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章 微專題1 分離定律重點題型突破(課件 學案 練習,共4份) 浙科版(2019)必修2 遺傳與進化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章 微專題1 分離定律重點題型突破(課件 學案 練習,共4份) 浙科版(2019)必修2 遺傳與進化

資源簡介

分離定律重點題型突破
1.純合子與雜合子的鑒別方法
                
例1 某種植物的羽裂葉和全緣葉是一對相對性狀。某同學用全緣葉植株(植株甲)進行了下列四個實驗。
①讓植株甲進行自花授粉,子代出現性狀分離 ②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均為全緣葉 ③用植株甲給羽裂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與羽裂葉的比例為1∶1
④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與羽裂葉的比例為3∶1
其中能夠判定植株甲為雜合子的實驗是(  )
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
例2 某養豬場有黑色豬和白色豬,已知黑色(B)對白色(b)為顯性。要想鑒定一頭黑色公豬是雜種(Bb)還是純種(BB),最合理的方法是(  )
A.讓該公豬充分生長,以觀察其膚色是否會發生改變
B.讓該黑色公豬與黑色母豬交配
C.讓該黑色公豬與多頭白色母豬交配
D.從該黑色公豬的表型即可分辨
2.群體自交與群體自由交配問題的算法
(1)自交與自由交配的含義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個體之間的交配,植物的自交是指自花授粉或同株異花授粉。
自由交配是指群體中所有不同個體進行隨機交配,基因型相同或不同的個體之間都可以進行交配。
(2)群體自交的算法
題目:豌豆的紫花對紅花為完全顯性,受一對等位基因A和a控制。現有一批豌豆種子,3種基因型的種子所占的比例為AA∶Aa∶aa=1∶2∶3,隨機播種后,在自然狀態下所收獲的紫花子代中純合子所占比例是多少?
群體自交的算法規則
提醒 
(3)群體自由交配的算法——配子法
題目:玉米是雌雄同株異花的植株,其長果穗和短果穗是一對由A、a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長果穗為顯性性狀,現有數量比為AA∶Aa∶aa=1∶2∶3的玉米植株,個體間進行隨機交配,則在雜合子長果穗植株上所結種子長成植株后,長果穗∶短果穗的比例是多少?
群體自由交配的算法規則
所以,雜合子長果穗植株上所結種子長成植株后,長果穗∶短果穗的比例=(1/6+1/6+1/3)∶1/3=2∶1。
提醒 群體親本產生配子種類和比例的計算公式:
假設親本中AA、Aa和aa所占比例分別為m、n、p,且m+n+p=1,則親本產生的配子所占比例為:A=m+n,a=p+n。
例3 豌豆花的位置分為腋生和頂生兩種,分別受基因T和t控制。種植基因型為TT和Tt的豌豆,兩者數量之比是2∶1。兩種類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則在自然狀態下,其子一代中基因型為TT、Tt、tt的數量之比為(  )
A.7∶6∶3 B.9∶2∶1
C.7∶2∶1 D.25∶10∶1
例4 將基因型為Aa的玉米自交一代的種子全部種下,待其長成幼苗人工去掉隱性個體并分成兩組,一組全部讓其自交;二組讓其自由傳粉,一、二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種子所占比例分別為(  )
A.1/9、1/6 B.3/8、1/9
C.1/6、5/12 D.1/6、1/9
3.雜合子連續自交與連續自由交配問題
例5 豌豆是一種自花傳粉、閉花受粉植物,其子葉黃色對綠色為完全顯性,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現有一批雜合的黃色子葉豌豆,將其種植后收獲的種子在第2年全部播種,以此類推。則第4年收獲的全部種子中,綠色子葉豌豆所占的比例為(  )
A.17/32 B.15/32
C.3/4 D.1/3
例6 玉米是一種雌雄同株的單性花植物,其籽粒糯性對非糯性為完全顯性,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現有一批雜合的糯性玉米,將其種植后第1年收獲的種子在第2年全部種植,依次類推。則第4年收獲的全部種子中,糯性玉米所占的比例為(  )
A.17/32 B.15/32
C.3/4 D.1/3
4.分離定律下的致死現象
(1)配子致死與合子致死
(2)各種致死情形下Aa自交后代的基因型與表型比例
致死類型 F1基因型及比例 F1表型及比例
合子致死 AA致死 2Aa∶1aa 2顯∶1隱
aa致死 1AA∶2Aa 全為顯性
配子完全 致死 A雄配子致死 1Aa∶1aa 1顯∶1隱
a雄配子致死 1AA∶1Aa 全為顯性
配子不完全致死 A雄配子一半致死 1AA∶3Aa∶2aa 2顯∶1隱
a雄配子一半致死 2AA∶3Aa∶1aa 5顯∶1隱
例7 (2023·溫州高一期末質檢)某種動物的毛色受B+(黑色)、B(棕色)、b(白色)3個基因控制。三者互為等位基因,其中B+對B、b為完全顯性,B對b為完全顯性,并且基因型B+B+胚胎致死(不計入個體數)。不考慮變異,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1只黑色雄性個體與若干只棕色雌性個體雜交,則F1可出現白色個體
B.1只黑色雄性個體與若干只白色雌性個體雜交,則F1可出現黑色個體
C.1只棕色雄性個體與若干只白色雌性個體雜交,則F1可出現黑色個體
D.1只棕色雄性個體與若干只黑色雌性個體雜交,則F1可出現白色個體
例8 研究發現基因家族存在一種“自私基因”,該基因可通過殺死不含該基因的配子來扭曲分離比例。若A基因是一種“自私基因”,在產生配子時,能殺死體內一半不含該基因的雄配子。某基因型為Aa的植株自交獲得的F1中紅花(AA)∶粉紅花(Aa)∶白花(aa)=2∶3∶1,則F1中個體隨機授粉產生的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  )
A.紅花∶白花=2∶1
B.紅花∶粉紅花=8∶7
C.紅花∶粉紅花∶白花=14∶17∶5
D.紅花∶粉紅花∶白花=98∶105∶25
微專題1 分離定律重點題型突破
例1 B [實驗①中植株甲自交,子代出現了性狀分離,說明作為親本的植株甲為雜合子;實驗④中植株甲與另一具有相同性狀的個體雜交,后代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說明親本均為雜合子;在相對性狀的顯隱性不確定的情況下,無法依據實驗②、③判定植株甲為雜合子,故選B。]
例2 C [要想鑒定一頭黑色公豬是雜種(Bb)還是純種(BB),最合理的方法是測交,即讓該黑色公豬與多頭白色母豬(bb)交配。若子代全為黑色豬,則表明該黑色公豬是純種(BB);若子代出現白色豬,則表明該黑色公豬為雜種(Bb)。]
例3 B [親本中的TT占2/3,Tt占1/3,豌豆在自然狀態下進行自花授粉,因此自交后代中TT占2/3+1/3×1/4=9/12,Tt占1/3×2/4=2/12,tt占1/3×1/4=1/12,故TT∶Tt∶tt=9∶2∶1。]
例4 D [基因型為Aa的玉米自交一代的種子全部種下,待其長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隱性個體,則AA占1/3,Aa占2/3,因此一組全部讓其自交,只有Aa的后代中會出現aa植株,因此植株上aa基因型的種子所占比例=2/3×1/4=1/6;二組讓其自由傳粉,由于A配子的概率為2/3,a配子的概率為1/3,因此植株上aa基因型的種子所占比例為1/3×1/3=1/9。]
例5 A [豌豆自然情況下只能自交,因此本題為一個雜合子Aa連續自交的問題。Aa連續自交4代,第4代中Aa占比為(1/2)4=1/16,aa占比為(1-1/16)/2=15/32,A_占比為17/32,A正確。]
例6 C [Aa連續自由交配4代,Aa所占的比例為1/2,AA和aa所占的比例仍均為1/4,所以糯性玉米所占的比例為3/4,故選C。]
例7 C [棕色雄性個體的基因型為BB或Bb,白色雌性個體的基因型為bb,F1的基因型只能為Bb或Bb、bb,對應的表型為棕色或棕色、白色,C錯誤。]
例8 C [若A基因是一種“自私基因”,能殺死一半不含該基因的雄配子,即能殺死一半Aa產生含基因a的雄配子,F1個體隨機交配,則F1產生的雌配子種類及比例是A∶a=7∶5,產生雄配子的種類及比例是A∶a=2∶1,則AA∶Aa∶aa=14∶17∶5。](共22張PPT)
微專題1
分離定律重點題型突破
1.純合子與雜合子的鑒別方法
例1 某種植物的羽裂葉和全緣葉是一對相對性狀。某同學用全緣葉植株(植株甲)進行了下列四個實驗。
①讓植株甲進行自花授粉,子代出現性狀分離 ②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均為全緣葉 ③用植株甲給羽裂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與羽裂葉的比例為1∶1 ④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與羽裂葉的比例為3∶1
其中能夠判定植株甲為雜合子的實驗是(  )
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
B
解析:實驗①中植株甲自交,子代出現了性狀分離,說明作為親本的植株甲為雜合子;實驗④中植株甲與另一具有相同性狀的個體雜交,后代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說明親本均為雜合子;在相對性狀的顯隱性不確定的情況下,無法依據實驗②、③判定植株甲為雜合子,故選B。
例2 某養豬場有黑色豬和白色豬,已知黑色(B)對白色(b)為顯性。要想鑒定一頭黑色公豬是雜種(Bb)還是純種(BB),最合理的方法是(  )
A.讓該公豬充分生長,以觀察其膚色是否會發生改變
B.讓該黑色公豬與黑色母豬交配
C.讓該黑色公豬與多頭白色母豬交配
D.從該黑色公豬的表型即可分辨
解析:要想鑒定一頭黑色公豬是雜種(Bb)還是純種(BB),最合理的方法是測交,即讓該黑色公豬與多頭白色母豬(bb)交配。若子代全為黑色豬,則表明該黑色公豬是純種(BB);若子代出現白色豬,則表明該黑色公豬為雜種(Bb)。
C
2.群體自交與群體自由交配問題的算法
(1)自交與自由交配的含義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個體之間的交配,植物的自交是指自花授粉或同株異花授粉。
自由交配是指群體中所有不同個體進行隨機交配,基因型相同或不同的個體之間都可以進行交配。
(2)群體自交的算法
題目:豌豆的紫花對紅花為完全顯性,受一對等位基因A和a控制。現有一批豌豆種子,3種基因型的種子所占的比例為AA∶Aa∶aa=1∶2∶3,隨機播種后,在自然狀態下所收獲的紫花子代中純合子所占比例是多少?
群體自交的算法規則
提醒 
(3)群體自由交配的算法——配子法
題目:玉米是雌雄同株異花的植株,其長果穗和短果穗是一對由A、a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長果穗為顯性性狀,現有數量比為AA∶Aa∶aa=1∶2∶3的玉米植株,個體間進行隨機交配,則在雜合子長果穗植株上所結種子長成植株后,長果穗∶短果穗的比例是多少?
群體自由交配的算法規則
例3 豌豆花的位置分為腋生和頂生兩種,分別受基因T和t控制。種植基因型為TT和Tt的豌豆,兩者數量之比是2∶1。兩種類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則在自然狀態下,其子一代中基因型為TT、Tt、tt的數量之比為(  )
A.7∶6∶3 B.9∶2∶1
C.7∶2∶1 D.25∶10∶1
解析:親本中的TT占2/3,Tt占1/3,豌豆在自然狀態下進行自花授粉,因此自交后代中TT占2/3+1/3×1/4=9/12,Tt占1/3×2/4=2/12,tt占1/3×1/4=1/12,故TT∶Tt∶tt=9∶2∶1。
B
例4 將基因型為Aa的玉米自交一代的種子全部種下,待其長成幼苗人工去掉隱性個體并分成兩組,一組全部讓其自交;二組讓其自由傳粉,一、二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種子所占比例分別為(  )
A.1/9、1/6 B.3/8、1/9 C.1/6、5/12 D.1/6、1/9
解析:基因型為Aa的玉米自交一代的種子全部種下,待其長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隱性個體,則AA占1/3,Aa占2/3,因此一組全部讓其自交,只有Aa的后代中會出現aa植株,因此植株上aa基因型的種子所占比例=2/3×1/4=1/6;二組讓其自由傳粉,由于A配子的概率為2/3,a配子的概率為1/3,因此植株上aa基因型的種子所占比例為1/3×1/3=1/9。
D
3.雜合子連續自交與連續自由交配問題
例5 豌豆是一種自花傳粉、閉花受粉植物,其子葉黃色對綠色為完全顯性,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現有一批雜合的黃色子葉豌豆,將其種植后收獲的種子在第2年全部播種,以此類推。則第4年收獲的全部種子中,綠色子葉豌豆所占的比例為(  )
A.17/32 B.15/32 C.3/4 D.1/3
解析:豌豆自然情況下只能自交,因此本題為一個雜合子Aa連續自交的問題。Aa連續自交4代,第4代中Aa占比為(1/2)4=1/16,aa占比為(1-1/16)/2=15/32,A_占比為17/32,A正確。
A
例6 玉米是一種雌雄同株的單性花植物,其籽粒糯性對非糯性為完全顯性,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現有一批雜合的糯性玉米,將其種植后第1年收獲的種子在第2年全部種植,依次類推。則第4年收獲的全部種子中,糯性玉米所占的比例為(  )
A.17/32 B.15/32
C.3/4 D.1/3
解析:Aa連續自由交配4代,Aa所占的比例為1/2,AA和aa所占的比例仍均為1/4,所以糯性玉米所占的比例為3/4,故選C。
C
4.分離定律下的致死現象
(1)配子致死與合子致死
(2)各種致死情形下Aa自交后代的基因型與表型比例
致死類型 F1基因型及比例 F1表型及比例
合子致死 AA致死 2Aa∶1aa 2顯∶1隱
aa致死 1AA∶2Aa 全為顯性
配子完全 致死 A雄配子致死 1Aa∶1aa 1顯∶1隱
a雄配子致死 1AA∶1Aa 全為顯性
配子不完全致死 A雄配子一半致死 1AA∶3Aa∶2aa 2顯∶1隱
a雄配子一半致死 2AA∶3Aa∶1aa 5顯∶1隱
例7 (2023·溫州高一期末質檢)某種動物的毛色受B+(黑色)、B(棕色)、b(白色)3個基因控制。三者互為等位基因,其中B+對B、b為完全顯性,B對b為完全顯性,并且基因型B+B+胚胎致死(不計入個體數)。不考慮變異,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1只黑色雄性個體與若干只棕色雌性個體雜交,則F1可出現白色個體
B.1只黑色雄性個體與若干只白色雌性個體雜交,則F1可出現黑色個體
C.1只棕色雄性個體與若干只白色雌性個體雜交,則F1可出現黑色個體
D.1只棕色雄性個體與若干只黑色雌性個體雜交,則F1可出現白色個體
解析:棕色雄性個體的基因型為BB或Bb,白色雌性個體的基因型為bb,F1的基因型只能為Bb或Bb、bb,對應的表型為棕色或棕色、白色,C錯誤。
C
例8 研究發現基因家族存在一種“自私基因”,該基因可通過殺死不含該基因的配子來扭曲分離比例。若A基因是一種“自私基因”,在產生配子時,能殺死體內一半不含該基因的雄配子。某基因型為Aa的植株自交獲得的F1中紅花(AA)∶粉紅花(Aa)∶白花(aa)=2∶3∶1,則F1中個體隨機授粉產生的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  )
A.紅花∶白花=2∶1
B.紅花∶粉紅花=8∶7
C.紅花∶粉紅花∶白花=14∶17∶5
D.紅花∶粉紅花∶白花=98∶105∶25
C
解析:若A基因是一種“自私基因”,能殺死一半不含該基因的雄配子,即能殺死一半Aa產生含基因a的雄配子,F1個體隨機交配,則F1產生的雌配子種類及比例是A∶a=7∶5,產生雄配子的種類及比例是A∶a=2∶1,則AA∶Aa∶aa=14∶17∶5。專題特訓1 分離定律重點題型突破
(時間:30分鐘分值:50分)
選擇題:第1~13題,每小題3分,共39分。答案P178
【對點強化】
題型1 純合子與雜合子的判斷
1.家兔的黑毛對褐毛為顯性,要判斷一只黑毛兔是否是純合子,選用的交配方式及與它交配的兔子分別為(  )
自交、純種黑毛兔 測交、雜種黑毛兔
測交、褐毛兔 自交、褐毛兔
2.小麥抗銹病對易染銹病為顯性。現有甲、乙兩種抗銹病的小麥,其中一種為純合子。需要鑒別和保留純合的抗銹病小麥,下列哪項最為簡便易行(  )
甲×乙
甲×乙得F1再自交
甲、乙分別和隱性類型測交
甲自交,乙自交
3.下列關于性狀顯隱性或純合子與雜合子判斷方法的敘述,錯誤的是(  )
甲×乙→只有甲,推出甲為顯性性狀
甲×甲→甲+乙,推出乙為隱性性狀
甲×乙→甲∶乙=1∶1,推出甲為顯性性狀
花粉鑒定法:只有一種花粉,推出其為純合子;至少有兩種花粉,推出其為雜合子
題型2 群體自交與群體自由交配
4.現將一批紅花豌豆與白花豌豆進行雜交,后代中紅花∶白花=5∶1(假設每個個體產生后代數量相同),若該批紅花豌豆自然條件下種植一代,后代中出現白花的概率為(  )
1/36 1/18
1/12 1/6
5.玉米為雌雄異花的植物,豌豆是雌雄同花的植物,若將高莖(Dd)和矮莖(dd)按1∶1的比例在自然狀態下間行種植,不考慮變異。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矮莖玉米上所結的種子即F1中既有高莖,也有矮莖
矮莖豌豆上所結的種子即F1中既有高莖,也有矮莖
理論上高莖玉米上所結的種子即F1中高莖∶矮莖為5∶3
理論上高莖豌豆上所結的種子即F1中高莖∶矮莖為3∶1
6.(2024·成都七中高一質檢)已知牛的體色由一對遺傳因子(A、a)控制,其遺傳因子組成為AA的個體為紅褐色,aa為紅色,在遺傳因子組成為Aa的個體中,雄牛為紅褐色,雌牛為紅色。現有一群牛,只有AA、Aa兩種遺傳因子組成,其比例為1∶1,且雌∶雄=1∶1。若讓該群體的牛分別進行自交(遺傳因子組成相同的個體交配),則子代的性狀表現及比例分別是(  )
紅褐色∶紅色=5∶1
紅褐色∶紅色=3∶1
紅褐色∶紅色=2∶1
紅褐色∶紅色=1∶1
7.(2024·江西贛州一中月考)在牽牛花的遺傳實驗中,用純合體紅色牽牛花和純合體白色牽牛花雜交,F1全是粉紅色牽牛花。將F1自交后,F2中出現紅色、粉紅色和白色三種類型的牽牛花,比例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紅色牽牛花和紅色牽牛花分別自交,則后代性狀表現類型及比例應該為(  )
紅色∶粉紅色∶白色=1∶2∶1
紅色∶粉紅色∶白色=1∶4∶1
紅色∶粉紅色∶白色=4∶4∶1
紅色∶粉紅色∶白色=3∶2∶1
題型3 雜合子連續自交與連續自由交配
8.基因型為Aa的豌豆連續自交,在后代中的純合子和雜合子按所占的比例得到如下圖所示的曲線圖,據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曲線可代表自交n代后純合子所占的比例
b曲線可代表自交n代后顯性純合子所占的比例
隱性純合子的比例比b曲線所對應的比例要小
c曲線可代表后代中雜合子所占比例隨自交代數的變化
9.(2024·河南名校聯考)水稻抗病對不抗病為顯性。現以雜合抗病水稻(Aa)為親本,連續自交3代,子三代中雜合抗病水稻的概率及每次自交后均除去不抗病水稻再自交后純合抗病水稻的概率分別是(  )
1/4 7/16 1/4 7/9
1/8 7/9 1/8 1/16
10.理想狀態下,將已知為雜合子(一對等位基因)的玉米若干平均分成甲、乙兩組,甲組進行連續自交,乙組進行連續自由交配,且進行的代數相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甲組連續自交,后代中雜合子的比例越來越低
乙組連續自由交配,后代中雜合子的比例越來越低
甲組和乙組實驗進行多代后,甲組后代中純合子比例比乙組高
甲組第1次自交、乙組第1次自由交配后,兩組的結果是相同的
題型4 分離定律下的致死現象
11.自然界配子的發生、個體的發育受多種因素制約,存在致死現象。某基因型為Aa的自花授粉植株,A對a為不完全顯性,若在產生配子時,含a的花粉1/3致死,其自交后代表型比例為(  )
4∶1 3∶7
9∶6∶1 3∶5∶2
12.(2023·寧波九校高一聯考)老鼠的皮毛黃色(A)對灰色(a)為顯性,是由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有一位遺傳學家在實驗中發現含顯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顯性基因(A)的卵細胞不能結合。如果黃鼠和黃鼠(第一代)交配后得到第二代,第二代小鼠隨機交配得到第三代,第三代中黃鼠的比例是(  )
1/3 1/2
2/3 2/5
13.(2024·安徽蚌埠三中檢測)遺傳學家研究發現,某種小鼠的黃色皮毛品種不能穩定遺傳。黃色小鼠與黃色小鼠交配,其后代總會有黑色鼠,且黃色鼠∶黑色鼠=2∶1,而不是通常應出現的3∶1。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小鼠毛色的黃色和黑色性狀中,黃色為顯性性狀
小鼠毛色的遺傳遵循分離定律
黃色鼠和黑色鼠交配,后代全為黃色鼠或黃色鼠∶黑色鼠=1∶1
黃色鼠均為雜合體,純合的黃色鼠可能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死亡
【綜合提升】
14.(11分)(2024·江蘇徐州高一期中)紫羅蘭花是兩性花,其單瓣花和重瓣花是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遺傳因子A、a控制。研究人員用一株單瓣紫羅蘭進行遺傳實驗,實驗過程及結果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3分)________為顯性性狀,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分)單瓣紫羅蘭自交,F1、F2都出現單瓣和重瓣,且比例均為1∶1,對此現象的解釋,同學們提出了不同的假設:
①甲同學認為:出現上述現象是因為雜合子致死導致的。你認同這種說法嗎?__________,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學認為:紫羅蘭產生的雌配子育性正常,但帶有A的花粉致死。于是他設計了兩組實驗驗證假設,其中第一組以單瓣紫羅蘭為母本,重瓣紫羅蘭為父本進行雜交,第二組以________為母本,________為父本進行雜交,并預期實驗結果:若第一組子代出現單瓣花和重瓣花,且比例為______,第二組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則證明乙同學的假設是正確的。
專題特訓1 分離定律重點題型突破
1.C [判斷一只黑毛兔的基因組成,可采用測交法,即讓這只黑毛兔與多只褐毛兔(隱性個體)交配。如果后代只有黑毛兔子,則這只黑毛兔為純合子,如果后代出現褐毛兔,則這只黑毛兔為雜合子。]
2.D [小麥抗銹病為顯性,要判斷顯性性狀個體的基因型,同時還要保留純合的抗銹病小麥,自交是最簡便易行的方法。]
3.C [甲×甲→甲+乙,出現性狀分離現象,這說明乙為隱性性狀,B正確;甲×乙→甲∶乙=1∶1,這屬于測交,據此不能確定顯隱性關系,C錯誤。]
4.C [該批紅花豌豆與白花豌豆雜交,后代中紅花∶白花=5∶1,由此可知白花為隱性性狀,紅花為顯性性狀,假設紅花由基因A控制,白花由基因a控制。根據比例判斷親本紅花豌豆有兩種基因型,即AA∶Aa=2∶1,由于豌豆是自花、閉花授粉植物,因此將該紅花豌豆自然條件下種植,即2/3AA自交和1/3Aa自交,后代中出現白花(aa)的概率為=1/3×1/4=1/12,C正確。]
5.B [由于高莖(Dd)和矮莖(dd)玉米之間自由授粉,所以矮莖玉米上所結的種子即F1中既有高莖,也有矮莖,A正確;豌豆自然狀態下只進行自交,所以矮莖豌豆上所結的種子即F1中只有矮莖,沒有高莖,B錯誤;高莖玉米既可自交(Dd自交后代D_∶dd=3∶1),也可與矮莖雜交(Dd×dd→Dd∶dd=1∶1),理論上高莖玉米上所結的種子即F1中矮莖占1/2×1/4+1/2×1/2=3/8,即F1中高莖∶矮莖為5∶3,C正確;理論上高莖豌豆上所結的種子即F1中高莖∶矮莖為(1DD+2Dd)∶(1dd)=3∶1,D正確。]
6.B [由題意可知,在該群體中,雌性個體為1/2AA、1/2Aa,雄性個體為1/2AA、1/2Aa,且雌∶雄=1∶1。若該群體的牛分別進行自交(遺傳因子組成相同的個體交配),即1/2AA×AA、1/2Aa×Aa,子代中AA個體為1/2+1/2×1/4=5/8,aa個體為1/2×1/4=1/8,Aa的個體為1/2×1/2=1/4,所以該牛群自交后代中AA∶Aa∶aa=5∶2∶1。由于Aa的個體中雌雄各占一半,雌牛為紅色,雄牛為紅褐色,故紅褐色∶紅色=6∶2=3∶1,B正確。]
7.D [根據分析可知,紅色對白色為不完全顯性,假設相關遺傳因子為A/a。紅色牽牛花遺傳因子組成為AA,粉紅色牽牛花遺傳因子組成為Aa,白色牽牛花遺傳因子組成為aa,F2中紅色、粉紅色牽牛花的比例(AA∶Aa)為1∶2,取F2中的粉紅色牽牛花與紅色牽牛花分別自交,1/3AA自交后代還是1/3AA;2/3Aa自交的后代為2/3(1/4AA+2/4Aa+1/4aa)=1/6AA+2/6Aa+1/6aa;則后代應為AA(1/3+1/6)∶Aa(2/6)∶aa(1/6)=3∶2∶1,即紅色∶粉紅色∶白色=3∶2∶1,D正確。]
8.C [雜合子自交n代,后代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1-(1/2)n,自交代數越多,該值越趨向于1,對應于圖中曲線a,A正確;純合子包括顯性純合子和隱性純合子,并且它們的比例相等,因此顯(隱)性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1/2×[1-(1/2)n],自交代數越多,該值越趨向1/2,對應于曲線b,B正確,C錯誤;雜合子的比例為(1/2)n,隨著自交代數的增加,后代雜合子所占比例越來越小,且無限接近于0,即c曲線,D正確。]
9.C [根據分離定律可知,第一種情況,自交第一代:1/4AA、2/4Aa、1/4aa;自交第二代:AA=aa=(1/4+2/4×1/4)=3/8,Aa=2/4×1/2=2/8;自交第三代:Aa=2/8×1/2=1/8。第二種情況,自交第一代:1/4AA、2/4Aa、1/4aa(除去),變成1/3/AA、2/3Aa;自交第二代:AA=1/3+2/3×1/4=3/6,Aa=2/3×1/2=2/6,aa=2/3×1/4=1/6(除去),變成3/5AA、2/5Aa;自交第三代:AA=3/5+2/5×1/4=7/10,Aa=2/5×1/2=2/10,aa=2/5×1/4=1/10(除去),變成AA=7/9、Aa=2/9,即子三代中每次自交后均除去不抗病水稻再自交后純合抗病水稻的概率為7/9。]
10.B [設相關基因用A/a表示,基因型為Aa的個體連續自交,產生的雜合子的比例為(1/2)n,這里的n指的是自交代數,顯然隨著自交代數的增多雜合子的比例越來越低,而純合子的比例越來越高,A正確;乙組連續自由交配,后代中雜合子(Aa)的比例仍是1/2,純合子的比例也是1/2,雜合子的比例和純合子比例不變,B錯誤;隨著自交代數的增多,純合子的比例越來越高,而自由交配產生的后代中純合子和雜合子的比例始終是1∶1,顯然甲組和乙組實驗進行多代后,甲組后代中純合子比例比乙組高,C正確;甲組第1次自交、乙組第1次自由交配后,兩組的結果是相同的,都是AA∶Aa∶aa=1∶2∶1,D正確。]
11.D [由于在產生配子時,含a的花粉1/3致死,所以親代產生的雄配子比例為A∶a=3∶2,雌配子比例為A∶a=1∶1,所以自交后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如下表:
雄配子 雌配子    3/5A 2/5a
1/2A 3/10AA 2/10Aa
1/2a 3/10Aa 2/10aa
由于A對a為不完全顯性,所以后代表型比例為3∶5∶2。]
12.B [由題意“含顯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顯性基因(A)的卵細胞不能結合”可知,黃色老鼠的基因型不能是AA,只能是Aa,所以第一代黃鼠(Aa)與黃鼠(Aa)交配后得到第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aa=2∶1,第二代小鼠產生的配子有A=2/3×1/2=1/3,a=1-1/3=2/3,第二代小鼠隨機交配得到第三代,其中aa=2/3×2/3=4/9,Aa=2/3×1/3×2=4/9,AA不存在,即第三代中黃鼠的比例是4/8=1/2,A、C、D錯誤,B正確。]
13.C [依題意可知,黃色小鼠與黃色小鼠交配,其后代黃色鼠∶黑色鼠=2∶1,說明小鼠的毛色由一對遺傳因子控制,其遺傳遵循分離定律,且雙親均為雜合子,而雜合子表現為顯性性狀,即黃色為顯性性狀,同時也說明黃色鼠均為雜合體,純合的黃色鼠可能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死亡;黃色鼠和黑色鼠交配,后代黃色鼠∶黑色鼠=1∶1。]
14.(1)單瓣花 單瓣紫羅蘭自交發生了性狀分離
(2)①不認同 若雜合子致死成立,則單瓣紫羅蘭均為純合子,其自交后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 ②重瓣紫羅蘭 單瓣紫羅蘭 1∶1 表現類型全為重瓣紫羅蘭
解析 (1)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F1單瓣紫羅蘭自交,F2中出現性狀分離,說明單瓣為顯性性狀,且實驗中單瓣紫羅蘭的遺傳因子組成為Aa。(2)①單瓣紫羅蘭自交,F1、F2都出現單瓣紫羅蘭和重瓣紫羅蘭,且比例為1∶1,該現象不可能是雜合子致死引起的。若雜合子致死成立,則單瓣紫羅蘭均為純合子,其自交后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故不認同甲同學的說法。②若要證明紫羅蘭產生的雌配子育性正常,但帶有A的花粉致死,則可設計正反交實驗進行驗證。以單瓣紫羅蘭(Aa)為母本,重瓣紫羅蘭(aa)為父本進行雜交為正交,后代出現1∶1的性狀分離比;以單瓣紫羅蘭(Aa)為父本,重瓣紫羅蘭(aa)為母本進行雜交為反交,由于紫羅蘭產生的雌配子育性正常,但帶有A的花粉致死,則父本只能產生a的雄配子,故后代表現類型全為重瓣紫羅蘭。(共27張PPT)
專題特訓1
分離定律重點題型突破
(時間:30分鐘 分值:50分)
C
題型1 純合子與雜合子的判斷
1.家兔的黑毛對褐毛為顯性,要判斷一只黑毛兔是否是純合子,選用的交配方式及與它交配的兔子分別為(  )
A.自交、純種黑毛兔 B.測交、雜種黑毛兔
C.測交、褐毛兔 D.自交、褐毛兔
解析:判斷一只黑毛兔的基因組成,可采用測交法,即讓這只黑毛兔與多只褐毛兔(隱性個體)交配。如果后代只有黑毛兔子,則這只黑毛兔為純合子,如果后代出現褐毛兔,則這只黑毛兔為雜合子。
2.小麥抗銹病對易染銹病為顯性。現有甲、乙兩種抗銹病的小麥,其中一種為純合子。需要鑒別和保留純合的抗銹病小麥,下列哪項最為簡便易行(  )
A.甲×乙
B.甲×乙得F1再自交
C.甲、乙分別和隱性類型測交
D.甲自交,乙自交
解析:小麥抗銹病為顯性,要判斷顯性性狀個體的基因型,同時還要保留純合的抗銹病小麥,自交是最簡便易行的方法。
D
3.下列關于性狀顯隱性或純合子與雜合子判斷方法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甲×乙→只有甲,推出甲為顯性性狀
B.甲×甲→甲+乙,推出乙為隱性性狀
C.甲×乙→甲∶乙=1∶1,推出甲為顯性性狀
D.花粉鑒定法:只有一種花粉,推出其為純合子;至少有兩種花粉,推出其為雜合子
解析:甲×甲→甲+乙,出現性狀分離現象,這說明乙為隱性性狀,B正確;
甲×乙→甲∶乙=1∶1,這屬于測交,據此不能確定顯隱性關系,C錯誤。
C
題型2 群體自交與群體自由交配
4.現將一批紅花豌豆與白花豌豆進行雜交,后代中紅花∶白花=5∶1(假設每個個體產生后代數量相同),若該批紅花豌豆自然條件下種植一代,后代中出現白花的概率為(  )
A.1/36 B.1/18
C.1/12 D.1/6
C
解析:該批紅花豌豆與白花豌豆雜交,后代中紅花∶白花=5∶1,由此可知白花為隱性性狀,紅花為顯性性狀,假設紅花由基因A控制,白花由基因a控制。根據比例判斷親本紅花豌豆有兩種基因型,即AA∶Aa=2∶1,由于豌豆是自花、閉花授粉植物,因此將該紅花豌豆自然條件下種植,即2/3AA自交和1/3Aa自交,后代中出現白花(aa)的概率為=1/3×1/4=1/12,C正確。
5.玉米為雌雄異花的植物,豌豆是雌雄同花的植物,若將高莖(Dd)和矮莖(dd)按1∶1的比例在自然狀態下間行種植,不考慮變異。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矮莖玉米上所結的種子即F1中既有高莖,也有矮莖
B.矮莖豌豆上所結的種子即F1中既有高莖,也有矮莖
C.理論上高莖玉米上所結的種子即F1中高莖∶矮莖為5∶3
D.理論上高莖豌豆上所結的種子即F1中高莖∶矮莖為3∶1
B
解析:由于高莖(Dd)和矮莖(dd)玉米之間自由授粉,所以矮莖玉米上所結的種子即F1中既有高莖,也有矮莖,A正確;
豌豆自然狀態下只進行自交,所以矮莖豌豆上所結的種子即F1中只有矮莖,沒有高莖,B錯誤;
高莖玉米既可自交(Dd自交后代D_∶dd=3∶1),也可與矮莖雜交(Dd×dd→Dd∶dd=1∶1),理論上高莖玉米上所結的種子即F1中矮莖占1/2×1/4+1/2×1/2=3/8,即F1中高莖∶矮莖為5∶3,C正確;
理論上高莖豌豆上所結的種子即F1中高莖∶矮莖為(1DD+2Dd)∶(1dd)=3∶1,D正確。
6.(2024·成都七中高一質檢)已知牛的體色由一對遺傳因子(A、a)控制,其遺傳因子組成為AA的個體為紅褐色,aa為紅色,在遺傳因子組成為Aa的個體中,雄牛為紅褐色,雌牛為紅色。現有一群牛,只有AA、Aa兩種遺傳因子組成,其比例為1∶1,且雌∶雄=1∶1。若讓該群體的牛分別進行自交(遺傳因子組成相同的個體交配),則子代的性狀表現及比例分別是(  )
A.紅褐色∶紅色=5∶1 B.紅褐色∶紅色=3∶1
C.紅褐色∶紅色=2∶1 D.紅褐色∶紅色=1∶1
B
解析:由題意可知,在該群體中,雌性個體為1/2AA、1/2Aa,雄性個體為1/2AA、1/2Aa,且雌∶雄=1∶1。若該群體的牛分別進行自交(遺傳因子組成相同的個體交配),即1/2AA×AA、1/2Aa×Aa,子代中AA個體為1/2+1/2×1/4=5/8,aa個體為1/2×1/4=1/8,Aa的個體為1/2×1/2=1/4,所以該牛群自交后代中AA∶Aa∶aa=5∶2∶1。由于Aa的個體中雌雄各占一半,雌牛為紅色,雄牛為紅褐色,故紅褐色∶紅色=6∶2=3∶1,B正確。
7.(2024·江西贛州一中月考)在牽牛花的遺傳實驗中,用純合體紅色牽牛花和純合體白色牽牛花雜交,F1全是粉紅色牽牛花。將F1自交后,F2中出現紅色、粉紅色和白色三種類型的牽牛花,比例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紅色牽牛花和紅色牽牛花分別自交,則后代性狀表現類型及比例應該為(  )
A.紅色∶粉紅色∶白色=1∶2∶1 B.紅色∶粉紅色∶白色=1∶4∶1
C.紅色∶粉紅色∶白色=4∶4∶1 D.紅色∶粉紅色∶白色=3∶2∶1
D
解析:根據分析可知,紅色對白色為不完全顯性,假設相關遺傳因子為A/a。紅色牽牛花遺傳因子組成為AA,粉紅色牽牛花遺傳因子組成為Aa,白色牽牛花遺傳因子組成為aa,F2中紅色、粉紅色牽牛花的比例(AA∶Aa)為1∶2,取F2中的粉紅色牽牛花與紅色牽牛花分別自交,1/3AA自交后代還是1/3AA;2/3Aa自交的后代為2/3(1/4AA+2/4Aa+1/4aa)=1/6AA+2/6Aa+1/6aa;則后代應為AA(1/3+1/6)∶Aa(2/6)∶aa(1/6)=3∶2∶1,即紅色∶粉紅色∶白色=3∶2∶1,D正確。
題型3 雜合子連續自交與連續自由交配
8.基因型為Aa的豌豆連續自交,在后代中的純合子和雜合子按所占的比例得到如下圖所示的曲線圖,據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C
A.a曲線可代表自交n代后純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線可代表自交n代后顯性純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隱性純合子的比例比b曲線所對應的比例要小
D.c曲線可代表后代中雜合子所占比例隨自交代數的變化
解析:雜合子自交n代,后代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1-(1/2)n,自交代數越多,該值越趨向于1,對應于圖中曲線a,A正確;
純合子包括顯性純合子和隱性純合子,并且它們的比例相等,因此顯(隱)性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1/2×[1-(1/2)n],自交代數越多,該值越趨向1/2,對應于曲線b,B正確,C錯誤;
雜合子的比例為(1/2)n,隨著自交代數的增加,后代雜合子所占比例越來越小,且無限接近于0,即c曲線,D正確。
A.a曲線可代表自交n代后純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線可代表自交n代后顯性純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隱性純合子的比例比b曲線所對應的比例要小
D.c曲線可代表后代中雜合子所占比例隨自交代數的變化
9.(2024·河南名校聯考)水稻抗病對不抗病為顯性。現以雜合抗病水稻(Aa)為親本,連續自交3代,子三代中雜合抗病水稻的概率及每次自交后均除去不抗病水稻再自交后純合抗病水稻的概率分別是(  )
A.1/4 7/16 B.1/4 7/9 C.1/8 7/9 D.1/8 1/16
解析:根據分離定律可知,第一種情況,自交第一代:1/4AA、2/4Aa、1/4aa;自交第二代:AA=aa=(1/4+2/4×1/4)=3/8,Aa=2/4×1/2=2/8;自交第三代:Aa=2/8×1/2=1/8。第二種情況,自交第一代:1/4AA、2/4Aa、1/4aa(除去),變成1/3/AA、2/3Aa;自交第二代:AA=1/3+2/3×1/4=3/6,Aa=2/3×1/2=2/6,aa=2/3×1/4=1/6(除去),變成3/5AA、2/5Aa;自交第三代:AA=3/5+2/5×1/4=7/10,Aa=2/5×1/2=2/10,aa=2/5×1/4=1/10(除去),變成AA=7/9、Aa=2/9,即子三代中每次自交后均除去不抗病水稻再自交后純合抗病水稻的概率為7/9。
C
10.理想狀態下,將已知為雜合子(一對等位基因)的玉米若干平均分成甲、乙兩組,甲組進行連續自交,乙組進行連續自由交配,且進行的代數相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甲組連續自交,后代中雜合子的比例越來越低
B.乙組連續自由交配,后代中雜合子的比例越來越低
C.甲組和乙組實驗進行多代后,甲組后代中純合子比例比乙組高
D.甲組第1次自交、乙組第1次自由交配后,兩組的結果是相同的
B
解析:設相關基因用A/a表示,基因型為Aa的個體連續自交,產生的雜合子的比例為(1/2)n,這里的n指的是自交代數,顯然隨著自交代數的增多雜合子的比例越來越低,而純合子的比例越來越高,A正確;
乙組連續自由交配,后代中雜合子(Aa)的比例仍是1/2,純合子的比例也是1/2,雜合子的比例和純合子比例不變,B錯誤;
隨著自交代數的增多,純合子的比例越來越高,而自由交配產生的后代中純合子和雜合子的比例始終是1∶1,顯然甲組和乙組實驗進行多代后,甲組后代中純合子比例比乙組高,C正確;
甲組第1次自交、乙組第1次自由交配后,兩組的結果是相同的,都是AA∶Aa∶aa=1∶2∶1,D正確。
題型4 分離定律下的致死現象
11.自然界配子的發生、個體的發育受多種因素制約,存在致死現象。某基因型為Aa的自花授粉植株,A對a為不完全顯性,若在產生配子時,含a的花粉1/3致死,其自交后代表型比例為(  )
A.4∶1 B.3∶7 C.9∶6∶1 D.3∶5∶2
D
解析:由于在產生配子時,含a的花粉1/3致死,所以親代產生的雄配子比例為A∶a=3∶2,雌配子比例為A∶a=1∶1,所以自交后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如下表:
雄配子 雌配子    3/5A 2/5a
1/2A 3/10AA 2/10Aa
1/2a 3/10Aa 2/10aa
由于A對a為不完全顯性,所以后代表型比例為3∶5∶2。
12.(2023·寧波九校高一聯考)老鼠的皮毛黃色(A)對灰色(a)為顯性,是由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有一位遺傳學家在實驗中發現含顯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顯性基因(A)的卵細胞不能結合。如果黃鼠和黃鼠(第一代)交配后得到第二代,第二代小鼠隨機交配得到第三代,第三代中黃鼠的比例是(  )
A.1/3 B.1/2 C.2/3 D.2/5
解析:由題意“含顯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顯性基因(A)的卵細胞不能結合”可知,黃色老鼠的基因型不能是AA,只能是Aa,所以第一代黃鼠(Aa)與黃鼠(Aa)交配后得到第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aa=2∶1,第二代小鼠產生的配子有A=2/3×1/2=1/3,a=1-1/3=2/3,第二代小鼠隨機交配得到第三代,其中aa=2/3×2/3=4/9,Aa=2/3×1/3×2=4/9,AA不存在,即第三代中黃鼠的比例是4/8=1/2,A、C、D錯誤,B正確。
B
13.(2024·安徽蚌埠三中檢測)遺傳學家研究發現,某種小鼠的黃色皮毛品種不能穩定遺傳。黃色小鼠與黃色小鼠交配,其后代總會有黑色鼠,且黃色鼠∶黑色鼠=2∶1,而不是通常應出現的3∶1。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小鼠毛色的黃色和黑色性狀中,黃色為顯性性狀
B.小鼠毛色的遺傳遵循分離定律
C.黃色鼠和黑色鼠交配,后代全為黃色鼠或黃色鼠∶黑色鼠=1∶1
D.黃色鼠均為雜合體,純合的黃色鼠可能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死亡
C
解析:依題意可知,黃色小鼠與黃色小鼠交配,其后代黃色鼠∶黑色鼠=2∶1,說明小鼠的毛色由一對遺傳因子控制,其遺傳遵循分離定律,且雙親均為雜合子,而雜合子表現為顯性性狀,即黃色為顯性性狀,同時也說明黃色鼠均為雜合體,純合的黃色鼠可能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死亡;黃色鼠和黑色鼠交配,后代黃色鼠∶黑色鼠=1∶1。
14.(2024·江蘇徐州高一期中)紫羅蘭花是兩性花,其單瓣花和重瓣花是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遺傳因子A、a控制。研究人員用一株單瓣紫羅蘭進行遺傳實驗,實驗過程及結果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________為顯性性狀,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單瓣花
單瓣紫羅蘭自交發生了性狀分離
(2)單瓣紫羅蘭自交,F1、F2都出現單瓣和重瓣,且比例均為1∶1,對此現象的解釋,同學們提出了不同的假設:
①甲同學認為:出現上述現象是因為雜合子致死導致的。你認同這種說法嗎?__________,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認同
若雜合子致死成立,則單瓣紫羅蘭均為純
合子,其自交后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
②乙同學認為:紫羅蘭產生的雌配子育性正常,但帶有A的花粉致死。于是他設計了兩組實驗驗證假設,其中第一組以單瓣紫羅蘭為母本,重瓣紫羅蘭為父本進行雜交,第二組以___________為母本,______________為父本進行雜交,并預期實驗結果:若第一組子代出現單瓣花和重瓣花,且比例為______,第二組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證明乙同學的假設是正確的。
重瓣紫羅蘭
單瓣紫羅蘭
1∶1
表現類型全為重瓣紫羅蘭
解析: (1)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F1單瓣紫羅蘭自交,F2中出現性狀分離,說明單瓣為顯性性狀,且實驗中單瓣紫羅蘭的遺傳因子組成為Aa。(2)①單瓣紫羅蘭自交,F1、F2都出現單瓣紫羅蘭和重瓣紫羅蘭,且比例為1∶1,該現象不可能是雜合子致死引起的。若雜合子致死成立,則單瓣紫羅蘭均為純合子,其自交后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故不認同甲同學的說法。②若要證明紫羅蘭產生的雌配子育性正常,但帶有A的花粉致死,則可設計正反交實驗進行驗證。以單瓣紫羅蘭(Aa)為母本,重瓣紫羅蘭(aa)為父本進行雜交為正交,后代出現1∶1的性狀分離比;以單瓣紫羅蘭(Aa)為父本,重瓣紫羅蘭(aa)為母本進行雜交為反交,由于紫羅蘭產生的雌配子育性正常,但帶有A的花粉致死,則父本只能產生a的雄配子,故后代表現類型全為重瓣紫羅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出国| 黎川县| 遂昌县| 磴口县| 新竹市| 特克斯县| 泗阳县| 深州市| 志丹县| 济阳县| 泾源县| 金门县| 贺州市| 拉萨市| 昭苏县| 镇巴县| 巴里| 墨玉县| 衡阳县| 平昌县| 鹤峰县| 和顺县| 普定县| 红安县| 阜平县| 漯河市| 固原市| 鄂托克旗| 伽师县| 固原市| 深州市| 南京市| 土默特右旗| 龙门县| 昌邑市| 梅河口市| 溧水县| 黎平县| 东光县| 虞城县| 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