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跨學科實踐活動02 基于特定需求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本實踐活動與“氧氣的性質、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試劑選擇和裝置搭建”知識內容緊密相連,主要包含以下3個活動任務:任務一 了解需求;任務二 獲取信息;任務三 設計制作。中考的命題也是圍繞這幾個活動任務為命題情境,以化學學科知識如氧氣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用途、實驗室制氧氣、氧氣的檢驗、驗滿等為命題落腳點。在選擇題和填空題、探究題中均有所涉及。1.項目學習小組在學習了實驗室制氧氣之后,查閱了相關資料,利用塑料瓶、注射器、吸管、輸液管等設計并制作簡易供氧器,如圖,其中試劑A是過碳酸鈉,遇水會分解出H2O2,試劑B是一種黑色粉末狀催化劑,下列與制作簡易供氧器項目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乙瓶是利用氧氣不易溶于水的原理,使氧氣濕潤B.輸出的氧氣可作為高能燃料C.根據乙中氣泡的多少,可以判斷氧氣排出的快慢D.夏天魚缸中溶解氧下降,可用該儀器給魚缸中的魚供氧2.化學興趣小組開展了“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的實踐活動。圖甲為供氧器的工作原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制氧劑可能是氯酸鉀和二氧化錳B.加濕過濾倉中水的作用是吸收氧氣C.圖乙用作加濕過濾倉時,b管與病人相連D.要確保反應倉和加濕過濾倉的密封性良好項目學習小組在學習了實驗室制氧氣之后,查閱了相關資料,利用塑料瓶、注射器、吸管、輸液管等設計并制作簡易供氧器,如圖,其中藥品A是過碳酸鈉,遇水會分解出H2O2,藥品B是一種黑色粉末狀的催化劑。請根據以上信息回答第3和4題。3.下列與制作簡易供氧器項目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乙瓶是利用氧氣不易溶于水的原理,使氧氣濕潤B.該儀器可以給魚缸中的魚供氧C.根據乙中氣泡的多少,可以判斷氧氣排出的快慢D.輸出的氧氣可作為高能燃料4.化學學習小組開展學科實踐活動,利用塑料瓶、注射器、吸管、輸液管等設計并制作簡易供氧器,簡易供氧器中的固體藥劑是A和B,A是過碳酸鈉(2Na2CO3 3H2O2),它是一種白色固體,遇水會分解出H2O2,B是催化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甲裝置是反應倉,乙裝置是洗氣倉B.設計供氧器需要綜合考慮便捷、安全、環保等因素C.乙中的水有除雜、降溫的作用D.供氧器中的固體B一定是二氧化錳固體5.化學興趣小組開展了“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的實踐活動。圖甲為供氧器的工作原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要防止輸出氧氣的管道堵塞,避免引發安全事故B.制氧劑只能是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C.加濕過濾倉中水的作用是控制反應速率D.圖乙用作加濕過濾倉時,b管與病人相連6.化學學習小組開展學科實踐活動,利用塑料瓶、注射器、吸管、輸液管等設計并制作四套簡易供氧器如圖所示。各裝置中右側瓶中所裝液體為水,分別向三套裝置的左側瓶中加入制氧藥品。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裝置中不合理的是乙B.裝置丙可根據需要調節氧氣流量C.各裝置中右側瓶類似于排水集氣裝置D.設計供氧器需要綜合考慮便捷、安全、環保等因素7.化學學習小組開展學科實踐活動制作簡易供氧器,簡易供氧器中的固體藥劑是A和B,A是過碳酸鈉(2Na2CO3 3H2O2),它是一種白色固體,遇水會分解出H2O2,B是催化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甲裝置是反應倉,乙裝置是洗氣倉B.供氧器中的固體B一定是二氧化錳固體C.利用供氧器輸氧,病人應從丙裝置b端連接吸氣D.甲圖注射器中的水可以控制反應速率,乙中的水有除雜、降溫的作用8.項目學習小組在學習了實驗室制氧氣之后,查閱了相關資料,利用塑料瓶、注射器、吸管、輸液管等設計并制作簡易供氧器。如圖,其中藥品A是過碳酸鈉,遇水會分解出H2O2,藥品B是一種黑色粉末狀催化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乙瓶是利用氧氣不易溶于水的原理,使氧氣濕潤B.輸出的氧氣可作為高能燃料C.根據乙中氣泡的多少,可以判斷氧氣排出的快慢D.注射器相當于分液漏斗9.某興趣小組設計出的簡易供氧器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倉的藥品可以是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B.加濕倉的目的是濕化氧氣,減少對鼻腔的刺激C.通過觀察加濕倉排出氣泡的量確定是否需要添加藥品D.該裝置具有的優點是即用即反應、隨停即可停10.跨學科實踐活動的開展對同學們提高核心素養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活動一】水質檢測及自制凈水器。小華用去底倒置的可樂瓶作為容器,制作簡易凈水器(如圖1)。(1)理論上,經過該凈水器凈化后的水,硬度會變 (填“大”或“小”)。(2)在實驗室,小華若要降低水的硬度,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活動二】基于特定需求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小華和同學經過市場調研發現,市面上有一種品牌的制氧機工作原理如圖2。該制氧機利用過碳酸鈉(化學式為2Na2CO3 3H2O2,M為314)和二氧化錳產生氧氣,制氧原理有兩步反應,第一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CO3 3H2O2=2Na2CO3+3H2O2。(3)第二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加濕倉中水的作用有 (填序號)。A.判斷氧氣的產生速率B.增加氧氣的濕度C.加快氧氣的生成(5)小華和同學欲用該制氧機制取12g氧氣,則至少需要加入過碳酸鈉的質量為 g。11.同學們也可以像化學家一樣認識和應用化學。(1)觀察生活:往澄清石灰水中吹氣,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呼出氣體中含有 (填化學符號)。(2)觀察實驗:寫出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 ,反應表達式為 。(3)學會分析:圖1中在集氣瓶底部盛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把紅熱的鐵絲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時,應該由瓶口向下 (選填“緩慢”或“快速”)伸入。(4)學會應用:圖2是某市售“簡易供氧器”,初期生氧器中鐵粉與氧氣反應放出熱量,從而使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反應持續進行,反應表達式為 。(5)學會反思:小輝用托盤天平稱量7.5g氯化鈉固體(1g以下用游碼),老師幫他檢查的時候發現砝碼和物體放反了則小輝這樣稱得的氯化鈉實際質量為 g。12.同學們查閱資料,了解“便攜式制氧機”內部結構后(如圖1所示),利用飲料瓶、注射器、吸管、輸液管等設計并制作了幾套制氧裝置(如圖2所示)。(1)通過閱讀說明書,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加濕過濾倉利用氧氣不易溶于水的原理,使氧氣濕潤B.根據加濕過濾倉中氣泡的多少,可以判斷氧氣排出的快慢C.輸出的氧氣可作為燃料,用于切割金屬D.夏天魚缸中溶解氧下降,可用該儀器給魚缸中的魚供氧(2)同學們查閱資料知道,家用簡易制氧機中的固體藥劑是A劑和B劑,A劑是過碳酸鈉,它是一種白色固體,遇水會分解出過氧化氫,則B劑可能是 。制氧機可根據用途調節氧氣流量,你認為圖2裝置中更適合作家用制氧器的是 ,理由是 。13.某興趣小組對“家用簡易供氧器”的供氧劑產生極大的興趣,開展了如下探究:查閱資料:過碳酸鈉是一種白色粉末固體,遇水后分解產生碳酸鈉和過氧化氫。任務一:“家用簡易供氧器”供氧劑的選擇(1)結合所學知識以及查閱資料,你認為過氧化氫溶液、高錳酸鉀、過碳酸鈉中哪種不適合作為“家用簡易供氧器”的供氧劑(如需要可提供二氧化錳)并說明理由 。任務二:探究供氧劑產氧速率的影響因素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裝置完成實驗。用相同的滴速滴入等體積的水后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2)儀器a的名稱為 。(3)B裝置中過氧化氫生成氧氣的文字表達式是 。(4)有的同學根據觀察A、B裝置中液體產生氣泡的快慢來判斷反應的快慢,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 、 (填現象)判斷反應的快慢。(5)反應停止后,B裝置中分液漏斗改滴過氧化氫溶液,裝置中仍能較快產生氧氣的原因是 。任務三:供氧劑產氧速率的檢測興趣小組利用如圖C、D裝置檢測不同加水量對產氧速率的影響。實驗編號 加水量(mL) 2min時量筒的讀數(mL) 前2min的平均產氧速率(mL/min)① 20 150 a② 50 155 b③ 100 160 c(6)為了完成實驗,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填字母)。A.實驗開始前將C裝置橡皮管與D裝置短管連接B.待C裝置中管口有連續均勻氣泡冒出時,再將其與D裝置連接C.D裝置中集氣瓶一定要加滿水D.D裝置中集氣瓶無需加滿水(7)正確操作后,測得實驗結果如上表(從反應開始時計時),則a= 。(8)前2min的平均產氧速率由a→b→c發生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14.實驗探究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圖一為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圖二為某同學在跨學科實踐活動中設計的簡易供氧器。Ⅰ.根據圖一回答下列問題:(1)儀器甲的名稱是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應選的發生裝置是 (填字母),該裝置還需改進的地方是 ;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使用裝置B時,液面應 (選填“低于”或“高于”)長頸漏斗下端。(4)用裝置C收集氧氣時,導管應伸到 (選填“a”“b”或“c”)處。Ⅱ.根據圖二回答下列問題:(5)若固體試劑甲為MnO2,則應選擇的液體試劑乙是 溶液。(6)加濕過濾倉中H2O的作用有 (填字母)。a.吸收雜質提純O2b.觀察O2產生的速率c.加快O2的生成d.保證供給O2的濕度需求15.110中學某化學興趣小組開展“基于特定需求和制作簡易供氧器”的實踐活動。同學們通過比較醫療用品店的制氧劑,發現醫用制氧劑是利用過碳酸鈉(Na2CO4)溶于水與水反應生成過氧化氫和另一種產物X,再加入二氧化錳迅速生成氧氣,同學們做了如下研究;【提出問題】過碳酸鈉比雙氧水更適用于醫療制氧氣的原因;【查閱資料】①過氧化氫溶液的穩定性較差,濃度較大時具有一定的腐蝕性。②過碳酸鈉俗稱固體雙氧水,具有無毒、無污染、易儲存、水溶性好等特點。【設計實驗】1.41g過碳酸鈉四種加入足量水量后的制氧效果對比,記錄并處理20min內數據。(1)請寫出過氧化氫制氧氣的符號表達式: 。(2)通過圖像可以看出,過碳酸鈉制取氧氣的效率與加水量的關系是: 。(3)下列關于過碳酸鈉制氧氣說法正確的是 。A.若加入更多的二氧化錳,可以增加生成氧氣的量;B.過碳酸鈉與水反應的產物X中一定含有鈉、碳元素;C.若時間足夠使過碳酸鈉全部反應,四個加水量生成的氣體體積應相等;D.通過上述信息,過碳酸鈉應密封保存并保持干燥。化學小組的同學以1.41g過碳酸鈉所生成過氧化氫的量為標準,記錄并處理20min內數據,并進行多次實驗,得出結論:過氧化氫反應速度遠大于過碳酸鈉反應速度。【得出結論】(4)過碳酸鈉更適合醫療制氧氣的原因(至少兩點) 。【反思與評價】(5)若在實驗室中只能用過氧化氫制氧氣模擬過碳酸鈉制氧氣的效果,則可將發生裝置改裝為下圖中的 。A. B. C. D. E.16.“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清潔的氧氣對人體健康有益,某學習小組開展了“基于特定需求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的實踐活動。【活動一】認識制氧機如圖為某品牌制氧機,該制氧機的制氧劑為二氧化錳和過碳酸鈉(化學式為2Na2CO3 3H2O2,白色固體,是過氧化氫與碳酸鈉的加成化合物,遇水后能產生氧氣)。(1)觀察窗的作用是 。(2)加濕倉的作用是 。【活動二】探究制氧過程(3)Ⅰ.反應原理探究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向錐形瓶a中加入1.5g過碳酸鈉 分別加入100mL蒸餾水,觀察;將一根帶有火星的木條伸入錐形瓶內,用手觸摸錐形瓶外壁 瓶中有少許氣泡產生;帶有火星的木條不復燃;瓶壁不發燙 使用過碳酸鈉制氧氣,需要加入二氧化錳固體;該反應是放熱反應向錐形瓶b中加入1.5g過碳酸鈉和0.2g二氧化錳,混勻 分別加入100mL蒸餾水,觀察;將一根帶有火星的木條伸入錐形瓶內,用手觸摸錐形瓶外壁 瓶中迅速產生大量氣泡;① 。 ② 。(4)小組的同學們向反應后的錐形瓶b中重復多次加入1.5g過碳酸鈉,混勻后均又出現上述現象,反應后將剩余固體過濾、洗凈、干燥、稱量,固體質量仍為0.2g,則MnO2在此反應中作 。Ⅱ.制氧劑的選擇小組的同學們想到過氧化氫溶液常溫下也可以快速制氧,為什么不選用過氧化氫溶液而選用過碳酸鈉呢?于是該興趣小組對兩者的制氧效率進行探究,并篩選合適的制氧劑。【查閱資料】常溫常壓下產生150mL的氧氣,以5%的過氧化氫溶液為制氧劑需要9.1mL;以過碳酸鈉為制氧劑需要1.41g。【實驗方案】(5)利用如圖2裝置設計如下實驗并記錄 0~20min量筒中水的體積。錐形瓶中試劑 注射器中試劑實驗1 0.2g二氧化錳 9.1mL5%過氧化氫溶液實驗2 1.41g過碳酸鈉和0.2g二氧化錳 mL水(6)實驗1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7)結合圖3中數據,制氧劑選擇過碳酸鈉的依據是 。17.學習小組開展了“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的實踐活動。活動一如圖1所示,該制氧機通過A、B兩種物質產生氧氣,其中A是過碳酸鈉白色固體,B是二氧化錳黑色粉末。過碳酸鈉加水溶解會分解生成碳酸鈉和過氧化氫。用該制氧機制氧時,在反應倉中加入適量水,再先后加入過碳酸鈉和二氧化錳,反應倉內的現象為黑色粉末翻騰,溶液變得渾濁,倉壁變得溫熱,過濾倉底部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1)反應倉中過氧化氫生成氧氣,過濾倉中的水除了有過濾雜質提純氧氣的作用外,還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填字母)。A.可以通過氣泡觀察氧氣生成的速率B.降低氧氣溫度C.加快氧氣的生成(2)驗證過濾倉導出的氣體是氧氣的方法是 。(3)圖1反應倉中“O2通道”相當于圖2裝置中的 (選填“c”或“d”)。活動二制作簡易的家用制氧機除需考慮反應原理、方法選擇外,還需考慮很多方面的因素,例如: (寫一條)。同學們在充分思考交流的基礎上,利用家庭中常見材料,設計并制作了簡易家用制氧機(如圖3),其中C瓶的作用相當于圖1中的 倉。(5)氧氣能從圖3瓶C中逸出,是因為氧氣 。跨學科實踐活動02 基于特定需求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本實踐活動與“氧氣的性質、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試劑選擇和裝置搭建”知識內容緊密相連,主要包含以下3個活動任務:任務一 了解需求;任務二 獲取信息;任務三 設計制作。中考的命題也是圍繞這幾個活動任務為命題情境,以化學學科知識如氧氣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用途、實驗室制氧氣、氧氣的檢驗、驗滿等為命題落腳點。在選擇題和填空題、探究題中均有所涉及。1.項目學習小組在學習了實驗室制氧氣之后,查閱了相關資料,利用塑料瓶、注射器、吸管、輸液管等設計并制作簡易供氧器,如圖,其中試劑A是過碳酸鈉,遇水會分解出H2O2,試劑B是一種黑色粉末狀催化劑,下列與制作簡易供氧器項目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乙瓶是利用氧氣不易溶于水的原理,使氧氣濕潤B.輸出的氧氣可作為高能燃料C.根據乙中氣泡的多少,可以判斷氧氣排出的快慢D.夏天魚缸中溶解氧下降,可用該儀器給魚缸中的魚供氧【答案】B【解答】解:A、由于氧氣不易溶于水,所以氧氣可以通過乙瓶中的水,使氧氣濕潤,故選項說法正確;B、氧氣具有助燃性,沒有可燃性,不能作高能燃料,故選項說法錯誤;C、由于氧氣不易溶于水,所以通過乙中的水可產生氣泡,根據乙中氣泡的多少,可以判斷氧氣排出的快慢,故選項說法正確;D、夏天溫度升高,氧氣在水中溶解度變小,為保障魚缸中的魚正常呼吸可用該儀器給魚缸中的魚供氧,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2.化學興趣小組開展了“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的實踐活動。圖甲為供氧器的工作原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制氧劑可能是氯酸鉀和二氧化錳B.加濕過濾倉中水的作用是吸收氧氣C.圖乙用作加濕過濾倉時,b管與病人相連D.要確保反應倉和加濕過濾倉的密封性良好【答案】D【解答】解:A、由圖示可知,制氧劑的反應物是固體與液體,反應不需要進行加熱,則制氧劑不可能是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故選項說法錯誤。B、加濕過濾倉中水的作用是對氧氣進行加濕,根據加濕過濾倉水中氣泡的多少,觀察氧氣的輸出速率,而不是吸收氧氣,故選項說法錯誤。C、圖乙用作加濕過濾倉時,氧氣的密度小于水,a管與病人相連,這樣可以保證氧氣經過水的加濕后再被病人吸入,故選項說法錯誤。D、要確保反應倉和加濕過濾倉的密封性良好,以防止裝置漏氣導致不能正常供氧,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項目學習小組在學習了實驗室制氧氣之后,查閱了相關資料,利用塑料瓶、注射器、吸管、輸液管等設計并制作簡易供氧器,如圖,其中藥品A是過碳酸鈉,遇水會分解出H2O2,藥品B是一種黑色粉末狀的催化劑。請根據以上信息回答第3和4題。3.下列與制作簡易供氧器項目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乙瓶是利用氧氣不易溶于水的原理,使氧氣濕潤B.該儀器可以給魚缸中的魚供氧C.根據乙中氣泡的多少,可以判斷氧氣排出的快慢D.輸出的氧氣可作為高能燃料【答案】D【解答】解:A、水可以除去氧氣中的灰塵,同時帶出水蒸氣,乙瓶是利用氧氣不易溶于水的原理,可用來增加氧氣的濕度,使氧氣濕潤,故選項說法正確。B、簡易供氧器中的固體藥劑是A和B,藥品A是過碳酸鈉,遇水會分解出H2O2,藥品B是一種黑色粉末狀的催化劑,過氧化氫在催化劑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則甲裝置是反應倉,能產生氧氣,該儀器可以給魚缸中的魚供氧,故選項說法正確。C、通過產生氣泡的快慢,可以判斷氣體流速,根據乙中氣泡的多少,可以判斷氧氣排出的快慢,故選項說法正確。D、輸出的氧氣能支持燃燒,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為高能燃料,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D。4.化學學習小組開展學科實踐活動,利用塑料瓶、注射器、吸管、輸液管等設計并制作簡易供氧器,簡易供氧器中的固體藥劑是A和B,A是過碳酸鈉(2Na2CO3 3H2O2),它是一種白色固體,遇水會分解出H2O2,B是催化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甲裝置是反應倉,乙裝置是洗氣倉B.設計供氧器需要綜合考慮便捷、安全、環保等因素C.乙中的水有除雜、降溫的作用D.供氧器中的固體B一定是二氧化錳固體【答案】D【解答】解:A、甲裝置中過碳酸鈉遇水會分解出H2O2,過氧化氫釋放氧氣,是反應倉,乙裝置是洗氣倉,故正確;B、供氧器用于實際生活,設計供氧器需要綜合考慮便捷、安全、環保等因素,故正確;C、甲中可以通過控制水的流量,控制反應速率,乙中的水有除雜、降溫的作用,故正確;D、供氧器中的固體B是催化劑,不一定是二氧化錳固體,還可能是氧化鐵等,故錯誤;故選:D。5.化學興趣小組開展了“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的實踐活動。圖甲為供氧器的工作原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要防止輸出氧氣的管道堵塞,避免引發安全事故B.制氧劑只能是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C.加濕過濾倉中水的作用是控制反應速率D.圖乙用作加濕過濾倉時,b管與病人相連【答案】A【解答】解:A、若輸出氧氣的管道堵塞,會導致裝置內壓強增大,可能引起爆炸,要防止輸出氧氣的管道堵塞,避免引發安全事故,故選項說法正確。B、制氧劑不一定只能是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其他能產生氧氣的物質組合也可以,只要是反應物是固體與液體混合,反應條件是不需加熱,故選項說法錯誤。C、加濕過濾倉中水的作用是對氧氣進行加濕,根據加濕過濾倉水中氣泡的多少,觀察氧氣的輸出速率,而不是控制反應速率,故選項說法錯誤。D、圖乙用作加濕過濾倉時,氧氣的密度小于水,a管與病人相連,這樣可以保證氧氣經過水的加濕后再被病人吸入,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A。6.化學學習小組開展學科實踐活動,利用塑料瓶、注射器、吸管、輸液管等設計并制作四套簡易供氧器如圖所示。各裝置中右側瓶中所裝液體為水,分別向三套裝置的左側瓶中加入制氧藥品。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裝置中不合理的是乙B.裝置丙可根據需要調節氧氣流量C.各裝置中右側瓶類似于排水集氣裝置D.設計供氧器需要綜合考慮便捷、安全、環保等因素【答案】C【解答】解:A、乙裝置中,右側瓶中導管在液面以下,反應生成的氧氣無法導出,該裝置不合理,故A正確;B、丙裝置可通過注射器控制液體的滴加速率,從而控制氧氣流量,故B正確;C、右側瓶能使氧氣比較濕潤,并沒有排出右側瓶中的水,不是排水法收集氧氣,故C錯誤;D、供氧器用于實際生活,設計供氧器需要綜合考慮便捷、安全、環保等因素,故D正確;故選:C。7.化學學習小組開展學科實踐活動制作簡易供氧器,簡易供氧器中的固體藥劑是A和B,A是過碳酸鈉(2Na2CO3 3H2O2),它是一種白色固體,遇水會分解出H2O2,B是催化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甲裝置是反應倉,乙裝置是洗氣倉B.供氧器中的固體B一定是二氧化錳固體C.利用供氧器輸氧,病人應從丙裝置b端連接吸氣D.甲圖注射器中的水可以控制反應速率,乙中的水有除雜、降溫的作用【答案】B【解答】解:A、簡易供氧器中的固體藥劑是A和B,A是過碳酸鈉(2Na2CO3 3H2O2),它是一種白色固體,遇水會分解出H2O2,B是催化劑,則甲裝置是反應倉,乙裝置盛放的是水,是洗氣倉,故選項說法正確。B、供氧器中的固體B不一定是二氧化錳固體,也可能是氧化銅等固體,故選項說法錯誤。C、利用供氧器輸氧,病人應從丙裝置b端連接吸氣,人吸氧時能觀察到瓶中有氣泡,故選項說法正確。D、甲圖注射器可以控制水的滴加速率,可以控制反應速率,乙中的水有除雜、降溫的作用,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8.項目學習小組在學習了實驗室制氧氣之后,查閱了相關資料,利用塑料瓶、注射器、吸管、輸液管等設計并制作簡易供氧器。如圖,其中藥品A是過碳酸鈉,遇水會分解出H2O2,藥品B是一種黑色粉末狀催化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乙瓶是利用氧氣不易溶于水的原理,使氧氣濕潤B.輸出的氧氣可作為高能燃料C.根據乙中氣泡的多少,可以判斷氧氣排出的快慢D.注射器相當于分液漏斗【答案】B【解答】解:A、乙瓶將氧氣通入水中,氧氣又從水中逸出,是利用氧氣不易溶于水的原理,使氧氣濕潤,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氧氣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高能燃料,選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C、根據乙中氣泡的多少,可以判斷氧氣排出的快慢,可以據此控制生成氧氣的速率,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注射器相當于分液漏斗,可通過注射器控制液體的滴加速率,從而控制反應速率,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9.某興趣小組設計出的簡易供氧器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倉的藥品可以是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B.加濕倉的目的是濕化氧氣,減少對鼻腔的刺激C.通過觀察加濕倉排出氣泡的量確定是否需要添加藥品D.該裝置具有的優點是即用即反應、隨停即可停【答案】D【解答】解:A、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則反應倉的藥品可以是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故選項說法正確。B、加濕倉的目的是濕化氧氣,減少對鼻腔的刺激,故選項說法正確。C、通過觀察加濕倉排出氣泡的量,可以知道反應的速率,從而確定是否需要添加藥品,故選項說法正確。D、該裝置不能控制反應物的接觸和分離,不能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10.跨學科實踐活動的開展對同學們提高核心素養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活動一】水質檢測及自制凈水器。小華用去底倒置的可樂瓶作為容器,制作簡易凈水器(如圖1)。(1)理論上,經過該凈水器凈化后的水,硬度會變 (填“大”或“小”)。(2)在實驗室,小華若要降低水的硬度,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活動二】基于特定需求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小華和同學經過市場調研發現,市面上有一種品牌的制氧機工作原理如圖2。該制氧機利用過碳酸鈉(化學式為2Na2CO3 3H2O2,M為314)和二氧化錳產生氧氣,制氧原理有兩步反應,第一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CO3 3H2O2=2Na2CO3+3H2O2。(3)第二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加濕倉中水的作用有 (填序號)。A.判斷氧氣的產生速率B.增加氧氣的濕度C.加快氧氣的生成(5)小華和同學欲用該制氧機制取12g氧氣,則至少需要加入過碳酸鈉的質量為 g。【答案】(1)小;(2)蒸餾;(3)2H2O22H2O+O2↑;(4)AB;(5)78.5。【解答】解:(1)由圖1可知,通過離子交換樹脂后,水中的鈣、鎂離子含量降低,水的硬度降低,即理論上,經過該凈水器凈化后的水,硬度會變小;故答案為:小;(2)在實驗室,小華若要降低水的硬度,可以采取的方法是蒸餾,因為蒸餾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雜質;故答案為:蒸餾;(3)第二步反應是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為水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O2↑;故答案為:2H2O22H2O+O2↑;(4)加濕倉中水的作用有判斷氧氣的產生速率、增加氧氣的濕度,但不能加快氧氣的生成;故答案為:AB;(5)設制取12g氧氣需要過氧化氫的質量為x,則:2H2O22H2O+O2↑68 32x 12gx=25.5g設生成25.5g過氧化氫至少需要加入過碳酸鈉的質量為y,則:2Na2CO3 3H2O2=2Na2CO3+3H2O2314 102y 25.5gy=78.5g故答案為:78.5。11.同學們也可以像化學家一樣認識和應用化學。(1)觀察生活:往澄清石灰水中吹氣,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呼出氣體中含有 (填化學符號)。(2)觀察實驗:寫出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 ,反應表達式為 。(3)學會分析:圖1中在集氣瓶底部盛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把紅熱的鐵絲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時,應該由瓶口向下 (選填“緩慢”或“快速”)伸入。(4)學會應用:圖2是某市售“簡易供氧器”,初期生氧器中鐵粉與氧氣反應放出熱量,從而使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反應持續進行,反應表達式為 。(5)學會反思:小輝用托盤天平稱量7.5g氯化鈉固體(1g以下用游碼),老師幫他檢查的時候發現砝碼和物體放反了則小輝這樣稱得的氯化鈉實際質量為 g。【答案】(1)CO2;(2)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放出大量的熱;鐵+氧氣四氧化三鐵或Fe+O2Fe3O4;(3)防止高溫生成物濺落,炸裂瓶底;緩慢;(4)氯酸鉀氯化鉀+氧氣或KClO3KCl+O2;(5)6.5。【解答】解:(1)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往澄清石灰水中吹氣,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呼出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其化學式為CO2;故答案為:CO2;(2)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放出大量的熱;在點燃的條件下,鐵與氧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文字表達式為:鐵+氧氣四氧化三鐵,符號表達式為:Fe+O2Fe3O4;故答案為: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放出大量的熱;鐵+氧氣四氧化三鐵或Fe+O2Fe3O4;(3)圖1中在集氣瓶底部盛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溫生成物濺落,炸裂瓶底。為了將集氣瓶內的氧氣充分消耗,把紅熱的鐵絲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時,應該由瓶口向下緩慢伸入;故答案為:防止高溫生成物濺落,炸裂瓶底;緩慢;(4)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加熱分解為氯化鉀和氧氣,文字表達式為:氯酸鉀氯化鉀+氧氣,符號表達式為:KClO3KCl+O2;故答案為:氯酸鉀氯化鉀+氧氣或KClO3KCl+O2;(5)小輝用托盤天平稱量7.5g氯化鈉固體(1g以下用游碼),老師幫他檢查的時候發現砝碼和物體放反了,則小輝這樣稱得的氯化鈉實際質量為7g﹣0.5g=6.5g;故答案為:6.5。12.同學們查閱資料,了解“便攜式制氧機”內部結構后(如圖1所示),利用飲料瓶、注射器、吸管、輸液管等設計并制作了幾套制氧裝置(如圖2所示)。(1)通過閱讀說明書,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加濕過濾倉利用氧氣不易溶于水的原理,使氧氣濕潤B.根據加濕過濾倉中氣泡的多少,可以判斷氧氣排出的快慢C.輸出的氧氣可作為燃料,用于切割金屬D.夏天魚缸中溶解氧下降,可用該儀器給魚缸中的魚供氧(2)同學們查閱資料知道,家用簡易制氧機中的固體藥劑是A劑和B劑,A劑是過碳酸鈉,它是一種白色固體,遇水會分解出過氧化氫,則B劑可能是 。制氧機可根據用途調節氧氣流量,你認為圖2裝置中更適合作家用制氧器的是 ,理由是 。【答案】(1)C;(2)二氧化錳或MnO2;丙;可以控制反應的速率,使排出的氧氣濕潤。【解答】解:(1)A.加濕過濾倉利用氧氣不易溶于水的原理,使氧氣濕潤,故A說法正確;B.根據加濕過濾倉中氣泡的多少,可以判斷氧氣排出的快慢,故B說法正確;C.輸出的氧氣沒有可燃性,不能作為燃料,故C說法錯誤;D.夏天魚缸中溶解氧下降,可用該儀器給魚缸中的魚供氧,故D說法正確;故答案為:C;(2)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會快速分解產生氧氣,家用簡易制氧機中的固體藥劑是A劑和B劑,A劑是過碳酸鈉,它是一種白色固體,遇水會分解出過氧化氫,則B劑可能是二氧化錳。制氧機可據用途調節氧氣流量,如圖裝置中只有丙裝置能通過注射器控制反應物的量來控制反應速率,更適合做家用制氧機,理由是:可以控制反應的速率,使排出的氧氣濕潤;故答案為:二氧化錳或MnO2;丙;可以控制反應的速率,使排出的氧氣濕潤。13.某興趣小組對“家用簡易供氧器”的供氧劑產生極大的興趣,開展了如下探究:查閱資料:過碳酸鈉是一種白色粉末固體,遇水后分解產生碳酸鈉和過氧化氫。任務一:“家用簡易供氧器”供氧劑的選擇(1)結合所學知識以及查閱資料,你認為過氧化氫溶液、高錳酸鉀、過碳酸鈉中哪種不適合作為“家用簡易供氧器”的供氧劑(如需要可提供二氧化錳)并說明理由 。任務二:探究供氧劑產氧速率的影響因素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裝置完成實驗。用相同的滴速滴入等體積的水后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2)儀器a的名稱為 。(3)B裝置中過氧化氫生成氧氣的文字表達式是 。(4)有的同學根據觀察A、B裝置中液體產生氣泡的快慢來判斷反應的快慢,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 、 (填現象)判斷反應的快慢。(5)反應停止后,B裝置中分液漏斗改滴過氧化氫溶液,裝置中仍能較快產生氧氣的原因是 。任務三:供氧劑產氧速率的檢測興趣小組利用如圖C、D裝置檢測不同加水量對產氧速率的影響。實驗編號 加水量(mL) 2min時量筒的讀數(mL) 前2min的平均產氧速率(mL/min)① 20 150 a② 50 155 b③ 100 160 c(6)為了完成實驗,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填字母)。A.實驗開始前將C裝置橡皮管與D裝置短管連接B.待C裝置中管口有連續均勻氣泡冒出時,再將其與D裝置連接C.D裝置中集氣瓶一定要加滿水D.D裝置中集氣瓶無需加滿水(7)正確操作后,測得實驗結果如上表(從反應開始時計時),則a= 。(8)前2min的平均產氧速率由a→b→c發生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答案】(1)高錳酸鉀,原因:反應需要加熱,試劑成本高;(2)錐形瓶;(3);(4)溫度計示數變化快慢 氣球變大快慢;(5)二氧化錳作為反應的催化劑,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變;(6)BC;(7)75;(8)過碳酸鈉在分解過程中,加入更多的水可以提供更多的反應物,從而加速反應速率,產生更多的氧氣。【解答】解:(1)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制氧氣需要加熱,試劑成本高,不適合作為“家用簡易供氧器”的供氧劑,故答案為:高錳酸鉀,原因:反應需要加熱,試劑成本高;(2)儀器a的名稱為錐形瓶,故答案為:錐形瓶;(3)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故答案為:;(4)反應為放熱反應,隨著反應的進行,溫度計示數變大,裝置內壓強變大,可觀察到氣球膨脹,則根據觀察A、B裝置中液體產生氣泡的快慢來判斷反應的快慢,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溫度計示數變化快慢、氣球變大快慢判斷反應的快慢,故答案為:溫度計示數變化快慢;氣球變大快慢;(5)B裝置中過碳酸鈉遇水后分解產生碳酸鈉和過氧化氫,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二氧化錳作為反應的催化劑,根據催化劑的特點,“一變,二不變”,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質量和和化學性質不變,故反應前后二氧化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則反應停止后,B裝置中分液漏斗改滴過氧化氫溶液,裝置中仍能較快產生氧氣,故答案為:二氧化錳作為反應的催化劑,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變;(6)興趣小組利用如圖C、D裝置檢測不同加水量對產氧速率的影響,則應當待C裝置中管口有連續均勻氣泡冒出時,再將其與D裝置連接;該實驗是通過排水法收集氧氣,通過排出水的體積,計算生成氧氣的體積,所以實驗開始前D裝置中集氣瓶一定要加滿水,故選:BC;(7)由表中的數據可知,amL/min,故答案為:75;(8)由表中的數據可知,bmL/min,cmL/min,則前2min的平均產氧速率逐漸增大,這是因為過碳酸鈉在分解過程中,加入更多的水可以提供更多的反應物,從而加速反應速率,產生更多的氧氣 ,故答案為:過碳酸鈉在分解過程中,加入更多的水可以提供更多的反應物,從而加速反應速率,產生更多的氧氣。14.實驗探究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圖一為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圖二為某同學在跨學科實踐活動中設計的簡易供氧器。Ⅰ.根據圖一回答下列問題:(1)儀器甲的名稱是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應選的發生裝置是 (填字母),該裝置還需改進的地方是 ;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使用裝置B時,液面應 (選填“低于”或“高于”)長頸漏斗下端。(4)用裝置C收集氧氣時,導管應伸到 (選填“a”“b”或“c”)處。Ⅱ.根據圖二回答下列問題:(5)若固體試劑甲為MnO2,則應選擇的液體試劑乙是 溶液。(6)加濕過濾倉中H2O的作用有 (填字母)。a.吸收雜質提純O2b.觀察O2產生的速率c.加快O2的生成d.保證供給O2的濕度需求(7)圖二中可通過觀察加濕過濾倉中產生 的快慢從而得知氧氣的流速。【答案】(1)錐形瓶;(2)A,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2KMnO4K2MnO4+MnO2+O2↑;(3)高于;(4)c;(5)過氧化氫;(6)abd;(7)氣泡。【解答】解:(1)通過分析題中所指儀器的名稱和作用可知,儀器甲的名稱是錐形瓶;(2)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物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加熱,應選的發生裝置是A,該裝置還需改進的地方是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KMnO4K2MnO4+MnO2+O2↑;(3)使用裝置B時,需要液封長頸漏斗下端管口,防止生成的氧氣從長頸漏斗逸出,所以液面應高于長頸漏斗下端;(4)氧氣密度比空氣大,所以用裝置C收集氧氣時,導管應伸到c處;(5)若固體試劑甲為MnO2,則應選擇的液體試劑乙是過氧化氫溶液;(6)加濕過濾倉中H2O的作用有吸收雜質提純O2、觀察O2產生的速率、保證供給O2的濕度需求等,故選:abd;(7)圖二中可通過觀察加濕過濾倉中產生氣泡的快慢從而得知氧氣的流速。故答案為:(1)錐形瓶;(2)A,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2KMnO4K2MnO4+MnO2+O2↑;(3)高于;(4)c;(5)過氧化氫;(6)abd;(7)氣泡。15.110中學某化學興趣小組開展“基于特定需求和制作簡易供氧器”的實踐活動。同學們通過比較醫療用品店的制氧劑,發現醫用制氧劑是利用過碳酸鈉(Na2CO4)溶于水與水反應生成過氧化氫和另一種產物X,再加入二氧化錳迅速生成氧氣,同學們做了如下研究;【提出問題】過碳酸鈉比雙氧水更適用于醫療制氧氣的原因;【查閱資料】①過氧化氫溶液的穩定性較差,濃度較大時具有一定的腐蝕性。②過碳酸鈉俗稱固體雙氧水,具有無毒、無污染、易儲存、水溶性好等特點。【設計實驗】1.41g過碳酸鈉四種加入足量水量后的制氧效果對比,記錄并處理20min內數據。(1)請寫出過氧化氫制氧氣的符號表達式: 。(2)通過圖像可以看出,過碳酸鈉制取氧氣的效率與加水量的關系是: 。(3)下列關于過碳酸鈉制氧氣說法正確的是 。A.若加入更多的二氧化錳,可以增加生成氧氣的量;B.過碳酸鈉與水反應的產物X中一定含有鈉、碳元素;C.若時間足夠使過碳酸鈉全部反應,四個加水量生成的氣體體積應相等;D.通過上述信息,過碳酸鈉應密封保存并保持干燥。化學小組的同學以1.41g過碳酸鈉所生成過氧化氫的量為標準,記錄并處理20min內數據,并進行多次實驗,得出結論:過氧化氫反應速度遠大于過碳酸鈉反應速度。【得出結論】(4)過碳酸鈉更適合醫療制氧氣的原因(至少兩點) 。【反思與評價】(5)若在實驗室中只能用過氧化氫制氧氣模擬過碳酸鈉制氧氣的效果,則可將發生裝置改裝為下圖中的 。A. B. C. D. E.【答案】(1)H2O2H2O+O2;(2)過碳酸鈉制取氧氣的效率隨加水量的增加而增大;(3)BD;(4)固體便于攜帶、易儲存(合理即可);(5)CE。【解答】解:(1)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H2O2H2O+O2;(2)由圖可知,過碳酸鈉的制氧效率與加水量的關系是:隨著加水量的增大,氣體的體積增大,即過碳酸鈉制取氧氣的效率隨加水量的增加而增大;(3)A、二氧化錳只能加快反應的速率,不能增加生成氧氣的量,故A錯誤;B、過碳酸鈉與水反應生成過氧化氫和另一種產物X,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則X中一定含有鈉、碳元素,故B正確;C、若時間足夠使過碳酸鈉全部反應,四個加水量生成的氣體體積不相等,故C錯誤;D、根據[查閱資料]可知,過碳酸鈉應密封保存并保持干燥,故D正確。(4)過碳酸鈉更適合醫療制氧氣的原因固體便于攜帶、無毒、無污染、易儲存、水溶性好等;(5)過氧化氫反應速度遠大于過碳酸鈉反應速度。若在實驗室中只能用過氧化氫制氧氣模擬過碳酸鈉制氧氣的效果,選用的裝置應可以控制反應速率;A、該裝置無法控制反應的速率,故A不符合題意;B、該裝置無法控制反應的速率,故B不符合題意;C、該裝置可以通過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液體滴加的速度,從而控制反應速率,故C符合題意;D、該裝置無法控制反應的速率,故D不符合題意;E、該裝置可以通過注射器控制液體滴加的速度,從而控制反應速率,故E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H2O2H2O+O2;(2)過碳酸鈉制取氧氣的效率隨加水量的增加而增大;(3)BD;(4)固體便于攜帶、易儲存(合理即可);(5)CE。16.“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清潔的氧氣對人體健康有益,某學習小組開展了“基于特定需求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的實踐活動。【活動一】認識制氧機如圖為某品牌制氧機,該制氧機的制氧劑為二氧化錳和過碳酸鈉(化學式為2Na2CO3 3H2O2,白色固體,是過氧化氫與碳酸鈉的加成化合物,遇水后能產生氧氣)。(1)觀察窗的作用是 。(2)加濕倉的作用是 。【活動二】探究制氧過程(3)Ⅰ.反應原理探究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向錐形瓶a中加入1.5g過碳酸鈉 分別加入100mL蒸餾水,觀察;將一根帶有火星的木條伸入錐形瓶內,用手觸摸錐形瓶外壁 瓶中有少許氣泡產生;帶有火星的木條不復燃;瓶壁不發燙 使用過碳酸鈉制氧氣,需要加入二氧化錳固體;該反應是放熱反應向錐形瓶b中加入1.5g過碳酸鈉和0.2g二氧化錳,混勻 分別加入100mL蒸餾水,觀察;將一根帶有火星的木條伸入錐形瓶內,用手觸摸錐形瓶外壁 瓶中迅速產生大量氣泡;① 。 ② 。(4)小組的同學們向反應后的錐形瓶b中重復多次加入1.5g過碳酸鈉,混勻后均又出現上述現象,反應后將剩余固體過濾、洗凈、干燥、稱量,固體質量仍為0.2g,則MnO2在此反應中作 。Ⅱ.制氧劑的選擇小組的同學們想到過氧化氫溶液常溫下也可以快速制氧,為什么不選用過氧化氫溶液而選用過碳酸鈉呢?于是該興趣小組對兩者的制氧效率進行探究,并篩選合適的制氧劑。【查閱資料】常溫常壓下產生150mL的氧氣,以5%的過氧化氫溶液為制氧劑需要9.1mL;以過碳酸鈉為制氧劑需要1.41g。【實驗方案】(5)利用如圖2裝置設計如下實驗并記錄 0~20min量筒中水的體積。錐形瓶中試劑 注射器中試劑實驗1 0.2g二氧化錳 9.1mL5%過氧化氫溶液實驗2 1.41g過碳酸鈉和0.2g二氧化錳 mL水(6)實驗1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7)結合圖3中數據,制氧劑選擇過碳酸鈉的依據是 。【答案】(1)觀察是否有氣泡和產生氣體的快慢;(2)洗氣,使氧氣具有一定的濕度;(3)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瓶壁發燙;(4)催化劑;(5)9.1;(6)2H2O22H2O+O2↑;(7)相同條件下,2min~20min內,過碳酸鈉產氧速率比5%過氧化氫溶液高。【解答】解:(1)觀察窗的作用是觀察是否有氣泡和產生氣體的快慢;(2)加濕倉的作用是洗氣,使氧氣具有一定的濕度;(3)過碳酸鈉是過氧化氫與碳酸鈉的加成化合物,而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生成大量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該反應是放熱反應,則將一根帶有火星的木條伸入錐形瓶內,用手觸摸錐形瓶外壁,觀察到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瓶壁發燙;(4)催化劑是指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的物質,小組的同學們向反應后的錐形瓶b中重復多次加入1.5g過碳酸鈉,混勻后均又出現上述現象,說明二氧化錳的化學性質不變,反應后將剩余固體過濾、洗凈、干燥、稱量,固體質量仍為0.2g,說明反應過程中二氧化錳的質量不變,同時二氧化錳又加快了化學反應速率,則MnO2在此反應中作催化劑;(5)該實驗探究的是過氧化氫溶液和過碳酸鈉的制氧效率,實驗的變量為兩種反應物,注射器中的藥品和其他實驗條件應盡可能保持一致,實驗1中過氧化氫溶液的體積為9.1mL,則實驗2中水的體積也應該為9.1mL;(6)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O2↑;(7)結合圖3中數據可知,相同條件下,2min~20min內,過碳酸鈉產氧速率比5%過氧化氫溶液高,故制氧劑選擇過碳酸鈉。故答案為:(1)觀察是否有氣泡和產生氣體的快慢;(2)洗氣,使氧氣具有一定的濕度;(3)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瓶壁發燙;(4)催化劑;(5)9.1;(6)2H2O22H2O+O2↑;(7)相同條件下,2min~20min內,過碳酸鈉產氧速率比5%過氧化氫溶液高。17.學習小組開展了“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的實踐活動。活動一如圖1所示,該制氧機通過A、B兩種物質產生氧氣,其中A是過碳酸鈉白色固體,B是二氧化錳黑色粉末。過碳酸鈉加水溶解會分解生成碳酸鈉和過氧化氫。用該制氧機制氧時,在反應倉中加入適量水,再先后加入過碳酸鈉和二氧化錳,反應倉內的現象為黑色粉末翻騰,溶液變得渾濁,倉壁變得溫熱,過濾倉底部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1)反應倉中過氧化氫生成氧氣,過濾倉中的水除了有過濾雜質提純氧氣的作用外,還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填字母)。A.可以通過氣泡觀察氧氣生成的速率B.降低氧氣溫度C.加快氧氣的生成(2)驗證過濾倉導出的氣體是氧氣的方法是 。(3)圖1反應倉中“O2通道”相當于圖2裝置中的 (選填“c”或“d”)。活動二制作簡易的家用制氧機除需考慮反應原理、方法選擇外,還需考慮很多方面的因素,例如: (寫一條)。同學們在充分思考交流的基礎上,利用家庭中常見材料,設計并制作了簡易家用制氧機(如圖3),其中C瓶的作用相當于圖1中的 倉。(5)氧氣能從圖3瓶C中逸出,是因為氧氣 。【答案】(1)AB;(2)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過濾倉a口處,若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3)c;(4)藥品的成本(合理即可);過濾;(5)不易溶于水。【解答】解:(1)A、過濾倉中的水可以通過氣泡觀察氧氣生成的速率,故A正確;B、過濾倉中的水還可以降低氧氣溫度,使氧氣具有一定的溫度,適合人們呼吸,故B正確;C、該反應中,水不是催化劑,所以不能加快氧氣的生成,故C錯誤;故答案為:AB;(2)氧氣具有助燃性,驗證過濾倉導出的氣體是氧氣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過濾倉a口處,若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故答案為: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過濾倉a口處,若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3)圖1反應倉中“O2通道”相當于圖2裝置中的c;故答案為:c;(4)除需考慮反應原理、方法選擇外,還需考慮很多方面的因素,還需要考慮藥品的成本、原料是否安全等;根據圖示的裝置可知,C瓶的作用相當于圖2中的過濾倉;故答案為:藥品的成本;過濾;(5)氧氣不易溶于水,則氧氣能從圖3瓶C中逸出,故答案為:不易溶于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跨學科實踐活動04 基于特定需求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原卷版).docx 跨學科實踐活動04 基于特定需求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