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12課 遼宋夏金元時期經濟的繁榮第二單元 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學習目標1.通過對兩宋農業手工業商業的學習,了解影響經濟發展的因素,農業手工業商業的關系,以及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 (唯物史觀、時空觀念)2.了解遼宋夏金元時期經濟在農業、手工業、商業領域的發展表現,理解生產技術的進步、各族間的交流等因素是這一時期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史料實證、歷史解釋)3.通過對圖文史料的研讀,通過本課的學習,幫助學生認識我國的農業、手工業、商業達到空前的水平,居當時世界的領先地位,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簡述宋代經濟發展和經濟重心南移之間的關系,感知經濟重心南移的歷史與現實價值,體會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是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根本途徑。(家國情懷)一、農業的發展1.結合材料,從政治、經濟、自然、政策四個方面,分析宋代南方農業發展的原因。①政治因素:北方戰亂頻繁,南方相對穩定。②經濟因素:人口南遷,帶來先進技術、經驗和勞動力;引進、培育優良品種。③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條件優越。④政策傾向:宋代統治者非常重視經濟的發展。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亂與藩鎮割據混戰使關中地區經濟受到嚴重破壞。其后,北方歷經靖康之難、宋金對峙、蒙古滅金,戰亂不休。南方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安定的環境。材料二:從西漢到北宋時期的人口變化圖材料三:宋代時南北氣溫普遍變冷,南方相對適宜農作物生長。北方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而南方受到的破壞較小,南方農業發展較快。材料四:南宋政府幫助解決耕牛、種子、農具等,將生產發展作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據。宋代《耕獲圖》牛耕灌溉插秧收獲揚場入倉一、農業的發展2.宋代南方農業發展結果:(1)南方農業發展速度加快,逐漸超過北方(2)自宋代開始,經濟的發展進一步向湘西以西拓展,同時,江西、福建和兩廣地區也得到很大開發超北西拓三地開(北宋)楊威《耕獲圖》耕田插秧收割打場入倉灌溉堆秸《宋代經濟分布圖》局部一、農業的發展3.農業發展表現:(1)糧食作物-水稻①面積:南方的水稻種植面積迅速增加。②品種:由越南傳入的占城稻,成熟早,北宋時推廣到東南地區。南方農民還培育出許多優良品種,從而大大提高了水稻的產量。③產量:宋朝時,水稻產量躍居糧食作物首位。④民諺:當時,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帶成為豐饒的糧倉,出現了“蘇湖熟,天下足”“蘇常熟,天下足”的諺語。“耐旱”,適應性強,“不擇地而生”,生長期短。“蘇湖熟,天下足”這句俗語出現于宋朝,在民間非常流行。意思是,只要蘇州、湖州糧食豐收,全國都不愁吃穿。◎宋代經濟分布圖蘇湖熟,天下足蘇常熟,天下足蘇湖(常)熟、天下足一、農業的發展新的生產工具與技術——秧馬、復種秧馬這是宋朝時長江中下游地區廣泛使用的一種拔秧工具。秧馬底部采用平滑的木板制成,兩端翹起。拔秧時,人們跨坐秧馬,前后滑行自如,既可減輕彎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勞動效率。復種秧馬耕作技術提高(秧馬、復種)耕作技術提高,農業生產力提高3.農業發展表現:(1)糧食作物-水稻這是宋朝時廣泛使用的一種拔秧工具。拔秧時,人們跨坐秧馬,前后滑行自如,既可減輕彎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勞動效率。一、農業的發展①宋代南方各地普遍種植茶樹,產茶的州縣比以往有所增加。②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區尚限于廣東和福建;③到南宋后期,棉花種植區已向北推進到江淮和川蜀一帶。④成就:宋代的經濟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發展。3.農業發展表現:(2)經濟作物—棉花、茶樹北宋-廣東、福建、海南南宋-江淮和川蜀一帶元朝-南方賣茶的提茶的賣茶的斗茶的一、農業的發展3.農業發展表現:(3)水利工程-開運河變化:①河道:截彎取直 ,開鑿會通河、通惠河兩端,航程縮短;②功能:以運輸糧食為主要目的,保證了元大都的物資供應,推動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想一想:與隋朝大運河相比,元朝運河有哪些變化?隋朝運河示意圖元朝運河示意圖時間目的河運海運忽必烈統治時期為了便利南糧北運會通河和通惠河開辟了規??涨暗暮_\航線特點:截彎取直縮短航程二、手工業的興盛1.背景:兩宋時期,南方的手工業非常繁榮,紡織、制瓷、造船的成就尤為突出。③毛紡織業:是西夏手工業的重要部門,成為黨項人的生活必需品②棉紡織業:南宋后期,棉紡織業興起;黃道婆推廣海南先進棉紡織技術;元朝時,松江成為全國棉紡織業中心①絲織業:北宋時,南方的絲織業發展迅速。2.紡織業的表現:四川蜀錦南京云錦蘇州宋錦廣西壯錦婦女使用棉紡車織布(宋·王居正《紡車圖》局部)絲織業 【四川、江浙】 棉紡織業 【海南島】黃道婆二、手工業的興盛④元朝時,江南棉紡織業發達,棉布逐漸代替了麻布,成為人們主要的衣被原料。松江成為全國棉紡織業中心。毛紡織業是西夏手工業的重要部門。氈毯、氈靴、氈帽等成為黨項人的生活必需品。2.紡織業的表現:二、手工業的興盛3.陶瓷業①宋代是我國瓷器發展史上的輝煌時代定窯孩兒枕汝窯三足樽承盤哥窯葵瓣口洗官窯貫耳瓶鈞窯圓花盆③南宋江南地區成為我國的制瓷中心④遼的瓷器雞冠壺⑤金的耀州瓷以青瓷為主⑥元朝的青花瓷,代表了制瓷技術的高超水平遼綠釉雞冠壺元青花釉里紅蓋罐五大名窯定窯汝窯鈞窯哥窯官窯宋代瓷器宋代五大官窯②定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為五大名窯,形制優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載前人的成就金耀州窯青釉蓋缽中國 China瓷器 china宋代是中國的瓷器藝術臻于成熟的時代,不管是在種類、樣式還是燒造工藝等方面,均位于巔峰地位二、手工業的興盛知識拓展:沉睡在南海海底840多年的南宋沉船——南海一號被發現“南海一號”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絲綢之路向外運送瓷器時失事沉沒的木質古沉船, 從泉州港駛出 ,沉沒于廣東省海域?!澳虾R惶枴笔瞧駷橹故澜缟习l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船上載有文物18萬件,且有不少是價值連城的國寶級文物,對研究我國乃至整個東亞、東南亞的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運史、貿易史等有著重要意義,甚至可以獲得文字考古和陸上考古無法提供的信息。二、手工業的興盛3.礦冶業瓜州榆林窟第3窟風箱與冶鐵圖①北宋時,煤得到大量開采,還廣泛用于冶鐵煉鋼。②金的煤產量和使用相當可觀。③遼的鐵制農具制作水平較高,鐵甲、馬鐙等是鐵器中的精品。④西夏兵器制作精良,西夏劍鋒利無比。西夏寶劍《天工開物》挖煤場景遼朝鐵鏵北宋大晟編鐘遼朝鎏金馬鐙二、手工業的興盛4.造船業:①廣州、泉州、明州的造船業,在當時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②北宋東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船塢。③南宋沿海地區制造的海船,不僅規模宏大,設計科學,還配備了指南針。宋朝:造船業在當時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這艘南宋海船于1974年出土于福建泉州。出土時,海船殘存長24.2米、寬9.15米。宋代海船設置水密隔艙,增加抗沉性和橫向強度。這一技術,在當時世界造船領域中居于領先地位。開封明州泉州廣州三、商業的發展2.商業都市的發展:黃河、長江及運河沿岸興起了很多商業城市,北宋東京和南宋臨安和元大都,人口達百萬城市人口的增長,促進了商業的繁榮。1.背景:宋代商業的繁榮超過了前代。黃河、長江及運河沿岸興起了很多商業城市。“崇寧年間,開封有二十六萬一千一百一十七戶,四十四萬二千九百四十口。”——《宋史 地理志》△ 南宋臨安(今杭州)“杭州城市外,戶口浩繁,州府廣闊,遇坊巷橋門基因辟去處,具有鋪席買賣”。——吳自牧《夢梁錄》汗八里城(即元大都)內外人戶繁多……世界諸城無能與比。——《馬可·波羅行紀》△ 元大都△ 北宋東京(今開封)開封城店鋪林立,商家實力雄厚,交易量大。臨安商業范圍廣,店鋪遍及大街小巷,有一定規模,商品種類繁多。夜市早市南宋臨安則是大街小巷店鋪林立,早市、夜市“買賣晝夜不絕”。勾欄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的瓦子3.商業新變化①北宋時大城市的商業活動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人口聚集或流動性大的地方都可以開設店鋪②早市和夜市進一步發展③都市的商貿活動也輻射到鄉鎮,城市和鄉村之間的交通要道發展成為重要的商貿區突破空間限制突破時間限制三、商業的發展④結果:市場上各類商品琳瑯滿目,客商往來不絕三、商業的發展4.遼、西夏、金商業的發展◎遼上京遺址②商業:金在一些地方還對往來商旅征收商稅①城市:遼的上京、西夏的興慶府和金的燕京,商業都很繁盛凡市,以日午擊鼓三百聲,而眾以會;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聲,而眾以散。——《唐六典》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宵不絕 。——《東京夢華錄》三、商業的發展說書木偶戲角詆唱曲兒蹴鞠雜技捶丸隨著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城市中出現了哪一新興階層?市民階層東京城內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瓦子。瓦子中有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稱為“勾欄”。各種藝人在這里賣藝謀生。三、商業的發展商貿繁榮促進了貨幣交易量的增長;但是長期以來市場上流通的是金屬貨幣,攜帶很不方便。從開封到四川購買蜀錦遇到了難題,請幫幫我?一貫等于100兩,大約為3.75公斤宋太宗淳化二年,趙安易去蜀地,見“市羅一匹,為錢二萬”,按照當時市場上流通的鐵錢重量計算,這二萬文鐵錢大約重120斤。“四川山路峻險,鐵錢腳重,難于赍挈[jī,qiè攜帶]”三、商業的發展(1)紙幣出現的原因:①商業的繁榮促進了貨幣交易量的增長;②但長期以來市場上流通的是金屬貨幣,攜帶很不方便(紙幣便于攜帶)(2)時間、地區:北宋前期,四川地區(3)名稱:出現“交子”(4)地位: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5)紙幣的發展:①南宋時,紙幣發展成與銅錢并行的貨幣。②元朝時紙幣在全國范圍內作為主幣發行。(6)影響:紙幣的產生,有利于商品流通;有利于商業的發展、繁榮。5.紙幣出現北宋鐵錢北宋紙幣銅板拓片元朝至元寶鈔南宋紙幣銅板拓片三、商業的發展朝代 項目 南方 北方 南北比例北宋 賦稅 35811000 45095000 44:56南宋 賦稅 60000000 14319000 81:19紹興和議后,朝廷歲入六千萬貫,兩浙、江東、江西三路占四千五百萬貫。——《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吳中歲輸漕米六百萬石,天下仰給焉?!秴强ぶ尽罚纤巍し冻纱螅?br/>(3)政府的財政收入和糧食供應都依靠江南地區。至此,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完成。(1)南宋時期,江南地區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發展水平領先。(2)南方人口在總量和增長速度方面都超過了北方,社會經濟長期穩定經濟重心是指經濟技術最發達對國家提供主要財政支持的地區。經濟重心南移是指全國經濟重心由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6.經濟重心南移:經濟重心南移“國家根本,仰給東南?!薄端问贰?br/>結合所學,簡要說明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東晉南朝時期隋唐五代時期安史之亂后兩宋時期江南經濟得到開發南北方經濟都有較大發展北方經濟受到破壞,經濟重心開始持續南移南方經濟進一步發展◎江南開發圖◎唐朝經濟分布圖◎唐朝后期藩鎮割據形勢圖◎宋代經濟分布圖經濟重心南移完成南宋三、商業的發展思考:結合所學與材料,概括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材料一:時海內久承平,百姓累世不識兵革,猝聞范陽兵起,遠近震駭……衣冠士庶避地東吳?!?br/>——司馬光《資治通鑒》①南方自然條件優越,社會相對安定②中原人口大量南遷,帶來先進技術③統治者對南方開發的支持④勞動人民的辛勤努力。三、商業的發展你認為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對我們今天的經濟建設有何啟示?④堅持對外開放,重視對外貿易。①要營造安定的社會環境②要重視科技發展,大力發展教育培養人才,科技是第一生產力。③要保護生態環境,愛護自然,堅持可持續發展,合理利用資源。課堂小結遼宋夏金元時期經濟的繁榮農業的發展發展原因:人口南遷;南方自然條件優越;南方安定等手工業的興盛紡織業:黃道婆推廣棉紡織技術制瓷業:五大名窯、江南地區(景德鎮)造船業:三大造船地;最早的船塢;配備指南針商業的繁榮都市貿易:北宋東京、南宋臨安、元朝大都打破坊市制,早市、夜市進一步發展北宋交子;南宋會子;元朝寶鈔紙幣發展:元朝開鑿大運河:糧食運輸與海運航線南宋時南移完成經濟重心南移:糧食作物(占城稻);經濟作物(茶樹、棉花)表現:隨堂訓練1.北宋東京城內,晚間有夜市營業至三更,到五更早市又開張;在繁華熱鬧之處,買賣甚至通宵達旦。據此可知,北宋時期( ?。?br/>A.紙幣廣泛流通 B.海外貿易發達C.經濟重心南移 D.城市商業繁榮2.北宋時,南方主食以稻米為主,北方以面食為主;南宋時,南方的面食店日益增加。該變化產生的主要因素是( )A.溫度差異 B.土壤條件 C.生活水平 D.人口遷移3.唐朝后期,江南地區成為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至南宋,江南地區農業經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其最明顯的標志是( )A.廣州成為聞名世界的大商港 B.江南地區成為制瓷業中心C.四川地區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D.“蘇湖熟,天下足”格局的形成BDD隨堂訓練4.宋代經濟遠較唐代發達,城市繁榮,商業興盛。下列能夠佐證這一觀點的是( )①北宋出現紙幣“交子” ②北宋東京消除了居民區與商業區的界限③宋朝重視科舉考試 ④宋代“濟南劉家功夫針鋪”的商標廣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夢粱錄》卷十三記載南宋首都臨安“萬物所聚,諸行百市”,“自大街及諸坊巷,大小鋪席,連門俱是,即無虛空之屋”。材料反映了南宋都城( )A.農業的發展 B.手工業的興旺C.商業的繁榮 D.市民生活豐富B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