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期末質量評估(時間:75分鐘 滿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共44分。第1~10小題,每小題2分;第11~16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集廣東美術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廣東文學館于一體的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于2024年4月28日正式啟用,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白鵝潭美輪美奐的跨年煙花焰色試驗是化學變化B.曠世佳作《千里江山圖》使用的顏料與食品添加劑中的著色劑是同類物質C.非物質文化遺產粵繡用到的蠶絲屬于蛋白質D.用于刻制甲骨文的龜甲獸骨是有機高分子解析:焰色試驗是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在高溫下電子發生躍遷的結果,在該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因此發生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A項錯誤;《千里江山圖》使用的顏料與食品添加劑中的著色劑是不同類別物質,B項錯誤;粵繡用到的蠶絲屬于蛋白質,是天然高分子,C項正確;龜甲獸骨是無機鹽,不屬于有機高分子,D項錯誤。答案:C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CH4分子的空間比例模型:B.月壤中的3He與地球上的3H互為同位素C.CH4和C5H12互為同系物D.臭氧層中的O3與空氣中的O2互為同素異形體解析:CH4分子呈正四面體結構,C位于正四面體中心,4個H位于正四面體的四個頂點,由于原子半徑:C>H,所以圖示為CH4的空間比例模型,A項正確;月壤中的3He與地球上的3H的質量數相同,但由于兩種原子的核內質子數不同,因此二者是不同元素的原子,不能互為同位素,B項錯誤;CH4和C5H12分子式都符合鏈狀烷烴的通式CnH2n+2,它們都屬于烷烴,二者一定互為同系物,C項正確;臭氧層中的O3與空氣中的O2是由氧元素組成的不同性質的單質,二者互為同素異形體,D項正確。答案:B3.(2023·廣東卷,改編)建設美麗鄉村,守護中華家園,衣食住行皆化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千家萬戶通光纖,光纖的主要材質為SiO2B.鄉村公路鋪瀝青,瀝青屬于天然無機材料C.廚余垃圾制肥料,廚余垃圾含N、P、K等元素D.均衡膳食助健康,米飯中的淀粉可水解為葡萄糖解析:SiO2是生產光導纖維的主要材料,故A項正確;瀝青是由不同相對分子質量的碳氫化合物及其非金屬衍生物組成的黑褐色復雜混合物,不屬于無機材料,故B項錯誤;廚余垃圾含N、P、K等元素,用廚余垃圾制肥料可以實現廢舊資源再利用,故C項正確;攝入人體內的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發生逐步水解,最終水解為葡萄糖,故D項正確。答案:B4.(2023·遼寧卷)下列有關物質的工業制備反應錯誤的是 ( )A. 合成氨:N2+3H22NH3B. 制HCl:H2+Cl22HClC. 制粗硅:SiO2+2CSi+2COD. 冶煉鎂:2MgO(熔融)2Mg+O2↑解析:工業冶煉金屬鎂的方法是電解熔融氯化鎂,反應方程式為MgCl2(熔融)Mg+Cl 2↑,D項錯誤。答案:D5.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之一,下列探究物質性質的實驗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將足量CO2通入溶有氨的飽和食鹽水中:CO2+H2O+2NH3C+2NB.FeO溶于稀硝酸:FeO+2H+Fe2++H2OC.向稀硫酸中加入Na2S2O3固體出現黃色沉淀:S2+2H+S↓+SO2↑+H2OD.將SO2通入稀硝酸溶液:3SO2+2N+8H+3S+2NO+4H2O解析:CO2氣體過量,反應生成NaHCO3晶體和NH4Cl,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應為Na++NH3+H2O+CO2NaHCO3↓+N,A項錯誤;HNO3具有強氧化性,會將生成的Fe2+氧化為Fe3+,HNO3中+5價的N得到電子被還原為NO,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應為3FeO+10H++N3Fe3++NO↑+5H2O,B項錯誤;稀H2SO4與Na2S2O3反應生成H2O、S、SO2、Na2SO4,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應為S2+2H+S↓+SO2↑+H2O,C項正確;電荷不守恒,原子不守恒,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應為3SO2+2N+2H2O3S+2NO+4H+,D項錯誤。答案:C6.水煤氣變換反應是放熱反應,在雙功能催化劑(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下的反應過程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過程Ⅰ中有非極性共價鍵斷裂B.過程Ⅱ和過程Ⅲ均為放熱過程C.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H2OCO2+H2D.該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的總能量解析:根據反應過程示意圖,過程 Ⅰ 中水分子中的O—H極性共價鍵斷裂,A項錯誤;過程Ⅱ中水分子中的O—H化學鍵斷裂,吸收熱量,過程Ⅲ中CO、氫氧原子團和氫原子形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氫氣,新的化學鍵生成,放出熱量,B項錯誤;由題圖可知,反應物是CO和H2O,生成物是CO2和H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H2OCO2+H2,C項正確;水煤氣變換反應是放熱反應,該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D項錯誤。答案:C7.勞動創造美好生活,下列勞動項目與所述化學知識沒有關聯的是 ( )選項 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A 學農活動:幫助果農在儲存水果的倉庫中放置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浸泡過的磚瓦 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能氧化乙烯B 社區服務:用75%乙醇溶液對社區內的健身器材進行擦拭 75%乙醇溶液可以使細菌和病毒的蛋白質變性C 家務勞動:用活性炭包去除室內的甲醛 活性炭具有還原性D 自主探究:用鐵絲、銅絲、導線、小燈泡、橘子自制水果電池 原電池能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解析: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能氧化乙烯,延長水果儲存時間,A項正確;75%乙醇溶液可以使細菌和病毒的蛋白質變性,B項正確;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去除室內的甲醛,C項錯誤;鐵、銅活潑性不同,用鐵絲、銅絲、導線、小燈泡、橘子能構成原電池,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D項正確。答案:C8.下列裝置符合對應實驗目的且操作規范的是 ( )A.①用于灼燒干海帶B.②用于制備并收集二氧化氮氣體C.③用于干燥氨D.④用于制備乙酸乙酯解析:①是蒸發裝置,灼燒干海帶需要用坩堝,A項不符合題意;二氧化氮能與水反應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因此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氣體,B項不符合題意;氯化鈣能吸收氨,不能用無水氯化鈣干燥氨,且球形干燥管應“粗進細出”,C項不符合題意;乙醇與乙酸在濃硫酸作用下生成乙酸乙酯,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收集乙酸乙酯,D項符合題意。答案:D9.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廣泛存在于水果、蔬菜中,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關于維生素C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維生素C的分子式為C6H9O6B.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檢驗其中的碳碳雙鍵C.能與Na2CO3溶液反應D.與互為同分異構體解析:根據維生素C的結構簡式,結合C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4,可知其分子式是C6H8O6,A項錯誤;維生素C中含有醇羥基、碳碳雙鍵,它們都可以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而使溶液紫色褪去,因此不能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檢驗其中的碳碳雙鍵,B項錯誤;根據維生素C的分子結構可知,維生素C分子中不含有羧基,因此不能與Na2CO3溶液反應,C項錯誤;維生素C和題中給出物質分子的分子式都是C6H8O6,二者分子結構不同,因此它們互為同分異構體,D項正確。答案:D10.以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22.4 L CH2CHCH3分子中含碳碳雙鍵的數目為NAB.17 g羥基(—OH)所含的電子總數為9NAC.64 g S2和S8混合物中硫原子總數為NAD.一定條件下,1 mol Cu與足量硫粉完全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2NA解析:沒有指明溫度、壓強,故無法計算其物質的量,也無法計算其碳碳雙鍵的數目,A項錯誤;羥基的摩爾質量為17 g·mol-1,所以17 g羥基的物質的量為1 mol,其所含電子總數為9NA,B項正確;64 g S2和S8混合物中硫原子的物質的量n==2 mol,所以硫原子總數為2NA,C項錯誤;Cu與硫粉加熱生成Cu2S,一定條件下,1 mol Cu與足量硫粉完全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NA,D項錯誤。答案:B11.可逆反應 2NO2(g)N2O4(g)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標志是 ( )①單位時間內生成 n mol N2O4 的同時生成 2n mol NO2②單位時間內消耗 n mol N2O4的同時生成 2n mol NO2 ③用NO2、N2O4的物質的量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的比為2∶1④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⑤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A.①④⑤ B.②⑤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解析:①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N2O4的同時生成 2n mol NO2,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正確;②單位時間內每消耗 n mol N2O4的同時必然生成2n mol NO2,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錯誤;③根據反應速率的定義和化學方程式,任何時刻用NO2、N2O4的物質的量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的比都為2∶1,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錯誤;④二氧化氮為紅棕色氣體,四氧化二氮為無色氣體,混合氣體顏色不再改變說明二氧化氮的濃度不再改變,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正確;⑤反應前后氣體的化學計量數之和不相等,而氣體的總質量是恒定的,當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時,說明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之和不再改變,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正確。答案:A12.物質類別和元素價態是學習元素及化合物性質的重要認識視角。部分含硫物質與相應硫元素化合價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d溶液久置于空氣中會生成eB.氣體c可用e的濃溶液干燥C.將a和f的鈉鹽溶液混合會生成bD.將氣體c通入品紅溶液中,溶液褪色,體現了c的氧化性解析:由價態和物質類別關系可知,a為H2S,b為S,c為SO2,d為H2SO3,e為H2SO4,f為亞硫酸鹽,g為硫酸鹽,據此分析解答。d為H2SO3,具有還原性,在空氣中能被氧氣氧化生成H2SO4,A項正確;SO2與濃硫酸不反應,可用濃硫酸干燥SO2氣體,B項正確;H2S具有強的還原性,能與亞硫酸鹽反應生成S單質,C項正確;SO2使品紅褪色體現其漂白性,與氧化性無關,D項錯誤。答案:D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的分子式都符合CnH2nOn,所以它們互為同系物B.CH4與一定量氯氣在光照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最多能生成四種產物C.C5H12的同分異構體有三種,三者沸點相同,化學性質相似D.油脂和蛋白質均可發生水解反應,而糖類則不一定能發生水解反應解析:同系物指的是結構相似、分子組成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物質,通式相同的物質不一定互為同系物,A項錯誤;CH4與一定量氯氣在光照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能生成四種有機化合物CH3Cl、CH2Cl2、CHCl3、CCl4,另外還有HCl,共五種產物,B項錯誤;C5H12的三種同分異構體分別是正戊烷、異戊烷、新戊烷,它們化學性質相似,沸點不同,C項錯誤;油脂和蛋白質均可發生水解反應,而糖類中,二糖和多糖能發生水解反應,單糖不能發生水解反應,D項正確。答案:D14.(2022·廣東卷,改編)陳述Ⅰ和Ⅱ均正確但不具有因果關系的是 ( )選項 陳述Ⅰ 陳述ⅡA 用焦炭和石英砂制取粗硅 SiO2可制作光導纖維B 利用海水制取溴和鎂單質 Br-可被氧化,Mg2+可被還原C 石油裂解氣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石油裂解可得到乙烯等不飽和烴D 酒廠工人常采用高粱釀酒 高粱中的淀粉經水解、發酵生成乙醇解析:A項,焦炭具有還原性,工業上常利用焦炭與石英砂(SiO2)在高溫條件下制備粗硅,這與SiO2是否作光導纖維無因果關系,符合題意;B項,海水中存在溴離子,可向其中通入氯氣等氧化劑將其氧化為溴單質,另外,通過富集海水中的鎂離子,經過沉淀、溶解等操作得到無水氯化鎂,然后電解熔融氯化鎂可制得鎂單質,陳述Ⅰ和陳述Ⅱ均正確,且具有因果關系,不符合題意;C項,石油在催化劑、加熱條件下進行裂解可得到乙烯等不飽和烴,從而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陳述Ⅰ和陳述Ⅱ均正確,且具有因果關系,不符合題意;D項,高粱中的淀粉經水解、發酵生成乙醇,陳述Ⅰ和陳述Ⅱ均正確,且具有因果關系,不符合題意。答案:A15.某溫度下,向2 L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N2O3固體,發生反應N2O3NO2+NO,體系內部分物質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第2 min時該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B.第3 min時c(NO)=2.4 mol·L-1C.0~2 min,NO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5 mol·L-1·min-1D.提高反應時的溫度,可以實現N2O3的完全轉化解析:第2 min時,N2O3的物質的量還在減小,NO2的物質的量還在增大,即反應未達到平衡狀態,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A項錯誤;由題圖可知,第3 min時,n(NO)=n反應(N2O3)=(4-1.6)mol=2.4 mol,則c(NO)=mol=1.2 mol·L-1,B項錯誤;0~2 min,NO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NO2)= mol·L-1·min-1=0.5 mol·L-1·min-1,C項正確;該反應為可逆反應,不能進行完全,D項錯誤。答案:C16.氮氧化物(NOx)能引起霧霾、光化學煙霧、酸雨等環境問題。某科研機構設計方案利用原電池原理處理氮氧化物(NO),其原理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極A為原電池的正極,發生還原反應B.H+通過質子交換膜由A極向B極移動C.該電池正極電極反應為2NO-4e-+4H+N2+2H2O D.當A電極轉移0.6 mol e-時,兩極共產生2.24 L N2(標準狀況下)解析:由題圖可知,A極NH3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生成N2,為負極;B極NO得到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生成N2,為正極,據此分析解答。由分析可知,A極NH3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生成N2,為負極,A項錯誤。原電池中陽離子向正極遷移,故H+通過質子交換膜由A極向B極移動,B項正確。該電池正極電極反應為NO得到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生成N2:2NO+4e-+4H+N2+2H2O,C項錯誤。負極電極反應為2NH3-6e-N2+6H+,當轉移0.6 mol e-時,生成0.1 mol N2;正極反應為2NO+4e-+4H+N2+2H2O,根據電子守恒可知,當轉移0.6 mol e-時,生成0.15 mol N2;共生成0.25 mol N2,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5.6 L,D項錯誤。答案:B二、非選擇題:共56分。17.(12分)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可以制取粗鹽、Br2、I2等多種物質。(1)海水曬制的粗鹽在精制過程中,為除去其中含有的Ca2+、Mg2+、S等雜質離子,需要依次往粗鹽溶液中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過濾后再往濾液中加入適量鹽酸。寫出在上述過程中加入過量的Na2CO3溶液時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2)在實驗室模擬氯堿工業的生產原理電解飽和食鹽水,用玻璃棒蘸濃氨水檢驗生成的氯氣,產生大量的白煙,白煙的主要成分是 。 (3)海水曬鹽剩余的母液稱為苦鹵,往苦鹵中通入Cl2置換出Br2,將生成的Br2吹出后用SO2吸收并轉化為Br-,反復多次,以達到富集溴的目的。由海水提取溴過程中的反應可得出Cl-、SO2、Br-的還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4)從海帶中提取I2的主要工業生產流程如下圖所示:操作①的名稱為 ;過程②中過氧化氫溶液的作用是 ;過程③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解析: (1)加入過量的Na2CO3溶液是為了除去Ca2+和過量的Ba2+,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a2++CBaCO3↓、Ca2++CCaCO3↓。(2)用玻璃棒蘸濃氨水檢驗生成的氯氣,產生大量的白煙,白煙的主要成分是氯氣與氨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的氯化銨。(3)通入Cl2將Br-氧化為Br2,同時生成Cl-,說明還原性:Br->Cl-;生成的Br2吹出后用SO2吸收,Br2氧化SO2為S,同時生成Br-,說明還原性:SO2>Br-,故Cl-、SO2、Br-的還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SO2>Br->Cl-。(4)操作①為分離固液的操作,名稱為過濾;過程②中過氧化氫溶液的作用是將碘離子氧化為碘單質;過程③中碘離子和碘酸根離子發生歸中反應生成碘單質,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5I-+I+6H+3I2+3H2O。答案: (1)Ba2++CBaCO3↓、Ca2++CCaCO3↓(2)氯化銨(或NH4Cl)(3)SO2>Br->Cl-(4)過濾 將碘離子氧化為碘單質 5I-+I+6H+3I2+3H2O 18.(14分)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業制硫酸的其中一步重要反應是2SO2+O22SO3,正反應放熱。一定條件下,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該反應,各物質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1)反應開始至20分鐘,SO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 (2)圖中a點,正反應速率 (填“>”“<”或“=”)逆反應速率。 (3)反應進行到第 分鐘時恰好達到平衡狀態,結合圖像分析,能說明SO2轉化成SO3的反應在該條件下達到限度的證據是 。 (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填字母)。 A.上述條件下,SO2不可能100%地轉化為SO3B.升高溫度,可以實現SO2的完全轉化C.通過調控反應條件,可以提高該反應進行的程度D.使用催化劑可以增大反應速率,提高生產效率解析: (1)反應開始至20分鐘,SO2的平均反應速率v(SO2)===0.035 mol·L-1·min-1。(2)題圖中a點沒有達到平衡狀態,反應正向進行,則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3)由題圖可知,反應在50分鐘后SO2、SO3、O2的濃度均不再變化,且不為0,說明反應進行到第50分鐘時恰好達到平衡狀態。(4)A項,該反應是可逆反應,有一定限度,則SO2不可能100%地轉化為SO3,正確;B項,該反應是可逆反應,有一定限度,升高溫度,SO2也不可能完全轉化為SO3,錯誤;C項,通過調控反應條件,可以使該平衡正向移動,提高該反應進行的程度,正確;D項,使用催化劑可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可增大反應速率,提高生產效率,正確。答案: (1)0.035 mol·L-1·min-1 (2)> (3)50 50分鐘后隨時間變化,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氧氣的濃度保持不變,且不為0 (4)B19.(16分)Ⅰ.在生活中亞硝酸鈉 (NaNO2)應用十分廣泛,它是一種白色固體,外觀與NaCl極其相似,少量NaNO2可作為食品的護色劑,可防止肉毒桿菌在肉類食品中生長,還可用于治療氰化物中毒等。某化學興趣小組查閱資料得知:2NO+Na2O22NaNO2。該興趣小組利用下列裝置制備干燥的亞硝酸鈉(夾持及加熱裝置略去,部分儀器可重復使用)。已知:①NO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但不能被濃硫酸氧化;②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可將NO2氧化成N。回答下列問題。(1)盛放濃硝酸的儀器名稱為 ,儀器按氣流方向的連接順序為b→g→ →e→f→i(裝置可重復使用)。 (2)反應開始前打開彈簧夾a,通入過量氮氣排除裝置中的空氣,若不排除裝置中的空氣,可能導致產物中混有雜質 (填化學式);反應結束后打開彈簧夾a,繼續通入過量氮氣,其目的是 。 Ⅱ.測定NaNO2的純度:準確稱取反應后的固體2.5 g于燒杯中,加入煮沸并冷卻的蒸餾水溶解,配成 250 mL 溶液,取出25.00 mL溶液于錐形瓶中,滴入0.10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消耗14.00 mL酸性KMnO4溶液。(3)已知:滴定時,氧化產物為NaNO3,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4)所得固體中NaNO2的純度為 %(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解析: (1)根據圖中信息得到盛放濃硝酸的儀器名稱為分液漏斗;銅與濃硝酸反應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與水反應生成一氧化氮,用濃硫酸干燥一氧化氮,再通入到過氧化鈉中,反應生成亞硝酸鈉,為防止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的水蒸氣進入發生裝置中,則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除掉一氧化氮前,還應再通入濃硫酸中,因此儀器按氣流方向連接順序為b→g→h→e→f→c→d→e→f→i或b→g→h→e→f→d→c→e→f→i。(2)反應開始前打開彈簧夾a,通入過量氮氣的目的是排除裝置中的空氣,空氣中含有氧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的亞硝酸鈉與氧氣反應生成硝酸鈉,因此若不排除裝置中的空氣,可能導致制得的NaNO2不純,含有雜質Na2CO3、NaNO3;反應結束后打開彈簧夾a,反應完后整個裝置中含有一氧化氮氣體,會污染環境,因此通入過量氮氣的目的是將整個裝置中殘留的一氧化氮全部排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吸收,防止氮氧化物污染空氣。(3)滴定時,KMnO4將NaNO2氧化為NaNO3,高錳酸根還原為錳離子,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5N+2Mn+6H+5N+2Mn2++3H2O。(4)消耗n(KMnO4)=0.10 mol ·L-1×14.00×10-3 L=1.400×10-3 mol,由5N+2Mn+6H+5N+2Mn2++3H2O可知,n(NaNO2)=×1.400×10-3 mol=3.5×10-3 mol,樣品中m(NaNO2)=3.5×10-3 mol××69 g·mol-1=2.415 g,NaNO2的純度為×100%=96.6%。答案: (1)分液漏斗 h→e→f→c→d或h→e→f→d→c(2)Na2CO3、NaNO3 將整個裝置中殘留的氮氧化物全部排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吸收,防止氮氧化物污染空氣(3)5N+2Mn+6H+5N+2Mn2++3H2O(4)96.620.(14分)現以乙烷為主要原料合成化合物G,其合成路線如圖1所示:圖1(1)步驟①的反應試劑和條件是 ,化合物C的空間結構是 。 (2)化合物F的官能團名稱是 。 (3)步驟⑤的反應類型是 。 (4)寫出步驟③的化學方程式: 。 (5)化合物G由C、H、O三種元素組成,其空間結構模型如圖2所示,則G的結構簡式為 。 圖2(6)化合物H是化合物A的同系物,且相對分子質量相差42,則H的分子式是 ,寫出H所有可能的結構簡式: 。 解析: (1)A為CH3CH3,在光照條件下與Cl2發生取代反應,生成B(CH3CH2Cl),步驟①的反應試劑和條件是Cl2、光照;C為,是平面形結構。(2)F為CH3COOH,化合物F的官能團名稱是羧基。(3)E為CH3CHO,催化氧化生成CH3COOH,步驟⑤的反應類型是氧化反應。(4)步驟③中與H2O在催化劑作用下發生加成反應,生成D,D為CH3CH2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OCH3CH2OH。(5)根據G的空間結構模型可知,G的結構簡式為CH3COOCH2CH3或。(6)化合物H是化合物A的同系物,且相對分子質量相差42,則14n=42,解得n=3,所以H含有5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則H的分子式是C5H12,H所有可能的結構簡式為CH3CH2CH2CH2CH3、、。 答案: (1)Cl2、光照 平面形 (2)羧基 (3)氧化反應(4)CH3CH2OH(5)CH3COOCH2CH3或(6)C5H12 CH3CH2CH2CH2CH3、、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