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中檢測道德與法治試卷一、填空題(每題 2 分,共 20 分)1.學會和諧相處、尊重他人的不同,是寬容的__________。2.反思能夠幫助我們__________、分析和總結過去。3.地球為人類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間、__________和資源等。4.人與自然是__________共同體。5.尊重自己,并不意味著拒絕批評。尊重自己與接受別人的批評是不矛盾的。如果過于__________、愛面子,輸不起、說不得,就是過度維護自己。6.我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災害有旱災、臺風、洪澇、__________、滑坡、泥石流、病蟲害等。7.寬容讓我們面對他人的無心之失時要大度、不計較;同時,也讓我們面對他人的傷害時,要平息心中的不滿,放棄__________的想法,懂得原諒他人。8.除了自然的原因外,人類在生產、生活中__________的行為也會誘發或加重自然災害。9.尊重他人不單表現在__________上,更應該落實在行動上。10.當我們思考過去的事情,并從中得到經驗或__________時,就是在反思自己。二、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20 分)1.下列行為中,體現了尊重他人的是( )A. 小明在同學發言時,總是隨意打斷B. 小紅嘲笑比自己成績差的同學C. 小剛認真傾聽他人說話,并給予回應D. 小莉在背后議論同學的隱私2.當與他人發生沖突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 立刻動手,給對方一個教訓B. 轉身就走,不理會對方C. 控制情緒,冷靜思考解決辦法D. 大聲爭吵,讓周圍人評理3.以下屬于反思的是( )A. 小輝每天寫完作業后,都會回顧當天學習的內容,思考哪些地方掌握得不好B. 小麗總是抱怨作業太多,沒有時間玩C. 小剛考試成績不好,怪老師出題太難D. 小敏和同學吵架后,一直認為是對方的錯4.下列資源中,屬于可再生資源的是( )A. 煤炭B. 天然氣C. 森林D. 石油5.面對自然災害,我們可以采取的預防措施是( )A. 發生地震時,快速乘坐電梯逃生B. 臺風來臨時,在大樹下躲避C. 泥石流發生時,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動方向的山坡上跑D. 洪水來臨時,待在家里不外出6.下列關于寬容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寬容能讓我們心胸開闊B. 寬容就是事事遷就他人C. 寬容有助于和諧的人際關系D. 寬容能使我們更好地與人相處7.尊重自己的表現不包括( )A. 維護自己的形象B. 愛惜自己的名譽C. 盲目自大,聽不進別人的意見D. 信守自己的承諾8.以下哪種行為會誘發或加重自然災害?( )A. 植樹造林B. 垃圾分類C. 過度放牧D. 節約用水9.我們進行反思的時間可以是( )A. 只有在考試失利后B. 每天睡覺前C. 只有在與他人發生沖突后D. 只有在老師批評后10.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應該( )A. 隨意破壞環境B. 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C. 過度開采資源D. 向河流中排放污水三、判斷題(每題 1 分,共 20 分)1.尊重他人就是要完全聽從他人的意見。( )2.寬容是一種美德,所以我們對任何人都要寬容。( )3.反思只能在事后進行。( )4.可再生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所以可以隨意使用。( )5.自然災害是自然現象,人類無法預防。( )6.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是相互關聯的。( )7.當別人傷害我們時,我們一定要以牙還牙。( )8.進行反思可以幫助我們不斷進步。( )9.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沒有影響。( )10.我們小學生也可以為保護地球做出貢獻。( )四、連線題(共 10 分)將下列自然災害與對應的預防措施連線。地震 加固堤壩,疏通河道臺風 遠離大樹、廣告牌等洪水 及時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泥石流 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下面雷電 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動方向的山坡上跑五、簡答題(每題 10 分,共 30 分)1.請簡要說說尊重自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尊重自己。2.舉例說明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到寬容。3.為了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我們小學生可以做些什么?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中檢測道德與法治試卷答案與解析一、填空題1.答案:必修課解析:學會和諧相處、尊重他人的不同,是在社會生活中必須掌握的重要內容,就像學習一門重要的課程一樣,所以說是寬容的必修課。2.答案:回顧解析:反思的過程包括對過去經歷的回顧,然后進行分析和總結,從而實現自我提升。3.答案:環境解析:地球為人類生存提供了空間、適宜的環境以及各種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4.答案:生命解析: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同構成生命共同體,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自然環境。5.答案:愛面子解析:尊重自己要把握好度,如果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過于愛面子,就容易走向過度維護自己的極端,不利于自身發展。6.答案:地震解析:地震是我國常見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會對人類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7.答案:報復解析:寬容要求我們在面對他人傷害時,放下報復心理,以平和的心態原諒他人。8.答案:不合理解析:人類不合理的生產生活行為,如過度砍伐森林、過度放牧等,會破壞生態平衡,誘發或加重自然災害。9.答案:語言解析:尊重他人在語言上要禮貌、友善,同時更要在實際行動中體現出來。10.答案:教訓解析:反思過去的事情,我們可以從中獲得經驗,避免犯錯,得到教訓,從而更好地成長。二、選擇題1.答案:C解析:認真傾聽他人說話并給予回應,是尊重他人的表現。A 選項隨意打斷他人發言,B 選項嘲笑同學,D 選項議論同學隱私都是不尊重他人的行為。2.答案:C解析:當與他人發生沖突時,控制情緒、冷靜思考解決辦法是正確的做法。A 選項立刻動手會加劇沖突,B 選項轉身就走不利于解決問題,D 選項大聲爭吵也不能有效解決沖突。3.答案:A解析:小輝每天回顧當天學習內容,思考掌握不好的地方,這是在進行反思。B 選項小麗抱怨作業多,C 選項小剛怪老師出題難,D 選項小敏認為是對方的錯,都沒有從自身出發進行反思。4.答案:C解析:森林屬于可再生資源,通過合理的培育和保護可以不斷再生。煤炭、天然氣、石油都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形成需要漫長的地質年代,用一點就少一點。5.答案:C解析:泥石流發生時,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動方向的山坡上跑是正確的逃生方法。A 選項發生地震時不能乘坐電梯,B 選項臺風來臨時在大樹下躲避危險,D 選項洪水來臨時待在家里可能會有危險,應及時轉移。6.答案:B解析:寬容不是事事遷就他人,而是在原則范圍內,對他人的無心之失或過錯給予理解和原諒。A、C、D 選項都是寬容的積極意義。7.答案:C解析:盲目自大、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不是尊重自己的表現,尊重自己應包括維護自己的形象、愛惜名譽、信守承諾等,同時也要能正確對待他人的批評。8.答案:C解析:過度放牧會破壞草原植被,導致土地沙化等問題,誘發或加重自然災害。A 選項植樹造林、B 選項垃圾分類、D 選項節約用水都是保護環境的行為。9.答案:B解析:反思可以在很多時候進行,每天睡覺前回顧一天的經歷進行反思是很好的習慣。A、C、D 選項都過于局限,反思不僅僅在這些特定情況下進行。10.答案:B解析:地球是我們的家園,我們應該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A 選項隨意破壞環境,C 選項過度開采資源,D 選項向河流中排放污水都會破壞地球生態環境。三、判斷題1.答案:×解析:尊重他人是平等對待他人,理解和接納他人的觀點,而不是完全聽從他人意見,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2.答案:×解析:寬容是有原則的,對于一些違反道德和法律的行為不能寬容。3.答案:×解析:反思可以在事前、事中、事后進行,事前反思可以幫助我們做好規劃,事中反思可以及時調整行為。4.答案:×解析:雖然可再生資源可以再生,但如果過度使用,超出其再生能力,也會面臨資源短缺的問題,不能隨意使用。5.答案:×解析:人類可以通過采取一些措施,如加強監測、建設防護工程等,對部分自然災害進行預防。6.答案:√解析:尊重自己的人更懂得尊重他人,同時得到他人尊重也有助于更好地尊重自己,二者相互關聯。7.答案:×解析:當別人傷害我們時,應以寬容的心態去對待,以牙還牙只會讓矛盾加劇。8.答案:√解析:反思可以讓我們總結經驗教訓,發現自身不足,從而不斷進步。9.答案:×解析: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有很大影響,如破壞植被、排放污染物等,會改變自然環境。10.答案:√解析:小學生可以從身邊小事做起,如節約用水、愛護花草樹木等,為保護地球做出貢獻。四、連線題答案:地震 —— 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下面臺風 —— 遠離大樹、廣告牌等洪水 —— 加固堤壩,疏通河道泥石流 —— 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動方向的山坡上跑雷電 —— 及時轉移到安全的地方解析:這些都是針對不同自然災害的基本預防措施。地震時躲在堅固家具下可保護身體;臺風時大樹、廣告牌易倒塌,要遠離;洪水來臨時加固堤壩等可防洪;泥石流發生時按正確方向跑能避免被沖走;雷電天氣要及時到安全處,防止被雷擊。五、簡答題1. 答案:重要性:尊重自己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只有尊重自己,我們才能維護自己的尊嚴,贏得他人的尊重,從而更好地在社會中立足。尊重自己能讓我們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保持自信,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如何尊重自己:首先,要維護自己的形象,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文明禮貌。其次,愛惜自己的名譽,不做有損名譽的事情。再者,要信守自己的承諾,有責任感。同時,要能夠正確對待他人的批評,虛心接受合理建議,不斷完善自己。2. 答案:在學校,同學不小心把我們的文具碰掉了,我們微笑著說 “沒關系”,這就是對他人無心之失的寬容。當與朋友發生意見分歧時,不強行要求朋友認同自己的觀點,而是耐心傾聽朋友的想法,理解朋友的立場,這也是寬容的體現。家人有時可能會因為忙碌而忘記答應我們的事情,我們不發脾氣,而是選擇理解家人,這同樣是寬容。3. 答案:1.節約用水,如隨手關閉水龍頭,用洗菜水澆花等。2.綠色出行,盡量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減少碳排放。3.愛護花草樹木,不隨意踐踏草坪、不攀折花木。4.做好垃圾分類,將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別投放,便于資源回收利用和環境保護。5.向家人和朋友宣傳環保知識,倡導大家一起保護地球生態環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