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如圖表示有氧呼吸過程簡圖,其中①~④表示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過程①發生在線粒體基質中B.線粒體外膜上有轉運葡萄糖的載體C.圖中的O 和CO 都順濃度梯度跨膜運輸D.有氧呼吸三個階段都可以產生ATP和NADH)2 0 2 5 年 山 東 省 普 通 高 中 學 業 水 平 等 級 考 試 · 沖 刺 預 測 卷 生 物 學全卷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90分鐘注 意 事 項 :1. 答 題 前 , 考 生 務 必 將 自 己 的 姓 名 、 準 考 證 號 填 寫 在 試 題 卷 和 答 題 卡 上 。2.作答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 題 區 域 均 無 效 。3. 考 試 結 束 后 , 本 試 題 卷 和 答 題 卡 一 并 上 交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 合 題 目 要 求 的 。1.生物大分子是構成細胞生命大廈的基本框架,研究組成生物體的成分對揭示生命現象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義。下列關于生物大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A.DNA 和蛋白質可分別用甲紫溶液和雙縮脲試劑檢測B. 脂肪、RNA 等生物大分子都由許多單體連接而成C. 細胞核和細胞質中都存在核酸一蛋白質復合物D. 生 物 大 分 子 都 含 有 C 、H 、O 、N, 且 以 碳 鏈 為 骨 架2.溶酶體是主要分布于動物細胞內的一種細胞器,對維持細胞內部環境的穩定發揮著重要作用。 溶醇體表面輸出膽固醇的轉運蛋白功能缺陷,引起C 型尼曼氏病,患者小腦功能失調。下列敘 述錯誤的是A.細胞自噬的過程與溶酶體密切相關B.溶酶體是人體漿細胞中膜面積最大的細胞器C. 水解酶合成過程中所需的能量主要來自線粒體D.C 型尼曼氏病患者體內膽固醇會在溶酶體內大量貯積3.大多數酶是球蛋白,表面有一個或多個袋狀的凹陷為其活性部位。只有底物分子與活性部位 精確契合,催化反應才能發生。酶與底物結合后,常常會擠壓或扭曲底物的某個化學鍵。下列 敘述正確的是A. 溫度、pH 和底物濃度都會影響酶的催化活性B. 酶都是在核糖體上以氨基酸為原料進行生物合成的C. 酶活性部位結構的特異性與酶的專一性密切相關D. 酶 擠 壓 或 扭 曲 底 物 的 某 個 化 學 鍵 可 為 反 應 提 供 能 量【2025高考沖刺預測卷 · 生物學 第 1 頁 ( 共 8 頁 )(量NAD+HF NADHmATPNADH②環co,)5.某種動物(2n)有紅色、黃色、藍色和綠色4種毛色,由常染色體上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 、B/b 控制,A 基因純合會導致該種動物在胚胎時期死亡。現讓紅色個體和純合藍色個體作 為親本雜交得F ,F 有兩種表型,綠色:藍色=1:1 ;F 中的綠色個體相互交配得F ,F 表型 及數量比為綠色:紅色:藍色:黃色=6:2:3:1 . 若F 中的雌、雄個體自由交配,子代的表 型及比例為A. 紅色:黃色:藍色:綠色=2:3:9:6 B. 紅 色 : 黃 色 : 藍 色 : 綠 色 = 3 : 1 : 2 : 1C. 綠色:藍色=3:1 D. 綠色:藍色=9:16. 新 冠 病 毒 依 賴 核 糖 體 “ 移 碼 ” 的 特 殊 機 制 來 提 高 病 毒 蛋 白 質 表 達 水 平 。 核 糖 體 “ 移 碼 ” 是 指 病 毒 RNA 翻譯過程中核糖體會向前或向后滑動一兩個核苷酸,導致病毒可以利用一段 RNA 為模 板翻譯產生兩種蛋白質。下列有關該現象的敘述,錯誤的是A. 核糖體“移碼”會導致RNA 上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位置改變B. 抑 制 新 冠 病 毒 翻 譯 過 程 中 的 “ 移 碼 ” , 可 大 幅 度 減 少 病 毒 蛋 白 質 合 成C. 可 通 過 檢 測 機 體 “ 移 碼 ” 強 度 , 可 以 判 斷 機 體 是 否 感 染 了 新 冠 病 毒D. 核糖體“移碼”可能會導致生物所含蛋白質種類數比基因種類數多7.某科研單位將野生型的大白菜經過誘變育種得到了早抽苔突變體,為探究早抽苔的原因,對野 生型基因與突變體基因進行相關檢測和比較,結果如圖1。野生型基因的表達產物是一種甲基 轉移酶,通過催化染色體中組蛋白的甲基化來影響基因 F 的表達,進而影響抽苔,野生型與突 變體F 基因的相對表達水平如圖2(野生型與突變體的 F 基因均正常)。下列敘述錯誤的是(野生型突變體注:上面為非模板鏈,非模板鏈下面的字母代表模板鏈對應的氨基酸,·處無對應氨基酸(UAO、UAA、UOA為終止密碼子)) (圖2) (■野生型□突變體0.0-1.0[0.E表達相對水平F某因)圖1A. 突變體發生堿基對G—C 缺失,導致終止密碼UGA 提前出現B. 突變體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進而控制大白菜抽苔早晚這對性狀C. 基因突變導致突變體中染色體組蛋白甲基化水平升高D. 突變體中F 基因表達水平下降,解除對大白菜抽苔的抑制【2025高考沖刺預測卷 · 生物學 第 2 頁 ( 共 8 頁 )8. 來自瑞典的著名生物學家、進化遺傳學家SvantePaabo 獲得了202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 獎,以表彰其“在已滅絕的人類基因組和人類進化方面的發現”。下列關于變異與進化的敘述, 正確的是A. 若沒有自然選擇影響,一個隨機交配的小群體基因頻率在各代保持不變B. 生物進化離不開可遺傳變異,但生物體發生可遺傳變異不一定發生進化C. 基因重組是變異的重要來源,只有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重組D.在自然界中,協同進化都是通過不同物種之間的生存斗爭實現的9.如圖表示對去除甲狀腺的大風給予大劑量甲狀腺激素后其機體耗氧量的變化,下列分析錯誤 的是(耗氧量2 ()A. 對去除甲狀腺的大鼠給予等量生理鹽水作為對照組B. 去除甲狀腺的大鼠體內促甲狀腺激素的含量會降低C. 甲狀腺激素可加快細胞呼吸以維持大鼠的體溫D. 腦細胞的甲狀腺激素受體數量可能少于胃黏膜細胞的10.CD20 抗原是一種B 細胞分化抗原,可位于前B 細胞和成熟 B 細胞上 .CD20 抗原基因在 95%以上的B 細胞性淋巴瘤中表達,而在造血干細胞、漿細胞和其他正常組織細胞中不表達。 利妥昔單抗是針對CD20 抗原的一種單克隆抗體,其與腫瘤細胞上的CD20 抗原特異性結合 后可以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分析以上材料,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利妥昔單抗能特異性識別CD20 抗原并發揮作用B. 利妥昔單抗為腫瘤細胞提供了誘導細胞凋亡的信息C. 造血干細胞分化為成熟B細胞的過程中,CD20抗原基因進行表達D. 當受到病原體和相應輔助T 細胞表面發生變化的特定分子刺激時B 細胞即可活化11.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黃文江研究員領導的植被遙感機理與病蟲害應用團隊正 式發布了2022年第11期亞非沙漠蝗蟲災情監測與評估報告。沙漠蝗是世界上最具破壞性 的遷徙性害蟲,給多國糧食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沙漠蝗分布在某片沙漠的不同高度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B. 研究沙漠蝗的生態位需要研究其與其他物種的種間關系等C. 植被為沙漠蝗提供食物,屬于影響種群數量的密度制約因素D. 發生過蝗災的農田在恢復過程中發生的演替類型屬于次生演替【2025高考沖刺預測卷 ·生物學 第3頁(共8頁)12.下列有關生態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 生態工程是指人類應用生態學和系統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對已被破壞的生態環 境進行修復、重建,從而提高生產力或改善生態環境B. 為加速恢復礦區生態環境,關鍵措施在于選擇能在該環境生活的物種C. 在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中,可在玉米等作物還未成熟時就將果穗和秸稈一起收獲,直 接作為牛羊的青飼料,稱為青貯D. 在濕地修復過程中,應選擇污染物凈化能力較強的多種水生植物,還需考慮這些植物各自 的生態位差異,以及它們之間的種間關系,這遵循自生原理13.草莓是以母株形成的匍匐莖作為子苗進行繁殖的,容易受到病毒侵襲,造成嚴重的品種退化。 培育脫毒苗,是防治草莓病毒病的根本對策。如圖為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獲得脫毒苗的基 本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外植體往往選擇草莓匍匐莖的莖尖 外植體-分 x 壓狀體→服每苗 B.X 是有特定結構和功能的薄壁組織團塊C. 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濃度、用量比例會影響脫分化和再分化D. 若要獲得突變體,一般用誘變因素處理X 而非外植體14.實驗小組的同學利用甲、乙兩只電表探究興奮在神經纖維傳導及突觸部位傳遞的情況。刺激 部位和測量部位如圖1所示,圖2是圖1某處興奮時膜電位的變化圖。已知藥物X 可以抑制 興奮性神經遞質的釋放。下列敘述錯誤的是(0時間(m)-70圖1圖2)A. 靜息狀態下,甲電表指針向左偏轉,圖2中bc 段由Na+ 內流所致B. 靜息狀態下,圖2中a 處膜電位為-70mV 主要與 K+ 外流有關C. 適宜電刺激N 處,可判斷興奮在圖1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方向D. 用藥物X 處理后,適宜電刺激M處只有一只電表發生一次偏轉15.某研究人員從人的皮膚細胞中提取出細胞核,然后將其植人去核的牛卵母細胞中,從而培育 出混合胚胎。該胚胎發育到一定階段時,可從中提取胚胎干細胞供醫學研究使用。下列有關 該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A. 運用的現代生物技術有核移植、胚胎體外培養等B. 卵母細胞的細胞質發揮了調控細胞核發育的作用C. 培育出的混合胚胎的遺傳物質主要來自人的細胞核D. 該胚胎發育到囊胚期時,其中的每個細胞都已經分化【2025高考沖刺預測卷 ·生物學 第4頁(共8頁)【2025高考沖刺預測卷 ·生物學 第5頁(共8頁) 【2025高考沖刺預測卷 · 生物學 第 6 頁 ( 共 8 頁 )二、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 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16.在鹽脅迫下大量的Na+ 進入植物根部細胞,會抑制 K* 進入細胞,導致細胞中Na+/K+ 的 比 例異常,使細胞內的酶失活,影響蛋白質的正常合成。如圖是耐鹽植物根細胞參與抵抗鹽脅 迫有關的結構示意圖,其根細胞生物膜兩側的H+ 形成的電化學梯度,在物質轉運過程中發 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HNe Nk細胞照外H55S0s1細胞質基質pH75 HNaNHXADPH~日液泡pH:5.5ATPADPH~日ATP)A.H+ 進入細胞的跨膜運輸和 H+ 進入液泡的跨膜運輸方式相同B.H+ 分布的特點可以使根細胞將 Na+轉運到細胞膜外或液泡內C.Na+ 逆濃度梯度進入細胞,順濃度梯度從細胞質基質進人液泡D. 與普通植物相比,耐鹽植物根部細胞的細胞液濃度高17.如圖為果蠅細胞正常分裂某一時段有關物質和結構數量變化的相關曲線,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 若 n=2, 該曲線可表示減數分裂I 過程中染色體組的變化B. 若 n=1, 該曲線可表示減數分裂Ⅱ部分過程中染色體組的變化C. 若該曲線表示果蠅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量變化,則n=8D. 該曲線不能表示果蠅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對數的變化18.如圖是解釋玉米根向重力生長原因的模型。平衡石是根冠細胞特有的結構。在垂直放置的 根中,平衡石停留在根冠細胞的基部,導致經由中柱運來的 IAA 在根冠均等分布,如圖1所 示。在水平放置的根中,平衡石停留在根冠細胞的近地側,導致根冠遠地側的IAA 向近地側運輸,如圖2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圖2) (柱(冠大細的胞)平衡石)圖1A. 據圖分析,IAA 的極性運輸受重力影響B. 在根部,IAA 只能從伸長區向根冠運輸C. 根向重力生長與平衡石在根冠細胞中的位置有關D. 在水平放置的根中,遠地側IAA 濃度低生長較快19.如圖表示人工魚塘中某魚類的出生率、死亡率與種群密度之間的關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出↑生(死亡率。死亡率出生率b種群密度)A. 當種群密度為a 或 b 時,種群的年齡結構為穩定型B. 當種群密度在a~b 之間時,該魚類的種群增長方式是“J” 形C. 當種群密度大于b 時,種內競爭程度隨著種群密度的增大而增大D.該魚類放養的合理密度應在a~b 之間20.處理垃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用微生物對其進行降解,如圖表示篩選高效降解淀粉菌種的過 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①培養一段時間按種培養皿菌種②培養皿)A. 圖中培養基應以淀粉為唯一碳源,將菌液接種到培養基應使用稀釋涂布平板法B. 菌落①與②周圍透明圈的大小不同原因是兩個菌群對碘液分解能力不同C. 若菌落①與②分屬細菌和真菌,則二者結構上最主要區別是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D. 實驗結束后,為防止造成環境污染,使用過的培養基應滅菌處理后再倒掉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21. (11分)農業專家在光照充足、CO 濃度適宜的條件下,探究大棚種植西瓜的最適生長溫度,得到在5~25℃溫度區間,光合作用強度和呼吸作用強度的曲線圖如下。回答下列問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35i7對1H07溫度/℃5 106s和4之20值01A,15622125生產00)(1)西瓜葉肉細胞所含的光合色素主要分布在_ 。為研究葉綠素含量與光合作用的關系,需從西瓜葉片中提取光合色素,試闡述實驗室提取光合色素的操作:(3)25℃時,若停止CO 的供給,短時間內葉綠體中Cs 的含量將會_ (填“升高”或 "降低),原因是_ _ ·(4)農業專家認為施用有機肥后,植物的光合速率增強可能還與其葉綠素的合成增加有關,其 理論依據是22 . (12分)已知果蠅的紅眼(B) 對白眼(b) 為顯性。現用四種純合果蠅品系甲(紅眼合)、乙(紅眼f)、丙(白眼合)和丁(白眼早)進行雜交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選用 _ (用“甲”“乙”“丙”和“丁”作答)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實驗,若 , 則基因 B/b 位 于 常 染 色 體 上 或 位 于 X 、Y 染色體的同源區段;若 ,則基因B/b 位 于X 染色體上。(2)摩爾根的學生布里吉斯為基因在染色體上提供了無可辯駁的證據:1916年布里吉斯發現, 白眼雌蠅和紅眼雄蠅交配,理論上子代應該是白眼雄蠅和紅眼雌蠅。但觀察大量子代后發 現,大約每2000~3000只子代個體中,有1只紅眼雄蠅、1只白眼雌蠅(注:果蠅體細胞中含有一 條X 染色體的是雄性,含2條X 染色體的是雌性,含3條或0條X 染色體的胚胎期致死,有 無 Y 染色體不影響性別)。布里吉斯假設:_ ,這樣就可解釋異常果蠅的出現。顯 微鏡檢查紅眼雄蠅、白眼雌蠅的染色體,證明了布里吉斯的正確性。(3)基因型為 X X 的果蠅受精卵,第一次有絲分裂形成的兩個子細胞中一個正常,另一個丟 失了 一 條X 染色體,導致該受精卵發育成一個左側軀體正常而右側軀體為雄性(XO 型 為 雄性)的嵌合體,則該嵌合體果蠅的眼色:左眼為 ,右眼為_23. (10分)抗利尿激素(ADH) 是一種九肽激素,是尿液濃縮和稀釋的關鍵性調節激素,其具體作 用機理如圖。尿崩癥是與 ADH 密切相關的內分泌疾病,病人表現為持續排出大量低滲性尿 液 。ADH 不足和 ADH 不敏感均可導致尿崩癥,前者導致中樞性尿崩癥,后者導致腎性尿崩 癥。回答下列問題:(JB側o:H O①ATP/ADH受體ADHA側H0)(1)圖中_ 側表示內環境。 ADH 的受體位于_ 細胞表面,ADH 與 受 體結合后可促進細胞內ATP 轉變為cAMP,cAMP 會激活 M 蛋 白 ,M 蛋白的作用是(2)推測中樞性尿崩癥可能是 或垂體損傷導致ADH 分泌不足引起的。與正常人相比,中樞性尿崩癥患者尿滲透壓降低的原因是_(3)腎性尿崩癥的病因復雜,結合上圖,從分子水平角度分析,推測腎性尿崩癥的病因可能是(寫出兩條即可)。【2025高考沖刺預測卷 · 生物學 第 7 頁 ( 共 8 頁 )24. (10分)三葉鬼針草是農田常見的外來惡性雜草,其人侵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為探究三葉 鬼針草快速入侵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研究者進行了相關研究。(1)農田生物群落的每種生物都占據著相對穩定的生態位,其意義是_(2)由于三葉鬼針草入侵后種群數量迅速增加,與農田作物爭奪水分、陽光、空間等而產生的 _加劇,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3)三葉鬼針草能分泌某種物質影響鄰近植物的生長,這可能是三葉鬼針草能快速人侵的另 一個重要原因。研究者利用三葉鬼針草葉水提液處理玉米幼苗,實驗結果如下表。三葉鬼針草葉水提液濃度/(g ·mL-) 根長/cm 苗高/cm 苗鮮重/g0 10.5±0.2 17.2±0.6 48.78±4.500.005 11.5±1.1 17.5±0.4 62.44±2.320.010 10.5±0.7 16.8±0.2 45.85±2.500.020 8.1±0.3 15.7±0.4 42.83±0.320.040 8.0±0.3 15.7±0.5 40.88±1.66研究者在三葉鬼針草葉水提液中發現了大量的揮發性萜類等化感物質,植物利用化感物 質對鄰近作物傳遞的信息屬 于 _信息。由表中信息可推測,不同濃度的三葉鬼針草葉水提液對玉米幼苗的生長影響表現出的特點為(4)農業生產中發現農田種植甘薯可顯著抑制三葉鬼針草的入侵,這種防控手段屬于。結合以上內容推測種植甘薯可抑制三葉鬼針草人侵的原因有__. (答出兩點可能的原因)25. (12分)近年來,轉基因技術蓬勃發展,對緩解資源約束、保護生態環境、改善產品質量、拓展農 業功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科研人員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從長穗偃麥草中獲取抗赤霉病 主效基因Fhb7 。 將 Fhb7 導人小麥,其表達產物可減輕赤霉菌對小麥的感染,從而避免小麥 赤霉病大規模爆發。如圖表示 EcoRI 、SacI 、HindⅢ 和 PstI 四種限制酶的切割位點。回 答下列問題:EcoR! Scl(Hing皿PuIEoR5字1)Hind m(復制原點+)Ssel PpI EcoR 1- Fhb7基四一PHI(1)研究人員采用PCR 技術可以獲得大量 Fhb7 基因,PCR 的原理是_(2)從PCR 的 過 程 和 DNA 分子的特點,請試著寫出設計引物時需要注意的兩個問題: — _、_ ·(3)圖中的啟動子是指_【2025高考沖刺預測卷 · 生物學 第 8 頁 ( 共 8 頁 )參考答案1.C A.DNA用二苯胺沸水浴檢測,蛋白質可以用雙縮脲試劑檢測,甲紫溶液是對染色體進行觀察時所用的 染料,A 錯誤;B.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不是由許多單體連接而成的,B 錯誤;C.細胞核中的染色體含有DNA 和蛋白質,細胞質中的核糖體含有 RNA 和蛋白質,故細胞核和細胞質中都存在核酸一蛋白質復合物,C 正 確 ;D.核酸、蛋白質和多糖都是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多糖中的淀粉、纖維素和糖原都是由 C、H、O 三 種元素組成,D 錯誤。2.B A. 溶酶體含有多種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細胞自噬的過程與溶酶體密切相關,A 正確;B. 內質網是人體漿細胞中膜面積最大的細胞器,B 錯誤;C.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細胞的“動力車 間”,水解酶合成過程中所需的能量主要來自線粒體,C 正確;D.由題意可知,C 型尼曼氏病患者體內溶酶體 表面輸出膽固醇的轉運蛋白功能缺陷,膽固醇會在溶酶體內大量貯積,D 正確。3.C A.底物濃度會影響酶促反應的速率,不會影響酶的催化活性,A 錯誤;B.蛋白質類酶都在核糖體上以氨 基酸為原料進行生物合成,RNA 類酶的合成不在核糖體上進行,B 錯誤;C. 由題干信息“只有底物分子與活 性部位精確契合,催化反應才能發生”可知,酶活性部位結構的特異性與酶的專一性密切相關,C 正確;D.擠 壓或扭曲底物的某個化學鍵有利于降低反應的活化能,酶不能為反應提供能量,D 錯誤。4.C A.過程①發生在細胞質基質中,A 錯誤;B.線粒體膜上無轉運葡萄糖的載體,B 錯誤;C.氣體的運輸方式 是自由擴散,圖中的O 和 CO 都是順濃度梯度跨膜運輸,C 正確;D.有氧呼吸第三階段消耗 NADH, 不產生 NADH,D 錯誤。5.A 根據題意可知,親代紅色個體的基因型為 Aabb、純合藍色個體的基因型為aaBB,F 中綠色個體基因型為 AaBb、藍色個體基因為 aaBb, 若F 中的雌雄個體自由交配,產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 AB:Ab:aB:ab=1:1:3:3,由于 A 基因純合會導致該種動物在胚胎時期死亡,因此子代紅色(Aabb): 黃色(abb): 藍色 (aaBb 、aaBB): 綠 色(AaBB 、AaBb)=2:3:9:6,A 符合題意。6.A A. 翻譯過程中發生“移碼”,核糖體讀取的起始密碼子位置沒有改變,讀取的終止密碼子位置可能改變,A 錯誤;B.新冠病毒依賴核糖體“移碼”的特殊機制來提高病毒蛋白表達水平,抑制“移碼”則可導致病毒蛋白質 合成減少,B 正確;C.細胞中核糖體“移碼”現象強度較大,說明新冠病毒已侵人細胞中,即可通過檢測機體 “移碼”強度,可以判斷機體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C 正確;D. 一 條RNA 為模板翻譯產生兩種蛋白質,可能導 致蛋白質種類數目超過基因種類數目,D 正確。7.C A.由圖1可知,相對于野生型來說,突變體W 位置的其中一個堿基對G-C 缺失,導致終止密碼 UGA 提前出現,A 正確;B.由題意可知,突變體由于基因突變導致合成的甲基轉移酶結構和功能異常,影響了基因 F 的表達進而影響抽苔,即突變體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進而控制大白菜抽苔早晚這對性狀,B 正確;C. 據 題干信息分析,甲基轉移酶催化染色體中組蛋白的甲基化,則該酶對應基因發生突變會導致組蛋白甲基化水 平下降,C 錯誤;D.由圖2可知,與野生型相比,突變體中F 基因表達水平下降,解除對大白菜抽苔的抑制,D 正確。8.B A. 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發生改變的因素有自然選擇、突變、遷人和遷出等,A 錯誤;B.生物進化離不開可遺 傳變異,但生物體發生可遺傳變異不一定發生進化,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B 正確;C. 同 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相應片段的交換也屬于基因重組,C 錯誤;D. 在自然界中,協同進化是通過 物種之間或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生存斗爭實現的,D 錯誤。9.B A. 根據單一變量原則,對照組應對去除甲狀腺的大鼠給予等量生理鹽水,A 正確;B. 去除甲狀腺的大鼠 體內促甲狀腺激素的含量會升高,B 錯誤;C. 甲狀腺激素能促進新陳代謝,促進物質的氧化分解,故該激素可 加快細胞呼吸以維持大鼠體溫,C 正確;D.由題圖分析可知,對切除甲狀腺大鼠給予大劑量甲狀腺激素后,腦 細胞耗氧量略微上升,而胃黏膜細胞耗氧量快速上升,故可推測:腦細胞的甲狀腺激素受體數量可能少于胃 黏膜細胞,D 正確。10.D A.利妥昔單抗是針對CD20 抗原的一種單克隆抗體,抗體具有特異性,所以利妥昔單抗能特異性識別 CD20 抗原并發揮作用,A 正確;B.利妥昔單抗與腫瘤細胞上的CD20 抗原特異性結合后可以誘導腫瘤細胞凋亡,說明利妥昔單抗為腫瘤細胞提供了誘導細胞凋亡的信息,B 正確;C.造血干細胞中CD20 抗原基因不 表達,成熟 B 細胞上具有CD20 抗原,故基因表達過程可發生在造血干細胞分化為成熟B 細胞的過程中,C 正確;D.當受到病原體刺激、相應輔助性T 細胞表面發生變化的特定分子刺激,以及輔助性T 細胞分泌的 細胞因子的作用下,B 細胞活化,D 錯誤。11.A A.沙漠蝗分布在某片沙漠的不同高度不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群落的垂直結構是指不同空間分布不同 的物種,A 錯誤;B.研究動物的生態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棲息地、食物、天敵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B 正 確 ;C.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的作用強度與種群的密度是相關的,因此屬于密度制約因素,C 正確;D.某農田 遭受蝗災后,原有的土壤條件等仍保留,故發生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D 正確。12.D A.生態工程是指人類應用生態學和系統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對人工生態系統進行分析、設計 和調控,或對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重建,從而提高生態系統的生產力或改善生態環境,促進人類 社會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系統工程技術或綜合工藝工程,A 錯誤;B.恢復礦區生態環境的關鍵在于植被 恢復,以及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為加速恢復礦區生態環境,人們采用的措施包括人工制造表 土、多層覆蓋、特殊隔離、土壤侵蝕控制等,B 錯誤;C. 青貯是指把鮮棵植物品種壓實封閉起來,使貯存的青 飼料與外部空氣隔絕,造成內部缺氧、致使厭氧發酵,從而產生有機酸,可使鮮棵飼料保存經久不壞,既可減 少養分損失又有利于動物消化吸收的一種貯存技術或方法,C 錯誤;D.選擇污染物凈化能力較強的多種水 生植物進行種植,同時考慮這些植物各自的生態位差異以及它們之間的種間關系,通過合理的人工設計,使 這些植物形成互利共存的關系,形成有序整體,實現自我優化、自我調節、自我更新和維持,這主要體現了生 態工程中的自生原理,D 正確。13.B A.植物分生區附近(如莖尖)的病毒極少,甚至無病毒,因此以其為外植體進行組織培養可以獲得脫毒 苗 ,A 正確;B.外植體經脫分化失去其特有的結構和功能,轉變成未分化的細胞,進而形成不定形的薄壁組 織團塊,即愈傷組織,B 錯誤;C.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濃度、用量比例會影響脫分化和再分化,一般生長素 較多促進生根,細胞分裂素較多促進長葉,C 正確;D. 愈傷組織具有較強的增殖能力,適宜用誘變因素處理 獲得突變體,D正確。14.A A. 靜息狀態下,膜外正電荷與膜內負電荷之間存在電位差,甲電表的指針會向右偏轉,圖2中bc 段為 動作電位的產生,主要與Na+ 內流有關,A 錯誤;B.靜息狀態下,a 處膜電位為-70mV 主要與K+ 外流有 關 ,B 正確;C. 適宜電刺激N 處,甲電表、乙電表的指針均發生偏轉,可用于判斷興奮在神經纖維上是雙向傳 導的,C 正確;D.用藥物X 處理圖1結構后,適宜電刺激M 處,只有甲電表發生一次偏轉,D 正確。15.D A.據題干信息可知,題述過程運用核移植技術獲得重組細胞,再通過胚胎體外培養技術培育出早期胚 胎,即運用的現代生物技術有核移植、胚胎體外培養等,A 正確;B.移植過程中,卵母細胞的細胞質發揮了調 控細胞核發育(激發細胞核全能性)的作用,B 正確;C.題干信息“某研究人員從人的皮膚細胞中提取出細胞 核……”可知,題述過程培育出的混合胚胎的遺傳物質主要來自人的細胞核,C 正確;D.發育到囊胚期的胚 胎中,內細胞團的細胞是胚胎干細胞,是一種未分化的細胞,D 錯誤。16.BD A.H+進入細胞的方式為協助擴散,H+ 進入液泡的方式為主動運輸,A 錯誤;B.H+ 經 SOS1 運進細胞 質基質的同時,能為Na+ 排出細胞提供動力,H+經 NHX 運人細胞質基質的同時,能為 Na+ 運輸到液泡內 提供動力,這一轉運過程可以幫助根細胞將 Na+ 轉運到細胞膜外或液泡內,從而減少 Na+對胞內代謝的影 響 ,B 正確;C.Na+ 順濃度梯度進人細胞,逆濃度梯度從細胞質基質進入液泡,C 錯誤;D. 與普通植物相比, 耐鹽植物根部細胞的細胞液濃度較高,有利于抵抗外界高鹽環境,D正確。17.A A.果蠅細胞正常減數分裂 I 過程中染色體組的變化為2 → 1,若n=2, 該曲線不能表示減數分裂I 過程 中染色體組的變化,A 錯誤;B.果蠅細胞正常減數分裂Ⅱ過程中染色體組的變化為1 →2 → 1,若n=1, 該曲 線可表示減數分裂Ⅱ過程中染色體組變化的部分過程,B 正確;C.果蠅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量變 化為8 → 16 → 8,則n=8,C 正 確 ;D.果蠅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減數分裂I 時有4對同源染色體;減數分裂 Ⅱ過程中不含同源染色體,其數量變化為4→0,D 正確。18.CD A.IAA的極性運輸是指生長素只能從形態學上端運輸到形態學下端,圖示過程未體現IAA 的極性運 輸受重力的影響,A 錯誤;B.據圖分析,IAA 在根部既能從伸長區向根冠運輸,也能從根冠向伸長區運輸,B 錯誤;C. 根據試題分析,玉米根向重力生長與平衡石在根冠細胞中的位置有關,C 正確;D. 在水平放置的根 中,近地側生長慢的原因是IAA 濃度高于遠地側,因根對生長素比較敏感,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生長受到抑制,遠地側生長素濃度低,生長較快,D正確。19.ACD A.當種群密度為a 或 b 時,種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種群的年齡結構為穩定型,A 正確;B. 當種群密 度在a~b 之間時,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種群數量呈增長趨勢,直至b 點出生率=死亡率,種群數量呈現S 形 (型)增長,B 錯誤:C.隨著種群數量的增加,種內競爭加劇,當種群密度大于 b 時,種內競爭程度隨著種群密 度的增大而增大、C 正 確 ;D.當種群密度在a~b 之間時,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種群數量呈增長趨勢,因此該 魚類放養的合理密度應在a~b 之間,D正確。20.ACD A.篩選高效降解淀粉菌種時,應該用以淀粉為唯一碳源的培養基,根據圖中菌落的分布可知,將菌 液接種到培養基使用的是稀釋涂布平板法,A 正確;B.碘液可用于鑒定淀粉,菌落①與②周圍透明圈的大小 不同原因可能是兩個菌群對淀粉分解能力不同,B 錯誤;C.細菌屬于原核生物,真菌屬于真核生物,原核細 胞和真核細胞在結構上最主要區別是有無核膜包被的細胞核,C 正確;D. 實驗結束后,為防止造成環境污 染,使用過的培養基應滅菌處理后再倒掉,D正確。21. (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1分)(1)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1分)將葉片剪碎后放人研缽中,向研缽中加入無水乙醇、碳酸鈣和 SiO , 進 行迅速、充分的研磨,將研磨液用單層尼龍布過濾,即可獲得富含光合色素的濾液(2)外界和自身呼吸作用 不能(1分)(3)升高(1分) CO 的固定減弱甚至停止,C 的消耗減少,而C, 的還原速率短時間不變,C 的生成速率 不變(4)有機肥分解產生的無機鹽中含N、Mg 等元素,這些元素被細胞吸收后可用于合成葉綠素解析:(1)西瓜葉肉細胞所含的光合色素主要分布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實驗室提取光合色素的操作 是:將葉片剪碎后放入研缽中,向研缽中加入無水乙醇、碳酸鈣和SiO , 進行迅速、充分的研磨,將研磨液用 單層尼龍布過濾,即可獲得富含光合色素的濾液。(2)在溫度為15℃時,CO 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此時西瓜植株光合作用消耗的CO 的獲得途徑有從外 界吸收和自身呼吸作用產生;據圖可知,在溫度5~25℃之間,光合作用強度與呼吸作用強度的差值(凈光合 作用強度)一直在上升未出現峰值,因此不能確定西瓜生長的最適溫度。(3)25℃時,若停止CO 的供給,短時間內葉綠體中C 的含量將升高,因為停止CO 的供給,則CO 的固定 減弱甚至停止,C 的消耗減少,而C, 的還原速率短時間不變,即C 的生成速率不變,因此葉綠體中C 的含 量將增加。(4)施用有機肥后,植物的光合速率增強可能還與其葉綠素的合成增加有關,原因是有機肥分解產生的無機 鹽中含 N 、Mg等元素,這些元素被細胞吸收后可用于合成葉綠素。22. (每空2分,共12分)(1)甲和丁 子代(或F ) 全為紅眼 子代(或F ) 雌果蠅全為紅眼,雄果蠅全為白眼(2)雌果蠅卵母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極少數細胞X 染色體不分離,導致卵細胞或含有2條X 染色體,或不 含有X 染色體。異常卵細胞與精子結合得到的XXY 個體為白眼雌蠅,XO 個體為紅眼雄蠅(3)紅色 紅色或白色解析:(1)通過雜交實驗確定基因B、b位于常染色體上或位于X、Y 染色體的同源區段還是位于X 染色體 上,可選擇隱性雌性與顯性雄性雜交,已知果蠅的紅眼(B)對白眼(b)為顯性,甲、乙、丙、丁都為純合子,可選 用甲(紅眼雄果蠅)和丁(白眼雌果蠅)作為親本進行雜交,若子代(或F ) 全為紅眼,則基因B/b 位于常染色 體上或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若子代(或F ) 雌果蠅全為紅眼,雄果蠅全為白眼,則基因B/b 位于 X 染色體上.(2)根據題意分析,雌果蠅卵母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極少數細胞X 染色體不分離,導致卵細胞或含有2條 X 染色體,或不含有X 染色體。異常卵細胞與精子結合得到的 XXY 個體為白眼雌蠅,XO 個體為紅眼雄 蠅,這樣就可以解釋異常果蠅的出現。(3)某基因型為X X 的果蠅受精卵,第一次有絲分裂形成的兩個子細胞一個正常,另一個丟失了一條X 染 色體,導致該受精卵發育成一個左側軀體正常而右側軀體為雄性(XO 型為雄性)的嵌合體,因為左側基因型 正常為X"X°, 故左眼為紅色;右側丟失的染色體若為X, 則右眼為白色;若丟失的是 X°, 則右眼為紅色。故 左眼為紅色,右眼為紅色或白色。23. (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0分)(1)B(1 分)腎小管和集合管(管壁上皮)促進攜帶水通道蛋白的囊泡與細胞膜融合,增加細胞膜上水通 道蛋白的數量(2)下丘腦(1分) ADH 分泌不足導致腎小管和集合管從原尿中重吸收水的能力下降,與正常人相比,最終 尿液中水的相對含量增多,尿滲透壓下降(3)ADH 受體數量不足(或缺陷)、cAMP 數量不足、M 蛋白激活障礙(或M 蛋白含量下降)等解析:(1)對于 A、B側的判斷,可從兩個角度進行:一是根據ADH 受體,有ADH 受體的一側在體內:二是 根據水的運輸方向,水會被重吸收到體內。據圖分析,M 蛋白促進攜帶水通道蛋白的囊泡與細胞膜融合,增 加細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數量。(2)ADH 不足可導致中樞性尿崩癥,而ADH 是由下丘腦神經分泌細胞分泌,垂體釋放的,所以與ADH 相 關的中樞是下丘腦和垂體。與正常人相比,中樞性尿崩癥患者尿滲透壓降低的原因是ADH 分泌不足導致 腎小管和集合管從原尿中重吸收水的能力下降,與正常人相比,最終尿液中水的相對含量增多,尿滲透壓 下降。(3)ADH 不敏感可導致腎性尿崩癥,據圖分析;從分子水平角度分析其病因:①受體角度,可能是ADH 受 體數量不足(或缺陷)或有其他物質與ADH 競爭受體等;②cAMP 角度.可能是cAMP 數量不足或ATP 轉 化為cAMP 障礙等;③M 蛋白角度,可能是M 蛋白激活障礙或M 蛋白含量下降等;④囊泡角度,可能是囊 泡與細胞膜融合受阻等。24. (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0分)(1)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環境資源(2)種間競爭(3)化學(1分)三葉鬼針草葉水提液濃度小于0.005時起促進作用,大于0.005時起抑制作用(4)生物防治(1分)甘薯是蔓藤植物,產生的化感作用抑制三葉鬼針草的人侵、甘薯與三葉鬼針草在競爭 中占優勢解析:(1)在群落中,每種生物都占據著相對穩定的生態位,研究某種動物的生態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棲息 地、食物、天敵、與其他物種的關系,這樣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環境資源,是群落中物種之間及生物與環 境間協同進化的結果。(2)種間競爭是不同物種之間為爭奪生活空間、資源、食物等而產生的一種直接或間接抑制對方的現象,在 種間競爭中常常是一方取得優勢而另一方受抑制甚至被消滅。由于三葉鬼針草人侵后種群數量迅速增加。 與農田作物爭奪水分、陽光、空間等而產生的種間競爭加劇,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3)研究者在三葉鬼針草葉水提液中發現了大量的揮發性萜類等化感物質,植物利用化感物質(化學物質) 對鄰近作物傳遞的信息屬于化學信息。由表中數據可知,三葉鬼針草葉水提液濃度小于0.005時起促進作 用,大于0.005時起抑制作用。(4)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種生物對付另外一種生物的方法。農業生產中發現農田種植甘薯可顯著抑制三葉 鬼針草的人侵,這種防控手段屬于生物防治。種植甘薯可以抑制三葉鬼針草人侵的原因是:甘薯是蔓藤植 物,產生的化感作用抑制三葉鬼針草的人侵、甘薯與三葉鬼針草在競爭中占優勢。25. (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2分)(1)DNA 雙鏈復制(2)引物自身不能有互補序列(1分)引物之間不能有互補序列(1分)(兩空順序可顛倒,合理即可)(3)位于基因首端的一段特殊DNA 序列,是RNA 聚合酶識別及結合的部位,能驅動轉錄過程(4)SacI 和 Pst I EcoRI 和 Sac I 終止子和標記基因 解析:(1)PCR 技術的基本原理類似于 DNA 雙鏈的復制。(2)設計引物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引物自身不能有互補序列、引物之間不能有互補序列、引物長度適當、引 物能與目的基因兩側特異性結合、避免與擴增 DNA 內有過多互補的序列。(3)啟動子是一段有特殊序列結構的DNA 片段,位于基因的上游,緊挨轉錄的起始位點,是RNA 聚合酶識 別及結合的部位,能驅動轉錄過程。(4)該基因工程操作中,先將Fhb7 基因與質粒組裝,最好選擇 SacI 和 PstI, 再組裝35S 啟動子時,最好選 擇 EcoRI 和 SacI, 可以做到不破壞目的基因和啟動子。組裝后的重組質粒還缺少終止子和標記基因。4.如圖表示有氧呼吸過程簡圖,其中①一①表示過程。02025年山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沖刺預測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過程①發生在線粒體基質中生物學B.線粒體外膜上有轉運葡萄糖的載體NAD NADMI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C.圖中的O2和CO,都順濃度梯度跨膜運輸注意事項:D.有氧呼吸三個階段都可以產生ATP和NADH】.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之作答時,許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5.某種動物(2)有紅色、黃色、藍色和綠色4種毛色,由常染色體上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題區城均無效。a,B/b控制,A基因純合會導致該種動物在胚胎時期死亡。現讓紅色個體和純合藍色個體作3.考試站表后,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為親本雜交得F1,F有兩種表型,綠色·藍色=1:1:F中的綠色個體相互交配得F,F2表型及數量比為綠色:紅色:藍色:黃色=6:2:3:1。若F,中的雌、雄個體自由交配,子代的表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項是符型及比例為合題目要求的。A.紅色:黃色·藍色綠色=2:3:9:6,B紅色:黃色1藍色*綠色=3:12:1】.生物大分子是構成細胞生命大廈的基本框架,研究組成生物體的成分對揭示生命現象具有十C,綠色:藍色=31D.綠色藍色=91分重要的意義。下列關于生物大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6,新冠病毒依賴核糖體“移碼”的特殊機制來提高病毒蛋白質表達水平。核糖體“移碼”是指病毒ADNA和蛋白質可分別用甲紫溶液和雙縮脲試劑檢測行:見中塵(RNA翻譯過程中核糖體會向前或向后滑動一兩個核苷酸,導致病毒可以利用一段RNA為模丑脂防、RNA等生物大分子都由許多單體連接而成F板翻譯產生兩種蛋白質。下列有關該現象的敘述,錯誤的是C,細胞核和細跑質中都存在核酸一蛋白質復合物A,核糖體“移碼”會導致RNA上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位置改變D.生物大分子都含有C、H,ON,且以碳鏈為骨架B.抑制新冠病毒翻譯過程中的“移碼”,可大幅度減少病毒蛋白質合成2.溶酶體是主要分布于動物細胞內的一種細胞器,對維持細胞內部環境的穩定發揮者著重要作用。C.可通過檢測機體“移碼”強度,可以判斷機體是否惑染了新冠病進溶酶體表面輸出膽固醇的轉運蛋白功能缺陷,引起C型尼曼氏病,忠者小腦功能失調。下列敘D,核糖體“移碼”可能會導致生物所含蛋白質種類數比基因種類數多7.某科研單位將野生型的大白菜經過誘變育種得到了早抽苔突變體,為探究早抽苔的原因,對野述錯誤的是生型基因與突變體基因進行相關檢測和比較,結果如圖1。野生型基因的表達產物是一種甲基A細胞自噬的過程與溶薛體密切相關轉移酶,通過催化染色體中組蛋白的甲基化來形響基因F的表達,進而影響抽苔,野生型與突B.溶酶體是人體漿細胞中膜面積最大的細胞器變體F基因的相對表達水平如圖2(野生型與突變體的F基因均正常)。下列敘述錯誤的是C.水解酶合成過程中所需的能量主要來自線粒體E1D.C型尼曼氏病患者體內膽固醇會在溶酶體內大量貯積野生型GCA COC AAG COT AM AGC AOA TOG AACCG3.大多數酶是球蛋白,表面有一個或多個袋狀的凹陷為其活性部位。只有底物分子與活性部位突變體二0cCM9cT米CAOA TOA ACC AOC-04,/出上面為幸模板感。非植板整下面的字母代表橫版腦對應的氫茶酸。處無對502精確契合,催化反應才能發生。酶與底物結合后,常常會擠壓或扭曲底物的某個化學鍵。下列日:應氫落限(U0.UM,U0A為其止密網子)0.0敘述正確的是圖1.中CA溫度、pH和底物法度都會影響南的催化活性的:,13了A.突變體發生堿基對G一C缺失,導致終止密碼UGA提前出現B爵都是在核轉體上以氨基酸為原料進行生物合成的B突變體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進而控制大白菜抽苔早晚這對性狀C,爵活性部位結構的特異性與磷的專一性密切相關C.基因突變導致突變體中染色體組蛋白甲基化水平升高D.酶擠壓或扭曲底物的某個化學鍵可為反應提供能量D.突變體中F基因表達水平下降,解除對大白菜抽苔的抑制【2025高考沖刺預測卷·生物學第1頁(共8頁)【2025高考沖刺預測卷·生物學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山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沖刺預測卷(四月) 生物學(含答案).docx 2025年山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沖刺預測卷(四月) 生物學(含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