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山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 ·沖刺預測卷生 物 學全卷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9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2.作答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 題區域均無效。3.考試結束后,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 合題目要求的。1.迎春葉細胞內某細胞器含有下表所示的三種化合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化合物 磷脂 蛋白質 核酸元素組成 ① ② ③水解產物 甘油、脂肪酸等 ④ 核苷酸A. 元素組成中①②③均是C、H、O、N、P、SB. 蛋白質、核酸高溫變性后降溫都能緩慢復性 C.④ 可代表氨基酸,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肽鏈D. 該細胞器一定是葉綠體,其內部有許多基粒2.某實驗小組以洋蔥為材料進行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實驗結果如表所示。下列關于該實驗的 敘述,錯誤的是試劑 中央液泡大小 原生質層的位置0.3g/mL蔗糖 變小 原生質層脫離細胞壁清水 逐漸恢復到原來大小 原生質層恢復到原來位置A.質壁分離過程中,細胞的吸水能力逐漸增大B. 質壁分離過程中,蔗糖溶液濃度小于0.3g/mLC. 質壁分離復原過程中,細胞液滲透壓小于細胞質基質滲透壓D. 質壁分離復原過程中,水分子可通過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進出細胞3.哺乳動物斷奶后,乳糖酶數量逐漸減少。1萬年以前,人類開始食用家畜的乳汁,成年人體內乳 糖酶含量明顯增加,而少數人不能產生乳糖酶,將患“乳糖不耐癥”。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乳糖酶能催化乳糖氧化分解為兩分子的單糖B.乳糖酶的催化活性不受乳糖分子濃度的影響C. 適宜條件下,乳糖酶在體外也能發揮催化作用D.人體內乳糖酶的變化與相關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有關【2025高考沖刺預測卷 ·生物學 第1頁(共8頁)4.哺乳動物的線粒體功能障礙時,體內可積累代謝物S,對身體造成危害。若將適量的酶I 和酶 Ⅱ溶液注射到線粒體功能障礙的實驗動物體內,可降低該功能障礙導致的危害,過程如圖所 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過程①②均發生在細胞質基質中,過程①產生[H] 和 ATP, 過程②消耗[H], 不產生 ATPB.線粒體功能障礙可導致有氧呼吸異常,注射酶I 溶液,有利于維持內環境酸堿度的穩定C. 注射酶Ⅱ溶液可避免過氧化氫對細胞的毒害,酶Ⅱ也可用于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D.正常細胞中,當氧氣供給不足時,過程②增強,產生過多的代謝物S 通過腎臟排出體外5.在胚胎發育形成趾的早期,雞爪和鴨掌的趾間都有蹼狀結構,但胚胎發育的后期,雞爪的趾骨 間蹼狀結構逐漸消失,而鴨掌的趾骨間蹼狀結構繼續生長。研究人員為了探究雞爪和鴨掌蹼 狀結構的形成和消失規律,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實驗甲:將鴨胚中預定形成鴨掌部分的細胞移植到雞胚的相應部位,實驗結果雞爪長成了鴨掌;實驗乙:將雞胚中預定形成雞爪部分的細胞移植到鴨胚的相應部位,實驗結果鴨掌長成了雞爪。 據此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實驗甲中雞爪長成了鴨掌,說明移植的鴨胚細胞具有全能性B. 雞爪蹼的消失可以適應陸地生活,可見細胞凋亡有利于生物體的生存C. 實驗甲和實驗乙形成對比實驗,表明細胞凋亡是由遺傳機制決定的D. 雞爪蹼的發育過程中存在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6.基因表達調控對生物體內細胞分化、形態發生等生命過程有重要意義,RNA 介導的基因沉默(是真核生物中介導基因沉默的一類重要)是生物體內一種重要的基因表達調控機制。miRNA RNA, 其作用機制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①② 過程的堿基互補配對方式完全相同B.前體RNA的加工過程中會發生肽鍵的斷裂C.目的基因和miRNA基因存在于一條染色體上D.RNA介導的基因沉默機制可以遺傳給后代) (口的基因①②88emRNA結合mOI核酸雜交分子①體RNA mR)7.如圖為人類某種遺傳病的系譜圖,受一對等位基因A/a 控制。不考慮X、Y 染色體的同源區 段,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Ⅲ: 的致病基因一定來自Ⅱ B. 該遺傳病一定為顯性遺傳病C.該病可能為伴X 染色體顯性遺傳病D.若Ⅱ不攜帶致病基因,則該病一定是顯性遺傳病【2025高考沖刺預測卷 ·生物學 第2頁(共8頁)【2025高考沖刺預測卷 ·生物學 第3頁(共8頁) 【2025高考沖刺預測卷 ·生物學 第4頁(共8頁)8.黃花杓蘭與西藏杓蘭的開花時間和分布區域均有所重疊,它們能夠通過人工雜交產生可育的 后代;但在自然界中,它們的傳粉者大小明顯不同,黃花杓蘭由麗蠅和熊蜂工蜂傳粉,而西藏杓 蘭由體形較大的熊蜂蜂王傳粉,由于傳粉者不同,二者在自然界中不能雜交。下列關于黃花杓 蘭與西藏杓蘭的敘述,正確的是A. 二者存在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 B.二者與傳粉者是協同進化的結果C. 二者花的形態和結構不存在差異 D. 二者的基因庫中不含有相同基因9. 心房鈉尿肽(ANP) 是由心房肌細胞合成并分泌的肽類激素,具有降低血壓功能,它也能使集合 管細胞膜上鈉通道關閉,減少腎臟對水分的重吸收,還能夠抑制醛固酮(固醇類激素)的合成和 分泌。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ANP 分泌較多會使血管處于舒張狀態,副交感神經的活動此時可能占優勢B. 醛固酮含量升高會造成Na+、水積聚在體內,細胞外液增多而導致組織水腫C.ANP 、醛固酮分別與不同受體結合并發揮作用后,會被滅活D. 在鈉平衡的調節過程中,ANP 和腎上腺皮質分泌的醛固酮作用相互“抗衡”10.為探究不同濃度赤霉素對色木械種子萌發的影響,研究小組分別用0、100、200、300、400、 500mg/L 的赤霉素溶液浸泡六組種子24h, 觀察種子萌發情況,結果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 高濃度的赤霉素可能會抑制種子的萌發B. 赤霉素可能調節植物細胞基因表達過程C. 種子的休眠是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D. 促進種子發芽的最適濃度不可能小于200mg/L(赤霉素濃度(mg/L))11.如圖是橋本氏甲狀腺炎的致病機理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 的是(抗體廠漿細胞甲狀腺細胞上CD8-T細胞適化[細胞毒性T細胞B細跑輔助性T維胞細胞壞死圓亡一功適華[)A. 能使B 細胞活化的抗原有可能位于患者甲狀腺細胞表面B. 靜脈注射的甲狀腺激素可定向運輸至靶細胞處發揮作用C. 該病患者可能出現智力低下和甲狀腺增生的癥狀D. 該病是免疫系統監視功能失調引起的自身免疫病12.2022年11月12日,江西九江廬山市石門澗山體發生森林火災。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 火災后,群落發生的演替類型屬于次生演替B. 火災后的演替過程中,群落空間結構會變得復雜C. 森林恢復過程中生物與無機環境間存在協同進化D. 火災前群落的物種組成與森林恢復后的物種組成相同13.果酒、果醋發酵的實質是細胞代謝過程中物質的轉化過程,如圖是傳統果酒和果醋發酵過程 中的物質轉化,①~⑤表示轉化過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 與①→③相比較,①→②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B. 不發生在細胞質基質的過程只有①③C. 醋酸菌細胞含有催化④⑤⑥過程所需的酶二氧化碳+水D.④→⑤過程與⑥過程的區別是糖類和氧氣是否充足14.下表是細胞工程技術應用中,各組所選的實驗材料及材料特點與實驗目的,其中匹配錯誤的是組別 實驗目的 實驗材料 材 料 特 點 基 A1 克隆高產奶牛 傳代10代以內的細胞 能保持細胞正常的二倍體核型2 培育脫毒草莓 莖尖 分裂能力強,易誘發突變3 培育番茄一馬鈴薯超級雜種 花粉粒 易于獲取,易于組織培養4 燒傷患者皮膚細胞移植 自體皮膚生發層細胞 分裂能力強,且不會引起免疫排斥A.1 和 2 B.2 和 3 C.3 和 4 D.1 和 415.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快速檢測餐飲食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方法,主要包括無菌采樣、培養基 預增菌、煮沸法提取 DNA 和實時熒光PCR 技術特異性檢測四個步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培養基預增菌可以通過保持營養的穩定供給使所提取的菌株均能正常生長B. 提取 DNA 時需將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培養液放人離心機中離心后采集上清液C. 可根據金黃色葡萄球菌基因組的保守序列設計兩種引物,兩引物的序列不互補D. 為滿足PCR 反應的需求,需控制退火溫度及添加Mg + 以保證DNA 的穩定增長二、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 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16.COP 膜泡運輸是內質網和高爾基體之間物質轉運機制之一。內質網駐留蛋白是指經核糖體 合成、內質網折疊和組裝后,留在內質網中的蛋白質。內質網駐留蛋白的羧基端有一段特殊 的信號肽,若內質網駐留蛋白被意外包裝進入 COPⅡ 轉運膜泡,會從內質網逃逸到高爾基體, 此時高爾基體順面膜囊區的信號肽受體就會識別信號肽并與之結合,將整個蛋白質通過COP I 轉運膜泡送回內質網。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內質網和高爾基體上的糖蛋白分布于膜外側B.COPI 和 COPⅡ 的膜泡轉運機制均受基因調控C. 漿細胞合成的抗體通過COPI 轉運膜泡直接進入內環境中D. 高爾基體上的信號肽受體通過堿基互補配對識別駐留蛋白信號肽17、雌性小鼠在胚胎發育至4~6天時(此時細胞在進行旺盛的分裂),細胞中兩條X 染色體會有 一 條隨機失活,經細胞分裂形成的子細胞中,此條染色體仍失活。雄性小鼠不存在 X 染 色 體 失活現象。現有兩只轉熒光蛋白基因(R 和 G) 的小鼠,甲為發紅色熒光的雄鼠(基因型為 X*Y), 乙 為 發 綠 色 熒 光 的 雌 鼠 ( 基 因 型 為 XGX)。 甲 、 乙 交 配 產 生F ,F 雌 雄 個 體 隨 機 交 配 , 產 生F . 若 不 考 慮 突 變 , 下 列 敘 述 正 確 的 是A.F 雌 鼠 中 有 一 半 可 同 時 發 出 紅 色 和 綠 色 熒 光B.F 中 最 多 有 一 半 的 小 鼠 能 夠 發 出 紅 色 的 熒 光C.F 中雌鼠都能發出熒光,有部分雄鼠不能發出熒光D. 基 因 R 與 基 因G 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18.抑郁癥是由高級神經活動產生的重度消極情緒得不到緩解而形成的。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 劑藥物可選擇性地抑制突觸前膜對5-羥色胺的回收,使得突觸間隙中5-羥色胺的濃度維 持在 一 定的水平,有利于神經系統的活動正常進行。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抑郁癥患者體內某些突觸間隙的5一羥色胺含量可能比正常人的少B.5- 羥色胺屬于抑制性神經遞質,會引起突觸后膜膜內負電位加深C.5- 羥色胺的正常合成、分泌并發揮催化效應使人產生積極的情緒D.5- 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會抑制突觸后膜上5-羥色胺轉運載體的活性19. 烏 結 具 有 非 常 豐 富 的 營 養 價 值 , 作 為 藥 用 具 有 去 瘀 生 新 、 滋 補 調 養 等 功 效 。 為 了 研 究 污 染 物 對烏鱧塘中生物的影響, 一組學生開展了研究性學習。他們選取了該池塘中的5種不同生(泥鰍 水蚤小球藻) (烏蠟河蚌泥鰍水蚤)物,并對其食物進行分析,結果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可 用 樣 方 法 調 查 烏 鱧 的 種 群 密 度B. 水 蚤 和 泥 鰍 存 在 捕 食 和 種 間 競 爭 兩 種 種 間 關 系C. 水蚤和河蚌數量減少會使烏鱧的種群密度下降D. 烏鱧的藥用意義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20.如圖為N 標記的某基因局部示意圖,限制性內切核酸酶 Sph I和 BamHI 的識別序列和切 割位點分別為 -GCATG*C 一和一G+CTAGC 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兩種限制酶切割基因中的磷酸二酯鍵和氫鍵,從而形成黏性末端B. 限 制 酶SphI 和 BamHI 都 能 從 ② 將 DNA 切開,但形成的黏性末端不同C. 若該基因上有m 個胞嘧啶,則復制n 次共需m·(2"-1) 個胸腺嘧啶D. 在 含 “N 的培養基中連續復制3次,子代中含 N 的 DNA 分 子 占 1 / 4 【2025高考沖刺預測卷 · 生物學 第 5 頁 ( 共 8 頁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c卡爾文循環磷酸丙糖Pi磷腹轉運/磷酸丙糖Pi圖1藍糖Pi—Pi淀 粉co )21 . (12分)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主要終產物,其合成過程如圖1所示。細胞質內形成的蔗糖 可通過跨膜運輸進入液泡進行臨時性貯藏 , 該過程是由位于液泡膜上的蔗糖載體介導的逆蔗 糖濃度梯度運輸 。 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干旱脅迫對光合產物分配的影響 : 將長勢一致的苦楮 幼苗平均分成對照、干旱處理、干旱后恢復供水三組,只給予成熟葉 CO , 檢 測 成 熟 葉 "CO 光合產物滯留量; 一 段時間后,檢測光合產物在細根、幼葉和莖尖部位的分配情況,如圖2所 示。回答下列問題:(6口對照組■千早處理■干早后恢復供水-s0oL如根幼葉和莖尖成熟葉100420)圖2(1)據圖1分析,參與蔗糖生物合成的酶位于 , 燕 糖 進 人 液 泡 的 跨 膜 運 輸 方 式 是(2)據圖1分析,當細胞質基質中Pi 濃度降低時,會 (填“促進”或“抑制”)磷酸丙 糖從葉綠體中運出,從而 (填“促進”或“抑制”)淀粉的合成。磷酸丙糖的輸 出 量 增 多 會 影 響 , 導 致 暗 反 應 速 率 下 降 。(3)據圖2分析,干早脅迫會導致成熟葉光合產物的輸出量 _,判斷依據是(4)據圖2分析,與干早處理組相比,干早后恢復供水,生長更顯著的是 (填“細根”或“幼葉和莖尖”)。大多數植物在干早條件下,氣孔會以數十分鐘為周期進行周期性的閉合,稱為“氣孔振蕩”,“氣孔振蕩”是植物對干早條件的一種適應性反應,有利于植物(·)生理活動的正常進行,其原因是22. (12分)某鼠(XY 型性別決定)種群中,有黃色正常尾和黃色卷尾兩種類型。偶然發現了一只 黑色正常尾雌性個體。已知毛色由基因E/e 控制,尾形由基因F/f 控制。現進行以下實驗過 程,回答下列問題:實 驗 一 :P 黑 色 正 常 尾 ( 早 ) × 黃 色 正 常 尾 ( 合 )F 黑色正常尾 黑色卷尾 黃色正常尾黃色卷尾2 : 1 : 2 : 1【2025高考沖刺預測卷 · 生物學 第 6 頁 ( 共 8 頁 )實驗二 :P 黑 色 正 常 尾 ( 早 ) × 黑 色 正 常 尾 ( 合 )F 黑色正常尾 黑色卷尾黃色正常尾 黃色卷尾6 3 2 1( 1 ) 分 析 兩組實驗,實驗二F 中不出現9:3:3:1的性狀分離比,其原因是 _(2)若E/e 和 F/f 兩對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實驗一中親本的基因型為 ; 讓實驗二中所有黃色正常尾與黃色卷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為(3)為確定黑色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位于X 染色體上,請根據上述實驗結果進行簡單的操 作進一步統計分析或實驗,并得出結論。實驗操作: ;實驗結論:23 . (10分)2022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題為“教育保護明天”,如何采取行動為患者提供科學、實用 的糖尿病知識,提高患者自我治療、自我監測和自我管理的技能,是當下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話 題 。 胰島素對血糖調節的部分機理如圖所示 。 回答下列問題 :(K通道)(1)據圖分析,人體血糖調節的方式是 ;圖示過程可以體現體液調節具有 兩 個特點。(2)圖中過程Ⅱ釋放的Pi 使胰島B 細胞膜上 K+ 通道磷酸化,使 ,K+ 外流受阻, 引起膜電位改變而促進Ca + 內 流 ;Ca +內流的效果是促進 的分泌。( 3 ) 圖 中 GLUT4 是 一 種 對 胰 島 素 敏 感 的 葡 萄 糖 轉 運 載 體 。 胰 島 素 的 作 用 機 理 是 , 從 而 提 高 了 細 胞 對 葡 萄 糖 的 轉 運 能 力 。(4)某同學通過查閱資料發現,體外培養胰島 B 細胞時,培養液中葡萄糖濃度升高能促進胰島B細胞的分泌。該同學為了驗證上述發現,進行了相關實驗,請完善以下表格。組別 實驗材料 自變量 因變量 實驗結果對照組 胰島B細胞 含正常濃度葡萄糖的培養液 ③實驗組 胰島B細胞 ①_ ②24 . (11分)近61年來,三江源國家公園持續變暖,降水量增多,年最大凍土深度迅速減小,氣候生 產潛力和植被覆蓋度增加,沼澤濕地碳儲量增多,河流流量總體增加,生態系統持續向好的方 向發展。回答下列問題:( 1 ) 三 江 源 國 家 公 園 中 , 植 物 對 動 物 的 作 用 有 ; 動 物 對 植 物 的 作 用 有 答出兩點)。(2)森林公園中的枯枝落葉是森林土壤有機質的主要來源,枯枝落葉的分解,對于提高森林生 產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枯枝落葉分解后為森林樹木提供了 ( 答 出 兩 種 ) 等物質,促進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從而提高了森林的生產力。參與枯枝落葉分解的 土 壤 生 物包括營腐生生活的 和 微 生 物 。 枯 枝 落 葉 的 分 解 過 程 體 現 了 生 態 系 統 的_ 功 能。( 3 ) 三 江 源 國 家 公 園 生 態 系 統 的 自 我 調 節 能 力 以 機 制 為 基 礎 , 該 機 制 的 作 用 是 使 生 態 系 統 的 結 構 和 功 能 保 持 。 沼 澤 生 態 系 統 受 到 破 壞 后 物 種 數 量 減 少 , 生 態 系統 自 我 調 節 能 力25 . (10分)如圖為“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生產過程圖解,質粒上箭頭所指部位為相應的限制酶的切 割 位 點 。 質 粒lacZ 基 因 編 碼 產 生 的 酶 可 以 分 解 培 養 基 中 的X-gal, 產生藍色物質,使菌落呈 現藍色,否則菌落為白色。回答下列問題:ER I EcoRVBamHI(-LcZ基因)ERV 青霉素_ 抗性基因① 重組質粒② 導人大腸桿曲一乙肝病森外殼BamH I BamH I目的基因EcoRV EcoRI(1)限制酶切割后,需要用 連接形成重組DNA 分子;若用病毒作為載體將目的 基因送人上圖受體細胞,應選擇 _ (填“動物病毒”、“植物病毒”或“噬菌體”)。(2)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質粒的自身環化,選用限制酶的最佳方案是(3)過程②處理大腸桿菌后,大腸桿菌處于 的 生 理 狀 態 。( 4 ) 為 了 篩 選 含 目 的 基 因 表 達 載 體 的 大 腸 桿 菌 , 可 在 培 養 大 腸 桿 菌 的 通 用 培 養 基 中 額 外 加 人 _,培養一段時間后挑選 (填“藍色”或“白色”)的菌落進一步培 養,從而獲得大量目的菌。(5)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后,常用 技術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出乙肝病毒外殼 .(血管) (蛋白的) (B⑧) (號傳導) ((4))c) (+)) (受阻化信號傳導) (C細胞代謝) (C丘) (道) (蛋白M,Ca 胰島B細胞) (組織細胞)【 2 0 2 5 高 考 沖 刺 預 測 卷 · 生 物 學 第 7 頁 ( 共 8 頁 ) 【2025高考沖刺預測卷 · 生物學 第 8 頁 ( 共 8 頁 )(2025年山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 ·沖刺預測卷》參考答案與解析生物學1.C A.磷脂的組成元素除了含有C、H、O外,還含有P 甚至N, 蛋白質的元素主要是C 、H 、O.N,有的含有S 等,核酸的組成元素包括C、H、O、N、P,因此元素組成中①②③共有的是C、H、O、N,A 錯誤;B.蛋白質變性 后會失活,降溫不能復性,核酸高溫變性后降溫能緩慢復性,B 錯誤:C.蛋白質的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氨基酸 脫水縮合形成肽鏈,因此蛋白質水解的產物是各種氨基酸,C 正確;D.根據題意和表格可知,迎春葉細胞內該 細胞器中含有磷脂,說明具有膜結構,且含有核酸,那么該細胞器可能是葉綠體或線粒體,D 錯誤。2.C A. 質壁分離過程中,細胞液的濃度逐漸增大,細胞的吸水能力逐漸增大,A 正確;B. 質壁分離過程中細胞 失水使藍糖溶液濃度小于0.3g/mL,B 正確;C.質壁分離復原過程中,細胞吸水,細胞液滲透壓大于細胞質基 質滲透壓,C 錯誤;D.水分子可以通過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進出細胞,因此質壁分離復原過程中,水分子可通 過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進出細胞,D 正確。3.A A.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為兩分子單糖,A 錯誤;B.乳糖酶的催化活性不受乳糖分子濃度的影響,B 正確:C.酶在體內體外都能發揮作用,適宜條件下,乳糖酶在體外也能發揮催化作用,C 正確;D.乳糖酶的化學本質 是蛋白質,其相關變化與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有關,D 正確。4.C A. 由圖可知,過程①代表有氧呼吸(或無氧呼吸)第一階段,過程②代表丙酮酸生成代謝物S, 據哺乳動物 無氧呼吸代謝產物推測,代謝物S 可能為乳酸,這兩個過程都發生在細胞質基質中,過程①中可產生[H] 和 ATP, 過程②丙酮酸在無氧呼吸第二階段生成乳酸過程中消耗[H], 不產生ATP.A 正確;B.由圖可知,線粒 體功能障礙可導致丙酮酸生成代謝物 S. 代謝物 S 運出細胞,在酶I 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和 H O , 前者接著參 與代謝,后者在酶Ⅱ作用下分解為 H O 和 O , 該過程可以減少酸性物質積累,維持內環境酸堿度的穩定,B 正 確 ;C.注射酶Ⅱ溶液可避免過氧化氫對細胞的毒害,推出酶Ⅱ為H O 酶,由于溫度會影響H O 分解,因 此不能用H O 和 H O 酶來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C 錯誤:D.正常細胞中,當氧氣供給不足時,丙酮酸 無法進入線粒體中被利用,而是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過程②,產生過多的代謝物S, 這些代謝物S 通過腎臟以 尿液形式排出體外,D正確。5.A A. 實驗甲中雞爪長成了鴨掌不能體現移植的鴨胚細胞具有全能性,因為沒有體現出形成各種細胞或完 整個體,A 錯誤;B.雞爪趾骨間蹼狀結構逐漸消失的過程是相關基因程序性表達造成的結果,屬于細胞凋亡, 為正常的生命現象,該現象的發生有利于生物體的生存,B 正確;C.實驗甲和實驗乙都是實驗組,形成對比實 驗,表明細胞凋亡是由遺傳機制決定的,即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程序性死亡過程,C 正確;D.雞爪蹼的發 育過程中存在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即蹼的形成是細胞分裂、分化的結果,D正確。6.D A.①中有堿基T 與堿基 A 配對,②中無堿基T 與堿基A 配對,A 錯誤;B.前體RNA 的加工過程會發生 磷酸二酯鍵的斷裂,B 錯誤;C.目的基因和 miRNA 基因可以存在于不同的染色體上,C 錯誤;D.RNA 介 導 的基因沉默機制可以遺傳給后代,D 正確。7.D A. 若該病是伴X 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則Ⅲ,的致病基因來自Ⅱ.A 錯誤;B.該病可能為常染色體顯性遺 傳病、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也可能為伴X 染色體隱性遺傳病,B 錯誤;C.Ⅲ(患病男性)的母親Ⅱ,正常,該 病不可能為伴X 染色體顯性遺傳病.C 錯誤;D.若Ⅱ:不攜帶致病基因,則Ⅲ,一定是雜合子,雜合子表現顯 性性狀,則該病一定是顯性遺傳病,D 正確。8.B A.二者分布區域有重疊且能夠通過人工雜交產生可育的后代,說明不存在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A 錯 誤 ;B. 黃花杓蘭與西藏杓蘭與為其傳粉的昆蟲間表現出的相互適應是協同進化的結果,B 正確;C.自然界中 的生物之間相互適應,黃花杓蘭與西藏杓蘭的傳粉者大小不同,據此推測它們花的形態結構可能存在差異,C 錯誤;D.黃花杓蘭與西藏杓蘭的基因庫中可能含有相同的基因,D 錯誤。9.B A. 心房鈉尿肽 (ANP) 是由心房肌細胞合成并分泌的肽類激素,具有降低血壓功能,ANP 分泌較多會使 血管處于舒張狀態,副交感神經的活動此時可能占優勢,A 正確;B.醛固酮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 的重吸收,醛固酮含量升高會造成血漿中Na* 濃度增大,血漿滲透壓增大,吸水,維持血鈉平衡,水積聚在體內,細 胞外液增多,但不會導致組織水腫,B 錯誤;C.ANP 是一種肽類激素,醛固酮也是一種激素,它們分別與各自 的特異性受體結合,發揮作用后就被滅活了,C 正確;D. 醛固酮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 Na* 的重吸收,ANP 能夠使集合管上皮細胞膜上鈉通道關閉,抑制鈉離子進人,兩者在鈉平街的調節過程中作用相反,即 ANP 和 腎上腺皮質分泌的醛固酮作用相互“抗衡”,D 正確。10.D A.分析圖示可知,當赤霉素濃度為500mg/L 時,種子的萌發率明顯小于對照組,可知高濃度的赤霉素 可能會抑制種子的萌發,A 正確;B. 赤霉素作為一類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發揮重要作 用,其中包括對植物細胞基因表達過程的調節,B正確;C.種子的休眠是植物在長期發育過程中獲得的一種 抵抗不良環境的適應性,是生物長期進化的結果,C 正確;D.促進種子發芽的最適濃度在100~300mg/L 之 間,有可能小于200mg/L,D 錯誤。11.A A. 據圖可知,漿細胞分泌的抗體可攻擊甲狀腺細胞,因此能使B 細胞活化的抗原可能位于患者甲狀腺 細胞表面,A 正確;B.激素的運輸是不定向的,B錯誤;C. 該病是患者的甲狀腺受到抗體和細胞毒性T 細胞 的攻擊引起甲狀腺細胞壞死或凋亡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引起的,患者體內甲狀腺激索分泌不足,若在幼兒 期發病,則可能出現智力低下的癥狀,但不會出現甲狀腺增生的癥狀,C 錯誤:D.圖中的該種免疫失調病是 由于人體免疫系統異常敏感,反應過度,“敵我不分”地將自身細胞當做外來異物進行攻擊而引起的,屬于免 疫系統自穩功能失調而導致的自身免疫病,D 錯誤。12.D A.火災發生后,森林的土壤條件還存在,所以該群落演替類型是次生演替,A 正確:B.火災后的演替過 程中,物種豐富度逐漸增加,群落的空間結構會變得復雜,B 正確;C.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問存在 協同進化,森林的恢復過程中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存在協同進化,C 正確;D. 由于環境因素的影響,火災前 群落的物種組成與森林恢復后的物種組成有可能不同,D 錯誤。13.C A.①→②過程是無氧呼吸,有利于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乙醇,①→③過程是有氧呼吸,有利于酵母菌大 量繁殖,A 錯誤;B.不發生在細胞質基質的過程只有③,③過程是酵母菌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階段,發生的場 所是線粒體,B 錯誤;C.醋酸菌既能利用糖類進行醋酸發酵,也能利用乙醇進行醋酸發酵,推測醋酸菌細胞 內含有催化④⑤⑥過程所需的酶,C 正確;D.④→⑤ 過程與⑥過程均需要充足的氧氣,兩個過程的區別是糖 源是否充足,D錯誤。14.B 培育脫毒草莓時,選用根尖或莖尖為材料,原因是分裂能力強,莖尖等分生組織含病毒很少,甚至不含病 毒,2組錯誤;培育番茄一馬鈴薯超級雜種植株,應選用兩種植物的體細胞,不能選用花粉粒,3組錯誤,綜上 所述,B 正確。15.B A.培養基預增菌,目的是增加待測菌的數量,可以通過保持營養的穩定供給使所提取的菌株均能正常 生長,A 正確;B.提取 DNA 時需將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培養液放入離心機中進行離心,將上清液去除后對菌 體進行采集,B 錯誤:C. 兩種引物分別和目的基因的兩端的序列互補,兩引物的序列不互補,C 正確;D. Mg 可以提高已發生錯配區域的穩定性,為滿足 PCR 反應的需求,需控制退火溫度及添加 Mg+ 以保證 DNA 的穩定增長,D 正確。16.ACD A. 細胞膜上含有糖蛋白,分布于膜外側,內質網和高爾基體上不含有糖蛋白,A 錯誤:B.COPI 和 COPⅡ 的膜泡轉運機制都受到基因的調控,B正確;C.漿細胞合成的抗體通過COPⅡ 轉運膜泡進入高爾基 體,經囊泡運輸,通過細胞膜進入內環境中,C 錯誤;D. 高爾基體的信號肽受體識別駐留蛋白信號肽的過程 無堿基互補配對,D 錯誤。17,B AB.由于雌性小鼠在胚胎發育至4~6天時,細胞中兩條 X 染色體會有一條隨機失活,經細胞分裂形成 的子細胞中,此條染色體仍失活,因此F, 雌性小鼠中,基因型為X*X 的小風可能發出兩種顏色的熒光,也 可能只發出一種顏色的熒光,A 錯誤,B 正確:C.F 中基因型為XX(占總數的1/16)的雌風不能發出熒光。 基因型為X*X、XSX的雌風也可能不發出熒光,C 錯誤;D.基因R 與基因G 都位于X 染色體上,二者的遺傳 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D 錯誤。18.BCD A.分析題意可知,抑郁癥患者體內某些突觸間隙的5-羥色胺含量可能比正常人的少,A 正確;B.5 一羥色胺屬于興奮性神經遞質,會引起突觸后膜的電位由外正內負變為外負內正,B 錯誤;C.5- 羥色胺起 傳遞信息的作用,不起催化作用,C 錯誤;D.5- 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會抑制突觸前膜上5-羥色胺轉運載體 的活性,D 錯誤。19.AC A. 可用標記重捕法調查烏籃的種群密度,A 錯誤;B.分析表格內容可知,當泥鰍以水蚤為食物時,二者 存在捕食關系;當泥鰍和水蚤同時以小球藻為食物時,二者存在競爭關系,B正確:C.水蚤和河蚌數量減少, 小球藻中的能量經泥鰍流入烏績增多,能量消耗減少,因此烏縊的種群密度上升,C 錯誤;D. 生物多樣性的 價值包括直接價值、間接價值和潛在價值,烏鱗的藥用意義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D 正確。20.BD A.兩種限制醇切割基因中的磷酸二酯鍵,從而形成黏性末端,不作用于氫鍵,A 錯誤;B. 根據限制酶 Sph I和 BamHI 的識別序列可知二者都能從②處 G 與C 之間進行切割,且產生的黏性未端不相同,B 正 確 :C.若該基因上有m 個胞嘧啶,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G=C=m, 但無法確定T 與 A 的數量,故復制n 次所需胸腺嘧啶數目無法確定,C 錯誤;D, 在含"N 的培養基中復制3次,共產生8個DNA, 根據半保留復 制,子代中含"N 的 DNA 分子數量為2個,所占比例為1/4,D 正確。21. (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1)細胞質基質 主動運輸(2)抑制 促進 C 的再生(2分)(3)減少 與對照組相比,干早處理組成熟葉光合產物滯留量增加(2分)(4)幼葉和莖尖 既能降低蒸騰作用強度,又能保障 CO 供應,使光合作用正常進行(2分)解析:(1)結合題圖可知,磷酸丙糖運出葉綠體后在細胞質基質中形成蔗糖,故參與蔗糖生物合成的酶位于 細胞質基質。由題干信息“細胞質內形成的蔗糖可通過跨膜運輸進入液泡進行臨時性貯藏,該過程是由位 于液泡膜上的蔗糖載體介導的逆蔗糖濃度梯度運輸",可知蔗糖進入液泡的跨膜方式是主動運輸。(2)根據圖1分析可知,當細胞質基質中Pi 濃度降低時,會抑制磷酸丙糖從葉綠體中運出,從而促進淀粉的 合成。而磷酸丙糖的輸出量增多會影響C 的再生,導致暗反應速率下降。(3)由圖2可知,與對照組相比,干早處理后成熟葉中“CO 光合產物的滯留量增加,說明干早脅迫會導致成 熟葉光合產物的輸出量減少。(4)與干早處理組相比,干旱后恢復供水,生長更顯著的是幼葉和莖尖。因為干旱處理恢復供水后幼葉和莖 尖獲得的光合產物的相對增量更大。在干旱條件下,蒸騰作用過強會導致植物缺水萎蔫,植物氣孔會以數 十分鐘為周期進行周期性的閉合,這樣既能降低蒸騰作用強度,又能保障 CO 供應,使光合作用正常進行, 有利于植物生理活動的正常進行。22. (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2分)(1)控制尾形的基因F 純合致死(2)EeFf (早)、eeFf(合)黃色正常尾:黃色卷尾=1:1(3)實驗操作:統計實驗二中F 雌性和雄性中黑色與黃色個體的比例實驗結論:若雌性和雄性個體中黑色個體與黃色個體的比例都是3:1,則該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若雌性全 為黑色個體,雄性中黑色個體與黃色個體的比例是1:1,則該基因位于 X 染色體上(4分)解析:(1)實驗二親本均是黑色正常尾,F 中出現黃色和卷尾,可知黑色和正常尾是顯性性狀。實驗二F 中 黑色:黃色=(6+3):(2+1)=3:1,正常尾:卷尾=(6+2):(3+1)=2:1,分析可知,兩對等位基因位 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符合自由組合定律。控制毛色的基因表現正常,而控制尾形的基因F 純合致死。(2)若E/e 和 F/f 兩對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由于黑色和正常尾是顯性性狀,控制尾形的基因F 純合 致死,實驗一的F 中黑色:黃色=(2+1):(2+1)=1:1 . 正常尾:卷尾=(2+2):(1+1)=2:1,則實 驗一中親本的基因型為EeFf (早)、eeFf(合)。實驗二中黃色正常尾(2/3eeFf) 和黃色卷尾(1/3eeff)自由交 配,產生的配子及比例是eF:ef=1:2, 自由交配后子代基因型為1/9eeFF 、4/9eeFf、4/9eeff,由于F 純合 致死,則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是黃色正常尾:黃色卷尾=1:1.(3)為確定黑色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位于X 染色體上,可統計實驗二中F 雌性和雄性個體中黃色和 黑色個體的比例,若雌性和雄性個體中黑色個體與黃色個體的比例都是3:1,則該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若 雌性全為黑色個體,雄性中黑色個體與黃色個體的比例是1:1,則該基因位于 X 染色體上。23. (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1)神經一體液調節 通過體液運輸 作用于粑細胞和靶器官 作為信使傳遞信息(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后 兩空順序可顛倒)(2)K* 通道關閉 胰島素(3)與蛋白N 結合后促進含 GLUT4 的囊泡與細胞膜的融合(2分)(4)①含高濃度葡萄糖的培養液②胰島素含量③實驗組的胰島素含量高于對照組解析:(1)圖中血糖濃度的調節既有下丘腦等參與的神經調節,也有胰島素等激素參與的體液調節,故人體 血糖調節的方式是神經一體液調節。圖示過程可以體現體液調節具有通過體液運輸,作用于爬細胞和靶器 官,作為信使傳遞信息的特點。(2)據圖可知,過程Ⅱ釋放的Pi 使胰島B 細胞膜上 K+ 通道磷酸化,使 K* 通道關閉,K* 外流受阻,引起膜電 位改變而促進Ca +內流,進而促進胰島素分泌。(3)分析圖示可知,胰島素與粑細胞表面的蛋白N 結合后,引起細胞內的信號傳導,促進含GLUT4 的囊泡 與細胞膜融合,增加了細胞膜上GLUT4 的數量,從而提高了細胞對葡萄糖的轉運能力,增加了葡萄糖的吸 收進而降低血糖濃度。(4)根據題干信息,實驗目的是驗證“培養液中葡萄糖濃度升高能促進胰島B 細胞的分泌”,所以實驗自變量 是葡萄糖的濃度,因變量是胰島B 細胞分泌的胰島素含量;所以對照組是將胰島B 細胞放在含正常濃度葡 萄糖的培養液培養,實驗組是將胰島 B 細胞放在含高濃度葡萄糖的培養液培養,測定培養液中胰島素的含 量;如果實驗結果是實驗組的胰島素含量高于對照組,則證明該結論。24. (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1)為動物提供食物和棲息空間(2分)對植物的傳粉和種子傳播具有重要作用(合理即可,2分)(2)CO H O(2 分)動物 物質循環(3)負反饋調節 相對穩定 下降解析:(1)三江源國家公園中,植物對動物的作用有為動物提供食物和棲息空間等,動物對植物的作用有對 植物的傳粉和種子傳播具有重要作用。(2)枯枝落葉分解后可形成CO 、H O 及無機鹽等物質,CO 、H O 可作為光合作用的原料,而無機鹽與光合 作用的酶、ATP 、NADPH及葉綠素等合成有關;腐生動物和微生物對枯枝落葉都有分解作用:枯枝落葉被 分解成無機物后再度被植物利用,這體現了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功能。(3)三江源國家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以負反饋調節機制為基礎,該機制的作用是使生態系統的結構和 功能保持相對穩定。沼澤生態系統受到破壞后物種數量減少,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下降。25. (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0分)(1)DNA 連接酶(1分)噬菌體(1分)(2)BamHI和EcoR I(3)容易吸收周圍環境中 DNA 分子(4)X-gal(1 分 ) 白 色(5)抗原一抗體雜交(1分)解析:(1)限制酶切割后,目的基因和載體質粒含有相同的黏性末端,需要用DNA 連接酶連接形成重組 DNA分子;病毒寄生具有專一性,動物病毒只能寄生在動物細胞內,植物病毒只能寄生在植物細胞內,噬菌 體只能寄生在大腸桿菌內,圖中受體細胞是大腸桿菌,因此若用病毒作為載體將目的基因送入上圖受體細 胞,應選擇噬菌體。(2)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質粒的自身環化,不能單一酶切,因此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最佳方法是使用雙酶切法 處理目的基因和載體,使其產生相同的黏性末端,進而通過 DNA 連接酶構建基因表達載體,且選擇限制酶 的要求是不能破壞目的基因,故不選擇EcoRV, 因此可以選擇 BamHI 和 EcoRI 處理目的基因和質粒。(3)過程②用CaCl 處理大腸桿菌,增大大腸桿菌細胞壁的通透性,使得大腸桿菌處于容易吸收周圍環境中 DNA 分子的生理狀態。(4)LacZ 基因編碼的酶可使X-gal 分解,產生藍色物質,使菌落呈現藍色。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目的基因 的插人使 LacZ 基因破壞,不能表達出相應的酶,進而不能使培養基中X-gal 分解,因此菌落呈現白色。即 為了篩選含目的基因表達載體的大腸桿菌,可在培養大腸桿菌的通用培養基中額外加入X-gal, 培養一段 時間后挑選出“白色”的菌落進一步培養,從而獲得大量目的菌。(5)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后,常用抗原一抗體雜交技術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出乙肝病毒外殼。如果目 的基因表達,是可以檢測到相應的蛋白質。4.哺乳動物的線粒體功能障母時,體內可積累代謝物S,對身體造成危害。若將適量的酶I和酶2025年山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沖刺預測卷Ⅱ溶液注射到線粒體功能廉礙的實驗動物體內,可降低該功能難礙導致的危老,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生物學內細數外參與代謝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注意事項:代物5產代調物s刷1丙圖鏡1.茶題前,考生務必辯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HO2作答時,符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H0+01題區城均無效。3.考試姑來后,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A.過程①②均發生在細胞質基質中,過程D產生[H]和ATP,過程②消耗[H門,不產生ATPB.線拉體功能障礙可導致有氧呼吸異常,注射酶I溶液,有利于維持內環境酸堿度的穩定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C.注射醇Ⅱ溶液可避免過氧化氫對細胞的毒害,得Ⅱ也可用于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合題目要求的。D.正常細胞中,當氧氣供給不足時,過程②增強,產生過多的代謝物S通過腎臟排出體外1.迎春葉細胞內某細胞器含有下表所示的三種化合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5.在胚胎發育形成趾的早期,雞爪和鴨掌的趾間都有聯狀結構,但胚胎發育的后期,雞爪的趾骨化合物磷脂蛋白質間蹼狀結構逐漸消失,而鴨掌的趾骨問蹼狀結構繼續生長。研究人員為了探究雞爪和鴨章聯核酸“女元素組成①狀結構的形成和消失規律,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②生③點水解產物甘油、脂肪酸等①核苷酸實驗甲:將鴨胚中預定形成鴨掌部分的細胞移植到雞胚的相應部位,實驗結果雞爪長成了鴨掌:心出實驗乙:將雞胚中預定形成雞爪部分的細胞移植到鴨胚的相應部位,實驗結果鴨登長成了雞爪,A元素組成中①②③均是C、H、O、N、P,S據此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B.蛋白質、核酸高祖變性后降溫都能緩慢復性C①可代表氨基酸,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肽鏈A實驗甲中雞爪長成了鴨掌,說明移植的鴨胚細胞具有全能性D.該細胞器一定是葉綠體,其內部有許多基粒B.雞爪跌的消失可以適應陸地生活,可見細跑調亡有利于生物體的生存2.某實驗小組以洋蔥為材料進行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實驗結果如表所示。下列關于該實驗的C.實驗甲和實驗乙形成對比實險,表明細胞調亡是由遺傳機制決定的敘述,錯誤的是D.雞爪蹀的發育過程中存在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6.基因表達調控對生物體內細胞分化,形態發生等生命過程有重要意義,RNA介導的基因沉歌試劑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質層的位置是生物體內一種重要的基因表達調控機制。mRNA是其核生物中介導基因沉默的一類重要0.3g/mL蔗糖變小原生質層脫離細胞壁清水逐漸恢復到原來大小原生質層恢復到原來位置RNA,其作用機制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①②過程的堿基互補配對方式完全相同A質壁分離過程中,細胞的吸水能力逐新增大B.前體RNA的加工過程中會發生肽鍵的斷裂積。28g,B.質壁分離過程中,蔗糖溶液濃度小于0.3g/mL,C.目的基因和miRNA基因存在于一條染色體上教雕雜交分于C.質壁分離復原過程中,細胞液港透壓小于細胞質基質滲透壓D.質壁分離復原過程中,水分子可通過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進出細胞D.RNA介導的基因沉默機制可以遺傳給后代n簽3.晴乳動物斷奶后,乳糖薛數量逐漸減少,1萬年以前,人類開始食用家畜的乳汁,成年人體內乳7:如圖為人類某種遺傳病的系譜圖,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不考慮X、Y染色體的同源區糖酶含量明顯增加,而少數人不能產生乳糖酶,將患“乳糖不耐癥”。下列敘述錯誤的是段,下列分析正確的是·原,A乳糖醇能催化乳糖氧化分解為兩分子的單糖A.Ⅲ的致病基因一定來自1:正常女B.乳糖薛的催化活性不受乳糖分子濃度的影響B該遺傳病一定為顯性遺傳病想期男文C.適宜條件下,乳糖酶在體外也能發揮催化作用C.該病可能為伴X染色體顯性進傳病”D.人體內乳糖酶的變化與相關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有關D.若Ⅱ不攜帶致病基因,則該病一定是顯性遺傳病【2025高考沖刺預測卷·生物學第1頁(共8頁)【2025高考沖刺預測卷·生物學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山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沖刺預測卷(三月) 生物學(含答案).docx 2025年山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沖刺預測卷(三月) 生物學(含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