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元檢測卷(三)(第四章)(時間:75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9小題,每小題2分,共3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2024·浙南名校聯盟高二聯考)生態系統碳匯是指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或機制。下列措施不能提高碳匯能力的是 ( )推進天然林資源保護推進國土綠化夏天天氣熱空調溫度調低盡量綠色出行2.(2024·A9協作體聯考)環境監測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氣質量時,無需公布的項目是 ( )二氧化碳含量 總懸浮顆粒二氧化硫含量 氮氧化物含量3.(2024·三賢聯盟聯考)將硫、氮化合物從燃料中去除,并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主要目的是 ( )保護臭氧層 治理水體污染防治溫室效應 防治酸雨4.大氣中的臭氧層可使人類和其他生物免受紫外線的危害。下列因素可破壞臭氧層的是 ( )SO2的排放 氟利昂的泄露PM2.5的含量升高 燃料的不完全燃燒5.(2024·臺州期末)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變暖正以過去2 00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關于全球變暖的敘述正確的是 ( )全球變暖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溫度上升引起全球變暖的主要氣體為CO2、SO2、NO等全球變暖會導致旱澇災害頻發,但不會使病蟲害加劇應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方法減緩全球變暖的趨勢6.(2024·紹興高二期末)如圖表示四個不同國家,在相同的時間內人口種群大小與每英畝土地糧食產量的關系(實線為人口種群大小,虛線為每英畝土地糧食產量)。若在無糧食進口的情況下,能生存更長久的國家是 ( )甲國 乙國 丙國 丁國 (2024·湖州期末)閱讀材料,回答7~8題。 生態環境破壞、過度捕撈等導致長江中下游生態退化,漁業資源銳減,長江江豚、中華鱘等長江特有珍稀動物瀕臨滅絕。為了挽救長江生態環境,國家制定了“長江10年禁漁”等保護政策,對長江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進行保護和修復。7.科學家建立長江江豚的基因資源庫,可以直接保護生物多樣性中的 ( )遺傳多樣性 生態系統多樣性種群多樣性 群落多樣性8.下列關于對長江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進行保護和修復措施的敘述,正確的是 ( )長江魚類資源穩定恢復的關鍵在于長期禁漁定期投放本土魚類魚苗可增加其環境容納量建立江豚、中華鱘的人工養殖場是對其最有效的保護措施在禁漁期應對禁漁區域定期開展抽樣調查以評估物種資源現狀9.(2024·海淀區高二期末)我國西南地區是被子植物多樣性最高的地區,也是瀕危植物分布相對集中的地區,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西南地區被子植物多樣性高與其多變的地貌和環境有關道路建設導致的棲息地喪失和碎片化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威脅西南地區的被子植物資源具有極為重要的間接使用價值將瀕危植物轉移至繁育中心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10.(2024·臺州期末)目前,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土壤及水體污染”在全國各地都得到了一定的治理。下列措施中,不屬于治理“土壤及水體污染”的是 ( )控制劣質農藥、化肥的使用,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改變排放方式,將重金屬等污染物排入海洋加強對畜禽糞便、沼渣、沼液等收集、儲存、利用、處置的監督管理建設和運行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固體廢物處置設施11.(2024·紹興高二診斷)2023年2月3日,美國俄亥俄州一輛載有危險化學品的火車脫軌,并引發大量劇毒物質氯乙烯的泄漏和燃燒,進而產生光氣、氯化氫和二英等物質,對當地的土壤、水體和空氣造成了嚴重污染,截至2月23日,方圓5英里內動物死亡數已超過4.37萬只,大部分是水生動物。下列有關本次環境污染描述錯誤的是 ( )本次污染未超過水體的自我調節能力治理土壤污染通常周期較長,成本較高水體污染對工農業生產危害巨大燃燒產生的氯化氫溶于雨水會形成酸雨12.(2024·衢溫5+1聯盟)下列關于人類與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 )焚燒秸稈、亂砍濫伐森林都可直接導致土壤污染防治酸雨最有效的辦法是限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人類過度燃燒化石燃料不會使地球升溫《韓非子》中的“人民眾而貨財寡,事力勞而供養薄”體現了控制人口數量的重要性13.某同學設計了如下三個實驗裝置,在適宜的溫度、光照條件下放置一段時間,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 )甲、乙對照可驗證水體富營養化與水體中含大量的N、P等礦質元素有關甲、丙對照可驗證生活污水導致水體富營養化乙、丙對照可驗證生活污水中的有機質被微生物降解后,產生大量的N、P等礦質元素甲、乙、丙對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水體富營養化的唯一因素 (2024·衢州期末)閱讀下列材料,回答14~15題。 近年我國出臺的“退林還耕”政策內容包括“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綠化裝飾以及其他破壞耕作層的植物”,增加農作物種植面積,讓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14.農田保護是糧食安全的根基,下列關于農田生態系統的敘述錯誤的是 ( )和林地相比,農田生態系統的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較低農田生態系統中既有初級生產量也有次級生產量人類活動可以實現農田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循環流動“退林還耕”政策的提出旨在維護耕地數量,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15.下列有關耕地保護的敘述,錯誤的是 ( )強化監督管理,落實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同我國14億人口的需求相比,耕地是稀缺資源“退林還耕”過程中發生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林地中出現過的植物在耕地中將不再出現16.如圖表示某地哺乳動物和鳥類生存受到威脅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該地生態系統一定是草原生態系統哺乳動物生存受到威脅的主要原因是偷獵生物入侵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樣性,有利于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鳥類生存受到威脅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人類活動使其棲息地喪失17.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是指在一個相對較小的區域內有特別多的物種存在。一般來說,含有1 500種以上本地植物物種的區域才有資格被評為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我國的中南部山地就是全球25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之一。選用植物作為熱點區域標志,這是因為 (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從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群落的唯一途徑植物既容易調查和鑒定,又是其他生物物種多樣性的基礎植物種類數決定了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生物進化的結果,引入外來物種會使生物多樣性增加18.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下列生物多樣性的相關描述與其所屬層次相符的是 ( )序號 生物多樣性的相關描述 層次① 班上同學中,有人是雙眼皮,有人是單眼皮 遺傳多樣性② 美國紐約市的居民中有白種人、黑種人和黃種人 物種多樣性③ 江蘇省內除了有平原外,還有丘陵、湖泊和沼澤等 生態系統多樣性④ 校園中既有開黃花的菊花,也有開紅花的玫瑰等 遺傳多樣性①② ①③②③ ①③④19.如圖表示隨生活污水的流入,某河流溶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無機物(富含N、P)的濃度變化情況。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地有機物濃度低于b地生活污水對無機物(富含N、P)的濃度變化無影響在a、b兩地間,DO值的增加是水體中的浮游動物數量增加的結果湖水中藻類等浮游植物將大量繁殖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2分)20.(12分)(2024·金華期末)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躍碳庫,在氣候變化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斷加劇的人類活動引起的大氣CO2濃度增加、溫度上升、核污水排放等問題,使海洋生態系統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請回答下列問題:(1)(3分)生物可直接利用的碳是水圈和大氣圈中以 形式存在的碳。海洋對于調節大氣圈中的碳含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請寫出兩條大氣圈中的碳進入海洋的途徑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全球暖化下浮游植物的生態位將發生改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球暖化雖然使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強度小幅上升,但會導致海洋生態系統總生物量下降,從能量流動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分)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無視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和反對,單方面強行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大量放射性物質通過液態排放直接進入海洋環境。核污染水排海嚴重影響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使許多魚類種群的環境容納量 (填“上升”“下降”或“不變”),加快了部分海洋物種滅絕的速度,使 多樣性下降。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了“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出一點即可)。研究表明放射性物質污染環境后,會影響幾代人的健康,請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分)海洋生態的修復受到國內外高度關注。海洋生態修復需要在停止或減少 的基礎上,采用適當的生物、生態及工程技術輔助,使受損海洋生態環境得以恢復到原來或與原來相近的結構和狀態。 21.(12分)(2024·西城一模)高原鼢鼠是青藏高原優勢鼠種之一,營地下生活,主要采食植物根系。它在挖掘過程中向地表推出土丘,覆蓋植物造成植物死亡。為更好地保護和利用高寒草甸,研究了高原鼢鼠對草甸的影響。(1)(6分)根據鼢鼠土丘的分布密度,將樣地分為輕度干擾、中度干擾和重度干擾三個水平,研究干擾強度對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影響,結果如下表。干擾 水平 植物 物種數 優勢種 優勢種生物量占植物 群落總生物量的比例輕度 干擾 21 早熟禾,細葉苔草,垂穗披堿草 60%中度 干擾 32 銀蓮花,甘肅嵩草,細葉苔草,垂穗披堿草 45%重度 干擾 15 火絨草,甘肅嵩草,鵝絨委陵菜 50%①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時間內聚集在一定空間內的 的集合體。 ②生物量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時刻,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內實際存在的有機物質的鮮重或干重總量。取樣調查各物種生物量時,需在每個干擾水平內 設置50 cm×50 cm的樣方若干個。 ③上表結果表明,在 干擾下植物群落的物種豐富度最高。 (2)(2分)形成數月的土丘中氮、磷、鉀等無機鹽的含量顯著高于周圍環境,主要是因為被鼢鼠推至地表的土壤透氣性良好,受日光照射后溫度較高,促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分)在高原鼢鼠形成的土丘上會發生規律性的演替,對此演替的敘述正確的有 。 A.多年生草本會逐漸取代一年生草本成為優勢類群B.一年生草本的活動促進了多年生草本的生存C.該群落的演替進行到森林階段才會終止D.群落的穩定性隨著演替的進行逐漸增高(4)(2分)大量研究表明,過度放牧導致的草甸退化促進了鼠類數量增加,鼠類的密度過大又加劇了草甸退化,這是我國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的主要原因。因此,高寒草甸生態系統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關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13分)(2024·寧波期末)環境DNA(eDNA)技術是指從環境中提取DNA片段,結合分子生物學技術定性或定量檢測目標生物分布狀況的一種新型生物資源調查手段。科研人員擬利用eDNA技術對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鎮海棘螈的分布進行調查。(1)(3分)鎮海棘螈數量稀少,不宜用傳統的 法進行種群數量調查。鎮海棘螈以蚯蚓、蝸牛、小型螺類、蜈蚣等為食,從生態系統成分分析,它屬于生態系統中的 。研究者統計蚯蚓、蝸牛、小型螺類、蜈蚣等生物量,再根據營養級之間的能量 估算評價鎮海棘螈的生存狀況。 (2)(5分)科研人員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區域設置eDNA檢測點,獲取環境中的DNA片段。每年11月下旬至第二年的4月為鎮海棘螈冬眠期,這是群落 的體現,此時不宜開展鎮海棘螈eDNA的檢測。 (3)(4分)鎮海棘螈的棲息地植被茂密,但該生態系統 的能力較弱,若更有效地就地保護鎮海棘螈,你認為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分)eDNA技術具有高靈敏、低成本、無損傷、快捷方便等優點,應用前景廣泛,但不能用于 。 A.物種多樣性的研究B.某種魚類的食性分析C.瀕危物種的調查D.準確判斷物種的實時存在情況23.(13分)(2024·杭州及周邊)某湖泊因生活污水隨意排入,導致水質惡化、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4分)過程①主要由生態系統中的 (組成成分)完成;過程④碳元素的傳遞形式為____。 (2)(3分)流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泊中草食性魚類糞便中的能量屬于第 個營養級同化的能量。 (3)(3分)若流入的生活污水造成該湖泊中某個瀕危的魚類物種滅絕,從生物多樣性的角度分析,喪失的是 。若流入的生活污水過量,造成動物死亡,死亡動物腐爛后又進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動物死亡,這個過程稱為 調節。 (4)(3分)若生活污水的排放造成水體富營養化,會導致藻類爆發,人們通過設置“生態浮島”(挺水植物)進行治理,分析其生態學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2024·精誠聯盟高二聯考)2023年3月,我國進行了首單“藍碳”拍賣。“藍碳”是利用海洋活動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儲存的過程,紅樹林是“藍碳”生產的重要部分,合理保護和開發紅樹林有助于我國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下圖為我國南方某地紅樹林群落組成簡圖,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6分)紅樹林中鳥和大型食肉魚之間的關系是 。若由于某種原因,蝦、蟹突然大量減少,則短期內水蚤的數量將 。假定上圖中食蟲魚和小型食肉魚同化獲得的總能量不變,鳥捕食大型食肉魚所獲得的能量所占的比例從1/2調整為1/5,則鳥獲得的能量約為調整前的 倍(能量傳遞效率按照10%計算)。 (2)(5分)紅樹林是世界上最富多樣性的生態系統之一。其中角果木樹皮搗碎可以止血、收斂、通便和治療惡瘡,種子榨油可以止癢,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 價值。另外,紅樹林能防風浪沖擊,保護海岸。還能吸收污染物,降低海水 程度,防止赤潮發生,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使用價值。紅樹林還是候鳥的天堂,大量候鳥于秋冬季節交替期間遷徙而來歇息于此,使紅樹林具有明顯的 結構。 (3)(1分)紅樹林分布在熱帶、亞熱帶低能海岸潮間帶,常受周期性潮水浸淹,推測紅樹林中的植物可能具有哪些形態、結構或功能特點 。 ①體內細胞中細胞液滲透壓低 ②具有發達的根系 ③具有排鹽、泌鹽結構 ④根系耐缺氧單元檢測卷(三)(第四章)1.C [推進天然林資源保護,增大植被面積,可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從而降低大氣二氧化碳濃度,A不符合題意;推進國土綠化,增大植被面積,可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從而降低大氣二氧化碳濃度,B不符合題意;夏天天氣熱空調溫度調低,不會使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降低,C符合題意;綠色出行能夠減少使用汽車等交通工具,從而減少汽油等燃料的燃燒,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從而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D不符合題意。]2.A [二氧化碳盡管能引起溫室效應,但本身對人體無毒無害。]3.D [酸雨主要是人類向大氣中排放過多的硫和氮的氧化物造成的,D正確。]4.B [SO2的大量排放會形成酸雨,A錯誤;氟利昂、哈龍等含氯氟烴類氣體和臭氧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導致平流層中臭氧減少,臭氧層被破壞,B正確;空氣質量指數PM 2.5(單位:μg/m3)表示每立方米空氣中可入肺顆粒物的含量,這個值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C錯誤;燃料的不完全燃燒會生成CO,使動物血液輸送氧氣的能力降低,D錯誤。]5.D [全球變暖主要是人為因素如煤、石油和天然氣的大量燃燒等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造成的溫度上升,A錯誤;引起全球變暖的主要氣體為CO2,B錯誤;全球變暖會導致旱澇災害頻發,也會使病蟲害加劇,如干旱會爆發蝗災,C錯誤;應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方法增加CO2的固定減少CO2的排放,減緩全球變暖的趨勢,D正確。]6.B [甲國人口呈直線增長,糧食產量直線下降,將會出現糧食短缺,在無糧食進口的情況下,無法較長時間維持生存,A錯誤;乙國人口和糧食產量增長到一定程度保持相對穩定,可較長時間維持生存,B正確;丙國后期人口的增長幅度大于糧食產量的增長幅度,無法較長時間維持生存,C錯誤;丁國后期人口繼續增長,糧食產量反而下降,將無法較長時間維持生存,D錯誤。]7.A [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科學家建立長江江豚的基因資源庫,是對于長江江豚這一物種的保護,可以直接保護生物多樣性中的遺傳多樣性。]8.D [長江魚類資源穩定恢復的關鍵在于對長江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進行保護和修復,并不意味著禁止開發和利用,A錯誤;環境容納量是指長時期內環境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定期投放本土魚類魚苗是促進長江魚類資源快速恢復的手段之一,但不能增加其環境容納量,B錯誤;挽救江豚、中華鱘等珍稀瀕危動物長期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實行就地保護,C錯誤;在禁漁期應對禁漁區域定期開展抽樣調查以評估物種資源現狀,為下一步物種資源的保護提供依據,D正確。]9.D [就地保護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D錯誤。]10.B [將重金屬等污染物排入海洋,會導致海水污染,不屬于治理“土壤及水體污染”的措施。]11.A [本次污染使大量的生物死亡,本次污染已超過水體的自我調節能力,A錯誤;土壤污染一旦發生,僅僅依靠切斷污染源的方法往往很難恢復,有時要通過換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決問題,其他治理技術可能見效較慢,治理土壤污染通常周期較長,成本較高,B正確;水體污染對工業生產有巨大的影響,可能增大設備腐蝕、影響產品質量,甚至使生產不能進行下去,對農業水生生物環境及經濟等有不可估計的危害性,C正確;氯化氫為酸性物質,生成氯化氫后形成酸雨會造成環境污染,D正確。]12.D [焚燒秸稈是使地面溫度急劇升高,能直接燒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最終破壞土壤結構,而不會直接導致土壤污染;亂砍濫伐森林不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不會直接導致土壤污染,A錯誤;酸雨是含硫和氮的氧化物導致的,防治酸雨最有效的辦法是減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B錯誤;人類過度燃燒化石燃料會大量釋放二氧化碳,加劇溫室效應,使地球升溫,C錯誤;“人民眾而貨財寡,事力勞而供養薄”強調了物質生產的有限性與人口增長過快產生了矛盾,體現了控制人口數量的重要性,D正確。]13.D [由圖示信息可以看出,甲與乙、甲與丙、乙與丙的自變量分別為N、P等礦質元素、生活污水和污染物的種類,所以甲、乙對照可驗證水體富營養化與水體中含大量的N、P等礦質元素有關,A正確;同理可推出B、C正確;甲、乙、丙對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和水體中含有大量的N、P等礦質元素都是水體富營養化的因素,D錯誤。]14.C [和林地相比,農田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簡單,農田生態系統保持自身結構與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較弱,A正確;農田生態系統中的生產量包括初級生產量和次級生產量,初級生產量是指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或所合成的有機物質,次級生產量是指被異養生物同化后用于生長和繁殖的部分,B正確;人類活動可以實現農田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C錯誤;“退林還耕”政策的提出旨在維護耕地數量,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維護社會穩定,D正確。]15.D [強化監督管理,落實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是落實“退林還耕”的關鍵之一,A正確;同我國14億人口的需求相比,由于人口基數大,耕地是稀缺資源,B正確;“退林還耕”過程中發生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C正確;在演替的過程中,林地中出現過的植物一般不會消失不見,在耕地中也會出現,D錯誤。]16.D [由題中信息不能確定該地生態系統的類型;哺乳動物生存受到威脅的主要原因是偷獵和喪失棲息地;生物入侵一般不能提高生物的多樣性,不利于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17.B [二氧化碳從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群落的途徑除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還有化能合成作用,A錯誤;植物種類數只會影響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決定生物多樣性的因素是自然選擇和協同進化,C錯誤;引入外來物種可能會導致生物入侵,使生物多樣性降低,D錯誤。]18.B [雙眼皮和單眼皮是受基因控制的,屬于遺傳多樣性,①正確;美國居民中的白種人、黑種人和黃種人都是一個物種,屬于遺傳多樣性,②錯誤;江蘇省內的平原、丘陵、湖泊、沼澤等屬于生態系統多樣性,③正確;校園中的菊花和玫瑰是不同的物種,屬于物種多樣性,④錯誤。]19.D [a地的有機物濃度較高,隨著有機物的分解,b地有機物濃度較低,A錯誤;生活污水中的有機物在分解者的作用下,分解成富含N、P的無機物,使無機物(富含N、P)的濃度增加,水體富營養化,B錯誤;在a、b兩地間,隨著無機物(富含N、P)的增加,植物的數量逐漸增加,使得DO值不斷增加,C錯誤;隨著大量無機物(富含N、P)進入湖泊,湖水中藻類等浮游植物將大量繁殖,D正確。]20.(1)CO2(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在大氣圈和海洋的界面上通過擴散作用進入 浮游生物可通過光合作用等吸收二氧化碳(2) 不同浮游植物生存所需的最適溫度及對溫度的變化的適應能力不同(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生物自身呼吸消耗增加,分解者分解作用加快(其他答案合理也可)(3)下降 遺傳和物種 生物多樣性對大自然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對人類的生存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許多放射性物質(半衰期較長)難以被清除;放射性物質誘發人體可遺傳變異通過生殖細胞傳遞給后代(4)人為干擾解析 (1)生物可直接利用的碳是水圈和大氣圈中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海洋的碳含量約為大氣圈的50倍,海洋對于調節大氣圈中的碳含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氧化碳在大氣圈和海洋的界面上通過擴散作用進入海洋,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可通過光合作用等吸收二氧化碳。(2)由于不同浮游植物生存所需的最適溫度及對溫度的變化的適應能力不同,因此全球變暖可能使浮游植物的生態位發生改變。全球暖化下,生物自身呼吸消耗增加,分解者分解作用加快,從而用于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減少,則可能會導致海洋生態系統總生物量下降。(3)環境容納量是指長時期內環境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核污染水排海嚴重影響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使許多魚類種群的環境容納量下降,同時加快了部分海洋物種滅絕的速度,使遺傳和物種多樣性下降。生物多樣性對大自然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對人類的生存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許多放射性物質半衰期較長,難以被清除,同時放射性物質誘發人體可遺傳變異通過生殖細胞傳遞給后代,因此放射性物質污染環境后,可能會影響幾代人的健康。(4)海洋生態修復需要在停止或減少人為干擾的基礎上,采用適當的生物、生態及工程技術輔助,使受損海洋生態環境得以恢復到原來或與原來相近的結構和狀態。21.(1)①所有生物種群 ②隨機 ③中度(2)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ABD (4)適度放牧解析 (1)①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時間內聚集在一定空間內的所有生物種群的集合體。②取樣調查各物種生物量時,需在每個干擾水平內隨機設置樣方。③上表結果表明,在中度干擾下植物群落的物種豐富度最高。(2)土壤透氣性良好,溫度較高,促進了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多年生草本比一年生的草本存活的更久,在相同的繁殖速度下多年生的草本比一年生的草本數量更多,會成為優勢類群,一年生的草本讓土壤條件變得更好,促進了多年生草本的生存,并不是所有的群落演替都要進行到森林階段才會終止,這與該群落所處環境有關。故選A、B、D。(4)高寒草甸生態系統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關鍵是適度放牧,防止草甸退化。22.(1)標志重捕 消費者 傳遞效率(2)鎮海棘螈出現的區域以及其他適合鎮海棘螈生存的(或鎮海棘螈出現的或適合鎮海棘螈生存的) 季節性(3)恢復穩態 建立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4)D解析 (1)鎮海棘螈數量稀少,不宜用傳統的標志重捕法進行種群數量調查。從生態系統成分分析,鎮海棘螈以蚯蚓、蝸牛、小型螺類、蜈蚣等為食,其屬于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要評價鎮海棘螈的生存狀況,可通過統計蚯蚓、蝸牛、小型螺類、蜈蚣等生物量,再根據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來估算。(2)要對鎮海棘螈的分布進行調查,應在鎮海棘螈出現的區域以及其他適合鎮海棘螈生存的區域設置eDNA檢測點,獲取環境中的DNA片段。每年11月下旬至第二年的4月為鎮海棘螈冬眠期,這是群落季節性的體現,此時不宜開展鎮海棘螈eDNA的檢測。(3)鎮海棘螈的棲息地植被茂密,說明該棲息地生物種類多,營養結構復雜,故該生態系統抵抗干擾保持穩態的能力較強,而恢復穩態的能力較弱,若更有效地就地保護鎮海棘螈,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4)由題意知:環境DNA(eDNA)技術是指從環境中提取DNA片段,結合分子生物學技術定性或定量檢測目標生物分布狀況的一種新型生物資源調查手段,其可以用于對物種多樣性進行研究;對某種魚類的食性分析;對瀕危物種的調查,但不能用于準確判斷物種的實時存在情況。23.(1)分解者 含碳有機物(2)生活污水中的能量與植物經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 一(3)遺傳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 正反饋(4)植物根系可吸收水體中的N、P等無機物 挺水植物可通過遮擋陽光抑制藻類生長繁殖解析 (1)過程①是有機物分解變成無機物的過程,主要是由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完成;過程④是指動物攝取植物的過程,在生物群落內部碳元素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傳遞。(2)由圖分析可知,流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是生活污水中的能量與植物經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湖泊中草食性魚類屬于第二個營養級,其糞便中的能量屬于上一個營養級,即第一個營養級同化的能量。(3)若流入的生活污水造成該湖泊中某個瀕危的魚類物種滅絕,從生物多樣性的角度分析,喪失的是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若流入的生活污水過量,造成動物死亡,死亡動物腐爛后又進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動物死亡,這個過程稱為正反饋調節。(4)若生活污水的排放造成水體富營養化,會導致藻類爆發,人們通過設置“生態浮島”(挺水植物)進行治理,因為植物根系可吸收水體中的N、P等無機物,且挺水植物可通過遮擋陽光抑制藻類生長繁殖。24.(1)捕食與競爭 下降 1.96(2)直接使用 富營養化 時間(3)②③④解析 (1)紅樹林中鳥捕食大型食肉魚,另外鳥和大型食肉魚均能捕食食蟲魚和小型食肉魚,存在競爭關系;若由于某種原因,蝦、蟹突然大量減少,小型食肉魚轉而大量捕食水蚤,則短期內水蚤的數量將下降;鳥捕食的部分食物鏈總體來說有兩種,食蟲魚(和小型食肉魚)→大型食肉魚→鳥,食蟲魚(和小型食肉魚)→鳥。若食蟲魚和小型食肉魚同化獲得的總能量不變,鳥捕食大型食肉魚所獲得的能量所占的比例為1/2,設鳥捕食獲得的能量為X,若則需要食蟲魚(和小型食肉魚)為55X,若鳥捕食大型食肉魚所獲得的能量所占的比例為1/5,若則需要食蟲魚(和小型食肉魚)為28X,比值為1.96倍。(2)角果木樹皮搗碎可以止血、收斂、通便和治療惡瘡,種子榨油可以止癢,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藥用價值,為直接使用價值。紅樹林能吸收污染物,降低海水富營養化程度,防止赤潮發生。大量候鳥于秋冬季節交替期間遷徙而來歇息于此,使紅樹林具有明顯的時間結構。(3)紅樹林分布在熱帶、亞熱帶低能海岸潮間帶,常生活于海水中,推測紅樹林中的紅樹植物細胞中細胞液滲透壓高。常受海水浪潮侵襲的紅樹林需具有發達的根系才能穩定存在于海邊,海水中的紅樹林需根系耐缺氧。另外海水鹽濃度高,生長與此的紅樹林具有排鹽、泌鹽結構,才能將多余鹽分排出,維持滲透壓平衡。(共53張PPT)單元檢測卷(三)(第四章)(時間:75分鐘 滿分:100分)C一、選擇題(本題共19小題,每小題2分,共3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2024·浙南名校聯盟高二聯考)生態系統碳匯是指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或機制。下列措施不能提高碳匯能力的是( )A.推進天然林資源保護B.推進國土綠化C.夏天天氣熱空調溫度調低D.盡量綠色出行解析:推進天然林資源保護,增大植被面積,可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從而降低大氣二氧化碳濃度,A不符合題意;推進國土綠化,增大植被面積,可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從而降低大氣二氧化碳濃度,B不符合題意;夏天天氣熱空調溫度調低,不會使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降低,C符合題意;綠色出行能夠減少使用汽車等交通工具,從而減少汽油等燃料的燃燒,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從而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D不符合題意。2.(2024·A9協作體聯考)環境監測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氣質量時,無需公布的項目是( )A.二氧化碳含量 B.總懸浮顆粒C.二氧化硫含量 D.氮氧化物含量解析:二氧化碳盡管能引起溫室效應,但本身對人體無毒無害。A3.(2024·三賢聯盟聯考)將硫、氮化合物從燃料中去除,并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主要目的是( )A.保護臭氧層 B.治理水體污染C.防治溫室效應 D.防治酸雨解析:酸雨主要是人類向大氣中排放過多的硫和氮的氧化物造成的,D正確。D4.大氣中的臭氧層可使人類和其他生物免受紫外線的危害。下列因素可破壞臭氧層的是( )A.SO2的排放 B.氟利昂的泄露C.PM2.5的含量升高 D.燃料的不完全燃燒解析:SO2的大量排放會形成酸雨,A錯誤;氟利昂、哈龍等含氯氟烴類氣體和臭氧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導致平流層中臭氧減少,臭氧層被破壞,B正確;空氣質量指數PM 2.5(單位:μg/m3)表示每立方米空氣中可入肺顆粒物的含量,這個值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C錯誤;燃料的不完全燃燒會生成CO,使動物血液輸送氧氣的能力降低,D錯誤。B5.(2024·臺州期末)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變暖正以過去2 00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關于全球變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全球變暖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溫度上升B.引起全球變暖的主要氣體為CO2、SO2、NO等C.全球變暖會導致旱澇災害頻發,但不會使病蟲害加劇D.應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方法減緩全球變暖的趨勢D解析:全球變暖主要是人為因素如煤、石油和天然氣的大量燃燒等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造成的溫度上升,A錯誤;引起全球變暖的主要氣體為CO2,B錯誤;全球變暖會導致旱澇災害頻發,也會使病蟲害加劇,如干旱會爆發蝗災,C錯誤;應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方法增加CO2的固定減少CO2的排放,減緩全球變暖的趨勢,D正確。6.(2024·紹興高二期末)如圖表示四個不同國家,在相同的時間內人口種群大小與每英畝土地糧食產量的關系(實線為人口種群大小,虛線為每英畝土地糧食產量)。若在無糧食進口的情況下,能生存更長久的國家是( )BA.甲國 B.乙國C.丙國 D.丁國解析:甲國人口呈直線增長,糧食產量直線下降,將會出現糧食短缺,在無糧食進口的情況下,無法較長時間維持生存,A錯誤;乙國人口和糧食產量增長到一定程度保持相對穩定,可較長時間維持生存,B正確;丙國后期人口的增長幅度大于糧食產量的增長幅度,無法較長時間維持生存,C錯誤;丁國后期人口繼續增長,糧食產量反而下降,將無法較長時間維持生存,D錯誤。A.甲國 B.乙國C.丙國 D.丁國(2024·湖州期末)閱讀材料,回答7~8題。生態環境破壞、過度捕撈等導致長江中下游生態退化,漁業資源銳減,長江江豚、中華鱘等長江特有珍稀動物瀕臨滅絕。為了挽救長江生態環境,國家制定了“長江10年禁漁”等保護政策,對長江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進行保護和修復。7.科學家建立長江江豚的基因資源庫,可以直接保護生物多樣性中的( )A.遺傳多樣性 B.生態系統多樣性 C.種群多樣性 D.群落多樣性解析: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科學家建立長江江豚的基因資源庫,是對于長江江豚這一物種的保護,可以直接保護生物多樣性中的遺傳多樣性。A8.下列關于對長江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進行保護和修復措施的敘述,正確的是( )A.長江魚類資源穩定恢復的關鍵在于長期禁漁B.定期投放本土魚類魚苗可增加其環境容納量C.建立江豚、中華鱘的人工養殖場是對其最有效的保護措施D.在禁漁期應對禁漁區域定期開展抽樣調查以評估物種資源現狀D解析:長江魚類資源穩定恢復的關鍵在于對長江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進行保護和修復,并不意味著禁止開發和利用,A錯誤;環境容納量是指長時期內環境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定期投放本土魚類魚苗是促進長江魚類資源快速恢復的手段之一,但不能增加其環境容納量,B錯誤;挽救江豚、中華鱘等珍稀瀕危動物長期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實行就地保護,C錯誤;在禁漁期應對禁漁區域定期開展抽樣調查以評估物種資源現狀,為下一步物種資源的保護提供依據,D正確。9.(2024·海淀區高二期末)我國西南地區是被子植物多樣性最高的地區,也是瀕危植物分布相對集中的地區,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西南地區被子植物多樣性高與其多變的地貌和環境有關B.道路建設導致的棲息地喪失和碎片化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威脅C.西南地區的被子植物資源具有極為重要的間接使用價值D.將瀕危植物轉移至繁育中心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解析:就地保護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D錯誤。D10.(2024·臺州期末)目前,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土壤及水體污染”在全國各地都得到了一定的治理。下列措施中,不屬于治理“土壤及水體污染”的是( )A.控制劣質農藥、化肥的使用,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B.改變排放方式,將重金屬等污染物排入海洋C.加強對畜禽糞便、沼渣、沼液等收集、儲存、利用、處置的監督管理D.建設和運行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固體廢物處置設施解析:將重金屬等污染物排入海洋,會導致海水污染,不屬于治理“土壤及水體污染”的措施。B11.(2024·紹興高二診斷)2023年2月3日,美國俄亥俄州一輛載有危險化學品的火車脫軌,并引發大量劇毒物質氯乙烯的泄漏和燃燒,進而產生光氣、氯化氫和二 英等物質,對當地的土壤、水體和空氣造成了嚴重污染,截至2月23日,方圓5英里內動物死亡數已超過4.37萬只,大部分是水生動物。下列有關本次環境污染描述錯誤的是( )A.本次污染未超過水體的自我調節能力B.治理土壤污染通常周期較長,成本較高C.水體污染對工農業生產危害巨大D.燃燒產生的氯化氫溶于雨水會形成酸雨A解析:本次污染使大量的生物死亡,本次污染已超過水體的自我調節能力,A錯誤;土壤污染一旦發生,僅僅依靠切斷污染源的方法往往很難恢復,有時要通過換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決問題,其他治理技術可能見效較慢,治理土壤污染通常周期較長,成本較高,B正確;水體污染對工業生產有巨大的影響,可能增大設備腐蝕、影響產品質量,甚至使生產不能進行下去,對農業水生生物環境及經濟等有不可估計的危害性,C正確;氯化氫為酸性物質,生成氯化氫后形成酸雨會造成環境污染,D正確。12.(2024·衢溫5+1聯盟)下列關于人類與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A.焚燒秸稈、亂砍濫伐森林都可直接導致土壤污染B.防治酸雨最有效的辦法是限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C.人類過度燃燒化石燃料不會使地球升溫D.《韓非子》中的“人民眾而貨財寡,事力勞而供養薄”體現了控制人口數量的重要性D解析:焚燒秸稈是使地面溫度急劇升高,能直接燒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最終破壞土壤結構,而不會直接導致土壤污染;亂砍濫伐森林不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不會直接導致土壤污染,A錯誤;酸雨是含硫和氮的氧化物導致的,防治酸雨最有效的辦法是減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B錯誤;人類過度燃燒化石燃料會大量釋放二氧化碳,加劇溫室效應,使地球升溫,C錯誤;“人民眾而貨財寡,事力勞而供養薄”強調了物質生產的有限性與人口增長過快產生了矛盾,體現了控制人口數量的重要性,D正確。13.某同學設計了如下三個實驗裝置,在適宜的溫度、光照條件下放置一段時間,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DA.甲、乙對照可驗證水體富營養化與水體中含大量的N、P等礦質元素有關B.甲、丙對照可驗證生活污水導致水體富營養化C.乙、丙對照可驗證生活污水中的有機質被微生物降解后,產生大量的N、P等礦質元素D.甲、乙、丙對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水體富營養化的唯一因素解析:由圖示信息可以看出,甲與乙、甲與丙、乙與丙的自變量分別為N、P等礦質元素、生活污水和污染物的種類,所以甲、乙對照可驗證水體富營養化與水體中含大量的N、P等礦質元素有關,A正確;同理可推出B、C正確;甲、乙、丙對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和水體中含有大量的N、P等礦質元素都是水體富營養化的因素,D錯誤。(2024·衢州期末)閱讀下列材料,回答14~15題。近年我國出臺的“退林還耕”政策內容包括“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綠化裝飾以及其他破壞耕作層的植物”,增加農作物種植面積,讓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14.農田保護是糧食安全的根基,下列關于農田生態系統的敘述錯誤的是( )A.和林地相比,農田生態系統的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較低B.農田生態系統中既有初級生產量也有次級生產量C.人類活動可以實現農田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循環流動D.“退林還耕”政策的提出旨在維護耕地數量,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C解析:和林地相比,農田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簡單,農田生態系統保持自身結構與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較弱,A正確;農田生態系統中的生產量包括初級生產量和次級生產量,初級生產量是指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或所合成的有機物質,次級生產量是指被異養生物同化后用于生長和繁殖的部分,B正確;人類活動可以實現農田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C錯誤;“退林還耕”政策的提出旨在維護耕地數量,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維護社會穩定,D正確。15.下列有關耕地保護的敘述,錯誤的是( )A.強化監督管理,落實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B.同我國14億人口的需求相比,耕地是稀缺資源C.“退林還耕”過程中發生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D.林地中出現過的植物在耕地中將不再出現解析:強化監督管理,落實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是落實“退林還耕”的關鍵之一,A正確;同我國14億人口的需求相比,由于人口基數大,耕地是稀缺資源,B正確;“退林還耕”過程中發生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C正確;在演替的過程中,林地中出現過的植物一般不會消失不見,在耕地中也會出現,D錯誤。D16.如圖表示某地哺乳動物和鳥類生存受到威脅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DA.該地生態系統一定是草原生態系統B.哺乳動物生存受到威脅的主要原因是偷獵C.生物入侵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樣性,有利于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D.鳥類生存受到威脅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人類活動使其棲息地喪失解析:由題中信息不能確定該地生態系統的類型;哺乳動物生存受到威脅的主要原因是偷獵和喪失棲息地;生物入侵一般不能提高生物的多樣性,不利于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17.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是指在一個相對較小的區域內有特別多的物種存在。一般來說,含有1 500種以上本地植物物種的區域才有資格被評為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我國的中南部山地就是全球25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之一。選用植物作為熱點區域標志,這是因為( )A.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從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群落的唯一途徑B.植物既容易調查和鑒定,又是其他生物物種多樣性的基礎C.植物種類數決定了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D.生物多樣性是生物進化的結果,引入外來物種會使生物多樣性增加B解析:二氧化碳從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群落的途徑除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還有化能合成作用,A錯誤;植物種類數只會影響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決定生物多樣性的因素是自然選擇和協同進化,C錯誤;引入外來物種可能會導致生物入侵,使生物多樣性降低,D錯誤。18.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下列生物多樣性的相關描述與其所屬層次相符的是( )B序號 生物多樣性的相關描述 層次① 班上同學中,有人是雙眼皮,有人是單眼皮 遺傳多樣性② 美國紐約市的居民中有白種人、黑種人和黃種人 物種多樣性③ 江蘇省內除了有平原外,還有丘陵、湖泊和沼澤等 生態系統多樣性④ 校園中既有開黃花的菊花,也有開紅花的玫瑰等 遺傳多樣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③④解析:雙眼皮和單眼皮是受基因控制的,屬于遺傳多樣性,①正確;美國居民中的白種人、黑種人和黃種人都是一個物種,屬于遺傳多樣性,②錯誤;江蘇省內的平原、丘陵、湖泊、沼澤等屬于生態系統多樣性,③正確;校園中的菊花和玫瑰是不同的物種,屬于物種多樣性,④錯誤。19.如圖表示隨生活污水的流入,某河流溶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無機物(富含N、P)的濃度變化情況。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DA.a地有機物濃度低于b地B.生活污水對無機物(富含N、P)的濃度變化無影響C.在a、b兩地間,DO值的增加是水體中的浮游動物數量增加的結果D.湖水中藻類等浮游植物將大量繁殖解析:a地的有機物濃度較高,隨著有機物的分解,b地有機物濃度較低,A錯誤;生活污水中的有機物在分解者的作用下,分解成富含N、P的無機物,使無機物(富含N、P)的濃度增加,水體富營養化,B錯誤;在a、b兩地間,隨著無機物(富含N、P)的增加,植物的數量逐漸增加,使得DO值不斷增加,C錯誤;隨著大量無機物(富含N、P)進入湖泊,湖水中藻類等浮游植物將大量繁殖,D正確。A.a地有機物濃度低于b地B.生活污水對無機物(富含N、P)的濃度變化無影響C.在a、b兩地間,DO值的增加是水體中的浮游動物數量增加的結果D.湖水中藻類等浮游植物將大量繁殖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2分)20.(12分)(2024·金華期末)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躍碳庫,在氣候變化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斷加劇的人類活動引起的大氣CO2濃度增加、溫度上升、核污水排放等問題,使海洋生態系統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請回答下列問題:(1)生物可直接利用的碳是水圈和大氣圈中以_________________形式存在的碳。海洋對于調節大氣圈中的碳含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請寫出兩條大氣圈中的碳進入海洋的途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大氣圈和海洋的界面上通過擴散作用進入浮游生物可通過光合作用等吸收二氧化碳(2)全球暖化下浮游植物的生態位將發生改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球暖化雖然使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強度小幅上升,但會導致海洋生態系統總生物量下降,從能量流動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浮游植物生存所需的最適溫度及對溫度的變化的適應能力不同(其他答案合理也可)生物自身呼吸消耗增加,分解者分解作用加快(其他答案合理也可)(3)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無視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和反對,單方面強行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大量放射性物質通過液態排放直接進入海洋環境。核污染水排海嚴重影響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使許多魚類種群的環境容納量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變”),加快了部分海洋物種滅絕的速度,使______________多樣性下降。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了“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點即可)。研究表明放射性物質污染環境后,會影響幾代人的健康,請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降遺傳和物種生物多樣性對大自然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對人類的生存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許多放射性物質(半衰期較長)難以被清除;放射性物質誘發人體可遺傳變異通過生殖細胞傳遞給后代(4)海洋生態的修復受到國內外高度關注。海洋生態修復需要在停止或減少____________的基礎上,采用適當的生物、生態及工程技術輔助,使受損海洋生態環境得以恢復到原來或與原來相近的結構和狀態。人為干擾解析:(1)生物可直接利用的碳是水圈和大氣圈中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海洋的碳含量約為大氣圈的50倍,海洋對于調節大氣圈中的碳含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氧化碳在大氣圈和海洋的界面上通過擴散作用進入海洋,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可通過光合作用等吸收二氧化碳。(2)由于不同浮游植物生存所需的最適溫度及對溫度的變化的適應能力不同,因此全球變暖可能使浮游植物的生態位發生改變。全球暖化下,生物自身呼吸消耗增加,分解者分解作用加快,從而用于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減少,則可能會導致海洋生態系統總生物量下降。(3)環境容納量是指長時期內環境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核污染水排海嚴重影響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使許多魚類種群的環境容納量下降,同時加快了部分海洋物種滅絕的速度,使遺傳和物種多樣性下降。生物多樣性對大自然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對人類的生存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許多放射性物質半衰期較長,難以被清除,同時放射性物質誘發人體可遺傳變異通過生殖細胞傳遞給后代,因此放射性物質污染環境后,可能會影響幾代人的健康。(4)海洋生態修復需要在停止或減少人為干擾的基礎上,采用適當的生物、生態及工程技術輔助,使受損海洋生態環境得以恢復到原來或與原來相近的結構和狀態。21.(12分)(2024·西城一模)高原鼢鼠是青藏高原優勢鼠種之一,營地下生活,主要采食植物根系。它在挖掘過程中向地表推出土丘,覆蓋植物造成植物死亡。為更好地保護和利用高寒草甸,研究了高原鼢鼠對草甸的影響。(1)根據鼢鼠土丘的分布密度,將樣地分為輕度干擾、中度干擾和重度干擾三個水平,研究干擾強度對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影響,結果如下表。干擾 水平 植物 物種數 優勢種 優勢種生物量占植物群落總生物量的比例輕度 干擾 21 早熟禾,細葉苔草,垂穗披堿草 60%中度 干擾 32 銀蓮花,甘肅嵩草,細葉苔草,垂穗披堿草 45%重度 干擾 15 火絨草,甘肅嵩草,鵝絨委陵菜 50%①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時間內聚集在一定空間內的______________的集合體。②生物量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時刻,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內實際存在的有機物質的鮮重或干重總量。取樣調查各物種生物量時,需在每個干擾水平內________設置50 cm×50 cm的樣方若干個。③上表結果表明,在________干擾下植物群落的物種豐富度最高。(2)形成數月的土丘中氮、磷、鉀等無機鹽的含量顯著高于周圍環境,主要是因為被鼢鼠推至地表的土壤透氣性良好,受日光照射后溫度較高,促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有生物種群隨機中度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在高原鼢鼠形成的土丘上會發生規律性的演替,對此演替的敘述正確的有________。A.多年生草本會逐漸取代一年生草本成為優勢類群B.一年生草本的活動促進了多年生草本的生存C.該群落的演替進行到森林階段才會終止D.群落的穩定性隨著演替的進行逐漸增高(4)大量研究表明,過度放牧導致的草甸退化促進了鼠類數量增加,鼠類的密度過大又加劇了草甸退化,這是我國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的主要原因。因此,高寒草甸生態系統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關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D適度放牧解析:(1)①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時間內聚集在一定空間內的所有生物種群的集合體。②取樣調查各物種生物量時,需在每個干擾水平內隨機設置樣方。③上表結果表明,在中度干擾下植物群落的物種豐富度最高。(2)土壤透氣性良好,溫度較高,促進了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多年生草本比一年生的草本存活的更久,在相同的繁殖速度下多年生的草本比一年生的草本數量更多,會成為優勢類群,一年生的草本讓土壤條件變得更好,促進了多年生草本的生存,并不是所有的群落演替都要進行到森林階段才會終止,這與該群落所處環境有關。故選A、B、D。(4)高寒草甸生態系統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關鍵是適度放牧,防止草甸退化。22.(13分)(2024·寧波期末)環境DNA(eDNA)技術是指從環境中提取DNA片段,結合分子生物學技術定性或定量檢測目標生物分布狀況的一種新型生物資源調查手段。科研人員擬利用eDNA技術對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鎮海棘螈的分布進行調查。(1)鎮海棘螈數量稀少,不宜用傳統的__________法進行種群數量調查。鎮海棘螈以蚯蚓、蝸牛、小型螺類、蜈蚣等為食,從生態系統成分分析,它屬于生態系統中的________。研究者統計蚯蚓、蝸牛、小型螺類、蜈蚣等生物量,再根據營養級之間的能量___________估算評價鎮海棘螈的生存狀況。標志重捕消費者傳遞效率(2)科研人員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區域設置eDNA檢測點,獲取環境中的DNA片段。每年11月下旬至第二年的4月為鎮海棘螈冬眠期,這是群落________的體現,此時不宜開展鎮海棘螈eDNA的檢測。(3)鎮海棘螈的棲息地植被茂密,但該生態系統__________的能力較弱,若更有效地就地保護鎮海棘螈,你認為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eDNA技術具有高靈敏、低成本、無損傷、快捷方便等優點,應用前景廣泛,但不能用于______。A.物種多樣性的研究 B.某種魚類的食性分析C.瀕危物種的調查 D.準確判斷物種的實時存在情況鎮海棘螈出現的區域以及其他適合鎮海棘螈生存的(或鎮海棘螈出現的或適合鎮海棘螈生存的)季節性恢復穩態建立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D解析:(1)鎮海棘螈數量稀少,不宜用傳統的標志重捕法進行種群數量調查。從生態系統成分分析,鎮海棘螈以蚯蚓、蝸牛、小型螺類、蜈蚣等為食,其屬于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要評價鎮海棘螈的生存狀況,可通過統計蚯蚓、蝸牛、小型螺類、蜈蚣等生物量,再根據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來估算。(2)要對鎮海棘螈的分布進行調查,應在鎮海棘螈出現的區域以及其他適合鎮海棘螈生存的區域設置eDNA檢測點,獲取環境中的DNA片段。每年11月下旬至第二年的4月為鎮海棘螈冬眠期,這是群落季節性的體現,此時不宜開展鎮海棘螈eDNA的檢測。(3)鎮海棘螈的棲息地植被茂密,說明該棲息地生物種類多,營養結構復雜,故該生態系統抵抗干擾保持穩態的能力較強,而恢復穩態的能力較弱,若更有效地就地保護鎮海棘螈,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4)由題意知:環境DNA(eDNA)技術是指從環境中提取DNA片段,結合分子生物學技術定性或定量檢測目標生物分布狀況的一種新型生物資源調查手段,其可以用于對物種多樣性進行研究;對某種魚類的食性分析;對瀕危物種的調查,但不能用于準確判斷物種的實時存在情況。23.(13分)(2024·杭州及周邊)某湖泊因生活污水隨意排入,導致水質惡化、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過程①主要由生態系統中的________(組成成分)完成;過程④碳元素的傳遞形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流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泊中草食性魚類糞便中的能量屬于第________個營養級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含碳有機物生活污水中的能量與植物經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一(3)若流入的生活污水造成該湖泊中某個瀕危的魚類物種滅絕,從生物多樣性的角度分析,喪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流入的生活污水過量,造成動物死亡,死亡動物腐爛后又進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動物死亡,這個過程稱為________調節。(4)若生活污水的排放造成水體富營養化,會導致藻類爆發,人們通過設置“生態浮島”(挺水植物)進行治理,分析其生態學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遺傳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正反饋植物根系可吸收水體中的N、P等無機物挺水植物可通過遮擋陽光抑制藻類生長繁殖(2)由圖分析可知,流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是生活污水中的能量與植物經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湖泊中草食性魚類屬于第二個營養級,其糞便中的能量屬于上一個營養級,即第一個營養級同化的能量。(3)若流入的生活污水造成該湖泊中某個瀕危的魚類物種滅絕,從生物多樣性的角度分析,喪失的是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若流入的生活污水過量,造成動物死亡,死亡動物腐爛后又進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動物死亡,這個過程稱為正反饋調節。(4)若生活污水的排放造成水體富營養化,會導致藻類爆發,人們通過設置“生態浮島”(挺水植物)進行治理,因為植物根系可吸收水體中的N、P等無機物,且挺水植物可通過遮擋陽光抑制藻類生長繁殖。解析:(1)過程①是有機物分解變成無機物的過程,主要是由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完成;過程④是指動物攝取植物的過程,在生物群落內部碳元素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傳遞。24.(12分)(2024·精誠聯盟高二聯考)2023年3月,我國進行了首單“藍碳”拍賣。“藍碳”是利用海洋活動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儲存的過程,紅樹林是“藍碳”生產的重要部分,合理保護和開發紅樹林有助于我國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下圖為我國南方某地紅樹林群落組成簡圖,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紅樹林中鳥和大型食肉魚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____。若由于某種原因,蝦、蟹突然大量減少,則短期內水蚤的數量將____________。假定上圖中食蟲魚和小型食肉魚同化獲得的總能量不變,鳥捕食大型食肉魚所獲得的能量所占的比例從1/2調整為1/5,則鳥獲得的能量約為調整前的________倍(能量傳遞效率按照10%計算)。捕食與競爭下降1.96(2)紅樹林是世界上最富多樣性的生態系統之一。其中角果木樹皮搗碎可以止血、收斂、通便和治療惡瘡,種子榨油可以止癢,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__________價值。另外,紅樹林能防風浪沖擊,保護海岸。還能吸收污染物,降低海水________程度,防止赤潮發生,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使用價值。紅樹林還是候鳥的天堂,大量候鳥于秋冬季節交替期間遷徙而來歇息于此,使紅樹林具有明顯的________結構。直接使用富營養化時間(3)紅樹林分布在熱帶、亞熱帶低能海岸潮間帶,常受周期性潮水浸淹,推測紅樹林中的植物可能具有哪些形態、結構或功能特點?________。①體內細胞中細胞液滲透壓低 ②具有發達的根系 ③具有排鹽、泌鹽結構 ④根系耐缺氧②③④解析:(1)紅樹林中鳥捕食大型食肉魚,另外鳥和大型食肉魚均能捕食食蟲魚和小型食肉魚,存在競爭關系;若由于某種原因,蝦、蟹突然大量減少,小型食肉魚轉而大量捕食水蚤,則短期內水蚤的數量將下降;鳥捕食的部分食物鏈總體來說有兩種,食蟲魚(和小型食肉魚)→大型食肉魚→鳥,食蟲魚(和小型食肉魚)→鳥。若食蟲魚和小型食肉魚同化獲得的總能量不變,鳥捕食大型食肉魚所獲得的能量所占的比例為1/2,設鳥捕食獲得的能量為X,若則需要食蟲魚(和小型食肉魚)為55X,若鳥捕食大型食肉魚所獲得的能量所占的比例為1/5,若則需要食蟲魚(和小型食肉魚)為28X,比值為1.96倍。(2)角果木樹皮搗碎可以止血、收斂、通便和治療惡瘡,種子榨油可以止癢,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藥用價值,為直接使用價值。紅樹林能吸收污染物,降低海水富營養化程度,防止赤潮發生。大量候鳥于秋冬季節交替期間遷徙而來歇息于此,使紅樹林具有明顯的時間結構。(3)紅樹林分布在熱帶、亞熱帶低能海岸潮間帶,常生活于海水中,推測紅樹林中的紅樹植物細胞中細胞液滲透壓高。常受海水浪潮侵襲的紅樹林需具有發達的根系才能穩定存在于海邊,海水中的紅樹林需根系耐缺氧。另外海水鹽濃度高,生長與此的紅樹林具有排鹽、泌鹽結構,才能將多余鹽分排出,維持滲透壓平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單元檢測卷(三)(第四章).docx 單元檢測卷(三)(第四章).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