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道法學科第四單元質量檢測(時間:60分鐘 滿分:6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4分)1.自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建立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修改的法律中,超過90%的法律征求過基層立法聯系點的意見。截至2024年7月,先后有185件次法律草案,立法規劃稿以及備案審查工作征求聯系點,收集意見3萬多條,不少真知灼見被立法研究吸納。群眾的意見建議直接傳遞至最高國家立法機關,被寫進法律。材料表明( )①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完善③我國法律體現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④我國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總體上實現了有法可依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王某是某單位的財務人員,為了填補賭博帶來的虧空,他利用職務便利挪用公款 10萬余元,同事李某發現后報警,王某被繩之以法。由此可見,法律( )①通過制裁違法犯罪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②能夠保護我們的一切利益③有利于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會秩序④為我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通過全面總結我國民事立法和司法實踐經驗,民法典將分散在各單行法中的民法規范系統集成,形成一部體例科學、內容協調、規范合理,具有時代特征、中國特色的法典。實施民法典,有利于 ( )①促進社會更加和諧②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③實現人民群眾的一切訴求與期盼 ④營造穩定、公平、透、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民法典規定了人們從事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下列民法典的內容,體現平等原則的是( )A.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B.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C.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D.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5.麗麗經過某影樓時,意外地發現櫥窗里擺放著自己在該影樓拍攝的藝術照。該影樓的行為侵犯了麗麗的( )A.財產權 B.隱私權 C.生命權 D.肖像權6.隱私權是一項基本人格權利,是保障人類尊嚴的關鍵。下列做法屬于尊重他人隱私權的有( )①父母私自查看孩子的聊天短信②學校不隨意泄露學生的個人信息③小林拒絕網友索要其電話號碼的要求④人民法院不公開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①知識產權是人們對其智力成果等依法享有的權利。下列體現公民享有知識產權的有( )①錢某為某公司產品代言獲得收人 ②趙某在刊物上發表文章,獲得稿費③吳某在商場購物獲得100元優惠券④周某獲得發明便攜式書包的專利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8. 14歲的小軍,父母離異,他一直與父親以及爺爺奶奶一起生活。2024年初,小軍的父親因交通事故去世,生前沒有留下遺囑。對于小軍父親的遺產,可以依法繼承的是( )A.只有小軍一人 B.小軍、小軍的母親C、小軍、小軍的爺爺和奶奶 D、小軍、小軍的母親、小軍的爺爺和奶奶9.學校的模擬法庭正在審理如下案件:甲同學在操場拾到一塊價值約300元的手表,失主乙同學請求甲歸還,但甲拒絕歸還。如果你是“小法官”,對甲的行為判定正確的是( )法律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條拾 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A.屬于民事違法,應承擔民事責任 B.屬于行政違法,應受到行政處罰C.屬于一般違法,應受到刑罰處罰 D.屬于刑事違法,應承擔刑事責任10.周某犯受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犯濫用職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三罪并罰,執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下列對該案件認識正確的有 ( )①周某的行為觸犯了刑法,所受到的是刑罰處罰 ②周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屬于犯罪行為③周某觸犯了民事法律法規,應受民事處罰 ④被判處無期徒刑是附加刑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中學生劉某原本品學兼優,自從結識了社會上一群游手好閑的“朋友”后,他逐漸無心學習,經常曠課,后因偷東西、打罵同學受到學校紀律處分。他非但沒有接受教訓,反而常偷竊財物,因此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他仍不知悔改,和兩個“朋友”攔路搶劫,最終因犯搶劫罪被判刑。據此回答11、12題。11.劉某的事例說明 ( )①經常曠課是民事違法行為②只要偷竊財物就會受到刑罰處罰③攔路搶劫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 ④很多犯罪都不是一朝一夕鑄成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12.劉某的事例啟示我們 ( )①只要認識到違法行為的危害,就能依法規范自身行為②珍惜美好生活,認清違法犯罪的危害,遠離犯罪③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依法自律,杜絕不良行為 ④從小事做起,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判斷與分析(8分)13.聯系材料,判斷分析。【學習法律知識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下面是某中學七年級(1)班的學法記錄。學習內容第十七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把熱愛祖國融入家庭教育,支持、配合學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教學活動,引導、鼓勵未成年人參加愛國主義教育社會活動。第三十七條 任何公民和組織都應當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自覺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侮辱國旗、國歌、國徽或者其他有損國旗、國歌、國徽尊嚴的行為; (二)歪曲、丑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對此,有同學認為,法律就是對我們行為的一種約束。請運用法律作用的知識對這一觀點進行評析。三、閱讀與思考(12分)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編纂民法典,相繼出臺國家安全、衛生健康、公共文化等重要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統領性法律,全面修改完善生態環境、教育科技等領域的法律,填補網絡數據、生物安全等新興領域立法空白。(1)國家采取上述舉措具有哪些意義 (6分)材料二 民法典注重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如飼養動物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妨礙他人生活。請運用“認識民法典”的知識,說明民法典注重融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6分)四、實踐與探究(16分)15.某校七年級(1)班法治學習小組的同學們圍繞“生活在法治社會,增強法治意識”主題開展系列活動,請你參與,完成相關任務。活動一 故事分享以下是同學們搜集到的校園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1)根據故事一,請運用“保護人身權”的知識說明小青要求小林道歉的原因。(4分)(2)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故事二中小安的行為 請說明理由。(4分)活動二 模擬法庭被告承擔了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 (2分)上述判決中,主刑和附加刑分別是什么 (2分)(4)珍惜青春年華,遠離違法犯罪,我們青少年應當怎么做 (4分)第四單元質量檢測答案B 2. C 3. B 4.A 5.D 6.C 7.C 8.C 9. A 10,A 11.D 12,D13.這一觀點是片面的,只強調了法律的規范作用,忽視了法律的保障作用。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在國家治理、社會管理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法律保障生活,具體體現在:法律維護社會秩序,法律保護社會公共利益,法律促進社會發展。14.(1) 有利于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有利于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良好法治環境。(2) 民法典注重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彰顯中華傳統美德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體現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治國理念,有利于營造和諧的社會關系,促進社會更加和諧。15.(1)法律保護肖像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小林繪制丑化小青的畫像,侵害了小青的肖像權,因此需要向小青道歉。(2)小安的行為是正確的。法律保護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人們對其智力成果等依法享有的權利,是社會財富的重要來源。保護知識產權就是尊重勞動、保護創新。小安的行為維護了自己的著作權。(3)刑事責任。主刑:拘役;附加刑:罰金。(4) ①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違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覺遵紀守法的人。②我們應認清危害,增強法治觀念,明辨是非,杜絕不良行為。③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增強自控力,嚴于律己,積極抵制不良心理和行為,防患于未然。(符合題意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