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實驗記錄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 蠟燭燃燒實驗目的:蠟燭燃燒后會發生變化實驗器材:蠟燭1支,玻璃片1片,火柴1盒(或打火機1只),手套 1副,試管夾1個,玻璃杯1個。 實驗步驟:點燃蠟燭,用一個干燥、潔凈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蠟燭上,觀察玻璃杯內壁的變化。用試管夾夾住一塊玻璃片,與蠟燭火焰短暫接觸,觀察玻璃片的變化。觀察到的現象:蠟燭經過了以下的變化過程:先由________熔化成 流下,一段時間后流下的液體_______;玻璃杯內壁有_________,玻璃片_______,說明有__________生成,是_________變化。實驗結論:蠟燭由固體變成液體是 變化;玻璃杯內出現水珠,玻璃片變黑,說明有_________生成,是 變化。教師評語: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程基本信息版本 教科版 學科 小學科學 年級 六年級 學期 第二學期課題 《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學生信息姓名 學校 班級 學號課后練習一、填空題。1.產生新物質的變化是________。2.通過實驗,我們可以發現,蠟燭燃燒不但會發出________和________,還會產生________、________等新物質。3.通過實驗,我們可以發現,白糖加熱的過程中,既有________變化,也有________變化。二、選擇題。(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1.下列屬于鐵銹特點的是( )。A.有光澤 B.紅褐色 C.能導電2.下列與鐵絲是不同物質的是( )。A.鐵棒 B.鐵銹 C.鐵釘3.用蠟燭火焰加熱白糖5分鐘,白糖( )。A.先變成液態的糖,然后變成黑色的物質B.先變成水,然后變成黑色的物質C.只變成液態的糖4.下列食品制作過程中,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土豆被切成小塊B.面團被拉成面條C.蝦被煮熟5.面粉做成烤制蛋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沒有發生任何變化B.產生了新物質C.發生了物理變化三、判斷題。(對的畫“√”,錯的畫“×”)1.白糖在加熱的過程中生成了新物質,所以是化學變化。( )2.把食鹽加入開水中,食鹽消失了,發生了化學變化。( )3.蠟燭熔化是物理變化,蠟燭燃燒是化學變化。( )4.水燒開時,能看到壺嘴處向外骨出大量的“白霧”,這是化學變化。( )5.鐵銹和鐵是一樣的物質,它們都能被磁鐵吸引。( )四、綜合實踐題。1.將我們觀察到的蠟燭燃燒的現象填入下表。2.除了用加熱的方法可以使白砂糖發生物理變化以外,還有哪些方法可以使白砂糖發生物理變化 (至少寫兩種)3.哪些化學變化產生的新物質對我們的生活有益 請你列舉兩個這樣的事例。參考答案一、1.化學變化2.光 熱 水 炭黑3.物理二、1.B [解析]鐵銹是紅褐色的,鐵銹表面是粗糙的,鐵銹的表面無光澤,鐵銹不能導電,鐵銹不能被磁鐵吸引。2.B [解析]鐵棒、鐵釘、鐵絲都是鐵做的,與鐵是同一種物質;鐵銹是鐵發生化學變化產生的新物質,與鐵不是同一種物質。3.A[解析]固體的白糖在加熱的情況下熔化成液體的白糖,沒有產生新物質,這是物理變化。繼續加熱,白糖的顏色逐漸加深,冒氣泡,直至全部炭化,能聞到焦味,產生了新物質。4.C[解析]土豆被切成小塊,面團被拉成面條,都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蝦被煮熟變紅,生成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5.B [解析]面粉做成蛋糕,是面粉混合水、酵母粉等通過發酵、烤制而成。蛋糕是不同于面粉的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三、1.X[解析]白糖在加熱的過程中既有化學變化又有物理變化。剛開始加熱的時候,白糖會熔化,由固態變成液態,屬于物理變化。之后白糖會變黑,產生一種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2.X [解析]把食鹽加入開水中,食鹽消失了,是因為食鹽溶解在水中了,發生的是物理變化。3.√4.X[解析]水燒開時,能看到壺嘴處向外冒出大量的“白霧”,這是物理變化。5.X [解析]鐵銹和鐵不是一樣的物質,鐵銹不能被磁鐵吸引。四、1.2.答:把白砂糖放在熱水中溶解,將白砂糖壓成方糖塊,把白砂糖變成顆粒更小的糖粉等。(答案不唯一,舉出兩例,合理即可)3.答:化學變化產生的新物質對我們的生活有益的事例如下:(1)我們每天吃的食物,進入我們的體內,要經過許許多多的化學變化,才能變成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2)當煙花在空中煤炸時,發生了劇烈的化學變化,產生了五彩繽紛的色彩;(3)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產過程包含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答案不唯一,舉出兩例,合理即可)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程基本信息版本 教科版 學科 小學科學 年級 六年級 學期 第二學期課題 《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學生信息姓名 學校 班級 學號課程基本信息學習目標科學觀念1.知道一些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生化學變化又發生物理變化。2.知道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會產生新的物質。科學思維1.能用科學的語言描述物質變化過程中產生的現象。2.能根據物質變化的現象判斷該物質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3.能通過觀察、實驗、查閱資料和調查分析等方式獲取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產生的新物質的特征。探究實踐1.養成細心觀察、及時記錄的習慣。2.體會到細致并實事求是地匯報觀察到的現象對于得出正確結論的重要性。態度責任 了解化學變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知道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課前學習任務上節課我們觀察了醋和小蘇打混合后產生氣體。課前繼續觀察其他物體混合后會發生什么現象?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觀察蠟燭燃燒產生的現象【學習任務二】觀察加熱白砂糖產生的現象【學習任務三】了解其他物質變化及其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知道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推薦的學習資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課 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教材P63~65)授課時間:______________ 累計____1____課時課題 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 課型 新授課教材簡析 本課將引導學生在前一節課觀察白醋和小蘇打的變化之后,繼續觀察物質的變化。通過觀察白砂糖加熱后的狀態、顏色、氣味等,以及借助燒杯和勺子底部觀察蠟燭在燃燒過程中的現象,進一步認識到判斷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本質是:是否產生了新物質。通過資料閱讀,了解生活中有很多產生新物質的變化,研討產生新物質的變化與生活的關系。學生分析 學生在前兩節課研究物質變化的過程中已經關注到物質變化的一些現象,如顏色改變、產生氣體等,并且已經明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是是否產生了新物質。但學生對于“改變顏色的物質還是原來的物質嗎?”“產生的氣體是不是一種新的物質”等問題存在疑問。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1.知道一些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生化學變化又發生物理變化。2.知道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會產生新的物質。科學思維1.能用科學的語言描述物質變化過程中產生的現象。2.能根據物質變化的現象判斷該物質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3.能通過觀察、實驗、查閱資料和調查分析等方式獲取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產生的新物質的特征。探究實踐1.養成細心觀察、及時記錄的習慣。2.體會到細致并實事求是地匯報觀察到的現象對于得出正確結論的重要性。態度責任 了解化學變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知道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教學重難點 重點:觀察并描述蠟燭燃燒和加熱白砂糖過程中物質的變化。難點:對物質變化產生的新物質進行觀察、實驗與考證分析。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蠟燭、蠟燭底座、火柴、白砂糖、帶木柄的金屬勺、玻璃杯、玻璃片、試管夾、護目鏡、白手套、學生活動手冊。教師準備:教學課件。流程 教學設計 二次備課聚焦 1.回顧:(教學提示:出示上節課實驗的圖片,引導學生進行回顧。)像小蘇打與白醋發生的產生了新物質的變化,我們稱之為化學變化,而沒有產生新物質的變化稱為物理變化。2.提問:(教學提示:出示焦糖圖片。)這是在廚房中制作出的焦糖,你們知道焦糖是怎么制成的嗎?(預設:由白砂糖加熱得來的。)這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呢?為什么?(預設:是物理變化,因為焦糖還是糖,沒有產生新的物質;是化學變化,因為白砂糖變成焦糖發生了顏色的變化,焦糖是新物質。)3.揭題:是否產生新物質是辨別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關鍵。你們能通過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猜測嗎?如何通過實驗發現新物質的產生呢 這節課,我們就來通過實驗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板書: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聚焦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地回顧,利用焦糖話題引導學生繼續觀察廚房中物質的變化;對如何證實猜想,如何通過實驗發現新物質設問,啟發學生學會從實驗中尋找物質變化的證據。探索與研討 探索一:蠟燭的燃燒1.提問:同學們都見過點燃的蠟燭,你們來簡單地說一說蠟燭燃燒時發生了哪些變化?(預設:蠟燭燃燒時會熔化;蠟燭燃燒時會發光、發熱;蠟燭燃燒時會變得越來越短;……)2.過渡:蠟燭燃燒的過程中產生了新的物質嗎?它是化學變化嗎?接下來,我們用實驗來探究一下。3.布置任務:指導學生分組實驗,并完成實驗幫助卡。4.提問: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大家現在認為蠟燭燃燒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變化?理由是什么?(預設:發生了化學變化,因為有水和炭黑等新物質產生,但同時也發生了物理變化,因為在燃燒過程中,蠟燭有熔化和凝固現象。)5.小結:蠟燭燃燒不但會發出光和熱,還會產生水、炭黑等新物質,所以蠟燭燃燒的過程中發生了化學變化。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通常會伴有物理變化。探索二:加熱白砂糖1.過渡:白砂糖在被加熱成焦糖的過程中,到底發生的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接下來我們也將用實驗進行探究。2.提問:在加熱白砂糖的過程中,我們主要觀察什么?(預設:觀察白砂糖的變化,包括顏色、氣味、狀態等。)探索與研討 3.布置任務:指導學生分組實驗,并完成實驗幫助卡。4.提問:白砂糖最后變成的黑色物質是新物質嗎?你們是怎么知道的?(預設:我們把黑色物質放在水里,發現它不溶于水,說明是一種新物質。)5.小結:白砂糖在加熱過程中,首先會熔化,接著顏色逐漸變黃,然后越來越深,同時產生氣泡,最后變成黑色固體并伴有特殊氣味。黑色固體是新物質,氣味來自散發到空氣中的新物質。因此,白砂糖在加熱過程中,既發生了物理變化,又發生了化學變化。探索三:更多產生新物質的變化1.過渡:(教學提示:出示鋼鐵生銹、用面粉烘制蛋糕、蝦被煮熟后變紅的圖片。)產生新物質的變化無處不在,你們能發現它們嗎?2.布置任務:指導學生閱讀下列資料,從資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并填寫表格。探索與研討 研討匯報拓展與小結 1.小結:一些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生化學變化又發生物理變化。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一定有新物質產生。2.拓展:課后設計并動手實驗,觀察火柴燃燒時的現象,查閱資料判斷產生的新物質。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探索一,借助玻璃杯和玻璃片觀察蠟燭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現象,引導學生用實驗的方法發現變化中產生的新物質。探索二,利用活動幫助卡引導學生觀察白砂糖在加熱過程中的狀態、顏色、氣味等特征的變化,從而認識到白砂糖在加熱過程中產生了新物質,發生了化學變化,同時也發生了物理變化。探索三,引導學生對生活中更多物質的變化現象進行觀察與描述,發現其中產生新物質的證據,體現科學學習的延續性。課后作業 元元通過加熱白砂糖來研究變化中產生的新物質,請你幫她回答下列問題。實驗材料:長柄金屬勺、白砂糖、蠟燭、火柴、盛有水的盤子。實驗步驟:用長柄金屬勺取一小勺白砂糖,小心地移到蠟燭火焰的外焰上加熱。當加熱結束后,把長柄金屬勺放到盛有水的盤子里。判斷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填一填。(1)白砂糖顆粒變成糖漿。( )(2)糖漿變成黑色物質。( )(3)一小部分糖漿蒸發。( )(4)黑色物質冷卻后變成固體。( )參考答案(1)物理變化 (2)化學變化 (3)物理變化 (4)物理變化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實驗記錄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 加熱白砂糖實驗目的:白砂糖在加熱后,要發生變化(化學)實驗器材:白砂糖 20克,長柄金屬湯匙1把,藥匙1只, 蠟燭1支,玻璃片1片,火柴1盒(或打火機1只),手套 1副 實驗步驟:取5克白砂糖放在金屬勺中。點燃蠟燭,加熱白砂糖。手持勺柄,將勺頭置于蠟燭火焰的外焰上方,對白砂糖加熱。 觀察到的現象:白砂糖經過了以下的變化過程:先是由透明的 ,熔化成 ,繼續加熱,顏色變成 __、 、直至變成 ,并且可以聞到有___味。再接著加熱,黑色的物質就 起來了。實驗結論:白砂糖由固體變成液體是 變化;由液體變成褐色、黑色直至燃燒起來是 變化。教師評語: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7張PPT)(教科版)六年級下第四單元3.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01學習目標02新知導入03探究新知04課堂練習05板書設計06作業布置學習目標科學觀念1.知道一些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生化學變化又發生物理變化。2.知道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會產生新的物質。科學思維1.能用科學的語言描述物質變化過程中產生的現象。2.能根據物質變化的現象判斷該物質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3.能通過觀察、實驗、查閱資料和調查分析等方式獲取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產生的新物質的特征。探究實踐1.養成細心觀察、及時記錄的習慣。2.體會到細致并實事求是地匯報觀察到的現象對于得出正確結論的重要性。態度責任 了解化學變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知道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新課導入化學變化是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小蘇打打與白醋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聚 焦你能通過實驗來發現新物質是怎樣產生的嗎?新課導入蠟燭在燃燒過程中發生了什么變化?有沒有新物質產生?你的依據是什么?探 索新課講解怎樣來驗證蠟燭燃燒是否產生了新物質呢?1蠟燭燃燒新課講解把一個干燥的玻璃杯倒扣在蠟燭上,注意玻璃杯要懸空,不能把蠟燭封閉。觀察玻璃杯內壁的變化。用試管夾夾住一塊玻璃片,與蠟燭火焰短暫接觸,觀察玻璃片的變化。1蠟燭燃燒產生新物質。新課講解用外焰加熱用火柴點燃用濕抹布滅火用瓶蓋蓋滅酒精燈使用注意事項玻璃杯懸空是為了讓蠟燭油足夠的空氣繼續燃燒玻璃杯倒扣在蠟燭上是為了收集產生的新物質便于觀察新課講解在蠟燭上方倒扣玻璃杯,杯內壁出現水霧2玻璃片接觸火焰,有炭黑產生3新課講解物質變化 觀察現象 產生新物質 變化類型杯內壁出現 。玻璃片變黑我們發現 玻璃杯內壁玻璃片蠟燭水炭黑固態的蠟變成液態的蠟流下來,然后又冷卻變成固態的蠟。化學變化化學變化物理變化蠟燭燃燒還產生了二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等物質。蠟燭燃燒不但會發出 ,還會產生 等新物質。光和熱水霧水、炭黑、二氧化碳新課講解化學變化物理變化產生新物質:水和炭黑固態蠟燭融化成了液態蠟燭一些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既會發生化學變化又發生物理變化。新課講解你知道上面的焦糖是怎么制作的嗎?焦糖布丁新課講解白糖焦糖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新課講解2加熱白砂糖產生新物質。向金屬勺中加入少量白砂糖,在點燃的蠟燭上加熱,觀察白砂糖的變化。開始加熱1新課講解①取一勺白砂糖放在金屬勺中。②將蠟燭點燃,加熱白砂糖。③記錄觀察到的現象。白砂糖在加熱的過程中,會產生氣泡,如果白砂糖的量過多,產生氣泡時會溢出來,所以要控制好白砂糖的量。(最好用帶木柄的金屬勺)加熱時,用蠟燭火焰的外焰,這樣附著在湯匙底部的煙灰會少一些。加熱結束,一定要把湯匙放在盤子上冷卻,不要跟桌面直接接觸。千萬不能用手直接去摸加熱的部分。從狀態、顏色、氣味等方面描述物質發生的變化。新課講解白砂糖融化變黃2白砂糖變黑并冒煙3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新課講解白糖加熱 現象 產生的新物質狀態(固體、液體氣體)顏色 氣味 其他 我們發現 有氣泡產生焦糖、二氧化碳狀態:固體→液體→固體顏色:白色→黃色→褐色→黑色氣味:沒有氣味→焦糖香味→燒焦糊味在加熱過程中,白砂糖首先會融化,這是物理變化。但很快白砂糖顏色會變黃,然后越來越濃,這是因為在加熱過程中產生了有顏色的新物質。最后白砂糖變成黑色的固體物質,我們聞到了特殊的氣味。黑色的固體是新物質,氣味是散發到空氣中的新物質,這是化學變化。加熱白砂糖過程中先發生物理變化后發生化學變化。新課講解制作面包鋼鐵生銹蝦煮熟了食物變質3發現更多產生新物質的變化。酸雨新課講解用面粉烘制蛋糕用面粉烘制蛋糕的過程中,酵母中多種酶在適當的溫度和濕度下,將面團中的淀粉分解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產生各種糖、氨基酸、有機酸和脂類等。脂類使面團具有一定的芬芳,二氧化碳讓面團變得蓬松、多孔、柔軟、有韌性。淀粉在發酵過程中被分解為麥芽糖,所以面粉在發酵后有糖化或液化的現象。各種有機酸以乳酸為主, 使面團呈現酸性,發酵溫度越高,糖分越多,乳酸發酵越快。新課講解鋼鐵生銹鐵是指鐵單質Fe(白色固體);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Fe2O3(紅色固體)。鐵生銹是因為鐵長時間與空氣中的氧氣、水分接觸就會生銹。鐵銹是一種棕紅色的物質,它不像鐵那么堅硬,很容易脫落,一塊鐵完全生銹后,體積可脹大8倍。如果不及時除去鐵銹,海綿狀的鐵銹特別容易吸收水分,鐵也就被腐蝕得更快了。因為生銹使得其使用壽命大大縮短,有說法認為全世界每年因為生銹廢掉的鋼鐵產品就占到了當年鋼鐵產量的1/10,按照這一說法,僅僅在我國每年銹掉的鋼鐵就達近1億噸,全世界約1.8億噸。新課講解蝦被煮熟后變紅蝦體表的顏色主要是由其甲殼真皮層中的色表細胞所決定的。蝦煮熟變紅是由于蝦的外骨骼的色素區內含有一種蝦紅素(也叫蝦青素),該色素原為橙紅色,可與不同種類的蛋白質相結合,變為其他顏色。當蛋白質被破壞、變性或與蝦紅素分離時,顏色即變為原來的橙紅色,因此蝦煮熟后外殼會變為紅色。新課講解酸雨主要是人為的向大氣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質所造成的。中國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燒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為硫酸雨,少為硝酸雨,此外,各種機動車排放的尾氣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酸雨會對植物、建筑等造成很大危害。新課講解小結白砂糖加熱過程中先發生物理變化,最后有新物質生成,發生了化學變化,伴隨著顏色改變現象;蠟燭燃燒既有化學變化也有物理變化,伴隨著發光發熱現象。新課講解哪些變化產生的新物質對我們的生活有益?哪些變化產生的新物質對我們的生活有害?你能例舉幾個這樣的事例嗎?酸雨導致的后果食物變質研 討金屬冶煉制葡萄酒酸雨導致的后果食物變質金屬冶煉制葡萄酒在我們身邊存在著許多化學變化,這些化學變化產生的新物質無處不在,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有益:面包的發酵、酒的釀制、金屬冶煉、藥物合成、植物光合作用……有害:酸雨腐蝕建筑物、鐵生銹造成損失、食物變質……元元通過加熱白砂糖來研究變化中產生的新物質,請你幫她回答下列問題。實驗材料:長柄金屬勺、白砂糖、蠟燭、火柴、盛有水的盤子。實驗步驟:用長柄金屬勺取一小勺白砂糖,小心地移到蠟燭火焰的外焰上加熱。當加熱結束后,把長柄金屬勺放到盛有水的盤子里判斷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填一填。(1)白砂糖顆粒變成糖漿。( )(2)糖漿變成黑色物質。( )(3)一小部分糖漿蒸發。( )(4)黑色物質冷卻后變成固體。( )課堂練習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物理變化物理變化課堂小結點擊放大圖片課后作業完成對應課時練習作業布置板書設計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3.1加熱白砂糖產生新物質.mp4 4.3.2蠟燭燃燒產生新物質.mp4 4.3《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學習任務單.doc 4.3《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實驗記錄單(白砂糖).doc 4.3《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實驗記錄單(蠟燭).doc 4.3《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教案.doc 4.3《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課件.pptx 4.3《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課后練習.doc 酸雨的危害.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