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這個送信人的判斷是:“六只腳比四只腳跑得快”。這個對跑得快慢的判斷是錯誤的,這是一個不符合實際的假判斷,因為跑得快慢不是由腳的多少決定的。啟示:要正確認識事物必須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判定。《笑林廣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有個郵差遞送緊急公文,當官的恐怕他走得慢,撥一匹馬讓他騎。郵差趕著馬跑,別人問他:“如此急事,怎么不騎馬跑 ”郵差回答說:“六只腳走,豈不比四只更快!什么是判斷?判斷有何基本特征?判斷的表達與基本類型有哪些?這個送信人的認識錯在什么地方?【探究與分享P30】5.1 判斷的概述第五課 正確運用判斷學習目標:1.理解判斷的含義2.掌握判斷的兩個基本特征3.了解判斷的真、假的含義以及判定判斷真、假的依據,理解判斷來源于人們的社會實踐4.理解判斷與語句的關系,懂得判斷通過語句來表達5.理解判斷劃分的標準或者依據以及判斷的類型1、使用判斷的原因我們認識事物,必然會對事物作出判定,或者肯定它們是什么、相互之間有什么關系,或者否定它們是什么、相互之間有什么關系。在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認識活動中,就使用了判斷。沒有判斷能力的人,往往對一件需要做的事無法開始,即使開始也無力進行。——牛頓一、判斷的概述2、判斷的含義下列語句都屬于判斷句嗎?(1)泰山是一座文化名山。(2)泰山不是一座文化名山。(3)泰山是一座文化名山嗎?(4)泰山文化真有名啊!(5)泰山啊!判斷就是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肯定)的思維形式。就是對認識對象的情況有所肯定或否定,即對認識對象的性質或屬性、關系有所肯定或否定。是肯定判斷是否定判斷不是判斷,是疑問句是感嘆句,表達判斷不是判斷,僅是感嘆一、判斷的概述學生獨學“判斷含義——勾畫2min(1)特征一: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肯定、否定注意:如果既不肯定什么也不否定什么,就不是判斷eg:古之學者必有師(肯定); 學不可以已(否定)3、判斷的基本特征一、判斷的概述下列語句都屬于判斷句嗎?(1)泰山是一座文化名山。(2)泰山不是一座文化名山。(3)泰山是一座文化名山嗎?(4)泰山文化真有名啊!(5)泰山啊!是肯定判斷是否定判斷不是判斷,是疑問句是感嘆句,表達判斷不是判斷,僅是感嘆注意 ①一般地講,疑問句只是提出一種疑問,并沒有對事物情況作出斷定。②祈使句是提出愿望或者請求,也沒有對事物情況作出斷定③感嘆句是一種抒發情感的語句,一般沒有對事物情況作出斷定由此可見,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一般不直接表達判斷(某些特殊情況下也可表達判斷)e.g:禁止醉酒駕車!——祈使句,表判斷你真是太漂亮了!——感嘆句,表判斷看到某個小鎮山清水秀,小李問道:“你們有何感想?”小張說:“這里的人有環境保護意識。”小趙說:“這里沒有污染環境的企業。”思考:小李、小張、小趙三人所說的都是判斷嗎?為什么?小張的話表達了一種肯定;小趙的話表達了一種否定;因此,小張和小趙的話是判斷。小李既沒有肯定什么也沒有否定什么,小李的話不是判斷。示例評析提示1:一般而言,陳述句、反問句表達判斷,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不表達判斷提示2:反問句就是用疑問的句式,表達肯定的觀點。小組活動—3min(2)特征二:有真假之分:真判斷、假判斷①斷定符合認識對象實際情況的判斷就是真判斷eg:橫看成嶺側成峰;每逢佳節倍思親(真判斷)②斷定不符合認識對象實際情況的判斷就是假判斷eg:飛流直下三千尺;黃河之水天上來(假判斷)3、判斷的基本特征一、判斷的概述(3)特征三:斷定和真假的關系:有斷定就會有真假,判斷的這兩個基本特征是相互聯系的教師講解——2min有一個人特愛湊熱鬧,哪里人多就往哪里湊。一天,街上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人們都圍在那里看熱鬧。這個人也急忙跑過去,使勁兒往里擠。但是人太多了,他怎么也擠不進去。情急之下他大聲嚷道:“大家請讓一讓,讓一讓,出事的是我父親!”等他順著人們讓開的縫隙擠進去一看,不禁傻眼了,因為被撞的是一頭驢。思考:他是否作出判斷?是真判斷還是假判斷?這個人所作出的“出事的是我父親”的判斷首先,是一個肯定判斷其次,這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假判斷不過,雖然是假判斷,也是他對實際情況作的一種斷定,也屬于判斷。思考1:判斷來源于哪里?判斷來源于人們的社會實踐思考2:來源于社會實踐的判斷都是真判斷嗎?判斷是否正確要經過實踐檢驗符合實際的判斷就是真判斷,不符合實際的判斷就是假判斷思考并回答問題:小組合作,并回答以下問題—5min4.判斷真假的檢驗標準 :社會實踐判斷來源于人們的社會實踐,其正確與否要經受社會實踐的檢驗。符合實際 真判斷 不符合實際 假判斷誤區:來源于社會實踐的判斷是真判斷(×)一、判斷的概述區分:哲學認識的判斷和形式邏輯的判斷(1)哲學認識論是從主客體關系角度研究判斷的真假。(主觀是否與客觀相符合)e.g:張三挺壞,不過有時候也挺好(2)形式邏輯的判斷知識從形式上研究其真假特征,以及判斷之間在形式上的真假關系e.g:“這是新學生宿舍”這個判斷,到底是指“新建的學生宿舍”還是“新學生的宿舍”,不明確【P31 相關鏈接】哲學認識論、形式邏輯和日常生活三個領域斷定判斷真假的標準哲學認識論“這個梨是黃的”若梨的屬性確實是黃的,即認識主體和認識客體達到了一致性,“這個梨是黃的”就是真判斷。形式邏輯假設“這個梨是黃的”這個判斷是真的,則“這個梨不是黃的”就是假的。形式邏輯關注的側重點只在于判斷的形式,以及判斷形式之間的關系。日常生活“現在是上午8點整”其一,這是一個判斷,理由在于對當下時間有所斷定;其二,這個判斷究竟是真還是假,要看說話者所指的時間在什么時區等其他因素。側重于思維的內容側重于思維的形式需要借助于語境(1)小伙的六種語言形式表達了幾個意思?這句話是一個判斷嗎?(2)一個判斷可以用一個單純的字或一個詞表達嗎?(3)判斷的表達形式應該是什么?二、判斷的表達與類型1.判斷的表達(1)表達形式:判斷是通過語句(≠語詞)表達的(2)判斷與語句的關系:判斷是語句的思想內容,語句是判斷的語言形式A.同一個判斷可以用不同的語句表達。(多句一義)eg:①所有人都應該遵守交通規則;②沒有人不應該遵守交通規則;③難道不應該所有人都遵守交通規則嗎?(反問)B.同一個語句可以表達不同的判斷。(一句多義)他走了。——可以表示為“他離開這里了”或“他死了”這樣兩個判斷。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語境或語句的歧義造成的。eg: 你算什么東西(疑問); 你算什么東西(罵人)你怎么這么笨(開玩笑) 你怎么這么笨(生氣)注意:離開語句的判斷是不存在的教師講解——5min(3)語句作判斷時應注意:①有些語句不能表達判斷,如:不作斷定、沒有真假的語句并不表達判斷。要有真假、斷定eg:蝙蝠到底是屬于鳥還是屬于哺乳動物?今天是陰天還是晴天呢?注意:一般來說,肯定句、反問句表達判斷,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一般不直接表達判斷(某些特殊情況下也可表達判斷)教師講解——3min(3)語句作判斷時應注意:②要根據語境確定判斷的含義:對于含義不明確的語句,我們需要依據語言的具體情況(語境)排除歧義,才能準確把握這些語句與其所表達的判斷之間的關系。要排除語句歧義疑問:“你怎么了 怎么忽然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驚奇:“你怎么了 打扮得這么漂亮!”關切:“你怎么了 臉色這么差!”責備:“你怎么了 這次表現有點不太好。”教師講解——2min以下三個語句都試圖表達判斷:1.這是新學生宿舍。2.來到海邊,小張盡情地呼吸著空氣、陽光和海水。3.一旦吸煙,就會患肺癌。上述表達是否明確或準確,為什么 “新”的含義表達不明確。因為這句話既可以表達“新學生”,也可以表達“新宿舍”語句中概念搭配不當。因為能呼吸的只有空氣,不應該包括陽光和海水。語句表達的條件判斷是錯誤的。因為吸煙只是患肺癌的可能條件,不是必然條件。小試牛刀學生活動——3min分析以下四個判斷:◆他 是 中學校長。◆張華 認識 雷鋒。◆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如果某個數不能被2整除,它就不是偶數。這兩個判斷拆解后是概念,它們是不包含其它判斷的判斷,是簡單判斷。這兩個判斷拆解后仍然是判斷,它們是包含其它判斷的判斷,是復合判斷。依據判斷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斷,判斷分為: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2、判斷的類型2、判斷的類型依據判斷本身(≠依據判斷本身的性質)是否包含其他判斷,判斷分為: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②類型:簡單判斷包括性質判斷和關系判斷。②類型:復合判斷包括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假言判斷。(2)復合判斷(1)簡單判斷①含義:是指直接由概念構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①含義: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叫作復合判斷。例如:他是中學校長。 張華認識雷鋒。這兩個判斷拆解后是概念,它們是不包含其它判斷的判斷。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如果某個數不能被2整除,它就不是偶數。這兩個判斷拆解后仍然是判斷,它們是包含其它判斷的判斷。簡單判斷的性質判斷簡單判斷的關系判斷歸納總結:類型 含義 舉例性質判斷 斷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種性質的簡單判斷 雪是白色的關系判斷 斷定事物與事物之間關系的簡單判斷 張三和李四是同學聯言判斷 斷定事物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 小明不但是班長,而且是團支書選言判斷 斷定對象在幾種可能情況下,至少有一種情況存在的判斷 面對困難要么迎頭而上,要么退縮不前假言判斷 斷定一個事物情況存在是另一個事物情況存在的條件 如果明天天氣好,我就去爬山。簡單判斷復合判斷1.他是中學校長。2.張華認識雷鋒。3.世界是由上帝創造的。4.我們可以出發嗎?5.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6.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7.如果某個數不能被2整除,它就不是偶數。8.毛主席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軍事家,還是一位哲學家。簡單判斷的性質判斷簡單判斷的關系判斷復合判斷的聯言判斷復合判斷的假言判斷區別不同判斷類型:復合判斷的選言判斷不是判斷簡單判斷的性質判斷復合判斷的聯言判斷小組合作,完成下列習題——5min課堂小結簡單判斷復合判斷(1)性質判斷(2)關系判斷(1)聯言判斷(2)選言判斷(3)假言判斷判斷的類型社會實踐判斷的表達形式來源判斷的含義: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判斷的概述有所斷定判斷的基本特征有真假之分檢驗標準通過語句表達簡單判斷分為性質判斷和關系判斷。下列判斷中屬于性質判斷的是( )①中國位于亞洲東部 ②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③高二(1)班的有些同學不是團員④張三比李四大五歲,李四比王五大五歲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