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第五章 化工生產中的重要非金屬元素22門世2有3厚課堂建構硫元素價態利用氧化只有氧化性←+6H2S04S03Na2S04還原+4H2SO3S02Na2S03反應既有氧化性理解又有還原性0不同價態只有還原性-2H2SNa2S物質酸單質或氧化物鹽間的物質類別轉化利用物質類別理解同種價態物質問的轉化第一節 硫及其化合物課時3 不同價態含硫物質的轉化(一)基礎鞏固1.如圖是硫在自然界的循環,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大氣中的硫可能以酸雨的形式進入土壤B.煤和石油中的硫燃燒生成三氧化硫進入大氣C.化石燃料中的硫來自形成化石燃料的生物體D.煤和石油燃燒產生的顆粒物可能是霧霾的成因之一答案:B2.(2023·廣東佛山)碳酸鹽約占海水鹽分的0.34%,一種利用海水脫硫的新工藝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SO2排入大氣易引起酸雨B.海水吸收二氧化硫時可能有CO2逸出C.處理后的海水pH增大D.利用海水脫硫的工藝簡單,投資及運行費用低解析:SO2排入大氣易引起硫酸型酸雨,原理為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故A項正確;由于SO2溶于水后形成的H2SO3的酸性強于H2CO3,海水中含有碳酸鹽,故海水中吸收二氧化硫時可能有CO2逸出,故B項正確;天然海水中由于含有碳酸鹽而呈堿性,處理后的海水中碳酸鹽的量減少轉化成了硫酸鹽,硫酸鹽呈中性,故處理后海水的pH減小,故C項錯誤;利用海水脫硫的原理是天然海水的堿度中和煙氣中的酸性氣體SO2,將大氣中的SO2轉化為硫酸鹽直接送入大海,該工藝簡單,投資及運行費用低,故D項正確。答案:C3.(2024·廣東湛江階段練習)用NaOH溶液清洗試管壁上的硫,發生反應S+NaOHNa2SO3+Na2S+H2O(未配平),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生成的Na2SO3和Na2S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B.也可以用CS2清洗試管壁上的硫C.該反應中S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D.氧化產物是Na2SO3解析:根據得失電子守恒配平化學方程式為3S+6NaOHNa2SO3+2Na2S+3H2O,由此可知生成的Na2SO3和Na2S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A項錯誤;S易溶于CS2,所以也可以用CS2清洗試管壁上的硫,B項正確;硫元素的化合價既升高又降低,故S在反應中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C項正確;Na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價是+4價,硫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升高為+4價,所以Na2SO3是氧化產物,D項正確。答案:A4.(2023·廣東廣州)硫元素的價—類二維圖如圖所示(G、H均為正鹽)。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F的濃溶液與B之間的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B.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體現了D的漂白性C.存在D→C→F→D的循環轉化關系D.利用稀鹽酸和BaCl2溶液可以鑒別G中的陰離子解析:根據價—類二維圖可知,B為H2S,A為硫單質,C為SO3,D為SO2,E為H2SO3,F為H2SO4,G為硫酸鹽,H為亞硫酸鹽。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H2S具有還原性,兩者會發生歸中反應,故A項正確;SO2與酸性KMnO4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該反應中體現SO2的還原性,故B項錯誤;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與水反應生成硫酸,濃硫酸能與銅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即存在SO2→SO3→H2SO4→SO2的循環轉化關系,故C項正確;先加入稀鹽酸,若無現象,則排除S、C、Ag+等離子,后加入BaCl2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則存在S,故D項正確。答案:B5.(2022·廣東廣州)某小組同學設計如下實驗實現幾種價態硫元素間的轉化。任務Ⅰ.從以下試劑中選擇合適的試劑實現S(+6)→S(+4)的轉化。試劑:①濃硫酸 ②稀硫酸 ③酸性KMnO4溶液④Na2SO3溶液 ⑤Cu ⑥品紅溶液(1)寫出實現轉化的化學方程式: 。 (2)設計實驗,證明實現了該轉化(寫出操作和現象): 。 任務Ⅱ.實現硫元素在0、+2、+4價之間的轉化。查閱資料:+2價硫元素在酸性條件下不穩定,自身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SO2Na2SO3溶液Na2S2O3X(3)①中加入的物質是 ,該轉化利用的是SO2 的性質。 (4)寫出③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解析: (1)由題意知,實現該轉化的化學方程式為Cu+2H2SO4(濃)CuSO4+SO2↑+2H2O。(2)要證明實現了該轉化,只需要證明產生了SO2,結合SO2的漂白性,可將反應后產生的氣體通入品紅溶液中,若溶液褪色,說明實現了該轉化。(3)SO2轉化為Na2SO3的過程中硫元素化合價沒有發生變化,完成該轉化體現SO2酸性氧化物的性質,SO2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Na2SO3和H2O。(4)根據題干信息,+2價硫元素在酸性條件下不穩定,自身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即發生歧化反應,+2價的硫元素化合價既升高又降低,結合步驟②中Na2SO3與X反應生成Na2S2O3分析,可得X中硫元素的化合價應低于+2價,則X為硫單質,③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H++S2S↓+SO2↑+H2O。答案: (1)Cu+2H2SO4(濃)CuSO4+SO2↑+2H2O(2)將產生的氣體通入品紅溶液中,溶液褪色(3)NaOH溶液 酸性氧化物(4)2H++S2S↓+SO2↑+H2O6.物質的類別和核心元素的化合價是研究物質性質的兩個重要角度。請根據下圖回答問題。(1)Y的化學式為 ,檢驗Y所用的試劑是 。 (2)W的濃溶液與銅單質在加熱條件下可以發生化學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欲制備Na2S2O3,從氧化還原角度分析,合理的是 (填字母)。 A.Na2S+S B.Na2SO3+SC.Na2SO3+Na2SO4 D.SO2+Na2SO4(4)將X與SO2混合,可生成淡黃色固體。該反應的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答案: (1)SO2 品紅溶液(2)Cu+2H2SO4(濃)CuSO4+2H2O+SO2↑(3)B(4)1∶2(二)拓展提高7.葡萄酒中常加入亞硫酸鹽作為食品添加劑,為檢測某葡萄酒樣品中亞硫酸鹽的含量(通常以酒樣中SO2的量計),某研究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已知還原性:S>I->Cl-)。酒樣氣體溶液數據處理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若試劑A選擇氯水,則試劑B可選擇NaOH標準液B.通入N2和煮沸的目的是將產生的氣體從溶液中全部趕出C.葡萄酒中加亞硫酸鹽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氧化,利用了亞硫酸鹽的還原性D.若試劑A選擇堿液,調節吸收后溶液為中性,則試劑B可選擇I2標準液解析: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可以被氯水氧化為硫酸,但是氯水也可以與氫氧化鈉反應,所以此時不能選擇NaOH標準液,A項錯誤;根據分析知道,通氮氣和煮沸的目的是將生成的二氧化硫從溶液中全部趕出,B項正確;S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為S,葡萄酒中加亞硫酸鹽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葡萄酒被氧化,利用了亞硫酸鹽的還原性,C項正確;若試劑A選擇堿液,可以與二氧化硫反應得到亞硫酸鹽或亞硫酸氫鹽,該鹽可以被碘單質氧化為硫酸鹽,故試劑B可選擇I2標準液,D項正確。答案:A8.某固態單質A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某些產物和反應條件已略去)。化合物B在常溫常壓下為氣體,B和C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4∶5,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業原料。(1)寫出A在加熱條件下與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寫出E與A的氫化物反應生成A的化學方程式: 。 (3)寫出一個由D生成B的化學方程式: 。 解析:由轉化關系可知,A為S ,B為SO2,C為SO3,SO2、SO3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64∶80=4∶5,恰好與題意相符,則D為H2SO4,它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與題意也相符,SO2與水反應生成的E為H2SO3。(1)A為S,可與氫氣反應生成硫化氫。(2)H2SO3與H2S反應生成S。(3)在加熱條件下,濃硫酸可與碳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濃硫酸可與銅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答案: (1)H2+SH2S(2)H2SO3+2H2S3S↓+3H2O(3)C+2H2SO4(濃)CO2↑+2SO2↑+2H2O[或Cu+2H2SO4(濃)CuSO4+SO2↑+2H2O,其他合理答案均可]9.(2024·廣東江門高一期中)實驗室研究不同價態元素的轉化,對于物質的制備和應用至關重要。實驗室可以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S(+6價)→S(+4價)。(1)裝置C的作用是 。 (2)裝置B用于檢驗裝置A的氣體產物,盛放的試劑為 (填字母),裝置B中的現象是 。 裝置D盛放的試劑為 (填字母),寫出該裝置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a.BaCl2溶液b.KI淀粉溶液c.FeSO4溶液d.NaOH溶液e.品紅溶液(3)實驗結束后,發現裝置A中溶液幾乎為無色,且試管中有較多的白色固體,該現象體現了濃硫酸的 性。 (4)實驗結束后,若要證明裝置A中白色固體為無水CuSO4,需要采取的操作是 。 解析: (1)裝置C的作用是防倒吸(或作安全瓶)。(2)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裝置B用于檢驗二氧化硫,盛放的試劑為品紅溶液,現象為溶液褪色,裝置D中可選用NaOH溶液來吸收尾氣,防止污染空氣,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O2+2OH-S+H2O。(3)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而裝置A中溶液幾乎無色,且有較多白色固體,說明濃硫酸具有吸水性。(4)若要證明裝置A中白色固體為無水CuSO4,因為溶液中存在濃硫酸,所以需要采取的操作是將冷卻后的裝置A中物質緩緩加入適量水中并攪拌,觀察溶液顏色變化。答案: (1)防倒吸(或作安全瓶)(2)e 溶液褪色 d SO2+2OH-S+H2O(3)吸水(4)將冷卻后的裝置A中物質緩緩加入適量水中并攪拌,觀察溶液顏色變化(三)挑戰創新10.(2023·廣東廣州,改編)我國早期科技叢書《物理小識·金石類》記載:“青礬廠氣熏人,衣服當之易爛,栽木不茂”“青礬強熱,得赤色固體,氣凝即得礬油”。“青礬”是指FeSO4·7H2O,“青礬廠氣”是指SO2和SO3,“礬油”是指H2SO4。某實驗小組模擬古法制硫酸并進行SO2性質探究的裝置如圖所示。已知:SO2熔點-75.5 ℃,沸點-10 ℃;SO3熔點16.8 ℃,沸點44.8 ℃。請回答下列問題。Ⅰ.制取硫酸。實驗開始前打開活塞K1、K2,關閉活塞K3,通入一段時間N2后,關閉活塞K1、K2,打開活塞K3,用酒精噴燈高溫加熱綠礬。(1)A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B裝置的作用是 。 (3)該裝置存在的不足之處為 。 Ⅱ.探究SO2的性質。在C裝置中先后使用同體積的蒸餾水(①已預先煮沸,②未預先煮沸),控制食用油油層厚度一致、通入SO2流速一致。兩次實驗分別得到如下pH-t圖:(4)C裝置中覆蓋食用油的目的是 。 (5)pH-t圖中,②的曲線出現驟降,這是因為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對比分析上述兩組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 。 解析: (1)裝置A中FeSO4·7H2O高溫分解生成Fe2O3、SO2、SO3和H2O。 (2)B裝置中冰水共存物可使SO3和水蒸氣冷凝,生成硫酸并分離出SO2。(3)該裝置存在的不足之處為沒有尾氣吸收裝置,污染空氣。(4)C裝置用于驗證SO2與BaCl2溶液不反應,若有氧氣存在,則會生成白色沉淀,C裝置中覆蓋食用油的目的是隔絕空氣。(5)圖①曲線的變化說明SO2不與BaCl2溶液反應,溶于水的SO2部分與水反應生成H2SO3;圖②曲線的變化說明溶液中的O2將SO2氧化為SO3,SO3與水反應生成強酸H2SO4,兩實驗的變量是氧氣。答案:Ⅰ.(1)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2)冷凝SO3和水蒸氣制硫酸并分離出SO2(3)沒有尾氣吸收裝置,污染空氣Ⅱ.(4)隔絕空氣,避免空氣中氧氣干擾后續探究實驗(5)2SO2+O2+2H2O2H2S氧氣可將二氧化硫氧化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產中的重要非金屬元素第一節課時3不同價態含硫物質的轉化練習含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產中的重要非金屬元素第一節課時3不同價態含硫物質的轉化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