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三單元測評卷一、填空題1.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隨著 的改變而改變,影子的方向總是和太陽的方向 ,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長短變化規律是 。【答案】 太陽位置 相反 長—短—長【詳解】太陽的位置和高度決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長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隨著太陽位置的改變而改變,物體影子的方向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變化規律是上午影子由長逐漸變短;下午影子由短逐漸變長。方向由西逐漸轉向東。2.( )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它對地球的影響有許多方面,一個很容易觀察到的現象是( )。【答案】 月球 潮汐【詳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對地球的引力作用引起了地球上的潮汐現象,這是一個很容易觀察到的現象。潮汐是由于月球和太陽的引力作用在地球上的海洋中引起的周期性水位升降。3.太陽和月球的大小之所以看起來差不多,是因為太陽距離我們( ),月球距離我們( )。【答案】 遠 近【詳解】太陽雖然很大,但是離地球很遙遠。月亮雖然比地球小的很多,但是和太陽比,要小很多。但是月亮離地球近,看起來就會大。太陽和月球看起來大小差不多,是因為太陽到地球的距離比月球到地球的距離遠得多。4.地球是個很大的 ,為了便于觀察地球,人們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叫 。【答案】 球體 地球儀【詳解】地球是個很大的球體,我們無法直接看到它的全貌。為了便于觀察人們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地球儀只是人們為了研究地球做的模型,事實上經線和緯線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5.地球上的水大部分聚集在陸地表面的 、 、 、 中。【答案】 江 河 湖 海【詳解】水體是江、河、湖、海、地下水、冰川等的總稱。是被水覆蓋地段的自然綜合體。地球上的水大部分聚集在陸地表面的江,河,湖,海中。6.月相的變化規律:上半月由 ,下半月由 。【答案】 缺變圓 圓變缺【詳解】月亮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月相,月相實際上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月相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通常是農歷一個月循環一次。農歷上半月由缺到圓,亮面在右側,亮面面積逐漸變大,直到滿月;農歷下半月由圓到缺,亮面在左側,亮面面積逐漸變小,直到新月。7.影子的形成需要 、 、 三個條件。【答案】 光 遮擋物 屏【詳解】光傳播時,遇到不透明的物體,一部分光就會被擋住,物體的背光面就有一個暗區,這就是影子。產生影子的條件是光源、遮擋物和屏三個條件。8.太陽是一顆 ( ),太陽給地球帶來 ( )和熱量。【答案】 恒星 光照【詳解】太陽是一顆恒星,可以給地球帶來光照和熱量,它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恒星。二、選擇題9.( )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熱源,地球上的生物生存離不開它。A.太陽 B.火星 C.月球【答案】A【詳解】太陽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熱源,我們利用的能源最初都來自太陽。火星本身不會發光或發熱,它之所以看起來是紅色的,是因為其表面材料反射太陽光造成的。月球既不會發光,也不會發熱,故A符合題意。10.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變化的規律是( )。A.長—短—長 B.短—長—短 C.短—短—長【答案】A【詳解】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和太陽的方向是相反的。影子長短與太陽高度有關,太的高度越低,物體影子越長。一天中太陽位置的變化規律是:從東到西。影子位置的變化規律是:從西到東,影子的長短變化規律是:長→短→長。11.像圖中那樣,用手電筒照射長方體,影子的形狀是( )。A. B. C.【答案】B【詳解】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也與所照射物體的擺放位置有關。手電筒在上方照射長方形物體,所投射的影子應該也是長方形的,故選B。12.天空中天然的擋光物是( )。A.鳥類 B.白云 C.山體【答案】B【詳解】地球上的水在太陽的照射下,不斷地從水面、陸地和植物表面蒸發,變成水蒸氣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就會形成霧;在高空遇冷就會變成小水滴或小冰晶,當達到一定數量時便形成云。在生活中,我們仰望天空,天空中會有各種各樣的云朵,它們是天然的遮光物,能遮擋太陽光。13.月相在一個月內的變化是( )。A.彎—圓 B.圓—彎—圓 C.彎—圓—彎【答案】C【詳解】月相變化的順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滿月→虧凸→下弦月→殘月→新月,就這樣循環,月相變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約是農歷的一個月。所以月相在一個月內的變化是彎→圓→彎。14.下列地球上的現象中,與月球引力作用有關的是( )。A.地震 B.海嘯 C.潮汐【答案】C【詳解】潮汐是由于月球和太陽的引力作用引起的海水周期性漲落現象。地震和海嘯主要是由地殼運動和地震引發的,與月球引力作用無關。故選:C15.航海家( )帶領船隊繞地球航行了一圈,證明地球是球形的。A.鄭和 B.麥哲倫 C.哥倫布【答案】B【詳解】1519年,葡萄牙的航海家麥哲倫的航行是人類第一次成功的環球航行,他們驗證一個偉大的猜想就是地球是球形的。故選:B16.科學家在探索太空時,星球上有沒有( )的存在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A.水 B.巖石 C.植物【答案】A【詳解】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水分是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之一。所以科學家在探索太空時,星球上有沒有水的存在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17.以下搜集資料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A.從網上查閱 B.從借來的書上剪 C.從圖書館的書上摘抄【答案】B【詳解】借來的書不能剪,剪會對書造成無法修復的破壞,B錯誤。從網上查閱、從圖書館的書上摘抄可以幫助我們搜集資料。18.農歷下半月的月相是( )。A.由圓到缺 B.由缺到圓 C.由圓到缺再到圓【答案】A【詳解】月相實際上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月相變化是有規律性和周期性的,上半月月相從新月到滿月,亮面在右側,月相由虧到圓;下半月從滿月到新月,亮面在左側,月相由圓到缺。三、判斷題19.觀察任何時期太陽的照片,我們會發現太陽上面有很多黑子。( )【答案】×【詳解】太陽是太陽系唯一的恒星。太陽的光球表面有時會出現一些暗的區域,它是磁場聚集的地方,這就是太陽黑子。黑子是太陽表面可以看到的最突出的現象。20.在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規律是:長-短-短。( )【答案】×【詳解】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隨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一天中,太陽高度為低→高→低,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變化規律是:長→短→長。21.物體擋住了光,光不能穿過、越過物體時,就形成的影子。( )【答案】√【詳解】光線被物體擋住而形成的陰影叫影子。行進中的光被阻擋時,就形成了阻擋物的陰影。光源、遮擋物和屏(接收影子的平面)是影子產生的條件。22.皮影戲、手影游戲都利用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原理。( )【答案】√【詳解】光以直線的形式傳播,速度約每秒30萬千米。擋光的物體會有影子,是因為光是直線傳播造成的。皮影戲、影子、小孔成像都是利用了光線是沿直線傳播的原理制成的。23.月相變化的規律是上半月由缺到圓,下半月由圓到缺。( )【答案】√【詳解】月相變化的規律是上半月由缺到圓,即從新月逐漸變為滿月;下半月由圓到缺,即從滿月逐漸變為新月。這是由于月球繞地球公轉時,太陽光照射到月球表面形成的不同角度所導致的。24.月球看上去很明亮,因為它是一個發光體。( )【答案】×【詳解】月球看上去很明亮,是因為它反射了太陽的光,而不是自身發光。月球本身并不是一個發光體。題目說法錯誤。25.觀察揚帆遠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帆頂后消失。( )【答案】√【詳解】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通過應用遙感技術,能夠精確的計算出地球形狀的各種數據,證明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由于地球是球體,所以觀察揚帆遠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帆頂后消失。26.地球與太陽、月球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地球是一顆有著豐富液態水的星球。( )【答案】√【詳解】地球與太陽、月球最大的不同點在于其豐富的液態水資源。這一特性使地球成為能夠支持豐富多樣生命形式的行星,而這一點在已發現的宇宙天體中是非常罕見的。反觀太陽和月球,它們沒有這樣的條件,因而不存在類似的生命支持系統。27.制作海報時,用不同的色彩表達我們對地球的認識。( )【答案】√【詳解】我們通過制作地球主題海報,收集各種關于地球的信息,更能充分全面地認識地球。制作海報時,用不同的色彩表達我們對地球的認識。最后展示和交流。在交流時,介紹海報所表達的內容。28.通過觀察地圖我們發現,地球上陸地的面積遠遠超過海洋的面積。( )【答案】×【詳解】我們生活的地球,從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個蔚藍的星球。通過觀察地圖我們可以發現,地球表面被大部分的藍色區域占滿,在地圖上用藍色表示海洋。地球表面的海洋占地球總面積的71%,陸地占29%。四、連線題29.在模擬環形山形成的實驗中,把實驗的材料、做法與模擬對象連接起來。細沙 流星石子 環形山沙坑 流星撞擊地球扔石子的動作 月球表面。【答案】【詳解】模擬實驗主要應用于難以直接用研究對象做實驗時,通過模仿實驗對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的實驗。我們在做月球上的環形山形成的模擬實驗時,用細沙模擬月球表面,用石子模擬流星,用手電筒的光模擬陽光,用扔石子模擬流星或隕石撞擊月球,用大小不同的沙坑模擬環形山。五、排序題30.如圖:這是月相圖片,請你將它們由月初到月末變化的順序排列下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的橫線上。→ → → → →【答案】 E F D A B C【詳解】月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做月相。上半月變化規律,由虧到圓,人們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積逐漸增大,直至滿月,亮面在月球的右側,下半月,人們看到亮面面積逐漸減小,直至朔月,亮面在月球的左側。由月初到月末變化的順序排列:E→F→D→A→B→C。六、簡答題31.請你說說你在生活中是怎樣節約用水的?(至少寫2條)【答案】洗臉水用后可以洗腳,然后沖廁所;淘米水、煮過面條的水,用來洗碗筷,去油又節水;礦泉水要喝完等。【詳解】水不是取之不盡的,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是很有限的,我國的淡水資源也是很有限的,所以要節約用水,要加強用水管理,我們可以一水多用,比如洗臉水用后可以洗腳,然后沖廁所;淘米水、煮過面條的水,用來洗碗筷,去油又節水;礦泉水要喝完等。平時洗臉,洗澡的水可以留下來讓沖刷小便馬桶;淘米水可以用來澆花;用完水龍頭擰緊。32.通過你對月球的了解,你認為月球適合人類居住嗎?為什么?【答案】月球上晝夜溫差大、沒有空氣,沒有水分,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所以不適合人類居住。【詳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并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由于月球上晝夜溫差大、沒有空氣,沒有水分,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所以不適合人類居住。七、實驗題33.某科學小組為了研究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在陽光下的平地上豎直插了一根竹竿。他們每隔30分鐘去測量一次影子的長度。下表是他們在4小時內測得竹竿影子長度變化的數據,據此完成下列問題。測量次數 1 2 3 4 5 6 7 8 9影長(厘米) 120 110 80 60 50 25 50 60 80(1)在這個實驗中,形成影子的光源是 ,遮擋物是 。(2)根據上表我們可以推測出該小組開始測量竹竿影子長度的時間是( )。A.上午 B.正午 C.下午(3)推測一下,如果第9次測量半小時后進行第10次測量,竹竿影子的長度最有可能是( )A.60厘米 B.80厘米 C.100厘米(4)我們發現,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長矩變化的規律是( )。A.長→短→短 B.短→長→短 C.長→短→長(5)某同學在實驗中還發現影子的方向和太陽的位置有關,太陽在物體的西邊,影子就會出現在物體的 (填“東邊”或“西邊”)。【答案】(1) 太陽 竹竿(2)A(3)C(4)C(5)東邊【分析】一天中影子方向和長度與太陽的方向和位置有關。同一物體,決定其影子長短的是太陽的高度,決定影子方向的是太陽的位置。隨著時間的變化,影子的長短和方向都會慢慢地發生變化。【詳解】(1)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須有光源、遮擋物和屏幕。在這個實驗中,形成影子的光源是太陽,遮擋物是竹竿。(2)同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長變短;中午到傍晚由短變長。所以我們可以推測出該小組開始測量竹竿影子長度的時間是上午。(3)同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度從中午到傍晚由短變長,所以如果第9次測量半小時后進行第10次測量,竹竿影子的長度最有可能是100厘米。(4)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隨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同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長變短;中午到傍晚由短變長,正午時候影子最短,所以一天中影子的長短變化規律是長→短→長。(5)一天中,影子的方向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所以太陽在物體的西邊,影子就會出現在物體的東邊。八、綜合題34.2024年6月,嫦娥六號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請回答下列問題:(1)地球是太陽系大家族中的一顆行星,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 。(2)月亮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月相,月相變化的周期是 ( 填 “一天”“一個月”或“一年”)。(3)某科學小組連續觀察了一個變化周期的月相并拍照,其中5張如下圖所示。按農歷月初到月末排列,正確的順序為( → → → → )(括號里填字母)。(4)環形山是月球表面的顯著特征。在模擬月球上環形山形成的實驗中,若將不同大小的球從同一高度落下,大球砸出來的“環形山”較 (填“大”或“小”)。若將相同大小的球從不同高度落下,高處的球砸出來的“環形山”較 (填“淺”或“深”)。【答案】 衛星 一個月 C E B A D 大 深【分析】地球與月球構成的天體系統,稱為地月系。在地月系中,地球是中心天體,因此一般把地月系的運動描述為月球對于地球的繞轉運動。【小題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并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距地球約38.4萬千米,也是離地球最近的一個天體。【小題2】月亮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月相,月相實際上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月相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通常是農歷一個月循環一次。【小題3】農歷上半月由缺到圓,亮面在右側,亮面面積逐漸變大,直到滿月;農歷下半月由圓到缺,亮面在左側,亮面面積逐漸變小,直到新月。根據月相亮面的方向和大小來判斷月相順序,即C→E→B→A→D。【小題4】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環形山。如此眾多的環形山是長期以來流星、隕石撞擊月球后遺留下來的痕跡。在模擬月球上環形山形成的實驗中,若將不同大小的球從同一高度落下,大球砸出來的“環形山”較大。若將相同大小的球從 不同高度落下,高處的球砸出來的“環形山”較深。試卷第8頁,共9頁試卷第1頁,共9頁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三單元測試卷時間:60分鐘 分值:100分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總分得分一、填空題(每空分,共20分)1.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隨著 的改變而改變,影子的方向總是和太陽的方向 ,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長短變化規律是 。2. 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它對地球的影響有許多方面,一個很容易觀察到的現象是 。3.太陽和月球的大小之所以看起來差不多,是因為太陽距離我們 ,月球距離我們 。4.地球是個很大的 ,為了便于觀察地球,人們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叫 。5.地球上的水大部分聚集在陸地表面的 、 、 、 中。6.月相的變化規律:上半月由 ,下半月由 。7.影子的形成需要 、 、 三個條件。8.太陽是一顆 ,太陽給地球帶來 和熱量。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9.( )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熱源,地球上的生物生存離不開它。A.太陽 B.火星 C.月球10.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變化的規律是( )。A.長—短—長 B.短—長—短 C.短—短—長11.像圖中那樣,用手電筒照射長方體,影子的形狀是( )。A. B. C.12.天空中天然的擋光物是( )。A.鳥類 B.白云 C.山體13.月相在一個月內的變化是( )。A.彎—圓 B.圓—彎—圓 C.彎—圓—彎14.下列地球上的現象中,與月球引力作用有關的是( )。A.地震 B.海嘯 C.潮汐15.航海家( )帶領船隊繞地球航行了一圈,證明地球是球形的。A.鄭和 B.麥哲倫 C.哥倫布16.科學家在探索太空時,星球上有沒有( )的存在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A.水 B.巖石 C.植物17.以下搜集資料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A.從網上查閱 B.從借來的書上剪 C.從圖書館的書上摘抄18.農歷下半月的月相是( )。A.由圓到缺 B.由缺到圓 C.由圓到缺再到圓三、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9.觀察任何時期太陽的照片,我們會發現太陽上面有很多黑子。( )20.在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規律是:長-短-短。( )21.物體擋住了光,光不能穿過、越過物體時,就形成的影子。( )22.皮影戲、手影游戲都利用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原理。( )23.月相變化的規律是上半月由缺到圓,下半月由圓到缺。( )24.月球看上去很明亮,因為它是一個發光體。( )25.觀察揚帆遠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帆頂后消失。( )26.地球與太陽、月球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地球是一顆有著豐富液態水的星球。( )27.制作海報時,用不同的色彩表達我們對地球的認識。( )28.通過觀察地圖我們發現,地球上陸地的面積遠遠超過海洋的面積。( )四、連線題(8分)29.在模擬環形山形成的實驗中,把實驗的材料、做法與模擬對象連接起來。細沙 流星石子 環形山沙坑 流星撞擊地球扔石子的動作 月球表面。五、排序題(6分)30.如圖:這是月相圖片,請你將它們由月初到月末變化的順序排列下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的橫線上。→ → → → →六、簡答題(3+4,共7分)31.請你說說你在生活中是怎樣節約用水的?(至少寫2條)32.通過你對月球的了解,你認為月球適合人類居住嗎?為什么?七、實驗題(每小題2分,共10分)33.某科學小組為了研究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在陽光下的平地上豎直插了一根竹竿。他們每隔30分鐘去測量一次影子的長度。下表是他們在4小時內測得竹竿影子長度變化的數據,據此完成下列問題。測量次數 1 2 3 4 5 6 7 8 9影長(厘米) 120 110 80 60 50 25 50 60 80(1)在這個實驗中,形成影子的光源是 ,遮擋物是 。(2)根據上表我們可以推測出該小組開始測量竹竿影子長度的時間是( )。A.上午 B.正午 C.下午(3)推測一下,如果第9次測量半小時后進行第10次測量,竹竿影子的長度最有可能是( )A.60厘米 B.80厘米 C.100厘米(4)我們發現,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長矩變化的規律是( )。A.長→短→短 B.短→長→短 C.長→短→長(5)某同學在實驗中還發現影子的方向和太陽的位置有關,太陽在物體的西邊,影子就會出現在物體的 (填“東邊”或“西邊”)。八、綜合題(每空1分,共9分)34.2024年6月,嫦娥六號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請回答下列問題:(1)地球是太陽系大家族中的一顆行星,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 。(2)月亮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月相,月相變化的周期是 ( 填 “一天”“一個月”或“一年”)。(3)某科學小組連續觀察了一個變化周期的月相并拍照,其中5張如下圖所示。按農歷月初到月末排列,正確的順序為( → → → → )(括號里填字母)。(4)環形山是月球表面的顯著特征。在模擬月球上環形山形成的實驗中,若將不同大小的球從同一高度落下,大球砸出來的“環形山”較 (填“大”或“小”)。若將相同大小的球從不同高度落下,高處的球砸出來的“環形山”較 (填“淺”或“深”)。/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參考答案答案第2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1頁1. 太陽位置 相反 長—短—長2. 月球 潮汐3. 遠 近4. 球體 地球儀5. 江 河 湖 海6. 缺變圓 圓變缺7. 光 遮擋物 屏8. 恒星 光照9.A10.A11.B12.B13.C14.C15.B16.A17.B18.A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E F D A B C31.洗臉水用后可以洗腳,然后沖廁所;淘米水、煮過面條的水,用來洗碗筷,去油又節水;礦泉水要喝完等。32.月球上晝夜溫差大、沒有空氣,沒有水分,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所以不適合人類居住。33.(1) 太陽 竹竿(2)A(3)C(4)C(5)東邊34. 衛星 一個月 C E B A D 大 深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三單元測試卷時間:60分鐘 分值:100分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總分得分一、填空題(每空分,共20分)1.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隨著 的改變而改變,影子的方向總是和太陽的方向 ,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長短變化規律是 。2. 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它對地球的影響有許多方面,一個很容易觀察到的現象是 。3.太陽和月球的大小之所以看起來差不多,是因為太陽距離我們 ,月球距離我們 。4.地球是個很大的 ,為了便于觀察地球,人們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叫 。5.地球上的水大部分聚集在陸地表面的 、 、 、 中。6.月相的變化規律:上半月由 ,下半月由 。7.影子的形成需要 、 、 三個條件。8.太陽是一顆 ,太陽給地球帶來 和熱量。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9.( )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熱源,地球上的生物生存離不開它。A.太陽 B.火星 C.月球10.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變化的規律是( )。A.長—短—長 B.短—長—短 C.短—短—長11.像圖中那樣,用手電筒照射長方體,影子的形狀是( )。A. B. C.12.天空中天然的擋光物是( )。A.鳥類 B.白云 C.山體13.月相在一個月內的變化是( )。A.彎—圓 B.圓—彎—圓 C.彎—圓—彎14.下列地球上的現象中,與月球引力作用有關的是( )。A.地震 B.海嘯 C.潮汐15.航海家( )帶領船隊繞地球航行了一圈,證明地球是球形的。A.鄭和 B.麥哲倫 C.哥倫布16.科學家在探索太空時,星球上有沒有( )的存在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A.水 B.巖石 C.植物17.以下搜集資料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A.從網上查閱 B.從借來的書上剪 C.從圖書館的書上摘抄18.農歷下半月的月相是( )。A.由圓到缺 B.由缺到圓 C.由圓到缺再到圓三、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9.觀察任何時期太陽的照片,我們會發現太陽上面有很多黑子。( )20.在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規律是:長-短-短。( )21.物體擋住了光,光不能穿過、越過物體時,就形成的影子。( )22.皮影戲、手影游戲都利用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原理。( )23.月相變化的規律是上半月由缺到圓,下半月由圓到缺。( )24.月球看上去很明亮,因為它是一個發光體。( )25.觀察揚帆遠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帆頂后消失。( )26.地球與太陽、月球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地球是一顆有著豐富液態水的星球。( )27.制作海報時,用不同的色彩表達我們對地球的認識。( )28.通過觀察地圖我們發現,地球上陸地的面積遠遠超過海洋的面積。( )四、連線題(8分)29.在模擬環形山形成的實驗中,把實驗的材料、做法與模擬對象連接起來。細沙 流星石子 環形山沙坑 流星撞擊地球扔石子的動作 月球表面。五、排序題(6分)30.如圖:這是月相圖片,請你將它們由月初到月末變化的順序排列下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的橫線上。→ → → → →六、簡答題(3+4,共7分)31.請你說說你在生活中是怎樣節約用水的?(至少寫2條)32.通過你對月球的了解,你認為月球適合人類居住嗎?為什么?七、實驗題(每小題2分,共10分)33.某科學小組為了研究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在陽光下的平地上豎直插了一根竹竿。他們每隔30分鐘去測量一次影子的長度。下表是他們在4小時內測得竹竿影子長度變化的數據,據此完成下列問題。測量次數 1 2 3 4 5 6 7 8 9影長(厘米) 120 110 80 60 50 25 50 60 80(1)在這個實驗中,形成影子的光源是 ,遮擋物是 。(2)根據上表我們可以推測出該小組開始測量竹竿影子長度的時間是( )。A.上午 B.正午 C.下午(3)推測一下,如果第9次測量半小時后進行第10次測量,竹竿影子的長度最有可能是( )A.60厘米 B.80厘米 C.100厘米(4)我們發現,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長矩變化的規律是( )。A.長→短→短 B.短→長→短 C.長→短→長(5)某同學在實驗中還發現影子的方向和太陽的位置有關,太陽在物體的西邊,影子就會出現在物體的 (填“東邊”或“西邊”)。八、綜合題(每空1分,共9分)34.2024年6月,嫦娥六號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請回答下列問題:(1)地球是太陽系大家族中的一顆行星,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 。(2)月亮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月相,月相變化的周期是 ( 填 “一天”“一個月”或“一年”)。(3)某科學小組連續觀察了一個變化周期的月相并拍照,其中5張如下圖所示。按農歷月初到月末排列,正確的順序為( → → → → )(括號里填字母)。(4)環形山是月球表面的顯著特征。在模擬月球上環形山形成的實驗中,若將不同大小的球從同一高度落下,大球砸出來的“環形山”較 (填“大”或“小”)。若將相同大小的球從不同高度落下,高處的球砸出來的“環形山”較 (填“淺”或“深”)。/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參考答案答案第2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1頁1. 太陽位置 相反 長—短—長2. 月球 潮汐3. 遠 近4. 球體 地球儀5. 江 河 湖 海6. 缺變圓 圓變缺7. 光 遮擋物 屏8. 恒星 光照9.A10.A11.B12.B13.C14.C15.B16.A17.B18.A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E F D A B C31.洗臉水用后可以洗腳,然后沖廁所;淘米水、煮過面條的水,用來洗碗筷,去油又節水;礦泉水要喝完等。32.月球上晝夜溫差大、沒有空氣,沒有水分,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所以不適合人類居住。33.(1) 太陽 竹竿(2)A(3)C(4)C(5)東邊34. 衛星 一個月 C E B A D 大 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教科版(2017)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三單元測試卷(A3原卷).docx 教科版(2017)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三單元測試卷(A4原卷).docx 教科版(2017)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三單元測試卷(精品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