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中外歷史剛要(上)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第29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第十一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共十八大-中國夢 中共十九大-新時代 中共二十大-新征程時空架構中共十八大2012年確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2013年提出“精準扶貧”和“中國夢”提出中國特色戰(zhàn)略外交思想2014年習近平與馬英九會面2015年中共十九大召開2017年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2018年香港國安法通過2020年十九屆六中全會2021年宣告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中共二十大2022年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2022年已同11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組織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關系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新夢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新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一、 中共十八大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1、背景: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2、召開:2012年11月,在北京召開,胡錦濤做題為《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的報告。(1)根本成就:(2)總依據:(3)總布局:(一)中共十八大(2012年11月)3、主線: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4、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 中共十八大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4)總任務:(5)兩個百年奮斗目標:(6)領導人:4、內容: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習近平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2013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習近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一、 中共十八大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1、提出:2、本質:3、途徑: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等重要場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1)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3)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二)中國夢“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2014年12月,習近平在江蘇調研時首次提出協(xié)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2015年2月,習近平明確將“四個全面”定位為戰(zhàn)略布局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華兒女的夢。想一想: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你能為實現中國夢做些什么?①我們要擔負起對自己、家庭、社會,甚至于時代的責任。②我們要有勇于擔當責任的勇氣和敢于實現夢想的決心。③我們要有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堅定信念。④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⑤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為中國夢的實現而奮斗。二、中共十九大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背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2、召開:習近平作《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1)主要矛盾:(2)奮斗目標:(一)中共十九大(2017年10月)3、主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4、內容:確定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目標。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新夢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政治建設經濟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一二三四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五位一體: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科學決策,堅持統(tǒng)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歷史縱橫:“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2014年12月,習近平在江蘇調研時首次提出。2015年2月,習近平明確將“四個全面”定位為戰(zhàn)略布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內涵 ①核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②本質: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途徑 ①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路;②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改變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二.新夢想:中共十八大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二)“中國夢”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的講話1.提出: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在中國國家博物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2.夢的內涵:(1)核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2)本質: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2.圓夢途徑和依靠力量:①必須走中國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②必須弘揚中國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二.新夢想:中共十八大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夢是國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只有每個人都為美好夢想而奮斗,才能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優(yōu)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思考】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能為實現中國夢做些什么?①我們要擔負起對自己、家庭、社會,甚至于時代的責任;②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③我們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④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為中國夢的實現而奮斗;……三.新理論:中共十九大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中共十九大1.背景:2.時間:3.報告:4.主題:5.內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2017年10月習近平作《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主要矛盾奮斗目標指導思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①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②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三.新理論:中共十九大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知識拓展】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新論斷的依據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過去的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相比,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兩大特征——即更加廣泛和更高要求。包括:一是物質文化的需要;二是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huán)境等方面開始產生明顯的要求,而且不斷地增長。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表現為: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平衡、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等屬于不平衡的發(fā)展。此外,產業(yè)結構、要素投入結構、排放結構、經濟增長動力結構等方面也存在著不平衡的問題。首先,我國社會生產力有了巨大發(fā)展;其次,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提高;第三,我國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第四,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日益凸顯。【易錯提醒】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并沒有改變我國社會主義處于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也沒有改變我國仍然是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社會的矛盾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轉變?yōu)?br/>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主要任務:反侵略反封建(反帝反封建)1935年華北事變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務:團結一致,聯(lián)合抗日1956年中共八大:先進的社會制度與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成為主要矛盾。主要任務:集中力量把我國從落后的農業(yè)國變成先進的工業(yè)國2017年10月,中共十九: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主要任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三.新理論:中共十九大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知識拓展】中國不同時期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三.新理論:中共十九大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時代背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主要矛盾發(fā)生變化回答問題主要內容歷史意義正式確立①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②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③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zhí)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zhí)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2018年3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總目標”“總任務”“五位一體”“四個全面”“兩個一百年”三.新理論:中共十九大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 解決問題 意義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知識歸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fā)展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指引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yè)不斷前進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執(zhí)政之基、力量之源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fā)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馬克思中國化的重大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fā)展、怎樣發(fā)展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知識拓展】 進入新時代,“新”表現在哪些方面?(1)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新變化(新矛盾)(2)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實現新的飛躍(新理論)(3)黨和國家事業(yè)確立新的目標(兩個100年)(4)中國和世界關系開創(chuàng)新的局面(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5)中國共產黨展現新的面貌(新領導核心)四.新征程:中共二十大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一)中共二十大時間報告主題主要內容2022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團結奮斗》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chuàng)新,踔厲奮發(fā)、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中共二十大三件大事:①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人新時代;③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新時代黨的中心任務: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在中共二十屆一中全會上,習近平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2023年3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習近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和國家領導人中共二十大【知識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特征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guī)模巨大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xié)調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現代化四.新征程:中共二十大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chuàng)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習近平202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四.新征程:中共二十大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思考】為什么說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①偉大建黨精神是百年輝煌黨史的精神基點;②偉大建黨精神彰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品質;③偉大建黨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在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 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形成了井岡山精神、 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巖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qū)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等偉大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知識拓展】 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特征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guī)模巨大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xié)調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現代化想一想:為什么說偉大的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從歷史邏輯來看,偉大建黨精神是百年輝煌黨史的精神基點;從理論邏輯來看,偉大建黨精神彰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品質;從現實邏輯來看,偉大建黨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課堂小結】1. 習近平總書記把生態(tài)文明建設作為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手段之一且將其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使生態(tài)文明建設在社會主義建設各項任務中的地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可見,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建設思想的提出( )A.旨在加快將中國建成發(fā)達的工業(yè)國B.推動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C.在實踐上和理論上均具有獨創(chuàng)性D.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典題演練2.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習近平的講話體現出( )A.中國正承擔越來越大的國家責B.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建設與時俱進C.中國已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D.解決主要矛盾必須強化階級斗爭典題演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