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5.1判斷的概述 課件(共24張PPT)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思想政治選擇性必修3邏輯與思維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5.1判斷的概述 課件(共24張PPT)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思想政治選擇性必修3邏輯與思維

資源簡介

(共21張PPT)
這個送信人的判斷是:“六只腳比四只腳跑得快”。這個對跑得快慢的判斷是錯誤的,這是一個不符合實際的假判斷,因為跑得快慢不是由腳的多少決定的。
啟示:要正確認識事物必須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判定。
《笑林廣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有個郵差遞送緊急公文,當官的恐怕他走得慢,撥一匹馬讓他騎。郵差趕著馬跑,別人問他:“如此急事,怎么不騎馬跑 ”郵差回答說:“六只腳走,豈不比四只更快!
什么是判斷?判斷有何基本特征?判斷的表達與基本類型有哪些?
這個送信人的認識錯在什么地方?
【探究與分享P30】
5.1 判斷的概述
第五課 正確運用判斷
學習目標:
1.理解判斷的含義
2.掌握判斷的兩個基本特征
3.了解判斷的真、假的含義以及判定判斷真、假的依據,理解判斷來源于人們的社會實踐
4.理解判斷與語句的關系,懂得判斷通過語句來表達
5.理解判斷劃分的標準或者依據以及判斷的類型
1、使用判斷的原因
我們認識事物,必然會對事物作出判定,或者肯定它們是什么、相互之間有什么關系,或者否定它們是什么、相互之間有什么關系。
在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認識活動中,就使用了判斷。
沒有判斷能力的人,往往對一件需要做的事無法開始,即使開始也無力進行。
——牛頓
一、判斷的概述
2、判斷的含義
下列語句都屬于判斷句嗎?
(1)泰山是一座文化名山。
(2)泰山不是一座文化名山。
(3)泰山是一座文化名山嗎?
(4)泰山文化真有名啊!
(5)泰山啊!
判斷就是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肯定)的思維形式。
就是對認識對象的情況有所肯定或否定,即對認識對象的性質或屬性、關系有所肯定或否定。
是肯定判斷
是否定判斷
不是判斷,是疑問句
是感嘆句,表達判斷
不是判斷,僅是感嘆
一、判斷的概述
學生獨學“判斷含義——勾畫2min
(1)特征一: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肯定、否定
注意:如果既不肯定什么也不否定什么,就不是判斷
eg:古之學者必有師(肯定); 學不可以已(否定)
3、判斷的基本特征
一、判斷的概述
下列語句都屬于判斷句嗎?
(1)泰山是一座文化名山。
(2)泰山不是一座文化名山。
(3)泰山是一座文化名山嗎?
(4)泰山文化真有名啊!
(5)泰山啊!
是肯定判斷
是否定判斷
不是判斷,是疑問句
是感嘆句,表達判斷
不是判斷,僅是感嘆
注意 ①一般地講,疑問句只是提出一種疑問,并沒有對事物情況作出斷定。
②祈使句是提出愿望或者請求,也沒有對事物情況作出斷定
③感嘆句是一種抒發情感的語句,一般沒有對事物情況作出斷定
由此可見,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一般不直接表達判斷
(某些特殊情況下也可表達判斷)
e.g:禁止醉酒駕車!——祈使句,表判斷
你真是太漂亮了!——感嘆句,表判斷
看到某個小鎮山清水秀,
小李問道:“你們有何感想?”
小張說:“這里的人有環境保護意識。”
小趙說:“這里沒有污染環境的企業。”
思考:小李、小張、小趙三人所說的都是判斷嗎?為什么?
小張的話表達了一種肯定;小趙的話表達了一種否定;
因此,小張和小趙的話是判斷。
小李既沒有肯定什么也沒有否定什么,小李的話不是判斷。
示例評析
提示1:一般而言,陳述句、反問句表達判斷,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不表達判斷
提示2:反問句就是用疑問的句式,表達肯定的觀點。
小組活動—3min
(2)特征二:有真假之分:真判斷、假判斷
①斷定符合認識對象實際情況的判斷就是真判斷
eg:橫看成嶺側成峰;每逢佳節倍思親(真判斷)
②斷定不符合認識對象實際情況的判斷就是假判斷
eg:飛流直下三千尺;黃河之水天上來(假判斷)
3、判斷的基本特征
一、判斷的概述
(3)特征三:斷定和真假的關系:
有斷定就會有真假,判斷的這兩個基本特征是相互聯系的
教師講解——2min
有一個人特愛湊熱鬧,哪里人多就往哪里湊。一天,街上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人們都圍在那里看熱鬧。這個人也急忙跑過去,使勁兒往里擠。但是人太多了,他怎么也擠不進去。情急之下他大聲嚷道:“大家請讓一讓,讓一讓,出事的是我父親!”等他順著人們讓開的縫隙擠進去一看,不禁傻眼了,因為被撞的是一頭驢。
思考:他是否作出判斷?是真判斷還是假判斷?
這個人所作出的“出事的是我父親”的判斷
首先,是一個肯定判斷
其次,這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假判斷
不過,雖然是假判斷,也是他對實際情況作的一種斷定,也屬于判斷。
思考1:判斷來源于哪里?
判斷來源于人們的社會實踐
思考2:來源于社會實踐的判斷都是真判斷嗎?
判斷是否正確要經過實踐檢驗
符合實際的判斷就是真判斷,不符合實際的判斷就是假判斷
思考并回答問題:小組合作,并回答以下問題—5min
4.判斷真假的檢驗標準 :社會實踐
判斷來源于人們的社會實踐,其正確與否要經受社會實踐的檢驗。
符合實際 真判斷 不符合實際 假判斷
誤區:來源于社會實踐的判斷是真判斷(×)
一、判斷的概述
區分:哲學認識的判斷和形式邏輯的判斷
(1)哲學認識論是從主客體關系角度研究判斷的真假。(主觀是否與客觀相符合)
e.g:張三挺壞,不過有時候也挺好
(2)形式邏輯的判斷知識從形式上研究其真假特征,以及判斷之間在形式上的真假關系
e.g:“這是新學生宿舍”這個判斷,到底是指“新建的學生宿舍”還是“新學生的宿舍”,不明確
【P31 相關鏈接】
哲學認識論、形式邏輯和日常生活三個領域斷定判斷真假的標準
哲學認識論
“這個梨是黃的”
若梨的屬性確實是黃的,即認識主體和認識客體達到了一致性,“這個梨是黃的”就是真判斷。
形式邏輯
假設“這個梨是黃的”這個判斷是真的,則“這個梨不是黃的”就是假的。
形式邏輯關注的側重點只在于判斷的形式,以及判斷形式之間的關系。
日常生活
“現在是上午8點整”
其一,這是一個判斷,理由在于對當下時間有所斷定;其二,這個判斷究竟是真還是假,要看說話者所指的時間在什么時區等其他因素。
側重于思維的內容
側重于思維的形式
需要借助于語境
(1)小伙的六種語言形式表達了幾個意思?這句話是一個判斷嗎?
(2)一個判斷可以用一個單純的字或一個詞表達嗎?
(3)判斷的表達形式應該是什么?
二、判斷的表達與類型
1.判斷的表達
(1)表達形式:判斷是通過語句(≠語詞)表達的
(2)判斷與語句的關系:判斷是語句的思想內容,語句是判斷的語言形式
A.同一個判斷可以用不同的語句表達。(多句一義)
eg:①所有人都應該遵守交通規則;②沒有人不應該遵守交通規則;
③難道不應該所有人都遵守交通規則嗎?(反問)
B.同一個語句可以表達不同的判斷。(一句多義)
他走了。——可以表示為“他離開這里了”或“他死了”這樣兩個判斷。
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語境或語句的歧義造成的。
eg: 你算什么東西(疑問); 你算什么東西(罵人)
你怎么這么笨(開玩笑) 你怎么這么笨(生氣)
注意:離開語句的判斷是不存在的
教師講解——5min
(3)語句作判斷時應注意:
①有些語句不能表達判斷,如:不作斷定、沒有真假的語句并不表達判斷。
要有真假、斷定
eg:蝙蝠到底是屬于鳥還是屬于哺乳動物?今天是陰天還是晴天呢?
注意:
一般來說,肯定句、反問句表達判斷,
疑問句、祈使句、
感嘆句一般不直接表達判斷
(某些特殊情況下也可表達判斷)
教師講解——3min
(3)語句作判斷時應注意:
②要根據語境確定判斷的含義:
對于含義不明確的語句,我們需要依據語言的具體情況(語境)排除歧義,才能準確把握這些語句與其所表達的判斷之間的關系。
要排除語句歧義
疑問:“你怎么了 怎么忽然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
驚奇:“你怎么了 打扮得這么漂亮!”
關切:“你怎么了 臉色這么差!”
責備:“你怎么了 這次表現有點不太好。”
教師講解——2min
以下三個語句都試圖表達判斷:
1.這是新學生宿舍。
2.來到海邊,小張盡情地呼吸著空氣、陽光和海水。
3.一旦吸煙,就會患肺癌。
上述表達是否明確或準確,為什么
“新”的含義表達不明確。因為這句話既可以表達“新學生”,也可以表達“新宿舍”
語句中概念搭配不當。因為能呼吸的只有空氣,不應該包括陽光和海水。
語句表達的條件判斷是錯誤的。因為吸煙只是患肺癌的可能條件,不是必然條件。
小試牛刀
學生活動——3min
分析以下四個判斷:
◆他 是 中學校長。
◆張華 認識 雷鋒。
◆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
◆如果某個數不能被2整除,它就不是偶數。
這兩個判斷拆解后是概念,它們是不包含其它判斷的判斷,是簡單判斷。
這兩個判斷拆解后仍然是判斷,它們是包含其它判斷的判斷,是復合判斷。
依據判斷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斷,判斷分為: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
2、判斷的類型
2、判斷的類型
依據判斷本身(≠依據判斷本身的性質)是否包含其他判斷,判斷分為: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
②類型:簡單判斷包括性質判斷和關系判斷。
②類型:復合判斷包括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假言判斷。
(2)復合判斷
(1)簡單判斷
①含義:是指直接由概念構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
①含義: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叫作復合判斷。
例如:他是中學校長。 張華認識雷鋒。
這兩個判斷拆解后是概念,它們是不包含其它判斷的判斷。
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
如果某個數不能被2整除,它就不是偶數。
這兩個判斷拆解后仍然是判斷,它們是包含其它判斷的判斷。
簡單判斷的性質判斷
簡單判斷的關系判斷
歸納總結:
類型 含義 舉例
性質判斷 斷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種性質的簡單判斷 雪是白色的
關系判斷 斷定事物與事物之間關系的簡單判斷 張三和李四是同學
聯言判斷 斷定事物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 小明不但是班長,而且是團支書
選言判斷 斷定對象在幾種可能情況下,至少有一種情況存在的判斷 面對困難要么迎頭而上,要么退縮不前
假言判斷 斷定一個事物情況存在是另一個事物情況存在的條件 如果明天天氣好,我就去爬山。








1.他是中學校長。
2.張華認識雷鋒。
3.世界是由上帝創造的。
4.我們可以出發嗎?
5.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6.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
7.如果某個數不能被2整除,它就不是偶數。
8.毛主席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軍事家,還是一位哲學家。
簡單判斷的性質判斷
簡單判斷的關系判斷
復合判斷的聯言判斷
復合判斷的假言判斷
區別不同判斷類型:
復合判斷的選言判斷
不是判斷
簡單判斷的性質判斷
復合判斷的聯言判斷
小組合作,完成下列習題——5min
課堂小結
簡單判斷
復合判斷
(1)性質判斷
(2)關系判斷
(1)聯言判斷
(2)選言判斷
(3)假言判斷
判斷的類型
社會實踐
判斷的表達形式
來源
判斷的含義: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
判斷的概述
有所斷定
判斷的基本特征
有真假之分
檢驗標準
通過語句表達
簡單判斷分為性質判斷和關系判斷。下列判斷中屬于性質判斷的是( )
①中國位于亞洲東部
②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
③高二(1)班的有些同學不是團員
④張三比李四大五歲,李四比王五大五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陆县| 武川县| 光山县| 新营市| 思茅市| 樟树市| 平昌县| 潼关县| 陆良县| 商南县| 呼和浩特市| 阿瓦提县| 远安县| 永安市| 辽中县| 托克逊县| 伽师县| 万载县| 什邡市| 饶河县| 桐柏县| 贞丰县| 肥乡县| 南康市| 革吉县| 囊谦县| 弥勒县| 古浪县| 洛扎县| 巴南区| 绵阳市| 九龙城区| 邮箱| 布尔津县| 社会| 湘潭市| 延川县| 荥阳市| 青海省| 奉贤区| 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