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3 染色體畸變可能引起性狀改變 課時學習目標 本課時的概念為“染色體畸變可能引起性狀改變”,該概念的建構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證據的支持。(1)染色體畸變包括染色體在數目和結構上發生的變化。(2)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包括個別染色體的增減和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減少。(3)染色體數目或結構的改變都有可能引起生物性狀的改變甚至死亡。概念1 染色體結構變異可能導致生物性狀的改變(閱讀教材P99~100,完成填空)1.染色體畸變的概念與類型2.染色體結構變異可能導致生物性狀的改變[辨正誤](1)染色體倒位和易位不改變基因數量,對個體性狀不會產生影響。( )(2)非姐妹染色單體交換片段,屬于易位。( )(3)染色體結構變異通常可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到,而基因突變一般不能。( )(科學實驗和探究情境)下圖①②③④分別表示不同的變異類型,其中圖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變異而來。據此分析:(1)圖①和圖②的變異分別發生在哪種染色體之間?屬于哪類變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圖②和圖③相比,二者對染色體上基因的數目或排列順序的影響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圖①②③中能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是哪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能確定圖④中的變異具體屬于哪種染色體結構變異嗎?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例應用】例1 下列圖示中屬于染色體易位的是( )染色體易位與交叉互換的比較例2 (2024·環大羅山協作體高一聯考)關于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結構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基因突變都會導致染色體結構的變異B.基因突變一定會導致個體表型的改變C.基因突變與染色體結構變異都會導致堿基序列的改變D.基因突變與染色體結構變異通常都可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到染色體結構變異與基因突變的區別提醒 關于“缺失或增加”:①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或重復(增加),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②DNA分子上基因中若干堿基對的缺失、插入(增加),屬于基因突變。概念2 染色體數目變異能導致生物性狀的改變(閱讀教材P101~102,完成填空)1.染色體數目變異的概念、類型和結果2.幾個相關概念(1)染色體組一般將二倍體生物的 中的全部染色體稱為染色體組,其中包含了該種生物的一整套遺傳物質。這組染色體的形態結構、功能各不相同,由于其攜有能控制該生物 的全部遺傳信息,它們互相協調、共同控制生物正常的 。(2)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微思考]“三體”就是“三倍體”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辨正誤](1)單倍體只含有一個染色體組。( )(2)唐氏綜合征(21-三體綜合征)是由于第21號染色體多一條造成的。( )(3)生物的一個染色體組含有的染色體一定是一個配子中的全部染色體。( )(科學實驗與探究情境)下圖甲表示某細胞染色體組成,圖乙表示某細胞處于G1期時的基因組成: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甲生物細胞內有幾個染色體組?判斷依據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生物細胞內有幾個染色體組?判斷依據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某生物的體細胞含32條染色體,有8種形態,則該生物細胞中含有幾個染色體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單倍體是不是一定只含有一個染色體組?如何區分單倍體和多倍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體組數目判斷的三種方法【典例應用】例3 某雄果蠅的體細胞中染色體組成如圖所示。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該果蠅為二倍體B.該果蠅是三體C.該果蠅發生了基因突變D.該果蠅發生了染色體畸變例4 (2024·慈溪高一期末)下列關于染色體組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一個染色體組內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體B.配子中的全部染色體一定是一個染色體組C.人的一個染色體組內含24條染色體D.單倍體的體細胞一定只含一個染色體組概念3 染色體變異可應用于單倍體育種和多倍體育種(閱讀教材P102~105,完成填空)1.單倍體育種2.多倍體育種3.變異的類型[辨正誤](1)與雜交育種相比,單倍體育種可縮短育種年限。( )(2)秋水仙素誘導多倍體形成的原理是抑制細胞分裂時著絲粒的分裂。( )(3)由環境因素引起的變異都屬于不遺傳的變異。( )(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如圖表示用純種的高稈(D)抗銹病(T)小麥與矮稈(d)易染銹病(t)小麥培育矮稈抗銹病小麥新品種的方法,據圖分析:(1)過程③是哪種處理?其原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過程④是哪種處理?處理后符合要求的植株占的比例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二倍體的單倍體高度不育,因此,花藥離體培養之后進行秋水仙素處理時,處理的是單倍體幼苗,不是萌發的種子。2.單倍體育種與多倍體育種【典例應用】例5 單倍體育種的一般流程是雜交獲得F1,將F1的花藥進行離體培養成幼苗后再進行加倍處理,獲得可育植株。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育種時可先用秋水仙素將花粉加倍,再組培染色體加倍的細胞B.該育種過程中,F1產生花粉的過程中一定有非等位基因的重組C.育種時通常選擇特定花粉進行培養、加倍,以獲得目標二倍體D.多倍體育種是為了獲得多倍體,單倍體育種是為了獲得單倍體例6 (2024·寧波九校高一聯考)利用普通小麥(6n=42,AABBDD)與其近緣屬簇毛麥(2n=24,VV)進行如圖所示的育種實驗,其中A、B、D、V分別代表一個染色體組。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普通小麥為多倍體,品系3為單倍體B.技術Ⅱ表示花藥離體培養,體現了體細胞的全能性C.技術Ⅰ可以采用某藥物處理,品系2發生染色體數目變異D.品系1的葉肉細胞中含有四個染色體組感悟真題1.(2022·浙江7月學考,5)通常把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生物稱為多倍體。多倍體植物往往表現為植株高大、營養物質含量高、抗逆性強等特點。將二倍體甜菜培育成含糖量高的三倍體甜菜的育種方法屬于( )A.單倍體育種 B.雜交育種C.多倍體育種 D.誘變育種2.(2021·浙江1月學考,4)某條染色體經處理后,其結構發生了如圖所示的變化。這種染色體結構的變異屬于( )A.缺失 B.重復C.倒位 D.易位3.(2020·浙江7月學考,17)用寬葉(D)不抗病(t)煙草與窄葉(d)抗病(T)煙草培育寬葉抗病煙草新品種的方法如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過程①是自交B.過程②是花藥離體培養C.過程③是人工授粉D.過程④常使用秋水仙素處理4.(2019·浙江6月學考,10)同一玉米棒上存在多種顏色玉米粒的現象稱為“斑駁”。科學家在研究“斑駁”的成因時,發現某些染色體片段可以在非同源染色體間跳躍。這種染色體結構變異屬于( )A.缺失 B.重復C.倒位 D.易位課時3 染色體畸變可能引起性狀改變概念1自主建構1.數目 結構 顯微鏡 數目 結構2.錯誤連接 結構 相同 180°顛倒 非同源染色體 數目 排列順序 不利辨正誤(1)× 提示:染色體倒位和易位也會對個體性狀產生影響。(2)× 提示:非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換片段屬于易位,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換片段不屬于易位。(3)√合作探究(1)提示:圖①發生在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屬于基因重組;圖②發生在非同源染色體之間,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2)提示:圖②是易位,會使染色體上的基因的數目或排列順序發生改變,圖③是基因突變,只改變基因的結構,不改變染色體上的基因的數目或排列順序。(3)提示:能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是②。(4)提示:不能。若染色體3正常,染色體4則發生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若染色體4正常,染色體3則發生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重復。典例應用例1 D [由圖可知,A屬于缺失,B屬于重復,C屬于倒位,D屬于易位。]例2 C [基因突變是基因內部特定核苷酸序列發生改變的現象或過程,一般不會導致染色體結構的變異,A錯誤;基因突變不一定導致個體表型的改變,在光學顯微鏡下也觀察不到,B、D錯誤。]概念2自主建構1.染色體數目 染色體組 個別染色體2.(1)一個配子 生長發育 生命活動 (2)受精 本物種配子 體細胞 超過兩個微思考提示:“三體”≠“三倍體”。二倍體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成對存在,若某染色體有3條,這樣的個體稱為三體,如某個體體細胞的第21號染色體有3條,則該個體為21-三體綜合征患者。由受精卵發育而成且體細胞中含有3個染色體組的個體稱為三倍體。辨正誤(1)× 提示:四倍體植物的花藥經離體培養形成的單倍體含有兩個染色體組。(2)√(3)× 提示:四倍體的配子含有兩個染色體組。合作探究(1)提示:4個。細胞內同一種形態的染色體有4條。(2)提示:4個。在乙中控制同一性狀的基因出現了4次。(3)提示:4個。(4)提示:單倍體不一定只含有一個染色體組,如四倍體的單倍體含有2個染色體組。區分單倍體和多倍體時,看發育的起點,如果生物體是由生殖細胞——卵細胞或花粉直接發育而成的,不論細胞內含有幾個染色體組都是單倍體;如果生物體是由受精卵或合子發育形成的,生物體細胞內有幾個染色體組就稱為幾倍體。典例應用例3 C [該果蠅含有2個染色體組,為二倍體,A正確;該果蠅Ⅳ號染色體多了一條,是三體,B正確;該果蠅發生了染色體畸變,多了一條染色體,C錯誤,D正確。]例4 A [一般將二倍體生物的一個配子中的全部染色體稱為染色體組,它們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各不相同,因此,一個染色體組內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體,A正確;配子中存在體細胞一半的染色體組,不一定是一個,如四倍體的配子含有兩個染色體組,B錯誤;人的體細胞中含46條染色體,人的一個染色體組中有23條染色體,C錯誤;由配子不經受精,直接發育而來,其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的個體稱為單倍體,因此含有一個染色體組一定是單倍體,但單倍體不一定只含有一個染色體組,如四倍體產生的配子形成的單倍體含有兩個染色體組,D錯誤。]概念3自主建構1.可育純合子 染色體畸變 育種年限 顯隱性 雜交 花藥離體培養 秋水仙素2.物理 化學 染色體畸變 種子3.環境 基因突變 基因重組 生物進化辨正誤(1)√(2)× 提示:秋水仙素能抑制細胞分裂時紡錘體的形成,但不抑制著絲粒分裂。(3)× 提示:在強烈的物理、化學因素影響下會發生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等可遺傳的變異。合作探究(1)提示:過程③是花藥離體培養過程。原理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2)提示:過程④是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處理后符合要求的植株ddTT占的比例為1/4。典例應用例5 B [單倍體育種用秋水仙素處理的是花藥離體培養形成的單倍體幼苗,不能處理花粉,A錯誤;育種過程中,F1產生花粉的過程中發生減數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則一定有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組,B正確;單倍體育種是先進行花藥離體培養獲得單倍體植株,接著用秋水仙素等進行人工誘導獲得純合的植株,再進行人工選擇獲得目標植株,C錯誤;多倍體育種是為了獲得多倍體,單倍體育種是為了獲得純合子,而非單倍體,D錯誤。]例6 B [普通小麥6n=42,為六倍體,屬于多倍體,品系3由普通小麥的配子發育而來,屬于單倍體,A正確;技術Ⅱ表示花藥離體培養,體現了生殖細胞(花粉)的全能性,B錯誤;品系1(ABDV)染色體數為33,通過技術Ⅰ處理得到品系2(染色體數為49、55等),由此可推測技術Ⅰ可能采用秋水仙素處理,但染色體數目少于66條,說明品系2發生染色體丟失,即發生了染色體數目變異,C正確;A、B、D、V分別代表一個染色體組,品系1(ABDV)的葉肉細胞為體細胞,其中含有四個染色體組,D正確。]感悟真題1.C [多倍體育種的原理是染色體畸變;方法是利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優點是莖稈粗壯,葉片、果實和種子都比較大,糖類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含量都有所增加,故將二倍體甜菜培育成含糖量高的三倍體甜菜的育種方法屬于多倍體育種。]2.C [由圖可知,染色體的片段發生了斷裂和顛倒180°拼接,因此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倒位。]3.D4.D [由題意可知,玉米某些染色體片段可以在非同源染色體間跳躍,該種情況符合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共46張PPT)第四章 生物的變異 課時3染色體畸變可能引起性狀改變課時學習目標本課時的概念為“染色體畸變可能引起性狀改變”,該概念的建構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證據的支持。(1)染色體畸變包括染色體在數目和結構上發生的變化。(2)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包括個別染色體的增減和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減少。(3)染色體數目或結構的改變都有可能引起生物性狀的改變甚至死亡。目錄 CONTENTS1.染色體結構變異可能導致生物性狀的改變2.染色體數目變異能導致生物性狀的改變4.感悟真題自主建構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自主建構3.染色體變異可應用于單倍體育種和多倍體育種合作探究課時概念圖自主建構數目(閱讀教材P99~100,完成填空)1.染色體畸變的概念與類型結構顯微鏡數目結構2.染色體結構變異可能導致生物性狀的改變錯誤連接結構相同180°顛倒非同源染色體數目排列順序不利×[辨正誤](1)染色體倒位和易位不改變基因數量,對個體性狀不會產生影響。( )提示:染色體倒位和易位也會對個體性狀產生影響。(2)非姐妹染色單體交換片段,屬于易位。( )提示:非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換片段屬于易位,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換片段不屬于易位。(3)染色體結構變異通常可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到,而基因突變一般不能。( )×√(科學實驗和探究情境)下圖①②③④分別表示不同的變異類型,其中圖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變異而來。據此分析:(1)圖①和圖②的變異分別發生在哪種染色體之間?屬于哪類變異?提示:圖①發生在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屬于基因重組;圖②發生在非同源染色體之間,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2)圖②和圖③相比,二者對染色體上基因的數目或排列順序的影響有什么不同?提示:圖②是易位,會使染色體上的基因的數目或排列順序發生改變,圖③是基因突變,只改變基因的結構,不改變染色體上的基因的數目或排列順序。(3)圖①②③中能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是哪種?提示:能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是②。(4)能確定圖④中的變異具體屬于哪種染色體結構變異嗎?并說明理由。提示:不能。若染色體3正常,染色體4則發生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若染色體4正常,染色體3則發生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重復。D【典例應用】例1 下列圖示中屬于染色體易位的是( )解析:由圖可知,A屬于缺失,B屬于重復,C屬于倒位,D屬于易位。染色體易位與交叉互換的比較C例2 (2024·環大羅山協作體高一聯考)關于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結構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基因突變都會導致染色體結構的變異B.基因突變一定會導致個體表型的改變C.基因突變與染色體結構變異都會導致堿基序列的改變D.基因突變與染色體結構變異通常都可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到解析:基因突變是基因內部特定核苷酸序列發生改變的現象或過程,一般不會導致染色體結構的變異,A錯誤;基因突變不一定導致個體表型的改變,在光學顯微鏡下也觀察不到,B、D錯誤。染色體結構變異與基因突變的區別提醒 關于“缺失或增加”:①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或重復(增加),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②DNA分子上基因中若干堿基對的缺失、插入(增加),屬于基因突變。染色體數目(閱讀教材P101~102,完成填空)1.染色體數目變異的概念、類型和結果染色體組個別染色體2.幾個相關概念(1)染色體組一般將二倍體生物的 中的全部染色體稱為染色體組,其中包含了該種生物的一整套遺傳物質。這組染色體的形態結構、功能各不相同,由于其攜有能控制該生物 的全部遺傳信息,它們互相協調、共同控制生物正常的 。一個配子生長發育生命活動(2)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受精本物種配子體細胞超過兩個[微思考]“三體”就是“三倍體”嗎?提示:“三體”≠“三倍體”。二倍體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成對存在,若某染色體有3條,這樣的個體稱為三體,如某個體體細胞的第21號染色體有3條,則該個體為21-三體綜合征患者。由受精卵發育而成且體細胞中含有3個染色體組的個體稱為三倍體。×[辨正誤](1)單倍體只含有一個染色體組。( )提示:四倍體植物的花藥經離體培養形成的單倍體含有兩個染色體組。(2)唐氏綜合征(21-三體綜合征)是由于第21號染色體多一條造成的。( )(3)生物的一個染色體組含有的染色體一定是一個配子中的全部染色體。( )提示:四倍體的配子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科學實驗與探究情境)下圖甲表示某細胞染色體組成,圖乙表示某細胞處于G1期時的基因組成: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甲生物細胞內有幾個染色體組?判斷依據是什么?提示:4個。細胞內同一種形態的染色體有4條。(2)乙生物細胞內有幾個染色體組?判斷依據是什么?提示:4個。在乙中控制同一性狀的基因出現了4次。(3)若某生物的體細胞含32條染色體,有8種形態,則該生物細胞中含有幾個染色體組?提示:4個。(4)單倍體是不是一定只含有一個染色體組?如何區分單倍體和多倍體?提示:單倍體不一定只含有一個染色體組,如四倍體的單倍體含有2個染色體組。區分單倍體和多倍體時,看發育的起點,如果生物體是由生殖細胞——卵細胞或花粉直接發育而成的,不論細胞內含有幾個染色體組都是單倍體;如果生物體是由受精卵或合子發育形成的,生物體細胞內有幾個染色體組就稱為幾倍體。染色體組數目判斷的三種方法C【典例應用】例3 某雄果蠅的體細胞中染色體組成如圖所示。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該果蠅為二倍體B.該果蠅是三體C.該果蠅發生了基因突變D.該果蠅發生了染色體畸變解析:該果蠅含有2個染色體組,為二倍體,A正確;該果蠅Ⅳ號染色體多了一條,是三體,B正確;該果蠅發生了染色體畸變,多了一條染色體,C錯誤,D正確。A例4 (2024·慈溪高一期末)下列關于染色體組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一個染色體組內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體B.配子中的全部染色體一定是一個染色體組C.人的一個染色體組內含24條染色體D.單倍體的體細胞一定只含一個染色體組解析:一般將二倍體生物的一個配子中的全部染色體稱為染色體組,它們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各不相同,因此,一個染色體組內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體,A正確;配子中存在體細胞一半的染色體組,不一定是一個,如四倍體的配子含有兩個染色體組,B錯誤;人的體細胞中含46條染色體,人的一個染色體組中有23條染色體,C錯誤;由配子不經受精,直接發育而來,其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的個體稱為單倍體,因此含有一個染色體組一定是單倍體,但單倍體不一定只含有一個染色體組,如四倍體產生的配子形成的單倍體含有兩個染色體組,D錯誤。可育純合子(閱讀教材P102~105,完成填空)1.單倍體育種染色體畸變育種年限顯隱性雜交花藥離體培養秋水仙素2.多倍體育種物理化學染色體畸變種子3.變異的類型環境基因突變基因重組生物進化√[辨正誤](1)與雜交育種相比,單倍體育種可縮短育種年限。( )(2)秋水仙素誘導多倍體形成的原理是抑制細胞分裂時著絲粒的分裂。( )提示:秋水仙素能抑制細胞分裂時紡錘體的形成,但不抑制著絲粒分裂。(3)由環境因素引起的變異都屬于不遺傳的變異。( )提示:在強烈的物理、化學因素影響下會發生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等可遺傳的變異。××(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如圖表示用純種的高稈(D)抗銹病(T)小麥與矮稈(d)易染銹病(t)小麥培育矮稈抗銹病小麥新品種的方法,據圖分析:(1)過程③是哪種處理?其原理是什么?提示:過程③是花藥離體培養過程。原理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2)過程④是哪種處理?處理后符合要求的植株占的比例是多少?提示:過程④是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處理后符合要求的植株ddTT占的比例為1/4。●(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1957年,我國科學家通過染色體加倍技術培育出了無籽西瓜。科學家在西瓜幼苗上滴加秋水仙素,使西瓜幼苗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加倍(4n=44)。西瓜幼苗開花后接受普通西瓜(2n=22)植株的花粉,收獲的種子(3n=33)種植后,用普通西瓜的花粉刺激,便可結出無籽西瓜(3n=33)。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在三倍體無籽西瓜培育過程中,使用秋水仙素為什么能導致染色體數目加倍?提示:秋水仙素能抑制細胞分裂時紡錘體的形成,因此染色體雖已復制,但不能分離,最終導致染色體數目加倍。(2)在三倍體無籽西瓜培育過程中,第一年需要將二倍體植株的花粉傳到四倍體植株的雌花上,目的是什么?提示:使四倍體母本在雜交后能結出三倍體的種子。(3)在三倍體無籽西瓜培育過程中,第二年需要將二倍體植株的花粉傳到三倍體植株的雌花上,目的是什么?提示:刺激三倍體植株的子房發育成無籽西瓜。(4)三倍體西瓜為什么會出現無籽的性狀?提示:三倍體西瓜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發生聯會紊亂,幾乎不能產生正常可育的配子。1.二倍體的單倍體高度不育,因此,花藥離體培養之后進行秋水仙素處理時,處理的是單倍體幼苗,不是萌發的種子。2.單倍體育種與多倍體育種●育種方法的選擇B【典例應用】例5 單倍體育種的一般流程是雜交獲得F1,將F1的花藥進行離體培養成幼苗后再進行加倍處理,獲得可育植株。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育種時可先用秋水仙素將花粉加倍,再組培染色體加倍的細胞B.該育種過程中,F1產生花粉的過程中一定有非等位基因的重組C.育種時通常選擇特定花粉進行培養、加倍,以獲得目標二倍體D.多倍體育種是為了獲得多倍體,單倍體育種是為了獲得單倍體解析:單倍體育種用秋水仙素處理的是花藥離體培養形成的單倍體幼苗,不能處理花粉,A錯誤;育種過程中,F1產生花粉的過程中發生減數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則一定有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組,B正確;單倍體育種是先進行花藥離體培養獲得單倍體植株,接著用秋水仙素等進行人工誘導獲得純合的植株,再進行人工選擇獲得目標植株,C錯誤;多倍體育種是為了獲得多倍體,單倍體育種是為了獲得純合子,而非單倍體,D錯誤。B例6 (2024·寧波九校高一聯考)利用普通小麥(6n=42,AABBDD)與其近緣屬簇毛麥(2n=24,VV)進行如圖所示的育種實驗,其中A、B、D、V分別代表一個染色體組。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普通小麥為多倍體,品系3為單倍體B.技術Ⅱ表示花藥離體培養,體現了體細胞的全能性C.技術Ⅰ可以采用某藥物處理,品系2發生染色體數目變異D.品系1的葉肉細胞中含有四個染色體組解析:普通小麥6n=42,為六倍體,屬于多倍體,品系3由普通小麥的配子發育而來,屬于單倍體,A正確;技術Ⅱ表示花藥離體培養,體現了生殖細胞(花粉)的全能性,B錯誤;品系1(ABDV)染色體數為33,通過技術Ⅰ處理得到品系2(染色體數為49、55等),由此可推測技術Ⅰ可能采用秋水仙素處理,但染色體數目少于66條,說明品系2發生染色體丟失,即發生了染色體數目變異,C正確;A、B、D、V分別代表一個染色體組,品系1(ABDV)的葉肉細胞為體細胞,其中含有四個染色體組,D正確。A.普通小麥為多倍體,品系3為單倍體B.技術Ⅱ表示花藥離體培養,體現了體細胞的全能性C.技術Ⅰ可以采用某藥物處理,品系2發生染色體數目變異D.品系1的葉肉細胞中含有四個染色體組C1.(2022·浙江7月學考,5)通常把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生物稱為多倍體。多倍體植物往往表現為植株高大、營養物質含量高、抗逆性強等特點。將二倍體甜菜培育成含糖量高的三倍體甜菜的育種方法屬于( )A.單倍體育種 B.雜交育種 C.多倍體育種 D.誘變育種解析:多倍體育種的原理是染色體畸變;方法是利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優點是莖稈粗壯,葉片、果實和種子都比較大,糖類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含量都有所增加,故將二倍體甜菜培育成含糖量高的三倍體甜菜的育種方法屬于多倍體育種。C2.(2021·浙江1月學考,4)某條染色體經處理后,其結構發生了如圖所示的變化。這種染色體結構的變異屬于( )A.缺失 B.重復 C.倒位 D.易位解析:由圖可知,染色體的片段發生了斷裂和顛倒180°拼接,因此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倒位。D3.(2020·浙江7月學考,17)用寬葉(D)不抗病(t)煙草與窄葉(d)抗病(T)煙草培育寬葉抗病煙草新品種的方法如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過程①是自交B.過程②是花藥離體培養C.過程③是人工授粉D.過程④常使用秋水仙素處理D4.(2019·浙江6月學考,10)同一玉米棒上存在多種顏色玉米粒的現象稱為“斑駁”。科學家在研究“斑駁”的成因時,發現某些染色體片段可以在非同源染色體間跳躍。這種染色體結構變異屬于( )A.缺失 B.重復C.倒位 D.易位解析:由題意可知,玉米某些染色體片段可以在非同源染色體間跳躍,該種情況符合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課時精練16 染色體畸變可能引起性狀改變(時間:30分鐘分值:50分)選擇題:第1~14題,每小題2.5分,共35分。答案P192【對點強化】題型1 染色體結構變異1.(2023·慈溪高一期末)人類的貓叫綜合征是第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引起的。該變異的類型是( )染色體結構變異 染色體數目變異基因重組 基因突變2.(2024·溫州學考模擬)科學家利用輻射的方法,誘發家蠶常染色體上帶有卵色基因的片段易位到W染色體上,使蠶卵在尚未孵化時就能被區分出雌雄。該方法利用的變異原理是( )基因突變 基因重組染色體結構變異 染色體數目變異3.某種染色體結構變異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染色體片段發生了顛倒染色體發生了斷裂和重新組合該變異是由染色單體分離異常所致細胞中的遺傳物質出現了重復和缺失4.下列關于染色體結構變異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貓叫綜合征是人的第5號染色體部分缺失引起的染色體結構的改變,都會使染色體上的基因的數目或排列順序發生改變大多數染色體結構變異對生物體是有利的用光學顯微鏡可以直接觀察到染色體結構變異5.如圖中甲、乙兩個體的一對同源染色體中各有一條發生變異(字母表示基因)。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個體甲的變異對表型無影響個體乙細胞減數分裂形成的四分體異常個體甲自交的后代,性狀分離比為3∶1個體乙染色體沒有基因缺失,表型無異常題型2 染色體數目變異6.普通小麥是六倍體,有42條染色體,科學家們用小麥的花藥進行組織培養培育出的幼苗是( )三倍體、21條染色體單倍體、21條染色體三倍體、三個染色體組單倍體、一個染色體組7.下列關于染色體組、單倍體、二倍體、多倍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一個染色體組中不含同源染色體單倍體的體細胞中不一定含有一個染色體組某個體的性染色體是XXY,該個體是三倍體單倍體、二倍體、多倍體都屬于整倍體8.如圖表示細胞中所含的染色體,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如果圖a表示有絲分裂后期,則含有4個染色體組如果圖b表示體細胞,則其代表的生物是三倍體如果圖c代表的生物是由受精卵發育成生物的體細胞,則該生物是二倍體如果圖d代表的生物是由卵細胞發育而成的,則該生物是單倍體題型3 單倍體育種和多倍體育種9.(2024·嘉興高一期末檢測)無籽西瓜的培育過程是將二倍體西瓜處理成四倍體,再將四倍體西瓜與二倍體西瓜進行雜交,從而得到三倍體西瓜。三倍體西瓜的胚珠不能發育成種子,故為無籽西瓜。無籽西瓜的育種方法屬于( )雜交育種 誘變育種多倍體育種 單倍體育種10.(2024·金華高一期中)用雜合子(DdEe)種子獲得純合子(ddee),最簡捷的方法是( )種植→F1→選不分離者→純合子種植→秋水仙素處理→純合子種植→花藥離體培養→單倍體幼苗→秋水仙素處理→純合子種植→秋水仙素處理→花藥離體培養→純合子11.下列關于三倍體無籽西瓜培育的敘述,正確的是( )秋水仙素可抑制分裂間期紡錘絲的形成而使染色體數目加倍用二倍體花粉為三倍體植株傳粉的目的是獲得三倍體的種子三倍體植株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三倍體植株上結的三倍體西瓜無籽,該無籽性狀為可遺傳變異12.(2024·杭嘉湖金高一聯考)野生獼猴桃富含維生素C,下圖為某科研小組以某種多年生的二倍體野生獼猴桃(2n=58)為實驗材料(種子胚基因型aa),培育抗蟲獼猴桃無籽新品種的過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②過程只能采用雜交育種③的受精過程中發生了基因重組⑤過程表示外源基因導入,產生了三倍體⑥過程可以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獲得四倍體【綜合提升】13.在觀察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發現一個細胞中染色體配對出現下列甲圖所示的“環”狀結構,另一個細胞中染色體配對出現下列乙圖所示的“環”狀結構,且相應細胞中都只有一對染色體出現這樣的異常配對情況,關于下列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甲圖出現的原因是染色體①出現了染色體片段的重復乙圖所示的變異類型是交叉互換導致的基因重組甲、乙減數分裂形成的子細胞中,均有一半含有異常染色體圖示兩種變異均會導致染色體上基因的數目和排列順序的變化14.決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無色(c)、淀粉質(Wx)和蠟質(wx)的基因位于9號染色體上,結構異常的9號染色體一端有染色體結節,另一端有來自8號染色體的片段。下列有關玉米染色體特殊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異常9號染色體的產生稱為基因重組異常的9號染色體可為C和Wx的基因重組提供細胞學標記圖2中的母本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這兩對基因所在的染色體不能發生聯會圖2中的親本雜交,F1出現無色蠟質個體,說明親代母本在形成配子時,同源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間發生了交叉互換15.(15分)現有兩個水稻品種,一個純種水稻的性狀是高稈(D)、抗銹病(T);另一個純種水稻的性狀是矮稈(d)、易染銹病(t)。兩對基因獨立遺傳。育種專家提出了如下圖所示的Ⅰ、Ⅱ兩種育種方法以獲得水稻新品種。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要縮短育種年限,應選擇的方法是______(填“Ⅰ”或“Ⅱ”),依據的變異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種方法的育種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分)圖中①和④基因組成分別為________和________。(3)(5分)(二)過程中,D和d的分離發生在________________;(三)過程采用的方法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過程最常用的化學藥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分)(五)過程產生的矮稈抗銹病植株中的純合子占____________________。(5)(2分)如將方法Ⅰ中獲得的③⑤植株雜交,再讓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則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時精練16 染色體畸變可能引起性狀改變1.A [第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A正確。]2.C3.B [兩條非同源染色體的片段發生了互換,沒有發生顛倒,A錯誤;題圖中的兩條非同源染色體發生了斷裂,片段交換位置后重接,屬于易位,B正確;染色單體分離異常會導致染色體數目變異,不是染色體結構變異,C錯誤;該變異僅有基因的位置改變,沒有染色體片段的增減,所以遺傳物質沒有出現重復和缺失,D錯誤。]4.C [染色體結構的變異包括缺失、重復、倒位、易位四種類型,貓叫綜合征是由于人的第5號染色體部分缺失引起的,A正確;染色體結構的改變不論是哪一種類型,都會使染色體上的基因數目或排列順序發生改變,并且大多數的染色體結構變異對生物體是有害的,有的甚至會導致生物體死亡,B正確,C錯誤。]5.B [個體甲的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可能會影響表型,A錯誤;個體乙發生的變異是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倒位,減數分裂形成的四分體異常,B正確;含缺失染色體的配子一般是不可育的,故個體甲自交后代一般不會發生性狀分離,C錯誤;個體乙染色體沒有基因缺失,但發生倒位,可能導致表型異常,D錯誤。]6.B [花藥中的花粉是經過減數分裂發育而成的,其培育出的幼苗比普通小麥的染色體數減少了一半,含有三個染色體組,而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的個體稱為單倍體。]7.C [單倍體的體細胞中可能含有一個或多個染色體組,B正確;某個體的性染色體組成是XXY,可能是該個體的細胞內個別染色體增加所致,這屬于染色體數目變異的非整倍體變異,C錯誤。]8.B [如果題圖b表示體細胞,其代表的生物若是由體細胞發育而來的,則是三倍體;若是由配子發育而來的,則是單倍體,B錯誤。]9.C10.A [最簡捷的方法是雜交育種,即種植(DdEe)→F1→選雙隱性植株(不分離者)→純合子(ddee),A符合題意。]11.D [秋水仙素可抑制分裂前期紡錘體的形成而使染色體數目加倍,A錯誤;用二倍體花粉為三倍體植株傳粉的目的是刺激子房發育為果實,B錯誤;三倍體植株細胞中有同源染色體,但減數分裂時同源染色體聯會紊亂,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C錯誤;三倍體植株上結的三倍體西瓜無籽,這屬于多倍體育種,其原理是染色體畸變,屬于可遺傳的變異,因此該無籽性狀為可遺傳變異,D正確。]12.D [②過程,由Aa得到AA也可以通過單倍體育種,A錯誤;基因重組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產生配子),而不發生在受精過程,B錯誤;⑤過程為雜交育種,不是外源基因導入,C錯誤。]13.C [甲圖出現的原因是染色體①出現了染色體片段的重復,或者染色體②出現了染色體片段的缺失,A錯誤;乙圖所示的變異類型是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倒位,B錯誤;倒位沒有改變染色體上基因的數目,只是改變了基因的排列順序,D錯誤。]14.B [9號染色體一端有來自8號染色體的片段,屬染色體結構變異,A錯誤;可根據9號染色體一端染色體結節和另一端8號染色體的片段,判斷9號染色體上的基因,因此異常的9號染色體可為C和Wx的基因重組提供細胞學標記,B正確;圖2中的母本的2條9號染色體有相同的片段,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可發生聯會,C錯誤;圖2中的親本雜交,F1出現了無色蠟質個體,說明雙親都能產生cwx的配子,說明母本在形成配子時,可能是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發生了交叉互換或發生了基因突變,D錯誤。]15.(1)Ⅰ 染色體畸變 基因重組(2)DT ddTT(3)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花藥離體培養 秋水仙素(4) (5)DDtt∶Ddtt∶ddtt=1∶2∶1解析 圖中(一)過程屬于雜交,作用是把矮稈和抗病基因組合到一個植株上。圖中(二)過程F1種下后,產生4種配子(DT、Dt、dT、dt)。根據圖中可知,①的基因型是DT,②的基因型是dT。圖中(三)是培養單倍體的過程,一般用花藥離體培養的方法獲得單倍體植株。圖中(四)是誘導染色體加倍的過程,常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經誘導后長成的植物體一定是純合子,仔細分析圖,可得出圖中的③④⑤對應的基因型是DDtt、ddTT和ddtt。圖中沿著(一)、(二)、(三)、(四)途徑進行的育種方法屬于單倍體育種,沿著(一)、(五)、(六)途徑進行的育種方法是雜交育種。圖中(五)過程是指F1自交的過程,其后代中的矮稈抗銹病的類型,表型雖符合要求,但其中能穩定遺傳的純合子只有,還有是雜合子,不能穩定遺傳。(共28張PPT)課時精練16染色體畸變可能引起性狀改變(時間:30分鐘 分值:50分)A題型1 染色體結構變異1.(2023·慈溪高一期末)人類的貓叫綜合征是第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引起的。該變異的類型是( )A.染色體結構變異 B.染色體數目變異C.基因重組 D.基因突變解析:第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A正確。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2.(2024·溫州學考模擬)科學家利用輻射的方法,誘發家蠶常染色體上帶有卵色基因的片段易位到W染色體上,使蠶卵在尚未孵化時就能被區分出雌雄。該方法利用的變異原理是( )A.基因突變 B.基因重組C.染色體結構變異 D.染色體數目變異C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3.某種染色體結構變異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A.染色體片段發生了顛倒B.染色體發生了斷裂和重新組合C.該變異是由染色單體分離異常所致D.細胞中的遺傳物質出現了重復和缺失解析:兩條非同源染色體的片段發生了互換,沒有發生顛倒,A錯誤;題圖中的兩條非同源染色體發生了斷裂,片段交換位置后重接,屬于易位,B正確;染色單體分離異常會導致染色體數目變異,不是染色體結構變異,C錯誤;該變異僅有基因的位置改變,沒有染色體片段的增減,所以遺傳物質沒有出現重復和缺失,D錯誤。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4.下列關于染色體結構變異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貓叫綜合征是人的第5號染色體部分缺失引起的B.染色體結構的改變,都會使染色體上的基因的數目或排列順序發生改變C.大多數染色體結構變異對生物體是有利的D.用光學顯微鏡可以直接觀察到染色體結構變異解析:染色體結構的變異包括缺失、重復、倒位、易位四種類型,貓叫綜合征是由于人的第5號染色體部分缺失引起的,A正確;染色體結構的改變不論是哪一種類型,都會使染色體上的基因數目或排列順序發生改變,并且大多數的染色體結構變異對生物體是有害的,有的甚至會導致生物體死亡,B正確,C錯誤。C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5.如圖中甲、乙兩個體的一對同源染色體中各有一條發生變異(字母表示基因)。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BA.個體甲的變異對表型無影響B.個體乙細胞減數分裂形成的四分體異常C.個體甲自交的后代,性狀分離比為3∶1D.個體乙染色體沒有基因缺失,表型無異常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解析:個體甲的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可能會影響表型,A錯誤;個體乙發生的變異是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倒位,減數分裂形成的四分體異常,B正確;含缺失染色體的配子一般是不可育的,故個體甲自交后代一般不會發生性狀分離,C錯誤;個體乙染色體沒有基因缺失,但發生倒位,可能導致表型異常,D錯誤。A.個體甲的變異對表型無影響B.個體乙細胞減數分裂形成的四分體異常C.個體甲自交的后代,性狀分離比為3∶1D.個體乙染色體沒有基因缺失,表型無異常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題型2 染色體數目變異6.普通小麥是六倍體,有42條染色體,科學家們用小麥的花藥進行組織培養培育出的幼苗是( )A.三倍體、21條染色體 B.單倍體、21條染色體C.三倍體、三個染色體組 D.單倍體、一個染色體組解析:花藥中的花粉是經過減數分裂發育而成的,其培育出的幼苗比普通小麥的染色體數減少了一半,含有三個染色體組,而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的個體稱為單倍體。B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7.下列關于染色體組、單倍體、二倍體、多倍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一個染色體組中不含同源染色體B.單倍體的體細胞中不一定含有一個染色體組C.某個體的性染色體是XXY,該個體是三倍體D.單倍體、二倍體、多倍體都屬于整倍體解析:單倍體的體細胞中可能含有一個或多個染色體組,B正確;某個體的性染色體組成是XXY,可能是該個體的細胞內個別染色體增加所致,這屬于染色體數目變異的非整倍體變異,C錯誤。C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8.如圖表示細胞中所含的染色體,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BA.如果圖a表示有絲分裂后期,則含有4個染色體組B.如果圖b表示體細胞,則其代表的生物是三倍體C.如果圖c代表的生物是由受精卵發育成生物的體細胞,則該生物是二倍體D.如果圖d代表的生物是由卵細胞發育而成的,則該生物是單倍體解析:如果題圖b表示體細胞,其代表的生物若是由體細胞發育而來的,則是三倍體;若是由配子發育而來的,則是單倍體,B錯誤。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題型3 單倍體育種和多倍體育種9.(2024·嘉興高一期末檢測)無籽西瓜的培育過程是將二倍體西瓜處理成四倍體,再將四倍體西瓜與二倍體西瓜進行雜交,從而得到三倍體西瓜。三倍體西瓜的胚珠不能發育成種子,故為無籽西瓜。無籽西瓜的育種方法屬于( )A.雜交育種 B.誘變育種C.多倍體育種 D.單倍體育種C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10.(2024·金華高一期中)用雜合子(DdEe)種子獲得純合子(ddee),最簡捷的方法是( )A.種植→F1→選不分離者→純合子B.種植→秋水仙素處理→純合子C.種植→花藥離體培養→單倍體幼苗→秋水仙素處理→純合子D.種植→秋水仙素處理→花藥離體培養→純合子解析:最簡捷的方法是雜交育種,即種植(DdEe)→F1→選雙隱性植株(不分離者)→純合子(ddee),A符合題意。A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11.下列關于三倍體無籽西瓜培育的敘述,正確的是( )A.秋水仙素可抑制分裂間期紡錘絲的形成而使染色體數目加倍B.用二倍體花粉為三倍體植株傳粉的目的是獲得三倍體的種子C.三倍體植株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D.三倍體植株上結的三倍體西瓜無籽,該無籽性狀為可遺傳變異解析:秋水仙素可抑制分裂前期紡錘體的形成而使染色體數目加倍,A錯誤;用二倍體花粉為三倍體植株傳粉的目的是刺激子房發育為果實,B錯誤;三倍體植株細胞中有同源染色體,但減數分裂時同源染色體聯會紊亂,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C錯誤;三倍體植株上結的三倍體西瓜無籽,這屬于多倍體育種,其原理是染色體畸變,屬于可遺傳的變異,因此該無籽性狀為可遺傳變異,D正確。D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如圖甲、乙表示小麥的兩個品種,A、a和B、b表示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小麥新品種的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A.①②過程操作簡便,但培育周期長,原理是基因重組B.④的變異僅發生于有絲分裂,該育種方式的優點之一是可得到更多優良變異類型C.③過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藥離體培養,可以得到單倍體幼苗D.⑥過程與⑦過程的育種原理相同,過程中需要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解析:①②為雜交育種,操作簡便,但培育周期長,原理是基因重組,A正確;④為基因突變,主要發生在細胞分裂間期,如有絲分裂前的間期和減數分裂前的間期,B錯誤;③為花藥離體培養,可以得到單倍體幼苗,C正確;①⑦為多倍體育種,①③⑥為單倍體育種,⑥過程與⑦過程的育種原理相同,都是染色體數目變異,過程中需要抑制紡錘體的形成,D正確。A.①②過程操作簡便,但培育周期長,原理是基因重組B.④的變異僅發生于有絲分裂,該育種方式的優點之一是可得到更多優良變異類型C.③過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藥離體培養,可以得到單倍體幼苗D.⑥過程與⑦過程的育種原理相同,過程中需要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12.(2024·杭嘉湖金高一聯考)野生獼猴桃富含維生素C,下圖為某科研小組以某種多年生的二倍體野生獼猴桃(2n=58)為實驗材料(種子胚基因型aa),培育抗蟲獼猴桃無籽新品種的過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DA.②過程只能采用雜交育種B.③的受精過程中發生了基因重組C.⑤過程表示外源基因導入,產生了三倍體D.⑥過程可以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獲得四倍體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解析:②過程,由Aa得到AA也可以通過單倍體育種,A錯誤;基因重組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產生配子),而不發生在受精過程,B錯誤;⑤過程為雜交育種,不是外源基因導入,C錯誤。A.②過程只能采用雜交育種B.③的受精過程中發生了基因重組C.⑤過程表示外源基因導入,產生了三倍體D.⑥過程可以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獲得四倍體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13.在觀察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發現一個細胞中染色體配對出現下列甲圖所示的“環”狀結構,另一個細胞中染色體配對出現下列乙圖所示的“環”狀結構,且相應細胞中都只有一對染色體出現這樣的異常配對情況,關于下列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C綜合提升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A.甲圖出現的原因是染色體①出現了染色體片段的重復B.乙圖所示的變異類型是交叉互換導致的基因重組C.甲、乙減數分裂形成的子細胞中,均有一半含有異常染色體D.圖示兩種變異均會導致染色體上基因的數目和排列順序的變化解析:甲圖出現的原因是染色體①出現了染色體片段的重復,或者染色體②出現了染色體片段的缺失,A錯誤;乙圖所示的變異類型是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倒位,B錯誤;倒位沒有改變染色體上基因的數目,只是改變了基因的排列順序,D錯誤。綜合提升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A.甲圖出現的原因是染色體①出現了染色體片段的重復B.乙圖所示的變異類型是交叉互換導致的基因重組C.甲、乙減數分裂形成的子細胞中,均有一半含有異常染色體D.圖示兩種變異均會導致染色體上基因的數目和排列順序的變化●在栽培二倍體水稻(2N)的過程中,有時會發現單體植株(2N-1),例如有一種單體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條5號染色體,稱為5號單體植株。利用5號單體植株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雜交親本 實驗結果5號單體(雌)×正常二倍體(雄) 子代中5號單體占25%,正常二倍體占75%5號單體(雄)×正常二倍體(雌) 子代中5號單體占4%,正常二倍體占96%A.5號單體植株可以由花粉粒直接發育而來B.5號單體變異類型屬于染色體數目的變異C.根據表中的數據分析,染色體數目變異的雌配子育性較高D.產生該單體的原因可能是其親本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異常綜合提升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解析:單體植株只是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條5號染色體,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仍屬于二倍體,A錯誤;該單體變異類型屬于染色體數目的變異,是個別染色體數目的變化,B正確;在雜交親本5號單體(雄)×正常二倍體(雌)的后代中,子代中單體占4%,在5號單體(雌)×正常二倍體(雄)的后代中,子代中單體占25%,說明(N-1)型配子的雌配子育性較高,C正確;產生該單體的原因可能是其親本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一對同源染色體沒有分離形成的,D正確。綜合提升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14.決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無色(c)、淀粉質(Wx)和蠟質(wx)的基因位于9號染色體上,結構異常的9號染色體一端有染色體結節,另一端有來自8號染色體的片段。下列有關玉米染色體特殊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BA.異常9號染色體的產生稱為基因重組B.異常的9號染色體可為C和Wx的基因重組提供細胞學標記C.圖2中的母本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這兩對基因所在的染色體不能發生聯會D.圖2中的親本雜交,F1出現無色蠟質個體,說明親代母本在形成配子時,同源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間發生了交叉互換綜合提升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解析:9號染色體一端有來自8號染色體的片段,屬染色體結構變異,A錯誤;可根據9號染色體一端染色體結節和另一端8號染色體的片段,判斷9號染色體上的基因,因此異常的9號染色體可為C和Wx的基因重組提供細胞學標記,B正確;圖2中的母本的2條9號染色體有相同的片段,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可發生聯會,C錯誤;圖2中的親本雜交,F1出現了無色蠟質個體,說明雙親都能產生cwx的配子,說明母本在形成配子時,可能是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發生了交叉互換或發生了基因突變,D錯誤。A.異常9號染色體的產生稱為基因重組B.異常的9號染色體可為C和Wx的基因重組提供細胞學標記C.圖2中的母本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這兩對基因所在的染色體不能發生聯會D.圖2中的親本雜交,F1出現無色蠟質個體,說明親代母本在形成配子時,同源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間發生了交叉互換綜合提升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15.現有兩個水稻品種,一個純種水稻的性狀是高稈(D)、抗銹病(T);另一個純種水稻的性狀是矮稈(d)、易染銹病(t)。兩對基因獨立遺傳。育種專家提出了如下圖所示的Ⅰ、Ⅱ兩種育種方法以獲得水稻新品種。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要縮短育種年限,應選擇的方法是_____(填“Ⅰ”或“Ⅱ”),依據的變異原理是______________;另一種方法的育種原理是______________。Ⅰ染色體畸變基因重組綜合提升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2)圖中①和④基因組成分別為________和________。(3)(二)過程中,D和d的分離發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過程采用的方法稱為_______________;(四)過程最常用的化學藥劑是_________。DTddTT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花藥離體培養秋水仙素綜合提升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4)(五)過程產生的矮稈抗銹病植株中的純合子占_______。(5)如將方法Ⅰ中獲得的③⑤植株雜交,再讓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則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Dtt∶Ddtt∶ddtt=1∶2∶1綜合提升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綜合提升0102030405060708091011類題1213類題141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課時3 染色體畸變可能引起性狀改變.docx 課時3 染色體畸變可能引起性狀改變.pptx 課時精練16 染色體畸變可能引起性狀改變.docx 課時精練16 染色體畸變可能引起性狀改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