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03 人民當家做主(每個考點5道題左右,選擇經典的題目,素材要新,題型:選擇題、非選擇題,具體題型的題量根據考點的出題方式自行調整)選擇題(10道題)1. (2024山東菏澤)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修改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這體現了( )A.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B.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具有優越性C.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D. 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不斷完善解析:全國人大行使立法權,直接體現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根本政治制度的地位。B、C、D均為基本政治制度,與題干無關。答案:A2. (2024湖北荊州) 我國憲法規定:“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這明確( )A. 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B.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C. 人民直接參與國家事務管理D. 各級政府由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解析:題干直接引述憲法條文,強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性。答案:B3. (2023浙江杭州) 某市人大代表聯名提出“加強校園周邊交通安全管理”的議案,經市人大審議后交由政府部門落實。這體現人大代表行使( )A. 提案權B. 表決權C. 質詢權D. 審議權解析:提出議案屬于人大代表的提案權。答案:A4. (2023湖南長沙) 以下屬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內容的是( )A. 各民族聚居地區設立自治機關B. 居民委員會管理社區公共事務C. 國家權力由人民選舉的代表統一行使D. 民主黨派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協商解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核心是國家權力由人大統一行使。A是民族區域自治,B是基層自治,D是多黨合作制度。答案:C5. (2023江蘇南京) 全國人大表決通過關于修改立法法的決定。這表明全國人大行使的職權是( )A. 監督權B. 立法權C. 決定權D. 任免權解析:修改法律屬于立法權,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立法機關。答案:B6. (2024山西太原) 我國根本政治制度的組織和活動原則是( )A. 多黨合作B. 民主集中制C. 基層民主D. 協商民主解析: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組織原則。答案:B7. (2024云南昆明) 下列直接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是( )A. 某企業召開職工代表大會討論薪酬方案B. 某市政協召開座談會征求民生改善建議C. 某市人大表決通過年度財政預算決議D. 某村委會組織村民制定村規民約解析:C選項是人大行使決定權,直接體現人民通過人大行使國家權力。A、D是基層民主,B是政協協商。答案:C8.(2024陜西西安)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這表明( )A. 全國人大常委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B. 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C. 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D.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解析: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立法權,C正確;A錯誤(全國人大是最高權力機關);D錯誤(是根本政治制度)。答案:C9. (2024甘肅蘭州)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 )A.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B. 各級人民政府C.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D. 各級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解析:憲法明確規定人大是權力機關。答案:C10. (2024貴州貴陽) 某省人大罷免了涉嫌違紀的副省長職務。這體現人大的職權是( )A. 立法權B. 任免權C. 監督權D. 決定權解析:罷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屬于任免權。答案:B二、非選擇題(5題)1. (2024四川眉山) 材料:某村推行“村集體+國有公司+村民”聯營模式發展旅游業,村民收入大幅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說明材料體現的政治制度及其作用。答案:①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材料未直接體現,但該制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為其他制度提供基礎 。② 基本政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材料中村民通過集體決策參與管理,體現基層民主。解析:需區分根本與基本政治制度,結合材料分析基層自治的實際應用。2、(2023廣西南寧) 材料:某市人大開展“人大代表進校園”活動,聽取學生對教育改革的建議,并形成提案提交市人大會議。結合材料,分析人大代表與人民的關系。答案:①人大代表由人民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②人大代表通過調研、提案等方式反映群眾意見,保障人民當家作主。解析:緊扣“代表—人民”的責任關系,體現人大制度的民主性。3、(2023海南海口) 材料:全國人大表決通過“十四五”規劃綱要。運用根本政治制度的知識,說明這一過程如何體現人民意志。答案:①人大制度保障人民通過人大代表參與國家決策;②人大代表由人民選舉產生,代表人民行使審議、表決權;③“十四五”規劃最終由全國人大通過,表明國家權力屬于人民。解析:結合人大職權與代表職責,說明制度如何將人民意志轉化為國家決策。4、(2023新疆烏魯木齊) 列舉兩項全國人大的職權,并分別舉例說明。答案:① 立法權:如通過《民法典》;② 監督權:如聽取國務院工作報告;③ 任免權:如選舉國家主席;④ 決定權:如批準省級行政區劃調整。(任選兩項即可)解析:需明確區分四項職權,結合實例說明。5、(2023西藏拉薩) 為什么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答案:① 黨的領導:人大制度在黨的領導下運行,確保正確政治方向;② 人民當家作主:通過人大制度實現人民管理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業和社會事務;③ 依法治國: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權、監督權,為法治國家提供制度保障。解析:結合三者內在統一性,強調人大制度的橋梁作用。選擇題(共10題)1. (2024四川樂山) 某市政協召開座談會,圍繞“老舊小區改造”征集民主黨派和社會各界的建議。這體現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C.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解析:政協是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題干體現政協履行參政議政職能。答案:D2. (2024山西模擬卷) 某村通過村民會議表決通過了《村規民約》,規定垃圾分類和文明養犬等內容。這體現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C.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 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解析:村民會議是基層群眾自治的直接體現,屬于基層民主制度范疇。答案:B 3. (2023北京門頭溝一模) 我國五個自治區GDP增速連續多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這得益于( )①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施 ②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③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完善 ④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解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民族地區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共同繁榮是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答案:A 4. (2023河南鄭州一模) 關于民主黨派與共產黨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民主黨派接受共產黨的組織領導B. 民主黨派與共產黨共同執政C. 民主黨派在政協中行使國家權力D. 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參與國家事務協商解析:民主黨派是參政黨,接受共產黨的政治領導,通過政協參與協商。答案:D 5. (2023江蘇無錫) 某縣政協組織委員視察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提出整改建議。這體現政協的職能是( )A. 民主監督B. 參政議政C. 政治協商D. 制定政策解析:視察并提出整改建議屬于民主監督職能。答案:A6. (2023海南海口) 下列屬于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是( )A. 居民委員會B. 地方人民政府C. 人民法院D. 人民政協解析:居委會和村委會是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政府是國家行政機關。答案:A7. (2023重慶) 西藏自治區成立以來,藏族與其他民族通婚家庭增長30倍。這主要得益于( )A. 基層民主制度的完善B.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施C. 多黨合作制度的推進D.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發展解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民族平等權利,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答案:B8. (2023江西南昌) 關于人民政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是民主黨派的政治聯盟B. 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C. 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D. 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開展工作解析:政協是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包含多個黨派和界別,并非民主黨派聯盟。答案:A9. (2023遼寧沈陽) 中國共產黨就“十四五”規劃聽取民主黨派中央的意見,這體現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是( )A. 長期共存、互相監督B. 肝膽相照、榮辱與共C. 政治協商、民主監督D. 參政議政、合作共贏解析:“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是多黨合作方針。答案:A 10. (2023新疆烏魯木齊) 某社區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征集居民對改造方案的意見,最終確定實施方案。這體現基層群眾自治的( )①民主選舉 ②民主決策 ③民主協商 ④民主監督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解析:征集意見屬于民主協商和決策過程。答案:B 二、非選擇題(共5題)1. (2024四川樂山) 材料:某市政協組織委員調研“課后服務實施情況”,形成報告提交教育局參考。請結合材料,分析我國政黨制度的優勢。答案:①有利于集中智慧,提高決策的科學性(政協建言獻策);②有利于協調利益關系,促進社會和諧(各界廣泛參與);③有利于加強對權力的監督,推動政策落實(民主監督職能)。解析:從協商民主、科學決策、權力監督三方面展開。2. (2024陜西模擬卷) 材料:某村通過“村民說事會”協商土地流轉方案,村民代表提出“保留集體股份”的建議被采納。運用基本政治制度知識,分析這一做法。答案:①體現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保障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②通過協商民主實現決策科學化,維護村民利益;③發揮村民自我管理作用,推動鄉村振興。解析:結合基層自治的內涵和協商民主的意義作答。3. (2024河南鄭州一模) 材料:西藏自治區成立以來,藏族學生高考可加10分。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角度,分析這一政策的合理性。答案:①體現民族平等原則,保障少數民族受教育權;②通過差別化政策促進實質平等,推動民族地區發展;③符合《民族區域自治法》關于教育自治權的規定。解析:從原則、實質平等、法律依據三方面分析。4. (2024福建中考模擬) 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是“新型政黨制度”?答案:①不同于西方多黨競爭,強調合作而非對立;②民主黨派是參政黨,接受共產黨領導;③以人民利益為根本,避免黨派私利博弈。解析:從政黨關系、地位、利益導向三方面說明“新型”。5. (2024山西中考) 設計一份“我為社區建言”活動方案,要求體現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答案:①活動目的:培養民主意識,參與社區治理;②活動步驟:征集問題→組織居民議事會→形成提案→提交居委會;③預期效果:增強居民責任感,推動社區問題解決。解析:方案需包含實踐環節,體現民主協商過程。一、選擇題(5題)1. (2024·四川眉山) 某村實行“村集體+國有公司+村民”聯營發展模式,這種模式體現了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 )A. 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B.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C.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D.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答案:C解析:“村集體”屬于集體經濟,“國有公司”屬于國有經濟,“村民”可能涉及個體或私營經濟,體現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 。2. (2023·貴州貴陽) 下列屬于非公有制經濟的是( )① 國有銀行 ② 個體工商戶 ③ 外資企業 ④ 農村合作社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答案:B解析:個體工商戶和外資企業屬于非公有制經濟,國有銀行和農村合作社屬于公有制經濟 。3. (2024·甘肅蘭州) 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 )A. 公有制經濟 B. 國有經濟 C. 混合所有制經濟 D. 非公有制經濟答案:A解析: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4. (2023·河南鄭州) 下列屬于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是( )A. 公務員的工資B. 農民轉讓土地承包權的收入C. 國企工人的獎金D. 殘疾人的社會救濟金答案:B解析:土地承包權轉讓屬于土地使用權(生產要素)參與分配,公務員工資和國企獎金屬于按勞分配,救濟金屬于社會保障。5. (2023·湖北武漢) 某市出臺政策,對小微企業減免稅費,提供貸款支持。這體現了國家對非公有制經濟的( )A. 限制和改造B. 鼓勵、支持和引導C. 逐步取代公有制經濟D. 強化行政管理答案:B解析:國家政策明確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減免稅費和貸款支持是具體措施。二、非選擇題(3題)1. (2024·四川眉山) 材料:某社區通過“居民議事會”協商解決公共事務,同時社區內有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問題:材料體現了哪些我國的基本制度?答案:① 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屬于非公有制經濟) 。②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居民議事會屬于基層民主形式) 。2. (2023·貴州黔東南) 材料:某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超百萬元,村民人均分紅1萬元,同時引進私營企業開發鄉村旅游。問題:該村的發展如何體現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答案:① 公有制經濟(村集體)與非公有制經濟(私營企業)共同發展,形成優勢互補 。② 公有制經濟保障共同富裕,非公有制經濟助力經濟增長,兩者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3. (2024·山東青島)材料:某市國有鋼鐵企業與民營企業合作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提升生產效率。問題:結合材料分析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優越性。答案:① 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國企與民企合作),發揮各自優勢,提升資源配置效率。② 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增強國有資本活力,同時激發民營企業創新動力(如引入人工智能)。一、選擇題(10題)1. (2024·廣東龍華二模) 深圳市人大通過《深圳經濟特區人工智能產業促進條例》,這一行為體現人大的( )A. 立法權B. 決定權C. 任免權D. 監督權答案:A解析: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規屬于立法權,體現其作為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職能。2. (2023·福建廈門) 某市人大代表提出“加強老舊小區電梯改造”議案,經人大審議后交由政府落實。這體現人大代表行使( )A. 提案權B. 表決權C. 質詢權D. 審議權答案:A解析:人大代表提出議案屬于提案權,反映群眾訴求3. (2024·河南鄭州) 下列國家機關由全國人大產生的是( )① 國家監察委員會 ② 最高人民法院 ③ 地方政府 ④ 居民委員會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A解析:國家監察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由全國人大產生,地方政府由同級人大產生。4. (2024·四川眉山) 人大代表聯絡站定期接待群眾,聽取意見。這體現人大代表的義務是( )A. 模范遵守法律B. 接受人民監督C. 保守國家秘密D. 密切聯系群眾答案:D解析:人大代表應與群眾保持聯系,反映民意。5. (2023·河北石家莊) 地方人大可以撤銷本級政府不適當的決定,這體現( )A. 人大是權力機關的核心B. 政府由人大產生并對其負責C. 人大與政府相互制約D. 地方人大行使最高監督權答案:B解析:政府由人大產生,對其負責并受其監督。6. (2025·廣東模擬) 下列直接體現“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是( )A. 政府推進政務公開B. 法院審理刑事案件C. 公民參與人大代表選舉D. 企業開展公益捐贈答案:C解析:公民選舉人大代表是行使政治權利,體現權力來源。7. (2024·山東青島) 某省人大否決政府預算草案,要求重新編制。這說明( )A. 人大行使決定權B. 政府需對人大負責C. 人大代表有質詢權D. 人大擁有財政權答案:B解析:政府預算需經人大批準,體現人大對政府的監督。8. (2023·湖南長沙) 人大代表提出“雙減”政策落實情況的質詢案,政府必須答復。這體現( )A. 人大代表的質詢權B. 政府的行政權C. 人大與政府互相監督D. 公民的監督權答案:A解析:人大代表有權對政府工作提出質詢,政府需回應。9. (2025·重慶) 某市人大代表向選民述職,接受評議。這體現( )A. 人大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B. 人大代表對選民負責C. 人大實行民主集中制D. 公民有被選舉權答案:B解析:人大代表由選民選舉產生,需接受選民監督并述職。10. (2024·云南昆明) 地方人大有權( )A. 制定憲法B. 任命國家主席C. 撤銷同級政府不適當的決定D. 修改國際條約答案:C解析:地方人大可監督并撤銷本級政府不適當決定。二、非選擇題(5題)1. (2024·廣東龍華二模)材料:全國人大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明確各級政府責任。問題:分析全國人大制定該法的意義。答案:① 行使立法權,完善糧食安全法律體系,為政府履職提供依據;② 通過法治保障國家安全,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2. (2025·山東模擬)材料: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鄉村振興促進法執法檢查。問題:此舉如何體現人大職權及制度優勢?答案:職權:行使監督權,確保法律有效實施;優勢:通過民主集中制協調各國家機關,保障國家法律統一。3. (2023·福建廈門)材料:某市人大否決政府提出的高架橋建設方案,要求優化設計。問題:分析人大行使的職權及對民主政治建設的意義。答案:職權:行使決定權,審查重大建設項目;意義:防止決策失誤,保障公民參與,推動科學民主決策。4. (2024·湖南長沙)材料:人大代表通過網絡平臺征集議案建議,獲數萬條群眾意見。問題:此做法對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何啟示?答案:① 利用科技拓寬民主渠道,增強人大代表履職能力;② 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使立法更貼近民意。5. (2025·湖北武漢)材料:全國人大通過關于設立“國家憲法日”的決定。問題:說明憲法與全國人大的關系及設立憲法日的意義。答案:關系:全國人大有權監督憲法實施;意義:增強全民憲法意識,維護憲法權威。選擇題(9題)1. (2024·江西贛州) 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這體現國家主席行使的職權是( )A. 公布法律B. 任免國務院總理C. 授予國家勛章D. 進行國事活動答案:A解析:憲法規定,國家主席根據全國人大的決定公布法律。2. (2023·河南鄭州) 國家主席在對外交往中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國事活動,這體現其職權是( )A. 發布動員令B. 行使外事權C. 宣布進入緊急狀態D. 授予榮譽稱號答案:B解析:憲法規定國家主席代表國家進行國事活動,行使外事權。3. (2023·福建廈門) 國家主席的宣誓誓詞中強調“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體現了( )A.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C. 憲法制定需經國家主席批準答案:A解析:憲法是國家根本法,國家主席必須忠于憲法。4. (2025·湖北武漢) 國家主席可以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的依據是( )A. 國務院的提議B. 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C. 中央軍委的批準D.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答案:B解析:憲法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全國或局部地區進入緊急狀態,國家主席宣布。5. (2025·廣東模擬) 國家主席行使職權的最高原則是( )A. 維護國家利益B. 堅持黨的領導C. 遵守憲法和法律D. 接受人民監督答案:C解析: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國家主席必須依法履職。6. (2024·山東青島) 國家主席可以宣布戰爭狀態的前提是( )A. 全國人大決定B. 國務院提議C. 中央軍委批準D. 最高人民法院同意答案:A解析:戰爭與和平問題由全國人大決定,國家主席宣布。7. (2023·安徽合肥) 國家主席的職權與全國人大的關系體現了( )A. 民主集中制原則B. 三權分立原則C. 地方服從中央原則D. 依法治國原則答案:A解析:國家主席由人大產生并對其負責,體現民主集中制。8. (2025·重慶) 國家主席與國務院的關系是( )A. 領導與被領導B. 監督與被監督C. 國務院對國家主席負責D. 互不干涉答案:B解析:國家主席根據全國人大決定任免國務院成員,不直接領導國務院。9. (2024·山西太原) 國家主席的職權由憲法規定,表明( )A. 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C. 憲法由國家主席制定D. 其他法律可以修改憲法答案:A解析:憲法是根本法,規范所有國家機關的職權。二、非選擇題(5題)1. (2024·江西贛州)材料:國家主席習近平向“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頒發“共和國勛章”。問題:結合材料說明國家主席行使的職權及意義。答案:① 職權:授予國家勛章(憲法第80條)。② 意義:表彰杰出貢獻者,弘揚民族精神,增強國家凝聚力。2. (2023·河南鄭州)材料:國家主席發布特赦令,對部分罪犯實行特赦。問題:說明特赦令的憲法依據及國家主席的職權范圍。答案:① 依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特赦(憲法第67條)。② 職權:國家主席根據決定發布命令,無權自行決定特赦。3. (2025·江蘇南京)材料: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問題:說明國家主席公布法律的程序及法律生效條件。答案:① 程序:法律經全國人大通過后,由國家主席簽署公布(憲法第80條)。② 生效:自公布之日起生效,或按法律規定日期實施。4. (2024·湖南長沙)材料:國家主席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授予鐘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問題:說明國家榮譽稱號制度的憲法依據及社會價值。答案:① 依據:憲法規定國家主席授予國家勛章和榮譽稱號(第80條)。② 價值:樹立榜樣,激勵公民為國家作貢獻。5. (2023·河北石家莊)材料:全國人大決定修改憲法,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公布實施。問題:說明憲法修改的程序及國家主席的職責。答案:① 程序:全國人大提議并經全體代表2/3以上通過。② 職責:國家主席無權修改憲法,僅依法公布修正案。選擇題(10題)(2024·山東青島) 我國最高國家行政機關是( )A.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B. 國務院C. 最高人民法院D. 國家監察委員會答案:B解析:國務院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負責執行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策。(2023·廣東深圳) 以下屬于行政機關職權的是( )① 制定地方性法規 ② 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 ③ 審理刑事案件 ④ 發布行政命令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答案:B解析:行政機關的職權包括社會事務管理和行政命令發布,立法和司法權屬于其他機關。3、(2025·四川成都) 行政機關與權力機關的關系是( )A. 行政機關領導權力機關B. 行政機關由權力機關產生,對其負責C. 兩者互不干涉D. 行政機關監督權力機關答案:B解析:各級人民政府由同級人大產生,對其負責并報告工作。4、(2024·浙江杭州) 行政機關的層級不同,職權也不同。這體現的原則是( )A. 民主集中制B. 權力分立制C. 中央統一領導D. 地方自主決策答案:A解析:行政機關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分層級行使職權,體現民主集中制。5、 (2023·河北石家莊) 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履行的根本宗旨是( )A. 提高行政效率B.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C. 維護政府權威D. 擴大部門權力答案:B解析:國家機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行政機關亦不例外。6、 (2025·湖北武漢) 我國行政機關的組成包括( )① 國務院 ②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③ 人民法院 ④ 村民委員會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A解析:行政機關由國務院和地方各級政府構成,村委會屬于基層群眾自治組織。7. (2024·陜西西安) 某市政府在決策前公開征求市民意見,這體現( )A. 行政機關科學決策B. 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C. 政府行使監察權D. 司法權受公民監督答案:A解析:公開征求意見是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體現。8. (2023·重慶) 行政機關與監察機關的關系是( )A. 監察機關監督行政機關B. 行政機關領導監察機關C. 兩者職權完全重疊答案:A解析:監察機關對公職人員行使監察權,包括行政機關工作人員。9. (2025·山西太原) 國務院統一領導各地方國家行政機關工作,表明我國( )A. 實行單一制國家結構形式B. 地方政府完全自主C. 行政機關權力不受制約D. 實行聯邦制答案:A解析:中央統一領導地方行政機關是單一制的特征。10. (2024·江西南昌) 某市教育局推進“雙減”政策落實,體現其職權是( )A. 發展教育事業B. 維護市場秩序C. 管理外交事務D. 監督憲法實施答案:A解析:教育部門負責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和實施。二、非選擇題(5題)1. (2024·山東青島)材料:某市政府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簡化行政審批流程。問題:分析此舉對建設法治政府的意義。答案:① 規范行政權力,推動依法行政,減少權力濫用;② 提高行政效率,優化公共服務,增強政府公信力。2. (2023·廣東深圳)材料: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要求地方政府制定實施方案。問題:結合材料說明我國行政機關的工作原則。答案:① 中央統一領導(國務院制定規劃);② 地方分級負責(地方政府落實),體現民主集中制。3. (2025·四川成都)材料:某區政府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未聽取居民意見,引發群眾不滿。問題:從依法行政角度評析該區政府的行為。答案:① 違反民主決策原則,未保障公眾參與;② 損害政府權威,需依法糾正并完善決策機制。4. (2024·浙江杭州)材料:國務院督查組發現某地政府違規收費,責令立即整改。問題:分析這一監督機制的作用。答案:① 強化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的監督,糾正違法行為;② 維護公民合法權益,推進法治政府建設。5. (2023·河北石家莊)材料:某縣農業農村局指導農民使用新技術,實現糧食增產。問題:說明行政機關在鄉村振興中的職責。答案:① 組織經濟建設,推動農業發展;② 提供公共服務,促進農民增收。選擇題(10題)1. (2024·四川宜賓) 我國政府的宗旨是( )A. 依法行政B. 維護社會秩序C.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D. 推動經濟發展答案:C解析:憲法規定,政府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2. (2023·福建中考) 某市政府推行“一網通辦”政務服務,直接體現了( )A. 擴大政府權力范圍B. 建設服務型政府C. 削弱司法監督D. 替代基層自治組織答案:B解析:優化政務服務旨在提高行政效率,體現服務型政府理念。3. (2025·湖南長沙) 某市場監管局對違規企業罰款,企業不服可( )A. 向同級人大申訴B. 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C. 向監察委員會舉報D. 拒絕執行處罰答案:B解析:公民對行政行為不服可通過行政復議(行政救濟)或訴訟(司法救濟)維權。4. (2023·河北石家莊)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職權不包括( )A. 發展教育事業B. 維護社會治安C. 審理刑事案件D. 管理生態環境答案:C解析:審理案件是司法機關職權,行政機關負責社會管理。5. (2024·陜西西安) 某市在決策前公開征求市民意見,體現( )A. 科學立法B. 民主決策C. 公正司法D. 嚴格執法答案:B解析:公眾參與決策是民主政治的重要體現。6. (2025·湖北武漢) 國務院統一領導地方行政機關工作,表明我國實行( )A. 聯邦制B. 單一制C. 地方自治制D. 委員會制答案:B解析:中央統一領導地方是單一制國家結構形式的特點。7. (2023·重慶中考) 監察機關與行政機關的關系是( )A. 監察機關監督行政機關B. 行政機關領導監察機關C. 兩者職權完全重疊答案:A解析:監察機關對公職人員行使監察權,包括行政機關工作人員。8. (2024·江西南昌) 某市教育局推進“雙減”政策,體現其職權是( )A. 發展教育事業B. 維護市場秩序C. 管理外交事務D. 監督憲法實施答案:A解析:教育部門負責教育規劃與政策實施。9. (2025·甘肅蘭州) 某環保局處罰排污企業后申請法院強制執行,體現( )A. 行政機關獨立行使司法權B. 司法權與行政權分立C. 法院領導行政機關D. 政府權力無限擴大答案:B解析:法院強制執行體現司法權對行政權的監督與保障。10. (2023·貴州貴陽) 公民發現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可向( )舉報。① 監察委員會 ② 人民檢察院 ③ 信訪局 ④ 公安局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A解析:監察委、檢察院、信訪局均有監督公職人員的職能。非選擇題(5題)1. (2024·山東青島)材料:某市政府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簡化行政審批流程。問題:分析此舉對建設法治政府的意義。答案:① 規范行政權力:通過明確審批標準和流程,減少自由裁量權,防止權力濫用;② 提升服務效能:優化公共服務,增強政府公信力,體現以人民為中心。2. (2023·福建廈門)材料:國務院要求地方政府制定《鄉村振興規劃》實施方案。問題:分析我國行政機關的工作原則。答案:① 民主集中制:中央統一領導(國務院制定規劃),地方主動作為(細化落實);② 依法行政:地方政府方案需符合法律和中央政策。3. (2024·四川成都)材料:某區政府在舊改中未聽取群眾意見引發不滿。問題:從依法行政角度評析該行為。答案:① 違法性:違反《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中公眾參與要求;② 改進建議:建立聽證會、民意調查等制度,確保決策民主化。4. (2025·湖北武漢)材料:國務院督查組發現某地違規收費并責令整改。問題:分析行政監督機制的作用。答案:① 糾錯功能:上級政府監督下級,及時糾正違法行為;② 預防功能:警示其他部門依法履職,減少權力濫用。5. (2023·安徽合肥)材料:某市推行“陽光財政”,公開政府預算和支出明細。問題:說明這一做法的法治意義。答案:① 規范財政權:防止暗箱操作,確保資金使用合法;② 保障知情權:公民有權監督政府財政,促進透明行政。一、選擇題(10題)1. (2024·江蘇南京) 我國行使審判權的機關是( )A. 公安機關B. 人民檢察院C. 人民法院D. 監察委員會答案:C解析:憲法規定,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獨立行使審判權。2. (2023·福建中考) 司法機關工作的核心要求是( )A. 服從政府指令B. 公正司法C. 提高辦案效率D. 維護部門利益答案:B解析:公正司法是司法機關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準則。3. (2025·湖南長沙)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時( )① 必須公開進行 ② 以事實為依據 ③ 以法律為準繩 ④ 接受社會輿論干預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答案:B解析:法院獨立審判,但涉及國家秘密或個人隱私的案件可不公開。4. (2023·河北石家莊) 下列體現司法為民的是( )A. 推行巡回法庭進鄉村B. 延長案件審理期限C. 要求當事人支付高額訴訟費D. 限制公民旁聽庭審答案:A解析:巡回審判便利群眾訴訟,體現司法便民。5. (2024·陜西西安) 人民法院的層級不包括( )A. 基層人民法院B. 中級人民法院C. 專門人民法院D. 人民調解委員會答案:D解析:調解委員會是群眾性組織,非司法機關。6. (2025·湖北武漢) 下列屬于司法機關的是( )① 公安局 ② 司法局 ③ 最高人民法院 ④ 最高人民檢察院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B解析:法院和檢察院是司法機關,公安局屬行政機關。7. (2023·重慶中考) 對司法機關的監督主體是( )A. 上級行政機關B. 本級人民政府C. 人民代表大會D. 社會公益組織答案:C解析:人大作為權力機關監督司法機關工作。8. (2024·江西南昌) 人民檢察院在刑事訴訟中的職責是( )① 批準逮捕 ② 提起公訴 ③ 執行刑罰 ④ 審判案件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A解析:檢察院負責審查逮捕和起訴,法院負責審判。9. (2025·甘肅蘭州) 關于兩審終審制的理解正確的是( )A. 所有案件必須經過二審B. 二審判決為最終生效判決C. 當事人無權申請再審D. 一審判決立即生效答案:B解析:我國實行兩審終審,但死刑等特殊案件需最高人民法院核準。10. (2023·貴州貴陽) 司法機關接受監督的意義在于( )① 防止司法腐敗 ② 提高司法公信力 ③ 擴大司法權力 ④ 加快辦案速度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A解析:監督保障司法公正,但不會直接擴大權力或加快速度。二、非選擇題(5題)1. (2024·江蘇南京)材料:某基層法院設立“家事審判庭”,聘請心理咨詢師參與調解家庭糾紛。問題:分析這一舉措的法治意義。答案:① 專業化審判:提升家事案件處理的專業性和人性化;② 矛盾化解:通過心理疏導促進家庭和睦,減少社會沖突;③ 司法創新:體現司法機關創新工作方式,踐行司法為民。2. (2023·福建廈門)材料:某檢察院對行政不作為提起公益訴訟,法院判決行政機關履職。問題:此案如何體現司法機關的職能分工?答案:① 檢察監督:檢察院通過公益訴訟履行法律監督職責;② 審判執行:法院依法判決并監督執行,體現審判權對行政權的制約。3. (2025·湖南長沙)材料:人大代表視察法院執行工作,提出加強執行力度建議。問題:分析人大監督與司法獨立的關系。答案:① 監督必要性:人大監督防止司法權濫用;② 界限把握:監督不干預個案審判,保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③ 良性互動:通過建議完善司法工作機制。4. (2024·重慶中考)材料:某省高院再審改判20年前的冤錯案件,當事人獲國家賠償。問題:此案對我國司法建設的啟示。答案:① 糾錯機制:完善審判監督程序,捍衛司法公正;② 責任追究:落實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③ 權利救濟:健全國家賠償制度,彌補當事人損失。5. (2023·安徽合肥)材料:某法院將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納入征信系統,限制高消費。問題:說明聯合信用懲戒的法治作用。答案:① 強化執行威懾:提高生效裁判履行率;② 構建誠信體系:推動社會信用法治化;③ 創新執行手段:破解"執行難"問題。專題03 人民當家做主(每個考點5道題左右,選擇經典的題目,素材要新,題型:選擇題、非選擇題,具體題型的題量根據考點的出題方式自行調整)選擇題(10道題)1. (2024山東菏澤)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修改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這體現了( )A.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B.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具有優越性C.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D. 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不斷完善解析:全國人大行使立法權,直接體現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根本政治制度的地位。B、C、D均為基本政治制度,與題干無關。答案:A2. (2024湖北荊州) 我國憲法規定:“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這明確( )A. 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B.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C. 人民直接參與國家事務管理D. 各級政府由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解析:題干直接引述憲法條文,強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性。答案:B3. (2023浙江杭州) 某市人大代表聯名提出“加強校園周邊交通安全管理”的議案,經市人大審議后交由政府部門落實。這體現人大代表行使( )A. 提案權B. 表決權C. 質詢權D. 審議權解析:提出議案屬于人大代表的提案權。答案:A4. (2023湖南長沙) 以下屬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內容的是( )A. 各民族聚居地區設立自治機關B. 居民委員會管理社區公共事務C. 國家權力由人民選舉的代表統一行使D. 民主黨派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協商解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核心是國家權力由人大統一行使。A是民族區域自治,B是基層自治,D是多黨合作制度。答案:C5. (2023江蘇南京) 全國人大表決通過關于修改立法法的決定。這表明全國人大行使的職權是( )A. 監督權B. 立法權C. 決定權D. 任免權解析:修改法律屬于立法權,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立法機關。答案:B6. (2024山西太原) 我國根本政治制度的組織和活動原則是( )A. 多黨合作B. 民主集中制C. 基層民主D. 協商民主解析: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組織原則。答案:B7. (2024云南昆明) 下列直接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是( )A. 某企業召開職工代表大會討論薪酬方案B. 某市政協召開座談會征求民生改善建議C. 某市人大表決通過年度財政預算決議D. 某村委會組織村民制定村規民約解析:C選項是人大行使決定權,直接體現人民通過人大行使國家權力。A、D是基層民主,B是政協協商。答案:C8.(2024陜西西安)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這表明( )A. 全國人大常委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B. 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C. 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D.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解析: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立法權,C正確;A錯誤(全國人大是最高權力機關);D錯誤(是根本政治制度)。答案:C9. (2024甘肅蘭州)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 )A.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B. 各級人民政府C.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D. 各級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解析:憲法明確規定人大是權力機關。答案:C10. (2024貴州貴陽) 某省人大罷免了涉嫌違紀的副省長職務。這體現人大的職權是( )A. 立法權B. 任免權C. 監督權D. 決定權解析:罷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屬于任免權。答案:B二、非選擇題(5題)1. (2024四川眉山) 材料:某村推行“村集體+國有公司+村民”聯營模式發展旅游業,村民收入大幅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說明材料體現的政治制度及其作用。答案:①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材料未直接體現,但該制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為其他制度提供基礎 。② 基本政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材料中村民通過集體決策參與管理,體現基層民主。解析:需區分根本與基本政治制度,結合材料分析基層自治的實際應用。2、(2023廣西南寧) 材料:某市人大開展“人大代表進校園”活動,聽取學生對教育改革的建議,并形成提案提交市人大會議。結合材料,分析人大代表與人民的關系。答案:①人大代表由人民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②人大代表通過調研、提案等方式反映群眾意見,保障人民當家作主。解析:緊扣“代表—人民”的責任關系,體現人大制度的民主性。3、(2023海南海口) 材料:全國人大表決通過“十四五”規劃綱要。運用根本政治制度的知識,說明這一過程如何體現人民意志。答案:①人大制度保障人民通過人大代表參與國家決策;②人大代表由人民選舉產生,代表人民行使審議、表決權;③“十四五”規劃最終由全國人大通過,表明國家權力屬于人民。解析:結合人大職權與代表職責,說明制度如何將人民意志轉化為國家決策。4、(2023新疆烏魯木齊) 列舉兩項全國人大的職權,并分別舉例說明。答案:① 立法權:如通過《民法典》;② 監督權:如聽取國務院工作報告;③ 任免權:如選舉國家主席;④ 決定權:如批準省級行政區劃調整。(任選兩項即可)解析:需明確區分四項職權,結合實例說明。5、(2023西藏拉薩) 為什么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答案:① 黨的領導:人大制度在黨的領導下運行,確保正確政治方向;② 人民當家作主:通過人大制度實現人民管理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業和社會事務;③ 依法治國: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權、監督權,為法治國家提供制度保障。解析:結合三者內在統一性,強調人大制度的橋梁作用。選擇題(共10題)1. (2024四川樂山) 某市政協召開座談會,圍繞“老舊小區改造”征集民主黨派和社會各界的建議。這體現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C.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解析:政協是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題干體現政協履行參政議政職能。答案:D2. (2024山西模擬卷) 某村通過村民會議表決通過了《村規民約》,規定垃圾分類和文明養犬等內容。這體現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C.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 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解析:村民會議是基層群眾自治的直接體現,屬于基層民主制度范疇。答案:B 3. (2023北京門頭溝一模) 我國五個自治區GDP增速連續多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這得益于( )①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施 ②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③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完善 ④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解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民族地區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共同繁榮是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答案:A 4. (2023河南鄭州一模) 關于民主黨派與共產黨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民主黨派接受共產黨的組織領導B. 民主黨派與共產黨共同執政C. 民主黨派在政協中行使國家權力D. 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參與國家事務協商解析:民主黨派是參政黨,接受共產黨的政治領導,通過政協參與協商。答案:D 5. (2023江蘇無錫) 某縣政協組織委員視察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提出整改建議。這體現政協的職能是( )A. 民主監督B. 參政議政C. 政治協商D. 制定政策解析:視察并提出整改建議屬于民主監督職能。答案:A6. (2023海南海口) 下列屬于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是( )A. 居民委員會B. 地方人民政府C. 人民法院D. 人民政協解析:居委會和村委會是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政府是國家行政機關。答案:A7. (2023重慶) 西藏自治區成立以來,藏族與其他民族通婚家庭增長30倍。這主要得益于( )A. 基層民主制度的完善B.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施C. 多黨合作制度的推進D.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發展解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民族平等權利,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答案:B8. (2023江西南昌) 關于人民政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是民主黨派的政治聯盟B. 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C. 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D. 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開展工作解析:政協是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包含多個黨派和界別,并非民主黨派聯盟。答案:A9. (2023遼寧沈陽) 中國共產黨就“十四五”規劃聽取民主黨派中央的意見,這體現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是( )A. 長期共存、互相監督B. 肝膽相照、榮辱與共C. 政治協商、民主監督D. 參政議政、合作共贏解析:“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是多黨合作方針。答案:A 10. (2023新疆烏魯木齊) 某社區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征集居民對改造方案的意見,最終確定實施方案。這體現基層群眾自治的( )①民主選舉 ②民主決策 ③民主協商 ④民主監督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解析:征集意見屬于民主協商和決策過程。答案:B 二、非選擇題(共5題)1. (2024四川樂山) 材料:某市政協組織委員調研“課后服務實施情況”,形成報告提交教育局參考。請結合材料,分析我國政黨制度的優勢。答案:①有利于集中智慧,提高決策的科學性(政協建言獻策);②有利于協調利益關系,促進社會和諧(各界廣泛參與);③有利于加強對權力的監督,推動政策落實(民主監督職能)。解析:從協商民主、科學決策、權力監督三方面展開。2. (2024陜西模擬卷) 材料:某村通過“村民說事會”協商土地流轉方案,村民代表提出“保留集體股份”的建議被采納。運用基本政治制度知識,分析這一做法。答案:①體現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保障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②通過協商民主實現決策科學化,維護村民利益;③發揮村民自我管理作用,推動鄉村振興。解析:結合基層自治的內涵和協商民主的意義作答。3. (2024河南鄭州一模) 材料:西藏自治區成立以來,藏族學生高考可加10分。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角度,分析這一政策的合理性。答案:①體現民族平等原則,保障少數民族受教育權;②通過差別化政策促進實質平等,推動民族地區發展;③符合《民族區域自治法》關于教育自治權的規定。解析:從原則、實質平等、法律依據三方面分析。4. (2024福建中考模擬) 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是“新型政黨制度”?答案:①不同于西方多黨競爭,強調合作而非對立;②民主黨派是參政黨,接受共產黨領導;③以人民利益為根本,避免黨派私利博弈。解析:從政黨關系、地位、利益導向三方面說明“新型”。5. (2024山西中考) 設計一份“我為社區建言”活動方案,要求體現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答案:①活動目的:培養民主意識,參與社區治理;②活動步驟:征集問題→組織居民議事會→形成提案→提交居委會;③預期效果:增強居民責任感,推動社區問題解決。解析:方案需包含實踐環節,體現民主協商過程。一、選擇題(5題)1. (2024·四川眉山) 某村實行“村集體+國有公司+村民”聯營發展模式,這種模式體現了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 )A. 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B.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C.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D.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答案:C解析:“村集體”屬于集體經濟,“國有公司”屬于國有經濟,“村民”可能涉及個體或私營經濟,體現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 。2. (2023·貴州貴陽) 下列屬于非公有制經濟的是( )① 國有銀行 ② 個體工商戶 ③ 外資企業 ④ 農村合作社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答案:B解析:個體工商戶和外資企業屬于非公有制經濟,國有銀行和農村合作社屬于公有制經濟 。3. (2024·甘肅蘭州) 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 )A. 公有制經濟 B. 國有經濟 C. 混合所有制經濟 D. 非公有制經濟答案:A解析: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4. (2023·河南鄭州) 下列屬于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是( )A. 公務員的工資B. 農民轉讓土地承包權的收入C. 國企工人的獎金D. 殘疾人的社會救濟金答案:B解析:土地承包權轉讓屬于土地使用權(生產要素)參與分配,公務員工資和國企獎金屬于按勞分配,救濟金屬于社會保障。5. (2023·湖北武漢) 某市出臺政策,對小微企業減免稅費,提供貸款支持。這體現了國家對非公有制經濟的( )A. 限制和改造B. 鼓勵、支持和引導C. 逐步取代公有制經濟D. 強化行政管理答案:B解析:國家政策明確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減免稅費和貸款支持是具體措施。二、非選擇題(3題)1. (2024·四川眉山) 材料:某社區通過“居民議事會”協商解決公共事務,同時社區內有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問題:材料體現了哪些我國的基本制度?答案:① 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屬于非公有制經濟) 。②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居民議事會屬于基層民主形式) 。2. (2023·貴州黔東南) 材料:某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超百萬元,村民人均分紅1萬元,同時引進私營企業開發鄉村旅游。問題:該村的發展如何體現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答案:① 公有制經濟(村集體)與非公有制經濟(私營企業)共同發展,形成優勢互補 。② 公有制經濟保障共同富裕,非公有制經濟助力經濟增長,兩者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3. (2024·山東青島)材料:某市國有鋼鐵企業與民營企業合作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提升生產效率。問題:結合材料分析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優越性。答案:① 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國企與民企合作),發揮各自優勢,提升資源配置效率。② 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增強國有資本活力,同時激發民營企業創新動力(如引入人工智能)。一、選擇題(10題)1. (2024·廣東龍華二模) 深圳市人大通過《深圳經濟特區人工智能產業促進條例》,這一行為體現人大的( )A. 立法權B. 決定權C. 任免權D. 監督權答案:A解析: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規屬于立法權,體現其作為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職能。2. (2023·福建廈門) 某市人大代表提出“加強老舊小區電梯改造”議案,經人大審議后交由政府落實。這體現人大代表行使( )A. 提案權B. 表決權C. 質詢權D. 審議權答案:A解析:人大代表提出議案屬于提案權,反映群眾訴求3. (2024·河南鄭州) 下列國家機關由全國人大產生的是( )① 國家監察委員會 ② 最高人民法院 ③ 地方政府 ④ 居民委員會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A解析:國家監察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由全國人大產生,地方政府由同級人大產生。4. (2024·四川眉山) 人大代表聯絡站定期接待群眾,聽取意見。這體現人大代表的義務是( )A. 模范遵守法律B. 接受人民監督C. 保守國家秘密D. 密切聯系群眾答案:D解析:人大代表應與群眾保持聯系,反映民意。5. (2023·河北石家莊) 地方人大可以撤銷本級政府不適當的決定,這體現( )A. 人大是權力機關的核心B. 政府由人大產生并對其負責C. 人大與政府相互制約D. 地方人大行使最高監督權答案:B解析:政府由人大產生,對其負責并受其監督。6. (2025·廣東模擬) 下列直接體現“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是( )A. 政府推進政務公開B. 法院審理刑事案件C. 公民參與人大代表選舉D. 企業開展公益捐贈答案:C解析:公民選舉人大代表是行使政治權利,體現權力來源。7. (2024·山東青島) 某省人大否決政府預算草案,要求重新編制。這說明( )A. 人大行使決定權B. 政府需對人大負責C. 人大代表有質詢權D. 人大擁有財政權答案:B解析:政府預算需經人大批準,體現人大對政府的監督。8. (2023·湖南長沙) 人大代表提出“雙減”政策落實情況的質詢案,政府必須答復。這體現( )A. 人大代表的質詢權B. 政府的行政權C. 人大與政府互相監督D. 公民的監督權答案:A解析:人大代表有權對政府工作提出質詢,政府需回應。9. (2025·重慶) 某市人大代表向選民述職,接受評議。這體現( )A. 人大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B. 人大代表對選民負責C. 人大實行民主集中制D. 公民有被選舉權答案:B解析:人大代表由選民選舉產生,需接受選民監督并述職。10. (2024·云南昆明) 地方人大有權( )A. 制定憲法B. 任命國家主席C. 撤銷同級政府不適當的決定D. 修改國際條約答案:C解析:地方人大可監督并撤銷本級政府不適當決定。二、非選擇題(5題)1. (2024·廣東龍華二模)材料:全國人大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明確各級政府責任。問題:分析全國人大制定該法的意義。答案:① 行使立法權,完善糧食安全法律體系,為政府履職提供依據;② 通過法治保障國家安全,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2. (2025·山東模擬)材料: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鄉村振興促進法執法檢查。問題:此舉如何體現人大職權及制度優勢?答案:職權:行使監督權,確保法律有效實施;優勢:通過民主集中制協調各國家機關,保障國家法律統一。3. (2023·福建廈門)材料:某市人大否決政府提出的高架橋建設方案,要求優化設計。問題:分析人大行使的職權及對民主政治建設的意義。答案:職權:行使決定權,審查重大建設項目;意義:防止決策失誤,保障公民參與,推動科學民主決策。4. (2024·湖南長沙)材料:人大代表通過網絡平臺征集議案建議,獲數萬條群眾意見。問題:此做法對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何啟示?答案:① 利用科技拓寬民主渠道,增強人大代表履職能力;② 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使立法更貼近民意。5. (2025·湖北武漢)材料:全國人大通過關于設立“國家憲法日”的決定。問題:說明憲法與全國人大的關系及設立憲法日的意義。答案:關系:全國人大有權監督憲法實施;意義:增強全民憲法意識,維護憲法權威。選擇題(9題)1. (2024·江西贛州) 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這體現國家主席行使的職權是( )A. 公布法律B. 任免國務院總理C. 授予國家勛章D. 進行國事活動答案:A解析:憲法規定,國家主席根據全國人大的決定公布法律。2. (2023·河南鄭州) 國家主席在對外交往中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國事活動,這體現其職權是( )A. 發布動員令B. 行使外事權C. 宣布進入緊急狀態D. 授予榮譽稱號答案:B解析:憲法規定國家主席代表國家進行國事活動,行使外事權。3. (2023·福建廈門) 國家主席的宣誓誓詞中強調“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體現了( )A.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C. 憲法制定需經國家主席批準答案:A解析:憲法是國家根本法,國家主席必須忠于憲法。4. (2025·湖北武漢) 國家主席可以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的依據是( )A. 國務院的提議B. 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C. 中央軍委的批準D.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答案:B解析:憲法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全國或局部地區進入緊急狀態,國家主席宣布。5. (2025·廣東模擬) 國家主席行使職權的最高原則是( )A. 維護國家利益B. 堅持黨的領導C. 遵守憲法和法律D. 接受人民監督答案:C解析: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國家主席必須依法履職。6. (2024·山東青島) 國家主席可以宣布戰爭狀態的前提是( )A. 全國人大決定B. 國務院提議C. 中央軍委批準D. 最高人民法院同意答案:A解析:戰爭與和平問題由全國人大決定,國家主席宣布。7. (2023·安徽合肥) 國家主席的職權與全國人大的關系體現了( )A. 民主集中制原則B. 三權分立原則C. 地方服從中央原則D. 依法治國原則答案:A解析:國家主席由人大產生并對其負責,體現民主集中制。8. (2025·重慶) 國家主席與國務院的關系是( )A. 領導與被領導B. 監督與被監督C. 國務院對國家主席負責D. 互不干涉答案:B解析:國家主席根據全國人大決定任免國務院成員,不直接領導國務院。9. (2024·山西太原) 國家主席的職權由憲法規定,表明( )A. 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C. 憲法由國家主席制定D. 其他法律可以修改憲法答案:A解析:憲法是根本法,規范所有國家機關的職權。二、非選擇題(5題)1. (2024·江西贛州)材料:國家主席習近平向“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頒發“共和國勛章”。問題:結合材料說明國家主席行使的職權及意義。答案:① 職權:授予國家勛章(憲法第80條)。② 意義:表彰杰出貢獻者,弘揚民族精神,增強國家凝聚力。2. (2023·河南鄭州)材料:國家主席發布特赦令,對部分罪犯實行特赦。問題:說明特赦令的憲法依據及國家主席的職權范圍。答案:① 依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特赦(憲法第67條)。② 職權:國家主席根據決定發布命令,無權自行決定特赦。3. (2025·江蘇南京)材料: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問題:說明國家主席公布法律的程序及法律生效條件。答案:① 程序:法律經全國人大通過后,由國家主席簽署公布(憲法第80條)。② 生效:自公布之日起生效,或按法律規定日期實施。4. (2024·湖南長沙)材料:國家主席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授予鐘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問題:說明國家榮譽稱號制度的憲法依據及社會價值。答案:① 依據:憲法規定國家主席授予國家勛章和榮譽稱號(第80條)。② 價值:樹立榜樣,激勵公民為國家作貢獻。5. (2023·河北石家莊)材料:全國人大決定修改憲法,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公布實施。問題:說明憲法修改的程序及國家主席的職責。答案:① 程序:全國人大提議并經全體代表2/3以上通過。② 職責:國家主席無權修改憲法,僅依法公布修正案。選擇題(10題)(2024·山東青島) 我國最高國家行政機關是( )A.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B. 國務院C. 最高人民法院D. 國家監察委員會答案:B解析:國務院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負責執行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策。(2023·廣東深圳) 以下屬于行政機關職權的是( )① 制定地方性法規 ② 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 ③ 審理刑事案件 ④ 發布行政命令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答案:B解析:行政機關的職權包括社會事務管理和行政命令發布,立法和司法權屬于其他機關。3、(2025·四川成都) 行政機關與權力機關的關系是( )A. 行政機關領導權力機關B. 行政機關由權力機關產生,對其負責C. 兩者互不干涉D. 行政機關監督權力機關答案:B解析:各級人民政府由同級人大產生,對其負責并報告工作。4、(2024·浙江杭州) 行政機關的層級不同,職權也不同。這體現的原則是( )A. 民主集中制B. 權力分立制C. 中央統一領導D. 地方自主決策答案:A解析:行政機關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分層級行使職權,體現民主集中制。5、 (2023·河北石家莊) 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履行的根本宗旨是( )A. 提高行政效率B.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C. 維護政府權威D. 擴大部門權力答案:B解析:國家機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行政機關亦不例外。6、 (2025·湖北武漢) 我國行政機關的組成包括( )① 國務院 ②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③ 人民法院 ④ 村民委員會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A解析:行政機關由國務院和地方各級政府構成,村委會屬于基層群眾自治組織。7. (2024·陜西西安) 某市政府在決策前公開征求市民意見,這體現( )A. 行政機關科學決策B. 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C. 政府行使監察權D. 司法權受公民監督答案:A解析:公開征求意見是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體現。8. (2023·重慶) 行政機關與監察機關的關系是( )A. 監察機關監督行政機關B. 行政機關領導監察機關C. 兩者職權完全重疊答案:A解析:監察機關對公職人員行使監察權,包括行政機關工作人員。9. (2025·山西太原) 國務院統一領導各地方國家行政機關工作,表明我國( )A. 實行單一制國家結構形式B. 地方政府完全自主C. 行政機關權力不受制約D. 實行聯邦制答案:A解析:中央統一領導地方行政機關是單一制的特征。10. (2024·江西南昌) 某市教育局推進“雙減”政策落實,體現其職權是( )A. 發展教育事業B. 維護市場秩序C. 管理外交事務D. 監督憲法實施答案:A解析:教育部門負責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和實施。二、非選擇題(5題)1. (2024·山東青島)材料:某市政府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簡化行政審批流程。問題:分析此舉對建設法治政府的意義。答案:① 規范行政權力,推動依法行政,減少權力濫用;② 提高行政效率,優化公共服務,增強政府公信力。2. (2023·廣東深圳)材料: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要求地方政府制定實施方案。問題:結合材料說明我國行政機關的工作原則。答案:① 中央統一領導(國務院制定規劃);② 地方分級負責(地方政府落實),體現民主集中制。3. (2025·四川成都)材料:某區政府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未聽取居民意見,引發群眾不滿。問題:從依法行政角度評析該區政府的行為。答案:① 違反民主決策原則,未保障公眾參與;② 損害政府權威,需依法糾正并完善決策機制。4. (2024·浙江杭州)材料:國務院督查組發現某地政府違規收費,責令立即整改。問題:分析這一監督機制的作用。答案:① 強化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的監督,糾正違法行為;② 維護公民合法權益,推進法治政府建設。5. (2023·河北石家莊)材料:某縣農業農村局指導農民使用新技術,實現糧食增產。問題:說明行政機關在鄉村振興中的職責。答案:① 組織經濟建設,推動農業發展;② 提供公共服務,促進農民增收。選擇題(10題)1. (2024·四川宜賓) 我國政府的宗旨是( )A. 依法行政B. 維護社會秩序C.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D. 推動經濟發展答案:C解析:憲法規定,政府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2. (2023·福建中考) 某市政府推行“一網通辦”政務服務,直接體現了( )A. 擴大政府權力范圍B. 建設服務型政府C. 削弱司法監督D. 替代基層自治組織答案:B解析:優化政務服務旨在提高行政效率,體現服務型政府理念。3. (2025·湖南長沙) 某市場監管局對違規企業罰款,企業不服可( )A. 向同級人大申訴B. 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C. 向監察委員會舉報D. 拒絕執行處罰答案:B解析:公民對行政行為不服可通過行政復議(行政救濟)或訴訟(司法救濟)維權。4. (2023·河北石家莊)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職權不包括( )A. 發展教育事業B. 維護社會治安C. 審理刑事案件D. 管理生態環境答案:C解析:審理案件是司法機關職權,行政機關負責社會管理。5. (2024·陜西西安) 某市在決策前公開征求市民意見,體現( )A. 科學立法B. 民主決策C. 公正司法D. 嚴格執法答案:B解析:公眾參與決策是民主政治的重要體現。6. (2025·湖北武漢) 國務院統一領導地方行政機關工作,表明我國實行( )A. 聯邦制B. 單一制C. 地方自治制D. 委員會制答案:B解析:中央統一領導地方是單一制國家結構形式的特點。7. (2023·重慶中考) 監察機關與行政機關的關系是( )A. 監察機關監督行政機關B. 行政機關領導監察機關C. 兩者職權完全重疊答案:A解析:監察機關對公職人員行使監察權,包括行政機關工作人員。8. (2024·江西南昌) 某市教育局推進“雙減”政策,體現其職權是( )A. 發展教育事業B. 維護市場秩序C. 管理外交事務D. 監督憲法實施答案:A解析:教育部門負責教育規劃與政策實施。9. (2025·甘肅蘭州) 某環保局處罰排污企業后申請法院強制執行,體現( )A. 行政機關獨立行使司法權B. 司法權與行政權分立C. 法院領導行政機關D. 政府權力無限擴大答案:B解析:法院強制執行體現司法權對行政權的監督與保障。10. (2023·貴州貴陽) 公民發現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可向( )舉報。① 監察委員會 ② 人民檢察院 ③ 信訪局 ④ 公安局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A解析:監察委、檢察院、信訪局均有監督公職人員的職能。非選擇題(5題)1. (2024·山東青島)材料:某市政府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簡化行政審批流程。問題:分析此舉對建設法治政府的意義。答案:① 規范行政權力:通過明確審批標準和流程,減少自由裁量權,防止權力濫用;② 提升服務效能:優化公共服務,增強政府公信力,體現以人民為中心。2. (2023·福建廈門)材料:國務院要求地方政府制定《鄉村振興規劃》實施方案。問題:分析我國行政機關的工作原則。答案:① 民主集中制:中央統一領導(國務院制定規劃),地方主動作為(細化落實);② 依法行政:地方政府方案需符合法律和中央政策。3. (2024·四川成都)材料:某區政府在舊改中未聽取群眾意見引發不滿。問題:從依法行政角度評析該行為。答案:① 違法性:違反《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中公眾參與要求;② 改進建議:建立聽證會、民意調查等制度,確保決策民主化。4. (2025·湖北武漢)材料:國務院督查組發現某地違規收費并責令整改。問題:分析行政監督機制的作用。答案:① 糾錯功能:上級政府監督下級,及時糾正違法行為;② 預防功能:警示其他部門依法履職,減少權力濫用。5. (2023·安徽合肥)材料:某市推行“陽光財政”,公開政府預算和支出明細。問題:說明這一做法的法治意義。答案:① 規范財政權:防止暗箱操作,確保資金使用合法;② 保障知情權:公民有權監督政府財政,促進透明行政。一、選擇題(10題)1. (2024·江蘇南京) 我國行使審判權的機關是( )A. 公安機關B. 人民檢察院C. 人民法院D. 監察委員會答案:C解析:憲法規定,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獨立行使審判權。2. (2023·福建中考) 司法機關工作的核心要求是( )A. 服從政府指令B. 公正司法C. 提高辦案效率D. 維護部門利益答案:B解析:公正司法是司法機關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準則。3. (2025·湖南長沙)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時( )① 必須公開進行 ② 以事實為依據 ③ 以法律為準繩 ④ 接受社會輿論干預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答案:B解析:法院獨立審判,但涉及國家秘密或個人隱私的案件可不公開。4. (2023·河北石家莊) 下列體現司法為民的是( )A. 推行巡回法庭進鄉村B. 延長案件審理期限C. 要求當事人支付高額訴訟費D. 限制公民旁聽庭審答案:A解析:巡回審判便利群眾訴訟,體現司法便民。5. (2024·陜西西安) 人民法院的層級不包括( )A. 基層人民法院B. 中級人民法院C. 專門人民法院D. 人民調解委員會答案:D解析:調解委員會是群眾性組織,非司法機關。6. (2025·湖北武漢) 下列屬于司法機關的是( )① 公安局 ② 司法局 ③ 最高人民法院 ④ 最高人民檢察院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B解析:法院和檢察院是司法機關,公安局屬行政機關。7. (2023·重慶中考) 對司法機關的監督主體是( )A. 上級行政機關B. 本級人民政府C. 人民代表大會D. 社會公益組織答案:C解析:人大作為權力機關監督司法機關工作。8. (2024·江西南昌) 人民檢察院在刑事訴訟中的職責是( )① 批準逮捕 ② 提起公訴 ③ 執行刑罰 ④ 審判案件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A解析:檢察院負責審查逮捕和起訴,法院負責審判。9. (2025·甘肅蘭州) 關于兩審終審制的理解正確的是( )A. 所有案件必須經過二審B. 二審判決為最終生效判決C. 當事人無權申請再審D. 一審判決立即生效答案:B解析:我國實行兩審終審,但死刑等特殊案件需最高人民法院核準。10. (2023·貴州貴陽) 司法機關接受監督的意義在于( )① 防止司法腐敗 ② 提高司法公信力 ③ 擴大司法權力 ④ 加快辦案速度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A解析:監督保障司法公正,但不會直接擴大權力或加快速度。二、非選擇題(5題)1. (2024·江蘇南京)材料:某基層法院設立“家事審判庭”,聘請心理咨詢師參與調解家庭糾紛。問題:分析這一舉措的法治意義。答案:① 專業化審判:提升家事案件處理的專業性和人性化;② 矛盾化解:通過心理疏導促進家庭和睦,減少社會沖突;③ 司法創新:體現司法機關創新工作方式,踐行司法為民。2. (2023·福建廈門)材料:某檢察院對行政不作為提起公益訴訟,法院判決行政機關履職。問題:此案如何體現司法機關的職能分工?答案:① 檢察監督:檢察院通過公益訴訟履行法律監督職責;② 審判執行:法院依法判決并監督執行,體現審判權對行政權的制約。3. (2025·湖南長沙)材料:人大代表視察法院執行工作,提出加強執行力度建議。問題:分析人大監督與司法獨立的關系。答案:① 監督必要性:人大監督防止司法權濫用;② 界限把握:監督不干預個案審判,保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③ 良性互動:通過建議完善司法工作機制。4. (2024·重慶中考)材料:某省高院再審改判20年前的冤錯案件,當事人獲國家賠償。問題:此案對我國司法建設的啟示。答案:① 糾錯機制:完善審判監督程序,捍衛司法公正;② 責任追究:落實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③ 權利救濟:健全國家賠償制度,彌補當事人損失。5. (2023·安徽合肥)材料:某法院將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納入征信系統,限制高消費。問題:說明聯合信用懲戒的法治作用。答案:① 強化執行威懾:提高生效裁判履行率;② 構建誠信體系:推動社會信用法治化;③ 創新執行手段:破解"執行難"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學生卷)專題03 人民當家做主一.docx (教師卷)專題03 人民當家做主一.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