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二章 課時1 染色體通過配子傳遞給子代(課件 學案 練習,共4份) 浙科版(2019)必修2 遺傳與進化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二章 課時1 染色體通過配子傳遞給子代(課件 學案 練習,共4份) 浙科版(2019)必修2 遺傳與進化

資源簡介

課時1 染色體通過配子傳遞給子代(1) 
課時學習目標 本課時的概念為“染色體通過配子傳遞給子代”,該概念的建構需要以下基本概念和證據的支持。
(1)減數分裂產生只含有一半遺傳信息的精細胞或卵細胞。(2)性原細胞染色體復制一次,連續分裂兩次,產生染色體數量減半的精細胞或卵細胞。(3)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體,其遺傳信息通過配子傳遞給子代。(4)有性生殖的生物體通過精細胞、卵細胞和受精作用保持了親、子代之間染色體數量的穩定。
概念1 每種生物的染色體形態與數目相對恒定
(閱讀教材P24~26,完成填空)
1.有性生殖的概念
大多數高等生物是通過產生兩性生殖細胞,并完成兩性生殖細胞的________產生子代,這一過程稱為有性生殖。
2.染色體的形態、結構與類型
[辨正誤]
(1)每條染色體均含有一個長臂和一個短臂。(  )
(2)同一種生物,細胞內染色體的形態、大小和著絲粒位置等都是相對恒定的。(  )
(3)大多數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都是成對存在的,在生殖細胞中都是成單存在的。(  )
(科學實驗和探究情境)下圖甲、乙是某生物興趣小組觀察兩種不同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時繪制的兩張細胞分裂模型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分別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圖中Ⅱ號染色體屬于端著絲粒染色體還是中間著絲粒染色體?含有幾個DNA分子?含有幾條染色單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圖中Ⅰ號染色體屬于端著絲粒染色體還是中間著絲粒染色體?含有幾個DNA分子?含有幾條染色單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應用】
例1 關于如圖所示染色體類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①為端著絲粒染色體,②③④為中間著絲粒染色體
B.圖中①②③含1個著絲粒,④含兩個著絲粒
C.圖中①②為近端著絲粒染色體,③④為中間著絲粒染色體
D.圖中④含有姐妹染色單體,其屬于中間著絲粒染色體
例2 下列有關染色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每條染色體都含有一條或兩條染色單體
B.染色體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C.根據著絲粒位置不同,可分為端著絲粒染色體、中間著絲粒染色體和近端著絲粒染色體
D.當細胞進入分裂期時,染色質細絲逐漸變為染色體
染色體、染色單體與核DNA分子的計數依據
概念2 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呈現規律變化
(閱讀教材P26~30,完成填空)
1.減數分裂的概念
2.同源染色體和四分體
(1)同源染色體
減數分裂過程中____________的一對染色體,一條來自________,另一條來自________,其形態、大小____________。
(2)四分體
配對后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________條染色單體,稱為四分體。
3.減數分裂的過程(以體細胞中含2對同源染色體的動物為例)
(1)間期(減數第一次分裂前)
(2)減數第一次分裂(M Ⅰ)
(3)減數第二次分裂(M Ⅱ)
[辨正誤]
(1)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能相互配對的肯定是同源染色體。(  )
(2)前期Ⅰ常發生同源染色體交叉的現象,這是姐妹染色單體片段交換的結果。(  )
(3)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前期Ⅰ和前期Ⅱ經歷的時間都相對較長。(  )
(4)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數目減半發生在M Ⅱ。(  )
(5)形狀和大小相同的兩條染色體一定是同源染色體。(  )
1.(生命科學史情境)
貝內登
每種生物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是相對恒定的。1883年,比利時生物學家貝內登在研究馬蛔蟲的細胞分裂時驚奇地發現,馬蛔蟲的體細胞中有4條染色體,而生殖細胞中只有2條染色體,下圖表示蛔蟲精原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某時期的圖像。
請據圖分析回答:
(1)圖示染色體中屬于同源染色體的是哪些?哪些是非同源染色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分體、染色體、染色單體和核DNA分子數之間的數量關系是怎樣的?乙圖中四分體、染色體、染色單體各有幾個(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個四分體就是一對同源染色體嗎?一對同源染色體就是一個四分體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生命科學史情境)1887年,魏斯曼提出減數分裂的意義在于遺傳物質的減半。下圖表示蛔蟲精原細胞減數分裂的過程。
請據圖分析回答:
(1)染色體數目減半和姐妹染色單體的消失分別發生在圖中的哪個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細胞B、C中有沒有同源染色體,有沒有姐妹染色單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考慮交叉互換,細胞D、E的染色體組成是否相同?如果考慮交叉互換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和有絲分裂相比,甲過程染色體有哪些特殊行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染色單體和核DNA分子數的變化
染色體 數目 染色單 體數目 核DNA 數目 同源染色 體對數
性母細胞 2N 0 2N N
間期 2N 0→4N 2N→4N N
前期Ⅰ 2N 4N 4N N
中期Ⅰ 2N 4N 4N N
后期Ⅰ 2N 4N 4N N
末期Ⅰ 2N 4N 4N N
前期Ⅱ N 2N 2N 0
中期Ⅱ N 2N 2N 0
后期Ⅱ N→2N 2N→0 2N 0
末期Ⅱ 2N 0 2N 0
精細胞 N 0 N 0
2.減數分裂中的相關曲線與直方圖
【典例應用】
                
例3 下圖是動物細胞減數分裂各時期的示意圖,正確表示分裂過程順序的是(  )
A.③→⑥→④→①→②→⑤
B.⑥→③→②→④→①→⑤
C.③→⑥→④→②→①→⑤
D.③→⑥→②→④→①→⑤
例4 如圖表示某哺乳動物精子形成過程中,—個細胞內染色體數目的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B段和EF段細胞內均包含N對同源染色體
B.AB段和EF段細胞內的核DNA分子數不同
C.BC段細胞內染色體數目減半是由于著絲粒分裂,染色體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
D.EF段細胞內的核DNA分子數是CD段的兩倍
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核DNA數和染色單體數的關鍵變化及成因
感悟真題
                
1.(2022·浙江7月學考,18改編)二倍體水稻體細胞含有24條染色體。有絲分裂過程中的某個水稻細胞中央具有細胞板,兩側各有1個細胞核,如圖所示。這個細胞中的染色體數和同源染色體對數分別為(  )
A.48、12 B.48、24
C.24、12 D.24、24
2.(2022·浙江1月學考,22)馬的體細胞中含有32對同源染色體。減數分裂過程包括第一次分裂(M Ⅰ)和第二次分裂(M Ⅱ)。下列關于馬的精細胞形成的敘述,錯誤的是(  )
A.M Ⅰ前期細胞中有32對同源染色體
B.M Ⅱ中期細胞中有16對同源染色體
C.M Ⅱ后期細胞中有64條染色體
D.精細胞中有32條染色體
3.(2020·7月浙江學考,24)右圖是某二倍體生物的一個初級精母細胞中的兩對同源染色體示意圖,E~H表示染色單體。下列E~H的組合中,可在一個精細胞內出現的是(  )
A.F2、H1 B.E1、F2
C.G1、G2、H1、H2 D.E1、F2、G2、H1
4.(2019·浙江6月學考,24改編)圖①~④表示人類精子產生過程中染色體的部分行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各行為出現的先后順序是①③②④
B.圖①中的交叉現象在精子產生過程中常有發生
C.圖③所示行為發生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D.圖④所示行為會導致細胞內染色體數和核DNA數加倍
課時1 染色體通過配子傳遞給子代(1)
概念1
自主建構
1.結合
2.載體 形態 成對 成單
辨正誤
(1)× 提示:端著絲粒染色體只有一個臂。
(2)√ (3)√
合作探究
(1)提示:4條,8條。
(2)提示:屬于中間著絲粒染色體,含有1個DNA分子,0條染色單體。
(3)提示:屬于端著絲粒染色體,含有2個DNA分子,2條染色單體。
典例應用
例1 D [圖中①為端著絲粒染色體,②為近端著絲粒染色體,③④為中間著絲粒染色體,其中④含2條姐妹染色單體。]
例2 A [染色體未復制時不含染色單體,染色體復制后每條染色體含有兩條姐妹染色單體,A錯誤。]
概念2
自主建構
1.成熟生殖細胞 兩次 減半
2.(1)相互配對 父方 母方 基本相同 (2)4
3.(1)DNA 蛋白質 (2)赤道面 紡錘絲 減半 (3)2 著絲粒 染色體 紡錘絲 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的一半
辨正誤
(1)√
(2)× 提示:是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片段交換的結果。
(3)× 提示:前期Ⅰ經歷的時間較長,前期Ⅱ經歷時間很短。
(4)× 提示: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數目減半發生在M Ⅰ。
(5)× 提示: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形成的兩條染色體大小和形狀相同,但不是同源染色體。
合作探究
1.(1)提示:A、B是一對同源染色體,C、D是另一對同源染色體。屬于非同源染色體的有:A、C,A、D,B、C,B、D。
(2)提示:1個四分體=2條染色體=4條染色單體=4個核DNA分子;乙圖中有2個四分體、4條染色體、8條染色單體。
(3)提示:一個四分體就是一對同源染色體;一對同源染色體未必就是一個四分體,必須是在相互配對時的一對同源染色體才是一個四分體。
2.(1)提示:染色體數目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即甲過程;姐妹染色單體的消失發生在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即乙過程。
(2)提示:沒有同源染色體,但是有姐妹染色單體。
(3)提示:不考慮交叉互換,細胞D、E的染色體組成是相同的;如果考慮交叉互換,細胞D、E的染色體組成不一定相同。
(4)提示:①同源染色體相互配對;②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常發生染色體片段的交換;③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典例應用
例3 D [①~⑥所處時期分別為后期Ⅱ、后期Ⅰ、前期Ⅰ、末期Ⅰ、末期Ⅱ、中期Ⅰ。]
例4 B [圖中AB段表示MⅠ,CD段表示前期Ⅱ和中期Ⅱ,EF段表示后期Ⅱ和末期Ⅱ。EF段細胞內沒有同源染色體,A錯誤;AB段細胞內核DNA分子數為4N,EF段細胞內核DNA分子數為2N,B正確;BC段細胞內染色體數目減半是由于末期Ⅰ結束細胞一分為二,C錯誤;EF段和CD段細胞內核DNA分子數均為2N,D錯誤。]
感悟真題
1.B [分析題圖可知,該細胞為有絲分裂末期的細胞,水稻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末期,染色體的著絲粒已經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由24條變成48條。同源染色體數目也加倍,每種同源染色體變成4條,所以同源染色體對數也由12對變成24對,B正確。]
2.B [M Ⅱ中期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
3.A
4.D [圖①為減數分裂四分體時期,圖②為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圖③為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圖④為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其先后順序為①③②④,A正確;在減數分裂過程中交叉現象普遍存在,B正確;圖③中發生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同時,也發生非同源染色體間的自由組合,C正確;圖④所示行為為著絲粒分裂,染色單體分離,導致細胞內染色體數暫時加倍,但核DNA數不改變,D錯誤。](共42張PPT)
第二章 染色體與遺傳
課時1
染色體通過配子傳遞給子代(1)
課時學習目標
本課時的概念為“染色體通過配子傳遞給子代”,該概念的建構需要以下基本概念和證據的支持。
(1)減數分裂產生只含有一半遺傳信息的精細胞或卵細胞。
(2)性原細胞染色體復制一次,連續分裂兩次,產生染色體數量減半的精細胞或卵細胞。
(3)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體,其遺傳信息通過配子傳遞給子代。
(4)有性生殖的生物體通過精細胞、卵細胞和受精作用保持了親、子代之間染色體數量的穩定。
目錄 CONTENTS
1.每種生物的染色體形態與數目相對恒定
2.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呈現規律變化
3.感悟真題
自主建構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課時概念圖
自主建構
結合
(閱讀教材P24~26,完成填空)
1.有性生殖的概念
大多數高等生物是通過產生兩性生殖細胞,并完成兩性生殖細胞的________產生子代,這一過程稱為有性生殖。
載體
2.染色體的形態、結構與類型
形態
成對
成單
×
[辨正誤]
(1)每條染色體均含有一個長臂和一個短臂。( )
提示:端著絲粒染色體只有一個臂。
(2)同一種生物,細胞內染色體的形態、大小和著絲粒位置等都是相對恒定的。( )
(3)大多數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都是成對存在的,在生殖細胞中都是成單存在的。( )


(科學實驗和探究情境)右圖甲、乙是某生物興趣小組觀察兩種不同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時繪制的兩張細胞分裂模型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分別是多少?
提示:4條,8條。
(2)乙圖中Ⅱ號染色體屬于端著絲粒染色體還是中間著絲粒染色體?含有幾個DNA分子?含有幾條染色單體?
提示:屬于中間著絲粒染色體,含有1個DNA分子,0條染色單體。
(3)甲圖中Ⅰ號染色體屬于端著絲粒染色體還是中間著絲粒染色體?含有幾個DNA分子?含有幾條染色單體?
提示:屬于端著絲粒染色體,含有2個DNA分子,2條染色單體。
D
【典例應用】
例1 關于如圖所示染色體類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①為端著絲粒染色體,②③④為中間著絲粒染色體
B.圖中①②③含1個著絲粒,④含兩個著絲粒
C.圖中①②為近端著絲粒染色體,③④為中間著絲粒染色體
D.圖中④含有姐妹染色單體,其屬于中間著絲粒染色體
解析:圖中①為端著絲粒染色體,②為近端著絲粒染色體,③④為中間著絲粒染色體,其中④含2條姐妹染色單體。
A
例2 下列有關染色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每條染色體都含有一條或兩條染色單體
B.染色體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C.根據著絲粒位置不同,可分為端著絲粒染色體、中間著絲粒染色體和近端著絲粒染色體
D.當細胞進入分裂期時,染色質細絲逐漸變為染色體
解析:染色體未復制時不含染色單體,染色體復制后每條染色體含有兩條姐妹染色單體,A錯誤。
染色體、染色單體與核DNA分子的計數依據
成熟生殖細胞
(閱讀教材P26~30,完成填空)
1.減數分裂的概念
兩次
減半
2.同源染色體和四分體
(1)同源染色體
減數分裂過程中____________的一對染色體,一條來自________,另一條來自________,其形態、大小____________。
(2)四分體
配對后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________條染色單體,稱為四分體。
相互配對
父方
母方
基本相同
4
3.減數分裂的過程(以體細胞中含2對同源染色體的動物為例)
(1)間期(減數第一次分裂前)
DNA
蛋白質
(2)減數第一次分裂(M Ⅰ)
赤道面
紡錘絲
減半
(3)減數第二次分裂(M Ⅱ)
2
著絲粒
染色體
紡錘絲
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的一半

[辨正誤]
(1)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能相互配對的肯定是同源染色體。( )
(2)前期Ⅰ常發生同源染色體交叉的現象,這是姐妹染色單體片段交換的結果。( )
提示:是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片段交換的結果。
×
(3)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前期Ⅰ和前期Ⅱ經歷的時間都相對較長。( )
提示:前期Ⅰ經歷的時間較長,前期Ⅱ經歷時間很短。
(4)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數目減半發生在M Ⅱ。( )
提示: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數目減半發生在M Ⅰ。
(5)形狀和大小相同的兩條染色體一定是同源染色體。( )
提示: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形成的兩條染色體大小和形狀相同,但不是同源染色體。
×
×
×
1.(生命科學史情境)每種生物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是相對恒定的。1883年,比利時生物學家貝內登在研究馬蛔蟲的細胞分裂時驚奇地發現,馬蛔蟲的體細胞中有4條染色體,而生殖細胞中只有2條染色體,下圖表示蛔蟲精原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某時期的圖像。
貝內登
請據圖分析回答:
(1)圖示染色體中屬于同源染色體的是哪些?哪些是非同源染色體?
提示:A、B是一對同源染色體,C、D是另一對同源染色體。屬于非同源染色體的有:A、C,A、D,B、C,B、D。
(2)四分體、染色體、染色單體和核DNA分子數之間的數量關系是怎樣的?乙圖中四分體、染色體、染色單體各有幾個(條)?
提示:1個四分體=2條染色體=4條染色單體=4個核DNA分子;乙圖中有2個四分體、4條染色體、8條染色單體。
(3)一個四分體就是一對同源染色體嗎?一對同源染色體就是一個四分體嗎?
提示:一個四分體就是一對同源染色體;一對同源染色體未必就是一個四分體,必須是在相互配對時的一對同源染色體才是一個四分體。
2.(生命科學史情境)1887年,魏斯曼提出減數分裂的意義在于遺傳物質的減半。下圖表示蛔蟲精原細胞減數分裂的過程。
請據圖分析回答:
(1)染色體數目減半和姐妹染色單體的消失分別發生在圖中的哪個過程?
提示:染色體數目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即甲過程;姐妹染色單體的消失發生在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即乙過程。
(2)細胞B、C中有沒有同源染色體,有沒有姐妹染色單體?
提示:沒有同源染色體,但是有姐妹染色單體。
(3)不考慮交叉互換,細胞D、E的染色體組成是否相同?如果考慮交叉互換呢?
提示:不考慮交叉互換,細胞D、E的染色體組成是相同的;如果考慮交叉互換,細胞D、E的染色體組成不一定相同。
(4)和有絲分裂相比,甲過程染色體有哪些特殊行為?
提示:①同源染色體相互配對;②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常發生染色體片段的交換;③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幾個重要概念的深度理解
提醒 同源染色體相互配對形成四分體是MⅠ前期特有的現象,有絲分裂過程中不進行同源染色體相互配對,不存在四分體。
1.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染色單體和核DNA分子數的變化
染色體數目 染色單體數目 核DNA數目 同源染色體對數
性母細胞 2N 0 2N N
間期 2N 0→4N 2N→4N N
前期Ⅰ 2N 4N 4N N
中期Ⅰ 2N 4N 4N N
后期Ⅰ 2N 4N 4N N
末期Ⅰ 2N 4N 4N N
前期Ⅱ N 2N 2N 0
中期Ⅱ N 2N 2N 0
后期Ⅱ N→2N 2N→0 2N 0
末期Ⅱ 2N 0 2N 0
精細胞 N 0 N 0
2.減數分裂中的相關曲線與直方圖
D
【典例應用】
例3 下圖是動物細胞減數分裂各時期的示意圖,正確表示分裂過程順序的是(  )
A.③→⑥→④→①→②→⑤ B.⑥→③→②→④→①→⑤
C.③→⑥→④→②→①→⑤ D.③→⑥→②→④→①→⑤
解析:①~⑥所處時期分別為后期Ⅱ、后期Ⅰ、前期Ⅰ、末期Ⅰ、末期Ⅱ、中期Ⅰ。
B
例4 如圖表示某哺乳動物精子形成過程中,—個細胞內染色體數目的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B段和EF段細胞內均包含N對同源染色體
B.AB段和EF段細胞內的核DNA分子數不同
C.BC段細胞內染色體數目減半是由于著絲粒分裂,染色體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
D.EF段細胞內的核DNA分子數是CD段的兩倍
解析:圖中AB段表示MⅠ,CD段表示前期Ⅱ和中期Ⅱ,EF段表示后期Ⅱ和末期Ⅱ。EF段細胞內沒有同源染色體,A錯誤;
AB段細胞內核DNA分子數為4N,EF段細胞內核DNA分子數為2N,B正確;
BC段細胞內染色體數目減半是由于末期Ⅰ結束細胞一分為二,C錯誤;
EF段和CD段細胞內核DNA分子數均為2N,D錯誤。
A.AB段和EF段細胞內均包含N對同源染色體
B.AB段和EF段細胞內的核DNA分子數不同
C.BC段細胞內染色體數目減半是由于著絲粒分裂,染色體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
D.EF段細胞內的核DNA分子數是CD段的兩倍
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核DNA數和染色單體數的關鍵變化及成因
B
1.(2022·浙江7月學考,18改編)二倍體水稻體細胞含有24條染色體。有絲分裂過程中的某個水稻細胞中央具有細胞板,兩側各有1個細胞核,如圖所示。這個細胞中的染色體數和同源染色體對數分別為(  )
A.48、12 B.48、24
C.24、12 D.24、24
A.48、12
B.48、24
C.24、12
D.24、24
解析:分析題圖可知,該細胞為有絲分裂末期的細胞,水稻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末期,染色體的著絲粒已經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由24條變成48條。同源染色體數目也加倍,每種同源染色體變成4條,所以同源染色體對數也由12對變成24對,B正確。
B
2.(2022·浙江1月學考,22)馬的體細胞中含有32對同源染色體。減數分裂過程包括第一次分裂(M Ⅰ)和第二次分裂(M Ⅱ)。下列關于馬的精細胞形成的敘述,錯誤的是(  )
A.M Ⅰ前期細胞中有32對同源染色體
B.M Ⅱ中期細胞中有16對同源染色體
C.M Ⅱ后期細胞中有64條染色體
D.精細胞中有32條染色體
解析:M Ⅱ中期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
A
3.(2020·7月浙江學考,24)右圖是某二倍體生物的一個初級精母細胞中的兩對同源染色體示意圖,E~H表示染色單體。下列E~H的組合中,可在一個精細胞內出現的是(  )
A.F2、H1 B.E1、F2
C.G1、G2、H1、H2 D.E1、F2、G2、H1
D
4.(2019·浙江6月學考,24改編)圖①~④表示人類精子產生過程中染色體的部分行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各行為出現的先后順序是①③②④
B.圖①中的交叉現象在精子產生過程中常有發生
C.圖③所示行為發生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D.圖④所示行為會導致細胞內染色體數和核DNA數加倍
解析:圖①為減數分裂四分體時期,圖②為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圖③為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圖④為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其先后順序為①③②④,A正確;
在減數分裂過程中交叉現象普遍存在,B正確;
圖③中發生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同時,也發生非同源染色體間的自由組合,C正確;
圖④所示行為為著絲粒分裂,染色單體分離,導致細胞內染色體數暫時加倍,但核DNA數不改變,D錯誤。
A.圖中各行為出現的先后順序是①③②④
B.圖①中的交叉現象在精子產生過程中常有發生
C.圖③所示行為發生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D.圖④所示行為會導致細胞內染色體數和核DNA數加倍課時精練5 染色體與減數分裂中的染色體行為
(時間:30分鐘分值:50分)
選擇題:第1~17題,每小題2分,共34分。答案P182
【對點強化】
題型1 每種生物的染色體形態與數目相對恒定
1.根據染色體上著絲粒的位置,染色體不包括下列哪種類型(  )
中間著絲粒染色體 近端著絲粒染色體
無著絲粒染色體 端著絲粒染色體
2.下列與染色體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所有生物都含染色體
真核生物的DNA都存在于染色體上
每條染色體都有姐妹染色單體
每條染色體都有一個縊縮的著絲粒部位
3.(2024·紹興高一期末)下列關于染色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染色體和染色質是不同形態的兩種物質
大多數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成單存在
每條染色體都含有一個著絲粒和兩個DNA分子
人體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產生的子細胞中染色體數目不同
4.(2024·浙南名校聯盟高一聯考)如圖為三種形態的染色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染色體復制后甲有4個DNA分子,乙有2個DNA分子
乙為端著絲粒染色體,丙為近端著絲粒染色體
染色體是細胞核內遺傳物質的載體
同種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一般相同
5.下列關于染色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染色體的主要化學成分是蛋白質和DNA
染色質與染色體之間的關系類似于CO2與干冰
同一種生物細胞內染色體的形態、大小、著絲粒位置和數目等都是人們識別染色體的重要標志
染色體和染色質是不同細胞分裂時期的不同物質
題型2 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呈現規律變化
6.(2024·麗水高一階段檢測)同源染色體是指(  )
減數分裂過程中配對的兩條染色體
形狀和大小大體相同的兩條染色體
人體精子或卵細胞中含有的兩兩配對的染色體
分別來自父方和母方的兩條染色體
7.(2024·寧波高一月考)下列與四分體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
四分體可出現在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中
四分體的姐妹染色單體間有可能會發生交叉互換
四分體中的兩條染色體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
—個四分體中有4條染色單體,2個DNA分子
8.下列關于同源染色體和四分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同源染色體是一條染色體經復制后形成的兩條染色體
同源染色體的大小一定相同
四分體在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過程中均可出現
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常發生染色體片段的交換
9.下列關于染色單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交叉互換發生在姐妹染色單體之間
姐妹染色單體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分離
有絲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單體隨著絲粒分裂而分開
一條染色單體上只能有一個DNA
題型3 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
10.下列為某植物細胞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示意圖,屬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是(  )
A B
C D
11.在減數分裂前及分裂過程中,下列有關染色體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著絲粒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
在減數分裂前,染色體只復制一次
在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
細胞中同源染色體分離導致染色體數目加倍
12.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換分別發生在減數分裂的時期是(  )
均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均發生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
13.下列關于如圖所示的敘述錯誤的是(  )
該細胞為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的動物細胞
④的①和③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分開
該細胞中含有兩對同源染色體,其中④和⑦為一對同源染色體
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時,移向同一極的染色體均含同源染色體
14.如圖所示為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b、c細胞中都有2條染色體,且都有染色單體
a、b、c細胞中都有1對同源染色體
c細胞中有1個四分體
a細胞中有2個核DNA分子,b、c細胞中均有4個核DNA分子
15.果蠅體細胞中有8條染色體,下圖是其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核DNA分子、染色體、染色單體的數目變化,其中可能正在發生同源染色體分離的是(  )
A B
C D
16.在同一種生物減數分裂過程中,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體數目之比和核DNA含量之比分別是(  )
2∶1和2∶1 1∶1和2∶1
4∶1和4∶1 4∶1和2∶1
17.圖1為人體細胞正常分裂時有關物質和結構數量變化的相關曲線,圖2為某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示意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
若圖1曲線表示減數分裂中每條染色體上DNA分子數目變化的部分曲線,則n=2
若圖1曲線表示有絲分裂中染色體數目變化的部分曲線,則n=23
圖1曲線可表示有絲分裂部分時期染色單體數目的變化
圖2所示為同源染色體的交叉互換,相應變化可發生在圖1中的a點時
【綜合提升】
18.(8分)如圖表示某動物體內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1分)圖中A~E細胞中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有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3分)B細胞中核DNA分子有________個。D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分)理論上,從染色體組成上分析,這種動物可產生________種生殖細胞。
(4)(3分)A細胞經減數分裂形成精細胞的過程依次是____________(用圖中字母和箭頭表示)。
19.(8分)下圖甲曲線表示某生物(2n=4)的體細胞分裂過程及減數分裂形成生殖細胞過程中每個細胞內某物質數量的變化。圖乙a、b、c、d、e分別表示分裂過程中處于某幾個時期的細胞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2分)曲線中①②段可表示細胞進行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物質)數量變化。
(2)(1分)圖乙a~e中與圖甲曲線中②⑤位置相對應的細胞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
(3)(2分)細胞a、b、c、d、e中具有同源染色體的是________,曲線中一個細胞內沒有同源染色體的時期是________(填序號)。
(4)(1分)與體細胞相比,a~e細胞中,核DNA含量加倍的是________。
(5)(2分)就染色體行為來說,b、e時期的共同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課時精練5 染色體與減數分裂中的染色體行為
1.C [每條染色體均含一個著絲粒,只是著絲粒的位置有所不同。]
2.D [原核生物不含染色體,A錯誤;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的染色體上,但有些細胞器如葉綠體、線粒體中也含DNA,B錯誤;未經復制時,染色體并不具有姐妹染色單體,C錯誤。]
3.D
4.A [每條染色體復制后,DNA均由1個變成2個,A錯誤。]
5.D [染色體和染色質是細胞中的同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類似于CO2與干冰,D錯誤。]
6.A [同源染色體的兩兩配對稱為聯會,所以減數分裂過程中配對的兩條染色體一定是同源染色體,A正確;形態、大小相同的兩條染色體不一定是同源染色體,如著絲粒分裂后形成的兩條染色體,B錯誤;正常情況下,人體精子或卵細胞中不含同源染色體,C錯誤;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的染色體不一定是同源染色體,如來自父方的2號染色體和來自母方的3號染色體,D錯誤。 ]
7.C [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中染色體不會出現聯會形成四分體的現象,A錯誤;交叉互換發生在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B錯誤;四分體是聯會的同源染色體,而同源染色體中的兩條染色體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大小和形態一般相同,C正確;一個四分體中含有一對同源染色體,有4條染色單體,4個DNA分子,D錯誤。]
8.D [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相互配對的兩條染色體是同源染色體,一條染色體復制后形成的是兩條姐妹染色單體,A錯誤;同源染色體的形狀、大小一般都相同,但也有大小不同的,B錯誤;有絲分裂過程中沒有四分體,C錯誤。]
9.A [交叉互換發生在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A錯誤;有絲分裂后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單體隨著絲粒分裂而分開,B、C正確;存在染色單體時,一條染色單體只含有一個DNA分子,D正確。]
10.A [圖B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同源染色體正在分離,應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B錯誤;圖C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面上,應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C錯誤;圖D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且著絲粒都排列在赤道面上,應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D錯誤。]
11.B [著絲粒分裂發生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A錯誤;在減數分裂前,染色體只復制一次,細胞連續分裂兩次,B正確;同源染色體分離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C錯誤;細胞中同源染色體分離并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使得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減半,導致染色體數目加倍的是著絲粒分裂,D錯誤。]
12.D [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分離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在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故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生交換。]
13.D [低等植物細胞或動物細胞中含有中心體,該細胞有中心體,無細胞壁,為動物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特征是每對同源染色體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面上,A正確;①和③為④的姐妹染色單體,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分開,B正確;能進行聯會的兩條染色體為同源染色體,④和⑦為一對同源染色體,C正確;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細胞中,移向同一極的染色體都是非同源染色體,因為同源染色體發生了分離,D錯誤。]
14.A [a、b、c細胞中都有2條染色體,其中a細胞不含染色單體,b和c細胞都含有染色單體,A錯誤。]
15.A [同源染色體分離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時著絲粒未分裂,細胞中染色體、染色單體、核DNA分子均存在,且數量分別為2n、4n、4n(n=4),故選A。]
16.B [減數分裂前的間期染色體復制,故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核DNA含量加倍,但染色體數目不變;減數第一次分裂結束后,染色體數目和核DNA含量均減半,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染色體數目暫時加倍,核DNA含量不變,故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體數目之比和核DNA含量之比分別是1∶1和2∶1。]
17.D [每條染色體上的DNA數目為1或2,若圖1曲線表示減數分裂中每條染色體上DNA分子數目變化的部分曲線,則n=1,A錯誤;人體體細胞中含有46條染色體,若圖1曲線表示有絲分裂中染色體數目變化的部分曲線,則n=46,B錯誤;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單體數目沒有出現過減半的情況,C錯誤;圖2所示為同源染色體的交叉互換,相應變化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可對應于圖1中的a點時,D正確。]
18.(1)A、B、D (2)8 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3)4
(4)A→D→C→E
解析 (1)同源染色體一般是大小和形態基本相同,但來源不同的一對染色體,圖中A~E細胞中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有A、B、D。(2)有染色單體存在時,核DNA分子數和染色單體數相同,沒有染色單體時,核DNA分子數與染色體數相同,故B細胞中有8個核DNA分子。D細胞同源染色體分離,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3)這種動物體細胞中含有兩對同源染色體,理論上可產生2×2=4(種)生殖細胞。
19.(1)有絲 染色體 (2)e、b (3)a、d、e ④⑤ (4)a、d、e
(5)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成為兩條染色體并分別移向細胞兩極(共27張PPT)
課時精練5
染色體與減數分裂中的染色體行為
(時間:30分鐘 分值:50分)
C
題型1 每種生物的染色體形態與數目相對恒定
1.根據染色體上著絲粒的位置,染色體不包括下列哪種類型(  )
A.中間著絲粒染色體 B.近端著絲粒染色體
C.無著絲粒染色體 D.端著絲粒染色體
解析:每條染色體均含一個著絲粒,只是著絲粒的位置有所不同。
2.下列與染色體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所有生物都含染色體
B.真核生物的DNA都存在于染色體上
C.每條染色體都有姐妹染色單體
D.每條染色體都有一個縊縮的著絲粒部位
解析:原核生物不含染色體,A錯誤;
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的染色體上,但有些細胞器如葉綠體、線粒體中也含DNA,B錯誤;
未經復制時,染色體并不具有姐妹染色單體,C錯誤。
D
3.(2024·紹興高一期末)下列關于染色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染色體和染色質是不同形態的兩種物質
B.大多數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成單存在
C.每條染色體都含有一個著絲粒和兩個DNA分子
D.人體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產生的子細胞中染色體數目不同
D
4.(2024·浙南名校聯盟高一聯考)如圖為三種形態的染色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A.染色體復制后甲有4個DNA分子,乙有2個DNA分子
B.乙為端著絲粒染色體,丙為近端著絲粒染色體
C.染色體是細胞核內遺傳物質的載體
D.同種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一般相同
解析:每條染色體復制后,DNA均由1個變成2個,A錯誤。
5.下列關于染色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染色體的主要化學成分是蛋白質和DNA
B.染色質與染色體之間的關系類似于CO2與干冰
C.同一種生物細胞內染色體的形態、大小、著絲粒位置和數目等都是人們識別染色體的重要標志
D.染色體和染色質是不同細胞分裂時期的不同物質
解析:染色體和染色質是細胞中的同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類似于CO2與干冰,D錯誤。
D
題型2 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呈現規律變化
6.(2024·麗水高一階段檢測)同源染色體是指(  )
A.減數分裂過程中配對的兩條染色體
B.形狀和大小大體相同的兩條染色體
C.人體精子或卵細胞中含有的兩兩配對的染色體
D.分別來自父方和母方的兩條染色體
A
解析:同源染色體的兩兩配對稱為聯會,所以減數分裂過程中配對的兩條染色體一定是同源染色體,A正確;
形態、大小相同的兩條染色體不一定是同源染色體,如著絲粒分裂后形成的兩條染色體,B錯誤;
正常情況下,人體精子或卵細胞中不含同源染色體,C錯誤;
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的染色體不一定是同源染色體,如來自父方的2號染色體和來自母方的3號染色體,D錯誤。
7.(2024·寧波高一月考)下列與四分體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四分體可出現在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中
B.四分體的姐妹染色單體間有可能會發生交叉互換
C.四分體中的兩條染色體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
D.—個四分體中有4條染色單體,2個DNA分子
解析: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中染色體不會出現聯會形成四分體的現象,A錯誤;
交叉互換發生在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B錯誤;
四分體是聯會的同源染色體,而同源染色體中的兩條染色體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大小和形態一般相同,C正確;
一個四分體中含有一對同源染色體,有4條染色單體,4個DNA分子,D錯誤。
C
8.下列關于同源染色體和四分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同源染色體是一條染色體經復制后形成的兩條染色體
B.同源染色體的大小一定相同
C.四分體在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過程中均可出現
D.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常發生染色體片段的交換
解析: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相互配對的兩條染色體是同源染色體,一條染色體復制后形成的是兩條姐妹染色單體,A錯誤;
同源染色體的形狀、大小一般都相同,但也有大小不同的,B錯誤;
有絲分裂過程中沒有四分體,C錯誤。
D
9.下列關于染色單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交叉互換發生在姐妹染色單體之間
B.姐妹染色單體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分離
C.有絲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單體隨著絲粒分裂而分開
D.一條染色單體上只能有一個DNA
解析:交叉互換發生在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A錯誤;
有絲分裂后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單體隨著絲粒分裂而分開,B、C正確;
存在染色單體時,一條染色單體只含有一個DNA分子,D正確。
A
題型3 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
10.下列為某植物細胞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示意圖,屬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是(  )
A
解析:圖B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同源染色體正在分離,應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B錯誤;
圖C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面上,應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C錯誤;
圖D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且著絲粒都排列在赤道面上,應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D錯誤。
11.在減數分裂前及分裂過程中,下列有關染色體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著絲粒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
B.在減數分裂前,染色體只復制一次
C.在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
D.細胞中同源染色體分離導致染色體數目加倍
解析:著絲粒分裂發生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A錯誤;
在減數分裂前,染色體只復制一次,細胞連續分裂兩次,B正確;
同源染色體分離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C錯誤;
細胞中同源染色體分離并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使得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減半,導致染色體數目加倍的是著絲粒分裂,D錯誤。
B
12.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換分別發生在減數分裂的時期是(  )
A.均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B.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C.均發生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D.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
解析: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分離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在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故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生交換。
D
13.下列關于如圖所示的敘述錯誤的是(  )
D
A.該細胞為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的動物細胞
B.④的①和③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分開
C.該細胞中含有兩對同源染色體,其中④和⑦為一對同源染色體
D.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時,移向同一極的染色體均含同源染色體
解析:低等植物細胞或動物細胞中含有中心體,該細胞有中心體,無細胞壁,為動物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特征是每對同源染色體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面上,A正確;
①和③為④的姐妹染色單體,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分開,B正確;
能進行聯會的兩條染色體為同源染色體,④和⑦為一對同源染色體,C正確;
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細胞中,移向同一極的染色體都是非同源染色體,因為同源染色體發生了分離,D錯誤。
A.該細胞為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的動物細胞
B.④的①和③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分開
C.該細胞中含有兩對同源染色體,其中④和⑦為一對同源染色體
D.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時,移向同一極的染色體均含同源染色體
14.如圖所示為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A.a、b、c細胞中都有2條染色體,
且都有染色單體
B.a、b、c細胞中都有1對同源染色體
C.c細胞中有1個四分體
D.a細胞中有2個核DNA分子,b、c細胞中均有4個核DNA分子
解析:a、b、c細胞中都有2條染色體,其中a細胞不含染色單體,b和c細胞都含有染色單體,A錯誤。
15.果蠅體細胞中有8條染色體,下圖是其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核DNA分子、染色體、染色單體的數目變化,其中可能正在發生同源染色體分離的是(  )
A
解析:同源染色體分離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時著絲粒未分裂,細胞中染色體、染色單體、核DNA分子均存在,且數量分別為2n、4n、4n(n=4),故選A。
16.在同一種生物減數分裂過程中,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體數目之比和核DNA含量之比分別是(  )
A.2∶1和2∶1 B.1∶1和2∶1
C.4∶1和4∶1 D.4∶1和2∶1
解析:減數分裂前的間期染色體復制,故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核DNA含量加倍,但染色體數目不變;減數第一次分裂結束后,染色體數目和核DNA含量均減半,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染色體數目暫時加倍,核DNA含量不變,故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體數目之比和核DNA含量之比分別是1∶1和2∶1。
B
17.圖1為人體細胞正常分裂時有關物質和結構數量變化的相關曲線,圖2為某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示意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
A.若圖1曲線表示減數分裂中每條染色體上DNA分子數目變化的部分曲線,則n=2
B.若圖1曲線表示有絲分裂中染色體數目變化的部分曲線,則n=23
C.圖1曲線可表示有絲分裂部分時期染色單體數目的變化
D.圖2所示為同源染色體的交叉互換,相應變化可發生在圖1中的a點時
D
解析:每條染色體上的DNA數目為1或2,若圖1曲線表示減數分裂中每條染色體上DNA分子數目變化的部分曲線,則n=1,A錯誤;
人體體細胞中含有46條染色體,若圖1曲線表示有絲分裂中染色體數目變化的部分曲線,則n=46,B錯誤;
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單體數目沒有出現過減半的情況,C錯誤;
圖2所示為同源染色體的交叉互換,相應變化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可對應于圖1中的a點時,D正確。
A.若圖1曲線表示減數分裂中每條染色體上DNA分子數目變化的部分曲線,則n=2
B.若圖1曲線表示有絲分裂中染色體數目變化的部分曲線,則n=23
C.圖1曲線可表示有絲分裂部分時期染色單體數目的變化
D.圖2所示為同源染色體的交叉互換,相應變化可發生在圖1中的a點時
18.如圖表示某動物體內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E細胞中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有       (用字母表示)。
(2)B細胞中核DNA分子有___個。D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論上,從染色體組成上分析,這種動物可產生    種生殖細胞。
(4)A細胞經減數分裂形成精細胞的過程依次是       (用圖中字母和箭頭表示)。
A、B、D
8
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4
A→D→C→E
解析:(1)同源染色體一般是大小和形態基本相同,但來源不同的一對染色體,圖中A~E細胞中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有A、B、D。(2)有染色單體存在時,核DNA分子數和染色單體數相同,沒有染色單體時,核DNA分子數與染色體數相同,故B細胞中有8個核DNA分子。D細胞同源染色體分離,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3)這種動物體細胞中含有兩對同源染色體,理論上可產生2×2=4(種)生殖細胞。
19.下圖甲曲線表示某生物(2n=4)的體細胞分裂過程及減數分裂形成生殖細胞過程中每個細胞內某物質數量的變化。圖乙a、b、c、d、e分別表示分裂過程中處于某幾個時期的細胞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曲線中①②段可表示細胞進行    分裂的    (物質)數量變化。
(2)圖乙a~e中與圖甲曲線中②⑤位置相對應的細胞分別是        。
(3)細胞a、b、c、d、e中具有同源染色體的是    ,曲線中一個細胞內沒有同源染色體的時期是    (填序號)。
(4)與體細胞相比,a~e細胞中,核DNA含量加倍的是    。
(5)就染色體行為來說,b、e時期的共同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絲
染色體
e、b
a、d、e
④⑤
a、d、e
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
體分離成為兩條染色體并分別移向細胞兩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州市| 凤冈县| 信宜市| 广宁县| 玛多县| 竹溪县| 海原县| 河源市| 安岳县| 长白| 宁安市| 渭南市| 措勤县| 华宁县| 晋宁县| 晋江市| 清水河县| 闵行区| 兴海县| 普宁市| 扎鲁特旗| 凤山县| 聂荣县| 承德县| 即墨市| 甘泉县| 旅游| 城市| 淳安县| 双柏县| 墨江| 白河县| 绥阳县| 枣阳市| 阳朔县| 临清市| 万全县| 启东市| 浦县| 玛曲县| 建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