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秋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下冊期末綜合素質評價(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秋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下冊期末綜合素質評價(含答案)

資源簡介

九下期末綜合素質評價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刷臉時代”已經到來,人臉識別在銀行、景區、校園等越來越多的場景落地應用,其原理是根據不同人的臉具有獨特的性狀特征,則決定人臉這一性狀特征的是( )
A. B. 基因 C. 蛋白質 D. 大腦
2.電纜細菌(如圖)被稱為黑臭河道修復菌,它的棲息環境很廣泛,是一種存在于河道、湖泊、海洋等沉積物中的單細胞微生物,一般長,長度僅為人的頭發直徑的0.01。電纜細菌中含有轉移電子的結構,可以使沉積物中的硫化物快速氧化為硫酸鹽,從而緩解黑臭。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河道、湖泊、海洋中所有的細菌是一個種群
B. 與植物細胞相比,細菌細胞缺少遺傳物質
C. 電纜細菌通過分裂的方式進行繁殖
D. 人類利用電纜傳輸電能肯定是從電纜細菌的電子傳輸功能中得到的啟發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第3、4題。
2024年3月7日,新英格蘭醫學雜志首次報告了微塑料廣泛存在于動脈粥樣斑塊患者中,使心腦血管病風險提高數倍。“微塑料”是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顆粒物,在塑料制品生產和使用中會大量產生。納米級微塑料能被植物根部吸收,也易被蚯蚓等土壤動物攝入。因其在生物體內難以分解,從而會影響動植物生長及人類健康。如圖為某地微塑料的遷移示意圖。
3.圖中微塑料遷移到人體內通過的食物鏈條數有( )
A. 3條 B. 4條 C. 6條 D. 8條
4.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
A. 微塑料不會在生物體內富集
B. 微塑料在植物體內的含量最高
C. 微塑料會造成大氣、土壤等污染
D. 微塑料只能通過消化系統進入人體
5.下列關于傳染病和免疫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唾液中溶菌酶的殺菌作用和接種麻疹疫苗預防麻疹,都屬于特異性免疫
B. 加強鍛煉增強免疫力、搞好個人衛生都是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
C. 目前可能直接或間接接觸到艾滋病患者或攜帶者的人都是艾滋病易感人群
D. 免疫對人體總是有益的,人體的免疫功能越強越好
6.海鬣蜥分布于科隆群島,由南美陸生鬣蜥演化而來。海鬣蜥長有兩對巨大的爪子,使它們能緊緊地抓住巖石,去吃水邊的海草。而南美大陸上的鬣蜥爪子卻比較小,使它們能夠爬樹吃樹葉。關于海鬣蜥的演化,下列認識合理的是( )
A. 海鬣蜥巨大的爪子可以遺傳給后代
B. 海鬣蜥的后代中不可能存在爪子小的
C. 由于高度適應環境,海鬣蜥已停止演化
D. 為了能吃到海草,海鬣蜥演化出了巨大的爪子
7.將圖片中的序號與表格中的內容相對應,符合如圖所示關系的是( )
選項 ① ② ③ ④ ⑤
A 生態系統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生產者 消費者
B 動物細胞 細胞核 細胞質 葉綠體 液泡
C 種子植物 藻類植物 苔蘚植物 葫蘆蘚 水綿
D 消化系統 消化腺消 化道 小腸 胃
8.一個國家的人口數量變化影響著國家的經濟與環境。如圖反映的是我國1960年到2050年總人口數量和人口增長率的變化及趨勢。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從趨勢看,我國的人口數量已處在最高位
B. 1970年前后是我國人口增長的一個高峰期
C. 人口增長率趨勢下降時,人口數量一定減少
D. 2010年前后我國人口數量已經開始下降
9.當你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時,正確的急救措施及順序是( )
①仰臥平躺 ②打“120”急救電話
③口對口吹氣 ④清除口、鼻內的異物和污物
A. ①③④②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③④
10.“引體向上”是一項體育運動。下列關于人完成該項運動的描述錯誤的是( )
A. 只有上肢骨骼參與 B. 有多組骨骼肌群參與
C. 需要多個系統的配合 D. 需要神經系統的調節
11.人乳鐵蛋白是人類母乳中的一種天然蛋白,不僅能提高機體免疫力,還是嬰幼兒生長發育不可或缺的成分。如圖是科學家利用先進的生物技術,獲得含有人乳鐵蛋白牛奶的過程示意圖。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說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B. 能產人乳鐵蛋白的變異不可遺傳給后代
C. 該過程采用了克隆技術
D. 該過程與雜交水稻運用的生物技術一致
12.下列現象與假說對應正確的有( )
①所有星系都在遠離地球而去,星系越遠,退行的速度越快——大爆炸宇宙論
②高山上發現海洋生物化石——海底擴張學說
③大西洋兩岸大陸輪廓的可拼合性——板塊學說
④發現了處于爬行類和鳥類過渡類型的始祖鳥化石——達爾文進化論
⑤地球有晝夜更替現象——地球是一個球體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⑤
13.下列關于非傳染性疾病、防護與急救的認識正確的是( )
A. 腫瘤細胞都會不斷分化并轉移侵犯新的組織
B. 食用農藥超標的西瓜引起的中毒屬于細菌性食物中毒
C. 麻杏止咳片的包裝盒上有“”標志,它屬于非處方藥
D. 遇到有人觸電倒下時,應立即用手拉起觸電者
14.自然界中樹木種類繁多,它們的樹冠、樹葉、果實的形狀千變萬化,但幾乎所有樹木的樹干都是圓柱形的。某同學對此作出的解釋中,錯誤的是( )
A. 圓柱形樹干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B. 所有具有圓柱形樹干的植物體內基因都相同
C. 圓柱形樹干有利于樹木生長
D. 圓柱形樹干是植物對環境的一種適應
15.小青同學感染了流感病毒,他到藥店買了一些頭孢類抗生素,可是吃了幾天后并沒有減輕鼻塞、頭痛等癥狀,其原因可能是( )
A. 這種抗生素的藥性不夠
B. 抗生素失效了
C. 流感病毒有很強的抗藥性
D. 抗生素不能抑制病毒的生長和繁殖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共40分)
16.(6分)
(1) 較早出現的單細胞動物和腔腸動物大多生活在水中,而較晚出現的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大多生活在陸地上。從生物生活環境的變化可以看出,生物進化的趨勢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較早出現的藻類植物結構簡單,沒有器官的分化,而較晚出現的被子植物結構復雜,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的分化。從生物體的結構組成可以看出,生物進化的趨勢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研究發現,在古老的地層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現,而高等生物則出現在較近的地層中。從這一研究結果可以看出,生物進化的趨勢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17.(6分)我國海域試開采“可燃冰”獲得成功,預計在2030年以前“可燃冰”資源會得到商業性開發利用,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能源危機。“可燃冰”中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
(1) 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煤、_ _ 和天然氣等。
(2) 甲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可燃冰”屬于未來的新能源,下列不屬于新能源的是_ _ _ _ (填字母)。
A. 汽油 B. 太陽能 C. 氫能 D. 核能
18.(8分)如圖是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示意圖,該技術將生物產生的廢物變成可利用的營養資源,增加了養殖塘的總產量。
(1) 上述養殖塘中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共同構成了一個_ _ 。整個養殖塘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中,蝦蟹產生的殘餌、糞便、代謝產物等都屬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請寫出該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蝦類常見的傳染病有白斑病等,是由病毒引起的;也有紅腿病等是由細菌引起的。某些養殖戶會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來進行預防和治療,對此你認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填字母)。
A. 抗生素可以有效治療白斑病
B. 濫用抗生素會使某些病原體產生耐藥性
C. 抗生素能夠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D. 長期投喂含抗生素的飼料可以增強動物的免疫力
19.(6分)番茄果實是我們熟悉的果蔬。
(1) 成熟的番茄果皮顏色有紅、有黃,這種性狀由上的_ _ 決定。
(2) 番茄植株開花后,待雌蕊中的卵細胞受精完成,花的其他結構先后枯萎或凋落,_ _ 發育成果實。
(3) 番茄幼苗可用嫁接等方法培育,嫁接屬于_ _ (填“有性”或“無性”)生殖。
20.(6分)春季是流感高發期,注射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預防流感。注射后,醫生會在扎針處按壓一塊脫脂棉球,可以快速止血。
(1) 扎針處的血能止住,是由于血液中的_ _ _ _ _ _ (填血細胞名稱)發揮了作用。
(2) 從傳染病預防措施看,注射流感疫苗屬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接種流感疫苗2周左右會在體內產生抗體,抵抗流感病毒的侵襲,這種免疫屬于_ _ _ _ _ _ _ _ (填“特異性免疫”或“非特異性免疫”)。
21.(4分)現在大部分馬體型高大,體格健壯,奔跑如飛。科學家已經找到了與現代馬相似的動物的前肢骨骼化石,同時也已經確定了化石中的動物生存的大致時期(如下表所示),這些動物可能是現代馬的祖先。
動物名稱 始祖馬 漸新馬 草原古馬 真馬(現代馬)
生存的時期 5 500萬年到5 000萬年前 3 900萬年到3 100萬年前 1 900萬年到1 100萬年前 200萬年前到現在
前肢的骨骼
(1) 科學家在研究馬的進化的過程中,主要是采用了比較_ _ 的方法。
(2) 下列關于進化論的說法正確的是_ _ _ _ (填字母)。
A. 眼見為實,只有我們親眼看到物種的演變過程才能相信進化論
B. 進化論是針對動物和植物的,不適用于人類
C. 進化論是建立在廣泛證據上的科學理論
D. 進化論是已經通過科學家驗證的理論
22.(4分)下圖表示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對長頸鹿進化歷程的解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 圖1所示的長頸鹿個體,頸的長短不同,這種個體之間性狀上的差異是可_ _ 的。
(2) 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圖3所示的現象: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38分)
23.(8分)據人類推測,原始地球的大氣成分主要是氫氣、氦氣、甲烷和氨氣,且不含游離氧。1953年,米勒向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通入甲烷、氫氣、氨氣、水蒸氣等模擬原始大氣的成分,通過放電和照射紫外線的方式代替原始地球的環境條件,獲得了多種氨基酸。據此回答:
(1) 下列對米勒所做實驗的解釋錯誤的是_ _ _ _ (填字母)。
A. ①內模擬了原始大氣及閃電
B. ②內模擬了原始大氣中水蒸氣凝結降雨的過程
C. ③內模擬了原始海洋
D. ④內產生了多種蛋白質
(2) 若實驗裝置內的氣體中有氧氣存在,則實驗過程中極有可能發生_ _ 。
(3) 實驗獲得了多種氨基酸,從生命起源的角度可得出的結論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4) 1972年,米勒做了另一個實驗:把早期地球可能含有的氨氣和氰化物(一種小分子)的混合溶液密封于小瓶內,置于的低溫下達25年之久,結果小瓶內生成了生命的基本物質和蛋白質的組成成分——堿基和氨基酸,據此可推測: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4.(6分)通過觀察酵母菌種群,分析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小明做了如下實驗:①向A試管內加入無菌葡萄糖培養液,B試管內加入無菌水;②向兩支試管內分別注入酵母菌培養物,輕輕振蕩;③將兩支試管放在的恒溫箱中;④每隔24小時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養液,制成裝片后在顯微鏡下進行細胞計數,并多次計數取平均值。下表中的數據是在有氧條件下培養測得的酵母菌種群數量個/,請回答下列問題:
培養時間/天 1 2 3 4 5 6 7 8
A試管 0.8 5.2 5.6 4.8 2.0 0.8 0.4 0.08
B試管 0.8 0.4 0.1 0 0 0 0 0
(1) 酵母菌這種單細胞生物屬于_ _ (填“細菌”或“真菌”)。
(2) 與A試管對比,B試管中酵母菌種群數量逐漸減少到0的主要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選擇酵母菌為實驗材料,是由于酵母菌的生長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假如每天所取的少量酵母菌培養液對試管中酵母菌的生活影響可忽略不計,請分析A試管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的原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5.(10分)滅活疫苗一般在的條件下保存和運輸。某探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未經冷藏的疫苗的危害,設計了探究實驗:將10只小白鼠平均分成2組,做如下處理后,在相同條件下飼養。
組別 第一次注射(適量且等量) 第二次注射(等量)
A 冷藏的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
B 未經冷藏的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
(1) 合格的疫苗注入人體后,疫苗相當于_ _ 。
(2) 實驗鼠的大小、性別及健康狀況等應該_ _ 。
(3) 可以預測,經過一段時間后,_ _ _ _ 組小白鼠將會患上乙肝,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4) 有同學提出可注射青霉素等抗生素為患有乙肝的小白鼠進行治療,這種治療方法可行嗎?_ _ _ _ _ _ 。
26.(8分)為了研究生物能否自然發生,歷史上曾經做過許多實驗。
①雷迪的實驗:如圖甲所示,將兩塊相同的肉放入兩個相同的瓶子內。一個瓶子用紗布封口,蒼蠅不能進入;另一個瓶子敞口,蒼蠅能進入。一段時間后,沒有封紗布的瓶子內有了蛆。
②尼達姆的實驗:如圖乙所示,將煮沸的肉湯放入瓶中,立刻用軟木塞塞住瓶口。幾天后,打開瓶塞,發現肉湯中滋生了大量微生物。
③斯巴蘭扎尼的實驗:如圖丙所示,將肉湯放入圓底燒瓶中,然后高溫灼燒瓶口使其封閉。第一次加熱至沸騰2分鐘,幾天后肉湯中仍發現了微生物;第二次加熱至沸騰1小時,幾天后肉湯中沒有發現微生物。
④巴斯德的實驗:如圖丁所示,將肉湯放入鵝頸瓶中,加熱至沸騰1小時,幾天后肉湯中未發現微生物。
回答下列問題:
(1) 雷迪的實驗,用兩個瓶子做實驗的目的是_ _ _ _ _ _ _ _ 。
(2) 尼達姆的實驗(填“能”或“不能”)支持生物會自然發生的觀點。
(3) 斯巴蘭扎尼的實驗對尼達姆的實驗改進是基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的猜想。
(4) 巴斯德的實驗中將瓶頸折斷,幾天后,鵝頸瓶中(填“會”或“不會”)出現微生物。
27.(6分)安樂蜥是一類樹棲性蜥蜴,其體表顏色會隨情緒及周邊環境改變,常被稱作“美洲變色龍”。
(1) 安樂蜥的趾寬大,爪尖銳,趾墊上有小鉤,有利于攀附,這說明生物體的形態結構與功能相_ _ 。
(2) 巴哈馬群島每年的六月到十一月是颶風季節,生活在該島的安樂蜥與其他地方的同類相比,前肢長度更長、后肢長度更短、前肢趾墊面積更大。小寧想驗證安樂蜥的該形態特征是否與颶風有關,設計如下實驗:
步驟一:選取一定數目、_ _ (填“相同”或“不同”)形態特征的安樂蜥攀附在木棍上面。
步驟二:用大功率吹風機冷風擋以一定強度的風吹安樂蜥,模擬颶風環境。
步驟三:一定時間后停止吹風,記錄每只安樂蜥在木棍上停留的時間。
步驟四:分別統計每只安樂蜥的前肢長度、后肢長度、趾墊面積的大小。
結果預測:若實驗結果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則說明小寧的猜想是正確的,颶風對安樂蜥確實具有定向選擇作用。
四、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37分)
28.(8分)閱讀下列有關炭疽病的敘述,回答下列問題:
炭疽病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急性傳染病,牛、馬、羊等草食牲畜最易感染此病,主要癥狀為高熱、黏膜紫黑、呼吸困難等,常常因來不及醫治而死亡。人類接觸病畜的皮毛或進食未煮熟的病畜肉類會感染炭疽病。所以,因感染此病而死亡的牲畜,其尸體一定要燒毀或深埋。法國著名科學家巴斯德對炭疽病等進行過深入研究,發明了制造疫苗的方法和預防接種的方法?,F在,健畜可通過接種減毒的炭疽桿菌疫苗進行預防。
(1) 病原體經物理、化學等方法處理后,毒性減低,稱為_ _ 。它不具備感染性,經注射、口服、鼻吸等方法進入健畜體內,使健畜體內產生相應的_ _ 。
(2) 按傳播途徑分,炭疽病是一種_ _ 傳染病。傳染病的特點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9.(6分)圖甲為某生態系統的組成示意圖(只畫出部分生物),圖乙為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 該生態系統中所有的生物組成了一個_ _ 。
(2) 圖甲中包含鷹的最短的食物鏈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碳元素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在自然界中循環的。圖乙中可表示二氧化碳從自然環境進入生物群落的途徑是_ _ _ _ (填數字序號)。
30.(10分)為了治理水污染,相關部門在某些河段建起了生物浮床(如圖所示)。
(1) 河水中的重金屬可通過植物(填器官名稱)的吸收而減少,而河水中的有機物可被植物根系間生活著的細菌和真菌——生態系統中的_ _ _ _ _ _ 降解。
(2) 浮床下方水體中藻類植物的數量遠低于沒有浮床的水域,這主要是受_ _ 這一非生物因素的影響。
(3) 有人提出可以將浮床上的植物加工成豬飼料,遭到了眾人的反對,因為這樣做會使重金屬通過_ _ _ _ _ _ 傳遞和積累,最終危害人體健康。
(4) 作為中學生,你會以怎樣的實際行動保護好我們的母親河: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寫一條即可)。
31.(5分)北京冬奧會是迄今為止第一個實現“碳中和”的冬奧會。為了兌現“綠色辦奧”的莊嚴承諾,北京市的人民和企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1) 北京首鋼是以燃燒大量化石燃料進行工業生產的,為改善北京空氣質量而進行了整體搬遷,目的是減少_ _ _ _ _ _ _ _ 的排放。
(2) 如圖是自然界的碳循環示意圖。任何物質都具有兩面性,二氧化碳對人類的正面影響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等,而不利影響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任寫一點)。
(3) “氧循環”和“碳循環”是自然界存在的兩個重要循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 _ (填字母)。
A. 每個人都在參與碳、氧循環
B. 碳、氧循環過程中各元素守恒,其質量不變
C. 碳、氧循環有利于維持大氣中氧氣、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對穩定
D. 綠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總數增加
(4) 降低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兩個方向:一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請寫出一條你能做到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途徑: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2.(8分)太陽能作為一種新能源,已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生活中。某太陽能熱水器的相關數據如表所示。已知該太陽能熱水器每平方米的面積在內得到的太陽輻射能平均為,若每天接收太陽能的時間按計算,正常情況下一天內該熱水器能把初溫為的滿箱水加熱到。
真空管尺寸(直徑、長度) 規格(支管) 15
外形尺寸(長、寬、高) 保溫層厚度
水箱容量 采光面積
求:[已知,
(1) 水箱中水的質量。
(2) 正常情況下,一天內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熱量。
(3) 該太陽能熱水器的效率。
九下期末綜合素質評價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刷臉時代”已經到來,人臉識別在銀行、景區、校園等越來越多的場景落地應用,其原理是根據不同人的臉具有獨特的性狀特征,則決定人臉這一性狀特征的是( )
A. B. 基因 C. 蛋白質 D. 大腦
【答案】B
2.電纜細菌(如圖)被稱為黑臭河道修復菌,它的棲息環境很廣泛,是一種存在于河道、湖泊、海洋等沉積物中的單細胞微生物,一般長,長度僅為人的頭發直徑的0.01。電纜細菌中含有轉移電子的結構,可以使沉積物中的硫化物快速氧化為硫酸鹽,從而緩解黑臭。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河道、湖泊、海洋中所有的細菌是一個種群
B. 與植物細胞相比,細菌細胞缺少遺傳物質
C. 電纜細菌通過分裂的方式進行繁殖
D. 人類利用電纜傳輸電能肯定是從電纜細菌的電子傳輸功能中得到的啟發
【答案】C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第3、4題。
2024年3月7日,新英格蘭醫學雜志首次報告了微塑料廣泛存在于動脈粥樣斑塊患者中,使心腦血管病風險提高數倍?!拔⑺芰稀笔侵睆叫∮?毫米的塑料顆粒物,在塑料制品生產和使用中會大量產生。納米級微塑料能被植物根部吸收,也易被蚯蚓等土壤動物攝入。因其在生物體內難以分解,從而會影響動植物生長及人類健康。如圖為某地微塑料的遷移示意圖。
3.圖中微塑料遷移到人體內通過的食物鏈條數有( )
A. 3條 B. 4條 C. 6條 D. 8條
4.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
A. 微塑料不會在生物體內富集
B. 微塑料在植物體內的含量最高
C. 微塑料會造成大氣、土壤等污染
D. 微塑料只能通過消化系統進入人體
【答案】3.A
4.C
5.下列關于傳染病和免疫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唾液中溶菌酶的殺菌作用和接種麻疹疫苗預防麻疹,都屬于特異性免疫
B. 加強鍛煉增強免疫力、搞好個人衛生都是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
C. 目前可能直接或間接接觸到艾滋病患者或攜帶者的人都是艾滋病易感人群
D. 免疫對人體總是有益的,人體的免疫功能越強越好
【答案】C
6.海鬣蜥分布于科隆群島,由南美陸生鬣蜥演化而來。海鬣蜥長有兩對巨大的爪子,使它們能緊緊地抓住巖石,去吃水邊的海草。而南美大陸上的鬣蜥爪子卻比較小,使它們能夠爬樹吃樹葉。關于海鬣蜥的演化,下列認識合理的是( )
A. 海鬣蜥巨大的爪子可以遺傳給后代
B. 海鬣蜥的后代中不可能存在爪子小的
C. 由于高度適應環境,海鬣蜥已停止演化
D. 為了能吃到海草,海鬣蜥演化出了巨大的爪子
【答案】A
7.將圖片中的序號與表格中的內容相對應,符合如圖所示關系的是( )
選項 ① ② ③ ④ ⑤
A 生態系統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生產者 消費者
B 動物細胞 細胞核 細胞質 葉綠體 液泡
C 種子植物 藻類植物 苔蘚植物 葫蘆蘚 水綿
D 消化系統 消化腺消 化道 小腸 胃
【答案】D
8.一個國家的人口數量變化影響著國家的經濟與環境。如圖反映的是我國1960年到2050年總人口數量和人口增長率的變化及趨勢。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從趨勢看,我國的人口數量已處在最高位
B. 1970年前后是我國人口增長的一個高峰期
C. 人口增長率趨勢下降時,人口數量一定減少
D. 2010年前后我國人口數量已經開始下降
【答案】B
9.當你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時,正確的急救措施及順序是( )
①仰臥平躺 ②打“120”急救電話
③口對口吹氣 ④清除口、鼻內的異物和污物
A. ①③④②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③④
【答案】B
10.“引體向上”是一項體育運動。下列關于人完成該項運動的描述錯誤的是( )
A. 只有上肢骨骼參與 B. 有多組骨骼肌群參與
C. 需要多個系統的配合 D. 需要神經系統的調節
【答案】A
11.人乳鐵蛋白是人類母乳中的一種天然蛋白,不僅能提高機體免疫力,還是嬰幼兒生長發育不可或缺的成分。如圖是科學家利用先進的生物技術,獲得含有人乳鐵蛋白牛奶的過程示意圖。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說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B. 能產人乳鐵蛋白的變異不可遺傳給后代
C. 該過程采用了克隆技術
D. 該過程與雜交水稻運用的生物技術一致
【答案】A
【點撥】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狀,包括它們的外觀、行為和生理功能。在這個例子中,通過將人乳鐵蛋白基因導入牛的受精卵,科學家能夠改變牛產生的牛奶的性狀,使其含有人乳鐵蛋白,說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正確;由于人乳鐵蛋白基因已經被導入到牛的基因組中,并且通過顯微注射導入到受精卵,這個過程可以產生遺傳給后代的變異,因此如果這種基因改造的牛被用于繁殖,其后代理論上也能夠產生含有人乳鐵蛋白的牛奶,錯誤;克隆通常指的是通過核移植或體細胞核移植技術產生與供體基因完全相同的個體,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只是將特定的基因導入到牛的受精卵中,并沒有提到核移植或體細胞核移植,錯誤;該過程運用了轉基因技術,雜交水稻運用的是雜交技術,故所運用的生物技術不一致,錯誤。
12.下列現象與假說對應正確的有( )
①所有星系都在遠離地球而去,星系越遠,退行的速度越快——大爆炸宇宙論
②高山上發現海洋生物化石——海底擴張學說
③大西洋兩岸大陸輪廓的可拼合性——板塊學說
④發現了處于爬行類和鳥類過渡類型的始祖鳥化石——達爾文進化論
⑤地球有晝夜更替現象——地球是一個球體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⑤
【答案】C
13.下列關于非傳染性疾病、防護與急救的認識正確的是( )
A. 腫瘤細胞都會不斷分化并轉移侵犯新的組織
B. 食用農藥超標的西瓜引起的中毒屬于細菌性食物中毒
C. 麻杏止咳片的包裝盒上有“”標志,它屬于非處方藥
D. 遇到有人觸電倒下時,應立即用手拉起觸電者
【答案】C
14.自然界中樹木種類繁多,它們的樹冠、樹葉、果實的形狀千變萬化,但幾乎所有樹木的樹干都是圓柱形的。某同學對此作出的解釋中,錯誤的是( )
A. 圓柱形樹干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B. 所有具有圓柱形樹干的植物體內基因都相同
C. 圓柱形樹干有利于樹木生長
D. 圓柱形樹干是植物對環境的一種適應
【答案】B
15.小青同學感染了流感病毒,他到藥店買了一些頭孢類抗生素,可是吃了幾天后并沒有減輕鼻塞、頭痛等癥狀,其原因可能是( )
A. 這種抗生素的藥性不夠
B. 抗生素失效了
C. 流感病毒有很強的抗藥性
D. 抗生素不能抑制病毒的生長和繁殖
【答案】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共40分)
16.(6分)
(1) 較早出現的單細胞動物和腔腸動物大多生活在水中,而較晚出現的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大多生活在陸地上。從生物生活環境的變化可以看出,生物進化的趨勢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較早出現的藻類植物結構簡單,沒有器官的分化,而較晚出現的被子植物結構復雜,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的分化。從生物體的結構組成可以看出,生物進化的趨勢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研究發現,在古老的地層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現,而高等生物則出現在較近的地層中。從這一研究結果可以看出,生物進化的趨勢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答案】(1) 從水生到陸生
(2) 從簡單到復雜
(3) 從低等到高等
17.(6分)我國海域試開采“可燃冰”獲得成功,預計在2030年以前“可燃冰”資源會得到商業性開發利用,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能源危機?!翱扇急敝械闹饕扇汲煞质羌淄?。
(1) 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煤、_ _ 和天然氣等。
(2) 甲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可燃冰”屬于未來的新能源,下列不屬于新能源的是_ _ _ _ (填字母)。
A. 汽油 B. 太陽能 C. 氫能 D. 核能
【答案】(1) 石油
(2)
(3) A
18.(8分)如圖是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示意圖,該技術將生物產生的廢物變成可利用的營養資源,增加了養殖塘的總產量。
(1) 上述養殖塘中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共同構成了一個_ _ 。整個養殖塘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中,蝦蟹產生的殘餌、糞便、代謝產物等都屬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請寫出該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蝦類常見的傳染病有白斑病等,是由病毒引起的;也有紅腿病等是由細菌引起的。某些養殖戶會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來進行預防和治療,對此你認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填字母)。
A. 抗生素可以有效治療白斑病
B. 濫用抗生素會使某些病原體產生耐藥性
C. 抗生素能夠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D. 長期投喂含抗生素的飼料可以增強動物的免疫力
【答案】(1) 群落;非生物物質和能量
(2) 浮游植物 浮游動物 三疣梭子蟹(合理即可)
(3) BC
【解析】
(3) 【點撥】抗生素只對細菌起作用,不能殺死病毒,錯誤;在抗生素剛被使用的時候,能夠殺死大多數類型的細菌,但少數細菌由于具有抵抗抗生素的變異品種存在,不能被抗生素殺死而生存下來,并將這些變異遺傳給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藥性的個體,經過抗生素的長期選擇,就形成了抗藥性強的細菌,正確;抗生素能夠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正確;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過度依賴抗生素或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會破壞動物腸道微生物菌群,造成動物機體免疫力下降,錯誤。
19.(6分)番茄果實是我們熟悉的果蔬。
(1) 成熟的番茄果皮顏色有紅、有黃,這種性狀由上的_ _ 決定。
(2) 番茄植株開花后,待雌蕊中的卵細胞受精完成,花的其他結構先后枯萎或凋落,_ _ 發育成果實。
(3) 番茄幼苗可用嫁接等方法培育,嫁接屬于_ _ (填“有性”或“無性”)生殖。
【答案】(1) 基因
(2) 子房
(3) 無性
20.(6分)春季是流感高發期,注射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預防流感。注射后,醫生會在扎針處按壓一塊脫脂棉球,可以快速止血。
(1) 扎針處的血能止住,是由于血液中的_ _ _ _ _ _ (填血細胞名稱)發揮了作用。
(2) 從傳染病預防措施看,注射流感疫苗屬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接種流感疫苗2周左右會在體內產生抗體,抵抗流感病毒的侵襲,這種免疫屬于_ _ _ _ _ _ _ _ (填“特異性免疫”或“非特異性免疫”)。
【答案】(1) 血小板
(2) 保護易感人群
(3) 特異性免疫
21.(4分)現在大部分馬體型高大,體格健壯,奔跑如飛??茖W家已經找到了與現代馬相似的動物的前肢骨骼化石,同時也已經確定了化石中的動物生存的大致時期(如下表所示),這些動物可能是現代馬的祖先。
動物名稱 始祖馬 漸新馬 草原古馬 真馬(現代馬)
生存的時期 5 500萬年到5 000萬年前 3 900萬年到3 100萬年前 1 900萬年到1 100萬年前 200萬年前到現在
前肢的骨骼
(1) 科學家在研究馬的進化的過程中,主要是采用了比較_ _ 的方法。
(2) 下列關于進化論的說法正確的是_ _ _ _ (填字母)。
A. 眼見為實,只有我們親眼看到物種的演變過程才能相信進化論
B. 進化論是針對動物和植物的,不適用于人類
C. 進化論是建立在廣泛證據上的科學理論
D. 進化論是已經通過科學家驗證的理論
【答案】(1) 化石
(2) C
22.(4分)下圖表示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對長頸鹿進化歷程的解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 圖1所示的長頸鹿個體,頸的長短不同,這種個體之間性狀上的差異是可_ _ 的。
(2) 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圖3所示的現象: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答案】(1) 遺傳
(2) 生存競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38分)
23.(8分)據人類推測,原始地球的大氣成分主要是氫氣、氦氣、甲烷和氨氣,且不含游離氧。1953年,米勒向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通入甲烷、氫氣、氨氣、水蒸氣等模擬原始大氣的成分,通過放電和照射紫外線的方式代替原始地球的環境條件,獲得了多種氨基酸。據此回答:
(1) 下列對米勒所做實驗的解釋錯誤的是_ _ _ _ (填字母)。
A. ①內模擬了原始大氣及閃電
B. ②內模擬了原始大氣中水蒸氣凝結降雨的過程
C. ③內模擬了原始海洋
D. ④內產生了多種蛋白質
(2) 若實驗裝置內的氣體中有氧氣存在,則實驗過程中極有可能發生_ _ 。
(3) 實驗獲得了多種氨基酸,從生命起源的角度可得出的結論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4) 1972年,米勒做了另一個實驗:把早期地球可能含有的氨氣和氰化物(一種小分子)的混合溶液密封于小瓶內,置于的低溫下達25年之久,結果小瓶內生成了生命的基本物質和蛋白質的組成成分——堿基和氨基酸,據此可推測: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答案】(1) D
(2) 爆炸
(3) 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從無機小分子物質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是完全可能實現的
(4) 地球上的原始生命也可能起源于低溫條件下
24.(6分)通過觀察酵母菌種群,分析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小明做了如下實驗:①向A試管內加入無菌葡萄糖培養液,B試管內加入無菌水;②向兩支試管內分別注入酵母菌培養物,輕輕振蕩;③將兩支試管放在的恒溫箱中;④每隔24小時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養液,制成裝片后在顯微鏡下進行細胞計數,并多次計數取平均值。下表中的數據是在有氧條件下培養測得的酵母菌種群數量個/,請回答下列問題:
培養時間/天 1 2 3 4 5 6 7 8
A試管 0.8 5.2 5.6 4.8 2.0 0.8 0.4 0.08
B試管 0.8 0.4 0.1 0 0 0 0 0
(1) 酵母菌這種單細胞生物屬于_ _ (填“細菌”或“真菌”)。
(2) 與A試管對比,B試管中酵母菌種群數量逐漸減少到0的主要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選擇酵母菌為實驗材料,是由于酵母菌的生長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假如每天所取的少量酵母菌培養液對試管中酵母菌的生活影響可忽略不計,請分析A試管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的原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答案】(1) 真菌
(2) B試管中沒有葡萄糖,缺少酵母菌生存所需的營養物質
(3) 開始時,試管中營養充足、空間充裕、條件適宜,因此酵母菌大量繁殖,種群數量增加,隨著酵母菌種群數量的不斷增多,營養消耗,空間擁擠等生存條件惡化,種群數量減少(合理即可 )
25.(10分)滅活疫苗一般在的條件下保存和運輸。某探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未經冷藏的疫苗的危害,設計了探究實驗:將10只小白鼠平均分成2組,做如下處理后,在相同條件下飼養。
組別 第一次注射(適量且等量) 第二次注射(等量)
A 冷藏的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
B 未經冷藏的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
(1) 合格的疫苗注入人體后,疫苗相當于_ _ 。
(2) 實驗鼠的大小、性別及健康狀況等應該_ _ 。
(3) 可以預測,經過一段時間后,_ _ _ _ 組小白鼠將會患上乙肝,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4) 有同學提出可注射青霉素等抗生素為患有乙肝的小白鼠進行治療,這種治療方法可行嗎?_ _ _ _ _ _ 。
【答案】(1) 抗原
(2) 相同
(3) B;未經冷藏的乙肝疫苗已經失效,不能使該組小白鼠產生相應的抗體
(4) 不可行
26.(8分)為了研究生物能否自然發生,歷史上曾經做過許多實驗。
①雷迪的實驗:如圖甲所示,將兩塊相同的肉放入兩個相同的瓶子內。一個瓶子用紗布封口,蒼蠅不能進入;另一個瓶子敞口,蒼蠅能進入。一段時間后,沒有封紗布的瓶子內有了蛆。
②尼達姆的實驗:如圖乙所示,將煮沸的肉湯放入瓶中,立刻用軟木塞塞住瓶口。幾天后,打開瓶塞,發現肉湯中滋生了大量微生物。
③斯巴蘭扎尼的實驗:如圖丙所示,將肉湯放入圓底燒瓶中,然后高溫灼燒瓶口使其封閉。第一次加熱至沸騰2分鐘,幾天后肉湯中仍發現了微生物;第二次加熱至沸騰1小時,幾天后肉湯中沒有發現微生物。
④巴斯德的實驗:如圖丁所示,將肉湯放入鵝頸瓶中,加熱至沸騰1小時,幾天后肉湯中未發現微生物。
回答下列問題:
(1) 雷迪的實驗,用兩個瓶子做實驗的目的是_ _ _ _ _ _ _ _ 。
(2) 尼達姆的實驗(填“能”或“不能”)支持生物會自然發生的觀點。
(3) 斯巴蘭扎尼的實驗對尼達姆的實驗改進是基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的猜想。
(4) 巴斯德的實驗中將瓶頸折斷,幾天后,鵝頸瓶中(填“會”或“不會”)出現微生物。
【答案】(1) 設置對照組
(2) 能
(3) 微生物可能來自軟木塞(或加熱時間不夠長,合理即可)
(4) 會
27.(6分)安樂蜥是一類樹棲性蜥蜴,其體表顏色會隨情緒及周邊環境改變,常被稱作“美洲變色龍”。
(1) 安樂蜥的趾寬大,爪尖銳,趾墊上有小鉤,有利于攀附,這說明生物體的形態結構與功能相_ _ 。
(2) 巴哈馬群島每年的六月到十一月是颶風季節,生活在該島的安樂蜥與其他地方的同類相比,前肢長度更長、后肢長度更短、前肢趾墊面積更大。小寧想驗證安樂蜥的該形態特征是否與颶風有關,設計如下實驗:
步驟一:選取一定數目、_ _ (填“相同”或“不同”)形態特征的安樂蜥攀附在木棍上面。
步驟二:用大功率吹風機冷風擋以一定強度的風吹安樂蜥,模擬颶風環境。
步驟三:一定時間后停止吹風,記錄每只安樂蜥在木棍上停留的時間。
步驟四:分別統計每只安樂蜥的前肢長度、后肢長度、趾墊面積的大小。
結果預測:若實驗結果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則說明小寧的猜想是正確的,颶風對安樂蜥確實具有定向選擇作用。
【答案】(1) 適應
(2) 不同;前肢長度更長、后肢長度更短、前肢趾墊面積更大的安樂蜥在木棍上停留的時間更長
四、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37分)
28.(8分)閱讀下列有關炭疽病的敘述,回答下列問題:
炭疽病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急性傳染病,牛、馬、羊等草食牲畜最易感染此病,主要癥狀為高熱、黏膜紫黑、呼吸困難等,常常因來不及醫治而死亡。人類接觸病畜的皮毛或進食未煮熟的病畜肉類會感染炭疽病。所以,因感染此病而死亡的牲畜,其尸體一定要燒毀或深埋。法國著名科學家巴斯德對炭疽病等進行過深入研究,發明了制造疫苗的方法和預防接種的方法。現在,健畜可通過接種減毒的炭疽桿菌疫苗進行預防。
(1) 病原體經物理、化學等方法處理后,毒性減低,稱為_ _ 。它不具備感染性,經注射、口服、鼻吸等方法進入健畜體內,使健畜體內產生相應的_ _ 。
(2) 按傳播途徑分,炭疽病是一種_ _ 傳染病。傳染病的特點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答案】(1) 疫苗;抗體
(2) 體表;傳染性、流行性、免疫性
29.(6分)圖甲為某生態系統的組成示意圖(只畫出部分生物),圖乙為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 該生態系統中所有的生物組成了一個_ _ 。
(2) 圖甲中包含鷹的最短的食物鏈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碳元素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在自然界中循環的。圖乙中可表示二氧化碳從自然環境進入生物群落的途徑是_ _ _ _ (填數字序號)。
【答案】(1) 群落
(2) 小麥 鼠 鷹
(3)
30.(10分)為了治理水污染,相關部門在某些河段建起了生物浮床(如圖所示)。
(1) 河水中的重金屬可通過植物(填器官名稱)的吸收而減少,而河水中的有機物可被植物根系間生活著的細菌和真菌——生態系統中的_ _ _ _ _ _ 降解。
(2) 浮床下方水體中藻類植物的數量遠低于沒有浮床的水域,這主要是受_ _ 這一非生物因素的影響。
(3) 有人提出可以將浮床上的植物加工成豬飼料,遭到了眾人的反對,因為這樣做會使重金屬通過_ _ _ _ _ _ 傳遞和積累,最終危害人體健康。
(4) 作為中學生,你會以怎樣的實際行動保護好我們的母親河: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寫一條即可)。
【答案】(1) 根;分解者
(2) 光照
(3) 食物鏈
(4) 不向河水中扔垃圾 (合理即可)
31.(5分)北京冬奧會是迄今為止第一個實現“碳中和”的冬奧會。為了兌現“綠色辦奧”的莊嚴承諾,北京市的人民和企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1) 北京首鋼是以燃燒大量化石燃料進行工業生產的,為改善北京空氣質量而進行了整體搬遷,目的是減少_ _ _ _ _ _ _ _ 的排放。
(2) 如圖是自然界的碳循環示意圖。任何物質都具有兩面性,二氧化碳對人類的正面影響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等,而不利影響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任寫一點)。
(3) “氧循環”和“碳循環”是自然界存在的兩個重要循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 _ (填字母)。
A. 每個人都在參與碳、氧循環
B. 碳、氧循環過程中各元素守恒,其質量不變
C. 碳、氧循環有利于維持大氣中氧氣、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對穩定
D. 綠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總數增加
(4) 降低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兩個方向:一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請寫出一條你能做到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途徑: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答案】(1) 二氧化碳
(2) 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會使“溫室效應”加劇(合理即可)
(3) ABC
(4) 多植樹(合理即可)
32.(8分)太陽能作為一種新能源,已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生活中。某太陽能熱水器的相關數據如表所示。已知該太陽能熱水器每平方米的面積在內得到的太陽輻射能平均為,若每天接收太陽能的時間按計算,正常情況下一天內該熱水器能把初溫為的滿箱水加熱到。
真空管尺寸(直徑、長度) 規格(支管) 15
外形尺寸(長、寬、高) 保溫層厚度
水箱容量 采光面積
求:[已知,
(1) 水箱中水的質量。
(2) 正常情況下,一天內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熱量。
(3) 該太陽能熱水器的效率。
【答案】
(1) 解:水的質量。
答:水箱中水的質量為。
(2) 正常情況下,一天內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熱量。
答:正常情況下,一天內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熱量為。
(3) 采光面積為的太陽能熱水器得到的太陽輻射能,所以,該太陽能熱水器的效率。
答:該太陽能熱水器的效率為。
第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玛县| 阿瓦提县| 伊宁县| 宁化县| 邵东县| 毕节市| 绵阳市| 梧州市| 英山县| 石城县| 中宁县| 大田县| 榕江县| 承德县| 泰顺县| 祥云县| 塔城市| 山阴县| 鄂伦春自治旗| 西青区| 榆社县| 社会| 武功县| 龙里县| 许昌市| 敦化市| 潍坊市| 育儿| 廉江市| 石狮市| 偏关县| 乌拉特后旗| 承德市| 肥城市| 墨江| 南和县| 盐津县| 呈贡县| 呈贡县| 渭南市| 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