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教科版(2017秋)五年級下冊科學第四單元素養測評卷(A3,附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教科版(2017秋)五年級下冊科學第四單元素養測評卷(A3,附解析)

資源簡介

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第四單元素養測評卷
一、填空題
1.家里保溫瓶上的木塞,是為了隔絕內部物質與外界空氣的接觸,減少 與 ;而鍍銀內壁則是為了減少 。
【答案】 熱傳導 熱對流 熱輻射
【詳解】保溫瓶上的木塞主要是為了隔絕內部物質與外界空氣的接觸,減少熱傳導和熱對流。而鍍銀內壁則是為了減少熱輻射,從而更好地保持瓶內液體的溫度。
2.水的形態變化與 有關,把水加熱到,水開始 ;當溫度降到,水會結冰。
【答案】 溫度 沸騰
【詳解】水有固態、液態、氣態,水的三種狀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水的形態變化與溫度有關,把水加熱到100℃,水會迅速變成水蒸氣從水面沖出,水開始沸騰;當溫度降到0℃,水會結冰,變成固態。
3.水蒸發快慢與溫度的高低的關系;溫度 ,水蒸發 ;溫度 ,水蒸發得 。
【答案】 高 快 低 慢
【詳解】水蒸發的快慢與溫度高低、風的大小、蒸發面積的大小等因素有關,溫度越高蒸發越快,溫度越低,蒸發越慢。
4.兩個溫度不同的物體相互接觸時,溫度高的物體溫度 ,溫度低的物體溫度 。
【答案】 下降 上升
【詳解】熱是一種能量的形式,熱能夠從物體溫度較高的一端向溫度較低的一端傳遞,從溫度高的物體向溫度低的物體傳遞,直到兩者溫度相同。
5.將空氣、水、鐵這三種物質按照導熱性從好到差的順序排列分別是:( )、( )、( )。
【答案】 鐵 水 空氣
【詳解】導熱性是指物質傳導熱量的能力。一般來說,金屬的導熱性最好,其次是液體,最后是氣體。因此,鐵的導熱性最好,其次是水,空氣的導熱性最差。
6.太陽是地球上最大的熱源,太陽產生的熱是通過 的形式傳遞到地球上的。
【答案】熱輻射
【詳解】熱輻射是物體不依靠介質,直接將能量發射出來,傳給其他物體的過程,熱輻射是遠距離傳遞能量的主要方式。太陽是地球上最大的熱源,太陽產生的熱是通過熱輻射的形式傳遞到地球上的。
7.熱傳遞主要存在三種基本形式:( )、( )和( )。
【答案】 熱傳導 熱對流 熱輻射
【詳解】熱傳遞存在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熱傳導指物體之間直接接觸傳遞熱量;熱對流指利用流體(液體、氣體)可流動的特性傳遞熱量;熱輻射利用紅外線傳遞熱量。
二、選擇題
8.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結冰時的溫度是( )℃。
A.0 B.20 C.100
【答案】A
【詳解】在一標準大氣壓下,水結冰的溫度一般是0℃,水沸騰的溫度(也叫做沸點)是100℃。因此,正確答案是A。
9.在煮餃子燒水過程中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
A.水的顏色發生變化 B.水的溫度不變 C.水底有小氣泡往上冒
【答案】C
【詳解】水有固態、液態、氣態三種不同的形態,水從一種狀態轉變成另一種狀態需要吸熱或放熱,主要取決于溫度的變化。觀察水從加熱到沸騰的過程,主要從溫度、水面變化、聲音等方面描述。在煮餃子燒水過程中能觀察到的現象是水底有小氣泡往上冒。
10.下列自然界現象中,形成條件相同的是( )。
A.霜和霧 B.云和霧 C.露和霜
【答案】B
【詳解】云和霧的形成條件相同,都是由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滴或冰晶懸浮在空氣中。霜是水蒸氣直接凝華成固態的冰晶,露是水蒸氣在物體表面凝結成液態的小水滴,它們的形成條件不同。B符合題意。
11.下粉時需要有一大鍋的開水,并且要不斷地加熱,那么在早餐時間段內,鍋中水的溫度是(  )。
A.不斷升高 B.保持不變 C.不斷下降
【答案】B
【詳解】水沸騰時,有大量的氣泡產生,水的沸點是100℃,沸騰的過程中繼續吸熱,溫度保持不變。在早餐時間段內,在不斷地加熱鍋內的開水,鍋中水的溫度是保持不變的。
12.熱傳遞發生的必要因素是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具有( )。
A.質量差 B.溫度差 C.體積差
【答案】B
【詳解】熱是一種能量的形式,熱能夠從物體溫度較高的一端向溫度較低的一端傳遞,或從溫度高的物體向溫度低的物體傳遞,直到兩者溫度相同。所以,熱傳遞發生的必要因素是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具有溫度差,與質量和體積無關,故選B。
13.用爐子燒水時,爐子對水壺的熱傳遞方式屬于( )。
A.熱對流 B.熱傳導 C.熱輻射
【答案】B
【詳解】爐子對水壺的熱傳遞方式主要是通過接觸傳遞熱量,這種方式屬于熱傳導。熱對流是指流體(液體或氣體)內部由于溫度差異而引起的流動,熱輻射是通過電磁波傳遞熱量。爐子和水壺之間的熱傳遞主要是通過接觸面進行的,因此是熱傳導。
14.在金屬條的中間加熱,熱傳遞的方向是( )。
A.只向金屬條的右端傳遞 B.只向金屬條的左端傳遞 C.同時向金屬條的兩端傳遞
【答案】C
【詳解】熱能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在同一物體中,從溫度高的部分傳到溫度低的部分。在金屬條的中間用酒精燈加熱,金屬條上熱傳遞的方向是從溫度高的中間向溫度低的兩端傳遞。
15.將木屑倒入燒杯的水中,對燒杯進行加熱,用箭頭方向表達木屑的運動軌跡,表示正確的是( )。
A. B. C.
【答案】C
【詳解】加熱燒杯的底部時,底部的水會上升,周圍及上面較冷的水會流過來補充,然后又被加熱上升。冷水和熱水相對流動,這樣就產生了對流,燒杯中的木屑會在水中游動起來。熱在水中的傳遞方式是對流。加熱燒杯的底部,水發生對流,燒杯中的木屑會在水中上下游動起來。故選C。
16.冬天的時候,我們用手摸鐵棒和木棒,會感覺鐵棒比木棒冷,這是因為鐵棒是( )。
A.導體 B.熱的不良導體 C.熱的良導體
【答案】C
【詳解】不同材料制成的物體,導熱性能是不一樣的。像金屬這樣導熱性能好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體;而像塑料、木頭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稱為熱的不良導體。熱的不良導體,導熱慢,散熱慢,可以減慢物體熱量的散失。熱的良導體,導熱快,散熱快。冬天的時候,我們用手摸鐵棒和木棒,會感覺鐵棒比木棒冷,這是因為鐵棒是熱的良導體。
17.在設計實用的保溫杯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是( )。
A.保溫性能 B.使用安全性 C.保溫、安全、成本等綜合性能
【答案】C
【詳解】保溫、安全、成本等綜合性能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這涉及到產品的性價比和市場的接受程度。在保證保溫性能和使用安全性的前提下,要盡量控制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時,綜合性能的評估還包括產品的外觀設計、便攜性和易用性等方面。
三、判斷題
18.在寒冷的冬天,雪人也會變小,是因為雪吸熱融化了。( )
【答案】×
【詳解】在寒冷的冬天,雪人變小主要是因為雪的升華作用,即固態的雪直接變成氣態的水蒸氣,而不是因為雪吸熱融化。
19.在測量水沸騰的溫度時,為了安全起見,可以將溫度計從水中拿出來讀數。( )
【答案】×
【詳解】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測量水溫讀數時,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的水,如果把溫度計拿出來讀數,會導致測量數據不準確。
20.云是空氣中的水蒸氣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 )
【答案】√
【詳解】云的形成過程是空氣中的水蒸氣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到較低的溫度,凝結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因此,題干描述是正確的。
21.水沸騰和蒸發的過程都在吸收熱量,水變成水蒸氣。( )
【答案】√
【詳解】水在自然界中有氣態、液態、固態三種存在狀態,三種狀態之間可以相互轉化,溫度是水的三態變化的主要因素。水沸騰和蒸發都是汽化現象,由液態的水變為氣態的水蒸氣,這個過程中都在吸收熱量,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22.夏天來臨,將空調扇葉朝上方調有利于提高制冷效果。( )
【答案】√
【詳解】夏天的室內,空調周圍的空氣遇冷后下降,下面的熱空氣上升被冷卻,冷熱空氣不斷對流,就使整個屋子涼爽起來了,是因為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的現象。根據這個現象,我們一般讓空調的扇葉朝上,這樣有利于空氣循環,使屋子里更涼快。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23.熱從金屬棒溫度高的一端傳向溫度低的一端,并趨向平衡。( )
【答案】√
【詳解】熱傳遞,是熱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的過程。所以熱從金屬棒溫度高的一端傳向溫度低的一端,并趨向平衡。
24.把冷水倒進熱水里,比把熱水倒進冷水里溫度變化得更快。( )
【答案】√
【詳解】通過中介物(如水或空氣)的流動而傳熱的過程稱為熱對流。把熱水倒進冷水里,由于冷水重,熱水輕,所以熱水在冷水的上方,熱對流速度較慢;而把冷水倒進熱水里,冷水重會向下,熱水輕會向上,熱對流的速度較快,所以溫度變化得更快。
25.我們用金屬來制作炒鍋,是因為金屬制品經久耐用。( )
【答案】×
【詳解】我們用金屬來制作炒鍋,是因為金屬是熱的良導體,能更好的傳遞熱量。題干說法錯誤。
26.人穿衣服會感覺熱,所以被被子包裹的冰棍很快就會融化。( )
【答案】×
【詳解】棉被中有不流動的空氣,而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不易把外界的熱傳進去,這樣可使冰糕融化得慢些。
27.保溫杯能保溫是因為保溫杯能阻止熱量向杯外傳遞。( )
【答案】√
【詳解】保溫的原理,其實是利用導熱性很差的材料起到阻隔熱量的散失。同樣的材料,使用方法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保溫效果。我們大多喜歡在冬天喝熱水,把熱水盛在保溫杯中,保溫杯能保溫的主要原因是它能阻止熱量向杯外傳遞。 這一特性通過減少熱傳遞和阻止熱對流來實現。
四、連線題
28.請把下列物體與其導熱性進行連線。
鋁箔紙
木頭 熱的良導體
鐵片
橡膠 熱的不良導體
磚頭

【答案】
【詳解】傳熱能力強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體,傳熱能力差的物體稱為熱的不良導體。木頭、橡膠、磚頭傳熱能力差,是熱的不良導體;鋁箔紙、鐵片、鋼傳熱能力強,是熱的良導體。
五、簡答題
29.燒水時,茶壺的提手會變得很燙,你能提一些有效的建議嗎?請寫出兩條。
【答案】可以將茶壺提手更換成熱的不良導體;也可以手上戴上不易導熱的手套。
【詳解】根據材料傳遞熱量快慢的能力,可分為熱的良導體和熱的不良導體,容易導熱的物體是熱的良導體,不容易導熱的物體是熱的不良導體。燒水時,茶壺的提手會變得很燙,不方便用手拿,可以將茶壺提手更換成熱的不良導體,也可以手上戴上不易導熱的手套。
30.為了防止沸騰后的熱水飛濺,我們可以怎么做?(寫出1條即可)
【答案】燒杯里的水不超過杯子的二分之一 (或者加蓋子、帶護目鏡等)
【詳解】沸騰后的熱水飛濺,有可能是由于水太多了,因此應該減少水量,使燒杯中的水不超過杯體的二分之一。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加上帶孔的蓋子,避免水濺射,以及戴上護目鏡保護自己。
六、實驗題
31.小明和伙伴們嘗試探究影響保溫杯保溫效果的因素,實驗記錄如下表。
保溫方式 0分鐘 5分鐘 降溫度數
a.不加 95℃ 55℃ 40℃
b.加 95℃ 67℃ 28℃
c.不加蓋,包毛巾 95℃ 57℃ 38℃
d.加蓋,包毛巾 95℃ 79℃
e.加蓋,包毛巾,嵌入泡沫塑料盒 95℃ 85℃ 10℃
(1)表格中空白的數據應該填入( )。
A.15℃ B.16℃ C.17℃
(2)比較c和d的保溫方式,可以看出( )。
A.包毛巾可以增強保溫效果 B.包毛巾對保溫效果影響不大 C.加蓋可以增強保溫效果
(3)為了對比包毛巾對保溫效果的影響,可以比較( )。
A.a和c B.b和c C.c和e
【答案】(1)B
(2)C
(3)A
【分析】在生產生活中,有時需要保溫,讓物體的溫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這就需要減緩熱傳遞;有時需要散熱,使物體的溫度盡快降下來,這就需要加快熱傳遞。
【詳解】(1)表格中空白的數據是降溫度數,所以應該填入95-79=16℃。
(2)比較c和d的保溫方式,唯一的變量是加蓋,根據實驗數據可是在,加蓋可以增強保溫效果。
(3)對比實驗只有一個變量,由于研究的是包毛巾對保溫效果的影響,唯一的變量是包毛巾,所以應該選擇a和c進行對比研究。
七、綜合題
32.蒸鍋的研究。蒸鍋是家庭中常用的廚具,通常由鍋體、蒸架、鍋蓋三部分組成。使用時,鍋體中放水,蒸架上放食物。
(1)蒸菜時,小強記錄水從開始加熱到不斷沸騰過程中的溫度數據,并繪制成統計圖從統計圖中可知,水開始加熱后,到( )的時候開始沸騰。
A.第2分鐘 B.第6分鐘 C.第14分鐘 D.第10分鐘
(2)利用統計圖推斷,如果繼續加熱至16分鐘,鍋中的水的溫度將( )。
A.保持不變 B.繼續上升 C.迅速下降 D.無法判斷
(3)利用統計圖分析,加熱前的冷水溫度最可能是( )。
A.1℃ B.20℃ C.60℃ D.96℃
(4)蒸菜時,隨著水溫逐漸升高,鍋中水的蒸發速度( )。
A.保持不變 B.逐漸加快 C.逐漸減慢 D.無法判斷
(5)蒸鍋的鍋底是平的,當用小火在鍋底中心加熱時,用示意圖來表示熱在鍋底表面的傳遞過程,最合適的是( )。
A. B. C. D.
(6)當用小火在鍋底中心加熱時,熱在水中的傳遞方式稱為( )。
A.熱對流 B.熱傳導 C.熱輻射 D.熱交換
(7)下列示意圖中(黑點為加熱點),能正確反映熱在水中傳遞過程的是( )。
A. B. C. D.
【答案】(1)D
(2)A
(3)B
(4)B
(5)C
(6)A
(7)D
【分析】把水在正常壓強下加熱到約100℃時,水會迅速地變成水蒸氣,并且不停地翻騰起來,這種現象叫做水的沸騰。水沸騰時燒杯內有大量氣泡產生,氣泡越往上越大,燒杯中的水在減少,但是溫度保持不變。
【詳解】(1)根據題目中給出的圖表,第10分鐘開始,水的溫度不再上升,此時達到了水的沸點,故選D。
(2)水的沸點是100攝氏度,當水達到沸點沸騰后,溫度就保持在100攝氏度不再上升,故選A。
(3)根據圖表可推斷,當水沸騰時溫度為100攝氏度,占據格中的五行,0分鐘時溫度占據一行,故初始溫度應該為沸騰溫度的五分之一,選B。
(4)蒸菜時,隨著水溫逐漸升高,環境溫度很高,鍋中水的蒸發速度會逐漸加快,選B。
(5)熱的傳遞方式是從溫度高的向溫度低的一端傳遞,在鍋底的傳遞方式應該是從中心向四周,故選C。
(6)液體中熱的傳遞方式是熱對流,比如水和空氣都是通過熱對流傳遞熱,故選A。
(7)熱對流是氣體或液體中溫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間發生相對位移時所引起的熱量傳遞的過程。給杯底杯底中間加熱,燒杯下部的水受熱后會上升,上部比較冷的水會下降,通過熱水和冷水的相互對流,使全部的水變熱,故選D。
試卷第8頁,共8頁
試卷第1頁,共8頁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第四單元素養測評卷
時間:60分鐘 分值:100分
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總分
得分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8分)
1.家里保溫瓶上的木塞,是為了隔絕內部物質與外界空氣的接觸,減少( )與( );而鍍銀內壁則是為了減少( )。
2.水的形態變化與( )有關,把水加熱到,水開始( );當溫度降到,水會結冰。
3.水蒸發快慢與溫度的高低的關系;溫度( ),水蒸發( );溫度( ),水蒸發得( )。
4.兩個溫度不同的物體相互接觸時,溫度高的物體溫度( ),溫度低的物體溫度( )。
5.將空氣、水、鐵這三種物質按照導熱性從好到差的順序排列分別是:( )、( )、( )。
6.太陽是地球上最大的熱源,太陽產生的熱是通過( )的形式傳遞到地球上的。
7.熱傳遞主要存在三種基本形式:( )、( )和( )。
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8.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結冰時的溫度是( )℃。
A.0 B.20 C.100
9.在煮餃子燒水過程中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
A.水的顏色發生變化 B.水的溫度不變 C.水底有小氣泡往上冒
10.下列自然界現象中,形成條件相同的是( )。
A.霜和霧 B.云和霧 C.露和霜
11.下粉時需要有一大鍋的開水,并且要不斷地加熱,那么在早餐時間段內,鍋中水的溫度是(  )。
A.不斷升高 B.保持不變 C.不斷下降
12.熱傳遞發生的必要因素是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具有( )。
A.質量差 B.溫度差 C.體積差
13.用爐子燒水時,爐子對水壺的熱傳遞方式屬于( )。
A.熱對流 B.熱傳導 C.熱輻射
14.在金屬條的中間加熱,熱傳遞的方向是( )。
A.只向金屬條的右端傳 B.只向金屬條的左端傳遞 C.同時向金屬條的兩端傳遞
15.將木屑倒入燒杯的水中,對燒杯進行加熱,用箭頭方向表達木屑的運動軌跡,表示正確的是( )。
A. B. C.
16.冬天的時候,我們用手摸鐵棒和木棒,會感覺鐵棒比木棒冷,這是因為鐵棒是( )。
A.導體 B.熱的不良導體 C.熱的良導體
17.在設計實用的保溫杯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是( )。
A.保溫性能 B.使用安全性 C.保溫、安全、成本等綜合性能
三、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8.在寒冷的冬天,雪人也會變小,是因為雪吸熱融化了。( )
19.在測量水沸騰的溫度時,為了安全起見,可以將溫度計從水中拿出來讀數。( )
20.云是空氣中的水蒸氣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 )
21.水沸騰和蒸發的過程都在吸收熱量,水變成水蒸氣。( )
22.夏天來臨,將空調扇葉朝上方調有利于提高制冷效果。( )
23.熱從金屬棒溫度高的一端傳向溫度低的一端,并趨向平衡。( )
24.把冷水倒進熱水里,比把熱水倒進冷水里溫度變化得更快。( )
25.我們用金屬來制作炒鍋,是因為金屬制品經久耐用。( )
26.人穿衣服會感覺熱,所以被被子包裹的冰棍很快就會融化。( )
27.保溫杯能保溫是因為保溫杯能阻止熱量向杯外傳遞。( )
四、連線題(12分)
28.請把下列物體與其導熱性進行連線。
鋁箔紙
木頭 熱的良導體
鐵片
橡膠 熱的不良導體
磚頭

五、簡答題(3+4分,共7分)
29.燒水時,茶壺的提手會變得很燙,你能提一些有效的建議嗎?請寫出兩條。
30.為了防止沸騰后的熱水飛濺,我們可以怎么做?(寫出1條即可)
六、實驗題(每小題3分,共9分)
31.小明和伙伴們嘗試探究影響保溫杯保溫效果的因素,實驗記錄如下表。
保溫方式 0分鐘 5分鐘 降溫度數
a.不加 95℃ 55℃ 40℃
b.加 95℃ 67℃ 28℃
c.不加蓋,包毛巾 95℃ 57℃ 38℃
d.加蓋,包毛巾 95℃ 79℃
e.加蓋,包毛巾,嵌入泡沫塑料盒 95℃ 85℃ 10℃
(1)表格中空白的數據應該填入( )。
A.15℃ B.16℃ C.17℃
(2)比較c和d的保溫方式,可以看出( )。
A.包毛巾可以增強保溫效果 B.包毛巾對保溫效果影響不大 C.加蓋可以增強保溫效果
(3)為了對比包毛巾對保溫效果的影響,可以比較( )。
A.a和c B.b和c C.c和e
七、綜合題(每小題2分,共14分)
32.蒸鍋的研究。蒸鍋是家庭中常用的廚具,通常由鍋體、蒸架、鍋蓋三部分組成。使用時,鍋體中放水,蒸架上放食物。
(1)蒸菜時,小強記錄水從開始加熱到不斷沸騰過程中的溫度數據,并繪制成統計圖從統計圖中可知,水開始加熱后,到( )的時候開始沸騰。
A.第2分鐘 B.第6分鐘 C.第14分鐘 D.第10分鐘
(2)利用統計圖推斷,如果繼續加熱至16分鐘,鍋中的水的溫度將( )。
A.保持不變 B.繼續上升 C.迅速下降 D.無法判斷
(3)利用統計圖分析,加熱前的冷水溫度最可能是( )。
A.1℃ B.20℃ C.60℃ D.96℃
(4)蒸菜時,隨著水溫逐漸升高,鍋中水的蒸發速度( )。
A.保持不變 B.逐漸加快 C.逐漸減慢 D.無法判斷
(5)蒸鍋的鍋底是平的,當用小火在鍋底中心加熱時,用示意圖來表示熱在鍋底表面的傳遞過程,最合適的是( )。
A. B. C. D.
(6)當用小火在鍋底中心加熱時,熱在水中的傳遞方式稱為( )。
A.熱對流 B.熱傳導 C.熱輻射 D.熱交換
(7)下列示意圖中(黑點為加熱點),能正確反映熱在水中傳遞過程的是( )。
A. B. C. D.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參考答案
答案第2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1頁
1. 熱傳導 熱對流 熱輻射
2. 溫度 沸騰
3. 高 快 低 慢
4. 下降 上升
5. 鐵 水 空氣
6.熱輻射
7. 熱傳導 熱對流 熱輻射
8.A
9.C
10.B
11.B
12.B
13.B
14.C
15.C
16.C
17.C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可以將茶壺提手更換成熱的不良導體;也可以手上戴上不易導熱的手套。
30.燒杯里的水不超過杯子的二分之一 (或者加蓋子、帶護目鏡等)
31.(1)B(2)C(3)A
32.(1)D(2)A(3)B(4)B(5)C(6)A(7)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觉县| 如皋市| 尉犁县| 霍林郭勒市| 汉中市| 和龙市| 中牟县| 新化县| 镇远县| 永仁县| 华阴市| 二连浩特市| 清流县| 元氏县| 云南省| 乌拉特中旗| 宽城| 丹东市| 镇安县| 凉城县| 怀化市| 旬阳县| 孙吴县| 双江| 东港市| 黄大仙区| 宝清县| 宣城市| 威海市| 宁武县| 和田县| 北海市| 瓮安县| 华安县| 博客| 胶州市| 博白县| 梅州市| 晋州市| 和顺县| 翁牛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