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3張PPT)第16課 明朝的對外關系印度尼西亞的三寶廟在今天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有一些地名、廟宇是以“三寶”命名的,如泰國有“三寶公廟”,馬來西亞有“三寶山”,印度尼西亞有“三寶廟”“三寶井”“三寶洞”。“三寶”是明朝航海家鄭和的小名。一、鄭和下西洋筆記專區鄭和下西洋路線圖(第93頁)1.概況時間:出發點:最遠到達點:1405—1433年(明成祖時期)劉家港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1.第91-92頁:鄭和下西洋的時間、出發點、最遠到達點、條件(3條)、特點(4條)、意義(3條)一、鄭和下西洋筆記專區2.條件觀夫海洋洪濤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張,晝夜星馳,涉彼狂瀾,若履通衢(qú)者。——天妃靈應之記碑文材料研讀:閱讀材料,結合所學,說說支持鄭和船隊“涉彼狂瀾,若履通衢”的歷史條件有哪些?①造船、航海技術進步身高七尺,腰大十圍……齒如編貝,行如虎步,聲如洪鐘……博辯機敏,長于智略,知兵善戰。——[明]袁忠徹《古今識鑒》②鄭和出眾的個人才能③明朝經濟逐步繁榮,國力雄厚條件:1.第91-92頁:鄭和下西洋的時間、出發點、最遠到達點、條件(3條)、特點(4條)、意義(3條)一、鄭和下西洋筆記專區3.特點1405—1433年,鄭和率船隊七次下西洋。鄭和的船隊先后到達亞洲和非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第91頁第2段正文鄭和遠航,船隊最多時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余艘。其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海船。——第92頁相關史事①航海時間長③航海范圍廣④航海規模大1.第91-92頁:鄭和下西洋的時間、出發點、最遠到達點、條件(3條)、特點(4條)、意義(3條)②航海次數多一、鄭和下西洋筆記專區4.意義鄭和下西洋路線圖榜葛剌進麒麟圖鄭和下西洋時曾到訪過榜葛剌,雙方建立了友好關系。永樂時,榜葛剌的國王遣使送來長頸鹿。當時的人們將長頸鹿視為瑞獸麒麟。①提高了明朝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威望1.第91-92頁:鄭和下西洋的時間、出發點、最遠到達點、條件(3條)、特點(4條)、意義(3條)一、鄭和下西洋筆記專區4.意義①提高了明朝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威望在祖法兒國,中國寶船到彼,開讀賞賜畢,其王差頭目遍諭國人,皆將乳香、血竭、蘆薈、沒藥、安息香、蘇合油、木別子之類,來換易紵絲、瓷器等物。夷中百貨,皆中國不可缺者,夷必欲售,中國必欲得之。——《瀛涯勝覽》②推動了中外貿易的發展③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發展了海上絲綢之路,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了解和友好往來,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1.第91-92頁:鄭和下西洋的時間、出發點、最遠到達點、條件(3條)、特點(4條)、意義(3條)二、戚繼光抗倭筆記專區明朝形勢圖(1433年)倭 國我國古代稱日本為倭國。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組成海盜武裝集團,到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進行走私貿易和搶劫,被稱為“倭寇”。1.背景①日本國內社會動蕩加劇②明朝政治腐敗、海防松懈2.第94-95頁:戚繼光抗倭的背景(2條)、軍隊名稱、代表戰役、評價、戰爭性質二、戚繼光抗倭筆記專區2.過程明·仇英《倭寇圖卷》局部之了明水軍與倭寇交戰第一階段臺州九戰九捷,消滅浙東倭患第二階段進軍福建與廣東,東南沿海倭患基本解除戚繼光大力整頓軍隊,并招募農民和礦工,進行嚴格訓練,操練新陣法,組建“戚家軍”。評價:戚繼光領導的抗倭戰爭是一場反侵略的戰爭,他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戰爭性質2.第94-95頁:戚繼光抗倭的背景(2條)、軍隊名稱、代表戰役、評價、戰爭性質三、援朝戰爭筆記專區明朝繼承了我國歷代王朝處理周邊關系的方式。朝鮮、琉球、越南、緬甸等周邊國家仰慕中國文化和經濟發展,向中國納貢稱臣,并和中國進行貿易,中國對這些周邊國家的國王進行冊封。①②朝貢制度原因:①明朝萬歷年間,日本權臣豐臣秀吉發動侵略朝鮮的戰爭②朝鮮請求明朝援助3.第95頁:朝貢制度的內容及其體現的中朝關系4.第95頁:援朝戰爭的原因(2條)、影響(3條)日本豐臣秀吉,謹答朝鮮國王足下……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直入于明,使其四百州盡化我俗,以施王政于億萬斯年,是秀吉宿志也……秀吉入明之日,其率士卒,會軍營,以為我前導。——豐臣秀吉致書朝鮮國王明朝與朝鮮的關系:宗藩關系三、援朝戰爭筆記專區明朝繼承了我國歷代王朝處理周邊關系的方式。朝鮮、琉球、越南、緬甸等周邊國家仰慕中國文化和經濟發展,向中國納貢稱臣,并和中國進行貿易,中國對這些周邊國家的國王進行冊封。①②朝貢制度原因:①明朝萬歷年間,日本權臣豐臣秀吉發動侵略朝鮮的戰爭②朝鮮請求明朝援助影響:①沉重打擊了日本的政治軍事勢力;②明朝的國力受到削弱;③對東亞政治軍事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3.第95頁:朝貢制度的內容4.第95頁:援朝戰爭的原因(2條)、影響(3條)四、葡萄牙人攫取在澳門的租住權筆記專區新航路開辟后,歐洲人便開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奪。最早進行殖民的國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葡萄牙人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了一些殖民據點與商站,如巴西、印度果阿、馬六甲和中國澳門,從而控制了從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并以殖民據點為基地在當地進行劫掠式的貿易。他們用葡萄牙的手工業品,交換當地人手中的象牙、珍珠、寶石和香料,甚至搶劫當地人的黃金。——義務教育教科書(2018年版)九年級上冊《早期殖民掠奪》四、葡萄牙人攫取在澳門的租住權筆記專區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以借地晾曬貨物為由買通廣東地方官員,許諾每年繳納白銀500兩。1573年葡萄牙殖民者將500兩白銀改交明朝政府明政府在澳門設置守澳官,駐扎軍隊,加強對澳門的管理葡萄牙:中國:租住權所有權五、課堂小結筆記專區5.列舉明朝時期對外關系的史實(子目標題),從中得到什么啟示(3條)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援朝戰爭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租住權綜合國力不斷下降啟示:①國家應注重發展經濟;②國家應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③綜合國力增強是外交發展的前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