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單元自查班級 姓名 學號 得分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1. 物質的變化可以分為________變化和________變化。2. 水結冰屬于________變化,鐵鍋生銹屬于________變化。3. 小蘇打和白醋混合會產生________氣體,這種變化屬于________變化。4. 鐵生銹需要與________和________接觸,鹽水會________鐵生銹的速度。5. 淀粉遇到________會變成藍色,紫甘藍與白醋反應后液體會變成________色。6. 蠟燭燃燒時,蠟油融化是________變化,發光發熱并生成新物質是________變化。7. 石油的形成是________變化,利用石油生產塑料需要________變化。 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 1. 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 . 面包發霉 B. 汽油揮發 C. 煙花爆炸 D. 牛奶變質 2. 下列廚房現象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 . 冰塊融化 B. 菜刀切肉 C. 白醋除水垢 D. 白糖溶解 3. 右圖是鐵釘在不同環境中的生銹實驗,結論正確的是( ) A .鐵釘在空氣中生銹最快B. 空氣和水能讓鐵釘生銹C. 鐵釘浸沒水中不會生銹D. 鐵生銹需要光照 4. 下列方法能防止菜刀生銹的是( ) A.用濕布包裹 B. 切完菜直接放案板上C. 洗凈擦干后涂油 D. 長時間泡在淘米水中 5. 下列現象說明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 A . 干冰升華 B.紫甘藍汁遇肥皂水變綠C. 水沸騰 D. 石灰石遇鹽酸冒氣泡 6. 用蠟燭加熱白糖時,最終黑色物質的性質是( ) A . 可溶于水 B. 能被磁鐵吸引 C. 可以導電 D. 有甜味 7. 下列變化中,沒有新物質生成的是( ) A.火柴燃燒 B. 雞蛋煮熟 C. 榨取果汁 D. 葡萄釀酒 8. 下列物質鑒別方法錯誤的是( ) A . 淀粉和白糖——滴碘酒 B. 水和白醋——聞氣味C. 食鹽和白糖——嘗味道 D. 小蘇打和堿面——加檸檬汁 9.下表為四種物質的變化現象,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10. 下列能源形成過程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 A . 風力發電 B. 太陽能熱水器 C. 天然氣燃燒 D. 水力發電11. 下列食物保存方法利用隔絕氧氣的是( ) A . 腌制咸魚 B. 真空包裝 C. 低溫冷藏 D. 曬干脫水 12. 右圖是物質變化分類圖,①和②分別可能是( ) A . ①折紙,②鐵生銹B. ①水結冰,②蠟燭熔化C. ①剪布,②冰融化D. ①捏泥人,②紙張撕碎13. 下列變化中,屬于不可逆的是( ) A . 水結冰 B. 木材燃燒 C. 橡皮泥變形 D. 酒精揮發 14. 下列生活現象與化學變化無關的是( ) A . 鐵鍋生銹 B. 冰箱除異味 C. 面團發酵 D. 電池漏液腐蝕遙控器 15. 下列物質混合后,可能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 A . 沙子和水 B. 食用油和洗潔精 C. 小蘇打和檸檬汁 D. 食鹽和白糖 16. 下列實驗操作與結論對應正確的是( ) 17. 下列現象能說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的是( ) A . 蠟燭燃燒產生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碳用于滅火C. 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D. 汽水冒氣泡 18. 下列變化中,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 A . 火藥爆炸 B. 食物腐敗 C. 酒精燃燒 D. 燈泡發光 19. 下列物質變化與能量變化對應正確的是( ) A . 蠟燭燃燒——吸收熱量 B. 冰塊融化——釋放熱量C. 光合作用——儲存太陽能 D. 鐵釘生銹——發光發熱 20. 右圖是廚房物質鑒別流程圖, 處應填( ) A . 嘗味道 B. 加入白醋 C. 觀察顏色 D. 加熱三、序號題(5分) 1.將以下變化歸類到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中:①木條折斷 ②蘋果氧化 ③泥塑 ④鐵釘生銹 ⑤水蒸發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四、綜合探究題(共40分) (一)項目一:模擬廚房炒糖色實驗 :小科在廚房觀察媽媽制作紅燒肉的“炒糖色”過程:白砂糖在鍋中加熱后先融化成液體(物理變化),隨后顏色逐漸變深,產生焦糖香味(化學變化)。他聯想到科學課上蠟燭燃燒的實驗,決定對比兩者的變化規律(12分)。1. 炒糖色過程中,白砂糖融化成液體屬于( ) A . 物理變化 B. 化學變化 C. 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 D. 顏色變化2. 焦糖香味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 白砂糖受熱膨脹 B. 白砂糖與氧氣反應生成新物質C. 白砂糖顏色變深 D. 白砂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3. 若將干燥的燒杯罩在炒糖色的鍋上方,內壁出現水霧,說明生成了( ) A . 二氧化碳 B. 水 C. 焦炭 D. 氧氣4.蠟燭燃燒時,蠟油融化屬于________變化,發光發熱并生成水屬于________變化。5.為什么說炒糖色和蠟燭燃燒都包含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舉例說明。 。廚房中總是有很多的油漬,在清洗時經常用高溫蒸汽去除油漬,這是因為:。(二)項目二:小科家的自行車鏈條生銹問題 。小科發現停放在戶外的自行車鏈條嚴重生銹,而車庫內的鏈條卻完好無損。他聯想到科學課上鐵釘生銹的實驗,決定設計實驗探究鏈條生銹的原因,并尋找防銹方法(12分)。1. 小明觀察到鏈條生銹的主要部位是接觸雨水的位置,這說明鐵生銹需要( ) A . 光照 B. 水和氧氣 C. 高溫 D. 二氧化碳2. 下列環境中最容易導致鐵制品生銹的是( ) A . 干燥的沙漠 B. 潮濕的海邊 C. 低溫的冰箱 D. 真空環境3.鹽水加速鐵生銹的原因是( ) A . 鹽水能隔絕氧氣 B. 鹽水中的電解質加速氧化反應C. 鹽水溫度更高 D. 鹽水能溶解鐵銹4.下列防銹方法中,與“鏈條涂油”原理相同的是( ) A . 鐵門刷油漆 B. 菜刀泡鹽水 C. 鐵釘包裹保鮮膜 D. 暖氣片鍍鋅5.下表是不同鏈條防銹處理后的效果,最佳方法是( )6.若小明想驗證“氧氣是鐵生銹的必要條件”,應選擇的實驗組是( ) A . 干燥空氣與蒸餾水 B. 蒸餾水與煮沸后冷卻的蒸餾水C. 鹽水與油封 D. 真空環境與潮濕空氣(三)項目三: 現有五種廚房粉末:食鹽、小蘇打、淀粉、白糖、紅糖,小科將它們按照從A到E進行編號,并設計實驗鑒別它們(16分)。1. 鑒別小蘇打和白醋反應的標志性現象是( ) A . 產生沉淀 B. 顏色變紅 C. 產生氣泡 D. 溫度升高 2.淀粉遇碘酒變藍是因為( ) A . 物理吸附作用 B. 生成藍色新物質C. 淀粉溶解在碘酒中 D. 淀粉遇酸變色3.若一種白色粉末加入白醋無氣泡,滴加碘酒不變藍,則該物質可能是( ) A . 食鹽 B. 小蘇打 C. 淀粉 D. 紅糖4. 下列廚房物質中,不能通過溶解性區分的是( ) A . 食鹽和白糖 B. 小蘇打和淀粉 C. 面粉和堿面 D. 食用油和洗潔精 5. 實驗設計題(8分) 任務 :現需鑒別五種廚房粉末:食鹽、小蘇打、白糖、淀粉、紅糖。步驟①:觀察粉末的顏色,E瓶中觀察到紅色,能迅速判斷出粉末中存在的E是 。步驟②:取剩余少量四種粉末滴加碘酒,發現A加入碘酒變藍,則A物質是________。步驟③:剩余三種物質加入白醋,發現B物質產生氣泡,則B物質是________。步驟④:剩余兩種物質分別加熱,觀察到D物質出現焦化(變黑),則D物質是________。步驟⑤:最后剩余的C物質是________。白糖與食鹽可通過________性質區分(填“溶解性”或“顏色”)。還可以通過加熱的方法區分。加熱白糖時,先發生________變化,后發生________變化。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單元自查班級 姓名 學號 得分 .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1. 物質的變化可以分為__物理_變化和__化學__變化。2. 水結冰屬于__物理 變化,鐵鍋生銹屬于_化學__變化。3. 小蘇打和白醋混合會產生_二氧化碳 氣體,這種變化屬于__化學_變化。4. 鐵生銹需要與_水__和_空氣 接觸,鹽水會_加速__鐵生銹的速度。5. 淀粉遇到_碘酒__會變成藍色,紫甘藍與白醋反應后液體會變成_紅色__色。6. 蠟燭燃燒時,蠟油融化是___物理_變化,發光發熱并生成新物質是___化學_變化。7. 石油的形成是__化學_變化,利用石油生產塑料需要_化學___變化。 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 1. 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B ) A . 面包發霉 B. 汽油揮發 C. 煙花爆炸 D. 牛奶變質 2. 下列廚房現象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C ) A . 冰塊融化 B. 菜刀切肉 C. 白醋除水垢 D. 白糖溶解 3. 右圖是鐵釘在不同環境中的生銹實驗,結論正確的是( B ) A .鐵釘在空氣中生銹最快B. 空氣和水能讓鐵釘生銹C. 鐵釘浸沒水中不會生銹D. 鐵生銹需要光照 4. 下列方法能防止菜刀生銹的是( C ) A.用濕布包裹 B. 切完菜直接放案板上C. 洗凈擦干后涂油 D. 長時間泡在淘米水中 5. 下列現象說明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B ) A . 干冰升華 B.紫甘藍汁遇肥皂水變綠C. 水沸騰 D. 石灰石遇鹽酸冒氣泡 6. 用蠟燭加熱白糖時,最終黑色物質的性質是( C ) A . 可溶于水 B. 能被磁鐵吸引 C. 可以導電 D. 有甜味 7. 下列變化中,沒有新物質生成的是( C ) A.火柴燃燒 B. 雞蛋煮熟 C. 榨取果汁 D. 葡萄釀酒 8. 下列物質鑒別方法錯誤的是( D ) A . 淀粉和白糖——滴碘酒 B. 水和白醋——聞氣味C. 食鹽和白糖——嘗味道 D. 小蘇打和堿面——加檸檬汁 9.下表為四種物質的變化現象,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B ) 10. 下列能源形成過程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C ) A . 風力發電 B. 太陽能熱水器 C. 天然氣燃燒 D. 水力發電11. 下列食物保存方法利用隔絕氧氣的是( B ) A . 腌制咸魚 B. 真空包裝 C. 低溫冷藏 D. 曬干脫水 12. 右圖是物質變化分類圖,①和②分別可能是( A ) A . ①折紙,②鐵生銹B. ①水結冰,②蠟燭熔化C. ①剪布,②冰融化D. ①捏泥人,②紙張撕碎13. 下列變化中,屬于不可逆的是( B ) A . 水結冰 B. 木材燃燒 C. 橡皮泥變形 D. 酒精揮發 14. 下列生活現象與化學變化無關的是( B ) A . 鐵鍋生銹 B. 冰箱除異味 C. 面團發酵 D. 電池漏液腐蝕遙控器 15. 下列物質混合后,可能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C ) A . 沙子和水 B. 食用油和洗潔精 C. 小蘇打和檸檬汁 D. 食鹽和白糖 16. 下列實驗操作與結論對應正確的是( C ) 17. 下列現象能說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的是( B ) A . 蠟燭燃燒產生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碳用于滅火C. 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D. 汽水冒氣泡 18. 下列變化中,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B ) A . 火藥爆炸 B. 食物腐敗 C. 酒精燃燒 D. 燈泡發光 19. 下列物質變化與能量變化對應正確的是( C ) A . 蠟燭燃燒——吸收熱量 B. 冰塊融化——釋放熱量C. 光合作用——儲存太陽能 D. 鐵釘生銹——發光發熱 20. 右圖是廚房物質鑒別流程圖, 處應填( C ) A . 嘗味道 B. 加入白醋 C. 觀察顏色 D. 加熱三、序號題(5分) 1.將以下變化歸類到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中:①木條折斷 ②蘋果氧化 ③泥塑 ④鐵釘生銹 ⑤水蒸發物理變化 135 化學變化 24 四、綜合探究題(共40分) (一)項目一:模擬廚房炒糖色實驗 :小科在廚房觀察媽媽制作紅燒肉的“炒糖色”過程:白砂糖在鍋中加熱后先融化成液體(物理變化),隨后顏色逐漸變深,產生焦糖香味(化學變化)。他聯想到科學課上蠟燭燃燒的實驗,決定對比兩者的變化規律(12分)。1. 炒糖色過程中,白砂糖融化成液體屬于( C ) A . 物理變化 B. 化學變化 C. 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 D. 顏色變化2. 焦糖香味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B ) A . 白砂糖受熱膨脹 B. 白砂糖與氧氣反應生成新物質C. 白砂糖顏色變深 D. 白砂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3. 若將干燥的燒杯罩在炒糖色的鍋上方,內壁出現水霧,說明生成了( B ) A . 二氧化碳 B. 水 C. 焦炭 D. 氧氣4.蠟燭燃燒時,蠟油融化屬于_物理___變化,發光發熱并生成水屬于___化學__變化。5.為什么說炒糖色和蠟燭燃燒都包含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舉例說明。 略 。廚房中總是有很多的油漬,在清洗時經常用高溫蒸汽去除油漬,這是因為:高溫能讓固體的油漬融化變成液體,更好去除 。(二)項目二:小科家的自行車鏈條生銹問題 。小科發現停放在戶外的自行車鏈條嚴重生銹,而車庫內的鏈條卻完好無損。他聯想到科學課上鐵釘生銹的實驗,決定設計實驗探究鏈條生銹的原因,并尋找防銹方法(12分)。1. 小明觀察到鏈條生銹的主要部位是接觸雨水的位置,這說明鐵生銹需要( B ) A . 光照 B. 水和氧氣 C. 高溫 D. 二氧化碳2. 下列環境中最容易導致鐵制品生銹的是( B ) A . 干燥的沙漠 B. 潮濕的海邊 C. 低溫的冰箱 D. 真空環境3.鹽水加速鐵生銹的原因是( B ) A . 鹽水能隔絕氧氣 B. 鹽水中的電解質加速氧化反應C. 鹽水溫度更高 D. 鹽水能溶解鐵銹4.下列防銹方法中,與“鏈條涂油”原理相同的是( A ) A . 鐵門刷油漆 B. 菜刀泡鹽水 C. 鐵釘包裹保鮮膜 D. 暖氣片鍍鋅5.下表是不同鏈條防銹處理后的效果,最佳方法是( A )6.若小明想驗證“氧氣是鐵生銹的必要條件”,應選擇的實驗組是( B ) A . 干燥空氣與蒸餾水 B. 蒸餾水與煮沸后冷卻的蒸餾水C. 鹽水與油封 D. 真空環境與潮濕空氣(三)項目三: 現有五種廚房粉末:食鹽、小蘇打、淀粉、白糖、紅糖,小科將它們按照從A到E進行編號,并設計實驗鑒別它們(16分)。1. 鑒別小蘇打和白醋反應的標志性現象是( C ) A . 產生沉淀 B. 顏色變紅 C. 產生氣泡 D. 溫度升高 2.淀粉遇碘酒變藍是因為( B ) A . 物理吸附作用 B. 生成藍色新物質C. 淀粉溶解在碘酒中 D. 淀粉遇酸變色3.若一種白色粉末加入白醋無氣泡,滴加碘酒不變藍,則該物質可能是( A ) A . 食鹽 B. 小蘇打 C. 淀粉 D. 紅糖4. 下列廚房物質中,不能通過“是否能溶解在水中”區分的是( A ) A . 食鹽和白糖 B. 小蘇打和淀粉 C. 面粉和堿面 D. 食用油和洗潔精 5. 實驗設計題(8分) 任務 :現需鑒別五種廚房粉末:食鹽、小蘇打、白糖、淀粉、紅糖。步驟①:觀察粉末的顏色,E瓶中觀察到紅色,能迅速判斷出粉末中存在的E是 紅糖 。步驟②:取剩余少量四種粉末滴加碘酒,發現A加入碘酒變藍,則A物質是_淀粉__。步驟③:剩余三種物質加入白醋,發現B物質產生氣泡,則B物質是__小蘇打_。步驟④:剩余兩種物質分別加熱,觀察到D物質出現焦化(變黑),則D物質是__白糖_。步驟⑤:最后剩余的C物質是__食鹽_。白糖與食鹽可通過__溶解度_性質區分(填“溶解度”或“顏色”)。還可以通過加熱的方法區分。加熱白糖時,先發生__物理_變化,后發生_化學__變化。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測試卷一.docx 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測試卷一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