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14課 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科技與文化沈括 朱熹 蘇軾 關漢卿 司馬光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發展的重大貢獻。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火 藥印刷術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科技一1.活字印刷術材料一:宋太祖時,官府刻印《大藏經》,共耗時12年,雕版13萬塊,印刷完成后,13萬塊雕版被堆放在當地府庫內,從此無人問津。材料二:當時一個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個字,一本六萬字的書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材料三:一個版200個字,刻工已經成功的刻制了199個字模,即將大功告成,刻工很興奮,結果最后一個字刻壞了,導致前功盡棄。看了上述材料,你能否告訴大家雕版印刷技術都有哪些缺點與不足?費料費時,不易修改,只能印制一種書籍。【唐】《金剛經》雕版印刷品目前已經發現若干件唐朝前期的雕版印刷品,說明雕版印刷術至少在唐朝前期已經出現。變“死”字為“活字” ;變“死版”為“活版”發明者:北宋畢昇(shēng)畢昇泥活字印刷術的復原①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北宋杰出的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一書中記錄了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并指出用這種技術印書,“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泥活字版《夢溪筆談》中對畢昇發明活字版的記載活字印刷術的流程與效率:??雕版印刷術泥活字木活字轉輪排字法錫活字唐時期1048年北宋畢昇1314年元朝元朝王禎元朝中期按韻排序擺放②活字印刷術的發展③活字印刷術的傳播④活字印刷術發明和使用的影響:印刷術普遍應用,一般認為是促進宋代經典研究的復興及學術風尚改變的多種原因之一……儒家學術的復興,促進了學校和書院的興盛……印刷術都使書籍的成本減輕、產量增加、形式統一、流傳廣遠、并使典籍留傳后世的機會較多。——《印刷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作用》北宋的活字印刷術發明,大大節省了人力,縮短出書周期,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術革命。該技術傳到歐洲后,從根本上改變了歐洲的社會文化環境,對當時歐洲資產階級的興起和思想文化的傳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摘編自張岱年《中國文化概論》降低了制書成本,有利于書籍保存、普及和流傳,促進了教育的發展和文化的傳播;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2.指南針的發明與應用司南(復原模型)先秦:人們利用天然磁石制成指南工具——司南①指南針的發明指南針宋代:開始用人造磁鐵制成指南的工具。人們把帶有磁性的鋼針放在碗沿,或用線將針懸起,鋼針就可以靈活地指向南方。后來人們把這種有磁性的鋼針安置在刻有度數的盤中,制成了羅盤。南宋持羅盤陶俑羅盤針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北宋 】朱彧 《萍洲可談》舟舶來往,惟以指南針為則,晝夜守視為謹,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 趙汝適《諸藩志》洋中不可住,惟觀星斗前邁。若晦暝,則用指浮針以揆南北。——【北宋】 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航海事業輔助工具主要工具②指南針的應用與傳播北宋末年,中國的海船上開始使用指南針。后來,指南針經過阿拉伯地區傳到了歐洲。沒有中國指南針的發明和應用,就不會有世界近代發達的航海事業,就不會有哥倫布等一系列地理大發現,就不會有各國間大規模的經濟文化交流與世界近代文明的突飛猛進。——盛靜《淺談中國的四大發明對歐洲文藝復興的影響》③指南針的發明和使用影響指南針的發明和使用,對世界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起了巨大推動作用。同時它也為歐洲航海家開辟新航路和實現環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條件。硫磺木炭硝石制作火藥的原料3.火藥的發明與應用①火藥的發明在成書于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的《太上圣祖金丹秘訣》“伏火礬法”明確記載了硫二兩、硝二兩、馬兜鈴(遇明火碳化)三錢半的火藥配方。成書于9-10世紀的《真元妙道要略》記載“有以硫黃、雄黃合硝石并蜜燒之,焰起,燒手、面及燼屋舍者",這里提到了火藥爆炸的威力。唐朝時,中國人已經發明了火藥。煉丹家的意外發明從目前的史料來看,最早使用火藥武器是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當時,地方割據勢力在互相攻伐中,曾使用飛火攻城。飛火就是在箭桿上綁一個火藥團,點燃引信后射出去(如上圖)。唐代飛火宋代火器示意圖北宋《武經總要》中就有關于火箭的記載。南宋后期,又有人發明了在竹管里裝有彈丸的突火槍,點燃后彈丸射出。突火槍是槍炮的始祖。蒺藜火球突火槍火箭元代火銃[chòng]火銃又稱“火筒”,是世界最早的金屬射擊火器,屬于火門槍。火銃是中國古代第一代金屬管形射擊火器。②火藥及火藥武器的發展遼、北宋、西夏并立形勢圖金、南宋、西夏并立形勢圖蒙古三次西征形勢圖元朝疆域圖思考:火藥在宋元時期為什么被廣泛運用于軍事領域?兩宋時期民族政權并立,戰爭頻繁,元朝大規模的領土擴張,對火器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促使火藥及火藥武器在宋元時期被廣泛運用于軍事領域。傳播:中國的火藥和煙火在13世紀傳入阿拉伯地區,14世紀初又經阿拉伯人傳到了歐洲。③火藥及火器的傳播與影響影響:中國發明的火藥和火器傳入歐洲后,對歐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戰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變革。火器的出現改變了作戰方法,資產階級利用它使騎士組織的封建軍事力量土崩瓦解,最終也成為了歐洲人征服世界的利器。—-潘吉星《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源流、外傳及影響》4.天文學的發展人物 時期 成就 價值沈括創制先進的歷法“十二氣歷”有利于農事安排著有《夢溪筆談》一書綜合了我國古代主要是北宋時期的許多科技成就,在我國和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持創制了水運儀象臺它集觀測、演示和報時于一身,比歐洲同類天文儀器早了數百年。研制出簡儀等近20種天文儀器,主持在全國范圍內天文測量。元初編成新的歷法《授時歷》他測定的一年為365.2425天《授時歷》取“敬授民時”之意,對農業生產有很大幫助。測定年時與現行公歷的取值幾乎相同,比現行公歷的確立早約300年。蘇頌郭守敬北宋北宋元朝?孔子創立孟子荀子魏晉南北朝韓愈戰國春秋繼承發展,顯學焚書坑儒秦朝西漢武帝尊崇儒術吸收佛道,新發展“三教合一”挑戰儒學復興運動晚唐儒學在兼收并蓄的基礎上形成了理學隋唐①儒家思想的演變遼宋夏金元時期的文化二1.思想——理學②程朱理學程頤程顥時間:北宋時期地位:宋代理學的奠基人觀點:理是天下萬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則;將天理與傳統的倫理道德聯系起來,要求人們為人行事必須遵循天理。觀點:強調存天理、滅人欲,遵從傳統的倫理道德和社會秩序。價值:有利于維護封建統治,漸成為我國古代的統治思想。傳播:其思想傳播到日本、朝鮮半島乃至歐洲。朱熹時間:南宋時期地位:理學集大成者③影響理學豐富了中華文化的思想內涵,但它強調封建禮教,束縛了人們的精神追求。積極:重視氣節、道德,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二程遺書》消極:強調封建倫理綱常,束縛人們的精神追求。2.文學——宋詞元曲①宋詞宋代時,商業發展,城市繁榮,市民數量不斷增加,能夠歌唱的詞更適應市井生活需要,受到市民的歡迎。宋詞的風格多樣,內容廣泛,流傳至今的宋詞有兩萬多首。靜夜思[ 唐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宋·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與唐詩相比,宋詞有何特點?為什么宋詞會成為宋代的主要文學形式之一?格律對仗工整句子整齊劃一句子長短不一,有詞牌名,便于演唱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宋·辛棄疾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豪放派豪放派婉約派②宋詩陸游宋代的詩也有很大成就。南宋陸游是著名的愛國詩人,他的不少作品抒發了愛國情懷。《示兒》宋·陸游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后世影響深遠。陸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③元曲:形式有散曲、雜劇。雜劇把音樂、歌舞、動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關漢卿關漢卿:元代最優秀的雜劇作家。一生寫了60多種劇本,今存18種,最著名的有悲劇《竇娥冤》。《竇娥冤》寫了一個與婆婆相依為命的年輕女子竇娥,遭受無賴陷害,反被受賄的貪官判處死刑。竇娥無處申冤,臨死發出誓愿:要血濺白練、六月飛雪、三年大旱。她的誓愿感天動地,竟然實現。關漢卿用浪漫的藝術手法,憤怒地鞭撻了黑暗勢力。①司馬光:北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②《資治通鑒》體例:編年體通史內容: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歷史,縱貫中國16個朝代3.史學——司馬光和《資治通鑒》司馬光 與《資治通鑒》書名內涵:“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戒來加強統治地位: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與司馬遷的《史記》,并列為中國史學的不朽巨著,他們也被后人稱為“史學兩司馬”《史記》 《資治通鑒》作者 司馬遷 司馬光體例 紀傳體通史巨著 編年體通史巨著內容 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約3000年的歷史 從戰國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歷史地位 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中國史學不朽巨著1.宋元時期的經濟在隋唐盛世基礎上繼續發展,經濟的高度發展為文化繁榮提供了物質基礎。2.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元朝實現了大一統,使社會出現了相對安定的局面。3.這一時期民族交融加強,各族之間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各族人民相互學習,促進了各族文化共同發展。4.宋元時期對外交往有了重大發展,在同外國的經濟文化交流中,一方面我國的先進文化傳播到世界其他地區,另一方面,我國也吸收了外來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5.宋元時期的文化在隋唐文化高峰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遼宋夏金元時期科技和文化繁榮的原因三課堂小結類別 方面 概況 影響科 技 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天文學 文 化 理學 宋詞元曲 史學 北宋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宋代制成羅盤,北宋末年,中國海船開始使用指南針。對世界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起了巨大推動作用。同時為歐洲航海家開辟新航路和實現環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條件。唐朝發明,唐末開始應用到軍事領域,宋元時期廣泛應用于戰爭。沈括:十二氣歷、《夢溪筆談》;蘇頌:水運儀象臺;郭守敬:簡儀、《授時歷》程頤程顥:理是天下萬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則,要求人們為人行事必須遵循天理。朱熹(理學集大成者):存天理、滅人欲。蘇軾、李清照、辛棄疾;陸游;關漢卿《竇娥冤》司馬光,《資治通鑒》:編年體通史,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對歐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戰方式產生影響,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變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