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2 性狀分離的原因是等位基因的相互分離(2) 課時學習目標 本課時的概念為“性狀分離的原因是等位基因的相互分離”。該概念的建構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證據的支持。(1)性狀分離是指F1自交后代中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2)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概念1 基因分離假說的驗證(閱讀教材P7~8,完成填空)1.對基因分離假說的驗證2.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內容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等位基因互相________、互不________,在形成配子時彼此________,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結果一半的配子帶有等位基因中的一個,另一半的配子帶有等位基因中的另一個。[辨正誤](1)分離定律發生在配子形成的過程中。( )(2)為了驗證作出的假說是否正確,孟德爾設計并完成了正、反交實驗。( )(3)紫花豌豆與白花豌豆雜交,后代中紫花∶白花=1∶1,據此可判斷紫花對白花為顯性。( )1.(生命科學史情境)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孟德爾運用嚴謹的邏輯,巧妙地設計了測交的方法。測交就是將待測個體與隱性純合子進行雜交。測交不僅能測定待測個體的基因型,還能測定待測個體所能產生配子的種類及比例。若某對相對性狀受等位基因A/a控制,且AA與Aa的表型完全相同。(1)待測個體的基因型在理論上只有AA、Aa和aa三種可能,三種情況下的測交結果理論上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定測交后代的數量足夠多,則:①若測交后代只表現為隱性性狀,說明待測個體只能產生________(填“隱性”或“顯性”)配子,則待測個體一定是____________(填“顯性純合子”“雜合子”或“隱性純合子”)。②若測交后代只表現為顯性性狀,說明待測個體只能產生________(填“隱性”或“顯性”)配子,則待測個體一定是____________(填“顯性純合子”“雜合子”或“隱性純合子”)。③若測交后代既有顯性性狀又有隱性性狀(理論上比例為1∶1),說明待測個體能產生顯性配子和隱性配子,則待測個體一定是________(填“顯性純合子”“雜合子”或“隱性純合子”)。2.(生命科學史情境)綿羊的黑毛對白毛為顯性,受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且BB和Bb的表型完全相同。(1)自然條件下,綿羊雌雄之間的雜交,共有幾種雜交組合(不考慮正反交)?分別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雜交組合中,子代理論上只表現出隱性性狀的雜交組合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上述雜交組合中,子代理論上只表現顯性性狀的雜交組合有幾種?分別是什么?有何共同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雜交組合中,子代理論上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雜交組合有哪幾種?它們的子代中,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的比例理論上一樣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例應用】例1 (2024·精誠聯盟高一聯考)下列現象中,最能說明基因分離定律本質的是( )A.紫花豌豆和白花豌豆雜交實驗中,F2表型比為3∶1B.雜合非糯性水稻產生的兩種配子的比例為1∶1C.雜合金魚草自交后代基因型和表型之比都為1∶2∶1D.純合紫花豌豆和白花豌豆雜交得F1,F1測交后代表型比為1∶1例2 已知毛色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觀察羊的毛色(白毛和黑毛)遺傳圖解如圖,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這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是白毛B.圖中三只黑羊的基因型一定相同C.圖中四只白羊的基因型一定不同D.Ⅲ2與一只黑羊交配再生一只黑羊的概率為1/3概念2 基因的顯隱性關系不是絕對的(閱讀教材P9~10,完成填空)1.完全顯性2.不完全顯性3.共顯性[辨正誤](1)紅花與白花雜交出現了粉紅花,這種性狀的表現現象為共顯性。( )(2)子女之一為B型血時,雙親之一有可能是A型血。( )(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人的ABO血型系統是由3個基因決定的,它們分別為IA、IB和i。但是,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只可能含有其中的兩個基因。在這3個基因中,IA和IB對i為顯性,IA和IB之間無顯隱性之分(或者說是共顯性)。人類的ABO血型和基因型如表所示。不同血型的人的紅細胞表面抗原分布情況血型 基因型A型 IAIA、IAiB型 IBIB、IBiAB型 IAIBO型 ii請分析回答:(1)在表中所示的6種基因型中,哪些是純合子?哪些是雜合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一對父母的血型分別是B型和A型。他們生的第一個孩子血型是O型,那么這對父母和孩子的基因型是怎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人說:“這對父母所生的孩子一定都是O型。”你認為這句話對嗎?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顯性、不完全顯性與共顯性的區別【典例應用】 例3 (2024·臺州期末)某植物的花色由一系列復等位基因A(紫色)、a1(紅色)、a2(黃色)、a3(橙色)和a4(藍色)控制。理論上,該植物群體中有關花色的基因型中,純合子和雜合子的種類數分別是( )A.5種,4種 B.5種,10種C.2種,13種 D.2種,20種一組復等位基因若有A1、A2、A3…An,則基因型中純合子共有C種,雜合子共有C種。例4 (2024·A9協作體聯考)某種小鼠的毛色受AY(黃色)、A(鼠色)、a(黑色)3個基因控制,三者互為等位基因,AY對A、a為完全顯性,A對a為完全顯性,并且基因型AYAY胚胎致死(不計入個體數)。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若AYa個體與AYA個體雜交,則F1有3種基因型B.若AYa個體與Aa個體雜交,則F1有3種表型C.若1只黃色雄鼠與若干只黑色雌鼠雜交,則F1可同時出現鼠色個體與黑色個體D.若1只黃色雄鼠與若干只純合鼠色雌鼠雜交,則F1可同時出現黃色個體與鼠色個體感悟真題1.(2022·浙江7月學考,12)某種兔的毛色由基因G、g1、g2、g3控制,它們互為等位基因,顯隱性關系為G>g1>g2>g3(G>g1表示G對g1完全顯性,其余以此類推)。下列雜交組合中,子代表型種類最多的是( )A.g1g2×g2g3 B.g1g3×g2g3C.Gg1×g2g3 D.Gg1×Gg22.(2019·浙江6月學考,11)金魚草的花色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選擇紅花植株(RR)與白花植株(rr)進行雜交實驗,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F2的表型不能反映它的基因型B.F2中粉紅色花所占比例的理論值為1/3C.基因R對基因r為完全顯性D.金魚草花色的遺傳符合分離定律課時2 性狀分離的原因是等位基因的相互分離(2)概念1自主建構2.獨立 融合 分離辨正誤(1)√(2)× 提示:為了驗證作出的假說是否正確,孟德爾設計并完成了測交實驗。(3)× 提示:測交不能用來判斷顯隱性。合作探究1.(1)提示:①待測個體的基因型為AA時,測交后代僅表現顯性性狀;②待測個體的基因型為Aa時,測交后代表現出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且比例為1∶1;③待測個體的基因型為aa時,測交后代僅表現出隱性性狀。(2)提示:①隱性 隱性純合子 ②顯性 顯性純合子 ③雜合子2.(1)提示:6種;分別是BB×BB、Bb×Bb、bb×bb、BB×Bb、BB×bb和Bb×bb。(2)提示:bb×bb。(3)提示:3種;分別為BB×BB、BB×Bb和BB×bb;至少有一方親本為顯性純合子。(4)提示:Bb×Bb和Bb×bb 2種;不一樣,前者顯性性狀∶隱性性狀=3∶1,后者顯性性狀∶隱性性狀=1∶1。典例應用例1 B [雜合非糯性水稻產生兩種配子的比例為1∶1,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結果一半的配子帶有等位基因中的一個,另一半的配子帶有等位基因中的另一個,因而最能說明基因分離定律本質,B正確。]例2 C [Ⅱ2和Ⅱ3的后代中出現黑羊,可判斷白毛是顯性性狀(用基因B表示),A正確;黑羊基因型均為bb,B正確;圖中Ⅰ、Ⅱ中白羊均為雜合子Bb,Ⅲ2的基因型及其概率為1/3BB或2/3Bb,C錯誤;Ⅲ2與一只黑羊bb交配,再生一只黑羊的概率為2/3×1/2=1/3,D正確。]概念2自主建構1.完全一致2.雙親的中間類型3.IAIB辨正誤(1)× 提示:紅花與白花雜交出現了粉紅花,這屬于不完全顯性。(2)√ 提示:如IAi×IBIB→IAIB∶IBi=1∶1。合作探究(1)提示:IAIA、IBIB和ii為純合子;IAi、IBi和IAIB為雜合子。(2)提示:父母為IBi和IAi,孩子為ii。(3)提示:不對;這對父母的基因型分別為IBi和IAi,根據分離定律,可推測其子女的基因型及比例為IAIB∶IAi∶IBi∶ii=1∶1∶1∶1,則表型及比例為AB型∶A型∶B型∶O型=1∶1∶1∶1。典例應用例3 B [該組復等位基因共有A、a1、a2、a3和a4 5種,所以基因型中純合子共有C=5(種),雜合子共有C=10(種)。]例4 C [若AYa個體與AYA個體雜交,受精卵基因型有AYAY、AYA、AYa、Aa四種,其中AYAY基因型胚胎致死,所以F1中有3種基因型,A正確;若AYa個體與Aa個體雜交,F1基因型有AYA、AYa、Aa、aa四種,其中AYA、AYa表現黃色,Aa表現鼠色,aa表現黑色,B正確;由題意可知,黃色基因型為AYA或AYa兩種,黑色基因型為aa,若為AYA×aa,則F1中有AYa黃色、Aa鼠色兩種,若為AYa×aa,則F1中有AYa黃色、aa黑色兩種,C錯誤;由題意可知,黃色基因型為AYA或AYa兩種,純合鼠色基因型為AA,若為AYA×AA,則F1中有AYA黃色、AA鼠色兩種,若為AYa×AA,則F1中有AYA黃色、Aa鼠色兩種,D正確。]感悟真題1.B [g1g2與g2g3雜交,子代基因型有:g1g2、g1g3、g2g2、g2g3,共有2種表型,g1g3與g2g3雜交,子代基因型有:g1g2、g1g3、g2g3、g3g3,共有3種表型,Gg1與g2g3雜交,子代基因型有:Gg2、Gg3、g1g2、g1g3,共有2種表型,Gg1與Gg2雜交,子代基因型有:GG、Gg2、Gg1、g1g2,共有2種表型,綜上所述,B項符合題意。]2.D [由題圖可知,R對r為不完全顯性,F2中紅花為RR,粉紅色花為Rr,白花為rr,F2的表型可反映它的基因型,A、C錯誤;F2中紅花∶粉紅色花∶白花為RR∶Rr∶rr=1∶2∶1,粉紅色花所占比例的理論值為1/2,B錯誤;因為花色的分離比為1∶2∶1,故花色遺傳符合基因分離定律,D正確。](共35張PPT)第一章 遺傳的基本規律課時2 性狀分離的原因是等位基因的相互分離(2)課時學習目標本課時的概念為“性狀分離的原因是等位基因的相互分離”。該概念的建構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證據的支持。(1)性狀分離是指F1自交后代中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2)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目錄 CONTENTS1.基因分離假說的驗證2.基因的顯隱性關系不是絕對的3.感悟真題自主建構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課時概念圖自主建構(閱讀教材P7~8,完成填空)1.對基因分離假說的驗證2.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內容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等位基因互相________、互不________,在形成配子時彼此________,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結果一半的配子帶有等位基因中的一個,另一半的配子帶有等位基因中的另一個。獨立融合分離×√[辨正誤](1)分離定律發生在配子形成的過程中。( )(2)為了驗證作出的假說是否正確,孟德爾設計并完成了正、反交實驗。( )提示:為了驗證作出的假說是否正確,孟德爾設計并完成了測交實驗。(3)紫花豌豆與白花豌豆雜交,后代中紫花∶白花=1∶1,據此可判斷紫花對白花為顯性。( )提示:測交不能用來判斷顯隱性。×1.(生命科學史情境)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孟德爾運用嚴謹的邏輯,巧妙地設計了測交的方法。測交就是將待測個體與隱性純合子進行雜交。測交不僅能測定待測個體的基因型,還能測定待測個體所能產生配子的種類及比例。若某對相對性狀受等位基因A/a控制,且AA與Aa的表型完全相同。(1)待測個體的基因型在理論上只有AA、Aa和aa三種可能,三種情況下的測交結果理論上有何不同?提示:①待測個體的基因型為AA時,測交后代僅表現顯性性狀;②待測個體的基因型為Aa時,測交后代表現出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且比例為1∶1;③待測個體的基因型為aa時,測交后代僅表現出隱性性狀。(2)假定測交后代的數量足夠多,則:①若測交后代只表現為隱性性狀,說明待測個體只能產生________(填“隱性”或“顯性”)配子,則待測個體一定是____________(填“顯性純合子”“雜合子”或“隱性純合子”)。②若測交后代只表現為顯性性狀,說明待測個體只能產生________(填“隱性”或“顯性”)配子,則待測個體一定是____________(填“顯性純合子”“雜合子”或“隱性純合子”)。③若測交后代既有顯性性狀又有隱性性狀(理論上比例為1∶1),說明待測個體能產生顯性配子和隱性配子,則待測個體一定是________(填“顯性純合子”“雜合子”或“隱性純合子”)。提示:①隱性 隱性純合子 ②顯性 顯性純合子 ③雜合子2.(生命科學史情境)綿羊的黑毛對白毛為顯性,受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且BB和Bb的表型完全相同。(1)自然條件下,綿羊雌雄之間的雜交,共有幾種雜交組合(不考慮正反交)?分別是什么?提示:6種;分別是BB×BB、Bb×Bb、bb×bb、BB×Bb、BB×bb和Bb×bb。(2)上述雜交組合中,子代理論上只表現出隱性性狀的雜交組合是什么?提示:bb×bb。(3)在上述雜交組合中,子代理論上只表現顯性性狀的雜交組合有幾種?分別是什么?有何共同特點?提示:3種;分別為BB×BB、BB×Bb和BB×bb;至少有一方親本為顯性純合子。(4)上述雜交組合中,子代理論上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雜交組合有哪幾種?它們的子代中,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的比例理論上一樣嗎?提示:Bb×Bb和Bb×bb 2種;不一樣,前者顯性性狀∶隱性性狀=3∶1,后者顯性性狀∶隱性性狀=1∶1。B【典例應用】例1 (2024·精誠聯盟高一聯考)下列現象中,最能說明基因分離定律本質的是( )A.紫花豌豆和白花豌豆雜交實驗中,F2表型比為3∶1B.雜合非糯性水稻產生的兩種配子的比例為1∶1C.雜合金魚草自交后代基因型和表型之比都為1∶2∶1D.純合紫花豌豆和白花豌豆雜交得F1,F1測交后代表型比為1∶1解析:雜合非糯性水稻產生兩種配子的比例為1∶1,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結果一半的配子帶有等位基因中的一個,另一半的配子帶有等位基因中的另一個,因而最能說明基因分離定律本質,B正確。C例2 已知毛色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觀察羊的毛色(白毛和黑毛)遺傳圖解如圖,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這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是白毛B.圖中三只黑羊的基因型一定相同C.圖中四只白羊的基因型一定不同D.Ⅲ2與一只黑羊交配再生一只黑羊的概率為1/3解析:Ⅱ2和Ⅱ3的后代中出現黑羊,可判斷白毛是顯性性狀(用基因B表示),A正確;黑羊基因型均為bb,B正確;圖中Ⅰ、Ⅱ中白羊均為雜合子Bb,Ⅲ2的基因型及其概率為1/3BB或2/3Bb,C錯誤;Ⅲ2與一只黑羊bb交配,再生一只黑羊的概率為2/3×1/2=1/3,D正確。A.這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是白毛B.圖中三只黑羊的基因型一定相同C.圖中四只白羊的基因型一定不同D.Ⅲ2與一只黑羊交配再生一只黑羊的概率為1/3完全一致(閱讀教材P9~10,完成填空)1.完全顯性2.不完全顯性雙親的中間類型3.共顯性IAIB×[辨正誤](1)紅花與白花雜交出現了粉紅花,這種性狀的表現現象為共顯性。( )提示:紅花與白花雜交出現了粉紅花,這屬于不完全顯性。(2)子女之一為B型血時,雙親之一有可能是A型血。( )提示:如IAi×IBIB→IAIB∶IBi=1∶1。√(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人的ABO血型系統是由3個基因決定的,它們分別為IA、IB和i。但是,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只可能含有其中的兩個基因。在這3個基因中,IA和IB對i為顯性,IA和IB之間無顯隱性之分(或者說是共顯性)。人類的ABO血型和基因型如表所示。不同血型的人的紅細胞表面抗原分布情況血型 基因型A型 IAIA、IAiB型 IBIB、IBiAB型 IAIBO型 ii請分析回答:(1)在表中所示的6種基因型中,哪些是純合子?哪些是雜合子?提示:IAIA、IBIB和ii為純合子;IAi、IBi和IAIB為雜合子。(2)如果一對父母的血型分別是B型和A型。他們生的第一個孩子血型是O型,那么這對父母和孩子的基因型是怎樣的?提示:父母為IBi和IAi,孩子為ii。(3)有人說:“這對父母所生的孩子一定都是O型。”你認為這句話對嗎?為什么?提示:不對;這對父母的基因型分別為IBi和IAi,根據分離定律,可推測其子女的基因型及比例為IAIB∶IAi∶IBi∶ii=1∶1∶1∶1,則表型及比例為AB型∶A型∶B型∶O型=1∶1∶1∶1。●(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綿羊是我國養殖量最大的羊品種。綿羊群中,基因型為HH的綿羊表現為有角,基因型為hh的綿羊表現為無角;基因型為Hh的綿羊,母羊表現為無角、公羊表現為有角。有角公綿羊請回答下列問題:(1)有角母羊和無角母羊的基因型有哪些可能性?有角公羊和無角公羊呢?提示:有角母羊的基因型只有HH一種可能,無角母羊的基因型為Hh或hh;有角公羊的基因型為HH或Hh,無角公羊的基因型只有hh一種可能。(2)現有一只有角母羊生了一只無角小羊,這只小羊的性別和基因型怎么樣?提示:有角母羊的基因型為HH,一定有一個H基因傳遞給其所生的小羊,可推測該小羊的基因型為H_,該小羊又表現為無角,所以該小羊的基因型一定為Hh,且為母羊。有角公綿羊完全顯性、不完全顯性與共顯性的區別●從性遺傳(1)從性遺傳是指由常染色體上基因控制的性狀,在性狀表現上受個體性別影響的現象,又稱性控遺傳。比如牛、羊角的遺傳,人類禿頂的遺傳,蝴蝶顏色的遺傳等。(2)從性遺傳的本質:表型=基因型+環境條件(性激素種類及含量差異等)。B【典例應用】例3 (2024·臺州期末)某植物的花色由一系列復等位基因A(紫色)、a1(紅色)、a2(黃色)、a3(橙色)和a4(藍色)控制。理論上,該植物群體中有關花色的基因型中,純合子和雜合子的種類數分別是( )A.5種,4種 B.5種,10種C.2種,13種 D.2種,20種C例4 (2024·A9協作體聯考)某種小鼠的毛色受AY(黃色)、A(鼠色)、a(黑色)3個基因控制,三者互為等位基因,AY對A、a為完全顯性,A對a為完全顯性,并且基因型AYAY胚胎致死(不計入個體數)。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若AYa個體與AYA個體雜交,則F1有3種基因型B.若AYa個體與Aa個體雜交,則F1有3種表型C.若1只黃色雄鼠與若干只黑色雌鼠雜交,則F1可同時出現鼠色個體與黑色個體D.若1只黃色雄鼠與若干只純合鼠色雌鼠雜交,則F1可同時出現黃色個體與鼠色個體解析:若AYa個體與AYA個體雜交,受精卵基因型有AYAY、AYA、AYa、Aa四種,其中AYAY基因型胚胎致死,所以F1中有3種基因型,A正確;若AYa個體與Aa個體雜交,F1基因型有AYA、AYa、Aa、aa四種,其中AYA、AYa表現黃色,Aa表現鼠色,aa表現黑色,B正確;由題意可知,黃色基因型為AYA或AYa兩種,黑色基因型為aa,若為AYA×aa,則F1中有AYa黃色、Aa鼠色兩種,若為AYa×aa,則F1中有AYa黃色、aa黑色兩種,C錯誤;由題意可知,黃色基因型為AYA或AYa兩種,純合鼠色基因型為AA,若為AYA×AA,則F1中有AYA黃色、AA鼠色兩種,若為AYa×AA,則F1中有AYA黃色、Aa鼠色兩種,D正確。B1.(2022·浙江7月學考,12)某種兔的毛色由基因G、g1、g2、g3控制,它們互為等位基因,顯隱性關系為G>g1>g2>g3(G>g1表示G對g1完全顯性,其余以此類推)。下列雜交組合中,子代表型種類最多的是( )A.g1g2×g2g3 B.g1g3×g2g3 C.Gg1×g2g3 D.Gg1×Gg2解析:g1g2與g2g3雜交,子代基因型有:g1g2、g1g3、g2g2、g2g3,共有2種表型,g1g3與g2g3雜交,子代基因型有:g1g2、g1g3、g2g3、g3g3,共有3種表型,Gg1與g2g3雜交,子代基因型有:Gg2、Gg3、g1g2、g1g3,共有2種表型,Gg1與Gg2雜交,子代基因型有:GG、Gg2、Gg1、g1g2,共有2種表型,綜上所述,B項符合題意。D2.(2019·浙江6月學考,11)金魚草的花色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選擇紅花植株(RR)與白花植株(rr)進行雜交實驗,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F2的表型不能反映它的基因型B.F2中粉紅色花所占比例的理論值為1/3C.基因R對基因r為完全顯性D.金魚草花色的遺傳符合分離定律A.F2的表型不能反映它的基因型B.F2中粉紅色花所占比例的理論值為1/3C.基因R對基因r為完全顯性D.金魚草花色的遺傳符合分離定律解析:由題圖可知,R對r為不完全顯性,F2中紅花為RR,粉紅色花為Rr,白花為rr,F2的表型可反映它的基因型,A、C錯誤;F2中紅花∶粉紅色花∶白花為RR∶Rr∶rr=1∶2∶1,粉紅色花所占比例的理論值為1/2,B錯誤;因為花色的分離比為1∶2∶1,故花色遺傳符合基因分離定律,D正確。課時精練2 基因分離假說的驗證、顯性的相對性(時間:30分鐘分值:50分)選擇題:第1~16題,每小題2.5分,共40分。答案P177【對點強化】題型1 基因分離假說的驗證1.下列關于測交的說法錯誤的是( )測定待測個體的基因型判斷待測個體性狀的顯隱性驗證是否符合分離定律推測待測個體產生的配子種類2.孟德爾的一對相對性狀雜交的遺傳實驗中具有1∶1比例的有( )①子一代產生的配子比例 ②子二代性狀分離比 ③子一代測交后代表型比例 ④親本雜交后代性狀分離比例 ⑤子二代基因型比例①② ③⑤①③ ③④3.有關下面遺傳圖解的說法,錯誤的是( )基因的分離定律發生在①②過程③表示雌雄配子隨機結合的過程Aa能產生數目相等的配子,即雄配子∶雌配子=1∶1子代中,Aa個體在顯性個體中所占的比例為2/34.雞的毛腿(B)對光腿(b)為顯性,現讓毛腿雌雞甲、乙分別與光腿雄雞丙交配,甲的后代有毛腿也有光腿,數量比約為1∶1;乙的后代全部是毛腿。則甲、乙、丙的基因型依次是( )BB、Bb、bb bb、Bb、BBBb、BB、bb Bb、bb、BB(2024·臺州高一期末)閱讀下列材料,回答5~6題。豌豆具有多對易于區分的性狀,是進行遺傳學研究的理想材料。孟德爾研究豌豆豆莢形狀的遺傳規律時,將兩株豆莢飽滿的豌豆進行雜交,F1的表型及比例為飽滿∶皺縮=3∶1。5.進行豌豆雜交實驗時,以下操作正確的是( )父本需要去除雌蕊母本去雄后需要套袋母本去雄之后應立即進行授粉后代數目統計時應包含父本植株上的種子6.若將F1中豆莢飽滿個體與豆莢皺縮個體進行雜交,預期后代中豆莢飽滿與豆莢皺縮個體的數量比為 ( )1∶1 2∶13∶1 4∶17.(2024·金華高一期中)孟德爾的實驗研究運用了“假說-演繹法”,該方法的基本內容是:(觀察/分析)提出問題→(推理想象)提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F1自交得F2,F2中紫花∶白花=3∶1”屬“實驗驗證”“進行測交實驗,結果得到紫花∶白花=1∶1”屬“演繹推理”“一般情況下,自花授粉的豌豆在自然狀態下是純種”屬“提出問題”“生物性狀由遺傳因子控制,基因在體細胞內是成對的”屬“提出假說”8.(2024·紹興高一期末)孟德爾讓純合高莖和矮莖豌豆雜交得F1,F1自交得F2的實驗過程中發現了性狀分離現象。為驗證他的基因分離假說,曾讓F2繼續自交產生F3,通過觀察F3的表型來進行檢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F2一半的植株自交時能夠穩定遺傳F2高莖植株中2/3的個體不能穩定遺傳F2雜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3∶1F3植株中高莖與矮莖的數量比為7∶3題型2 基因的顯隱性關系不是絕對的9.金魚草為兩性植物,其花色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白花植株與紅花植株雜交,F1均為粉紅色花。F1自交,F2表型及比例為紅花∶粉紅色花∶白花=1∶2∶1。這種顯性現象的表現形式屬于( )共顯性 完全顯性不完全顯性 性狀分離10.下列有關遺傳學的觀點,正確的是( )基因的顯隱性關系是絕對的不完全顯性、共顯性不符合分離定律表型是基因型與環境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基因的分離定律適用于一切生物的遺傳11.蘿卜的花有紅色、紫色和白色三種,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現選用紫花植株分別與紅花、白花、紫花植株雜交,產生F1的表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雜交組合 F1的表型及比例紫花×紅花 紫花∶紅花=1∶1紫花×白花 紫花∶白花=1∶1紫花×紫花 紫花∶紅花∶白花=2∶1∶1紅花植株與紅花植株雜交,后代均為紅花植株白花植株與白花植株雜交,后代均為白花植株紅花植株與白花植株雜交,后代既有紅花植株,又有白花植株可用紫花植株與白花植株雜交,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12.血型檢測是親子鑒定的依據之一。人類常見的ABO血型系統的血型與對應的遺傳因子組成的關系如表所示。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血型 遺傳因子組成A IAIA、IAiB IBIB、IBiAB IAIBO ii決定ABO血型的遺傳因子有IA、IB、iA型、B型和O型血個體都為純合子遺傳因子組成為IAi和IBi的個體孕育的子代可能出現四種血型表中信息表明IA對i及IB對i均為完全顯性,而IA與IB為共顯性13.如圖表示一對夫婦的基因型和他們子女的基因型及他們對應的表型(禿頂與非禿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在人群中,男性、女性在禿頂和非禿頂方面的表現沒有差異若一對夫婦均為禿頂,則所生子女應全部表現為禿頂若一對夫婦均為非禿頂,則所生女兒為禿頂的概率為0若一對夫婦的基因型為b+b和bb,則生一個非禿頂孩子的概率為1/214.(2024·衢州高一期末)金魚身體的透明程度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不透明金魚與透明金魚雜交,F1都是身體半透明金魚,F1隨機交配,F2中不透明金魚∶半透明金魚∶透明金魚=1∶2∶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F1呈現雙親的中間類型,該現象屬于共顯性F1中出現半透明金魚的現象屬于性狀分離F2中半透明金魚互相交配,其子代中不透明金魚所占比例為3/4F2中半透明金魚與透明金魚交配,其子代不同基因型的比例與表型的比例相同15.擬南芥中包裹種子的角果長度受一對等位基因E1、E2控制。E1和E2都控制長角果,但是E1和E2同時存在會導致角果變短。兩短角果親本雜交,子代中短角果占( )1/2 3/48/9 4/916.已知某種老鼠的體色由常染色體上的基因A+、A和a決定,A+(純合會導致胚胎致死)決定黃色,A決定灰色,a決定黑色,且A+對A顯性,A對a顯性。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該種老鼠的成年個體最多有6種基因型基因型均為A+a的一對老鼠產下了3只小鼠,一定是2只黃色,1只黑色A+、A和a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一只黃色雌鼠和一只黑色純合雄鼠雜交,后代可能出現3種表型【綜合提升】17.(10分)研究發現,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決定:Ca—黑色、Cb—乳白色、Cc—銀色、Cd—白化。為確定這組基因間的關系,科研人員進行了4組雜交實驗,結果如表所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交配 組合 親代表型 子代表型黑色 銀色 乳白 白化1 黑色×黑色 22 0 0 72 黑色×白化 10 9 0 03 乳白×乳白 0 0 30 114 銀色×乳白 0 23 11 12(1)(4分)從交配組合1可知,________為顯性性狀,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______________。(2)(2分)兩只白化的豚鼠雜交,后代的性狀是________。(3)(2分)4個等位基因之間顯隱性關系的正確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連接)。(4)(2分)該豚鼠群體中與毛色有關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種。課時精練2 基因分離假說的驗證、顯性的相對性1.B [測交可以驗證某一個體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但測交的前提是已知性狀的顯隱性。]2.C [子一代為雜合子,產生的配子比例為1∶1,①正確;子二代性狀分離比為3∶1,②錯誤;子一代為雜合子,與隱性純合子雜交后代表型比例為1∶1,③正確;親本雜交后代無性狀分離,④錯誤;子二代基因型比例為1∶2∶1,⑤錯誤。]3.C [基因的分離定律發生在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即圖中①②,A正確;③表示受精作用,B正確;Aa能產生數目相等的配子,即雄配子中A∶a=1∶1,雌配子中A∶a=1∶1,但產生的雄配子數遠多于雌配子數,C錯誤;子代中,Aa個體在顯性個體中所占的比例為2/3,D正確。]4.C [根據題意可知,毛腿(B)對光腿(b)為顯性,毛腿雌雞甲與光腿雄雞丙交配,后代有毛腿,也有光腿,且數量比約為1∶1,故基因型的結合方式為Bb×bb,甲的基因型為Bb,丙的基因型為bb;毛腿雌雞乙與光腿雄雞丙交配,后代全部是毛腿,故基因型的結合方式為BB×bb,乙的基因型為BB。]5.B [父本僅為母本提供花粉,不需要去除雌蕊,A錯誤;母本需在花粉尚未成熟時進行去雄,母本去雄后需要套袋,以防止外來花粉的干擾,待母本的雌蕊成熟時,再進行人工授粉,B正確,C錯誤;后代數目統計時只統計母本植株上的種子,D錯誤。]6.B [兩株豆莢飽滿的豌豆進行雜交,后代表型及比例為飽滿∶皺縮=3∶1,說明豆莢飽滿為顯性性狀,假設相關基因用A和a表示,則親本的基因型為Aa,F1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Aa∶aa=1∶2∶1,將F1中的豆莢飽滿(1/3AA、2/3Aa)個體與豆莢皺縮(aa)個體進行雜交,后代中豆莢皺縮個體出現的概率為2/3×1/2=1/3,豆莢飽滿個體出現的概率為1/3+2/3×1/2=2/3,故預期后代中豆莢飽滿與豆莢皺縮個體的數量比為2∶1。]7.D [“F1自交得F2,F2中紫花∶白花=3∶1”屬于觀察到的現象,據此實驗現象提出問題,A錯誤;“進行測交實驗,結果得到紫花∶白花=1∶1”是“實驗驗證”,若實驗結果與推理結果一致,則說明假說是正確的,B錯誤;“一般情況下,自花授粉的豌豆在自然狀態下是純種”屬于自然界中的一般現象,不屬于“提出問題”,C錯誤;“生物性狀由遺傳因子控制,基因在體細胞內是成對的”屬“提出假說”,D正確。]8.D [假設控制豌豆高莖和矮莖性狀的基因分別為D和d,F2的基因型及比例為DD∶Dd∶dd=1∶2∶1,F2中純合子(DD、dd)所占比例為1/2,故F2一半的植株自交時能夠穩定遺傳,A正確;F2高莖植株中基因型為DD的個體占1/3,基因型為Dd的個體占2/3,故F2高莖植株中2/3的個體不能穩定遺傳,B正確;F2雜合子的基因型是Dd,其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3∶1,C正確;F2的基因型及比例為DD∶Dd∶dd=1∶2∶1,F2自交所得F3中高莖植株占1/4+1/2×3/4=5/8,矮莖植株占1/2×1/4+1/4=3/8,故F3植株中高莖與矮莖的數量比為5∶3,D錯誤。]9.C10.C [基因的顯隱性關系不是絕對的,A錯誤;顯性現象的表現形式有完全顯性、不完全顯性和共顯性,均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B錯誤;分離定律只適用于真核生物的細胞核遺傳,D錯誤。]11.C [紫花×紫花→紫花∶紅花∶白花=2∶1∶1,說明紫花為雜合子,紅花與白花均為純合子,因此紅花植株與紅花植株雜交,后代均為紅花植株,白花植株與白花植株雜交,后代均為白花植株,A、B正確;紅花植株與白花植株雜交,后代均為紫花植株,C錯誤;可用紫花植株與白花植株雜交,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D正確。]12.B [根據表中信息可知,決定ABO血型的遺傳因子有IA、IB、i,A正確;O型血個體為純合子,但A型和B型血個體可能為純合子,也可能為雜合子,B錯誤;遺傳因子組成為IAi和IBi的個體孕育的后代的遺傳因子組成可能有IAi、IBi、IAIB、ii四種,對應血型分別為A型、B型、AB型、O型,C正確,由于IA、IB對i均為完全顯性,故IAi表現A型,IBi表現B型;由于IA、IB為共顯性,故IAIB為AB型,D正確。]13.C [由圖示知,b+b在男性中表現為禿頂,而在女性中表現為非禿頂,說明在人群中,男性、女性在禿頂和非禿頂方面的表現有差異,A錯誤;禿頂男性(b+b)與禿頂女性(bb)的后代中基因型為b+b的女性表現為非禿頂,B錯誤;一對夫婦均為非禿頂,則父親基因型為b+b+,母親的基因型可能為b+b+或b+b,后代中女兒一定是非禿頂,C正確;b+b×bb→b+b、bb,其中只有基因型為b+b的女性為非禿頂,故非禿頂孩子的概率為1/4,D錯誤。]14.D [由題干分析可知,金魚身體的透明程度這一性狀的遺傳現象為不完全顯性,A錯誤;性狀分離是指在雜交后代中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同時出現的現象,不透明金魚與透明金魚雜交,F1中出現半透明金魚,這一現象不是性狀分離,B錯誤;F2中半透明金魚為雜合子,它們互相交配,其子代中不透明金魚所占比例為1/4,C錯誤;F2中半透明金魚為雜合子,與透明金魚(純合子)交配,其子代不同基因型的比例為1∶1,不同表型的比例也是1∶1,D正確。]15.A [由于E1和E2都控制長角果,而E1和E2同時存在會導致角果變短,所以兩短角果親本的基因型都為E1E2。兩短角果親本雜交,子代基因型為E1E1∶E1E2∶E2E2=1∶2∶1,其中短角果占1/2。]16.C [由于基因A+純合時會導致小鼠在胚胎時期死亡,所以該鼠種群的成年個體中毛色的基因型有A+A、A+a、AA、Aa、aa共5種,A錯誤;基因型均為A+a的一對老鼠交配,后代可能有A+A+(死亡)、A+a(黃色)、aa(黑色),所以產下的3只小鼠可能全表現為黃色(A+a)或可能全表現為黑色(aa)或可能表現為2只黃色(A+a)、1只黑色(aa)或1只黃色(A+a)、2只黑色(aa),B錯誤;A+、A和a屬于復等位基因,其遺傳時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C正確;一只黃色雌鼠(A+A或A+a)和一只黑色雄鼠(aa)雜交,后代可能出現黃色(A+a)、灰色(Aa)或黃色(A+a)、黑色(aa)共2種表型,D錯誤。]17.(1)黑色 CaCd、CaCd (2)白化(3)Ca>Cc>Cb>Cd (4)10解析 (1)從交配組合1可知,黑色×黑色后代中出現了黑色和白化,即發生了性狀分離,所以黑色為顯性性狀,親本的基因型為CaCd和CaCd。(2)兩只白化的豚鼠雜交,后代的性狀均為白化。(3)從交配組合1可知,Ca>Cd;從交配組合2可知,Ca>Cc>Cd;從交配組合3可知,Cb>Cd;從交配組合4可知,Cc>Cb。所以,4個等位基因之間顯隱性關系的正確順序是Ca>Cc>Cb>Cd。(4)該豚鼠群體中與毛色有關的基因型,純合子有CaCa、CcCc、CbCb和CdCd 4種,雜合子有6(4個中選2個)種,共10種。(共38張PPT)課時精練2基因分離假說的驗證、顯性的相對性(時間:30分鐘 分值:50分)B題型1 基因分離假說的驗證1.下列關于測交的說法錯誤的是( )A.測定待測個體的基因型B.判斷待測個體性狀的顯隱性C.驗證是否符合分離定律D.推測待測個體產生的配子種類解析:測交可以驗證某一個體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但測交的前提是已知性狀的顯隱性。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2.孟德爾的一對相對性狀雜交的遺傳實驗中具有1∶1比例的有( )①子一代產生的配子比例 ②子二代性狀分離比 ③子一代測交后代表型比例 ④親本雜交后代性狀分離比例 ⑤子二代基因型比例A.①② B.③⑤ C.①③ D.③④解析:子一代為雜合子,產生的配子比例為1∶1,①正確;子二代性狀分離比為3∶1,②錯誤;子一代為雜合子,與隱性純合子雜交后代表型比例為1∶1,③正確;親本雜交后代無性狀分離,④錯誤;子二代基因型比例為1∶2∶1,⑤錯誤。C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3.有關下面遺傳圖解的說法,錯誤的是( )C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A.基因的分離定律發生在①②過程B.③表示雌雄配子隨機結合的過程C.Aa能產生數目相等的配子,即雄配子∶雌配子=1∶1D.子代中,Aa個體在顯性個體中所占的比例為2/3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A.基因的分離定律發生在①②過程B.③表示雌雄配子隨機結合的過程C.Aa能產生數目相等的配子,即雄配子∶雌配子=1∶1D.子代中,Aa個體在顯性個體中所占的比例為2/3解析:基因的分離定律發生在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即圖中①②,A正確;③表示受精作用,B正確;Aa能產生數目相等的配子,即雄配子中A∶a=1∶1,雌配子中A∶a=1∶1,但產生的雄配子數遠多于雌配子數,C錯誤;子代中,Aa個體在顯性個體中所占的比例為2/3,D正確。4.雞的毛腿(B)對光腿(b)為顯性,現讓毛腿雌雞甲、乙分別與光腿雄雞丙交配,甲的后代有毛腿也有光腿,數量比約為1∶1;乙的后代全部是毛腿。則甲、乙、丙的基因型依次是( )A.BB、Bb、bb B.bb、Bb、BB C.Bb、BB、bb D.Bb、bb、BB解析:根據題意可知,毛腿(B)對光腿(b)為顯性,毛腿雌雞甲與光腿雄雞丙交配,后代有毛腿,也有光腿,且數量比約為1∶1,故基因型的結合方式為Bb×bb,甲的基因型為Bb,丙的基因型為bb;毛腿雌雞乙與光腿雄雞丙交配,后代全部是毛腿,故基因型的結合方式為BB×bb,乙的基因型為BB。C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2024·臺州高一期末)閱讀下列材料,回答5~6題。豌豆具有多對易于區分的性狀,是進行遺傳學研究的理想材料。孟德爾研究豌豆豆莢形狀的遺傳規律時,將兩株豆莢飽滿的豌豆進行雜交,F1的表型及比例為飽滿∶皺縮=3∶1。5.進行豌豆雜交實驗時,以下操作正確的是( )A.父本需要去除雌蕊B.母本去雄后需要套袋C.母本去雄之后應立即進行授粉D.后代數目統計時應包含父本植株上的種子B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解析:父本僅為母本提供花粉,不需要去除雌蕊,A錯誤;母本需在花粉尚未成熟時進行去雄,母本去雄后需要套袋,以防止外來花粉的干擾,待母本的雌蕊成熟時,再進行人工授粉,B正確,C錯誤;后代數目統計時只統計母本植株上的種子,D錯誤。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6.若將F1中豆莢飽滿個體與豆莢皺縮個體進行雜交,預期后代中豆莢飽滿與豆莢皺縮個體的數量比為 ( )A.1∶1 B.2∶1 C.3∶1 D.4∶1解析:兩株豆莢飽滿的豌豆進行雜交,后代表型及比例為飽滿∶皺縮=3∶1,說明豆莢飽滿為顯性性狀,假設相關基因用A和a表示,則親本的基因型為Aa,F1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Aa∶aa=1∶2∶1,將F1中的豆莢飽滿(1/3AA、2/3Aa)個體與豆莢皺縮(aa)個體進行雜交,后代中豆莢皺縮個體出現的概率為2/3×1/2=1/3,豆莢飽滿個體出現的概率為1/3+2/3×1/2=2/3,故預期后代中豆莢飽滿與豆莢皺縮個體的數量比為2∶1。B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7.(2024·金華高一期中)孟德爾的實驗研究運用了“假說-演繹法”,該方法的基本內容是:(觀察/分析)提出問題→(推理想象)提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F1自交得F2,F2中紫花∶白花=3∶1”屬“實驗驗證”B.“進行測交實驗,結果得到紫花∶白花=1∶1”屬“演繹推理”C.“一般情況下,自花授粉的豌豆在自然狀態下是純種”屬“提出問題”D.“生物性狀由遺傳因子控制,基因在體細胞內是成對的”屬“提出假說”D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解析:“F1自交得F2,F2中紫花∶白花=3∶1”屬于觀察到的現象,據此實驗現象提出問題,A錯誤;“進行測交實驗,結果得到紫花∶白花=1∶1”是“實驗驗證”,若實驗結果與推理結果一致,則說明假說是正確的,B錯誤;“一般情況下,自花授粉的豌豆在自然狀態下是純種”屬于自然界中的一般現象,不屬于“提出問題”,C錯誤;“生物性狀由遺傳因子控制,基因在體細胞內是成對的”屬“提出假說”,D正確。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8.(2024·紹興高一期末)孟德爾讓純合高莖和矮莖豌豆雜交得F1,F1自交得F2的實驗過程中發現了性狀分離現象。為驗證他的基因分離假說,曾讓F2繼續自交產生F3,通過觀察F3的表型來進行檢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F2一半的植株自交時能夠穩定遺傳B.F2高莖植株中2/3的個體不能穩定遺傳C.F2雜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3∶1D.F3植株中高莖與矮莖的數量比為7∶3D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解析:假設控制豌豆高莖和矮莖性狀的基因分別為D和d,F2的基因型及比例為DD∶Dd∶dd=1∶2∶1,F2中純合子(DD、dd)所占比例為1/2,故F2一半的植株自交時能夠穩定遺傳,A正確;F2高莖植株中基因型為DD的個體占1/3,基因型為Dd的個體占2/3,故F2高莖植株中2/3的個體不能穩定遺傳,B正確;F2雜合子的基因型是Dd,其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3∶1,C正確;F2的基因型及比例為DD∶Dd∶dd=1∶2∶1,F2自交所得F3中高莖植株占1/4+1/2×3/4=5/8,矮莖植株占1/2×1/4+1/4=3/8,故F3植株中高莖與矮莖的數量比為5∶3,D錯誤。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題型2 基因的顯隱性關系不是絕對的9.金魚草為兩性植物,其花色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白花植株與紅花植株雜交,F1均為粉紅色花。F1自交,F2表型及比例為紅花∶粉紅色花∶白花=1∶2∶1。這種顯性現象的表現形式屬于( )A.共顯性 B.完全顯性C.不完全顯性 D.性狀分離C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10.下列有關遺傳學的觀點,正確的是( )A.基因的顯隱性關系是絕對的B.不完全顯性、共顯性不符合分離定律C.表型是基因型與環境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D.基因的分離定律適用于一切生物的遺傳解析:基因的顯隱性關系不是絕對的,A錯誤;顯性現象的表現形式有完全顯性、不完全顯性和共顯性,均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B錯誤;分離定律只適用于真核生物的細胞核遺傳,D錯誤。C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11.蘿卜的花有紅色、紫色和白色三種,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現選用紫花植株分別與紅花、白花、紫花植株雜交,產生F1的表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C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雜交組合 F1的表型及比例紫花×紅花 紫花∶紅花=1∶1紫花×白花 紫花∶白花=1∶1紫花×紫花 紫花∶紅花∶白花=2∶1∶1A.紅花植株與紅花植株雜交,后代均為紅花植株B.白花植株與白花植株雜交,后代均為白花植株C.紅花植株與白花植株雜交,后代既有紅花植株,又有白花植株D.可用紫花植株與白花植株雜交,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解析:紫花×紫花→紫花∶紅花∶白花=2∶1∶1,說明紫花為雜合子,紅花與白花均為純合子,因此紅花植株與紅花植株雜交,后代均為紅花植株,白花植株與白花植株雜交,后代均為白花植株,A、B正確;紅花植株與白花植株雜交,后代均為紫花植株,C錯誤;可用紫花植株與白花植株雜交,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D正確。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12.血型檢測是親子鑒定的依據之一。人類常見的ABO血型系統的血型與對應的遺傳因子組成的關系如表所示。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B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血型 遺傳因子組成A IAIA、IAiB IBIB、IBiAB IAIBO iiA.決定ABO血型的遺傳因子有IA、IB、iB.A型、B型和O型血個體都為純合子C.遺傳因子組成為IAi和IBi的個體孕育的子代可能出現四種血型D.表中信息表明IA對i及IB對i均為完全顯性,而IA與IB為共顯性解析:根據表中信息可知,決定ABO血型的遺傳因子有IA、IB、i,A正確;O型血個體為純合子,但A型和B型血個體可能為純合子,也可能為雜合子,B錯誤;遺傳因子組成為IAi和IBi的個體孕育的后代的遺傳因子組成可能有IAi、IBi、IAIB、ii四種,對應血型分別為A型、B型、AB型、O型,C正確,由于IA、IB對i均為完全顯性,故IAi表現A型,IBi表現B型;由于IA、IB為共顯性,故IAIB為AB型,D正確。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血型 遺傳因子組成A IAIA、IAiB IBIB、IBiAB IAIBO iiA.決定ABO血型的遺傳因子有IA、IB、iB.A型、B型和O型血個體都為純合子C.遺傳因子組成為IAi和IBi的個體孕育的子代可能出現四種血型D.表中信息表明IA對i及IB對i均為完全顯性,而IA與IB為共顯性13.如圖表示一對夫婦的基因型和他們子女的基因型及他們對應的表型(禿頂與非禿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C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A.在人群中,男性、女性在禿頂和非禿頂方面的表現沒有差異B.若一對夫婦均為禿頂,則所生子女應全部表現為禿頂C.若一對夫婦均為非禿頂,則所生女兒為禿頂的概率為0D.若一對夫婦的基因型為b+b和bb,則生一個非禿頂孩子的概率為1/2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A.在人群中,男性、女性在禿頂和非禿頂方面的表現沒有差異B.若一對夫婦均為禿頂,則所生子女應全部表現為禿頂C.若一對夫婦均為非禿頂,則所生女兒為禿頂的概率為0D.若一對夫婦的基因型為b+b和bb,則生一個非禿頂孩子的概率為1/2解析:由圖示知,b+b在男性中表現為禿頂,而在女性中表現為非禿頂,說明在人群中,男性、女性在禿頂和非禿頂方面的表現有差異,A錯誤;禿頂男性(b+b)與禿頂女性(bb)的后代中基因型為b+b的女性表現為非禿頂,B錯誤;一對夫婦均為非禿頂,則父親基因型為b+b+,母親的基因型可能為b+b+或b+b,后代中女兒一定是非禿頂,C正確;b+b×bb→b+b、bb,其中只有基因型為b+b的女性為非禿頂,故非禿頂孩子的概率為1/4,D錯誤。14.(2024·衢州高一期末)金魚身體的透明程度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不透明金魚與透明金魚雜交,F1都是身體半透明金魚,F1隨機交配,F2中不透明金魚∶半透明金魚∶透明金魚=1∶2∶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F1呈現雙親的中間類型,該現象屬于共顯性B.F1中出現半透明金魚的現象屬于性狀分離C.F2中半透明金魚互相交配,其子代中不透明金魚所占比例為3/4D.F2中半透明金魚與透明金魚交配,其子代不同基因型的比例與表型的比例相同D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解析:由題干分析可知,金魚身體的透明程度這一性狀的遺傳現象為不完全顯性,A錯誤;性狀分離是指在雜交后代中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同時出現的現象,不透明金魚與透明金魚雜交,F1中出現半透明金魚,這一現象不是性狀分離,B錯誤;F2中半透明金魚為雜合子,它們互相交配,其子代中不透明金魚所占比例為1/4,C錯誤;F2中半透明金魚為雜合子,與透明金魚(純合子)交配,其子代不同基因型的比例為1∶1,不同表型的比例也是1∶1,D正確。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15.擬南芥中包裹種子的角果長度受一對等位基因E1、E2控制。E1和E2都控制長角果,但是E1和E2同時存在會導致角果變短。兩短角果親本雜交,子代中短角果占( )A.1/2 B.3/4 C.8/9 D.4/9解析:由于E1和E2都控制長角果,而E1和E2同時存在會導致角果變短,所以兩短角果親本的基因型都為E1E2。兩短角果親本雜交,子代基因型為E1E1∶E1E2∶E2E2=1∶2∶1,其中短角果占1/2。A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16.已知某種老鼠的體色由常染色體上的基因A+、A和a決定,A+(純合會導致胚胎致死)決定黃色,A決定灰色,a決定黑色,且A+對A顯性,A對a顯性。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該種老鼠的成年個體最多有6種基因型B.基因型均為A+a的一對老鼠產下了3只小鼠,一定是2只黃色,1只黑色C.A+、A和a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D.一只黃色雌鼠和一只黑色純合雄鼠雜交,后代可能出現3種表型C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解析:由于基因A+純合時會導致小鼠在胚胎時期死亡,所以該鼠種群的成年個體中毛色的基因型有A+A、A+a、AA、Aa、aa共5種,A錯誤;基因型均為A+a的一對老鼠交配,后代可能有A+A+(死亡)、A+a(黃色)、aa(黑色),所以產下的3只小鼠可能全表現為黃色(A+a)或可能全表現為黑色(aa)或可能表現為2只黃色(A+a)、1只黑色(aa)或1只黃色(A+a)、2只黑色(aa),B錯誤;A+、A和a屬于復等位基因,其遺傳時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C正確;一只黃色雌鼠(A+A或A+a)和一只黑色雄鼠(aa)雜交,后代可能出現黃色(A+a)、灰色(Aa)或黃色(A+a)、黑色(aa)共2種表型,D錯誤。對點強化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2024·創新致遠協作體高一聯考)某種寵物狗的體色受常染色體上的復等位基因P、P1、P2控制,基因P決定黃色,基因P1決定灰色,基因P2決定黑色,顯隱性關系為基因P>基因P1>基因P2,且基因P純合時受精卵不能發育。選擇黃色雌性個體和灰色雄性個體交配,F1表型為黃色、黑色和灰色。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基因P、P1、P2的遺傳遵循分離定律B.F1中與親本基因型相同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1/2C.黃色親本和灰色親本的基因型分別是PP2、P1P2D.控制該寵物狗體色的基因型共有6種綜合提升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D解析:根據題意可知,黃色個體的基因型為PP1、PP2,灰色個體的基因型為P1P1、P1P2,黑色個體的基因型為P2P2。選擇黃色雌性個體和灰色雄性個體交配,F1表型為黃色、黑色和灰色,由于出現了黑色個體(P2P2),所以親本的基因型為PP2×P1P2,由于基因P、P1、P2是控制體色的復等位基因,故其遺傳遵循分離定律,A、C正確;F1中基因型為PP2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1/2×1/2=1/4,基因型為P1P2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1/2×1/2=1/4,所以F1中與親本基因型相同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1/4+1/4=1/2,B正確;由于基因P純合時受精卵不能發育,故不存在基因型為PP的個體,因此控制該寵物狗體色的基因型共有5種,D錯誤。綜合提升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人的眼睛有的是雙眼皮,有的是單眼皮。某醫學小組調查了人群中雙眼皮性狀和單眼皮性狀的遺傳情況,統計情況如下表(設控制眼皮的基因用A、a表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綜合提升比較項目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親代 雙親全為雙眼皮 雙親中只有一方為雙眼皮 雙親全為單眼皮子代 雙眼皮 120 120 0單眼皮 74 98 216A.從第一組的調查結果可以判斷出顯性性狀是雙眼皮,隱性性狀是單眼皮B.從第三組的調查結果基本可以判斷出隱性性狀是單眼皮C.在第二組的抽樣家庭中,某些雙親的基因型有可能都是純合子D.在第一組的抽樣家庭中,比例不為3∶1,是因為抽樣的樣本太少D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綜合提升解析:在第一組的抽樣家庭中,雙親全為雙眼皮,子代既有雙眼皮,也有單眼皮,可以判斷雙眼皮為顯性性狀,A正確;在第三組的抽樣家庭中,雙親全為單眼皮,子代全為單眼皮,基本可以判斷單眼皮為隱性性狀,B正確;在第一組的抽樣家庭中,雙親全為雙眼皮,則雙親的基因型組合可能是AA×AA、AA×Aa或Aa×Aa,從而使比例不為3∶1,D錯誤。17.研究發現,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決定:Ca—黑色、Cb—乳白色、Cc—銀色、Cd—白化。為確定這組基因間的關系,科研人員進行了4組雜交實驗,結果如表所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綜合提升交配 組合 親代表型 子代表型 黑色 銀色 乳白 白化1 黑色×黑色 22 0 0 72 黑色×白化 10 9 0 03 乳白×乳白 0 0 30 114 銀色×乳白 0 23 11 12(1)從交配組合1可知,______為顯性性狀,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____________。(2)兩只白化的豚鼠雜交,后代的性狀是________。(3)4個等位基因之間顯隱性關系的正確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連接)。(4)該豚鼠群體中與毛色有關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種。黑色CaCd、CaCd白化Ca>Cc>Cb>Cd10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綜合提升解析:(1)從交配組合1可知,黑色×黑色后代中出現了黑色和白化,即發生了性狀分離,所以黑色為顯性性狀,親本的基因型為CaCd和CaCd。(2)兩只白化的豚鼠雜交,后代的性狀均為白化。(3)從交配組合1可知,Ca>Cd;從交配組合2可知,Ca>Cc>Cd;從交配組合3可知,Cb>Cd;從交配組合4可知,Cc>Cb。所以,4個等位基因之間顯隱性關系的正確順序是Ca>Cc>Cb>Cd。(4)該豚鼠群體中與毛色有關的基因型,純合子有CaCa、CcCc、CbCb和CdCd 4種,雜合子有6(4個中選2個)種,共10種。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綜合提升●(2023·寧波高一期末)山茶花是寧波市的市花,其自然狀態下為隨機傳粉。紫花和紅花由一對等位基因A和a控制,科研人員進行實驗并得到實驗結果如下: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綜合提升組別 親代(P) 子一代(F1) 子二代(F2)甲 紅花×紫花 全為紅花98株 F1自交得到F2為紅花298株、紫花101株乙 紅花×紫花 紫花45株、紅花47株 F1紫花和紅花雜交得到F2為紫花238株、紅花247株丙 紫花×紫花 全為紫花121株 F1自交得到F2為全紫花498株(1)用山茶花進行人工雜交,步驟為________→套袋→__________→套袋。紅花個體的自交后代中既有紅花,又有紫花的現象稱為__________。(2)組別________可以判斷____________為顯性性狀。(3)甲組F2中紅花個體基因型有_____種可能性,其中雜合子的概率為______。若將甲組F1進行測交,則測交后代的表型和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4)科研人員發現將幾株紫花個體和幾株紅花個體雜交,后代中紅花和紫花的數量比是5∶1。他們認為這幾株紅花不是同一種基因型,其可能的基因型為________,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雄人工授粉性狀分離甲紅花22/3紅花∶紫花=1∶1AA和Aa2∶1(說明:這兩空需要同時看順序的匹配情況)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綜合提升解析:(1)山茶花在自然狀態下為隨機傳粉,若要進行人工雜交,步驟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紅花個體的自交后代中既有紅花,又有紫花的現象稱為性狀分離。(2)由甲組可知,紅花×紫花后代全是紅花,說明紅花為顯性性狀。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綜合提升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類題類題17類題綜合提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課時2 性狀分離的原因是等位基因的相互分離(2).docx 課時2 性狀分離的原因是等位基因的相互分離(2).pptx 課時精練2 基因分離假說的驗證、顯性的相對性.docx 課時精練2 基因分離假說的驗證、顯性的相對性.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