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8張PPT)2025年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階段質量測評卷(四)(第四單元 第四、五章)時間· 60分鐘 滿分· 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要求)1.如圖所示為血液分層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①是抗凝劑B.②是血漿C.③是白細胞D.④是紅細胞C【解析】圖中①是抗凝劑,②是血漿,③白細胞和血小板,④是紅細胞。 (2024·佛山質檢)如圖為“觀察小魚尾鰭內血管及血液的流動”實驗及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物像,①②③表示血管。請回答第2、3題。2.請判斷圖B中標號③所指的血管是( )A.動脈 B.毛細血管 C.靜脈 D.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C【解析】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時,判斷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依據是:血液從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動脈,血液流動的速度最快;血液由分支匯集而成的血管是靜脈;紅細胞單行通過的是毛細血管,連通于最小的動脈和靜脈之間。由圖可知,①是動脈,②是毛細血管,③是靜脈。3.關于“觀察小魚尾鰭內血管及血液的流動”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用濕紗布包裹小魚鰓蓋和軀干部,是為了維持小魚正常呼吸B.為了能清晰觀察尾鰭內血液的流動,應選用高倍鏡觀察C.顯微鏡下無法區分小魚尾鰭內的動脈、靜脈D.實驗后,將小魚丟棄到垃圾桶A【解析】小魚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來獲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觀察小魚尾鰭內血管及血液的流動的實驗過程中,要用浸濕的紗布將小魚頭部的鰓蓋和軀干包裹起來,并經常滴加清水,目的是保持小魚正常的呼吸,A正確。小魚尾鰭內含色素,顏色深,視野較暗,因此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管及血液流動應該用低倍的顯微鏡,低倍鏡比高倍鏡的視野亮,便于觀察,B錯誤。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時,判斷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依據是:血液從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動脈,血液流動的速度最快;血液由分支匯集而成的血管是靜脈;紅細胞單行通過的是毛細血管,連通于最小的動脈和靜脈之間,C錯誤。實驗結束后,將小魚放入適于魚生活的水中,D錯誤。4.下列關于貧血的說法,錯誤的是( )A.血液中的紅細胞數量過少,或者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含量過少,都叫貧血B.貧血患者常常表現出臉色蒼白、容易疲勞、頭暈等癥狀C.貧血的人由于體內血量很少,血管呈塌陷狀態D.貧血患者不宜進行劇烈運動C【解析】貧血是血液內紅細胞的數量過少或血紅蛋白的含量過少而造成的。血紅蛋白是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血紅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與氧容易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與氧容易分離。貧血患者血液運輸氧的能力低,影響體內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動,因而常常表現出精神不振、疲勞、頭暈、面色蒼白等癥狀,不宜進行劇烈運動。5.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在血細胞中數量最少的是( )A.血漿 B.紅細胞 C.血小板 D.白細胞D【解析】血液中3種血細胞中數量最多的是紅細胞,數量最少的是白細胞,體積最小的是血小板。6.把血液從心臟送到身體各部分去的血管叫動脈,下列關于動脈的敘述,正確的是( )A.能進行物質交換 B.血管壁較薄、彈性較小C.管內血流速度快 D.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解析】毛細血管是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動脈不能進行物質交換;動脈管壁最厚、彈性大,靜脈管壁較薄、彈性較小;動脈內血流速度最快,沒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7.《古今醫統》有云:“望聞問切四字,誠為醫之綱領?!薄扒小钡膶ο笫恰懊}”,多對應現代醫學中的橈動脈。下列有關“脈”的說法錯誤的是( )A.其內流動的血液含氧量高、顏色鮮紅 B.其管壁厚,彈性大,血管內血流速度快C.若其出血時應迅速從遠心端止血 D.其內的血液由近心端流向遠心端C【解析】中醫把脈把的是橈動脈,其內流動的血液含氧量高、顏色鮮紅,A正確;動脈是將心臟內的血液送至全身各處,其特點是管壁厚,彈性大,血管內血流速度快,B正確;動脈出血應迅速在近心端止血,靜脈出血時采取遠心端止血,C錯誤;動脈將心臟內的血液送至全身各處,所以其內的血液由近心端流向遠心端,D正確。8.生活中,輸液、采集指尖血對應的血管分別是( )A.靜脈、毛細血管 B.靜脈、動脈C.毛細血管、靜脈 D.毛細血管、動脈A【解析】靜脈一般位于淺表部位,且壓力小,容易止血,所以醫生抽血、輸液時針刺入體表的靜脈;毛細血管分布很廣,指尖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由此可見,生活中,輸液、采集指尖血對應的血管分別是靜脈、毛細血管。9.小鐵同學近期因為支原體感染患了肺炎,如圖為人體血液循環示意圖,a、b、c、d表示心臟的四個腔,A、B表示人體的器官,醫生給出了幾個治療方案,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若小鐵靜脈輸液治療,則藥物從②處進入血液,藥物最先經過心臟的a左心房B.若小鐵肌內注射治療,則藥物從A臀部進入血液,②中血液為含二氧化碳少的靜脈血C.若小鐵霧化治療,則藥物從B處到達患處,療效較快D.若小鐵吃藥治療,則藥物從A小腸進入血液,②中血液為含營養物質多的動脈血C【解析】圖中:a是右心房,b是左心房,c是右心室,d是左心室;①是主動脈,②是上、下腔靜脈,③是肺靜脈,④是肺動脈,A表示全身組織處毛細血管網,B表示肺部毛細血管網。若小鐵靜脈輸液治療,藥物從②上、下腔靜脈處進入血液流動的途徑是上、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所以藥物最先到達心臟的a右心房,A錯誤;藥物從A臀部進入血液流動的途徑是臀部靜脈→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若小鐵打針治療,②下腔靜脈屬于體循環的靜脈,該處血液為含氧少、含二氧化碳多的靜脈血,B錯誤;小鐵患有肺炎,霧化治療是通過呼吸道吸收藥物進入肺泡??梢娙粜¤F霧化治療,則藥物從B肺部毛細血管網處到達患處療效最快,C正確;血液流經小腸時,腸道組織細胞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血液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又因為小腸是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因此,血液流過小腸,營養物質會增多,所以,若小鐵吃藥治療,②中血液為含營養物質多的靜脈血,D錯誤。10.a、b、c三圖分別代表人體的三種類型的血管,箭頭代表血管內血液流動方向,下列關于這三種血管的描述,錯誤的是( )A.a管壁比b管壁彈性大B.a是動脈血管,b是靜脈血管,c是毛細血管C.血液流經c后,必定有某些物質含量發生改變D.若a、b都是參與肺循環的血管,則a中流的是動脈血,b中流的是靜脈血D【解析】圖a中的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為動脈,動脈管壁較厚、彈性大;圖b中的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為靜脈,靜脈管壁較薄,彈性較小;圖c中的紅細胞呈單行通過,為毛細血管,毛細血管是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血液流經此處后,血液成分會發生變化;若a、b都是參與肺循環的血管,則a為肺動脈,流靜脈血,b為肺靜脈,流動脈血。11.如圖是人體心臟四個腔及其所連血管示意圖,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心臟四個腔中,壁最厚的是④B.與④相連的血管是動脈,當中流的是動脈血C.①和②之間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D.與③相連的是肺靜脈,當中流的是靜脈血D【解析】四個腔室中,④左心室的壁最厚,運送血液路線最長,A正確;④左心室連通主動脈,主動脈中流動脈血,B正確;心房和心室之間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房室瓣朝向心室開,血液只能從心房流向心室,C正確;③左心房連通肺靜脈,肺靜脈中流動脈血,D錯誤。12.下列關于心臟、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之間關系(如圖所示)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若此圖表示體循環,則①為主動脈B.若此圖表示肺循環,則③為肺靜脈C.血管②的管壁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組成D.血管③內血流速度最快D【解析】體循環的途徑是左心室→主動脈→全身各級動脈→全身各處毛細血管網→全身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梢?若此圖表示體循環,則①為主動脈,A正確。肺循環的途徑是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梢?若此圖表示肺循環,則③為肺靜脈,B正確。觀圖可知,血管②是毛細血管,其管壁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組成,有利于物質交換,C正確。血管③在圖中連接了毛細血管和心臟,根據血液循環的特點,我們可以推斷出血管③是靜脈。靜脈的管壁較薄,彈性較小,管腔較大,血流速度相對較慢。而動脈的管壁較厚,彈性較大,管腔較小,血流速度最快。因此,血管③內血流速度并不是最快的,而是相對較慢的,D錯誤。13.如圖為心臟結構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③的管壁厚,彈性大B.③內流的是動脈血,④內流的是靜脈血C.⑥內的血液流向③,動脈瓣關閉D.①右心房收縮,房室瓣打開,血液流向②C【解析】③是主動脈,動脈管壁較厚,彈性大,血流速度最快;③主動脈連接左心室,流動脈血,④肺動脈連接右心室,流靜脈血;⑥左心室收縮,動脈瓣打開,房室瓣關閉,血液由左心室流向③主動脈;①是右心房,右心房收縮,房室瓣打開,血液由右心房流向②右心室。14.動脈血和靜脈血的判斷依據是( )A.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血液中氧氣的含量C.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向 D.血液的流速B【解析】動脈血是含氧氣多、顏色鮮紅的血液;靜脈血是含氧氣少、顏色暗紅的血液。因此判斷動脈血與靜脈血的依據是血液中氧氣的含量。15.(2024 巴中)“淄博燒烤”火遍全國,喝啤酒擼烤串成為一種“新時尚”。但若經常喝啤酒擼烤串易導致尿酸過高,過多的尿酸會在腎小管處形成結晶,引起上皮細胞壞死。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可在腎小囊腔的原尿中檢測到尿酸B.尿酸排出體外的途徑為腎→膀胱→輸尿管→尿道→體外C.腎小管處上皮細胞壞死,會引起尿量改變D.通過尿液排出的尿酸不會流入腎靜脈B【解析】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尿酸等物質,都可以濾過到腎小囊的腔內,形成原尿,因此,可在腎小囊腔的原尿中檢測到尿酸,A正確。尿酸排出體外的途徑為腎→輸尿管→膀胱→尿道→體外,B錯誤。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重吸收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沒有被重吸收的物質如一部分水、無機鹽和尿素等則形成了尿液。腎小管處上皮細胞壞死,影響了腎小管重吸收功能,因此會引起尿量改變,C正確。尿酸不會被腎小管重吸收回血液,尿酸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因此不會流入腎靜脈,D正確。16.某人在環境和進食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測定完全休息和運動狀態時,通過不同途徑所散失的水分,結果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途徑是排出尿液,乙途徑是排出汗液B.休息時與運動時相比,呼出氣體中的水分增加C.休息時水分的散失主要通過腎臟形成尿液排出體外D.比較這兩天的總失水量,運動比休息散失的水分少C【解析】運動時通過排汗散失的水分較多,通過排尿散失的水分較少;休息時通過排汗散失的水分較少,通過排尿散失的水分較多。所以乙途徑是排出尿液,甲途徑是排出汗液,A錯誤。休息時呼出氣體中的水分為300毫升,運動時呼出氣體中的水分為600毫升,因此,休息時與運動時相比,呼出氣體中的水分減少,B錯誤。觀圖中乙的數據可知,休息時水分的散失主要通過腎臟形成尿液排出體外,C正確。比較這兩天的總失水量,運動時總失水量為2 000+500+600=3 100(毫升),休息時總失水量為100+1 800+300=2200(毫升),因此,運動比休息散失的水分多,D錯誤。17.靜脈輸液結束后,用棉球按壓針口5分鐘,以防止持續出血。這一過程中能夠促進凝血的是( )A.血紅蛋白 B.血小板 C.紅細胞 D.白細胞B【解析】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血小板形狀不規則且無細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因此,靜脈輸液結束后,用棉球按壓針口5分鐘,以防止持續出血。這一過程中能夠促進凝血的是血小板。18.如圖表示血液中某物質含量的變化,如果AB段為組織處毛細血管,CD段為肺部毛細血管,圖中曲線表示的物質是( )A.氧氣 B.二氧化碳C.葡萄糖 D.尿素A【解析】在體循環中,血液流經組織細胞間的毛細血管網時,血液與組織細胞發生物質交換,將運輸的氧氣和營養物質供給細胞利用,同時將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運走,在物質交換過程中,血液由含氧量多、顏色鮮紅的動脈血變為含氧量少、顏色暗紅的靜脈血;在肺循環中,血液流經肺部毛細血管網時,血液與肺泡內的氣體發生氣體交換,肺泡內的氧氣進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經過肺部毛細血管網的氣體交換,含氧量少、顏色暗紅的靜脈血變為含氧量多、顏色鮮紅的動脈血。19.對于很多慢性腎衰竭患者來說,傳統透析機是維持他們生命的救命稻草,但同時透析也限制著他們在生活中諸多方面的自由。研究人員正在用微芯片濾膜和活的腎臟細胞創造一種可植入的人工腎臟,它能將身體產生的廢物濾過出去,這一技術或可使腎病患者擺脫透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微芯片濾膜模擬腎小囊內壁和腎小管的功能B.腎臟細胞可以將大分子蛋白質重吸收回血液C.人體組織細胞產生的代謝廢物都可以通過人工腎臟排出D.人工腎臟對維持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平衡具有一定作用D【解析】微芯片濾膜模擬腎小囊內壁和腎小球的功能,A錯誤。大分子蛋白質不能從腎小球濾過,因此,也不會被重吸收,B錯誤。身體產生的代謝廢物排出體外的途徑有皮膚排出汗液、泌尿系統排出尿液、呼吸系統排出二氧化碳和水三條,其中二氧化碳無法通過人工腎臟排除,C錯誤。人工腎臟可以代替腎排出體內多余的水、無機鹽和尿素等代謝廢物,可以維持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平衡,D正確。20.(2023 深圳)如圖是某同學在生物學課堂上繪制的心臟結構示意圖,圖中序號①②③④代表心臟的四個腔。下列對該圖的描述正確的是( )A.①與肺動脈相連 B.②代表右心房C.③腔壁最厚 D.③④間有瓣膜D【解析】①右心房連通上、下腔靜脈,A錯誤。②代表右心室,①代表右心房,B錯誤。④左心室壁最厚,C錯誤。心房和心室之間的瓣膜叫房室瓣,D正確。21.如圖是人體血液循環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肺循環和體循環同時進行B.a、e中流的是動脈血C.體循環的起點為dD.肺循環的終點為bB【解析】體循環和肺循環是同時進行的,并且在心臟處匯合在一起,組成一條完整的循環途徑,為人體各個組織細胞不斷地運來養料和氧,又不斷地運走二氧化碳等廢物,A正確;a右心房中流動的是靜脈血,e主動脈中流的是動脈血,B錯誤;體循環的路線是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身體各部分的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所以體循環的起點為d左心室,C正確;肺循環的路線是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所以肺循環的終點為b左心房,D正確。22.某人因失血導致血壓急劇下降,大腦昏厥,危及生命,則該人的失血量可能為( )A.400毫升 B.800毫升 C.1 300毫升 D.200毫升C【解析】人體內血量的相對穩定,對于人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具有重要意義。如果一次失血1 200~1 500毫升,就會發生生命危險,需要及時輸血。23.如圖所示為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關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是心臟,其主要功能是進行物質交換和運輸B.肺靜脈中②的顏色是暗紅色,含二氧化碳較多C.③與④分別是動脈和毛細血管,通過靜脈相連D.⑤是血漿,運載血細胞,運輸營養物質和廢物D【解析】①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A錯誤;肺靜脈中②血液的顏色是鮮紅色,為含二氧化碳較少的動脈血,B錯誤;④毛細血管連通最小動脈和最小靜脈,是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C錯誤;⑤血漿中含有多種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主要功能是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D正確。24.2024年世界獻血者日我國的口號是:“在慶祝世界獻血者日二十周年之際:感謝您,獻血者!”下列關于血液的特點及功能敘述錯誤的是( )A.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B.血漿中含量最多的是血漿蛋白C.血細胞中數量最多的是紅細胞 D.白細胞具有細胞核,能吞噬病菌B【解析】血小板能釋放與血液凝固有關的物質,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A正確。血漿呈現淡黃色、半透明,約占血液總量的 55%,主要成分為水,B錯誤。血液包括血漿和血細胞,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血細胞中數量最多的是紅細胞,C正確。白細胞是數量最少、體積最大的血細胞,有細胞核,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護功能,D正確。25.人體泌尿系統中,能夠將腎臟形成的尿液輸送至膀胱的“管道”是( )A.輸尿管 B.尿道 C.腎小管 D.腎動脈A【解析】人體的泌尿系統主要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組成,當血液流經腎時,腎將多余的水、無機鹽和尿素等從血液中分離出來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凈化;輸尿管把尿液運送到膀胱;膀胱暫時貯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26.正常人的血漿和原尿中都含有的物質有( )①水?、跓o機鹽 ③尿素?、芷咸烟恰、荽蠓肿拥鞍踪|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D【解析】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中形成原尿。因此正常人的血漿和原尿中都含有的物質有①水、②無機鹽、③尿素、④葡萄糖。27.(2023 廣東)如圖為人體尿液形成過程示意圖,其中尿素濃度最高的部位是( )A.① B.② C.③ D.④D【解析】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可見原尿中尿素的成分多于血液;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見由腎小管流出匯集到④集合管中的尿液中尿素濃度最高。 AED即自動體外除顫器,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率失常,并且給予電擊除顫,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于搶救心跳驟?;颊叩尼t療設備。心跳驟停時,只有在最佳搶救時間“黃金4分鐘”內,利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對患者進行除顫操作,能有效防止猝死。據此資料完成28、29題。28.心跳驟停后,很短時間內腦組織會因缺血缺氧而壞死,這是因為心臟( )A.為血液循環提供動力B.為人體內的細胞提供氧氣C.是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器官D.為腦組織細胞提供營養物質A【解析】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正常情況下,心臟通過不斷地收縮和舒張,將來自左心室的血液射入主動脈,并且推動血液循環,為人體重要的器官,如大腦、腎、肺、肝臟,提供營養物質和氧氣,完成身體代謝需求。心跳驟停后,很短時間內腦組織會因缺血缺氧而壞死,這是因為心臟為血液循環提供動力。29.若經AED除顫后心臟能恢復正常搏動,則心臟工作的正確順序是( )A.心室收縮→心房收縮→心房、心室均舒張B.心房收縮→心室收縮→心房、心室均舒張C.心房、心室均收縮一心房舒張→心室舒張D.心房、心室均舒張一心室收縮→心房收縮B【解析】當心房收縮時,心室舒張,房室瓣打開,動脈瓣關閉,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當心室收縮時,心房舒張,房室瓣關閉,動脈瓣打開,血液由心室流向動脈;當心房和心室均舒張時,血液由全身各處流回心臟。30.下列是對人體中代謝廢物排泄的相關知識的描述,其中不正確的是( )A.代謝廢物被排出的三大途徑分別是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皮膚B.水、無機鹽、尿素、二氧化碳中排泄途徑最多的是水C.排泄的意義是排出代謝廢物,維持細胞生活環境的穩定D.汗液和尿液中都有無機鹽,但汗液中沒有尿素D【解析】排泄途徑主要有三條:呼吸系統呼出氣體、泌尿系統排出尿液、皮膚排出汗液,A正確;水可通過皮膚、泌尿系統和呼吸系統排出,是排泄途徑最多的,B正確;排泄不僅可以排出廢物,而且還可以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維持組織細胞的生理功能,C正確;皮膚產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無機鹽和尿素,D錯誤。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31.(8分)圖1是三種血管關系示意圖,圖2是心臟結構示意圖,圖3是顯微鏡下的血細胞,請據圖回答問題。([____]填數字或字母) (1)小揭最近嗓子疼痛,經診斷為急性扁桃體炎,醫生建議注射抗生素,輸液時護士用一個橡皮管在他手背針刺部位上方15厘米處捆扎起來,針刺入的血管是圖1中[__]靜脈。藥物首先到達圖2心臟中的[__]_______(填腔室),藥物需__次經過心臟才能到達扁桃體。(2)圖2中四個腔室_______的壁最厚,為體循環提供足夠的動力。若用橡皮管扎緊圖中的9,從3向心臟注水,寫出水的流程:___________(用數字和箭頭表示)。(3)在小揭同學的心臟部位(圖2所示),進出心臟這些血管中流靜脈血的血管有_________(用圖2中的數字表示)。b6右心房左心室3→6→8→22、3、92(4)揭東區某初中學校的一位生物教師到西藏地區參加支教工作,半年后體檢時發現,血液中有一種成分顯著增加(該教師未患病),則增加的血液成分最可能是圖3中的[__]_______,人體中這種細胞在結構上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紅細胞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解析】(1)輸液時,護士用針刺入小揭的手背血管,此時,針刺入的血管是圖1中的b靜脈。血液循環途徑如下:靜脈注射抗生素后,抗生素到達扁桃體的途徑是:上肢靜脈→3上腔靜脈→6右心房→8右心室→2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網→4肺靜脈→5左心房→7左心室→1主動脈→扁桃體,因此藥物首先達到心臟的6右心房,藥物到達扁桃體需2次經過心臟。(2)心臟有四個腔,其中7左心室的壁最厚,這是與其收縮輸送血液的距離最長相適應的,體現了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特點。心臟內有保證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動的瓣膜,在心房與心室之間有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開,保證血液只能從心房流向心室;在心室與動脈之間有動脈瓣,動脈瓣只能朝向動脈開放,保證血液只能從心室流向動脈;從3上腔靜脈里向心臟內注水,水流動的路線是:3上腔靜脈→6右心房→8右心室→2肺動脈。(3)靜脈血一般指體循環的靜脈中流動的血液及在肺循環中右心室到肺動脈中的血液,則進出心臟的這些血管中流靜脈血的血管有2肺動脈、3上腔靜脈、9下腔靜脈。(4)西藏屬于高原地區,同平原地區相比,空氣中氧的含量比較少,在這種環境下生活一段時間后,體內血液中b紅細胞的含量會增加,從而增加了血紅蛋白的含量,提高了血液輸送氧氣的能力,以滿足人體對氧氣的需要。人體中紅細胞在結構上的特點是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32.(12分)水和無機鹽都是人體生命活動必需的營養物質。正常人體內的水在各系統相互協調作用下維持相對穩定,以維持細胞正常生理活動,其水平衡過程如圖1所示。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1)人體排出水的途徑中,屬于排泄的有__條。當人體通過呼吸系統排出部分水時,與呼吸有關的膈肌處于_____(填“收縮”或“舒張”)狀態。(2)從食物中攝取的水,主要經_____(填器官名稱)吸收進入血液后,再經血液循環到達全身各處,參與生命活動。3舒張小腸(3)排尿是人體排出多余水的主要形式,尿液由___形成。為探究腎的功能,科學家運用微穿刺技術,以小鼠腎為實驗材料進行了一系列實驗。Ⅰ.科學家用毛細玻璃管刺入腎小囊并注入染液(如圖2所示),染液隨著原尿進入與其相連的[A]_______中。與血漿相比,原尿中不含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在A的①②③④處分別進行穿刺,并檢測抽提出的液體,發現某物質的含量在不斷降低,最終為0,該物質是_______(填“無機鹽”“葡萄糖”或“尿素”),說明該物質被______________進入循環系統。腎小管大分子蛋白質血漿中的大分子蛋白質無法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進入腎小囊腔形成原尿葡萄糖腎小管重吸收腎(4)人在進行較長時間劇烈運動后會口渴,有些人會一次性飲入大量水至不再感覺口渴為止。這種飲水方法并不科學。醫生建議:劇烈運動后要少量多次飲水至不再口渴,每次飲水約200毫升,前后間隔20分鐘左右。資料一:正常人飲水后,約20分鐘后開始產生尿液,此后逐步增加。資料二:人體心臟長時間高強度工作,會影響其功能。人體血液循環量與一次性飲水量關系如圖3所示。Ⅰ.心臟是人體內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血液從左心室泵出,經腎回到右心房的循環途徑屬于___(填“體”或“肺”)循環。體Ⅱ.請結合上述資料和所學知識對“醫生建議”更有利于健康作出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由圖3可知,若一次性飲水量超過200毫升,會增大血液循環量,可能超出心臟和腎的最高代謝值,神經系統會刺激心臟和腎加強工作,嚴重增加其負荷;水進入人體后需要20~30分鐘,主要是通過血液的運輸和腎的濾過,再形成尿液排出體外,人體內水分和鹽分在各系統相互協調作用下維持穩態,因此為了緩解口渴,在進行較長時間劇烈運動后應該多次少量地飲水至不再口渴,前后間隔20分鐘左右【解析】(1)人體將二氧化碳等代謝廢物、多余的水和無機鹽等物質排出體外的過程叫作排泄。因此人體排出水的途徑中,屬于排泄的有排尿、排汗、呼氣3條。人體呼氣時,能排出部分水和二氧化碳,此時膈肌處于舒張狀態。(2)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故從食物中攝取的水,主要經小腸吸收進入血液。(3)Ⅰ.與血漿相比,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質,原因是血漿中的大分子蛋白質無法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進入腎小囊腔形成原尿。Ⅱ.腎小管能將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重吸收,故A中物質的含量能最終降為0的是葡萄糖,說明該物質被腎小管重吸收進入循環系統(血液)。(4)Ⅰ.人體的血液循環圖解為:由圖解可知,血液從左心室泵出,經腎回到右心房的循環途徑屬于體循環。Ⅱ.根據圖3可知:若一次性飲水量過大會增大血液循環量,進行較長時間劇烈運動后身體還處在興奮期,心跳速度也沒有馬上恢復平緩,因而不能一次喝足,正確的飲水是盡量保持飲水速度平緩,再間歇式地分次飲用。這樣才能讓小腸充分地、有序地吸收水,一次飲水量一般不應超過200毫升,兩次飲水間隔20分鐘左右,水進入人體后需要20~30分鐘,主要是通過血液的運輸和腎的濾過,再形成尿液排出體外,在短時間內大量喝水,會超出心臟和腎的最高代謝值,神經系統會刺激心臟和腎加強工作,嚴重增加其負荷。33.(10分)2024年5月31日是第37個世界無煙日,吸煙危害人體健康。某科研小組為探究煙草對人體健康的具體影響,用殼體半透明的白玉蝸牛(可肉眼觀察心跳)進行如下實驗:①取500 mL透明塑料瓶4個,編號A、B、C、D,向瓶中各放入3只白玉蝸牛。②計數每只白玉蝸牛1分鐘的心跳數。③向B、C、D瓶分別注入100 mL、200 mL、300 mL香煙煙霧,A瓶不注入。④在5分鐘、10分鐘、15分鐘時計數每只白玉蝸牛1分鐘的心跳數。實驗數據處理后的結果如圖甲,請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中對照組是[__]瓶。實驗各瓶內放3只白玉蝸牛,而不是1只,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圖甲可知香煙煙霧對白玉蝸牛的心率有_____(填“促進”或“抑制”)作用,在相同處理時間內,濃度越___(填“高”或“低”),效果越明顯。A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小實驗誤差抑制高(3)人吸煙時產生的煙霧中的一氧化碳經過咽→___→氣管→支氣管→___途徑進入人體后會與血液中_______(填血細胞名稱)的血紅蛋白結合,使組織細胞無法從血液中獲得足夠的氧氣,導致呼吸困難。(4)據圖乙回答:煙草中的尼古丁被吸收進入毛細血管后,經[③]_______流回心臟的左心房,再經[__](填數字或字母標號)左心室參與___循環,從而刺激大腦,產生神經放松的假象,長時間吸煙不僅會上癮,還會損傷大腦神經,導致不同程度的語言、記憶力、感覺、知覺等能力下降。紅細胞肺靜脈B體喉肺【解析】(1)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A瓶不注入香煙煙霧,是對照組。1只白玉蝸牛數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如采集的白玉蝸牛生病、或受其他非生物因素的影響、處于特殊生長時期等都會導致實驗結論出錯,因此為了避免實驗的偶然性,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不能放1只白玉蝸牛。(2)由圖甲可知香煙煙霧對白玉蝸牛的心率有抑制作用,在相同處理時間內,濃度越高,效果越明顯。(3) 煙草燃燒時產生的煙霧中的一氧化碳經過咽→喉→氣管→支氣管→肺途徑進入人體。一氧化碳進入血液后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從而使氧氣失去與之結合的機會,造成機體缺氧,導致呼吸困難。(4)血液循環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兩部分,即體循環是指血液由左心室進入主動脈,再流經全身的各級動脈、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最后匯集到上、下腔靜脈,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環;肺循環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動脈,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網,再由肺靜脈流回左心房的循環。香煙中尼古丁進入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③肺靜脈→A左心房→B左心室→①主動脈→頭部,屬于體循環。34.(10分)如圖是人體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其中A、B、C、D代表相關物質,圖2為肺泡與毛細血管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1中①是指氣體進出肺的通道,叫作_______。我們平常吃飯時不能大聲說笑,以免_________來不及蓋住喉口,導致食物誤入氣管。呼吸道會厭軟骨(2)圖1中物質A主要被人體的_____吸收后,經血液循環運輸給全身的組織細胞。物質B進入血液后與___________________結合,運送到全身各處。(3)圖2所示的外界氣體按照c方向進入肺泡時,膈肌應處于_____(填“收縮”或“舒張”)狀態,肺內氣壓_____(填“大于”或“小于”)外界氣壓。(4)圖2中a、b分別代表的物質是_________和_____,這兩種物質在此處進行交換,是通過_________實現的。血液從毛細血管的[1]端流到[2]端后,血液中的_____(氣體)含量增加。小腸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收縮小于二氧化碳氧氣氣體擴散氧氣【解析】(1)圖1中①是指氣體進出肺的通道,叫作呼吸道,呼吸道由鼻、咽、喉、氣管和支氣管組成。我們平常吃飯時不能大聲說笑,是因為空氣通過喉進入氣管,而食物進入食管。呼吸時,喉口開放,空氣暢通無阻;吞咽時,會厭軟骨像蓋子一樣蓋住喉口,以免食物進入氣管。有的人邊吃飯邊說笑,吞咽時會厭軟骨來不及蓋住喉口,食物進入氣管,就會引起劇烈咳嗽。(2)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壁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叫作吸收;小腸是吸收的主要場所。因此,物質A主要被人體的小腸吸收后,經血液循環運輸給全身的組織細胞。紅細胞里有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叫血紅蛋白。物質B是氧氣,所以物質B進入血液后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合,運送到全身各處。(3)膈肌與肋骨間的肌肉收縮,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膈頂部下降,胸廓的容積擴大,肺隨之擴張,造成肺內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內,完成吸氣。c為吸氣,所以外界氣體按照c方向進入肺泡時,膈肌應處于收縮狀態,肺內氣壓小于外界氣壓。(4)當血液流經肺部毛細血管時,由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肺泡中的高、氧氣的含量比肺泡中的低,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氣擴散到血液,這樣血液中氧氣含量增加。所以圖2中a、b分別代表的物質是二氧化碳和氧氣,這兩種物質在此處進行交換,是通過氣體擴散實現的。血液從毛細血管的[1]端流到[2]端后,血液中的氧氣含量增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