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0張PPT)第1章 遺傳因子的發現2.結果分析。結果 結論F1全為黃色圓粒 ___________為顯性性狀F2中圓?!冒櫫?3∶1 種子形狀的遺傳遵循_____定律F2中黃色∶綠色=3∶1 子葉顏色的遺傳遵循_____定律F2中出現兩種親本類型(黃色圓粒、綠色皺粒),新出現兩種性狀(綠色圓粒、黃色皺粒) 不同性狀之間進行了_________yyrrYyRr黃皺綠圓YyrrYyRryyrryrYyRrYyrryyRryyrr配子互不干擾同一性狀自由組合合作探究點撥提升典例研析【例2】(2023·廣東東莞校級期中)下列有關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豌豆子葉的黃色與綠色、種子的圓粒與皺粒)雜交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 )A.孟德爾對F1植株上收獲的556粒種子進行統計,發現4種表型的數量比接近9∶3∶3∶1B.基因型為YyRr的豌豆產生的YR卵細胞和YR精子的數量比約為1∶1C.基因型為YyRr的豌豆產生的雌、雄配子隨機結合,體現了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D.豌豆子葉顏色和種子形狀這兩對性狀的遺傳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F1 Yy Rr YyRr配子比例Y、y1∶1R、r1∶1YR、Yr、yR、yr1∶1∶1∶1合作探究性狀表現 遺傳因子組成 比例雙顯 黃圓單顯 黃皺綠圓雙隱 綠皺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2.測交法是讓F1與___________進行雜交,由于___________產生的配子對F1個體產生的配子所決定的性狀沒有影響,所以F2出現的性狀和比例與F1產生的配子的種類和比例_____。隱性純合子隱性純合子相符點撥提升典例研析合作探究點撥提升典例研析合作探究典例研析合作探究典例研析課堂建構 第2節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二)第1課時 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一)基礎鞏固 1.做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時,不必考慮的是( )A.親本的雙方都必須是純合子B.每對相對性狀各自要有顯隱性關系C.對母本去雄,授以父本的花粉D.顯性親本作父本,隱性親本作母本解析:做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時,要求是兩對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A項不符合題意;兩對相對性狀中每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都遵循分離定律,即兩對相對性狀各自有顯隱性關系,B項不符合題意;因為以豌豆作為實驗材料,為避免自然狀態下的自花傳粉,故要對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C項不符合題意;不管是正交還是反交,結果都是一樣,故不需考慮顯性親本作父本,隱性親本作母本,D項符合題意。答案:D2.(2024·山西朔州)下列關于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需要在花未成熟時對父本進行去雄處理B.F1自交得到F2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方式有9種C.F1能產生4種雌配子,比為1∶1 ∶1∶1D.F2的表型有9種,基因型有4種解析:需要在花未成熟時對母本進行去雄處理,A項錯誤;F1自交得到F2時,F1產生的4種雌雄配子比均為1∶1∶1∶1,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其結合方式有16種,B項錯誤;F1產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種,YR、Yr、yR、yr,比為1∶1∶1∶1,C項正確;F2的表型有4種,基因型有9種,D項錯誤。答案:C3.基因型為AaBB與AaBb的兩株植物雜交,按自由組合定律遺傳,推測子代表型和基因型各有( )A.4種、8種 B.2種、6種 C.2種、4種 D.4種、9種解析:Aa×Aa子代產生AA、Aa、aa 3種基因型和2種表型,Bb×BB子代產生BB和Bb 2種基因型和1種表型,因此基因型為AaBB與AaBb的兩株植物雜交,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推測子代表型有2×1=2(種),基因型有3×2=6(種)。答案:B4.下列關于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敘述,正確的是( )A.雜交親本產生雌雄配子的比例為1∶1B.在孟德爾的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F2的組合方式有9種C.所有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都遵循自由組合定律D.顯性現象的多種表現并不違背孟德爾遺傳規律解析:一般而言,雜交親本產生的雄配子數量遠遠多于雌配子,A項錯誤;在孟德爾的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F2的組合方式有16種,基因型有9種,B項錯誤;自由組合定律適用的條件是兩對或兩對以上位于不同對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兩對等位基因必須位于兩對相同的染色體上,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C項錯誤;顯性現象的多種表現并不違背孟德爾遺傳規律,D項正確。答案:D5.用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兩株純種豌豆作親本雜交獲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的比例為9∶3∶3∶1,下列不屬于產生這一結果所必需的是( )A.人工異花傳粉后,都要對母本進行套袋B.必須對親本進行正交和反交C.F1自交時,4種類型的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D.必須在開花前對母本進行去雄解析:人工異花傳粉后,母本要套上紙袋,防止外來花粉的干擾,這是實現F2中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的比例為9∶3∶3∶1的條件之一,A項不符合題意;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兩個純合親本無論正交還是反交,F2表型相同,比例均為9∶3∶3∶1,B項符合題意;F1自交時,4種類型的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是F2中出現9∶3∶3∶1的保證,C項不符合題意;對豌豆進行雜交實驗時,首先要在花蕾期對母本去雄,待花粉成熟時對母本授以父本的花粉,D項不符合題意。答案:B6.以黃色皺粒(YYrr)與綠色圓粒(yyRR)豌豆作親本進行雜交,F1植株自花傳粉,從F1植株所結的種子中任取1粒綠色圓粒和1粒綠色皺粒,這兩粒種子都是純合子的概率為( )A. B. C. D.解析:根據題意,F1植株的遺傳因子組成為YyRr,則F2中綠色圓粒占,其中純合子占F2的,則任取1粒綠色圓粒種子,是純合子的概率為,而綠色皺粒種子一定是純合子,所以這兩粒種子都是純合子的概率為×1=,A項正確。答案:A7.下圖是豌豆人工異花傳粉示意圖,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豌豆為自花傳粉植物,若要實現甲、乙雜交,需在 時進行去雄,并套袋隔離,套袋隔離的目的是 。 (2)若甲為純種綠粒普通型,乙為純種黃粒半無葉型,F1自交后代類型及數目如下表所示。類型 綠粒半 無葉型 綠粒普 通型 黃粒半 無葉型 黃粒普 通型數目 413 1 251 141 421根據結果,黃粒與綠粒這對相對性狀中的顯性性狀是 。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是否符合基因自由組合定律 。如果要進一步證明你的觀點,可讓F1與 測交來加以驗證,當后代出現 的結果時,可支持上述觀點。解析:(1)豌豆為自花傳粉植物,若對甲、乙進行雜交,需在花蕾期進行去雄,并套袋隔離,以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擾。(2)根據結果,F2中綠?!命S粒≈3∶1,普通型∶半無葉型≈ 3∶1,故綠粒是顯性性狀。F2中綠粒普通型∶綠粒半無葉型∶黃粒普通型∶黃粒半無葉型≈9∶3∶3∶1,故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如果要進一步證明該觀點,可讓F1與隱性純合子即黃粒半無葉型測交來加以驗證,若兩對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則后代會出現性狀分離比接近1∶1∶1∶1的結果。答案:(1)花蕾期 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擾 (2)綠粒 是 黃粒半無葉型 性狀分離比接近1∶1∶1∶1(二)拓展提高8.假如水稻高稈對矮稈為顯性,抗稻瘟病對易感稻瘟病為顯性,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現用一個純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稈品種(抗倒伏)與一個純合抗稻瘟病的高稈品種(易倒伏)雜交,則F2中( )A.重組類型占或B.高稈抗病個體中純合子占C.既抗倒伏又抗病的類型出現的比例為D.高稈抗病個體與F1中基因型相同的比例為解析:假設水稻的高稈和矮稈用D、d表示,抗稻瘟病和易感稻瘟病用R、r表示,純合高稈抗稻瘟病的親本水稻的基因型為DDRR,純合矮稈易感稻瘟病的親本水稻的基因型為ddrr,它們雜交產生的F1基因型為DdRr,F1自交產生的F2:D_R_∶D_rr∶ddR_∶ddrr=9∶3∶3∶1,F2中出現的重組類型為3D_rr和3ddR_,即占;高稈抗病(9D_R_)個體中純合子(1DDRR)占;矮稈抗病類型的基因型及比例為ddRR、ddRr,所以F2中出現既抗倒伏又抗病類型的比例為;高稈抗病(9D_R_)個體與F1中基因型(DdRr)相同的比例為。答案:D9.人類中,顯性基因D對耳蝸管的形成是必需的,顯性基因E對聽神經的發育是必需的;二者缺一,個體即聾。這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夫婦中有一個耳聾,也有可能生下聽覺正常的孩子B.一方只有耳蝸管正常,另一方只有聽神經正常的夫婦,只能生下耳聾的孩子C.基因型為DdEe的雙親生下耳聾的孩子的概率為D.耳聾夫婦可以生下基因型為DdEe的孩子解析:夫婦中一個聽覺正常(D_E_),一個耳聾(D_ee、ddE_、ddee),有可能生下聽覺正常的孩子;一方只有耳蝸管正常(D_ee),另一方只有聽神經正常(ddE_)的夫婦也有可能生出聽覺正常的孩子;夫婦雙方基因型均為DdEe,后代中聽覺正常孩子所占的比例為,耳聾孩子所占的比例為;耳聾夫婦可以生下基因型為DdEe的孩子,如基因型為D_ee和ddE_的耳聾夫婦,有可能生下基因型為D_E_聽覺正常的孩子。答案:B10.雞冠的形狀有多種,純合子豌豆冠雞與玫瑰冠雞交配,子一代(F1)全是胡桃冠,F1雌雄交配,F2出現了單冠雞,表型和數量如下表所示(單位:只)。F2 胡桃冠 豌豆冠 玫瑰冠 單冠雄雞 72 24 24 8雌雞 72 24 24 8合計 144 48 48 16據表回答下列問題。(1)雞冠形狀的遺傳受 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 定律。 (2)從F2中隨機挑選豌豆冠雞和玫瑰冠雞各一只,形成一個雜交組合:豌豆冠雞(♀)×玫瑰冠雞(♂),或豌豆冠雞(♂)×玫瑰冠雞(♀)。①不考慮正交、反交的區別,只考慮基因型,則該雜交的基因型組合可能有 種。 ②理論上,若雜交組合的子代出現4種表型,且4種表型及其比例是胡桃冠∶豌豆冠∶玫瑰冠∶單冠=1∶1∶1∶1的概率是 。 (3)為了驗證(1)中的結論,利用F2設計實驗,請補充完善實驗方案并預期實驗結果:①實驗方案:讓F2中全部胡桃冠雌雞與 交配,收集、孵化每只雌雞產的蛋, (填“隔離”或“混合”)飼養每只雌雞的子代(F3),觀察、統計全部F3的冠形和數量。 ②預期實驗結果:理論上,有16只雌雞的子代表型及其數量比為胡桃冠∶豌豆冠=1∶1; 。 解析:(1)由題意可知,雞冠形狀的遺傳受兩對等位基因的控制,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2)①用A、a和B、b這兩對基因表示,F2中豌豆冠雞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玫瑰冠雞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因此不考慮正交、反交的區別,只考慮基因型,則該雜交的基因型組合可能有2×2=4(種)。②理論上,若雜交組合的子代出現4種表型(即2×2),且4種表型及其比例是胡桃冠∶豌豆冠∶玫瑰冠∶單冠=1∶1∶1∶1,則雜交的兩個個體的基因型為Aabb×aaBb,該雜交親本出現的概率為×=。(3)為了驗證(1)中的結論,利用F2設計實驗,可以讓F2中全部胡桃冠雌雞與(多只)單冠雄雞交配(即測交),分別收集、孵化每只雌雞產的蛋,隔離飼養每只雌雞的子代(F3),觀察、統計全部F3的冠形和數量比,即可得出結論。預期實驗結果:理論上,有16只雌雞的子代表型及其數量比為胡桃冠∶豌豆冠=1∶1;有8只雌雞的子代全部為胡桃冠;有16只雌雞的子代表型及其數量比為胡桃冠∶玫瑰冠=1∶1;另有32只雌雞的子代表型及數量比為胡桃冠∶豌豆冠∶玫瑰冠∶單冠=1∶1∶1∶1。答案:(1)兩 自由組合 (2)①4?、凇?3)①多只單冠雄雞 隔離?、谟?只雌雞的子代全部為胡桃冠;有16只雌雞的子代表型及其數量比為胡桃冠∶玫瑰冠=1∶1;另有32只雌雞的子代表型及數量比為胡桃冠∶豌豆冠∶玫瑰冠∶單冠=1∶1∶1∶1第2課時 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題型一 基因型和表型的推導【典例1】已知豌豆的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圓粒(R)對皺粒(r)為顯性。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獨立遺傳?,F有黃色皺粒與綠色圓粒兩品種雜交,其子代出現黃色圓粒70株、綠色圓粒68株、黃色皺粒73株和綠色皺粒71株,則兩親本的基因型是( )A.YYrr和yyRr B.YYrr和yyRRC.Yyrr和yyRR D.Yyrr和yyRr解析:已知子代出現黃色圓粒70株、綠色圓粒68株、黃色皺粒73株和綠色皺粒71株,分別考慮兩對相對性狀的分離比:黃色∶綠色=(70+73)∶(68+71)≈1∶1,是測交子代的性狀分離比,說明親本的相關基因型是Yy、yy;圓?!冒櫫?(70+68)∶(73+71)≈1∶1,是測交子代的性狀分離比,說明親本的相關基因型是Rr、rr。由于親本的表型為黃色皺粒與綠色圓粒,所以對應的基因型是Yyrr和yyRr。答案:D【典例2】牽?;ǖ募t花A對白花a為顯性,闊葉B對窄葉b為顯性,兩對性狀獨立遺傳。純合紅花窄葉和純合白花闊葉牽?;s交獲得F1,F1與某植株雜交,其子代中紅花闊葉、紅花窄葉、白花闊葉、白花窄葉的比例是3∶1∶3∶1。則該植株的基因型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解析:根據子代中紅花∶白花=1∶1,可知親本對應的基因型為Aa×aa;根據子代中闊葉∶窄葉=3∶1,可知親本對應的基因型為Bb×Bb,所以親本基因型為AaBb×aaBb,則該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答案:A【方法規律】分解組合法推斷基因型或表型求解兩對相對性狀個體的基因型或表型時,無論由親代推斷子代,還是由子代推斷親代,都可用以下方法步驟。(1)先將兩對相對性狀分開,首先研究其中一對相對性狀,再研究另一對相對性狀。(2)再根據一對相對性狀的分離比,寫出相應基因型。(3)最后將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型或表型組合在一起。遷移應用1.豌豆種子的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圓粒(R)對皺粒(r)為顯性。讓綠色圓粒豌豆與黃色皺粒豌豆雜交,在后代中只有黃色圓粒和綠色圓粒兩種豌豆,其數量比為1∶1,則親本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A.yyRr×Yyrr B.yyRr×YYrrC.YYRr×yyRr D.yyRR×Yyrr解析:由題意可知,親本可能的基因型為yyR_、Y_rr,而后代中只有黃色圓粒和綠色圓粒兩種豌豆,分別考慮兩對相對性狀,后代同時出現了黃色和綠色,說明親本相關基因型為yy、Yy;后代只出現了圓粒,說明親本相關基因型為RR與rr。綜上所述,親本的基因型為yyRR×Yyrr。答案:D2.父本基因型為AaBB,母本基因型為AABb,其子代不可能出現的基因型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解析:將基因型為AaBB和AABb的個體雜交,求子代基因型可以把親本成對的基因拆開,分別考慮:AA×Aa→1AA∶1Aa;BB×Bb→1BB∶1Bb;子代基因型及比例為(1AA∶1Aa)×(1BB∶1Bb)=1AABB∶1AABb∶1AaBB∶1AaBb。所以子代中沒有aabb這種基因型。答案:C題型二 自由組合定律的概率問題【典例3】孟德爾研究了豌豆的7對相對性狀,具有YyRr(Y為黃色,R為圓粒)基因型的豌豆自交,其后代只有一種顯性性狀的概率是( )A. B. C. D.解析:Yy×Yy的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為YY∶Yy∶yy= 1∶2∶1,Y_占,yy占;Rr×Rr的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為RR∶Rr∶rr=1∶2∶1,R_占,rr占,后代只有一種顯性性狀的概率是×+×==。答案:B【方法規律】分解組合法分析比例或概率問題(1)已知雙親基因型,求子代中某一具體基因型或表型所占的比例的規律。子代中某一具體基因型或表型所占比例應等于按分離定律拆分后,該種基因型或表型各組成部分所占比例的乘積。(2)已知雙親基因型,求子代中純合子或雜合子出現的概率的規律。①子代純合子出現的概率等于按分離定律拆分后各對基因出現純合子的概率的乘積。②子代雜合子出現的概率=1-子代純合子的概率。遷移應用3.基因型為AaBb與aaBb的個體雜交,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子代中出現基因型為aaBB個體的概率為( )A. B. C. D.解析:將基因型為AaBb和aaBb的個體雜交,求子代基因型可以把親本中成對的基因拆開,分別考慮:Aa×aa→1Aa∶1aa;Bb×Bb→1BB∶2Bb∶1bb;子代中出現基因型為aaBB個體的概率為×=。答案:B題型三 兩種遺傳病的概率計算【典例4】多指由顯性基因(A)控制,先天性聾啞由隱性基因(b)控制,決定這兩種遺傳病的基因自由組合。一對男性患多指、女性正常的夫婦,婚后生下一個手指正常的先天性聾啞孩子。這對夫婦再生下的孩子為手指正常、先天性聾啞、既多指又先天性聾啞這三種情況的概率依次是( )A.、、 B.、、C.、、 D.、、解析:由一對男性患多指、女性正常的夫婦,婚后生下了一個手指正常的先天性聾啞孩子可知,這對夫婦的基因型為AaBb、aaBb,單獨分析每一種遺傳病,這對夫婦所生孩子中多指(Aa)占,手指正常(aa)占,先天性聾啞(bb)占,正常(BB、Bb)占。故這對夫婦再生下的孩子手指正常的概率為;先天性聾啞的概率為;既多指又先天性聾啞的概率為×=。答案:A【方法規律】(1)自由組合問題常求概率,概率的求解要用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采用逐對分析法來解答,如本題還有簡捷方法——“十字相乘法”。把兩種病分開處理,列出每種病患病和正常的概率,然后十字相乘,各情況概率一目了然。上橫線:同時患兩種病的概率=×=。交叉線:只患一種病的概率=×+×=。下橫線:正常的概率=×=。患病概率=1-正常的概率=1- =。(2)兩種遺傳病的概率計算可總結如下:序號 類型 計算公式1 患甲病的概率為m 則不患甲病的概率為1-m2 患乙病的概率為n 則不患乙病的概率為1-n3 只患甲病的概率 m-mn4 只患乙病的概率 n-mn5 同患兩種病的概率 mn6 只患一種病的概率 m+n-2mn7 患病概率 m+n-mn或1-不患病概率以上規律可用下圖幫助理解:遷移應用4. 假定基因A是視網膜正常必需的,基因B是視神經正常必需的。從理論上計算,基因型均為AaBb(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的夫婦生育一個視覺不正常的孩子的概率是( )A. B. C. D.解析:根據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基因型均為AaBb的夫婦所生后代為A_B_(正常)∶A_bb(異常)∶aaB_(異常)∶aabb(異常)=9∶3∶3∶1。由此可見,該夫婦生育一個視覺不正常的孩子的概率為++=。答案:B題型四 自由組合定律的特殊分離比問題【典例5】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用Y、y和R、r表示)自由組合,當F2性狀分離比分別是9∶7及1∶4∶6∶4∶1和15∶1 時,F1與雙隱性個體測交,得到的分離比分別是( )A.1∶3、1∶2∶1和3∶1B.1∶3、4∶1和1∶3C.1∶2∶1、4∶1和3∶1D.3∶1、3∶1和1∶4解析:若F2性狀分離比為9(Y_R_)∶7(Y_rr、yyR_、yyrr),則測交后代中表型之比為1(Y_R_)∶3(Y_rr、yyR_、yyrr),即1∶3;若F2性狀分離比為1∶4∶6∶4∶1,即顯性基因的數目不同,表型不同,則測交后代中表型之比為1(Y_R_)∶2(Y_rr、yyR_)∶1(yyrr),即1∶2∶1;若F2性狀分離比為15(Y_R_、Y_rr、yyR_)∶1(yyrr),則測交后代中表型之比為3(Y_R_、Y_rr、yyR_)∶1(yyrr),即3∶1。答案:A【方法規律】特殊分離比的解題技巧(1)若F2的表型比例之和是16,不管以什么樣的比例呈現,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2)將異常分離比與正常分離比9∶3∶3∶1進行對比,分析合并性狀的類型,如比例為9∶3∶4,則為9∶3∶(3∶1),即4為后兩種性狀合并的結果。(3)確定出現異常分離比的原因。(4)根據異常分離比出現的原因,推測親本的基因型或推斷子代相應表型的比例。遷移應用5.等位基因A、a和B、b分別位于不同對的染色體上。讓顯性純合子(AABB)和隱性純合子(aabb)雜交得F1,再讓F1測交,測交后代的表型比例為1∶3。如果讓F1自交,則下列表型比例中,F2不可能出現的是( )A.13∶3 B.9∶4∶3C.9∶7 D.15∶1解析:由題意知,F1測交,后代表型比例為1∶3。如果讓F1自交,則自交后代中A_B_∶A_bb∶aaB_∶aabb=9∶3∶3∶1,因此F2表型比例可能是13∶3或9∶7或 15∶1,而不可能出現9∶4∶3的表型比例。答案:B題型五 多對基因自由組合分析【典例6】原本無色的物質在酶Ⅰ、酶Ⅱ和酶Ⅲ的催化作用下,轉變為黑色素,其過程如下圖所示,控制三種酶的基因在三對染色體上,基因型為AaBbCc的兩個個體交配,非黑色子代的概率為 ( )A. B. C. D.解析:基因型為AaBbCc的兩個個體交配,后代中出現黑色A_B_C_的概率為××=,則非黑色個體的概率為1-=。答案:A【方法規律】n對等位基因(完全顯性)位于n對染色體上的遺傳規律F1配子 F2基因型 F2表型1 1 2 1∶1 4 3 1∶2∶1 2 3∶12 2 22 (1∶1)2 42 32 (1∶2∶1)2 22 (3∶1)23 3 23 (1∶1)3 43 33 (1∶2∶1)3 23 (3∶1)3… … … … … … … … …n n 2n (1∶1)n 4n 3n (1∶2∶1)n 2n (3∶1)n在解答這類題目時首先弄清多對基因之間的互作關系,最好在紙上畫出基因之間的互作關系;再從特殊的性狀分離比入手進行分析,=,=等。遷移應用6.已知A與a、B與b、C與c三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且每對等位基因各自控制的一對相對性狀均為完全顯性,現將基因型分別為AaBbCc、AabbCc的兩個個體進行雜交。下列關于雜交后代的推測,正確的是( )A.表型有8種,aaBbCc個體占的比例為B.表型有4種,AaBbCc個體占的比例為C.表型有6種,aaBbcc個體占的比例為D.表型有8種,Aabbcc個體占的比例為解析:基因型分別為AaBbCc、AabbCc的兩個個體進行雜交,后代表型有2×2×2=8(種),后代中aaBbCc個體占的比例為××=,AaBbCc個體占的比例為××=,aaBbcc個體占的比例為××=,Aabbcc個體占的比例為××=。答案:D第2課時 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一)基礎鞏固 1.黃粒(A)高稈(B)玉米與某表型玉米雜交,后代中黃粒高稈占,黃粒矮稈占,白粒高稈占,白粒矮稈占,則雙親的基因型是( )A.aaBb×AABb B.AaBb×aaBBC.AaBb×AaBb D.AaBb×Aabb解析:aaBb與AABb雜交,后代不可能出現白粒,A項錯誤;AaBb與aaBB雜交,后代不可能出現矮稈,B項錯誤;AaBb與AaBb雜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9∶3∶3∶1,C項錯誤;AaBb與Aabb雜交,后代黃粒高稈∶黃粒矮稈∶白粒高稈∶白粒矮稈=3∶3∶1∶1,D項正確。答案:D2.已知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體上,下列各雜交組合中,子一代的表型與親代相同的一組是( )A.BbSs×bbss B.BbSs×bbSsC.BbSS×BBSs D.BBSs×BBSs解析:BbSs×bbss,子代有4種表型,親本有2種表型,A項不符合題意;BbSs×bbSs,子代有4種表型,親本有 2種表型,B項不符合題意;BbSS×BBSs,子代有1種表型,且與親本相同,C項符合題意;BBSs×BBSs,子代有2種表型,親本有1種表型,D項不符合題意。答案:C3.某牽?;ㄖ仓昱c另一紅花寬葉牽牛花(AaBb)雜交,其子代表型之比為3紅花寬葉∶3紅花窄葉∶1白花窄葉∶1白花寬葉,此牽牛花植株的基因型和表型是( )A.Aabb紅花窄葉 B.AAbb紅花窄葉C.AaBb紅花寬葉 D.aaBb白花寬葉解析:根據題意分析,紅花寬葉牽?;ㄖ仓?AaBb)與“某牽?;ㄖ仓辍彪s交,其子代中紅花寬葉∶紅花窄葉∶白花寬葉∶白花窄葉=3∶3∶1∶1,分析子代中紅花∶白花=3∶1,寬葉∶窄葉=1∶1,說明前者是自交(Aa×Aa),后者是雜合子測交(Bb×bb),所以與AaBb雜交的“某牽牛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表型為紅花窄葉。答案:A4.某植物的花色,紫色和白色是一對相對性狀,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當個體中每對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個顯性基因時,植物開紫花,否則開白花。若讓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交,則子一代的情況是 ( )A.純合子占B.白花植株共有8種基因型C.紫花植株中純合子占D.基因型為Aabb的白花植株占解析: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有9種基因型,分別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結合題意,含A和B的植株開紫花,其余均為白花。子一代中純合子占,白花植株共有5種基因型,紫花植株中(9A_B_)純合子占,基因型為Aabb的白花植株占。答案:C5.豌豆黃色(Y)對綠色(y)、圓粒(R)對皺粒(r)為顯性,這兩對基因是獨立遺傳的?,F有一株綠色圓粒(yyRr)豌豆,開花后自花傳粉得到F1;F1再次自花傳粉,得到F2??梢灶A測,F2中純合的綠色圓粒豌豆的比例是( )A. B. C. D.解析:綠色圓粒(yyRr)豌豆開花后自花傳粉得到的F1中,共有yyRR、yyRr、yyrr 3種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別為、、,F1再次自花傳粉,得到的F2中,純合的綠色圓粒豌豆的比例為+×=。答案:B6.某種植物果實質量由三對等位基因控制,這三對基因分別位于三對染色體上,對果實質量的增加效應相同且具疊加性。已知隱性純合子和顯性純合子果實質量分別為150 g和270 g。現將三對基因均雜合的兩植株雜交,F1中質量為190 g 的果實所占比例為( )A. B. C. D.解析:由于每個顯性基因增重為20 g,所以質量為 190 g的果實的基因型中含有顯性基因個數為(190-150)÷20=2,因此,3對基因(用A、a與B、b與C、c表示)均雜合的兩植株AaBbCc雜交,含兩個顯性基因的個體基因型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 6種,所占比例依次為、、、、、,因此共占比例為。答案:A7.果皮色澤是柑橘果實外觀的主要性狀之一。為探明柑橘果皮色澤的遺傳特點,科研人員利用果皮顏色為黃色、紅色和橙色的三個品種進行雜交實驗,并對子代果皮顏色進行了調查測定和統計分析,實驗結果如下:實驗甲:黃色×黃色→黃色實驗乙:橙色×橙色→橙色∶黃色=3∶1實驗丙:紅色×黃色→紅色∶橙色∶黃色=1∶2∶1實驗丁:橙色×紅色→紅色∶橙色∶黃色=3∶4∶1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1)柑橘的果皮色澤遺傳受 對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 定律。 (2)根據實驗 可以判斷出 色是隱性性狀。 (3)若柑橘的果皮色澤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類推,則實驗丙中親代紅色柑橘的基因型是 ,其自交后代的表型及其比例為 。 (4) 若親代所用橙色柑橘的基因型相同,則實驗中親代和子代橙色柑橘的基因型共有 種,即 。 解析:(1) 由實驗丙和實驗丁可知,柑橘的果皮色澤遺傳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2) 根據實驗乙或丁可以判斷出黃色是隱性性狀。(3) 實驗丙相當于測交,則實驗丙中親代紅色柑橘的基因型是AaBb,黃色柑橘的基因型為aabb,只有一種顯性基因存在時為橙色。因此AaBb自交后代為紅色∶橙色∶黃色=9∶6∶1。(4) 實驗乙:橙色×橙色→橙色∶黃色=3∶1,則親代橙色的基因型為Aabb或aaBb,子代橙色的基因型為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同理可得出實驗丁子代橙色的基因型為AAbb、Aabb、aaBb或aaBB、aaBb、Aabb,則實驗中親代和子代橙色柑橘的基因型共有3種,即aaBb、Aabb、AAbb或aaBb、Aabb、aaBB。答案:(1)兩 基因的自由組合 (2)乙(或丁) 黃 (3)AaBb 紅色∶橙色∶黃色=9∶6∶1 (4)3 aaBB、aaBb、Aabb或aaBb、Aabb、AAbb(二)拓展提高8.人體膚色的深淺受A、a和B、b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且獨立遺傳。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增加,二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基因a和b與色素的形成無關?;蛐头謩e為AaBb和AaBB的兩人結婚,下列關于其子女膚色深淺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 其子女膚色可產生3種表型B. 與親代AaBb膚色深淺相同的后代占C. 膚色最淺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D. 與親代AaBB表型相同的后代占解析:基因型為AaBb與AaBB的親本婚配,Aa×Aa→1AA∶2Aa∶1aa, Bb×BB→1BB∶1Bb,其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1∶1∶2∶2∶1∶1,依據含顯性基因的個數有4、3、2、1四種,后代有4種不同的表型,A項錯誤;后代中基因型為AaBb和aaBB的個體與親代AaBb皮膚顏色深淺相同,所占比例為+=,B項錯誤;膚色最淺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只含有1個顯性基因,C項錯誤;后代中基因型為AABb和AaBB的個體與親代AaBB的表型相同,所占比例為+=,D項正確。答案:D9.(2024·廣東期末)已知三對等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如下圖所示,且這三對等位基因分別單獨控制三對相對性狀,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三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如果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在產生配子時沒有發生交換,則它能產生4種配子C.基因型為AaDd的個體與基因型為aaDd的個體雜交的后代會出現4種表型,比為3∶3∶1∶1D.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自交后代會出現4種表型,比為9∶3∶3∶1解析:A和B、a和b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A項錯誤;如果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在產生配子時沒有發生交叉互換,那么只產生AB和ab兩種配子,B項錯誤;A/a和D/d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可以利用分離定律思維解決自由組合定律的問題,基因型為AaDd的個體與基因型為aaDd的個體雜交,Aa×aa→1Aa∶1aa,有兩種表型,Dd×Dd→1DD∶2Dd∶1dd,兩種表型比為3D-∶1dd,因此AaDd×aaDd后代會出現四種表型且比為(1∶1)×(3∶1)=3∶3∶1∶1,C項正確;A和B、a和b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因此自交后代不會出現9∶3∶3∶1的比,D項錯誤。答案:C10.假設牽牛花的紅花和藍花這對相對性狀同時受三對等位基因控制,且每對等位基因能夠獨立遺傳?;蛐蜑锳aBbCc的牽?;ㄖ仓曜越?F1中開紅花的植株與開藍花的植株之比為27∶37。請回答下列問題。(1)F1中開紅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 種,其中純合子占 ;F1中開藍花的植株中純合子的基因型有 種。 (2)若基因型為AAbbCC的植株與某純種藍花品系雜交,子代均開紅花,則該純種藍花品系可能的基因型是 。 (3)現有一純種藍花品系的牽?;?若要確定其基因型(用隱性基因對數表示),可讓其與純種紅花植株雜交獲得F1,然后再將F1與該藍花品系雜交獲得F2,統計F2中開紅花、開藍花個體的比例。預期可能的實驗結果:若F2中開紅花、開藍花個體的比例為 ,則該純種藍花品系具有一對隱性純合基因; (請完成后續預測結果)。 解析:(1)親本基因型為AaBbCc,則后代開紅花的基因型A_B_C_的種類有2×2×2=8(種);紅花占××=,紅花純合子占××=,因此紅花中純合子占。自交產生的F1中開藍花植株中純合子的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共7種。(2)若基因型為AAbbCC的植株與某純種藍花品系雜交,子代均開紅花A_B_C_,則該純種藍花品系一定含有B,A、C不能同時含有,則其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3)用隱性基因對數表示,該純種藍花基因可能是1對隱性、2對隱性、3對隱性,純種紅花3對顯性(AABBCC),如果是1對隱性純合基因,則雜合子一代是1對雜合子,子一代與親本藍花雜交,紅花∶藍花=1∶1;如果是2對隱性純合基因,雜合子一代有2對雜合子,子一代與親本藍花雜交,后代紅花∶藍花=1∶3;如果是3對隱性純合基因,雜交子一代有3對雜合子,與親本藍花雜交,雜交后代紅花∶藍花=1∶7。答案:(1)8 7 (2)aaBBCC、aaBBcc、AABBcc (3)1∶1 若F2中開紅花、開藍花個體的比例為1∶3,則該純種藍花品系具有2對隱性純合基因;若F2中開紅花、開藍花個體的比例為1∶7,則該純種藍花品系具有3對隱性純合基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1章遺傳因子的發現第2節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二)練習含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1章遺傳因子的發現第2節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二)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