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他沒有胡椒”——英語諺語中世紀,胡椒是達官顯貴的最愛,佐餐、用藥,都少不了它;1439年時,一磅胡椒大約相當于英格蘭人兩天以上的工資。那時胡椒能用來買地、付稅,甚至當嫁妝。原產于印度的胡椒,到歐洲消費國后,價格上漲至幾十甚至幾百倍。——《胡椒的全球史:財富、冒險與殖民》第8課世界市場與商業貿易【課程標準】1.了解世界市場的形成;2.認識世界市場對商業貿易的意義。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政治體系: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的確立(必修二第9課)經濟體系: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選修二第8課)殖民體系:是指被資本主義列強壓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屬國。(必修二第12課)歷史概念世界市場:世界市場是一個歷史性的經濟范疇。狹義的世界市場是世界各國相互間進行商品交換的場所和領域,它突破國家的界限,把從事商品生產的國家和地區連成一體。廣義的世界市場不僅包括商品市場,還包括國際金融、勞務、信息和技術市場等。早期世界市場的內容主要以各國之間的商品交換為主。——摘自高德步、王玨著《世界經濟史(第三版)》一、世界市場的形成階段 形成過程 背景(主要原因) 途徑新航路開辟早期殖民擴張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發展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新航路開辟后17-18世紀工業革命后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第二次工業革命后19世紀中后期——20世紀初開始形成初步形成基本形成最終形成開始形成圖1反映了15世紀末的哪一次重大事件?該事件對世界市場的形成有何影響?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事件:新航路的開辟。影響: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使世界市場開始形成①范圍:新航路的開辟第一次建立起全球性的聯系,將貿易范圍擴展到全世界;②國際貿易:新興的大西洋貿易、太平洋貿易和傳統的印度洋貿易形成齊頭并進的態勢新航路開辟第三次英荷戰爭組圖反映的是什么問題?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西方殖民者開始了早期殖民擴張和殖民爭奪。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擴張,使歐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同世界各地建立起直接的商業聯系。殖民擴張和殖民爭奪對世界市場有何影響?初步形成殖民擴張材料1: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開發,到處建立聯系。——[德]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材料2:北美和俄國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區;澳大利亞有我們的牧場;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流向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植茶葉 。 ——1865年英國經濟學家杰文斯蒸汽機車和輪船生產力的提高:①需要更廣闊的世界市場;②需從世界各地獲取原材料。交通條件的改善:蒸汽機車和輪船的出現改變交通運輸條件,世界各地間的聯系更為便捷。殖民擴張的擴大: 殖民擴張把越來越多的地區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之中根據材料結合所學,思考工業革命如何促進世界市場的形成?基本形成工業革命兩幅圖分別從哪個角度反映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世界市場的影響。1.資本輸出為主2.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紀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畢,亞非拉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被迫加入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最終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一、世界市場的形成階段 形成過程 背景(主要原因) 途徑新航路開辟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新航路開辟后17-18世紀工業革命后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第二次工業革命后19世紀中后期——20世紀初開始形成初步形成基本形成最終形成武力擴張殖民掠奪原始積累商品輸出掠奪原料資本輸出為主商品輸出為輔瓜分世界探究:總體概括世界市場不斷擴展的驅動因素3.兩次工業革命是世界市場形成的助推劑4.科技進步特別是交通、通訊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條件1.資本主義的開放性、擴張性是世界市場形成的根本推動力早期殖民擴張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發展2.殖民擴張與掠奪是世界市場形成的主要途徑二、近代商業貿易的變化1.貿易中心轉移(1)歐洲: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里斯本、塞維爾、安特衛普、阿姆斯特丹、倫敦葡萄牙 西班牙 比利時 荷蘭 英國意大利熱那亞/威尼斯/佛羅倫薩1.貿易中心轉移(1)歐洲: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二、近代商業貿易的變化(2)亞洲:形成新的貿易中心全球海路的開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貿易中的重要性,傳統的印度洋貿易和新興的大西洋貿易、太平洋貿易齊頭并進的態勢。——中外歷史綱要下P40材料:但實際上,想要將商船送到東印度,就必須克服諸多困難。首先,需要能經受遠洋航行的堅固船只,出于安全考慮,前往東印度的航海至少需要三到四艘船一起行動。為了和東方進行商品交換,好要準備大量白銀。另外,還需要雇用相當數量的以船長為首的船員、水手、醫生人員,必須為他們提前發放酬勞。這一切,自然需要龐大的資金。加上往返東印度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時間,投資在此期間是無法回收的……因此,和東印度之間的貿易,事實上不是誰都可以參加那么簡單。——羽田正《東印度公司與亞洲之海》思考:根據材料分析,歐洲與東方的貿易存在哪些阻礙?成本高、風險大、資金周轉時間長新的商業經營方式2.商業經營方式的變化經營方式 主要史實二、近代商業貿易的變化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衛普開業;阿姆斯特丹出現了糧食交易所,倫敦辦起了綜合交易所。商品交易所銀行證券交易所百貨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制貿易公司中世紀時,集市是交易的主要方式。集市通常一年只舉辦1到2次,難以形成連續的交易。1531年,安特衛普建立世界上第一家商品交易所。1571年,英國創建了倫敦皇家交易所。這些商品交易所,就是今天期貨市場的雛形。經營方式 主要史實商品交易所 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衛普開業;阿姆斯特丹出現了糧食交易所,倫敦辦起了綜合交易所。銀行證券交易所百貨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制貿易公司英格蘭銀行的特權:接受政府存款、向政府提貸款,及發行銀行券等。2.商業經營方式的變化二、近代商業貿易的變化威尼斯和熱那亞的商人創立了銀行;英格蘭銀行創立,是最早全面發揮中央銀行各項職能的銀行。經營方式 主要史實商品交易所 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衛普開業;阿姆斯特丹出現了糧食交易所,倫敦辦起了綜合交易所。銀行 16世紀,威尼斯和熱那亞的商人創立了銀行;1694年,英格蘭銀行創立,是最早全面發揮中央銀行各項職能的銀行。證券交易所百貨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制貿易公司隨著國債和股票交易的日趨活躍,交易形式的逐漸完善,倫敦證券交易所于1773年在新喬納森咖啡館正式宣告成立。19世紀初英國開始大規模地修建運河、鐵路、開采礦山,主要利用股票的形式籌集建設資金,遂使礦山股、鐵路股成為主要的交易對象。19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紡織業和重工業得到顯著發展,一大批由家族經營的工廠企業,為了擴大生產和加強競爭,而改為股份公司,也發行了大量的股票。2.商業經營方式的變化二、近代商業貿易的變化17世紀后,倫敦的證券交易所成為國際證券交易中心。經營方式 主要史實商品交易所 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衛普開業;阿姆斯特丹出現了糧食交易所,倫敦辦起了綜合交易所。銀行 16世紀,威尼斯和熱那亞的商人創立了銀行;英格蘭銀行創立,是最早全面發揮中央銀行各項職能的銀行。證券交易所 17世紀后,倫敦的證券交易所成為國際證券交易中心。百貨公司 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貨公司在法國巴黎開業;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制貿易公司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每個股東以其所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全部責任的經濟組織。每個股東以其所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全部責任的經濟組織。1892年,德國出現有限責任公司2.商業經營方式的變化二、近代商業貿易的變化經營方式 主要史實商品交易所 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衛普開業;阿姆斯特丹出現了糧食交易所,倫敦辦起了綜合交易所。銀行 16世紀,威尼斯和熱那亞的商人創立了銀行;1694年,英格蘭銀行創立,是最早全面發揮中央銀行各項職能的銀行。證券交易所 17世紀后,倫敦的證券交易所成為國際證券交易中心。百貨公司 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貨公司在法國巴黎開業;1892年,德國出現有限責任公司。有限責任公司 1892年,德國出現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制貿易公司目的:為了有效地壟斷對外貿易特權:自行鑄幣、擁有武器、對外宣戰和締結條約(具有部分國家職能)影響:經營壟斷貿易,進行殖民掠奪,對西歐資本原始積累起了重要作用。東印度公司:英、荷 西印度公司:法、荷2.商業經營方式的變化二、近代商業貿易的變化創立股份制貿易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英國東印度公司材料 (東印度公司)是一個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團體,在任何時候都是以倫敦公司和印度總督的名義在印度群島進行貿易。他們及其后繼者在法律上都有權擁有、購買、接收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權、自由、管轄權、特許經營權以及任何種類的財產繼承權。東印度公司及其后繼者有權在15年的任期內,享有完全獨占東印度貿易的自由和特權,可以自由在東印度的所有島嶼、港口、城市、城鎮進行貿易。(東印度公司)總督及其臨時代理人有權制度合理的法律。——摘譯自《伊麗莎白女王授予東印度公司的特許證》(1600年12月)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東印度公司”的性質、特點及影響?創立股份制貿易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英國東印度公司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東印度公司”的性質、特點及影響?影響:性質:商業性壟斷貿易機構,具有商業公司和殖民機構的雙重性質。特點:①股份制公司(商業性);②壟斷對外貿易(壟斷性);③對外殖民擴張機構(殖民性、掠奪性)。④享有國家授予政治、經濟和軍事特權;①對世界:推動世界貿易的發展和金融業的創新;②對歐洲:促進了西歐的資本原始積累;③對殖民地:加速了殖民掠奪(災難性);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方式思想觀念(建設性)。經營方式 主要史實銀行股票百貨公司1865年,英國在香港開辦匯豐銀行1897年,盛宣懷在上海創辦中國通商銀行19世紀70年代: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發行的股票證券機構:上海平準股票公司1900年香港先施百貨公司、上海先施百貨公司外國人:中國人:鴉片戰爭后,新的商業經營形式被引入中國。1900年12月,先施百貨公司在香港成立,創設人為僑商馬應彪。1917年,馬應彪上海在南京路租地20畝,募集股金200萬元,興建7層大樓,率先開辦出一家大型環球百貨公司。先施公司是第一家由中國人開辦和經營的現代化百貨公司,它改變了討價還價的習慣,開了不二價的先例,它還破天荒地雇傭了女售貨員,先施公司樓上還有上海最早的屋頂花園和游藝場,曾吸引了無數上海市民。2.商業經營方式的變化二、近代商業貿易的變化影響(1)積極:(2)局限:發展不健全,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特征。①有利于近代中國工商業的發展,加速自然經濟的解體;②有利于抵制列強經濟侵略;③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④促進中國經濟的近代化進程。3.商品種類增多(1)歐洲商品市場:煙草、咖啡、可可和茶葉等進入歐洲市場。東方的香料變為大眾化商品。(2)奴隸貿易:非洲奴隸也成為貿易商品。(3)鴉片貿易:18世紀后期,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新航路開辟后許多商品在歐洲市場上涌現。美洲的玉米、甘薯、馬鈴薯、煙草、可可,以及當時各種鮮為人知的蔬菜瓜果,如花生、向日葵、西紅柿、辣椒、南瓜、菜豆、菠蘿等,在16世紀中葉后,通過各種渠道傳至舊大陸各地區。這說明在歐洲發生了 ( )A.商業革命 B.價格革命C.通貨膨脹 D.商業危機二、近代商業貿易的變化A4.世界貿易格局的變化貿易中心轉移國際貿易格局變化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世界殖民霸主荷蘭 :“海上馬車夫”英國:“世界工廠”、世界貿易中心英美德等:多中心的新格局里斯本、塞維爾阿姆斯特丹倫敦紐約、倫敦、……國際政治格局變化17世紀19世紀中期19世紀末20世紀初16世紀二、近代商業貿易的變化趨勢:單中心格局→多中心格局年份 國家 英國 美國 德國 法國 俄國1870 22% 8% 13% 10% --1913 15% 11% 13% 8% 4%1870、1913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貿易中的占比表中數據反映了什么問題?英國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下降,美國上升;說明英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壟斷地位被打破;世界貿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時人用漫畫的手法,描繪了一戰前的歐洲世界市場與商業貿易世界市場的形成近代商業貿易的變化世界市場開始形成早期殖民擴張工業革命之后商業貿易中心轉移商品數量品種增多商業經營方式變化股份公司、證券交易所、百貨公司、銀行多中心世界市場基本形成世界市場最終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后國際貿易格局變化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課堂小結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新航路開辟歐洲商品市場、奴隸、鴉片(2022·太原期末)17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歐洲主要蔗糖供應地巴西因卷入戰爭,導致歐洲市場蔗糖供應不足,糖價上漲,荷蘭人趁機把中國蔗糖輸入歐洲,多時競至三百萬磅,中國蔗糖的盈利額有時高達7.65倍。這一時期中國蔗糖盈利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場的擴大B.荷蘭殖民擴張的影響C.巴西發生了戰爭D.全球貿易體系的形成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