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準把脈·聚焦中考】2025年中考科學專項沖刺限時精練 精練02 化學解答題計算(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準把脈·聚焦中考】2025年中考科學專項沖刺限時精練 精練02 化學解答題計算(含解析)

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
【精準把脈·聚焦中考】2025年中考科學專項沖刺限時精練
精練02 化學解答題計算
01 根據化學式的相關計算
例:以化合物AaBb為例,可推導出下列計算公式:
(1)相對分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A的相對原子質量×a+B的相對原子質量×b;
(2)A、B原子個數比==
(3)A、B元素質量比==
(4)A元素的質量分數=A元素的質量分數=×100%
(5)A元素的質量=化合物(AaBb)質量×A元素的質量分數
02 有關溶液的計算
1、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
2、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數學表達式
溶質的質量分數=×100%=×100%
變形公式:溶質的質量= 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
溶液的質量=。
3、溶液稀釋計算主要是根據稀釋前后溶質質量相等列式:若濃溶液的質量為m濃,質量分數為a%,加m水稀釋后質量分數為b%,則可列式為:m濃·a%=(m濃+m水)·b%。
4、化學方程式反映的是純凈物間的質量關系,涉及到的一般都是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常要用到的公式:m溶質=m溶液×a%,然后把得到的溶質的質量代入方程式計算。
03 能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純凈物質間的計算
1、知道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
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此內容是本課時的拓展,一類習題可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定義或實質,利用反應物前后物質或元素質量守恒進行計算。另一類習題還可根據反應前后物質質量之差,算出氣體或沉淀物的質量,再進行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解題步驟:
(1)設未知量,用x、y等字母表示(不帶單位);
(2)正確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注意配平);
(3)找出相關物質間的質量關系,寫在對應化學式的下面;
(4)列出比例式,求出未知量;
(5)簡明寫出答案。
注意事項:
①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要注意解題格式化,準確列出有關反應物或生成物質量比,特別是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②題設中未知數沒有單位,求出的未知數應帶單位;
③計算中已知量每步都要帶單位。
04 含一定雜質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1、有關混合物的計算(混合物中雜質不參加反應或混合物中只有一種物質參加反應)。
2、原理:將不純物質的質量轉化為純凈物質的質量代入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一般不純物質有:樣品、合金、礦石、溶液等。
3、公式
(1)純凈物的質量=混合物的質量×純度(或質量分數)
(2)純度=×100%
(3)純凈物的質量分數=1-雜質的質量分數
注意事項:
①化學方程式中每一項都應是純凈的物質;
②化學方程式中每一種物質代入或算出的質量都是純凈的質量;
③有些參加反應的物質中還要分析是否完全反應,如反應不完全,該未反應部分質量不能按反應的質量進行計算
01 有關化學式的計算
1.【答案】D
【解答】解:A、半胱氨酸中只含有一種物質,是由H、C、N、O、S五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故選項說法錯誤。
B、C、H、O元素質量比是(12×3):(1×7):(16×2)≠3:7:2,故選項說法錯誤。
C、半胱氨酸是由半胱氨酸分子構成的,1個半胱氨酸分子由3個碳原子、7個氫原子、1個氮原子、2個氧原子和1個硫原子構成,故選項說法錯誤。
D、半胱氨酸中H、C、N、O、S五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3):(1×7):14:(16×2):32=36:7:14:32:32,則碳元素質量分數最大,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理解題意、靈活運用化學式的含義、有關計算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2.【答案】A
【解答】解:A、Cu(OH)2 CuCO3、Cu(OH)2 2CuCO3受熱易分解,紙張在潮濕的環境易腐爛變質,所以保存《千里江山圖》需控制溫度和濕度,故選項正確。
B、歷經千年色彩依然,說明不易被氧化,故選項不正確。
C、Cu(OH)2 CuCO3、Cu(OH)2 2CuCO3屬于堿式鹽,均能與酸反應,不與堿反應,孔雀石、藍銅礦顏料耐堿不耐酸,故選項不正確。
D、中銅的質量分數為:×100%≈55.5%,中銅的質量分數為:×100%≈57.7%,故選項不正確。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3.【答案】C
【解答】解:由于Fe3O4中鐵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1:8,則任意質量的Fe3O4都可滿足混合物中鐵、氧元素的質量之比為21:8;FeO和Fe2O3的分子個數比為1:1時可看成Fe2O3 FeO即Fe3O4形式,此時FeO與Fe2O3質量比為(56+16):(56×2+16×3)=9:20時,兩種物質的混合物中鐵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也恰好為21:8;由選項可知,只有C中FeO和Fe2O3的質量比為40:18=20:9,不符合題意;而A、C、D中FeO和Fe2O3的質量比為均為9:20,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利用化學式的計算,明確元素的質量比的計算,在解題過程中注意Fe3O4中鐵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恰好為21:8是解題關鍵。
4.【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解:(1)乙醇(C2H5OH)中含有碳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故填:3。
(2)乙醇分子(C2H5OH)中碳、氫、氧原子的個數比是2:6:1.故填:2:6:1。
(3)飲用了3大杯上述啤酒后,其體內每100mL血液中乙醇的含量(理論上)升高30mg×3=90mg,超過80mg/100mL血,影響其駕車或操作機器的能力。故填:90;影響。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化學式進行計算的能力,以及根據已知條件進行計算的能力。
5.【答案】(1)花相同的錢,哪種消毒液氯元素質量多;相同氯元素的質量,哪種消毒液花錢少;
(2)藍月亮中氯元素的質量=1.2kg×15%100%=0.086kg;每一元能買到的氯元素的質量為0.0057kg/元;碧之道中氯元素的質量為2.5kg×10%100%=0.169kg;每一元能買到的氯元素的質量為0.0068kg/元;所以花同樣的錢,碧之道消毒液氯元素的質量高,性價比高。
【解答】解:(1)方法一:花相同的錢,哪種消毒液氯元素質量多;方法二:相同氯元素的質量,哪種消毒液花錢少;
(2)藍月亮中氯元素的質量=1.2kg×15%100%=0.086kg;每一元能買到的氯元素的質量為0.0057kg/元;碧之道中氯元素的質量為2.5kg×10%100%=0.169kg;每一元能買到的氯元素的質量為0.0068kg/元;所以花同樣的錢,碧之道消毒液氯元素的質量高,性價比高。
故答案為:
(1)花相同的錢,哪種消毒液氯元素質量多;相同氯元素的質量,哪種消毒液花錢少;
(2)藍月亮中氯元素的質量=1.2kg×15%100%=0.086kg;每一元能買到的氯元素的質量為0.0057kg/元;碧之道中氯元素的質量為2.5kg×10%100%=0.169kg;每一元能買到的氯元素的質量為0.0068kg/元;所以花同樣的錢,碧之道消毒液氯元素的質量高,性價比高。
【點評】掌握元素的質量比、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02 有關溶液的計算
6.【答案】C
【解答】解:A、溶質質量分數100%,則第一組的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0%≈23.1%,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由表中內容可知,50g水中最多溶解20g﹣2g=18g氯化鈉,則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度氯化鈉的質量為18g×2=36g,則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第三組數據中,溶液質量為50g+25g﹣7g=68g,若實驗溫度為20℃,若此時溶于水后氯化鈉體積可忽略不計,則溶液體積為50mL,則該鹽水溶液密度為1.36g/mL,該選項說法正確;
D、第四組數據中,溶解的氯化鈉的質量為30g﹣12g=18g,則溶質、溶劑的質量比為18g:50g=9:25,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一般,主要考查溶液的相關知識,理解溶質質量分數、溶解度等的定義為解答該題的關鍵。
7.【答案】(1)26.32。
(2)20%;
(3)300g。
【解答】解:(1)第③次實驗中,在20g水中加入7g硝酸鉀后得到溶液的質量為26.32g,硝酸鉀未完全溶解,說明溶液已經達到飽和狀態,因此第④次實驗中,20g水中加入9g硝酸鉀,得到溶液的質量也為26.32g;故答案為:26.32。
(2)第②次實驗得到的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20%;故答案為:20%;
(3)設需要加水的質量為x,則:
100g×20%=(100g+x)×5%
x=300g
答:需加水300g。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溶質質量分數的相關計算,理解溶質質量分數公式及其變形是解題關鍵,計算時要注意規范性和準確性。
8.【答案】(1)64;
(2)2H2O22H2O+O2↑。
【解答】解:(1)設需要60%的H2O2溶液的質量為x。
80g×48%=x×60%
解得x=64g;
(2)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則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H2O22H2O+O2↑。
故答案為:(1)64;(2)2H2O22H2O+O2↑。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以及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難度較小。
9.【答案】(1)NaClO;
(2)57g;
(3)0.12%。
【解答】解:(1)根據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Cl2屬于單質,故氯元素的化合價為0;NaClO中氧元素顯﹣2價,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y,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y+(﹣2)=0,則y=+1價;NaCl中鈉元素顯+1價,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z,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z=0,則y=﹣1價,所以氯元素化合價最高的是NaClO;
(2)設需要消耗氯氣的質量為x。
Cl2+2NaOH=NaClO+H2O+NaCl
71 74.5
x 500g×12%
x≈57g
答:需要消耗氯氣的質量為57g。
(3)稀釋后消毒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0%≈0.12%。
答:稀釋后消毒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0.12%。
故答案為:(1)NaClO;
(2)57g;
(3)0.12%。
【點評】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時,第一要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確的數據,第三計算過程要完整。
10.【答案】(1)過濾;
(2)不飽和;
(3)66.89%。
【解答】解:(1)蔗料是蔗汁和蔗渣的固液混合物,蔗渣難溶于蔗汁,可采用的實驗操作是過濾。
(2)小科將得到的蔗糖加入熱水中,用筷子稍作攪拌,觀察到杯底還留有蔗糖固體,幾天后卻沒有制得棒棒糖,杯中也沒有晶體析出,制作棒棒糖失敗是因為最初配制的蔗糖溶液是不飽和溶液,用筷子稍作攪拌,觀察到杯底還留有蔗糖固體,是因為蔗糖晶體沒有充分溶解。
(3)20℃時,蔗糖的溶解度為202g,在20℃時,將350g蔗糖加入到150g水中,充分攪拌后,最多能溶解的質量為202g303g,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為100%≈66.89%。
答: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為66.89%。
故答案為:
(1)過濾;
(2)不飽和;
(3)66.89%。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明確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結晶的方法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03 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11.【答案】(1)金屬鈉和水反應生成氫氣,使錐形瓶內氣壓增大,將水從細玻璃管壓出,形成噴泉;
(2)0.01g;
(3)在細玻璃管上方連接一個空塑料瓶,用來承接噴出的腐蝕性溶液。
【解答】解:(1)實驗中能形成“噴泉”的原因是金屬鈉和水反應生成氫氣,使錐形瓶內氣壓增大,將水從細玻璃管壓出,形成噴泉。
(2)設生成氫氣的質量為x。
2Na+2H2O=2NaOH+H2↑
46 2
0.23g x
x=0.01g
答:若加入的金屬鈉質量為0.23克,完全反應后生成的氫氣質量為0.01g。
(3)鈉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溶液和氫氣,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變紅,同時氫氧化鈉溶液還有腐蝕性,所以對該實驗裝置提出可行的改進意見是在細玻璃管上方連接一個空塑料瓶,用來承接噴出的腐蝕性溶液。
故答案為:
(1)金屬鈉和水反應生成氫氣,使錐形瓶內氣壓增大,將水從細玻璃管壓出,形成噴泉;
(2)0.01g;
(3)在細玻璃管上方連接一個空塑料瓶,用來承接噴出的腐蝕性溶液。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物質的性質和化學方程式的計算,解答時要根據所學知識,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12.【答案】(1)H2SO4;
(2)黑色固體逐漸溶解,溶液變成藍色;
(3)20%;
(4)35.5g。
【解答】解:(1)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種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所以D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根離子,E是藍色沉淀,則是氫氧化銅,那么C是硫酸銅,D是硫酸鈉;黑色固體為氧化銅,酸為稀硫酸;
(2)根據第1小題分析可知,A與B反應是氧化銅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反應時的現象是黑色固體逐漸溶解,溶液變成藍色;
(3)設由CuO生成的CuSO4的質量為x,
CuO+H2SO4=CuSO4+H2O
80 160
8g x
x=16g
設與CuSO4反應的NaOH的質量為y,同時生成Na2SO4的質量為a,
CuSO4+2NaOH=Cu(OH)2↓+Na2SO4
160 80 142
16g y a
y=8g
a=14.2g
所用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0%
答: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20%。
(4)設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質量為b,
H2SO4+2NaOH=Na2SO4+2H2O
80 142
60g×20% b
b=21.3g
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21.3g+14.2g=35.5g
答: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是35.5g。
故答案為:(1)H2SO4;
(2)黑色固體逐漸溶解,溶液變成藍色;
(3)20%;
(4)35.5g。
【點評】本考點考查了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和質量分數的計算,是考試計算題中經常出現的題型。做題時要注意:化學方程式要寫正確,始終不要忘記質量守恒定律。
13.【答案】(1)鋁在空氣和氧氣反應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氧化鋁先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
(2)①0.8g;
②72%。
【解答】解:(1)在0~t1時間段內,鋁箔表面看不到明顯的氣泡,原因是鋁在空氣和氧氣反應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氧化鋁先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
(2)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則反應中產生氫氣的質量為:10g+300g﹣309.2g=0.8g;
②設樣品中單質鋁的質量x。
2Al+6HCl=2AlCl3+3H2↑
54 6
x 0.8g
x=7.2g
則樣品中單質鋁的質量分數是:100%=72%。
答:樣品中單質鋁的質量分數是72%。
故答案為:
(1)鋁在空氣和氧氣反應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氧化鋁先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
(2)①0.8g;
②72%。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在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時,第一要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確的數據,第三計算過程要完整。
04 混合物間的化學計算
14.【答案】(1)56%;
(2)19.6%;
(3)13.8。
【解答】解:(1)由表中數據可知,實驗1中,50g稀硫酸和5g鐵合金反應,剩余固體質量為2.2g,參加反應的鐵的質量為:5g﹣2.2g=2.8g,實驗2中,50g稀硫酸和15g鐵合金反應,剩余固體質量為9.4g,參加反應的鐵的質量為15g﹣9.4g=5.6g,則實驗1中稀硫酸有剩余,鐵完全反應,即5g合金中含有鐵的質量為2.8g,所以該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為:100%=56%。
答:該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為56%。
(2)若實驗2中鐵反應完全時,固體剩余質量應該為:15g﹣2.8g×3=6.6g<9.4g,則第二次實驗中,稀硫酸完全反應,即50g稀硫酸消耗鐵的質量為15g﹣9.4g=5.6g,
設實驗所用的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x。
Fe+H2SO4═FeSO4+H2↑
56 98
5.6g 50gx
x=19.6%
答:實驗所用的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9.6%。
(3)由前面的分析可知,100g稀硫酸能與5.6g×2=11.2g鐵反應,25g合金中含有鐵2.8g×5=14g,則第3次稀硫酸完全反應,反應的鐵的質量為11.2g,則反應后固體質量為:25g﹣11.2g=13.8g,所以表中的n為13.8。
故答案為:
(1)56%;
(2)19.6%;
(3)13.8。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在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時,第一要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確的數據,第三計算過程要完整。
15.【答案】(1)OH﹣、CO;
(2)84%;
(3)鋁碳酸鎂;鋁碳酸鎂片與胃酸反應后溶液的pH更高,能使胃酸的酸性減弱得更明顯。
【解答】解:(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能與鹽酸反應的微粒起抗酸作用。Al3+、Mg2+與鹽酸不反應,OH﹣能與H+反應生成水;碳酸根離子能與H+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OH﹣、CO;
(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物質的總質量等于反應后物質的總質量。反應前碳酸氫鈉粉末和稀鹽酸的總質量為185.0g,加入10g稀鹽酸后,總質量變為183.6g,則第一次加入稀鹽酸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85g﹣183.6g=1.4g;再次加入10g稀鹽酸后,總質量變為182.8g,則第二次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83.6g﹣182.8g=0.8g。兩次共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2g;設10片碳酸氫鈉片中碳酸氫鈉的質量為x。
NaHCO3+HCl=NaCl+H2O+CO2↑
84 44
x 2.2g
x=4.2g。
每片碳酸氫鈉片的質量為0.5g,10片的質量為5g,則每片藥片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為100%=84%;
(3)由圖丙中pH變化曲線可知,鋁碳酸鎂片與胃酸反應后溶液的pH更高,說明鋁碳酸鎂片能使胃酸的酸性減弱得更明顯,所以鋁碳酸鎂片治療胃酸的效果更好。
故答案為:
(1)OH﹣、CO;
(2)84%;
(3)鋁碳酸鎂;鋁碳酸鎂片與胃酸反應后溶液的pH更高,能使胃酸的酸性減弱得更明顯。
【點評】本題難度較大,主要考查了離子共存的條件、質量守恒定律的靈活應用及利用題文信息解答問題等相關知識,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計算能力。
16.【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解:(1)鐵生銹的條件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共同作用的結果;
(2)由第1、2兩次可知2.88g樣品只能生成0.1g氫氣,所以5.76g生成0.2g氫氣,8.64g能生成0.3氫氣,結果圖示中表明是9.24g生鐵樣品與100g硫酸反應得到0.3g氫氣,這說明生鐵樣品過量,硫酸已經被全部反應完,所以再加入生鐵生成氫氣的量也不會變,所以m值為0.3;
設要生成0.3g氫氣需要參加反應的硫酸的質量為x,鐵的質量是y
Fe+H2SO4═FeSO4+H2↑
56 98 2
y x 0.3g
解得x=14.7g,y=8.4g
則生鐵樣品中鐵和碳的質量比是8.4g:(8.64g﹣8.4g)=35:1
(3)硫酸溶液中H2SO4的質量分數為:100%=14.7%.依據描點法對應的點有(2.88,0.1)、(5.76,0.2)(8.64,0.3)三個,達到0.3g氫氣后酸完全反應,氫氣質量不會增加,故可得圖象為:
故答案為:(1)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蒸氣共同作用的結果;
(2)35:1;
(3)14.7%.
【點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根據圖表中的數據計算出第3次生鐵已過量,硫酸已全部參加了反應,再進行進一步計算。
17.【答案】(1)復分解反應;
(2)1.42g;
(3)氯化鈉、氯化鋇、氯化氫。
【解答】解:(1)向一定質量的Na2CO3、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HCl溶液,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硫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所以0a段沉淀質量不斷增加,ab段沉淀質量不變,說明Na2CO3、Na2SO4已經完全反應,此時氯化鋇過量,b點開始加入鹽酸,碳酸鋇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水和二氧化碳,綜上所述,實驗過程所發生的反應的基本類型是復分解反應。
(2)硫酸鋇不能和鹽酸反應,碳酸鋇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水和二氧化碳,沉淀減少的質量為碳酸鋇的質量,由圖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0.88g;
設參加反應的碳酸鋇的質量為x。
BaCO3+2HCl═BaCl2+H2O+CO2↑
197 44
x 0.88g
x=3.94g
則硫酸鋇的質量為:6.27g﹣3.94g=2.33g;
設原混合物中硫酸鈉的質量是y。
Na2SO4+BaCl2=BaSO4↓+2NaCl
142 233
y 2.33g
y=1.42g
答:原混合物中硫酸鈉的質量是1.42g。
(3)由(1)的分析可知,b點時溶液中的溶質有生成的氯化鈉和過量的氯化鋇,加入鹽酸后,碳酸鋇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水和二氧化碳,d點時鹽酸過量,所以d點對應的溶液中的溶質有氯化鈉、氯化鋇、氯化氫。
故答案為:
(1)復分解反應;
(2)1.42g;
(3)氯化鈉、氯化鋇、氯化氫。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物質的性質和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在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時,第一要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確的數據,第三計算過程要完整。
1.【答案】A
【解答】解:A、化合價的數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值,且符號一致,由可知,磷酸根顯﹣3價,氧元素顯﹣2價,設磷酸根中磷元素的化合價是x,由原子團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等于原子團的化合價,可得:x+(﹣2)×4=﹣3,則x=+5價,故選項說法正確。
B、嫦娥石中鈣、磷元素的質量比是(40×8):(31×7)≠8:7,故選項說法錯誤。
C、He﹣3原子核內有2個質子,相對原子質量是3,故選項說法錯誤。
D、He﹣3和H﹣3的核內質子數分別是2、1,核內質子數不同,不屬于同位素原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理解題意、靈活運用化學式的含義、有關計算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2.【答案】B
【解答】解:A.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寫,故錯誤;
B.河豚毒素(C11H17N3O8)中,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11):(1×17):(14×3):(16×8)=132:17:42:128,故正確;
C.河豚毒素的晶體受熱不易分解,所以稍稍加熱不能除去河豚毒素的毒性,故錯誤;
D.河豚毒素(C11H17N3O8)是由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組成的,其中碳元素屬于固態的非金屬單質,故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結合新信息、靈活運用化學式的含義與有關計算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答案】B
【解答】解:A、甲烷中C、H元素的質量比為:12:4=3:1,故該氣體可能是甲烷,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B、如果該氣體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則該氣體中C、H元素的質量比一定大于3:1,該選項符合題意。
C、當CO、H2的分子個數比為1:2時,此時該氣體中C、H元素的質量比為3:1,故可能是一氧化碳和氫氣的混合氣體,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D、由以上分析可知,該氣體可能是甲烷、一氧化碳、氫氣的混合氣體,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判斷化學計量數、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
4.【答案】C
【解答】解:設該混合氣體的質量為100g.則混合氣體中含碳元素24g,假設全部來自于二氧化碳,則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4g88g,則氮氣為:100g﹣88g=
12g;假設全部來自于一氧化碳,則一氧化碳的質量為:24g56g,求出此時氮氣的質量為100g﹣56g=44克,氮氣的質量應在這兩個值之間。故氮氣的質量分數也是在12%到44%之間即可。
故選:C。
【點評】本題是一道考查混合物質中根據某元素的質量分數來求的另外幾種物質或者元素的質量分數,方法有多種,但可以用排除法做類似的題目;難度較大,培養學生的創新和逆向思維能力.
5.【答案】A
【解答】解:設酒精的體積為60V,則水的體積為40V。60度高樓糟燒的酒精的質量分數為100%≈54.5%。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是解題的關鍵。
6.【答案】B
【解答】解:因為溶液的密度可以近似看作是1g/cm3,所以可直接看成毫升數即是物質的克數,然后利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公式計算即可。
溶質的質量=1.0g;
溶液的質量=4.0mL×1g/cm3=4.0cm3×1g/cm3=4.0g;
所以,溶液①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00%=25%;
溶液②的質量分數100%=2.5%;
溶液③的質量分數100%=0.25%;
溶液④的質量分數100%=0.05%。
故選:B。
【點評】該題是對溶液稀釋知識的考查,解題的關鍵是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同時結合溶質的計算公式解決即可.
7.【答案】B
【解答】解:質量分數1%的鹽水100克中含有氯化鈉的質量為100g×1%=1g;但小科卻錯誤的倒入100克水,即第一次少倒進氯化鈉1g,第二次將少倒進的1g氯化鈉補上,則第二次倒進的氯化鈉溶液中應含氯化鈉50g×2%+1g=2g,那么第三種鹽水的質量分數為100%=4%。
故選:B。
【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明確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8.【答案】D
【解答】解:A、由表格數據可知,A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30℃時A的溶解度為41.4g,則25℃時A的溶解度小于41.4g;則②中A固體不能全部溶解;60℃時A的溶解度為55.2g,④中A固體能全部溶解,溶解的質量為37.2g+4.2g+9g=50.4g;50℃時A的溶解度為50.4g,所得溶液恰好飽和;則④⑤中A的質量分數最大,故選項說法錯誤。
B、③⑤中溶劑的質量相等,⑤中溶解的A固體多,③⑤中A的質量分數不相等,故選項說法錯誤。
C、根據A選項的分析,②⑤的溶液為飽和溶液;60℃時A的溶解度為55.2g,④中A固體能全部溶解,溶解的質量為37.2g+4.2g+9g=50.4g,為不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
D、20℃時A的溶解度為37.2g,A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則①中固體能全部溶解;根據A選項的分析,③④⑤中沒有固體存在,即①③④⑤中沒有固體存在,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溶解度的含義、飽和溶液的特征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9.【答案】D
【解答】解:A、a=12g+10g+90g+5g﹣5g﹣62g﹣44g=6g,反應后甲質量減小,是反應物,丙反應后質量減小,是反應物,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丁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劑也不是反應物和生成物,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根據題意有:(44g﹣10g):(90g﹣62g)=(c﹣44g):(62g﹣34g),c=78g,如果n=6g,則m=112g,d=12g+10g+90g+5g﹣5g﹣6g﹣112g=﹣6g,因為甲質量最小是0,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反應的甲、丙質量分別是6g、28g,生成的乙質量是34g,反應物、生成物質量比是:6g:28g:34g=6:28:34,氫氣和氮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氨氣,其中氫氣、氮氣、氨氣的質量比是6:28:34,因此該反應可能是N2+3H22NH3,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點評】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判斷化學計量數、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
10.【答案】D
【解答】解:A、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為0.88g0.24g;水中氫元素的質量為0.54g0.06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水中的氫元素都來自R,則物質R中C與H的質量比為0.24g:0.06g=4:1,故A正確;
B、由選項A可知,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和為0.24g+0.06g=0.3g<0.62g,所以R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故B正確;
C、物質R中含有氧元素的質量為0.62g﹣0.3g=0.32g,所以物質R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高,該C正確;
D、若R為C2H6O,無論其是完全燃燒時,最終C2H6O~3H2O,通過生成水的質量求出乙醇的質量是0.46,則R一定有剩余,該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D。
【點評】此題考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和質量不變,但是要注意碳燃燒的不同情況。
11.【答案】B
【解答】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則6.4+3.2+4.0+2.5=3.8+待測數據+7.2+2.5,故“待測數據”為2.6克。
A、反應后a和b質量減少,是反應物,n質量不變,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不參加反應,故正確;
B、上表中的“待測數據”的數值為2.6,故錯誤;
C、反應后a和b質量減少,是反應物,m質量增加,是生成物,根據質量守恒定律,m物質中元素的種類,一定等于ab二種物質中元素的種類之和,故正確;
D、反應后a和b質量減少,是反應物,m質量增加,是生成物,該反應一定屬于化合反應,故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以及應用并結合著圖表,很具有新穎性,同時也考查了學生的分析和應變能力.
12.【答案】D
【解答】解:A、四種物質和等質量的氧氣反應的關系式為Fe~O2,S~O2,2H2~O2,由關系式可得消耗等質量的氧氣需要鐵的質量為84g、需要硫的質量為32g、需要氫氣的質量為4g,故消耗質量最小的是氫氣,故錯誤;
B、可讓兩種物質中鐵元素的原子個數相等,氧元素的原子個數多的物質,則該物質中氧元素的含量高。所以比較2FeO、Fe2O3中氧的原子個數即可,FeO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小于Fe2O3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故錯誤;
C、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4:16=7:8,故錯誤;
D、當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個數比為2:1時,碳原子和氧原子的個數為3:4,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及利用極值分析問題的能力,難度較大。
13.【答案】(1)8;
(2)三、四;
(3)84.8%。
【解答】解:(1)由表中的數據可知,每加入20g氯化鈣溶液得到3g沉淀,而加入60g氯化鈣溶液得到8g沉淀,說明碳酸鈉已完全反應,則加入80g氯化鈣溶液也得到8g沉淀,則m=8。
(2)由上述分析可知,碳酸鈉在實驗三、四中是完全反應。
(3)設10g食用堿中 Na2CO3的質量分數為x。
CaCl2+Na2CO3=CaCO3↓+2NaCl
106 100
10gx 8g
解得:x=84.8%
答:該食用堿中Na2CO3的質量分數是84.8%。
故答案為:(1)8;
(2)三、四;
(3)84.8%。
【點評】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時,第一要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確的數據,第三計算過程要完整。
14.【答案】C
【解答】解:A、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圖像一開始增加的是二氧化碳質量,消耗碳酸鈉溶液質量為40g,則增加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2g,故A正確;
B、根據圖像可知,消耗碳酸鈉溶液質量從40g﹣120g,發生的是氯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且在120g時,恰好碳酸鈉與氯化鈣完全反應,而在80g時,氯化鈣過量,所以在80g時,溶液中的溶質為氯化鈣和氯化鈉,故B正確;
C、設當滴加40g碳酸鈉溶液時,參加反應的碳酸鈉的質量為x,反應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2.2g
,x=5.3g,
,y=5.85g;
設當滴加碳酸鈉溶液從40g﹣120g時,反應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為m。
CaCl2+Na2CO3=CaCO3↓+2NaCl
100 117
10g m
,m=11.7g。
所得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是8.8%,故C錯誤;
D、溶液具有均一性、穩定性。所滴加碳酸鈉溶液的質量分數是,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時,第一要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確的數據,第三計算過程要完整。
15.【答案】(1)56;
(2)AB3;+3n;
(3)N2O3。
【解答】解:(1)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顯﹣2價,則某三價金屬與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可以表示為R2O3,假設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x,則,解得x=56,故答案為:56;
(2)設AB組成的物質的化學式為AxBy,則有2x:y=2:3,解得x:y=1:3,則物質的化學式為AB3,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A元素的化合價為+3n,故答案為:AB3;+3n;
(3)元素R可與氧形成多種化合物,其中RO中含氧53.33%,則元素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53.33%﹣16=14,相對分子質量為76,含氧量為63.16%的R與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為76×63.16%≈48,則一個該氧化物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個數為48÷16=3,一個該氧化物分子中含有的氮原子個數為(76﹣48)÷14=2,則R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R2O3,故答案為:R2O3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有關化學式的計算,有一定難度。
16.【答案】50mL;2145g。
【解答】解:2.2kg=2200g,設需要市售過氧乙酸的質量為x,
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
則x×20%=2200g×0.5%
x=55g
需要市售過氧乙酸的體積是50mL。
需要加水的質量為2200g﹣55g=2145g。
答:需要市售過氧乙酸的體積是50mL,需要加水2145g。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溶液的稀釋問題,掌握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所在。
17.【答案】(1)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氣;
(2)88.3%;
(3)第一次排出的氣體中氮氣的含量高,被C裝置吸收的二氧化碳相對較少,C裝置增重少。
【解答】解:(1)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中常混有水蒸氣,則實驗中B裝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氣,避免水蒸氣對二氧化碳質量測量的影響。
(2)由表中數據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總質量為:125.5g﹣120g=5.5g;
設15克食用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5.5g
x=13.25g
則食用堿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為:100%≈88.3%。
答:食用堿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約為88.3%。
(3)二氧化碳的相對分子質量大于氮氣,同溫同壓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氮氣大,所以第一次反應C裝置質量增加比第二次少的原因是第一次排出的氣體中氮氣的含量高,被C裝置吸收的二氧化碳相對較少,C裝置增重少。
故答案為:
(1)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氣;
(2)88.3%;
(3)第一次排出的氣體中氮氣的含量高,被C裝置吸收的二氧化碳相對較少,C裝置增重少。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在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時,第一要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確的數據,第三計算過程要完整。
18.【答案】(1)5.8;
(2)30%;
(3)。
【解答】解:(1)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第4次產生沉淀的質量為217.1g+40g﹣251.3g=5.8g,則m的數值為5.8;
(2)生成氫氧化鎂沉淀的質量為2.9g+5.8g+5.8g=14.5g,
設混合溶液中硫酸鎂的質量是x,
MgSO4+2NaOH=Mg(OH)2↓+Na2SO4
120 58
x 14.5g
x=30g
則混合溶液中硫酸鎂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0%=30%,
答:混合溶液中硫酸鎂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0%;
(3)混合液中有硫酸,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硫酸先和氫氧化鈉發生中和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表格中第3次出現沉淀,說明硫酸已反應完,即沒有氫離子,圖乙中氫離子為0,第3次只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則硫酸根離子個數不受影響,圖乙中保持不變,第3、4、5次都有沉淀產生,由于一共生成了14.5g沉淀,第3次只生成2.9g氫氧化鎂沉淀,說明第3次只將的鎂離子轉化為沉淀,圖甲中有5格,則圖乙中鎂離子為4格,設鈉離子的格數為x,根據溶液中離子電荷守恒,4×(+2)+10×(﹣2)+x=0,則x=12,即鈉離子為12格,故相關離子數量如圖所示:。
【點評】溶液和化學反應融合的題目,是綜合性的題型,要求比較高,這就要求學生足夠細心、會分析、且條理分明。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準把脈·聚焦中考】2025年中考科學專項沖刺限時精練
精練02 化學解答題計算
01 根據化學式的相關計算
例:以化合物AaBb為例,可推導出下列計算公式:
(1)相對分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A的相對原子質量×a+B的相對原子質量×b;
(2)A、B原子個數比== ;
(3)A、B元素質量比== ;
(4)A元素的質量分數=A元素的質量分數= ;
(5)A元素的質量= ;
02 有關溶液的計算
1、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
2、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數學表達式
溶質的質量分數=×100%=×100%
變形公式:溶質的質量= 。
溶液的質量=。
3、溶液稀釋計算主要是根據稀釋前后溶質質量相等列式:若濃溶液的質量為m濃,質量分數為a%,加m水稀釋后質量分數為b%,則可列式為: 。
4、化學方程式反映的是純凈物間的質量關系,涉及到的一般都是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常要用到的公式: ,然后把得到的溶質的質量代入方程式計算。
03 能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純凈物質間的計算
1、知道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
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此內容是本課時的拓展,一類習題可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定義或實質,利用反應物前后物質或元素質量守恒進行計算。另一類習題還可根據反應前后物質質量之差,算出氣體或沉淀物的質量,再進行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解題步驟:
(1)設未知量,用x、y等字母表示(不帶單位);
(2)正確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注意配平);
(3)找出相關物質間的質量關系,寫在對應化學式的下面;
(4)列出比例式,求出未知量;
(5)簡明寫出答案。
注意事項:
①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要注意解題格式化,準確列出有關反應物或生成物質量比,特別是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②題設中未知數沒有單位,求出的未知數應帶單位;
③計算中已知量每步都要帶單位。
04 含一定雜質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1、有關混合物的計算(混合物中雜質不參加反應或混合物中只有一種物質參加反應)。
2、原理:將不純物質的質量轉化為純凈物質的質量代入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一般不純物質有:樣品、合金、礦石、溶液等。
3、公式
(1)純凈物的質量=混合物的質量×純度(或質量分數)
(2)純度= ×100%
(3)純凈物的質量分數=1-雜質的質量分數
注意事項:
①化學方程式中每一項都應是純凈的物質;
②化學方程式中每一種物質代入或算出的質量都是純凈的質量;
③有些參加反應的物質中還要分析是否完全反應,如反應不完全,該未反應部分質量不能按反應的質量進行計算
01 有關化學式的計算
1.螺螄粉是一種風味獨特的小吃,其臭味的來源之一是半胱氨酸(化學式為C3H7NO2S)。下列關于半胱氨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是由H、C、N、O、S五種元素組成的混合物
B.C、H、O元素質量比是3:7:2
C.由3個碳原子、7個氫原子、1個氮原子、2個氧原子和1個硫原子構成
D.碳元素質量分數最大
2.宋代《千里江山圖》描繪了山清水秀的美麗景色,歷經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綠色來自孔雀石顏料(主要成分為Cu(OH)2 CuCO3),青色來自藍銅礦顏料(主要成分為Cu(OH)2 2CuCO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保存《千里江山圖》需控制溫度和濕度
B.孔雀石、藍銅礦顏料易被空氣氧化
C.孔雀石、藍銅礦顏料耐酸耐堿
D.Cu(OH)2 2CuCO3中銅的質量分數高于Cu(OH)2 CuCO3
3.現有由FeO、Fe2O3、Fe3O4組成的混合物,經測知鐵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1:8,則此混合物中FeO、Fe2O3、Fe3O4的質量比不可能為(  )
A.9:20:3 B.9:20:5 C.40:18:7 D.27:60:8
4.啤酒、紅酒和白酒中都含有乙醇(C2H5OH),飲酒后乙醇可進入人體血液中,科學實驗表明,當乙醇在人體血液中的含量超過80mg/100mL血(每100mL血中含有80mg乙醇)時,便會影響人的駕車或操作機器的能力;已知飲用某啤酒1大杯(0.56L),會使血液中乙醇含量升高30mg/100mL血?;卮鹣铝袉栴}:
(1)乙醇中含有    種元素。
(2)乙醇分子中碳、氫、氧原子的個數比是    。
(3)李明飲用了3大杯上述啤酒后,其體內每100mL血液中乙醇的含量(理論上)升高  mg,
    (填影響或不影響)其駕車或操作機器的能力。
5.消毒液能有效殺滅有害細菌,如腸道菌、化膿性球菌等,在生活中較常見,如圖是超市中常見的兩種消毒液,相關資料如下:
資料1:藍月亮牌84消毒液中有效成分(NaClO)的質量分數為15%,
一瓶凈含量1.2kg,價格為每瓶15元。
資料2:碧之道牌次氯酸消毒液中有效成分(HClO)的質量分數為10%,
一瓶凈含量2.5kg,價格為每瓶25元。
資料3:消毒液中實際起殺菌作用的元素是氯元素。
(1)現要比較哪種消毒液性價比高,比較的方式有兩種,分別為     、
   。
(2)利用其中一種比較方式,結合相關資料,判斷哪種消毒液性價比高?(通過計算說明)
02 有關溶液的計算
6.農民常用一定濃度的氯化鈉溶液進行選種,為了配制氯化鈉溶液,某實驗小組操作如下(實驗溫度為20℃,若此時溶于水后氯化鈉體積可忽略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實驗小組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水的質量/g 50 50 50 50
所取NaCl的質量/g 15 20 25 30
剩余NaCl的質量/g 0 2 7 12
A.由第一組數據可知,該溶液的質量分數約為30%
B.由第二組數據可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18g/100g水
C.由第三組數據可知,該鹽水溶液密度為1.36g/mL
D.由第四組數據可知,溶質溶劑的質量比為3:5
7.硝酸鉀是工業生產的一種重要原料,也是實驗室里常見的一種試劑。如表是20℃時,硝酸鉀溶解于水的實驗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序號 水的質量(g) 加入硝酸鉀的質量(g) 溶液的質量(g)
① 20 3 23
② 20 5 25
③ 20 7 26.32
④ 20 9 m
(1)表中m=     。
(2)計算第②次實驗得到的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     。
(3)20℃時小東把100克溶質質量分數20%的硝酸鉀溶液稀釋成5%,需加水多少克?
8.小寧同學用溶質質量分數為48%的H2O2溶液80g、少量洗發水(泡發劑)以及KI溶液50g完成了“大象牙膏”實驗。本實驗以KI為催化劑,加速H2O2的分解,在短時間內即可冒出大量泡沫。
(1)欲配制80g48%的H2O2溶液,需要60%的H2O2溶液     g進行稀釋。
(2)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本實驗的主要反應:    。
9.近期甲流流行,學校經常用84消毒液對教室進行殺菌消毒。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為次氯酸鈉,一般通過氯氣與氫氧化鈉反應制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2+2NaOH=NaClO+H2O+NaCl
(1)Cl2、NaClO、NaCl三種物質中,氯元素化合價最高的是     。
(2)某品牌的84消毒液,凈含量500克,次氯酸鈉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2%,生產一瓶該消毒液理論上需要消耗氯氣多少克?(結果保留整數)
(3)在清洗物體表面時,溶質質量分數為12%的消毒液與水的配比一般為1:100,消毒時間約為20分鐘。那么,按比例稀釋后消毒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結果保留0.01%)
10.某學習小組開展了“制作棒棒糖”的項目化學習,步驟包括甘蔗擦成渣→壓汁→熬制→結晶等。
(1)要除去壓汁后蔗料(即蔗汁和蔗渣的固液混合物)中的蔗渣,可采用的實驗操作是    。
(2)小科將得到的蔗糖加入熱水中,用筷子稍作攪拌,觀察到杯底還留有蔗糖固體,幾天后卻沒有制得棒棒糖,杯中也沒有晶體析出。棒棒糖制作失敗的原因:最初配制的蔗糖溶液是  溶液(選填“飽和”或“不飽和”)。
(3)蔗糖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如表所示:
溫度/℃ 10 20 40 60
溶解度/g 191 202 236 287
在20℃時,將350g蔗糖加入到150g水中,充分攪拌后,求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結果保留二位小數)
03 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11.“噴泉實驗”是常見的化學實驗之一,如圖所示:
在盛有蒸餾水的錐形瓶中先滴入幾滴酚酞,接著加入一小塊金屬鈉,再用帶有細玻璃管的橡皮塞塞住瓶口,過一會就會看到紅色噴泉。已知金屬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
(1)實驗中能形成“噴泉”的原因是     。
(2)若加入的金屬鈉質量為0.23克,完全反應后生成的氫氣質量為多少克?
(3)小金針對該實驗設計了一份評價量表,在不影響可視性的前提下,請結合安全性評價維度的評定結果對該實驗裝置提出一個可行的改進意見     。
評價維度 評定結果
可視性 紅色噴泉明顯,可視性強。
安全性 噴出的液體具有一定的腐蝕性,不安全。
12.圖甲中A是一種常見的酸,它能與黑色固體B反應,B質量為8克,將NaOH溶液漸漸加入到C中,生成藍色沉淀E的質量與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乙所示,在D中加入Ba(NO3)溶液能生成一種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1)A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為     ;
(2)A與B反應時的現象是     ;
(3)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4)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是多少?
13.鋁箔是生活中常見的包裝材料,放置一段時間后其銀白色光澤會變暗淡。
(1)小科用放置很久的鋁箔與鹽酸反應,產生的氫氣質量和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在0~n時間段內,鋁箔表面看不到明顯的氣泡,原因是     。
(2)為進一步測量鋁箔中單質鋁的質量分數,小科取10g鋁箔樣品與300g稀鹽酸充分反應,鋁箔完全溶解后剩余溶液的總質量為309.2g。求:
①反應中產生氫氣的質量為     g。
②樣品中單質鋁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04 混合物間的化學計算
14.實驗室為測定銅鐵合金的含鐵量,取該合金若干,向其中加入相應質量的稀硫酸溶液,充分反應后,稱量剩余固體質量。實驗數據如表,請分析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組 1 2 3
稀硫酸質量/g 50 50 100
合金質量/g 5. 15 25
反應后固體質量/g 2.2 9.4 n
(1)該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2)實驗所用的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
(3)表中的n為     。(填數值)
15.胃酸過多會引起不適,患者常用碳酸氫鈉片和鋁碳酸鎂片等抗酸藥物來治療,其主要原理是利用藥物中的有效成分與胃液中的過量鹽酸反應,請回答相關問題:
(1)酸鎂片的主要成分是鋁碳酸鎂,該物質中含有Al3+、Mg2+、OH﹣、,其中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     (填符號)。
(2)為測定碳酸氫鈉片中有效成分的占比,興趣小組取10片碳酸氫鈉片研磨成粉,用圖乙裝置將20g稀鹽酸分兩次加入裝有粉末的大燒杯。請利用圖中數據計算每片藥片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
(3)為了進一步比較藥效,興趣小組取等量的碳酸氫鈉片和鋁碳酸鎂片分別與足量稀鹽酸反應,利用CO2傳感器和pH傳感器分別測出容器內CO2濃度和溶液pH變化,得到圖丙所示兩幅曲線圖。結合曲線圖分析你認為哪種藥物治療胃酸過多的效果更好,并闡述理由    。
16.鋼鐵的生產和使用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的標志。
(1)每年鋼鐵銹蝕都會造成巨大的損失,鐵制品銹蝕的主要原因是    。
(2)小科取某鋼鐵廠生鐵樣品進行實驗:將四份不同質量的生鐵樣品(假定其中只含單質鐵和單質碳)分別加到100g質量分數相同的硫酸溶液中,充分反應后,測得的實驗數據如表所示:
實驗序號 1 2 3 4
生鐵樣品的質量m1/g 2.88 5.76 9.24 10.28
生成H2的質量m2/g 0.1 0.2 0.3 m
通過計算回答下列問題:
①上述表格中m的值為    。
②該生鐵樣品中鐵和碳的質量比是    。
③根據表中數據計算稀硫酸中H2SO4的質量分數,并畫出反應生成的氫氣質量m2與加入生鐵樣品質量m1的關系圖。
17.向一定質量的Na2CO3、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HCl溶液,反應過程中產生沉淀或氣體的質量與加入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氣體全部逸出。請回答以下問題:
(1)實驗過程所發生的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
(2)原混合物中硫酸鈉的質量是多少克?(寫出解答過程)
(3)d點對應的溶液中的溶質有     。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1.我國科學家在嫦娥五號月壤中發現了新礦物“嫦娥石”[(Ca8Y)Fe(PO4)7]、獲得了未來聚變能源資源——He﹣3的含量和提取參數,為我國月球資源評價和開發提供了基礎科學數據。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中P的化合價為+5價 B.嫦娥石中鈣、磷元素的質量比是8:7
C.He﹣3的原子核內有3個質子 D.He﹣3和H﹣3互為同位素原子
2.河豚雖然肉質鮮美,但不宜食用,經分析得知它含有劇毒物﹣﹣河豚毒素(C11H17N3O8),河豚毒素的晶體是無色棱狀體,受熱不易分解,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河豚毒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17g
B.河豚毒素各元素的質量比為132:17:42:128
C.稍稍加熱,就能除去河豚毒素的毒性
D.組成河豚毒素的元素都為氣態非金屬元素
3.某無色氣體含有CH4、CO、H2中的一種或幾種,在足量O2中充分燃燒,生成的CO2與H2O的質量比為11:9,該無色氣體不可能是( ?。?br/>A.CH4 B.CH4、CO C.CO、H2 D.CH4、CO、H2
4.有CO、CO2和N2組成的混合物,已知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4%,則N2的質量分數可能是( ?。?br/>A.8% B.12% C.30% D.44%
5.瑞安高樓糟燒聞名遠近。60度高樓糟燒表示60體積的酒精與40體積的水混合,已知酒精的密度為0.8×103千克/米3,水的密度為1×103千克/米3,(假設混合后體積不變)則60度高樓糟燒的酒精的質量分數為( ?。?br/>A.54.5% B.60% C.34.8% D.40%
6.注射用鏈霉素試驗針的藥液配制方法如下
(1)把1.0g鏈霉素溶于水制成4.0mL,得溶液①
(2)取0.1mL溶液①加水稀釋至1.0ml,得溶液②
(3)取0.1mL溶液②加水稀釋至1.0mL,得溶液③
(4)取0.2mL溶液③加水稀釋至1.0mL,得溶液④
最終得到的試驗針藥液中,鏈霉毒的質量分數是(整個過程中藥液很稀,密度近似看做l g/mL)( ?。?br/>A.25% B.0.05% C.0.25% D.2.5%
7.某容器中裝有鹽水若干,老師讓小科倒入質量分數1%的鹽水100克以配成質量分數2%的鹽水,但小科卻錯誤的倒入100克水,老師發現后說你再將第三種鹽水50克倒入水中就可得到2%的鹽水了,那么第三種鹽水的質量分數為( ?。?br/>A.2% B.4% C.4.5% D.5%
8.向100g水中不斷加入固體A或改變溫度,得到相應的溶液①~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資料:A的溶解度
溫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
A.②中A的質量分數最大 B.③⑤中A的質量分數相等
C.②④⑤的溶液為飽和溶液 D.①③④⑤中沒有固體存在
9.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內投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不同時刻測得容器內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時刻\物質 甲 乙 丙 丁
反應前 12g 10g 90g 5g
T1 a 44g 62g 5g
T2 b c 34g 5g
T3 d m n 5g
A.甲是反應物,丙是生成物 B.丁一定是催化劑
C.c=78g,n=6g D.該反應可能是N2+3H22NH3
10.化學興趣小組在某密閉容器中用CO2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探究某有機物R的組成,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前R的質量為0.62g,燃燒后經過數據換算可得裝置中CO2 0.88g和H2O 0.54g(本實驗條件空氣中CO2和H2O含量忽略不計)。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物質R中C與H的元素質量比為4:1
B.本實驗可推算出R中含有碳、氫、氧元素
C.物質R的組成元素中O質量分數最高
D.R可能為C2H6O且實驗中可能有剩余
11.將一定質量的a、b、m、n四種物質放入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各物質的質量如下:
物質 a b m n
反應前的質量/g 6.4 3.2 4.0 2.5
反應后的質量/g 3.8 待測數據 7.2 2.5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a和b是反應物,n可能是催化劑
B.上表中的“待測數據”的數值為0.6
C.m物質中所含元素,一定與A、B兩種物質中元素相同
D.該反應一定屬于化合反應
1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足量的Fe、S、H2三種物質分別在氧氣中完全燃燒,若消耗等質量的氧氣,則消耗質量最多的是H2
B.現有FeO與Fe2O3兩種純凈物,FeO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大于Fe2O3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
C.在某種氮的氧化物中,若氮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7:4,該氧化物的化學式為NO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組成的混合氣體中,碳、氧原子的個數比可能是3:4
13.家庭食用堿的主要成分是Na2CO3為測定食用堿中Na2CO3的質量分數。小金取了40 g食用堿平均分成四份,每份中滴入CaCl2溶液的質量及生成沉淀的質量見表,假設該食用堿中不含難溶性雜質且雜質均不與CaCl2溶液產生沉淀,分析回答:
實驗一 實驗二 實驗三 實驗四
食用堿的質量/g 10 10 10 10
加入CaCl2溶液的質量/g 20 40 60 80
生成沉淀的質量/g 3 6 8 m
(1)表格中m的值應為     ;
(2)Na2CO3在實驗     (填數字)中是反應完全的;
(3)計算該食用堿中Na2CO3的質量分數是多少(結果精確到0.1%)?
14.取氯化鈣和稀鹽酸的混合溶液92.2g,向其中逐滴加入碳酸鈉溶液,所得數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當混合溶液中稀鹽酸完全反應時,生成二氧化碳2.2g
B.當滴加80g碳酸鈉溶液時,所得溶液中的溶質是NaCl和CaCl2
C.當滴加120g碳酸鈉溶液時,所得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是5.85%
D.所滴加碳酸鈉溶液的質量分數是13.25%
15.(1)某三價金屬與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0%,則該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2)A、B兩元素相對原子質量之比為2:1,僅由這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A、B兩元素質量比為2:3,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若其中B的化合價為﹣n,則此化合物中A元素的化合價為     。
(3)元素R可與氧形成多種化合物,其中RO中含氧53.33%。那么相對分子質量為76,含氧量為63.16%的R與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
16.在甲流病例激增的時期,過氧乙酸是一種高效消毒劑,在生活中被廣泛使用。市售過氧乙酸一般是質量分數為20%的過氧乙酸溶液(密度為1.1g/mL)?,F某班級要配制質量分數為0.5%的過氧乙酸2.2kg用于教室消毒,需要市售過氧乙酸的體積是多少毫升?需要加水多少克?(寫出計算過程)
17.為了測定某品牌食用堿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取15克食用堿樣品和40克稀硫酸(通過分液漏斗均分為四次加入錐形瓶中),進行如圖所示實驗,實驗前后均往裝置中緩慢通入足量氨氣,記錄實驗數據如表。
資料:(1)樣品中其他成分不與稀硫酸反應,氮氣不參與任何反應。
(2)同溫同壓下,氣體的密度與相對分子質量有關,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密度越大。
實驗順序 實驗前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反應后
加入稀硫酸的質量/g 0(通氮氣) 10 10 10 10 0(通氨氣)
C裝置的總質量/g 120 121.2 123.4 124.5 124.5 125.5
(1)實驗中,B裝置的作用是     。
(2)計算食用堿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多少?(結果保留小數點后一位)
(3)結合資料,分析第一次反應C裝置質量增加比第二次少的原因是     。
18.小龍模擬工業制備硫酸鎂晶體,將碳酸鎂礦石(主要成分是難溶于水的碳酸鎂,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酸反應)和過量稀硫酸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了含有硫酸的硫酸鎂溶液。為了探究混合溶液中硫酸鎂的溶質質量分數,小龍進行了如下實驗:取100克混合溶液于燒杯中,然后將240克氫氧化鈉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應后稱量相關質量,所測數據如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克 40 40 40 40 40 40
反應后溶液的質量/克 140 180 217.1 251.3 285.5 325.5
每次產生沉淀的質量/克 0 0 2.9 m 5.8 0
請根據實驗數據分析解答下列問題:
(1)m的數值為     。
(2)求混合溶液中硫酸鎂的溶質質量分數。
(3)如圖甲表示原混合溶液中的離子種類和數量,請在圖乙中畫出第3次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反應后的相關離子數量柱狀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市| 咸丰县| 塔河县| 修水县| 大足县| 桃园市| 南丹县| 柘城县| 德格县| 莱阳市| 南漳县| 虹口区| 微博| 年辖:市辖区| 麻阳| 德保县| 沧州市| 兴宁市| 那曲县| 涿鹿县| 定南县| 潼南县| 浦县| 绵阳市| 毕节市| 宜章县| 沂源县| 平阳县| 桦川县| 通海县| 封丘县| 博野县| 当雄县| 上饶县| 荃湾区| 丰宁| 民和| 柯坪县| 工布江达县| 原平市| 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