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二章 第二節 群落具有垂直、水平和時間結構(課件 學案 練習,共4份)浙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2 生物與環境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二章 第二節 群落具有垂直、水平和時間結構(課件 學案 練習,共4份)浙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2 生物與環境

資源簡介

課時2 群落具有垂直、水平和時間結構
課時概念解析 本課時的概念為“群落具有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等特征,并可隨時間而改變”,該概念的建構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證據的支持:
1.群落分層形成垂直結構;
2.群落水平方向上的種群配置形成水平結構。
概念1 群落分層形成垂直結構
(閱讀教材P33~35,完成填空)
1.陸生植物的生長型
2.群落的垂直結構
(1)概念
群落的垂直結構主要指群落的____________現象。
(2)表現
(3)應用
[辨正誤]
(1)陸地群落的分層主要與植物對光的利用有關,其中樹冠層對群落影響最大。(  )
(2)群落中動物的垂直結構主要與溫度有關。(  )
(3)群落的分層現象是物種自然選擇的結果。(  )
(4)竹林中的竹子錯落有致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  )
(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森林植物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自上而下分別有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層。森林動物也存在著明顯的分層現象,樹冠層棲息著鷹、黃鸝、杜鵑等;中層棲息著山雀、啄木鳥、鶯等;草本層則生活著畫眉、八色鶇等。
(1)森林植物和森林動物的分層現象,體現了森林群落的哪一種空間結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決定森林植物和森林動物垂直分層的主要因素分別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森林植物的成層結構,對于植物的生長、發育和繁殖具有什么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森林植物的垂直分層對森林動物的垂直分層有何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應用】
例1 關于群落的垂直結構,以下理解錯誤的是(  )
A.海洋中藻類的垂直分層現象與光照有關
B.動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與植物的分層密切相關
C.竹林中的箭竹高低錯落有致,其在垂直結構上有分層現象
D.淡水魚占據不同的水層,出現的分層現象與各種魚的食性有關
例2 植物群落的垂直結構是植物群落在空間上的垂直分化,分為植物器官在地上不同高度和地下不同深度的空間垂直配置。如圖為森林群落的垂直結構,下列關于植物群落分層現象敘述錯誤的是(  )
A.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有垂直分層現象
B.分層現象都是通過植物與無機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C.地上分層顯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陽光等環境資源的能力
D.地下分層是植物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及養分的一種生態適應
概念2 群落具有水平結構與時間結構
(閱讀教材P35~37,完成填空)
1.群落水平方向上的種群配置形成水平結構
2.群落的組成和外貌可隨時間改變而形成時間結構
[辨正誤]
(1)洪澤湖近岸區和湖心區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構成群落的水平結構。(  )
(2)由于陽光、溫度和水分等隨季節而變化,群落在不同季節的物種組成和空間結構也會隨之發生有規律的改變。(  )
(3)野草叢比較矮小,只存在水平結構。(  )
(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研究人員對某湖泊水體群落的結構進行調查時發現,從岸邊到深水區,依次生長著挺水植物(如菖蒲和蓮等)、沉水植物(如茨藻和小眼子菜等),水中還有漂浮植物(如滿江紅、浮萍等)。其中部分植物在水體中的分布如下圖所示。
(1)圖中菖蒲、蓮、茨藻的分布體現了該水體群落具有哪種結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體中的動物有生活在水面上的水黽、淺水區的仰泳蝽和深水區的蝎蝽等,這些動物的分布體現了群落的什么結構?決定這種結構特點的主要因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水體中的菖蒲、蓮等植物萌發生長,夏天達到繁茂,到秋冬時枝葉衰敗,一片蕭條,這說明群落具有哪一種結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應用】
例3 下列關于群落的水平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光照、土壤濕度和鹽漬化程度等環境條件都能影響生物的水平分布格局
B.陸地群落的水平結構很少是均勻的
C.不同的植物自下而上分別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結構
D.植被在水平方向上往往表現出不均勻性分布
例4 某溫帶落葉闊葉林群落中,以草本植物為例,春季草本植物由蓮花、頂冰花、側金盞花等組成,當它們生長旺盛、花朵盛開時,其他大多數夏季草本植物則剛開始生長。而當夏季草本植物爭妍時,早春生長旺盛的草本植物已結束其營養生長,地上部分死亡,地下部分進入休眠狀態。據此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所有的草本植物組成一個群落
B.因草本植物的根系不發達,所以其地下部分不存在垂直結構
C.群落的組成和外貌會隨著時間而改變
D.群落外貌的變化與自然環境的時間節律變化無關
感悟真題
1.(2022·浙江1月選考,15)某海域甲、乙兩種浮游動物晝夜分布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
A.甲有趨光性,乙有避光性
B.甲、乙主要以浮游植物為食
C.乙的分布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
D.甲、乙的沉浮體現了群落的時間結構
2.(2018·浙江4月選考,4)影響水生群落垂直分層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溫度     B.氧氣的垂直分布
C.光的穿透性     D.大氣中顆粒物含量
課時2 群落具有垂直、水平和時間結構
概念1
自主建構
1.喬木 藤本 環境
2.(1)分層 (2)高度 光 陽光 水分 光能利用率 食物 
(3)多層次 多序列 立體養殖 太陽能
辨正誤
(1)√
(2)× 提示:群落中動物的垂直分層主要與食物有關。
(3)√
(4)× 提示:群落的垂直結構是指群落中不同種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層現象,竹林中的竹子屬于一個種群。
合作探究
(1)提示:垂直結構。
(2)提示:光照;食物。
(3)提示:緩解了植物之間爭奪陽光、空間、水分和礦質營養的矛盾;擴大了植物利用環境的范圍,提高了植物的光能利用率。
(4)提示:植物的垂直分層為動物創造了多種多樣的棲息場所和食物條件,決定了動物的垂直分層。
典例應用
例1 C [竹林中的箭竹屬于一個種群,而不是群落,沒有垂直結構上的分層現象,C錯誤。]
例2 B [群落的垂直分層是各種群之間及種群與無機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B錯誤。]
概念2
自主建構
1.水平 鑲嵌 擴散 內部環境
2.時間
辨正誤
(1)√
(2)√
(3)× 提示:野草叢也存在垂直結構。
合作探究
(1)提示:水平結構。
(2)提示:垂直結構;食物。
(3)提示:時間結構。
典例應用
例3 C [不同的植物自下而上分別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結構,C錯誤。]
例4 C [一定時間內聚集在一定空間內的所有生物種群的集合體稱為群落,所有的草本植物不是一個群落,A錯誤;草本植物的地下部分也存在垂直結構,B錯誤;群落的組成和外貌會隨時間改變而發生有規律的變化,稱為群落的時間結構,C正確;自然環境的時間節律變化會影響群落的組成和外貌,如鳥類的遷徙,D錯誤。]
感悟真題
1.D [甲、乙的分布在中午均有向下移動的趨勢,午夜有向上移動的趨勢,二者均有避光性,A不合理;甲分布在較淺層,主要以浮游植物為食,乙分布在較深層,主要食物不是浮游植物,B不合理;乙的分布體現了種群的分布特點,C不合理;群落的時間結構指群落的組成和外貌可隨時間改變而發生有規律的變化,甲、乙的沉浮體現了群落的時間結構,D合理。]
2.D [水生群落也有分層現象,其層次性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溫度、氧氣的垂直分布決定的。](共25張PPT)
第二章 群落
課時2 
群落具有垂直、水平和時間結構
課時概念解析
本課時的概念為“群落具有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等特征,并可隨時間而改變”,該概念的建構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證據的支持:
1.群落分層形成垂直結構;
2.群落水平方向上的種群配置形成水平結構。
目錄 CONTENTS
1.群落分層形成垂直結構
2.群落具有水平結構與時
間結構
3.感悟真題
自主建構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課時概念圖
自主建構
喬木
(閱讀教材P33~35,完成填空)
1.陸生植物的生長型
藤本
環境
2.群落的垂直結構
(1)概念
群落的垂直結構主要指群落的______現象。
(2)表現
分層
高度

陽光
水分
光能利用率
食物
(3)應用
多層次
多序列
立體養殖
太陽能
[辨正誤]
(1)陸地群落的分層主要與植物對光的利用有關,其中樹冠層對群落影響最大。( )
(2)群落中動物的垂直結構主要與溫度有關。( )
提示:群落中動物的垂直分層主要與食物有關。
(3)群落的分層現象是物種自然選擇的結果。( )
(4)竹林中的竹子錯落有致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 )
提示:群落的垂直結構是指群落中不同種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層現象,竹林中的竹子屬于一個種群。

×

×
(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森林植物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自上而下分別有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層。森林動物也存在著明顯的分層現象,樹冠層棲息著鷹、黃鸝、杜鵑等;中層棲息著山雀、啄木鳥、鶯等;草本層則生活著畫眉、八色鶇等。
(1)森林植物和森林動物的分層現象,體現了森林群落的哪一種空間結構?
提示:垂直結構。
(2)決定森林植物和森林動物垂直分層的主要因素分別是什么?
提示:光照;食物。
(3)森林植物的成層結構,對于植物的生長、發育和繁殖具有什么意義?
提示:緩解了植物之間爭奪陽光、空間、水分和礦質營養的矛盾;擴大了植物利用環境的范圍,提高了植物的光能利用率。
(4)森林植物的垂直分層對森林動物的垂直分層有何影響?
提示:植物的垂直分層為動物創造了多種多樣的棲息場所和食物條件,決定了動物的垂直分層。
【典例應用】
C
例1 關于群落的垂直結構,以下理解錯誤的是(  )
A.海洋中藻類的垂直分層現象與光照有關
B.動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與植物的分層密切相關
C.竹林中的箭竹高低錯落有致,其在垂直結構上有分層現象
D.淡水魚占據不同的水層,出現的分層現象與各種魚的食性有關
解析:竹林中的箭竹屬于一個種群,而不是群落,沒有垂直結構上的分層現象,C錯誤。
B
例2 植物群落的垂直結構是植物群落在空間上的垂直分化,分為植物器官在地上不同高度和地下不同深度的空間垂直配置。如圖為森林群落的垂直結構,下列關于植物群落分層現象敘述錯誤的是(  )
A.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有垂直分層現象
B.分層現象都是通過植物與無機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C.地上分層顯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陽光等環境資源的能力
D.地下分層是植物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及養分的一種生態適應
解析:群落的垂直分層是各種群之間及種群與無機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B錯誤。
水平
(閱讀教材P35~37,完成填空)
1.群落水平方向上的種群配置形成水平結構
鑲嵌
擴散
內部環境
2.群落的組成和外貌可隨時間改變而形成時間結構
時間
[辨正誤]
(1)洪澤湖近岸區和湖心區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構成群落的水平結構。( )
(2)由于陽光、溫度和水分等隨季節而變化,群落在不同季節的物種組成和空間結構也會隨之發生有規律的改變。( )
(3)野草叢比較矮小,只存在水平結構。( )
提示:野草叢也存在垂直結構。


×
(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研究人員對某湖泊水體群落的結構進行調查時發現,從岸邊到深水區,依次生長著挺水植物(如菖蒲和蓮等)、沉水植物(如茨藻和小眼子菜等),水中還有漂浮植物(如滿江紅、浮萍等)。其中部分植物在水體中的分布如下圖所示。
(1)圖中菖蒲、蓮、茨藻的分布體現了該水體群落具有哪種結構?
提示:水平結構。
(2)水體中的動物有生活在水面上的水黽、淺水區的仰泳蝽和深水區的蝎蝽等,這些動物的分布體現了群落的什么結構?決定這種結構特點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垂直結構;食物。
(3)春天水體中的菖蒲、蓮等植物萌發生長,夏天達到繁茂,到秋冬時枝葉衰敗,一片蕭條,這說明群落具有哪一種結構?
提示:時間結構。
●研究人員在夏天對該湖泊水體不同深度的溫度和氧含量進行測定,繪制了下圖所示的曲線。請分析水體中隨著水深增加,氧含量下降的原因。
提示:隨水深的增加,水體中植物越來越少,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減少;生活于水體下層的動物也消耗氧,使下層氧含量進一步減少?!  ?br/>●群落的時間結構≠群落的季節性變化
群落的時間結構描述的范圍比群落的季節性變化要大一些,包括組成和外貌,從時間上來說不一定是以季節作單位。如果是以季節為單位來看,這樣的外貌變化就是群落的季節性變化。   
【典例應用】
C
例3 下列關于群落的水平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光照、土壤濕度和鹽漬化程度等環境條件都能影響生物的水平分布格局
B.陸地群落的水平結構很少是均勻的
C.不同的植物自下而上分別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結構
D.植被在水平方向上往往表現出不均勻性分布
解析:不同的植物自下而上分別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結構,C錯誤。
C
例4 某溫帶落葉闊葉林群落中,以草本植物為例,春季草本植物由蓮花、頂冰花、側金盞花等組成,當它們生長旺盛、花朵盛開時,其他大多數夏季草本植物則剛開始生長。而當夏季草本植物爭妍時,早春生長旺盛的草本植物已結束其營養生長,地上部分死亡,地下部分進入休眠狀態。據此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所有的草本植物組成一個群落
B.因草本植物的根系不發達,所以其地下部分不存在垂直結構
C.群落的組成和外貌會隨著時間而改變
D.群落外貌的變化與自然環境的時間節律變化無關
解析:一定時間內聚集在一定空間內的所有生物種群的集合體稱為群落,所有的草本植物不是一個群落,A錯誤;
草本植物的地下部分也存在垂直結構,B錯誤;
群落的組成和外貌會隨時間改變而發生有規律的變化,稱為群落的時間結構,C正確;
自然環境的時間節律變化會影響群落的組成和外貌,如鳥類的遷徙,D錯誤。
D
1.(2022·浙江1月選考,15)某海域甲、乙兩種浮游動物晝夜分布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
A.甲有趨光性,乙有避光性
B.甲、乙主要以浮游植物為食
C.乙的分布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
D.甲、乙的沉浮體現了群落的時間結構
解析:甲、乙的分布在中午均有向下移動的趨勢,午夜有向上移動的趨勢,二者均有避光性,A不合理;
甲分布在較淺層,主要以浮游植物為食,乙分布在較深層,主要食物不是浮游植物,B不合理;
乙的分布體現了種群的分布特點,C不合理;
群落的時間結構指群落的組成和外貌可隨時間改變而發生有規律的變化,甲、乙的沉浮體現了群落的時間結構,D合理。
D
2.(2018·浙江4月選考,4)影響水生群落垂直分層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溫度     B.氧氣的垂直分布
C.光的穿透性     D.大氣中顆粒物含量
解析:水生群落也有分層現象,其層次性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溫度、氧氣的垂直分布決定的。課時精練5 群落具有垂直、水平和時間結構
(時間:30分鐘分值:50分)
選擇題:第1~14題,每小題2.5分,共35分。
【基礎對點】
題型1 群落的垂直結構
1.下列現象能夠體現群落的垂直結構的是 (  )
毛竹林中竹筍、一年生嫩竹和多年生老竹分布在竹林的不同高度上
海拔4 000米的高山從山腳到山頂依次分布不同的植物類群
苔蘚、草本植物、灌木和喬木依次配置在森林的不同高度上
從湖岸到湖心依次生長著蘆葦、浮萍和金魚藻等生物
2.大多數生物群落在空間上有垂直分層現象,稱為群落的垂直結構。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動物垂直分層現象的主要因素分別是 (  )
溫度、食物 溫度、光照
溫度、溫度 光照、食物
3.下列關于群落垂直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  )
草原群落不具有群落的垂直結構
群落的層次性越明顯,動物的數量越多
在群落垂直結構的各層次上棲息的動物都不同
植物在空間上的成層排列,擴大了植物利用環境的范圍,提高了植物的光能利用率
4.下圖為植物群落生長的分層現象,對此現象的解釋錯誤的是 (  )
分層現象是植物群落與環境條件相互聯系的一種形式
決定這種現象的環境因素除光照外,還有溫度和濕度等
種植玉米時,因植物群落分層現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在農業生產上,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現象,合理搭配種植的品種,進行間作套種
5.研究人員調查了A、B、C三個群落的植物物種豐富度,結果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
三個群落具有相同的物種組成
A群落的植物物種豐富度最高
調查群落中某一植物的種群密度時可采用樣方法
三個群落的植物都存在明顯的分層現象
題型2 群落的水平結構
6.種子直接落在母株周圍產生成簇的幼株,形成集群。這體現了群落的 (  )
時間結構 水平結構
垂直結構 分層現象
7.內蒙古草原群落優勢種針茅草的分布呈一叢一叢的斑塊狀,而整個草原的草本植物呈鑲嵌性分布。下列關于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的敘述,錯誤的是 (  )
植物種子的傳播能力有差異
群落垂直方向上光照有差異
動物活動影響群落內部環境
群落水平方向土壤濕度不同
8.在一個發育良好的森林里,從樹冠到地面可劃分為樹冠層、下木層、灌木層、草本層和地表層,同時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方,植物種類也有所區別,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  )
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
物種組成和數量比例
主要樹種對群落會產生重大影響
彼此間有直接或間接的營養關系
9.(2024·金華十校高二聯考)為改善某湖泊周圍的環境與功能,結合離岸距離對群落的結構進行研究。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
區域 甲 乙 丙 丁 戊
離岸距離 0~34 m 34~230 m 230~350 m 350~380 m 380 m以外
蘆葦主要生長在丙區域,其長勢高低錯落,不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
表中五個區域分布著不同的動植物種群,在空間上構成了群落的水平結構
丁區域分布著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在空間上構成了群落的垂直結構
不同深度的水域中溶氧量不同,導致分布的植物種類不同
題型3 群落的時間結構
10.在草地中,蝶類白天活動,夜蛾類晚上活動。這種現象體現了群落的 (  )
營養結構 垂直結構
水平結構 時間結構
11.某溫帶草原在夏季是無垠綠土、胡馬長嘶的情景,在其他季節該草原又會呈現另一番外貌。上述現象屬于群落的 (  )
季節性變化 生態位
水平結構 晝夜變化
12.(2024·A9協作體高二聯考)群落的種類組成、物種的數量特征、物種多樣性、種間關系等在時間上的分化或配置稱為群落的時間結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物種組成極少,所處環境惡劣的群落不具備時間結構
時間結構在群落的垂直結構或水平結構上均可以體現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是時間結構的一種體現
決定時間結構的因素有外界環境條件、生物自身生理特點等
13.(2024·慈溪高二期末)雅魯藏布大峽谷位于我國西藏東南部,具有我國最完整的植被垂直分布類型。研究者在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區開展了紅外相機監測調查工作,共記錄到136個物種。分析部分物種的活動范圍和季節性之后發現,植食動物(如鬛羚)和肉食動物(如云豹)的豐富度在旱季均顯著高于雨季。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該地區的物種豐富度多于136個物種
兩類動物在旱季和雨季的活動體現了群落的時間結構
肉食動物在旱季活動頻繁有利于其捕食植食動物
植食動物旱季活動旺盛的原因是旱季有更多的食物
【綜合提升】
14.(2024·精誠聯盟高二聯考)下圖是某地自然區域內植物的分布圖,其中a、b、c分別代表高山、森林、海洋。據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圖中a地區植物分布不同不屬于群落的水平結構,而是多個小的群落
圖中b地區不存在水平結構和垂直結構
圖中c地區藻類植物占據不同的生態位,有利于對環境中O2的利用
圖中影響植物分布的關鍵因素:a、b、c區域都是光強度
15.(15分)(2022·廣東卷,20)荔枝是廣東特色農產品,其產量和品質一直是果農關注的問題。荔枝園A采用常規管理,果農使用化肥、殺蟲劑和除草劑等進行管理,林下幾乎沒有植被,荔枝產量高;荔枝園B與荔枝園A面積相近,但不進行人工管理,林下植被豐富,荔枝產量低。研究者調查了這兩個荔枝園中的節肢動物種類、個體數量及其中害蟲、天敵的比例,結果見下表。
荔枝園 種類/種 個體數 量/頭 害蟲比 例/% 天敵比 例/%
A 523 103 278 36.67 14.10
B 568 104 118 40.86 20.40
回答下列問題:
(1)(2分)除了樣方法,研究者還利用一些昆蟲有    性,采用了燈光誘捕法進行取樣。
(2)(4分)與荔枝園A相比,荔枝園B的節肢動物物種豐富度   ,可能的原因是林下豐富的植被為節肢動物提供了  ,
有利于其生存。
(3)(5分)與荔枝園B相比,荔枝園A的害蟲和天敵的數量    ,根據其管理方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分)使用除草劑清除荔枝園A的雜草是為了避免雜草競爭土壤養分,但形成了單層群落結構,使節肢動物物種多樣性降低。試根據群落結構及種間關系原理,設計一個生態荔枝園簡單種植方案(要求:不用氮肥和除草劑、少用殺蟲劑,具有復層群落結構),并簡要說明設計依據: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時精練5 群落具有垂直、水平和時間結構
1.C [毛竹林中竹筍、一年生嫩竹和多年生老竹屬于同一種群,不能體現群落的垂直結構,A錯誤;海拔4 000米的高山從山腳到山頂依次分布不同的植物類群,這種分布主要是由于海拔溫度不同造成的,不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B錯誤; 苔蘚、草本植物、灌木和喬木依次配置在森林的不同高度上,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C正確;從湖岸到湖心依次生長著蘆葦、浮萍和金魚藻等生物,屬于群落的水平結構,D錯誤。]
2.D [森林群落中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需要的光照強度不同,植物的垂直分層與光照有關;植物為動物提供了食物和棲息空間,動物的垂直分層主要與食物有關,故選D。]
3.D [草原群落和其他群落一樣,具有群落的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A錯誤;群落的層次性越明顯、分層越多,群落中的動物種類就越多,B錯誤;有些動物在群落中棲息在植物群落垂直結構的多個層次,C錯誤。]
4.C [同一生物構成的種群無分層現象,只有群落才具有分層現象。]
5.A [據圖分析可知,三個群落的物種豐富度各不相同,因此它們的物種組成是不同的,A錯誤;根據不同群落的柱狀圖的高度之和可知,A群落的植物物種豐富度最高,B正確;三個群落的植物都分了三層,都存在明顯的分層現象,D正確。]
6.B [群落中有的植物的種子直接落在母株周圍形成集群,有的卻隨風散播得很遠,這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B符合題意。]
7.B [草原群落的垂直方向上光照差別不大,B符合題意。]
8.A [群落的分層現象是反映在垂直方向的結構上;而林下不同生物種類的差別則是反映在水平方向的結構上。]
9.D [蘆葦構成的是種群,不是群落,因此其長勢高低錯落不是群落的垂直結構,A正確;群落的水平結構指群落中的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狀況,其主要表現特征是斑塊狀和鑲嵌性,表中五個區域分布著不同的種群,在空間上構成了群落的水平結構,B正確;丁區域分布著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C正確;不同深度的水域中分布的植物種類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光強度不同,D錯誤。]
10.D
11.A [該溫帶草原在夏季和其他季節出現不同的外貌,是群落的組成和外貌隨時間而發生的有規律的變化,屬于群落的季節性變化。]
12.A [物種組成極少,所處環境惡劣的群落同樣具備時間結構,A錯誤;隨著時間的推移,群落的種類組成、物種的數量特征、物種多樣性、種間關系等會發生變化,群落的垂直結構或水平結構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因此時間結構在群落的垂直結構或水平結構上均可以體現,B正確;“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指隨著季節變化,群落的種類組成和植物的外貌形態不斷發生變化,是時間結構的一種體現,C正確;外界環境條件、生物自身生理特點等均會影響群落的種類組成、物種的數量特征、物種多樣性、種間關系等,因此決定時間結構的因素有外界環境條件、生物自身生理特點等,D正確。]
13.D [研究者在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區開展了紅外相機監測調查工作,共記錄到136個物種,該地區還存在未記錄到的物種,因此該地區的物種豐富度多于136個物種,A正確;題干信息中植食動物(如鬛羚)和肉食動物(如云豹)的豐富度在旱季均顯著高于雨季,故兩類動物在旱季和雨季的活動體現了群落的季節性,即時間結構,B正確;旱季植物資源貧乏,植食動物活動旺盛,食肉動物以植食動物為食,其在旱季活動頻繁有利于其捕食植食動物,C正確;旱季植物資源貧乏,植食動物為了覓食,其活動會相對旺盛,D錯誤。]
14.A [圖中a地區不同海拔植被分布屬于不同的生物群落,屬于植物的地帶性分布,A正確;圖中b地區存在水平結構和垂直結構,B錯誤;圖中c地區藻類植物占據不同的生態位,有利于對環境中不同光質的利用,C錯誤;圖中影響植物分布的關鍵因素:a區域是溫度,b區域是光強度,c區域是不同光質的光,D錯誤。]
15.(1)趨光 (2)高 食物條件和棲息空間 (3)少 荔枝園A使用殺蟲劑,降低了害蟲數量,同時因食物來源少,導致害蟲天敵數量也減少 (4)林下種植大豆等固氮作物,通過種間競爭關系可減少雜草的數量,同時為果樹提供氮肥;通過種植良性雜草或牧草,繁育天敵來治蟲,可減少殺蟲劑的使用
解析 (1)可利用一些昆蟲具有趨光性,采用燈光誘捕法進行取樣調查。(2)由表可知,荔枝園B的節肢動物物種豐富度高,是因為豐富的林下植被為其提供更多的食物條件和棲息空間。(3)由題表可知,荔枝園A的害蟲和天敵的數量均低于荔枝園B,原因可能是荔枝園A使用殺蟲劑,降低了害蟲的數量,同時因食物來源少,導致害蟲天敵數量也減少。(4)根據群落結構和種間關系原理,在荔枝林下種植大豆等固氮作物,可以為果樹提供氮肥,并通過種間競爭關系減少雜草的數量,避免使用除草劑;同時通過種植良性雜草或牧草,繁育天敵來治蟲,可減少殺蟲劑的使用。(共25張PPT)
課時精練5
群落具有垂直、水平和時間結構
(時間:30分鐘 滿分:50分)
C
題型1 群落的垂直結構
1.下列現象能夠體現群落的垂直結構的是(  )
A.毛竹林中竹筍、一年生嫩竹和多年生老竹分布在竹林的不同高度上
B.海拔4 000米的高山從山腳到山頂依次分布不同的植物類群
C.苔蘚、草本植物、灌木和喬木依次配置在森林的不同高度上
D.從湖岸到湖心依次生長著蘆葦、浮萍和金魚藻等生物
解析:毛竹林中竹筍、一年生嫩竹和多年生老竹屬于同一種群,不能體現群落的垂直結構,A錯誤;
海拔4 000米的高山從山腳到山頂依次分布不同的植物類群,這種分布主要是由于海拔溫度不同造成的,不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B錯誤;
苔蘚、草本植物、灌木和喬木依次配置在森林的不同高度上,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C正確;
從湖岸到湖心依次生長著蘆葦、浮萍和金魚藻等生物,屬于群落的水平結構,D錯誤。
2.大多數生物群落在空間上有垂直分層現象,稱為群落的垂直結構。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動物垂直分層現象的主要因素分別是(  )
A.溫度、食物 B.溫度、光照
C.溫度、溫度 D.光照、食物
解析:森林群落中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需要的光照強度不同,植物的垂直分層與光照有關;植物為動物提供了食物和棲息空間,動物的垂直分層主要與食物有關,故選D。
D
3.下列關于群落垂直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草原群落不具有群落的垂直結構
B.群落的層次性越明顯,動物的數量越多
C.在群落垂直結構的各層次上棲息的動物都不同
D.植物在空間上的成層排列,擴大了植物利用環境的范圍,提高了植物的光能利用率
解析:草原群落和其他群落一樣,具有群落的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A錯誤;
群落的層次性越明顯、分層越多,群落中的動物種類就越多,B錯誤;
有些動物在群落中棲息在植物群落垂直結構的多個層次,C錯誤。
D
4.下圖為植物群落生長的分層現象,對此現象的解釋錯誤的是(  )
C
A.分層現象是植物群落與環境條件相互聯系的一種形式
B.決定這種現象的環境因素除光照外,還有溫度和濕度等
C.種植玉米時,因植物群落分層現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農業生產上,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現象,合理搭配種植的品種,進行間作套種
解析:同一生物構成的種群無分層現象,只有群落才具有分層現象。
5.研究人員調查了A、B、C三個群落的植物物種豐富度,結果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
A.三個群落具有相同的物種組成
B.A群落的植物物種豐富度最高
C.調查群落中某一植物的種群密度時可采用樣方法
D.三個群落的植物都存在明顯的分層現象
解析:據圖分析可知,三個群落的物種豐富度各不相同,因此它們的物種組成是不同的,A錯誤;
根據不同群落的柱狀圖的高度之和可知,A群落的植物物種豐富度最高,B正確;
三個群落的植物都分了三層,都存在明顯的分層現象,D正確。
題型2 群落的水平結構
6.種子直接落在母株周圍產生成簇的幼株,形成集群。這體現了群落的(  )
A.時間結構 B.水平結構 C.垂直結構 D.分層現象
解析:群落中有的植物的種子直接落在母株周圍形成集群,有的卻隨風散播得很遠,這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B符合題意。
B
7.內蒙古草原群落優勢種針茅草的分布呈一叢一叢的斑塊狀,而整個草原的草本植物呈鑲嵌性分布。下列關于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植物種子的傳播能力有差異
B.群落垂直方向上光照有差異
C.動物活動影響群落內部環境
D.群落水平方向土壤濕度不同
解析:草原群落的垂直方向上光照差別不大,B符合題意。
B
8.在一個發育良好的森林里,從樹冠到地面可劃分為樹冠層、下木層、灌木層、草本層和地表層,同時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方,植物種類也有所區別,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
A.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 B.物種組成和數量比例
C.主要樹種對群落會產生重大影響 D.彼此間有直接或間接的營養關系
解析:群落的分層現象是反映在垂直方向的結構上;而林下不同生物種類的差別則是反映在水平方向的結構上。
A
9.(2024·金華十校高二聯考)為改善某湖泊周圍的環境與功能,結合離岸距離對群落的結構進行研究。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D
區域 甲 乙 丙 丁 戊
離岸距離 0~34 m 34~230 m 230~350 m 350~380 m 380 m以外
A.蘆葦主要生長在丙區域,其長勢高低錯落,不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
B.表中五個區域分布著不同的動植物種群,在空間上構成了群落的水平結構
C.丁區域分布著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在空間上構成了群落的垂直結構
D.不同深度的水域中溶氧量不同,導致分布的植物種類不同
解析:蘆葦構成的是種群,不是群落,因此其長勢高低錯落不是群落的垂直結構,A正確;
群落的水平結構指群落中的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狀況,其主要表現特征是斑塊狀和鑲嵌性,表中五個區域分布著不同的種群,在空間上構成了群落的水平結構,B正確;
丁區域分布著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C正確;
不同深度的水域中分布的植物種類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光強度不同,D錯誤。
題型3 群落的時間結構
10.在草地中,蝶類白天活動,夜蛾類晚上活動。這種現象體現了群落的(  )
A.營養結構 B.垂直結構 C.水平結構 D.時間結構
D
11.某溫帶草原在夏季是無垠綠土、胡馬長嘶的情景,在其他季節該草原又會呈現另一番外貌。上述現象屬于群落的(  )
A.季節性變化 B.生態位 C.水平結構 D.晝夜變化
解析:該溫帶草原在夏季和其他季節出現不同的外貌,是群落的組成和外貌隨時間而發生的有規律的變化,屬于群落的季節性變化。
A
12.(2024·A9協作體高二聯考)群落的種類組成、物種的數量特征、物種多樣性、種間關系等在時間上的分化或配置稱為群落的時間結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物種組成極少,所處環境惡劣的群落不具備時間結構
B.時間結構在群落的垂直結構或水平結構上均可以體現
C.“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是時間結構的一種體現
D.決定時間結構的因素有外界環境條件、生物自身生理特點等
A
解析:物種組成極少,所處環境惡劣的群落同樣具備時間結構,A錯誤;
隨著時間的推移,群落的種類組成、物種的數量特征、物種多樣性、種間關系等會發生變化,群落的垂直結構或水平結構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因此時間結構在群落的垂直結構或水平結構上均可以體現,B正確;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指隨著季節變化,群落的種類組成和植物的外貌形態不斷發生變化,是時間結構的一種體現,C正確;
外界環境條件、生物自身生理特點等均會影響群落的種類組成、物種的數量特征、物種多樣性、種間關系等,因此決定時間結構的因素有外界環境條件、生物自身生理特點等,D正確。
13.(2024·慈溪高二期末)雅魯藏布大峽谷位于我國西藏東南部,具有我國最完整的植被垂直分布類型。研究者在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區開展了紅外相機監測調查工作,共記錄到136個物種。分析部分物種的活動范圍和季節性之后發現,植食動物(如鬛羚)和肉食動物(如云豹)的豐富度在旱季均顯著高于雨季。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地區的物種豐富度多于136個物種
B.兩類動物在旱季和雨季的活動體現了群落的時間結構
C.肉食動物在旱季活動頻繁有利于其捕食植食動物
D.植食動物旱季活動旺盛的原因是旱季有更多的食物
D
解析:研究者在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區開展了紅外相機監測調查工作,共記錄到136個物種,該地區還存在未記錄到的物種,因此該地區的物種豐富度多于136個物種,A正確;
題干信息中植食動物(如鬛羚)和肉食動物(如云豹)的豐富度在旱季均顯著高于雨季,故兩類動物在旱季和雨季的活動體現了群落的季節性,即時間結構,B正確;
旱季植物資源貧乏,植食動物活動旺盛,食肉動物以植食動物為食,其在旱季活動頻繁有利于其捕食植食動物,C正確;
旱季植物資源貧乏,植食動物為了覓食,其活動會相對旺盛,D錯誤。
14.(2024·精誠聯盟高二聯考)下圖是某地自然區域內植物的分布圖,其中a、b、c分別代表高山、森林、海洋。據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A.圖中a地區植物分布不同不屬于群落的水平結構,而是多個小的群落
B.圖中b地區不存在水平結構和垂直結構
C.圖中c地區藻類植物占據不同的生態位,有利于對環境中O2的利用
D.圖中影響植物分布的關鍵因素:a、b、c區域都是光強度
解析:圖中a地區不同海拔植被分布屬于不同的生物群落,屬于植物的地帶性分布,A正確;
圖中b地區存在水平結構和垂直結構,B錯誤;
圖中c地區藻類植物占據不同的生態位,有利于對環境中不同光質的利用,C錯誤;
圖中影響植物分布的關鍵因素:a區域是溫度,b區域是光強度,c區域是不同光質的光,D錯誤。
A.圖中a地區植物分布不同不屬于群落的水平結構,而是多個小的群落
B.圖中b地區不存在水平結構和垂直結構
C.圖中c地區藻類植物占據不同的生態位,有利于對環境中O2的利用
D.圖中影響植物分布的關鍵因素:a、b、c區域都是光強度
15.(2022·廣東卷,20)荔枝是廣東特色農產品,其產量和品質一直是果農關注的問題。荔枝園A采用常規管理,果農使用化肥、殺蟲劑和除草劑等進行管理,林下幾乎沒有植被,荔枝產量高;荔枝園B與荔枝園A面積相近,但不進行人工管理,林下植被豐富,荔枝產量低。研究者調查了這兩個荔枝園中的節肢動物種類、個體數量及其中害蟲、天敵的比例,結果見下表。
荔枝園 種類/種 個體數 量/頭 害蟲比 例/% 天敵比
例/%
A 523 103 278 36.67 14.10
B 568 104 118 40.86 20.40
回答下列問題:
(1)除了樣方法,研究者還利用一些昆蟲有____性,采用了燈光誘捕法進行取樣。
(2)與荔枝園A相比,荔枝園B的節肢動物物種豐富度______,可能的原因是林下豐富的植被為節肢動物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利于其生存。
(3)與荔枝園B相比,荔枝園A的害蟲和天敵的數量________,根據其管理方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趨光

食物條件和棲息空間

荔枝園A使用殺蟲劑,降低了害蟲數量,同時因食物來源少,導致害蟲天敵數量也減少
(4)使用除草劑清除荔枝園A的雜草是為了避免雜草競爭土壤養分,但形成了單層群落結構,使節肢動物物種多樣性降低。試根據群落結構及種間關系原理,設計一個生態荔枝園簡單種植方案(要求:不用氮肥和除草劑、少用殺蟲劑,具有復層群落結構),并簡要說明設計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下種植大豆等固氮作物,
通過種間競爭關系可減少雜草的數量,同時為果樹提供氮肥;通過種植良性雜草或牧草,繁育天敵來治蟲,可減少殺蟲劑的使用
解析:(1)可利用一些昆蟲具有趨光性,采用燈光誘捕法進行取樣調查。
(2)由表可知,荔枝園B的節肢動物物種豐富度高,是因為豐富的林下植被為其提供更多的食物條件和棲息空間。
(3)由題表可知,荔枝園A的害蟲和天敵的數量均低于荔枝園B,原因可能是荔枝園A使用殺蟲劑,降低了害蟲的數量,同時因食物來源少,導致害蟲天敵數量也減少。
(4)根據群落結構和種間關系原理,在荔枝林下種植大豆等固氮作物,可以為果樹提供氮肥,并通過種間競爭關系減少雜草的數量,避免使用除草劑;同時通過種植良性雜草或牧草,繁育天敵來治蟲,可減少殺蟲劑的使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浪卡子县| 朔州市| 沙雅县| 三穗县| 英超| 沾化县| 扎兰屯市| 南川市| 达日县| 通河县| 铜鼓县| 苏尼特左旗| 三都| 固安县| 奉新县| 云和县| 汝南县| 济源市| 嘉定区| 盐亭县| 靖安县| 剑川县| 巩义市| 大埔县| 安国市| 郎溪县| 安阳市| 新郑市| 仙居县| 临海市| 乐平市| 上思县| 德兴市| 苍南县| 静乐县| 城口县| 浙江省| 包头市| 元谋县| 沧州市| 阳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