外發(fā)揮作用解析:核酶可降低化學反應所需的活化能,A錯誤;核酶是一類具有催化功能的單鏈RNA分子,組成元素是C、H、O、N、P,脂肪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組成元素主要是C、H、O、N,因此核酶與脂肪酶有四種元素相同,B正確;核酶是一類RNA,基本單位是核糖核苷酸,C正確;核酶可在細胞外發(fā)揮作用,D正確。A18.蛋白質的磷酸化與去磷酸化被比喻為一種分子開關,分子開關的機理如圖所示。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質是一個磷酸化的過程,即“開”的過程,形成無活性的蛋白質是一個去磷酸化的過程,即“關”的過程。下列有關分子開關的說法錯誤的是( )CA.細胞呼吸產生的ATP可以用于分子開關中蛋白質的磷酸化過程B.分子開關可能是通過改變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來實現“開”和“關”的C.蛋白質去磷酸化過程是一個放能反應的過程,釋放的能量有一部分可用于合成ATPD.蛋白質磷酸化過程是一個吸能反應,與ATP的水解相聯系解析:通過圖示可知,細胞呼吸產生的ATP可以用于分子開關中蛋白質的磷酸化過程,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質,A正確;ATP將蛋白質磷酸化,形成ADP和磷酸化的蛋白質,同時蛋白質的空間結構發(fā)生改變,當磷酸化的蛋白質上的磷酸基團脫落時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會再次發(fā)生改變(恢復原狀),因此分子開關可能是通過改變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來實現“開”和“關”的,B正確;由圖可知蛋白質去磷酸化過程釋放的能量不能用于合成ATP,只能為ATP的合成提供原材料Pi,C錯誤;通過圖示可知,蛋白質磷酸化過程需要消耗ATP,是一個吸能反應,與ATP的水解相聯系,D正確。19.圖甲表示酶催化反應過程的示意圖,圖乙表示在最適溫度下該酶促反應生成氨基酸的量與時間的關系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CA.催化圖甲表示的反應過程的酶具有專一性B.圖甲中a與b結合后,a的形狀會發(fā)生變化C.適當升高溫度,圖乙中的c點位置不變D.增加酶的用量,圖乙中的M值不變解析:圖乙表示在最適溫度下的酶促反應過程,故若升高溫度,酶促反應速率降低,圖乙中c點將向右移動,C錯誤。20.圖甲是過氧化氫酶活性受pH影響的曲線,圖乙表示在最適溫度下,pH=b時H2O2分解產生O2量(m)隨時間的變化曲線。若改變該酶促反應過程中某一初始條件,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BA.圖甲中c點時的過氧化氫酶空間結構及肽鍵遭到破壞而變性失活B.若其他條件不變,pH=a時,圖乙e點不變,d點右移C.溫度降低時,圖乙e點下移,d點左移D.若其他條件不變,pH=c時,e點為0解析:圖甲中pH=c時,過堿條件破壞過氧化氫酶的空間結構使酶失活,但肽鍵一般不會被破壞,A錯誤;pH=a時,酶的活性降低,化學反應速率減慢,到達化學反應平衡所需的時間延長,但pH改變不會改變化學反應的平衡點,所以d點右移,e點不變,B正確;圖乙曲線是在最適溫度下測得,溫度降低時,酶的活性下降,不改變化學反應的平衡點,但到達平衡點的時間延長,圖乙e點不變,d點右移,C錯誤;圖乙中若其他條件不變,pH=c時,酶失去活性,在沒有酶催化的條件下,H2O2仍可分解,e點不為0,D錯誤。A.圖甲中c點時的過氧化氫酶空間結構及肽鍵遭到破壞而變性失活B.若其他條件不變,pH=a時,圖乙e點不變,d點右移C.溫度降低時,圖乙e點下移,d點左移D.若其他條件不變,pH=c時,e點為0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21.(14分)如圖表示ATP水解產生ADP的過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腺苷(1)圖中A表示_______,P表示________,ATP脫去兩個磷酸基團后可作為_________(物質)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2)圖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_,其性質不穩(wěn)定。(3)圖中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的過程,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催化該過程的酶與催化ATP生成的酶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種酶。磷酸基團RNA高能磷酸鍵ATP水解釋放能量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不是解析:(1)(2)由ATP的結構簡式可知,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團、①代表高能磷酸鍵,ATP水解掉兩個磷酸基團后形成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作為RNA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3)ATP水解時,可釋放大量能量,供生命活動所需。(4)催化ATP水解與催化ATP生成的酶不是同一種酶。22.(10分)下表分別是某興趣小組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步驟和探究過氧化氫酶作用的最適pH的實驗結果,已知α 淀粉酶作用的最適溫度為60 ℃。據此回答下列問題: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實驗一) 實驗步驟 分組 甲組 乙組 丙組①新鮮的α 淀粉酶溶液 1 mL 1 mL 1 mL②可溶性淀粉溶液 5 mL 5 mL 5 mL③將新鮮的α 淀粉酶溶液與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后分別恒溫處理 ④控制溫度 0 ℃ 60 ℃ 90 ℃⑤測定單位時間內淀粉的________ 探究過氧化氫酶的最適pH的實驗(實驗二) 組別 A組 B組 C組 D組 E組 pH 5 6 7 8 9 H2O2溶液完全分解所需時間/s 300 180 90 192 284 無關(1)pH在實驗一中屬于________變量,而在實驗二中屬于________變量。(2)實驗一的步驟③操作錯誤,正確的操作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一的步驟⑤最好選用________(填試劑名稱)來檢測單位時間內淀粉的________。(3)如將實驗一新鮮的α 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換為新鮮肝臟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認為是否科學?______。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使新鮮的α 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別達到預設溫度后再混合(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碘液剩余量不科學因為溫度會影響H2O2的分解(4)分析實驗二的結果,可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該預實驗的基礎上要進一步探究該過氧化氫酶的最適pH,可在pH為________范圍內設置梯度。該過氧化氫酶的最適pH約為7,pH降低或升高,酶活性均降低(或在pH為5~7的范圍內,隨pH的升高,該過氧化氫酶的活性升高;在pH為7~9的范圍內,隨pH的升高,該過氧化氫酶的活性降低)6~8解析:(1)實驗一探究的是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自變量是溫度,因變量是酶活性,pH為無關變量;而實驗二是探究過氧化氫酶作用的最適pH,自變量是pH。(2)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中,應該先使酶和底物分別達到預設溫度,然后再將底物和酶混合,否則會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淀粉遇碘液變藍,因此實驗一的步驟⑤最好選用碘液來檢測單位時間內淀粉的剩余量,顏色越藍,則單位時間內淀粉的剩余量越多,說明酶活性越低。(3)溫度會影響H2O2的分解,因此實驗一中新鮮的α 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不能換為新鮮肝臟研磨液和H2O2溶液。(4)由實驗二的結果可知,在pH為5~7的范圍內,隨pH的升高,該過氧化氫酶的活性升高;在pH為7~9的范圍內,隨pH的升高,該過氧化氫酶的活性降低;該過氧化氫酶作用的最適pH約為7,pH降低或升高,酶活性均降低。在該預實驗的基礎上要進一步探究該過氧化氫酶的最適pH,可在pH為6~8的范圍內設置pH梯度。23.(12分)(2024·A9協(xié)作體高一期中)為了探究肌肉收縮的直接能源物質是葡萄糖還是ATP,某研究小組利用以下實驗材料用具進行了探究活動。材料及用具:0.65 g/dL的氯化鈉溶液浸泡的新制蛙腓腸肌2份、電極(間歇刺激能使肌肉收縮)、1.0 g/dL的葡萄糖溶液、ATP溶液、滴管、培養(yǎng)皿2個等。(1)實驗步驟:①取兩個培養(yǎng)皿編號A、B,分別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用電極間歇性刺激兩組腓腸肌,直至其不能再收縮為止。0.65 g/dL的氯化鈉溶液浸泡的新制蛙腓腸肌(寫全才算對)③A組加入一定量的ATP溶液,B組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一段時間后用電極間歇性刺激兩組腓腸肌后,觀察_______________。(2)實驗結果預期及結論:①若A組腓腸肌________,B組腓腸肌______,則ATP是直接能源物質;②若A組腓腸肌________,B組腓腸肌______,則葡萄糖是直接能源物質;③若A組腓腸肌________,B組腓腸肌______,則ATP和葡萄糖均是直接能源物質;等量的1.0 g/dL的葡萄糖溶液肌肉收縮情況收縮不收縮不收縮收縮收縮收縮④若A組和B組腓腸肌均不收縮,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TP和葡萄糖均不是直接能源物質(3)分析與討論:步驟②中電極間歇刺激腓腸肌到不能收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腓腸肌細胞內部的ATP消耗完,避免對實驗結果產生干擾(寫出內源ATP消耗完即可,或耗盡肌肉原有的能源物質,消耗肌肉原有的ATP、葡萄糖,都可以算對)解析:(1)結合實驗目的,本實驗的自變量是能源物質的種類,因變量是蛙腓腸肌受到電極刺激后是否會發(fā)生收縮。實驗應設置A、B兩個相互對照組,其中A組加入一定量的ATP溶液,B組加入等量的1.0 g/dL的葡萄糖溶液,一段時間后用電極間歇性刺激兩組腓腸肌后,觀察肌肉收縮情況。(2)ATP和葡萄糖二者誰是直接能源物質,則相應組的腓腸肌在實驗時應觀察到肌肉收縮。預期結果分為4種:①ATP是;②葡萄糖是;③二者均是和④二者均不是。(3)在進行自變量處理前,應將實驗材料中已存在的直接能源物質消耗完,可將置于0.65 g/dL的NaCl溶液中浸泡的新制蛙腓腸肌用電極間歇性刺激,直至其不能再收縮為止。24.(12分)(2024·綠谷聯盟高一聯考)枸杞為藥食同源的植物,生產枸杞鮮果果汁過程中易發(fā)生酶促褐變,影響其外觀、風味甚至導致營養(yǎng)損失。為有效減少酶促褐變引起的產品質量下降,研究人員以紅果枸杞為實驗材料開展了引起褐變的酶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請回答下列問題:(1)褐變是指植物細胞中的多酚氧化酶(PPO)催化多酚類物質(無色)生成褐色醌類物質的過程。為了防止枸杞果汁發(fā)生褐變,應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枸杞果實細胞中PPO活性。(2)將枸杞鮮果在冰浴條件下快速研磨,離心后得到PPO粗酶提取液,并移入帶冰袋的泡沫箱中保存。低溫處理和低溫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低溫下PPO活性低,可防止褐變且酶的空間結構穩(wěn)定,在適宜溫度下酶的活性可恢復(3)已知L-半胱氨酸、檸檬酸是食品領域應用廣泛的食品添加劑。將不同濃度的食品添加劑分別加入PPO粗酶提取液中,30 ℃水浴恒溫后,測定并得到PPO相對酶活性,結果如圖。據圖可知,兩種食品添加劑均可________PPO相對酶活性。在枸杞鮮果果汁加工過程中,選用______________(填食品添加劑)處理效果更好。(4)短時(3 min)高溫處理也可抑制褐變,但高溫會破壞果汁中的某些營養(yǎng)成分。請你提出一種實驗思路,探究PPO既能有效防止褐變,又能保留營養(yǎng)成分的最佳溫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L-半胱氨酸設置一系列高溫的溫度梯度,分別測定PPO相對酶活性和某些營養(yǎng)成分的含量25.(12分)(2024·山水聯盟高一聯考)磷脂酰絲氨酸(PS)具有改善記憶、緩解用腦疲勞等功效,常被用于生產功能性食品和藥物。目前主要以大豆為原料提取,但產率(生成物的實際產量與理論產量的比值)較低,科研人員擬用酶促反應合成PS,提供制備的新思路。(1)磷酸酯酶D(PLD)催化PS合成的反應如下,PLD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作用更顯著(2)測定不同的溫度下PLD的活性,結果如圖1所示。在上述研究的溫度范圍內,當溫度為________時,PLD催化活性最高。40 ℃(3)水不僅作為PS合成過程的反應介質,還可作為L-絲氨酸的競爭性物質參與反應,使PC水解為磷脂酸。測定兩種底物的不同比例與PS產率關系,結果如圖2所示。含量高的底物應為___________,提高該底物比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業(yè)生產選擇兩種底物為1∶3作為最佳比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定期測定反應體系中PS的產率發(fā)現,0~24 h內,PS的產率隨時間的延長而增加,24 h后PS產率反而下降。試分析PS產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為提高工業(yè)生產中單位時間的PS產率,還可做哪些方面的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絲氨酸提高L-絲氨酸的競爭力該比例下PS產率高且成本低(更經濟)膽堿的積累影響酶促反應的進行/產物被水解/產物參與其他反應(合理即可)PLD最適的pH、PLD最適用量(合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單元檢測卷(三).docx 單元檢測卷(三).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