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章 微專題 自由組合定律重點(diǎn)題型突破(課件 學(xué)案 練習(xí),共4份) 浙科版(2019)必修2 遺傳與進(jìn)化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章 微專題 自由組合定律重點(diǎn)題型突破(課件 學(xué)案 練習(xí),共4份) 浙科版(2019)必修2 遺傳與進(jìn)化

資源簡介

自由組合定律重點(diǎn)題型突破
1.9∶3∶3∶1的常見變式分析
                
例1 某育種專家用純種白穎和黑穎兩種燕麥雜交,所得F1全是黑穎;F1自交得F2,其中黑穎416株、灰穎106株、白穎36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穎色遺傳受獨(dú)立遺傳的2對等位基因控制
B.F1產(chǎn)生的雌雄配子各4種,且數(shù)量比均接近1∶1∶1∶1
C.F2中黑穎植株共有6種基因型,其中純合子約占1/3
D.F2中灰穎植株通過連續(xù)自交可不斷提高子代中純合子的比例
例2 (2024·海淀高一期中)小麥籽粒顏色受多個基因影響。獨(dú)立遺傳的非等位基因A1、B1均能使籽粒顏色加深,且具有累加效應(yīng),每增加一個基因,顏色加深一個單位。但它們的等位基因A2、B2不能使籽粒增色。現(xiàn)有深紅色(A1A1B1B1)和白色(A2A2B2B2)純種親本雜交,F(xiàn)1自交,在F2中籽粒顏色的種類和比例為(  )
A.3種,1∶2∶1 B.4種,9∶3∶3∶1
C.5種,1∶4∶6∶4∶1 D.3種,12∶3∶1
2.配子致死與合子致死的兩種解題模型
(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Y/y和R/r均為完全顯性且獨(dú)立遺傳)
(1)利用“金魚模型”解決配子致死問題
各種情形配子致死時YyRr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歸納
單性配 子致死 YR配子致死 5∶3∶3∶1
Yr或yR配子致死 7∶3∶1∶1
yr配子致死 4∶1∶1
兩性配 子致死 YR配子致死 2∶3∶3∶1
Yr或yR配子致死 5∶3∶1
yr配子致死 7∶1∶1
(2)利用“手槍模型”解決合子致死問題
各種情形合子致死時YyRr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歸納
單對基 因致死 YY或RR合子致死 6∶2∶3∶1
yy或rr合子致死 3∶1
兩對基 因致死 YYRR合子致死 8∶3∶3∶1
yyrr合子致死 3∶1∶1
例3 某種植物的花色同時受A、a與B、b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為A_bb的植株開藍(lán)花,基因型為aaB_的植株開黃花。將藍(lán)花植株(♀)與黃花植株(♂)雜交得F1,F(xiàn)1中一株紅花植株(甲)自交得F2。F2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花∶黃花∶藍(lán)花∶白花=7∶3∶1∶1,則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F2中基因型為Aa_ _的合子致死
B.甲產(chǎn)生的配子中某種基因型的雌、雄配子同時致死
C.親本藍(lán)花植株和F2藍(lán)花植株的基因型一定都為AAbb
D.甲產(chǎn)生的配子中,Ab型雌配子或Ab型雄配子致死
例4 番茄的花色和葉的寬窄分別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兩對基因中某一對基因純合時會使受精卵致死。現(xiàn)用紅色窄葉植株自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為紅色窄葉∶紅色寬葉∶白色窄葉∶白色寬葉=6∶2∶3∶1。下列有關(guān)表述正確的是(  )
A.這兩對基因的遺傳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B.這兩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分別是紅色和寬葉
C.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隱性純合致死效應(yīng)
D.自交后代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
3.從1對等位基因到n對等位基因
n對等位基因A/a、B/b、C/c…完全顯性且獨(dú)立遺傳時,存在如下關(guān)系:
反過來,若某個體(F1)自交,后代出現(xiàn)了和為4n的分離比,則可以說明以下問題:
提醒 27∶37、81∶175與9∶7、3∶1一樣,也屬于經(jīng)典分離比。
例5 某植物的花色有紅色、黃色兩種顏色,其遺傳符合孟德爾的遺傳規(guī)律。現(xiàn)將親代紅花和黃花進(jìn)行雜交,F(xiàn)1均為紅花,F(xiàn)1自交,F(xiàn)2的性狀分離比為紅花∶黃花=27∶37。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植物花色遺傳至少由3對等位基因控制
B.F2的紅花雜合子基因型有8種
C.F2的黃花植株中,純合子占7/37
D.F1測交,則其子代表型及比例為紅花∶黃花=1∶7
例6 某植物紅花和白花這對相對性狀同時受多對獨(dú)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當(dāng)個體的基因型中每對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個顯性基因時(即A_B_C_…)才開紅花,否則開白花。現(xiàn)用純合紅花品系與白花品系雜交。其子代表型及其比例如下:
紅花×白花―→F1紅花F2紅花∶白花=81∶175
下列相關(guān)敘述錯誤的是(  )
A.該植物的花色至少由4對等位基因控制
B.F2個體中的基因型種類共有81種
C.若F2中的白花個體自交,后代不會出現(xiàn)紅花個體
D.F2白花植株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1/175
微專題2 自由組合定律重點(diǎn)題型突破
例1 C [F2中黑穎416株、灰穎106株、白穎36株,分離比為黑穎∶灰穎∶白穎≈12∶3∶1,是9∶3∶3∶1的變式,說明該性狀受獨(dú)立遺傳的2對等位基因(A/a、B/b)控制,表型與基因型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可設(shè)為:黑穎A_ _ _、灰穎aaB_、白穎aabb,F(xiàn)1基因型則為AaBb。F2中黑穎植株共有6種基因型,其中純合子約占2/12,即1/6。]
例2 C [A1A1B1B1與A2A2B2B2雜交,F(xiàn)1基因型為A1A2B1B2,F(xiàn)1自交,F(xiàn)2的表型分為以下5種,含4個增色基因(A1A1B1B1)、含3個增色基因(A1A1B1B2和A1A2B1B1),含2個增色基因(A1A1B2B2、A2A2B1B1和A1A2B1B2)、含1個增色基因(A1A2B2B2和A2A2B1B2)與不含增色基因(A2A2B2B2),這5種表型的比例為1∶4∶6∶4∶1,故選C。]
例3 D [由于F2中A_B_∶aaB_∶A_bb∶aabb=7∶3∶1∶1,與9∶3∶3∶1相比,A_B_少了2份,A_bb少了2份,如果是基因型為Aa_ _的合子致死,則A_B_中致死的基因型應(yīng)該是2AaBB、4AaBb,A_B_中應(yīng)該少6份,A錯誤;如果甲產(chǎn)生的某種基因型的雌配子、雄配子同時致死,則F2的組合類型是9種,而實(shí)際上F2的組合類型是12種,B錯誤;若Ab型雄配子或Ab型雌配子致死,則不存在AAbb型純合子,親本藍(lán)花植株和F2藍(lán)花植株的基因型一定都為Aabb,且能得到F2中A_B_∶aaB_∶A_bb∶aabb=7∶3∶1∶1,C錯誤,D正確。]
例4 D [由題意可知,紅色窄葉植株自交所得子代出現(xiàn)四種表型,且比例為6∶2∶3∶1,為9∶3∶3∶1的特殊情況,故番茄花色和葉的寬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錯誤;紅色窄葉植株自交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故紅色和窄葉為顯性性狀,白色為隱性性狀,后代有白色花,故控制花色的隱性基因純合無致死效應(yīng),B、C錯誤;自交后代中紅色窄葉∶紅色寬葉∶白色窄葉∶白色寬葉=6∶2∶3∶1,因此紅色窄葉中2種基因型致死,無純合子;紅色寬葉中1種基因型致死,無純合子;白色窄葉中有1種基因型的純合子;白色寬葉為純合子(1種基因型),故自交后代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D正確。]
例5 B [F1紅花自交后代紅花與黃花的比例為27∶37,組合方式是64種,因此該植物花色至少受3對等位基因控制,A正確;若控制花色的相關(guān)基因用A(a)、B(b)、C(c)表示,A_B_C_表現(xiàn)為紅花,其他表現(xiàn)為黃花,3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F(xiàn)1基因型是AaBbCc,F(xiàn)2中紅花基因型有2×2×2=8(種),AABBCC是純合子,故F2中紅花雜合子基因型有7種,B錯誤;F2黃花植株中,純合子包括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共7種,且各占一份,占黃花植株的比例為7/37,C正確;F1測交其子代基因型有8種,只有1/8AaBbCc表現(xiàn)為紅花,其他均表現(xiàn)為黃花,即紅花∶黃花=1∶7,D正確。]
例6 D [本題的題干中描述該性狀涉及的基因均獨(dú)立遺傳,因此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可用拆分法解決自由組合定律的問題。純合紅花品系與白花品系雜交在子二代中紅花個體所占比例為81/256=(3/4)4,因此花色至少由4對等位基因控制,A正確;F1的基因型為四對雜合基因,每對雜合子自交有3種基因型,所以F2的基因型種類數(shù)為34=81(種),B正確;F2中的白花個體,至少有一對基因是隱性純合的,自交后代不會有紅花個體,C正確;F2紅花植株(A_B_C_D_)所占的比例為(3/4)4=81/256,所以白花植株比例為1-81/256=175/256,紅花純合子(AABBCCDD)的比例為1/256,F(xiàn)2所有純合子概率是(1/2)4=1/16,所以白花純合子的比例是1/16-1/256=15/256,F(xiàn)2白花植株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15/256)÷(175/256),即3/35,D錯誤。](共23張PPT)
微專題2
自由組合定律重點(diǎn)題型突破
1.9∶3∶3∶1的常見變式分析
例1 某育種專家用純種白穎和黑穎兩種燕麥雜交,所得F1全是黑穎;F1自交得F2,其中黑穎416株、灰穎106株、白穎36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穎色遺傳受獨(dú)立遺傳的2對等位基因控制
B.F1產(chǎn)生的雌雄配子各4種,且數(shù)量比均接近1∶1∶1∶1
C.F2中黑穎植株共有6種基因型,其中純合子約占1/3
D.F2中灰穎植株通過連續(xù)自交可不斷提高子代中純合子的比例
C
解析:F2中黑穎416株、灰穎106株、白穎36株,分離比為黑穎∶灰穎∶白穎≈12∶3∶1,是9∶3∶3∶1的變式,說明該性狀受獨(dú)立遺傳的2對等位基因(A/a、B/b)控制,表型與基因型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可設(shè)為:黑穎A_ _ _、灰穎aaB_、白穎aabb,F(xiàn)1基因型則為AaBb。F2中黑穎植株共有6種基因型,其中純合子約占2/12,即1/6。
例2 (2024·海淀高一期中)小麥籽粒顏色受多個基因影響。獨(dú)立遺傳的非等位基因A1、B1均能使籽粒顏色加深,且具有累加效應(yīng),每增加一個基因,顏色加深一個單位。但它們的等位基因A2、B2不能使籽粒增色。現(xiàn)有深紅色(A1A1B1B1)和白色(A2A2B2B2)純種親本雜交,F(xiàn)1自交,在F2中籽粒顏色的種類和比例為(  )
A.3種,1∶2∶1 B.4種,9∶3∶3∶1
C.5種,1∶4∶6∶4∶1 D.3種,12∶3∶1
C
解析:A1A1B1B1與A2A2B2B2雜交,F(xiàn)1基因型為A1A2B1B2,F(xiàn)1自交,F(xiàn)2的表型分為以下5種,含4個增色基因(A1A1B1B1)、含3個增色基因(A1A1B1B2和A1A2B1B1),含2個增色基因(A1A1B2B2、A2A2B1B1和A1A2B1B2)、含1個增色基因(A1A2B2B2和A2A2B1B2)與不含增色基因(A2A2B2B2),這5種表型的比例為1∶4∶6∶4∶1,故選C。
2.配子致死與合子致死的兩種解題模型
(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Y/y和R/r均為完全顯性且獨(dú)立遺傳)
(1)利用“金魚模型”解決配子致死問題
各種情形配子致死時YyRr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歸納
單性配 子致死 YR配子致死 5∶3∶3∶1
Yr或yR配子致死 7∶3∶1∶1
yr配子致死 4∶1∶1
兩性配 子致死 YR配子致死 2∶3∶3∶1
Yr或yR配子致死 5∶3∶1
yr配子致死 7∶1∶1
(2)利用“手槍模型”解決合子致死問題
各種情形合子致死時YyRr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歸納
單對基 因致死 YY或RR合子致死 6∶2∶3∶1
yy或rr合子致死 3∶1
兩對基 因致死 YYRR合子致死 8∶3∶3∶1
yyrr合子致死 3∶1∶1
D
解析:由于F2中A_B_∶aaB_∶A_bb∶aabb=7∶3∶1∶1,與9∶3∶3∶1相比,A_B_少了2份,A_bb少了2份,如果是基因型為Aa_ _的合子致死,則A_B_中致死的基因型應(yīng)該是2AaBB、4AaBb,A_B_中應(yīng)該少6份,A錯誤;
如果甲產(chǎn)生的某種基因型的雌配子、雄配子同時致死,則F2的組合類型是9種,而實(shí)際上F2的組合類型是12種,B錯誤;
若Ab型雄配子或Ab型雌配子致死,則不存在AAbb型純合子,親本藍(lán)花植株和F2藍(lán)花植株的基因型一定都為Aabb,且能得到F2中A_B_∶aaB_∶A_bb∶aabb=7∶3∶1∶1,C錯誤,D正確。
例4 番茄的花色和葉的寬窄分別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兩對基因中某一對基因純合時會使受精卵致死。現(xiàn)用紅色窄葉植株自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為紅色窄葉∶紅色寬葉∶白色窄葉∶白色寬葉=6∶2∶3∶1。下列有關(guān)表述正確的是(  )
A.這兩對基因的遺傳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B.這兩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分別是紅色和寬葉
C.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隱性純合致死效應(yīng)
D
解析:由題意可知,紅色窄葉植株自交所得子代出現(xiàn)四種表型,且比例為6∶2∶3∶1,為9∶3∶3∶1的特殊情況,故番茄花色和葉的寬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錯誤;
紅色窄葉植株自交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故紅色和窄葉為顯性性狀,白色為隱性性狀,后代有白色花,故控制花色的隱性基因純合無致死效應(yīng),B、C錯誤;
3.從1對等位基因到n對等位基因
n對等位基因A/a、B/b、C/c…完全顯性且獨(dú)立遺傳時,存在如下關(guān)系:
反過來,若某個體(F1)自交,后代出現(xiàn)了和為4n的分離比,則可以說明以下問題:
提醒 27∶37、81∶175與9∶7、3∶1一樣,也屬于經(jīng)典分離比。
例5 某植物的花色有紅色、黃色兩種顏色,其遺傳符合孟德爾的遺傳規(guī)律。現(xiàn)將親代紅花和黃花進(jìn)行雜交,F(xiàn)1均為紅花,F(xiàn)1自交,F(xiàn)2的性狀分離比為紅花∶黃花=27∶37。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植物花色遺傳至少由3對等位基因控制
B.F2的紅花雜合子基因型有8種
C.F2的黃花植株中,純合子占7/37
D.F1測交,則其子代表型及比例為紅花∶黃花=1∶7
B
解析:F1紅花自交后代紅花與黃花的比例為27∶37,組合方式是64種,因此該植物花色至少受3對等位基因控制,A正確;
若控制花色的相關(guān)基因用A(a)、B(b)、C(c)表示,A_B_C_表現(xiàn)為紅花,其他表現(xiàn)為黃花,3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F(xiàn)1基因型是AaBbCc,F(xiàn)2中紅花基因型有2×2×2=8(種),AABBCC是純合子,故F2中紅花雜合子基因型有7種,B錯誤;
F2黃花植株中,純合子包括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共7種,且各占一份,占黃花植株的比例為7/37,C正確;
F1測交其子代基因型有8種,只有1/8AaBbCc表現(xiàn)為紅花,其他均表現(xiàn)為黃花,即紅花∶黃花=1∶7,D正確。
例6 某植物紅花和白花這對相對性狀同時受多對獨(dú)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當(dāng)個體的基因型中每對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個顯性基因時(即A_B_C_…)才開紅花,否則開白花。現(xiàn)用純合紅花品系與白花品系雜交。其子代表型及其比例如下:
D
下列相關(guān)敘述錯誤的是(  )
A.該植物的花色至少由4對等位基因控制
B.F2個體中的基因型種類共有81種
C.若F2中的白花個體自交,后代不會出現(xiàn)紅花個體
D.F2白花植株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1/175
解析:本題的題干中描述該性狀涉及的基因均獨(dú)立遺傳,因此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可用拆分法解決自由組合定律的問題。純合紅花品系與白花品系雜交在子二代中紅花個體所占比例為81/256=(3/4)4,因此花色至少由4對等位基因控制,A正確;
F1的基因型為四對雜合基因,每對雜合子自交有3種基因型,所以F2的基因型種類數(shù)為34=81(種),B正確;
F2中的白花個體,至少有一對基因是隱性純合的,自交后代不會有紅花個體,C正確;
F2紅花植株(A_B_C_D_)所占的比例為(3/4)4=81/256,所以白花植株比例為1-81/256=175/256,紅花純合子(AABBCCDD)的比例為1/256,F(xiàn)2所有純合子概率是(1/2)4=1/16,所以白花純合子的比例是1/16-1/256=15/256,F(xiàn)2白花植株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15/256)÷(175/256),即3/35,D錯誤。專題特訓(xùn)2 自由組合定律重點(diǎn)題型突破
(時間:30分鐘分值:42分)
選擇題:第1~14題,每小題3分,共42分。答案P181
題型1 9∶3∶3∶1的常見變式及分析
1.(2024·臺州高一質(zhì)量評估)貓的毛色有黑、黃、白三種,受兩對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兩對基因自由組合。A基因控制黃色素的形成,B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形成,黑色素顏色會遮蓋黃色素的表現(xiàn),如圖所示。
兩只基因型為AaBb的黑貓交配生下若干只小貓。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白貓的基因型有兩種
生出小黑貓的概率是9/16
若生出三只小貓,一定是黑、黃、白貓各一只
若生出了一只小黃貓,其為純合子的概率是1/3
2.狗的毛色中褐色(B)對黑色(b)顯性,I和i是另一對等位基因(兩對基因獨(dú)立遺傳)。I是抑制基因,當(dāng)I存在時,含有基因B、b的狗均表現(xiàn)為白色,i不影響基因B、b的表達(dá)。現(xiàn)有黑色狗(bbii)和白色狗(BBII)雜交獲得F1,F(xiàn)1雌雄個體相互交配產(chǎn)生的F2中,理論上雜合褐色和黑色個體之比為(  )
8∶1 2∶1
15∶1 3∶1
3.控制棉花纖維長度的三對等位基因A/a、B/b、C/c對長度的作用相等,三對基因獨(dú)立遺傳。已知基因型為aabbcc的棉花纖維長度為6厘米,每個顯性基因增加纖維長度2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與乙(AaBbcc)雜交,則F1的棉花纖維長度與親本相同的個體所占的比例是(  )
4.人體中,顯性基因D對耳蝸管的形成是必需的,顯性基因E對聽神經(jīng)的發(fā)育是必需的,二者缺一,個體即聾。這兩對基因獨(dú)立遺傳。下列有關(guān)說法錯誤的是(  )
夫婦中有一方耳聾,也有可能生下聽覺正常的孩子
一方只有耳蝸管正常,另一方只有聽神經(jīng)正常的夫婦,所生孩子也可能聽覺均正常
基因型為DdEe的雙親生下耳聾孩子的概率為7/16
基因型為DdEe的雙親生下聽神經(jīng)正常的孩子的概率為9/16
5.(2023·衢州高一聯(lián)考)家蠶中有黃繭和白繭兩個品種,兩個品種相互交配,F(xiàn)1全為白繭;將F1的白繭家蠶相互交配,F(xiàn)2中白繭∶黃繭=13∶3。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白繭與黃繭至少受兩對等位基因的控制
F2黃繭家蠶基因型有2種
若讓F1白繭家蠶測交,則后代表型及比例為白繭∶黃繭=3∶1
F2白繭家蠶中純合子占4/13
6.(2024·安徽合肥高一期中)香豌豆的紫花與白花是一對相對性狀,由兩對獨(dú)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其顯性基因決定花色的過程如圖所示。若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交,則子代中紫花植株與白花植株的比例為(  )
   
3∶1 9∶7
13∶3 15∶1
7.(2024·江蘇蘇州高一檢測)家兔的毛色受B、b和H、h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灰兔和白兔雜交,F(xiàn)1均為灰兔,F(xiàn)2中灰兔∶黑兔∶白兔=12∶3∶1,下列有關(guān)推斷錯誤的是(  )
親代白兔的基因型為bbhh
F2中黑兔的基因型有兩種
基因B、b和H、h獨(dú)立遺傳
F2中的黑兔與白兔雜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3∶1
題型2 配子致死與合子致死
8.果蠅的體色有黃身(A)、灰身(a),翅形有長翅(B)、殘翅(b)。現(xiàn)用該兩對相對性狀的兩種純合果蠅雜交,因某種精子沒有受精能力,導(dǎo)致F2的4種表型比例為5∶3∶3∶1。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果蠅體色和翅形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親本雄果蠅的基因型不可能為AABB
F2黃身長翅果蠅中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占
基因型為AaBb的雄果蠅的測交后代有2種表型
9.在小麥的一個自然種群中,有高莖和矮莖、抗病和感病植株,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獨(dú)立遺傳,分別用A、a和B、b表示。其中含A基因的花粉致死。選擇一株高莖抗病植株自交,F(xiàn)1有四種表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高莖對矮莖為顯性,抗病對感病為顯性
F1高莖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四種
F1中抗病植株與感病植株的比為3∶1
F1抗病植株間相互隨機(jī)傳粉,后代抗病植株占8/9
10.(2024·福建泉州五中質(zhì)檢)在小鼠的一個自然種群中,體色有黃色和灰色(A、a),尾巴有短尾和長尾(B、b),兩對性狀分別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任取一對黃色短尾個體經(jīng)多次交配,F(xiàn)1中黃色短尾∶黃色長尾∶灰色短尾∶灰色長尾=6∶3∶2∶1。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F1的性狀分離比說明BB存在顯性純合致死現(xiàn)象
F1中黃色短尾鼠的基因型有兩種
讓F1中黃色短尾鼠與灰色長尾鼠交配,F(xiàn)2中各表型的比例為1∶1∶1∶1
讓F1中黃色長尾雌雄鼠自由交配,理論上F2中不會出現(xiàn)短尾鼠
題型3 從1對等位基因到n對等位基因
11.(2024·A9協(xié)作體高一聯(lián)考)某植物紅花和白花這對相對性狀同時受四對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D、d)。當(dāng)個體的基因型中每對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個顯性基因時(即A_B_C_D_)才開紅花,否則開白花。現(xiàn)有紅花個體AaBbCcDd自交,則子一代中紅花與白花的比例為(  )
27∶1 27∶37
81∶1 81∶175
12.(2024·精誠聯(lián)盟聯(lián)考)落粒性是作物種子成熟后脫落的現(xiàn)象。研究者就蕎麥落粒性的遺傳規(guī)律,用某落粒品系分別與三個非落粒品系進(jìn)行了雜交實(shí)驗(yàn),結(jié)果如下表。
雜交組合 親本 F2表型和比例
一 落粒品系 非落粒品系1 落粒∶非落粒=47∶35(約9∶7)
二 落粒品系 非落粒品系2 落粒∶非落粒=85∶28(約3∶1)
三 落粒品系 非落粒品系3 落粒∶非落粒=39∶59(約27∶37)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相對于3個非落粒品系,落粒品系均為顯性性狀
雜交一F2單株自交,后代可能出現(xiàn)落粒∶非落粒≈9∶7或3∶1的性狀分離比
雜交二和雜交三的F2單株自交,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的分別占1/2、1/8
表中親本非落粒品系1、2、3互相交配,后代可能出現(xiàn)落粒性狀
13.(2024·浙南名校聯(lián)盟高一聯(lián)考)人類的膚色由A/a、B/b、C/c三對等位基因共同控制,三對等位基因獨(dú)立遺傳,且膚色深淺與顯性基因個數(shù)呈正相關(guān),如基因型AABBCC的個體皮膚顏色最黑,基因型aabbcc個體皮膚顏色最白。不考慮環(huán)境因素對膚色的影響,下列相關(guān)敘述錯誤的是(  )
人群中與膚色相關(guān)的基因型有27種
人群中膚色深淺程度有7種
人群中顯性基因個數(shù)為4的個體占15/64
三對等位基因遺傳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
14.某種二倍體植物的n個不同性狀由n對獨(dú)立遺傳的基因控制(雜合子表現(xiàn)顯性性狀)。已知植株A的n對基因均雜合。理論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植株A的測交子代會出現(xiàn)2n種不同表型的個體
n越大,植株A測交子代中不同表型個體數(shù)目彼此之間的差異越大
植株A測交子代中n對基因均雜合的個體數(shù)和純合子的個體數(shù)相等
n≥2時,植株A的測交子代中雜合子的個體數(shù)多于純合子的個體數(shù)
專題特訓(xùn)2 自由組合定律重點(diǎn)題型突破
1.D [根據(jù)題意可知,A_B_和aaB_為黑色,A_bb為黃色,aabb為白色。AaBb與AaBb雜交后代中,白貓只有aabb一種基因型,生出黑貓的概率為+=,A、B錯誤;后代中黑、黃、白的概率分別為3/4、3/16和1/16,若生出三只小貓,由于子代數(shù)目過少,所以各種可能性均存在,C錯誤;若生出一只小黃貓,其基因型為AAbb的概率為,為Aabb的概率為,D正確。]
2.B [根據(jù)題意,狗的毛色有三種表型:褐色(B_ii)、黑色(bbii)、白色(_ _I_)。bbii×BBII→F1為BbIi,F(xiàn)1雌雄個體相互交配產(chǎn)生的F2中,理論上雜合褐色(Bbii)占1/8,黑色(bbii)占1/16,兩者之比為2∶1。]
3.D [根據(jù)題意可知,控制棉花纖維長度的三對等位基因A/a、B/b、C/c對長度的作用相同,且三對基因獨(dú)立遺傳,所以三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基因型為aabbcc的棉花纖維長度為6厘米,每個顯性基因增加纖維長度2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與乙(AaBbcc)雜交,后代棉花纖維長度與親本相同的個體含有的顯性基因數(shù)量為2,則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所占的比例分別為×=、×=、×=,因此后代的棉花纖維長度與親本相同的個體所占的比例=++=。故選D。]
4.D [根據(jù)題干信息分析,正常個體的基因型為D_E_。若夫婦中一方耳聾(D_ee、ddE_、ddee),另一方聽覺正常(D_E_),則也有可能生下聽覺正常的孩子,A正確;若只有耳蝸管正常與只有聽神經(jīng)正常的夫婦的基因型分別為DDee、ddEE,則產(chǎn)生的后代基因型為DdEe,聽覺均正常,B正確;基因型為DdEe的雙親生下耳聾孩子(D_ee、ddE_、ddee)的概率為1-9/16=7/16,C正確;基因型為DdEe的雙親生下聽神經(jīng)正常的孩子(__E_)的概率為3/4,D錯誤。]
5.D [由題意“兩個品種相互交配,F(xiàn)1全為白繭;將F1的白繭家蠶相互交配,F(xiàn)2中白繭∶黃繭=13∶3”可知,13∶3為9∶3∶3∶1的變式,故白繭與黃繭至少受兩對等位基因的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A正確;設(shè)該性狀受2對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則F1白繭家蠶的基因型為AaBb,F(xiàn)2中白繭家蠶的基因型為9A_B_、3A_bb(或3aaB_)、1aabb,黃繭家蠶的基因型為3aaB_(或3A_bb),故F2黃繭家蠶基因型為aaBB、aaBb(或AAbb、Aabb)共2種,B正確;若讓F1白繭家蠶(AaBb)測交,即基因型組合為AaBb×aabb,則后代表型及比例為白繭(1AaBb+1Aabb或1aaBb+1aabb)∶黃繭(1aaBb或1Aabb)=3∶1,C正確;F2白繭家蠶的比例為13/16,白繭家蠶中純合子(AABB+AAbb或aaBB+aabb)=1/4×1/4×3=3/16,故F2白繭家蠶中純合子占3/16÷13/16=3/13,D錯誤。]
6.B [由圖可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_B_,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_bb、aa__。基因型為AaBb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紫花植株(1AABB、2AaBB、2AABb、4AaBb)∶白花植株(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9∶7,B正確。]
7.D [按照自由組合定律,基因型為BbHh的個體產(chǎn)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是BH∶bH∶Bh∶bh=1∶1∶1∶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_H_∶B_hh∶bbH_∶bbhh=9∶3∶3∶1,由題意知,F(xiàn)2的表型及比例是灰兔∶黑兔∶白兔=12∶3∶1,是9∶3∶3∶1的變形,因此家兔的毛色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組合定律,F(xiàn)1的基因型是BbHh,親本灰兔的基因型是BBHH,白兔的基因型是bbhh,A、C正確;F2中黑兔只占,其基因型有兩種,分別為BBhh、Bbhh(或bbHH、bbHh),B正確;F2中的黑兔(BBhh、Bbhh或bbHH、bbHh)與白兔(bbhh)雜交,后代中白兔為×=,其他為黑兔,故性狀分離比為2∶1,D錯誤。]
8.D [根據(jù)題意分析,由于某種精子沒有受精能力,導(dǎo)致F2的4種表型比例為5∶3∶3∶1,共有12種組合,12=3×4,說明子一代產(chǎn)生的卵細(xì)胞是4種,能受精的精子的類型是3種,所以判斷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如果雌雄配子都是可育的,則F2基因型及比例為A_B_∶A_bb∶aaB_∶aabb=9∶3∶3∶1,A_B_是9份,實(shí)際上是5份,其他沒有變化,又知某種精子沒有受精能力,說明沒有受精能力的精子的基因型是AB,則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AAbb。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果蠅體色和翅形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正確;沒有受精能力的精子的基因型是AB,所以親本雄果蠅的基因型不可能為AABB,B正確;F2黃身長翅果蠅(A_B_)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即雙雜合子(AaBb)的比例為,C正確;基因型為AaBb的雄果蠅產(chǎn)生的配子為Ab、aB、ab,其測交后代的基因型為Aabb、aaBb、aabb,因此后代有3種表型,D錯誤。]
9.B [由題干信息“選擇一株高莖抗病植株自交,F(xiàn)1有四種表型”,說明是雙雜合子(AaBb),則高莖、抗病是顯性性狀,A正確;親本是AaBb自交,由于含A基因的花粉致死,所以后代高莖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2種,分別是AaBb、AaBB,B錯誤;基因型為AaBb的親本自交后代(F1)中抗病植株(B_)與感病植株(bb)的數(shù)量比為3∶1,其中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是1/3BB、2/3Bb,抗病植株間相互隨機(jī)傳粉,采用配子法可知,雌、雄配子中B均占2/3,b均占1/3,雌、雄配子隨機(jī)結(jié)合,后代中抗病植株(B_)所占的比例=1-感病植株所占的比例,即1-1/3×1/3=8/9,C、D正確。]
10.C [根據(jù)題意可把兩對性狀分開計算,黃色∶灰色=(6+3)∶(2+1)=3∶1,短尾∶長尾=(6+2)∶(3+1)=2∶1,因此黃色對灰色為顯性,短尾對長尾為顯性,且BB存在顯性純合致死現(xiàn)象,A正確;F1中黃色短尾鼠的基因型有AaBb、AABb兩種,B正確;F1中黃色短尾鼠的基因型為(1/3)AABb、(2/3)AaBb,灰色長尾鼠的基因型為aabb,二者交配后各表型的比例為2∶2∶1∶1,C錯誤;長尾屬于隱性性狀,理論上長尾鼠自由交配后,F(xiàn)2全為長尾,D正確。]
11.D [根據(jù)題干信息分析,紅色與白色受四對等位基因控制,且紅花的基因型為A_B_C_D_,其余基因型都是白花,則紅花個體AaBbCcDd自交,后代紅花(A_B_C_D_)出現(xiàn)的比例為3/4×3/4×3/4×3/4=81/256,白花=1-81/256=175/256,所以子一代中紅花與白花的比例為81∶175,故選D。]
12.C [根據(jù)表格中三組實(shí)驗(yàn)的F2表型和比例綜合來看,以比例份數(shù)之和最大的為依據(jù):落粒∶非落粒=39∶59(約27∶37),即27+37=64=43,說明該性狀起碼受三對等位基因的控制且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假設(shè)用A/a、B/b、C/c表示。9∶7、3∶1、27∶37分別是2、1、3對獨(dú)立遺傳的基因控制的性狀,且9、3、27表示的是顯性性狀,A正確;雜交一是2對基因獨(dú)立遺傳的情況,F(xiàn)2中AaBb自交出現(xiàn)9∶7的性狀分離比,AaBB和AABb自交出現(xiàn)3∶1的性狀分離比,B正確;雜交二是1對基因獨(dú)立遺傳的情況,F(xiàn)2中有1/2雜合,自交發(fā)生性狀分離;雜交三是3對基因獨(dú)立遺傳的情況,F(xiàn)1基因型為AaBbCc,只有F2中同時含有A、B、C的雜合子自交,后代才能出現(xiàn)性狀分離,故F2中同時含有A、B、C的雜合子比例為-=,C錯誤;如果非落粒1是aabbCC,非落粒2是AABBcc,則非落粒品系1、2互相交配,后代可能出現(xiàn)落粒性狀,D正確。]
13.C [三對等位基因獨(dú)立遺傳,且膚色深淺與顯性基因個數(shù)呈正相關(guān),人群中與膚色相關(guān)的基因型有3×3×3=27(種),A正確;膚色深淺與顯性基因個數(shù)有關(guān),由于有三對等位基因控制,所以顯性基因個數(shù)有6個、5個、4個、3個、2個、1個、0個,共7種情況,所以有7種表型,B正確;由于顯性基因的比例未知,人群中顯性基因個數(shù)為4的個體的比例不能判斷,C錯誤;由于三對等位基因獨(dú)立遺傳,所以三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D正確。]
14.B [若n=1,則植株A測交會出現(xiàn)2(21)種不同的表型,若n=2,則植株A測交會出現(xiàn)4(22)種不同的表型,以此類推,當(dāng)n對等位基因測交時,會出現(xiàn)2×2×2×2×…=2n(種)不同的表型,A正確;n越大,植株A測交子代中表型的種類數(shù)目越多,但各表型的比例相等,與n的大小無關(guān),B錯誤;植株A測交子代中n對基因均雜合的個體數(shù)和純合子的個體數(shù)相等,占子代個體總數(shù)的比例均為,C正確;植株A的測交子代中,純合子的個體數(shù)所占比例為,雜合子的個體數(shù)所占比例為1-,當(dāng)n≥2時,雜合子的個體數(shù)多于純合子的個體數(shù),D正確。](共32張PPT)
專題特訓(xùn)2
自由組合定律重點(diǎn)題型突破
(時間:30分鐘 分值:42分)
D
題型1 9∶3∶3∶1的常見變式及分析
1.(2024·臺州高一質(zhì)量評估)貓的毛色有黑、黃、白三種,受兩對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兩對基因自由組合。A基因控制黃色素的形成,B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形成,黑色素顏色會遮蓋黃色素的表現(xiàn),如圖所示。
兩只基因型為AaBb的黑貓交配生下若干只小貓。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白貓的基因型有兩種
B.生出小黑貓的概率是9/16
C.若生出三只小貓,一定是黑、黃、白貓各一只
D.若生出了一只小黃貓,其為純合子的概率是1/3
2.狗的毛色中褐色(B)對黑色(b)顯性,I和i是另一對等位基因(兩對基因獨(dú)立遺傳)。I是抑制基因,當(dāng)I存在時,含有基因B、b的狗均表現(xiàn)為白色,i不影響基因B、b的表達(dá)。現(xiàn)有黑色狗(bbii)和白色狗(BBII)雜交獲得F1,F(xiàn)1雌雄個體相互交配產(chǎn)生的F2中,理論上雜合褐色和黑色個體之比為(  )
A.8∶1 B.2∶1 C.15∶1 D.3∶1
解析:根據(jù)題意,狗的毛色有三種表型:褐色(B_ii)、黑色(bbii)、白色(_ _I_)。bbii×BBII→F1為BbIi,F(xiàn)1雌雄個體相互交配產(chǎn)生的F2中,理論上雜合褐色(Bbii)占1/8,黑色(bbii)占1/16,兩者之比為2∶1。
B
3.控制棉花纖維長度的三對等位基因A/a、B/b、C/c對長度的作用相等,三對基因獨(dú)立遺傳。已知基因型為aabbcc的棉花纖維長度為6厘米,每個顯性基因增加纖維長度2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與乙(AaBbcc)雜交,則F1的棉花纖維長度與親本相同的個體所占的比例是(  )
D
4.人體中,顯性基因D對耳蝸管的形成是必需的,顯性基因E對聽神經(jīng)的發(fā)育是必需的,二者缺一,個體即聾。這兩對基因獨(dú)立遺傳。下列有關(guān)說法錯誤的是(  )
A.夫婦中有一方耳聾,也有可能生下聽覺正常的孩子
B.一方只有耳蝸管正常,另一方只有聽神經(jīng)正常的夫婦,所生孩子也可能聽覺均正常
C.基因型為DdEe的雙親生下耳聾孩子的概率為7/16
D.基因型為DdEe的雙親生下聽神經(jīng)正常的孩子的概率為9/16
D
解析:根據(jù)題干信息分析,正常個體的基因型為D_E_。若夫婦中一方耳聾(D_ee、ddE_、ddee),另一方聽覺正常(D_E_),則也有可能生下聽覺正常的孩子,A正確;
若只有耳蝸管正常與只有聽神經(jīng)正常的夫婦的基因型分別為DDee、ddEE,則產(chǎn)生的后代基因型為DdEe,聽覺均正常,B正確;
基因型為DdEe的雙親生下耳聾孩子(D_ee、ddE_、ddee)的概率為1-9/16=7/16,C正確;
基因型為DdEe的雙親生下聽神經(jīng)正常的孩子(_ _E_)的概率為3/4,D錯誤。
5.(2023·衢州高一聯(lián)考)家蠶中有黃繭和白繭兩個品種,兩個品種相互交配,F(xiàn)1全為白繭;將F1的白繭家蠶相互交配,F(xiàn)2中白繭∶黃繭=13∶3。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白繭與黃繭至少受兩對等位基因的控制
B.F2黃繭家蠶基因型有2種
C.若讓F1白繭家蠶測交,則后代表型及比例為白繭∶黃繭=3∶1
D.F2白繭家蠶中純合子占4/13
D
解析:由題意“兩個品種相互交配,F(xiàn)1全為白繭;將F1的白繭家蠶相互交配,F(xiàn)2中白繭∶黃繭=13∶3”可知,13∶3為9∶3∶3∶1的變式,故白繭與黃繭至少受兩對等位基因的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A正確;
設(shè)該性狀受2對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則F1白繭家蠶的基因型為AaBb,F(xiàn)2中白繭家蠶的基因型為9A_B_、3A_bb(或3aaB_)、1aabb,黃繭家蠶的基因型為3aaB_(或3A_bb),故F2黃繭家蠶基因型為aaBB、aaBb(或AAbb、Aabb)共2種,B正確;
若讓F1白繭家蠶(AaBb)測交,即基因型組合為AaBb×aabb,則后代表型及比例為白繭(1AaBb+1Aabb或1aaBb+1aabb)∶黃繭(1aaBb或1Aabb)=3∶1,C正確;
F2白繭家蠶的比例為13/16,白繭家蠶中純合子(AABB+AAbb或aaBB+aabb)=1/4×1/4×3=3/16,故F2白繭家蠶中純合子占3/16÷13/16=3/13,D錯誤。
6.(2024·安徽合肥高一期中)香豌豆的紫花與白花是一對相對性狀,由兩對獨(dú)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其顯性基因決定花色的過程如圖所示。若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交,則子代中紫花植株與白花植株的比例為(  )
B
A.3∶1 B.9∶7 C.13∶3 D.15∶1
解析:由圖可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_B_,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_bb、aa__。基因型為AaBb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紫花植株(1AABB、2AaBB、2AABb、4AaBb)∶白花植株(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9∶7,B正確。
7.(2024·江蘇蘇州高一檢測)家兔的毛色受B、b和H、h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灰兔和白兔雜交,F(xiàn)1均為灰兔,F(xiàn)2中灰兔∶黑兔∶白兔=12∶3∶1,下列有關(guān)推斷錯誤的是(  )
A.親代白兔的基因型為bbhh
B.F2中黑兔的基因型有兩種
C.基因B、b和H、h獨(dú)立遺傳
D.F2中的黑兔與白兔雜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3∶1
D
題型2 配子致死與合子致死
8.果蠅的體色有黃身(A)、灰身(a),翅形有長翅(B)、殘翅(b)。現(xiàn)用該兩對相對性狀的兩種純合果蠅雜交,因某種精子沒有受精能力,導(dǎo)致F2的4種表型比例為5∶3∶3∶1。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果蠅體色和翅形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B.親本雄果蠅的基因型不可能為AABB
D
解析:根據(jù)題意分析,由于某種精子沒有受精能力,導(dǎo)致F2的4種表型比例為5∶3∶3∶1,共有12種組合,12=3×4,說明子一代產(chǎn)生的卵細(xì)胞是4種,能受精的精子的類型是3種,所以判斷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如果雌雄配子都是可育的,則F2基因型及比例為A_B_∶A_bb∶aaB_∶aabb=9∶3∶3∶1,A_B_是9份,實(shí)際上是5份,其他沒有變化,又知某種精子沒有受精能力,說明沒有受精能力的精子的基因型是AB,則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AAbb。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果蠅體色和翅形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正確;
沒有受精能力的精子的基因型是AB,所以親本雄果蠅的基因型不可能為AABB,B正確;
9.在小麥的一個自然種群中,有高莖和矮莖、抗病和感病植株,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獨(dú)立遺傳,分別用A、a和B、b表示。其中含A基因的花粉致死。選擇一株高莖抗病植株自交,F(xiàn)1有四種表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高莖對矮莖為顯性,抗病對感病為顯性
B.F1高莖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四種
C.F1中抗病植株與感病植株的比為3∶1
D.F1抗病植株間相互隨機(jī)傳粉,后代抗病植株占8/9
B
解析:由題干信息“選擇一株高莖抗病植株自交,F(xiàn)1有四種表型”,說明是雙雜合子(AaBb),則高莖、抗病是顯性性狀,A正確;
親本是AaBb自交,由于含A基因的花粉致死,所以后代高莖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2種,分別是AaBb、AaBB,B錯誤;
基因型為AaBb的親本自交后代(F1)中抗病植株(B_)與感病植株(bb)的數(shù)量比為3∶1,其中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是1/3BB、2/3Bb,抗病植株間相互隨機(jī)傳粉,采用配子法可知,雌、雄配子中B均占2/3,b均占1/3,雌、雄配子隨機(jī)結(jié)合,后代中抗病植株(B_)所占的比例=1-感病植株所占的比例,即1-1/3×1/3=8/9,C、D正確。
10.(2024·福建泉州五中質(zhì)檢)在小鼠的一個自然種群中,體色有黃色和灰色(A、a),尾巴有短尾和長尾(B、b),兩對性狀分別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任取一對黃色短尾個體經(jīng)多次交配,F(xiàn)1中黃色短尾∶黃色長尾∶灰色短尾∶灰色長尾=6∶3∶2∶1。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F1的性狀分離比說明BB存在顯性純合致死現(xiàn)象
B.F1中黃色短尾鼠的基因型有兩種
C.讓F1中黃色短尾鼠與灰色長尾鼠交配,F(xiàn)2中各表型的比例為1∶1∶1∶1
D.讓F1中黃色長尾雌雄鼠自由交配,理論上F2中不會出現(xiàn)短尾鼠
C
解析:根據(jù)題意可把兩對性狀分開計算,黃色∶灰色=(6+3)∶(2+1)=3∶1,短尾∶長尾=(6+2)∶(3+1)=2∶1,因此黃色對灰色為顯性,短尾對長尾為顯性,且BB存在顯性純合致死現(xiàn)象,A正確;
F1中黃色短尾鼠的基因型有AaBb、AABb兩種,B正確;
F1中黃色短尾鼠的基因型為(1/3)AABb、(2/3)AaBb,灰色長尾鼠的基因型為aabb,二者交配后各表型的比例為2∶2∶1∶1,C錯誤;
長尾屬于隱性性狀,理論上長尾鼠自由交配后,F(xiàn)2全為長尾,D正確。
題型3 從1對等位基因到n對等位基因
11.(2024·A9協(xié)作體高一聯(lián)考)某植物紅花和白花這對相對性狀同時受四對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D、d)。當(dāng)個體的基因型中每對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個顯性基因時(即A_B_C_D_)才開紅花,否則開白花。現(xiàn)有紅花個體AaBbCcDd自交,則子一代中紅花與白花的比例為(  )
A.27∶1 B.27∶37
C.81∶1 D.81∶175
D
解析:根據(jù)題干信息分析,紅色與白色受四對等位基因控制,且紅花的基因型為A_B_C_D_,其余基因型都是白花,則紅花個體AaBbCcDd自交,后代紅花(A_B_C_D_)出現(xiàn)的比例為3/4×3/4×3/4×3/4=81/256,白花=1-81/256=175/256,所以子一代中紅花與白花的比例為81∶175,故選D。
12.(2024·精誠聯(lián)盟聯(lián)考)落粒性是作物種子成熟后脫落的現(xiàn)象。研究者就蕎麥落粒性的遺傳規(guī)律,用某落粒品系分別與三個非落粒品系進(jìn)行了雜交實(shí)驗(yàn),結(jié)果如下表。
雜交組合 親本 F2表型和比例
一 落粒品系 非落粒品系1 落粒∶非落粒=47∶35(約9∶7)
二 落粒品系 非落粒品系2 落粒∶非落粒=85∶28(約3∶1)
三 落粒品系 非落粒品系3 落粒∶非落粒=39∶59(約27∶37)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相對于3個非落粒品系,落粒品系均為顯性性狀
B.雜交一F2單株自交,后代可能出現(xiàn)落粒∶非落粒≈9∶7或3∶1的性狀分離比
C.雜交二和雜交三的F2單株自交,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的分別占1/2、1/8
D.表中親本非落粒品系1、2、3互相交配,后代可能出現(xiàn)落粒性狀
C
解析:根據(jù)表格中三組實(shí)驗(yàn)的F2表型和比例綜合來看,以比例份數(shù)之和最大的為依據(jù):落粒∶非落粒=39∶59(約27∶37),即27+37=64=43,說明該性狀起碼受三對等位基因的控制且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假設(shè)用A/a、B/b、C/c表示。9∶7、3∶1、27∶37分別是2、1、3對獨(dú)立遺傳的基因控制的性狀,且9、3、27表示的是顯性性狀,A正確;
雜交一是2對基因獨(dú)立遺傳的情況,F(xiàn)2中AaBb自交出現(xiàn)9∶7的性狀分離比,AaBB和AABb自交出現(xiàn)3∶1的性狀分離比,B正確;
如果非落粒1是aabbCC,非落粒2是AABBcc,則非落粒品系1、2互相交配,后代可能出現(xiàn)落粒性狀,D正確。
13.(2024·浙南名校聯(lián)盟高一聯(lián)考)人類的膚色由A/a、B/b、C/c三對等位基因共同控制,三對等位基因獨(dú)立遺傳,且膚色深淺與顯性基因個數(shù)呈正相關(guān),如基因型AABBCC的個體皮膚顏色最黑,基因型aabbcc個體皮膚顏色最白。不考慮環(huán)境因素對膚色的影響,下列相關(guān)敘述錯誤的是(  )
A.人群中與膚色相關(guān)的基因型有27種
B.人群中膚色深淺程度有7種
C.人群中顯性基因個數(shù)為4的個體占15/64
D.三對等位基因遺傳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
C
解析:三對等位基因獨(dú)立遺傳,且膚色深淺與顯性基因個數(shù)呈正相關(guān),人群中與膚色相關(guān)的基因型有3×3×3=27(種),A正確;
膚色深淺與顯性基因個數(shù)有關(guān),由于有三對等位基因控制,所以顯性基因個數(shù)有6個、5個、4個、3個、2個、1個、0個,共7種情況,所以有7種表型,B正確;
由于顯性基因的比例未知,人群中顯性基因個數(shù)為4的個體的比例不能判斷,C錯誤;
由于三對等位基因獨(dú)立遺傳,所以三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D正確。
14.某種二倍體植物的n個不同性狀由n對獨(dú)立遺傳的基因控制(雜合子表現(xiàn)顯性性狀)。已知植株A的n對基因均雜合。理論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植株A的測交子代會出現(xiàn)2n種不同表型的個體
B.n越大,植株A測交子代中不同表型個體數(shù)目彼此之間的差異越大
C.植株A測交子代中n對基因均雜合的個體數(shù)和純合子的個體數(shù)相等
D.n≥2時,植株A的測交子代中雜合子的個體數(shù)多于純合子的個體數(shù)
B
解析:若n=1,則植株A測交會出現(xiàn)2(21)種不同的表型,若n=2,則植株A測交會出現(xiàn)4(22)種不同的表型,以此類推,當(dāng)n對等位基因測交時,會出現(xiàn)2×2×2×2×…=2n(種)不同的表型,A正確;
n越大,植株A測交子代中表型的種類數(shù)目越多,但各表型的比例相等,與n的大小無關(guān),B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平县| 闵行区| 尼勒克县| 信阳市| 鹤山市| 中阳县| 沁源县| 邵武市| 砚山县| 南江县| 临城县| 蒲城县| 横山县| 新源县| 双鸭山市| 出国| 客服| 郎溪县| 满城县| 红安县| 东港市| 莱西市| 乌兰察布市| 黄石市| 永寿县| 巴林左旗| 民乐县| 塔城市| 永和县| 建德市| 湖北省| 阳谷县| 东安县| 阳山县| 文昌市| 盱眙县| 建水县| 弋阳县| 韩城市| 青阳县| 昌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