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教版(2024)科學七年級下冊期中檢測卷 培優卷【1】試卷類型:A姓名: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準考證號一.選擇題(共15小題)(請用2B鉛筆填涂)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二.填空題(共8小題)(請在各試題的答題區內作答)16. 17. 18. 19. 20. 21. 22. 23.三.實驗探究題(共6小題)(請在各試題的答題區內作答)24.答:25.答:26.答:27.答:28.答:29.答:四.計算題(共5小題)(請在各試題的答題區內作答)30.答:31.答:32.答:33.答:34.答:/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浙教版(2024)科學七年級下冊期中檢測卷 培優卷【1】答案一.選擇題(共15小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A D C C C B B D B D D題號 12 13 14 15答案 A A A C一.選擇題(共15小題)1.解: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新細胞,因此美國賓州匹茲堡大學研究團隊利用取自人類皮膚細胞得出的誘導性多功能干細胞,制作出了心肌細胞,向制造整個心臟邁出了重要一步,這主要體現了干細胞的細胞分化過程。故選:A。2.解:AB、男性生殖系統有睪丸、輸精管、附睪、陰經、前列腺和尿道等器官組成的,其中男性產生生殖細胞﹣﹣精子的器官是睪丸,同時睪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屬于內分泌器官,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AB正確。C、附睪在睪丸上面,儲存精子,是精子成熟的地方,成熟的精子經過輸精管排到尿道,由尿道排到體外,精子從產生到排出體外依次經過②睪丸、附睪、④輸精管、③尿道,C正確。D、將男性的④輸精管結扎,可阻止精子的輸送;使精子與卵子不能相遇,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從而達到避孕的目的,但不能阻止精子的產生,精子是由睪丸產生的,D錯誤。故選:D。3.解:A、蝗蟲屬于不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經過受精卵、幼蟲和成蟲三個階段。即D→A→C.錯誤;B、若用此圖表示蜜蜂的完全變態發育過程,則B是蛹期,C是成蟲。錯誤;C、蝗蟲的成蟲期危害最大。蝗蟲的發育過程是不完全變態,即經過圖中的D受精卵,A幼蟲和C成蟲三個時期。C成蟲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C正確;D、家蠶是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經過D受精卵→A幼蟲→B蛹→C成蟲四個階段。若通過蠶絲的產量,則應延長A幼蟲期。D錯誤。故選:C。4.解:A.幼兒期腦的發育較快,但生殖器官的發育并不顯著。生殖器官的快速發育主要發生在青春期,A錯誤。B.人體全身發育較快的時期不僅限于青春期。嬰兒期和幼兒期也是全身發育較快的時期,B錯誤。C.從圖乙中可以看出,睪丸的發育速率在青春期開始時迅速增加,而卵巢的發育速率在此之前已經開始增加。因此,睪丸的迅速發育開始時間比卵巢晚,C正確。D.從圖乙中可以看出,青春期睪丸的質量增加速率和幅度與卵巢相當,甚至在某些年齡段可能更大,D錯誤。故選:C。5.解:A、豆漿主要來自大豆種子的子葉,即圖1中的④子葉,A正確;B、圖2中的①是葉是由圖1中的②胚芽發育而來的,B正確;C、經過傳粉、受精后,圖3中的③子房壁會發育成圖4中的a果皮,C錯誤;D、圖4中的b種子萌發需要有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D正確。故選:C。6.解:A、利用馬鈴薯塊莖上長出的芽體進行繁殖的方式屬于營養生殖,A錯誤。B、將一株單色的菊花培育成多種顏色及花形的“塔花”,其采用的繁殖方式是嫁接,B正確。C、西瓜里之所以有許多種子,是因為西瓜開花時,每朵花上有許多胚珠,C錯誤。D、大豆的莖是由萌發的大豆種子胚中的胚芽發育而來的,D錯誤。故選:B。7.解:該目的是檢驗兩種抗生素的殺菌作用,設計實驗時,應遵循對照原則,即設計只有細菌的空白對照組,將來與含有抗生素的實驗組進行對比分析;還應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如抗生素的有無或抗生素的種類。B組方案中包含三組實驗,一組空白對照實驗(用不加抗生素的培養基培養),兩個實驗組分別是在培養有細菌的培養基中加a抗生素和b抗生素,故B組方案更合理。故選:B。8.解:A、乳酸菌屬于細菌,無成形的細胞核;將除乳酸菌以外的六種生物或結構歸為A類的依據是它們都具有成形的細胞核,A正確。B、將衣藻和梨樹歸為一類的依據是它們的細胞都含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B正確。C、乳酸菌屬于細菌,可進行分裂繁殖;酵母菌是真菌,可以進行出芽生殖,分裂繁殖和出芽生殖都是無性生殖,C正確。D、香菇屬于真菌,可以通過產生孢子的方式繁殖,這種生殖不經生殖細胞的兩兩結合,屬于無性生殖,D錯誤。故選:D。9.解:A.濕衣服晾在陽光下干得快,是因為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且溫度越高,分子的運動速率越快,故正確;B.金屬很難被壓縮,是因為金屬的原子間隔小,故錯誤;C.稀鹽酸與稀硫酸化學性質相似,是因為溶液中都含有氫離子,故正確;D醋是酸的,糖是甜的,是因為它們分子的構成不同,不同種的分子性質不同,故正確。故選:B。10.解:當用熱針刺破丙面肥皂膜時,甲、乙區域的肥皂膜失去丙肥皂膜的表面張力,而表面張力使肥皂膜收縮,因各點受力特點相同,則肥皂膜形狀應為D圖,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11.解: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強水的導電性,故①正確;②由電解水的裝置圖可知,甲管中氣體體積小,是氧氣,乙管中氣體體積大,是氫氣,甲、乙兩管內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比約為1:2,而不是質量比為1:2,故②錯誤;③乙管中氣體體積大,乙管內產生的氣體是氫氣,能燃燒,故③正確;④甲管中是氧氣,連接的是電源正極,乙管中是氫氣,連接的是電源負極,故④正確;⑤該實驗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⑤錯誤;綜上所述,以上描述中正確的是①③④;故選:D。12.解:由圖示可知,代表質子,〇代表中子代表電子。A、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甲和丁的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相等,所以甲、丁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同,故正確;B、決定元素種類的是核內質子數,乙和丁的質子數相同,所以是同一種元素,故不正確;C、核電荷數等于質子數,甲、丙的質子數相等,所以核電荷數也相等,故錯;D、同位素是指質子數相同,甲、乙質子數不相等,所以不互為同位素原子,故錯;故選:A。13.解:已知a個碳原子(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質量是bkg,n個銀原子的質量是mkg。以碳原子質量的為標準,銀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故選:A。14.解:A、一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為氫元素,為非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B、六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的原子序數為6,原子序數=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則質子數為6,故選項說法正確。C、十一點整,時針所指元素是鈉元素,其離子符號為Na+,故選項說法正確。D、鐘面上時針、分針所指的兩種元素分別是氧元素、鎂元素,組成化合物是氧化鎂,其化學式為MgO,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15.解:A、由丙氨酸的分子結構模型圖可知,一個丙氨酸分子中含有3個碳原子、7個氫原子、2個氧原子、1個氮原子,其化學式為C3H7O2N,故選項說法正確。B、在構成丙氨酸分子的原子(碳、氫、氮、氧)中,氫原子最小,故選項說法正確。C、丙氨酸中只含有丙氨酸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故選項說法錯誤。D、丙氨酸中C、O元素質量比為(12×3):(16×2)=9:8,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二.填空題(共8小題)16.解:(1)A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細胞B,使細胞數目增多,在細胞的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最明顯,首先染色體要完成復制加倍,復制后形成形態、數量完全相同的兩等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使新形成的細胞內的染色體和原來細胞內的染色體保持不變。(2)在生物體生長發育過程中,一些失去分裂能力的細胞,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發生了變化,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細胞,這一過程叫做細胞的分化。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組織。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3)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構成系統。與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相比,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不具有E系統。故答案為:(1)分裂;染色體。(2)分化。(3)系統。17.解:人的生命起始于受精卵,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A受精卵時,才標志著新生命的起點,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器官、系統,進而形成胎兒。胎兒的發育在母體的子宮內進行,并通過②胎盤和③臍帶從母體獲得氧氣和營養物質以及排出廢物。故答案為:受精卵;子宮;胎盤。18.解:①龜屬于爬行動物,②蜻蜓,屬于節肢動物,⑥草魚屬于魚類,④啄木鳥屬于鳥類,⑦牛蛙屬于兩棲動物,它們都屬于有性生殖,卵生,其中,⑥草魚、⑦牛蛙是體外受精,其他的動物是體內受精。③鯨、⑤蝙蝠屬于哺乳動物,生殖為有性生殖,胎生哺乳。故答案為:①、②、④、⑥、⑦;⑥、⑦。19.解:(1)甲細菌都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而乙青霉、丙酵母菌、丁蘑菇都是真核生物,具有成形的細胞核。因此,甲細菌與青霉、酵母菌最大的區別是無成形的細胞核。(2)圖丁中的a是孢子,乙、丙、丁都通過產生a孢子來繁殖后代,甲細菌通過分裂繁殖。(3)在釀酒、做面包和饅頭時利用的微生物是圖丙酵母菌,酵母菌在無氧的條件下,可以將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并且釋放熱能。故答案為:(1)甲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2)孢子。(3)丙。20.解:將兩只燒杯分別裝入熱水和冷水,為了減小重力的影響,用注射器慢慢地將紅墨水注入兩杯水的底部,一段時間后,看到熱水中紅墨水擴散得快,說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故答案為:底部;分子運動快慢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的熱運動越劇烈。21.解:(1)在實驗一中,能證明“原子核集中了原子幾乎全部的質量”的α粒子運動軌跡是①,改變的角度很大。(2)實驗二中的氮和氧因為質子不同,所以屬于不同的元素。(3)A.科學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故A正確;B.模型在科學研究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故B正確;C.盧瑟福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們對原子結構的認識不斷深入、不斷完善,故C錯誤。故選:AB。案為:(1)①;(2)質子;(3)AB。22.解:(1)具有相同質子數不同中子數的原子互為同位素,故表格中AD互為同位素;故答案為:AD;(2)26號元素是鐵元素,微粒B的質子數為26,核外電子數為24,則該微粒是帶有兩個單位正電荷的亞鐵離子,其離子符號為Fe2+;故答案為:Fe2+;(3)微粒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故CD中質量較大的是D;故答案為:D。23.解:(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化學式為:N2;(2)標在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數目,所以CO2中2表示的意義是:1個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Al;(4)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或原子團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所以4個銨根離子表示為4N;(5)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確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標出的元素的化合價,然后在其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所以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價是H2O4;(6)標在化學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微粒的個數,符號“6Cu”的含義是:6個銅原子。故答案為:(1)N2;(2)1個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3)Al;(4)4N;(5)H2O4;(6)6個銅原子。三.實驗探究題(共6小題)24.解:(1)對照實驗是指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1號瓶與2號瓶作對照,變量是溫度;1號瓶與3號瓶作對照,變量是水分。(2)實驗中每個培養皿放入10粒種子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減小誤差,使實驗結果更準確。(3)1號瓶與2號瓶作對照,設置的是以溫度為變量的對照實驗;1號瓶與3號瓶作對照,設置的是以水分為變量的對照實驗。由表中信息能得出的結論: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水分。(4)利用這些器材,還能探究空氣對種子萌發的影響,說明實驗設計思路:設置4號瓶 處理方法為:向瓶中加入沒過種子的水,其他條件與1號相同,這樣1號瓶與4號瓶作對照,設置的是以空氣為變量的對照實驗。故答案為:(1)3(2)避免偶然性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減小誤差,使實驗結果更準確(3)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水分(4)處理方法為:向瓶中加入沒過種子的水,其他條件與1號相同25.解:(1)扦插處理插穗時,每一個枝條要留3﹣4個芽,帶少數葉片,下端要削成斜面,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弱蒸騰作用,增加吸水的面積,促進枝條生根,以促進枝條成活。(2)對照實驗需控制單一變量,將第2組和第3組進行對照,探究溫度對牡丹扦插成活率的影響,實驗變量為溫度,其他條件均需相同且適宜,故表格中的“?”為涂“生根劑”。(4)分析表格數據,第1組和第2組對照,說明生根劑可提高插條的成活率;第1組和第3組對照,說明溫度可提高插條的成活率。因此,提高牡丹扦插成活率的方法有:適當提高溫度、用生根劑處理插條等。故答案為:(1)斜面;減弱蒸騰作用,增加吸水的面積,促進枝條生根,以促進枝條成活(2)涂“生根劑”(3)適當提高溫度(用生根劑處理插條)26.解:(1)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極少數α粒子通過原子間間隙,就不會發生偏轉,大多數被反彈發生偏轉,α粒子就不會發生大角度散射。盧瑟福實驗中,極少數發生了偏轉,說明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且正電荷不是均勻分布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原子核。(2)根據盧瑟福實驗所產生的現象,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 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說明原子核體積較小,質量較大,根據同種電荷互相排斥,說明原子核帶正電,根據實驗現象能說明電子質量很小,無法說明核外電子帶負電,故D錯誤,符合題意,ABC正確,不符合題意。(3)由α粒子散射實驗可推斷,原子是由具有原子中心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構成,與C模型最相符盧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這種研究方法屬于建立模型的過程,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不會;原子核;(2)D;(3)A。27.解:(1)量筒A中收集的氣體較少,收集到的氣體是氧氣。故答案為:氧氣。(2)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故答案為:氫元素、氧元素。(3)根據表格數據可以得出結論是其它條件相同時,稀硫酸質量分數越大,電解水速率越快。故答案為:其它條件相同時,稀硫酸質量分數越大,電解水速率越快。28.解:(1)由于邁耶的六元素表規律是按照相對原子質量遞增進行排列,故Br、K、Mg三種元素的排序是:Mg、K、Br。故答案為:Mg、K、Br;(2)根據紐蘭茲“八音律表”,與Na性質相似的元素是Li。故答案為:Li;(3)A.研究復雜的現象往往需要尋找規律,該選項正確。B.科學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規律時,需要借助技術手段,該選項不正確。C.如果門捷列夫沒有發現元素周期表,也會有其他科學家發現,該選項正確。D.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現在所學的元素周期表沒有包含所有元素,該選項不正確。E.紐蘭茲的“八音律表”中沒有稀有元素,不能說明他的理論是錯誤,沒有作用的,該選項不正確。故答案為:AC。29.解:(1)將反應①×2后與②③相加后得到總反應為2O3═3O2,則氯原子在反應中作催化劑,反應前后的原子個數不變。(2)由圖中可知,反應過程中氯原子沒有損耗,在整個過程中作催化劑,而是在循環消耗臭氧,導致少量的氯原子就能對臭氧層產生巨大影響。故答案為:(1)不變;(2)反應過程中氯原子沒有損耗,而是在循環消耗臭氧,導致少量的氯原子就能對臭氧層產生巨大影響。四.計算題(共5小題)30.解:(1)1個奧司他韋分子中含有16個碳原子、4個氧原子,則奧司他韋分子中碳、氧原子個數比為16:4=4:1。故答案為:4:1。(2)奧司他韋(C16H28N2O4)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是100%≈9%。(3)某甲流患者體重是25千克,每次60毫克,每天兩次,那么該患兒每天需服用該混懸劑的體積為12.5mL20mL。答:(2)奧司他韋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是9%;(3)該患兒每天需服用該混懸劑的體積為20mL。31.解:(1)丙烯酸乙酯是由碳、氫、氧3種元素組成的。(2)丙烯酸乙酯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12×5):(1×8)=15:2。(3)丙烯酸乙酯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0%=32%。故答案為:(1)3;(2)15:2;(3)32%。32.解:(1)30 g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質量為30 g100%=14g(2)設每人每天至少應從食物里攝取的蛋白質為x,則16%x=14g,解得x=87.5g(3)每人每天至少應攝入瘦豬肉的質量為y,則20%y=87.5g,解得y=437.5g答:30g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質量為14g;每人每天至少應從食物里攝取的蛋白質為87.5g;每人每天至少應攝入瘦豬肉的質量為437.5g。33.解:(1)由氕、氘、氚是氫的三種同位素原子,由氕、氘、氚的原子結構模型圖,結合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它們的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原子結構模型中“”表示的粒子是中子;(2)在化合物中氧元素一般顯﹣2價,設T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2x+(﹣2)=0,則x=+1價;(3)重水是由氘和氧組成的化合物,化學式可表示為D2O;在海水中重水的質量約占0.02%,則25t海水中所含氘的質量是:25t×0.02%100%=0.001t=1kg;故答案為:(1)中子;(2)+1;(3)1kg。34.解:(1)Vc中氫、碳元素質量之比=(1×8):(12×6)=8:72=1:9;故答案為:1:9;(2)Vc的化學式中O元素的原子個數6,則Vc的化學式為C6H8O6;故答案為:C6H8O6;(3)根據題意,每片含Vc10mg,一日3次,每次2片,則每日應服用的Vc的質量為10mg×3×2=60mg;每100g獼猴桃含Vc的量在100—420mg之間,則每天食用獼猴桃的質量60mg≈14.3g。答:需要每天至少食用獼猴桃14.3g。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浙教版(2024)科學七年級下冊期中檢測卷 培優卷【1】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美國賓州匹茲堡大學研究團隊利用取自人類皮膚細胞得出的誘導性多功能干細胞,制作出了心肌細胞,向制造整個心臟邁出了重要一步,這主要體現了干細胞的哪項生理過程( )A.細胞分化 B.細胞生長 C.細胞分裂 D.細胞成熟2.如圖是男性生殖系統結構圖。請據圖結合相關知識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和性腺是②B.睪丸的主要功能是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C.精子細胞的產生及排出精子的路線是②④③D.男性生殖器官中,對④結扎可以阻止精子的產生來達到節育的目的3.如圖是昆蟲個體發育過程模式圖,其中B表示蛹期,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蝗蟲的發育過程可以表示為A→B→CB.若表示蜜蜂的發育過程,則B→C為幼蟲期C.若表示蝗蟲的發育過程,則C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D.若表示家蠶的發育過程,為提高蠶絲產量,應設法延長C時期4.如圖甲所示是人的生長曲線示意圖,圖乙是男女性器官質量變化示意圖,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幼兒期腦和生殖器官發育都很快B.人體全身發育較快的時期只有青春期C.睪丸迅速發育的開始時間比卵巢晚D.青春期卵巢比睪丸質量增加得更快5.下列對綠色開花植物的種子、植株、雌蕊和果實示意圖的描述,錯誤的是( )A.豆漿中的營養物質主要來自圖1中的④B.圖2中的①是由圖1中的②發育形成的C.經過傳粉、受精后,圖3中的④會發育成圖4中的aD.圖4中的b萌發需要有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利用馬鈴薯塊莖上長出的芽體進行繁殖的方式屬于出芽生殖B.將一株單色的菊花培育成多種顏色及花形的“塔花”,其采用的繁殖方式是嫁接C.西瓜里之所以有許多種子,是因為西瓜開花時,每朵花上有許多雌蕊D.大豆的莖是由萌發的大豆種子胚中的胚軸發育而來的7.將細菌放在固體培養基上培養,它會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圖所示.某實驗小組想檢驗a、b兩種抗生素的殺菌作用,你認為下列哪個實驗方案最合適?( )A. B.C. D.8.如圖是幾種生物或結構分類的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將除乳酸菌以外的六種生物或結構歸為A類的依據是它們都具有成形的細胞核B.將衣藻和梨樹歸為一類的依據是能進行光合作用C.乳酸菌可以分裂繁殖,酵母菌可以出芽生殖,這兩種生殖方式都是無性生殖D.香菇可以通過產生孢子的方式繁殖,這是一種有性生殖9.宏觀事實往往可以通過微觀來解釋。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選項 宏觀事實 微觀解釋A 在陽光下,濕衣服容易晾干 分子的運動速率隨溫度升高而加快B 金屬很難被壓縮 金屬原子間沒有間隔C 稀鹽酸與稀硫酸化學性質相似 溶液中都含有氫離子D 醋是酸的,糖是甜的 不同種分子的性質不同A.A B.B C.C D.D10.如圖所示,一環形金屬絲布滿一層肥皂膜,環上系三根松弛棉線,中間連在一起。用熱針刺破丙側肥皂膜,則甲和乙部分肥皂膜形狀將變為圖中的( )A. B.C. D.11.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電解水實驗,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強水的導電性;②甲、乙兩管內收集到的氣體的質量比約為1:2;③乙管內產生的氣體能燃燒;④甲管連接的是電源正極,乙管連接的是電源負極;⑤該實驗說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以上描述中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12.如圖表示四種原子的結構模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丁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同B.乙、丁不屬于同一種元素C.甲、丙的核電荷數不同D.甲、乙為互為同位素原子13.已知n個銀原子的質量為mkg。質子數為6、中子數為6的a個碳原子的質量為bkg,則銀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A. B. C. D.14.一種有趣的鐘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一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為金屬元素B.六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的質子數為6C.十一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的離子符號為Na+D.鐘面上時針、分針所指的兩種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gO15.丙氨酸是組成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之一,如圖是丙氨酸的分子結構模型圖,下列對丙氨酸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其化學式可寫為C3H7O2NB.在構成丙氨酸分子的原子中,氫原子最小C.丙氨酸屬于混合物D.丙氨酸中C、O元素質量比為9:8二.填空題(共8小題,共20空,每空2分,共40分)16.如圖中,A~E表示人體的不同結構層次,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整個人體都是A細胞受精卵發育而成的,A細胞通過細胞 形成B。在此過程中,母細胞內出現的 最終會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2)B通過細胞 形成C,在此過程中,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產生了差異。(3)在圖示的結構層次中,人體具有而植物體沒有的結構層次是 (寫結構名稱)。17.我們每個同學都是從一個細胞逐漸長大,生命發生著奇妙的變化,請根據圖中提示回答有關問題:“我”的生命開始圖中的[A] (填名稱,下同)。受精卵出生前的“我”舒適地生活在媽媽肚子的① 子里,每時每刻,都能通過② 和③臍帶從媽媽那里獲得氧氣和營養物質,并將二氧化碳和其它廢物排入媽媽的血液中。18.在下列動物中,胚胎發育屬于卵生的是 ,屬于體外受精的是 。①龜 ②蜻蜓 ③鯨 ④啄木鳥 ⑤蝙蝠 ⑥草魚 ⑦牛蛙19.如圖是四種微生物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和圖乙、丙、丁所示生物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 。(2)圖乙、丁所示生物通過產生a (寫名稱)來繁殖后代。(3)在釀酒、做面包和饅頭時利用的微生物是圖 所示生物。20.小衢在做液體擴散的實驗,在兩只燒杯中分別裝入50mL的熱水和冷水,用注射器同時慢慢地將紅墨水注入兩杯水的 (選填“上部”,“底部”或“任意位置”)。觀察到熱水比冷水先變紅,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21.在研究原子結構的歷史進程中,盧瑟福做了兩個重要的實驗,揭開了原子世界的奧秘。【實驗一】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為探索原子的內部結構,用帶正電荷的α粒子轟擊金屬箔,如圖為實驗中α粒子的運動軌跡模型圖。【實驗二】1919年,盧瑟福用加速了的α粒子轟擊氮原子,結果有種微粒從氮原子核中被打出,導致氮原子變成了氧原子。(1)在實驗一中,能證明“原子核集中了原子幾乎全部的質量”的α粒子運動軌跡是 (填序號)。(2)實驗二中的氮和氧因為 不同,所以屬于不同的元素。(3)從原子結構模型建立的過程中,我們發現 。A.科學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B.模型在科學研究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C.盧瑟福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們對原子結構的認識達到了完美的境界22.小明同學收集了一些微粒的資料,請你和他一起根據表格數據回答下列問題。粒子名稱 質子數 中子數 電子數A 14 14 14B 26 30 24C 14 14 18D 14 18 14(1)表格中屬于互為同位素原子的是 。(2)根據表格信息寫出微粒B的符號 。(3)比較C與D兩種微粒,其中質量較大的是 。23.用化學用語完成下列填空:(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的化學式 。(2)CO2中2表示的意義 。(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4)4個銨根離子 。(5)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價是 。(6)符號“6Cu”的含義 。三.實驗探究題(共6小題 ,共20空,每空2分,共40分)24.在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時,某學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一:取3個罐頭瓶編號1﹣3號,每一瓶底放6層餐巾紙,每一瓶中放10粒大豆種子于餐巾紙上。步驟二:將1﹣3號瓶做了如下不同的處理,5天后取出,觀察到如下實驗現象。編號 處理方法 實驗操作 放置環境 萌發情況1 不做處理 蓋上瓶蓋 放入25℃的培養箱中 不萌發2 不做處理 蓋上瓶蓋 放入5℃的培養箱中 不萌發3 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紙濕潤 蓋上瓶蓋 放入25℃的培養箱中 萌發請你根據步驟和實驗現象,回答下列問題:(1)1號瓶與 號瓶組合,可以形成一組對照實驗。(2)實驗中每個培養皿放入10粒種子的目的是 。(3)由表中信息能得出的結論: 。(4)利用這些器材,還能探究空氣對種子萌發的影響,說明實驗設計思路:設置4號瓶 。25.牡丹有著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是中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某興趣小組為了研究“影響牡丹扦插成活率的因素”,設置了四組實驗,相關條件和實驗結果如表所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組別 溫度 插穗選擇 插穗切口 成活率1 25℃ 嫩枝 不處理 36%2 25℃ 嫩枝 涂“生根劑” 88%3 10℃ 嫩枝 ? 12%4 25℃ 老枝 涂“生根劑” 28%(1)處理插穗:每一個枝條要留3﹣4個芽,帶少數葉片,下端要削成 (選填“平面”或“斜面”),這樣做的目的是 。(2)將第2組和第3組進行對照,探究溫度對牡丹扦插成活率的影響,請將表格中的“?”填寫完整: 。(3)根據實驗數據,請說出提高牡丹扦插成活率的方法: 。(寫出一點即可)26.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過程如下:【收集證據】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如圖甲。【作出假設】α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釋運用】(1)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α粒子就 (填“會”或“不會”)發生大角度散射。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2)根據盧瑟福實驗所產生的現象,不能獲得的結論是 (填字母編號)。A.原子核體積很小B.原子核帶正電C.原子核質量較大D.核外電子帶負電(3)盧瑟福進行粒子散射實驗后,認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在分析實驗結果的基礎上,他提出了如圖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結構,盧瑟福的這一研究過程是 (填字母編號)。A.建立模型的過程B.得出結論的過程C.提出問題的過程D.驗證證據的過程27.如圖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量筒A中收集到的氣體是 。(2)通過水電解的實驗結果,可以知道水是由 組成。(3)實驗中往往會加入少量硫酸溶液來增強導電性,且硫酸溶質質量分數越大,水的導電性越強。為了探究水電解速度的影響因素,小科做了兩次實驗(水電解過程中硫酸不會減少),記錄數據如表,根據表格數據可以得出結論 。實驗組別 ① ②蒸餾水體積/毫升 200 200加入硫酸溶液的體積/毫升 7 5收集20毫升氫氣的時間/秒 578 87628.根據相對原子質量來研究元素,始于19世紀初。1829年,德國化學家德貝納提出了鋰鈉鉀、鈣鍶鋇、磷砷銻、氯溴碘等15種元素,把這些元素稱為“三種元素組”。1864年,德國化學家邁耶,按相對原子質量遞增順序制定了一個“六元素表”。1865年,英國化學家組蘭茲按相對原子質量遞增順序,將已知元素作了排列。他發現第八個元素就與第一個元素性質相似(元素的排列每逢八就出現周期性)。這好像音樂上的八個音階一樣重復出現,于是提出“八音律”的理論(下表是“八音律表”的前部分)。H Li G B C N OF Na Mg Al Si P S1869年,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對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和物理性質(熔點、密度等)進行了比較,直到19世紀末才制成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事實上在1869年,德國的邁耶和俄國的門捷列夫幾乎同時發現了元素周期律。(1)請你將Br、K、Mg三種元素按邁耶的六元素表規律進行排列 。(2)根據紐蘭茲“八音律表”,與Na性質相似的元素是 。(3)分析上述科學史料,判斷下列觀點正確的有 (可多選)。A.研究復雜的現象往往需要尋找規律B.科學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規律時,不需要借助技術手段C.如果當時門捷列夫沒有發現元素周期表,未來也會有其他科學家發現D.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現在所學的元素周期表已包含所有元素E.紐蘭茲的“八音律表”中沒有稀有元素,說明他的理論是錯誤,沒有作用的29.2022年,首屆完全實現“碳中和”的冬奧會在北京舉辦。其中,國家速滑館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應用成為了外界關注的熱點。它取代氟利昂這一類對環境污染較大的人工合成制冷劑,更為環保、節能。氟利昂是一種常見的制冷劑,它在紫外線的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壞臭氧層,其破壞臭氧的循環示意圖如下:(1)經過①②③的反應后,反應物氯原子的個數 (“減少”、“增加”或“不變”);(2)有科學家指出:“少量的氟里昂就能對臭氧層產生巨大的影響”,請你根據該循環示意圖說明理由: 。四.計算題(共5小題,每題7分,共35分)30.浙江省疾控中心提醒,春季流感高發,注意防控。如果被確認為甲流,醫生建議在48小時內服用磷酸奧司他韋,可以有效縮短病程。如圖為磷酸奧司他韋干混懸劑及其說明書部分內容。【成分】本品活性成分為磷酸奧司他韋 【性狀】白色混懸液 【適應癥】用于成人和1周及以上兒童的甲型流感 【規格】總容量60mL (按照奧司他韋計)12.5mL:75mg 奧司他韋分子式:C16H28N2O4 【用量】對1歲以上的兒童推薦按照下列體重一劑量表服用(劑量是以奧司他韋質量計) 體重推薦劑量≤15千克每次30毫克,每天兩次15﹣23千克每次45毫克,每天兩次23﹣40千克每次60毫克,每天兩次>40千克每次75毫克,每天兩次(1)奧司他韋分子中碳、氧原子個數比為 。(2)奧司他韋(C16H28N2O4)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是多少?(請寫出計算過程)(3)某甲流患者體重是25千克,在治療過程中,需每天服用“奧司他韋”2次,那么該患兒每天需服用該混懸劑多少毫升?(請寫出計算過程)31.丙烯酸乙酯(C5H8O2)存在于菠蘿等水果中。計算:(1)丙烯酸乙酯由 種元素組成(填數字);(2)丙烯酸乙酯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 (填最簡比);(3)丙烯酸乙酯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32.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每天需要攝取足量的蛋白質,蛋白質的代謝產物主要是尿素[CO(NH2)2].若從食物中攝取的蛋白質經體內新陳代謝后完全轉化為尿素排出體外,每人每天相當于排尿素30g。(1)30g尿素中含氮元素多少克?(2)已知蛋白質中氮元素的平均質量分數為16%,則每人每天至少應從食物里攝取的蛋白質為多少克?(3)請你根據瘦豬肉中蛋白質的含量,計算出每人每天至少應攝入多少克瘦豬肉才能滿足人對蛋白質的要求。(瘦豬肉中蛋白質含量約20%)食物 白面 雞蛋 瘦豬肉 牛奶蛋白質含量 10% 14% 20% 3%33.氕、氘、氚是氫的三種同位素原子,它們的原子結構模型如圖所示,相關信息如表所示。試回答。名稱 符號 相對原子質量氕 H 1氘 D 2氚 T 3(1)原子結構模型中的“”表示的粒子是 。(2)超重水有一定的放射性。一個超重水分子由兩個氚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其化 學式可表示為T2O,T2O中T的化合價為 。(3)重水是由氘和氧組成的化合物,化學式可表示為D2O,重水和普通水化學性質相似。在海水中重水的質量約占0.02%,則25t海水中所含氘的質量是多少千克?34.維生素C(簡寫Vc)又叫做抗壞血酸,可以對抗身體內的氧化性物質,促進人體膠原形成,對受損組織進行修補,促進人體的脂肪、蛋白質合成,促進葡萄糖的利用。如圖是已破損的維生素C(化學式:C6H8OX)的說明書部分信息。已知維生素C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請回答。(1)Vc中氫、碳元素的質量比為 。(2)Vc的化學式為 。(3)小科爸爸每天服用該Vc片劑,小科建議爸爸可食用“Vc之王”獼猴桃來代替Vc片,若每100g獼猴桃含Vc的量在100﹣420mg之間,則小科爸爸要達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需要每天至少食用獼猴桃多少克?(列出計算過程,保留小數點后一位)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教版(2024)科學七年級下冊期中檢測卷 培優卷【1】.docx 浙教版(2024)科學七年級下冊期中檢測卷 培優卷【1】答案.docx 浙教版(2024)科學七年級下冊期中檢測卷 培優卷【1】答題卡.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