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8課 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共53張PPT)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8課 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共53張PPT)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

資源簡介

(共53張PPT)
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瘟疫——黑死病

米開朗琪羅《最后的審判》(局部)
第八課 歐洲思想解放運動
——從“人性”到“理性”升華
文藝復興
Renaissance

一、文藝復興:“人性”的復蘇
自主閱讀:文藝復興的含義?背景?實質?核心內涵?代表內容?影響?
一、文藝復興:“人性”的復蘇
中世紀神學觀念:
創世說:上帝創造世界萬物,包括人類。
原罪說: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從此人類帶有“原罪”。上帝罰其在滿是荊棘和蒺藜的大地上終身勞苦。
贖罪說:人類帶有“原罪”,人的一生都在贖罪,得救者可升入天堂,不得救者永遠毀滅。
上帝創造人,人是神的附屬
禁欲贖罪
禁錮思想
文藝復興是14世紀中葉到17世紀初發生在歐洲的宣揚新思想的新文化運動。復興原意為“再生”。新的時代將越過中世紀,延續古代的文化傳統,古典文化將迎來再生。
思考:為什么要越過中世紀,復興古典文化?
中世紀眾生相:浮生若夢 眾生皆苦
在中世紀,人類意識一直處在一層紗幕之下,處于睡眠或半醒狀態。
——布克哈特
人像雕塑
中世紀的人像雕塑,傳達出的大多是悲苦、罪孽、絕望、麻木等情緒,這既是基督教「罪」文化的反映,亦是蕓蕓眾生現實處境的寫照。
一、文藝復興:“人性”的復蘇
“十字軍東征”
“黑死病”
一、文藝復興:“人性”的復蘇
材料一 黑死病橫掃整個歐洲,使人口減少 1/3—1/2,佛羅倫薩也不能幸免…從 1300年的人口頂峰的 9. 5萬人暴跌到 1340年的 3萬人。
對死亡的麻木!!
材料二 只有開懷吃喝,自找快活,盡量滿足自己的欲望,縱情玩笑,才是對付疫病的靈丹妙方。他們說到做到,盡カ付諸實現,日以繼夜地從一家酒店轉到另家,肆無忌憚地縱酒狂飲……我們的城市陷入如此深重的苦難和困擾,以至令人敬畏的法律和天條的權威開始土崩瓦解。
——薄伽丘《十日談》
信仰的危機與質疑!!
歐洲逐漸暗流涌動,最終匯聚在了意大利...
思考:結合教材45頁第二段,文藝復興為什么發生在意大利?
一、文藝復興:“人性”的復蘇
一、文藝復興:“人性”的復蘇
思考:結合教材45頁第二段,文藝復興為什么發生在意大利?
15世紀的佛羅倫薩
材料一 在中世紀晚期,財富便以前所未有的數量被創造出來,且通常集中在專精大規模商業與金融業等新行業的城市,例如威尼斯和佛羅倫薩......隨著財富積累,財富擁有者借由贊助文學和藝術來滿足感官。” ——保羅·約翰遜
材料二 意大利是古羅馬的故鄉,收集保留了許多古希臘羅馬的文化典籍。……對古典的過去的偏愛在意大利最為強烈,這兒的本地人氏都以作為古代羅馬人的后裔而自豪。 ——堅尼·布魯克爾
①意大利出現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根本原因);
②西歐自身文化傳承與發展;
③意大利擁有古希臘羅馬文化積淀,又從東方汲取了大量文化養料;
④人才匯聚;
一、文藝復興:“人性”的復蘇
文藝復興的巨人
初期:
14C—15C中后期
“文學三杰”
發展:
15C中后期—16C
“藝術三杰”
高潮:
16C后
英國
《神曲》敘述但丁在夢中游歷了地獄、煉獄和天堂。其中,煉獄是從地獄到天堂的必經之路。
《神曲》片段一:
但丁“發現”當時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正在地獄的一個火窟中永受煎熬。但丁對痛苦的教皇說:你留在這里吧,因為你的貪婪使世界陷于悲慘,把好人蹂躪,把惡人提升。
《神曲》片段二:
在《煉獄篇》中,但丁明確宣稱:“你的意志已經自由、正直和健全,不照它的指示行動是一種錯誤;我現在給你加上冠冕來自作主宰。”
思考:(1)片段一可知,但丁對以教皇為首的天主教會的態度?
(2)從片段二可知但丁崇尚什么?
但丁與《神曲》”
一、文藝復興:“人性”的復蘇
對基督教價值標準提出了質疑。
發揮人的意志和創造力。
但丁
(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也是新時代的第一位詩人)
旁白:一位父親喪妻后帶著兩歲的兒子遠離城市,住在偏僻的山上皈依天主教。父親一直不讓兒子接觸世俗的事物。兒子十八歲時,父親第一次帶他去佛羅倫城……
兒子:父親,那個高高的地方是哪里?路上拉著人走的又是什么?
父親:兒子呀,那個最高的地方是皇宮;路上拉著人走的是馬車!
旁白:這時,前面走來了一群美麗的姑娘……
兒子:這是什么?
父親:它們叫綠鵝,是禍水,不可接近 !
兒子默然,繼續走
兒子:父親,如果你愛我的話,讓我帶一只綠鵝回家吧,它們是多么美麗可愛啊!
一、文藝復興:“人性”的復蘇
薄伽丘與《十日談》——《綠鵝》
思考:父親將女人形容為“禍水”、“綠鵝”是受什么觀念的束縛?兒子偏偏愛上綠鵝(女人)說明了人類的哪種天性?
抨擊封建道德和教會的禁欲思想;宣傳人類平等,主張發揚人的個性。
一、文藝復興:“人性”的復蘇
思考:與中世紀的畫像及塑像相比,文藝復興的畫像和塑像有何區別?
中世紀
文藝復興
眼神呆板,缺乏感情,神情頹廢,用衣服遮蔽肉體
母性光輝,鮮明顏色,展露肉體之美,展現力量與智慧
一、文藝復興:“人性”的復蘇
達芬奇《蒙娜麗莎》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在行為上多么像一個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個天神!
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多么高貴的理性!
多么偉大的力量!
多么優美的儀表!
多么文雅的舉動!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思考:1.據材料及結合所學,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什么?具體內涵還有哪些?和希臘”人文精神“有何異同?
2.據材料及結合所學,文藝復興的影響有哪些?
一、文藝復興:“人性”的復蘇
核心:“人文主義”;
具體內涵: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反對禁欲主義,抨擊教會腐敗和守舊思想,崇尚理性;重視發揮人的才智和創造力,追求現世社會的幸福生活;探索人與自然的奧秘。
材料一 文藝復興把人們的注意力由對神的崇拜轉移到對人的認識上來,開始把人與神提到了并重的地位。
——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
實質:宣傳新興資產階級的新文化
影響:思想文化:①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長期被宗教戒律壓抑和禁錮的人性,使人們更多地關注人本身和現世世界;
②解放思想,為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奠定基礎;
③促進文學藝術繁榮和近代科學的興起;
經濟:④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
一、文藝復興:“人性”的復蘇
文藝復興的重大意義在于它促使歐洲從以神為中心過渡到以人為中心,喚醒了人的積極進取精神和創造精神,同時為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開辟了道路在整個歐洲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藝復興打破了宗教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有力推動了宗教改革運動,為思想解放掃除了障礙并破除了迷信。…這場持久的思想解放運動不僅沖破了宗教神學和封建專制對人的束縛,還解放了人們思想,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宗教改革
Reformation

二、宗教改革:“人性”復蘇的延續——因信稱義
自主閱讀:宗教改革的背景?主要內容?影響?
二、宗教改革:“人性”復蘇的延續——因信稱義
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教皇的奶牛
背景:①文藝復興使天主教會的權威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
②人們對羅馬教廷的長期盤剝日益不滿。
二、宗教改革:“人性”復蘇的延續——因信稱義
導火線: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贖罪券(“只要買贖罪券的錢幣落進錢柜叮當一響,買主記掛的那個罪人的靈魂會立刻從煉獄直飛天堂。”
時人所繪的售賣贖罪券的場景
序幕:馬丁.路德將“九十五條論綱”貼在威騰堡大學教堂門前
二、宗教改革:“人性”復蘇的延續——因信稱義
(1)人的靈魂得救要靠自己虔誠的信仰;
(2)人人有權閱讀和理解《圣經》,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溝通,與上帝直接對話。
(3)《圣經》代表著理性,代表著思想自由。...
——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
思考:據材料并結合教材,基本內容?
①人的靈魂獲救靠自己的信仰(因信稱義);
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馬丁·路德
因信稱義
教徒
直接對話得救
上帝
教皇
因行稱義
教徒
神職人員
上帝
間接對話得救
vs
③建立獨立的民族教會和廉儉教會;
④用民族語言進行宗教活動。
打破宗教一統意識,增強了民族意識,推動了民族國家的形成??
二、宗教改革:“人性”復蘇的延續——因信稱義
二、宗教改革:“人性”復蘇的延續——因信稱義
影響:①宗教改革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傳播和發展了人文主義;
合作探究:和文藝復興相比,如何理解宗教改革將“人文精神”進一步弘揚?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宗教改革還起到什么作用?
材料一 你只要稍稍留意一下有關職業的數據統計……大部分商界領袖、資本所有者以及那些現代企業中的高級技工和接受過高級技術和商業培訓的職員,基本上都是新教教徒...... ——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材料二 世俗當局控制著神職人員的任命和教會的財務。宗教改革的直接和決定性的遺產是權力由教會向政府的轉移。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宗教改革有助于西歐文明的現代化。當時,識字率提高,思想十分活躍;民眾覺醒和參政的程度是歐亞大陸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②有利于歐洲資本主義的成長??;
③推動了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宗教改革:“人性”復蘇的延續——因信稱義
湯因比曾把15、16世紀稱為“世界歷史的重要分水嶺”,在這個時期,西歐社會發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文化和社會變革運動,其中最重要的當屬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這些文化和社會變革運動從根本上打破了中世紀羅馬教會一統天下的思想專制格局,開創了思想解放和信仰自由的新局面,促進了近代民族國家崛起,并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提供了合理性的依據。然而,盡管15、16世紀開創了西歐歷史的新階段,它在思想上卻并非一個深刻的時代,在哲學和科學上也建樹甚微。羅素認為,科學在意大利文藝復習運動中“只占一個極微末的地位”,而“路德興起后的十六世紀在哲學上是個不毛時期”。15、16世紀更多地是一個感性解放(文藝復興)和信仰凈化(宗教改革)的時代,而不是一個理性反思的時代,它的特點是文學藝術風格的更新和宗教生活方式的變革,而不是哲學批判意識的覺醒和科學理性精神的生長。
——鄧曉芒 趙林《西方哲學史》
科學革命
Scientific Revolution

三、近代科學的興起:“人性”復蘇的延續——沖破神學束縛
自主閱讀:近代科學革命的含義?主要內容?影響?
三、近代科學的興起:“人性”復蘇的延續——沖破神學束縛
1738 伏爾泰《牛頓哲學原理》封面
哥白尼 (波蘭)
牛頓 (英國)
提出“日心說”
建立起一種新的宇宙觀
萬有引力定律
確立較為完整的力學體系,為近代物理學發展奠定基礎。
影響:①形成重視經驗和事實的理性化的思維方式;
②確立發現自然規律的科學方法;
③科學革命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科學在與神學的艱難斗爭中前進
哥白尼闡述日心說的《天體運行論》被羅馬教廷宣布為禁書;他的后繼者布魯諾被宣布為“異教徒”,燒死于羅馬;通過天文觀測證實哥白尼學說的伽利略則被判處終身監禁。
三、近代科學的興起:“人性”復蘇的延續——沖破神學束縛
科學在與神學的艱難斗爭中前進
三、近代科學的興起:“人性”復蘇的延續——沖破神學束縛
實驗科學的先驅:羅吉爾·培根
1214年出生于英格蘭的貴族家庭,早年在牛津大學學習,畢業后先后任教于巴黎大學和牛津大學。他曾用全部財力置辦了一個完整的煉金術實驗室, 開始致力于新的學科的發展,包括語言學、光學、煉金術、還進一步研究天文和數學,是第一位講述如何制造彈藥的歐洲人。
因思想異端,1257年被趕出大學講壇。接著在巴黎寺院里被幽禁十年。1268年解除監禁后,更加激烈抨擊修道士們的愚昧無知。1278年又因“標新立異”的罪名等異端罪名入獄14年之久,1292年被釋放,兩年以后在牛津去世。
啟 蒙 運 動
The Enlightenment

四、啟蒙運動:“人性”的升華——“理性”時代
自主閱讀:1.啟蒙運動的背景?歷程?精神內核?主要內容?影響?
2.思考啟蒙運動和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的主要區別?
四、啟蒙運動:“人性”的升華——“理性”時代
思考: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啟蒙運動興起的背景有哪些?
“啟蒙”一詞,法文原意為光明、智慧。啟蒙運動就是17—18世紀以理性和科學的光芒,驅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熱和專制統治帶來的黑暗,照亮人們精神世界的思想解放運動。
經濟:①歐洲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
階級:③新興資產階級要求擺脫專制王權和教會的思想束縛。
思想:②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學的發展,人們的思想得到進一步解放;
材料一 “宗教改革”后,舊教和新教的斗爭廝殺甚至戰爭,在各個國家都有,特別在法國尤其嚴重。十七八世紀的歐洲,神學還占據著相當的地位。
——陳樂民:《歐洲文明十五講》
材料二 幾位國王曾說:路易十四:“朕即國家”。路易十六:“因為我想這樣做,這就合法。”英王詹姆士一世宣稱:“上帝直接賦予了世襲君主以神圣不可侵犯的最高權力,人民的全部義務就是無抵抗的服從。
——吳恩裕:《西方政治思想史論集》
四、啟蒙運動:“人性”的升華——“理性”時代
教會控制與王權專制依然束縛著新興資產階級
“太陽王”路易十四
凡爾賽宮
思考: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宗教改革后資本主義發展依然存在哪些阻礙?
領域 國籍 代表人物 主張?
政治 主張
經濟 主張
哲學 主張
孟德斯鳩
伏爾泰
盧梭
法國(共同點?)
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
“開明”君主進行改革,建立君主立憲制
主張主權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亞當·斯密
英國
勞動是財富的源泉和衡量價值的尺度;
主張自由競爭
康德
德國
獨立思考,理性判斷;
民主、自由、平等
高潮:歐洲其他國家和北美
發源:英國
中心:法國
17世紀
18世紀
18世紀后期
發展歷程
代表人物及其主張
四、啟蒙運動:“人性”的升華——“理性”時代
四、啟蒙運動:“人性”的升華——“理性”時代
政治:反封建、反專制,提倡民主自由,提出了新的資產階級社會藍圖
思考:啟蒙運動和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的主要區別?
經濟:發展資本主義;
材料一
教皇是“魔鬼一樣的騙子”,天主教的歷史就是反人類的犯罪史,是人類理性的敵人,歷史前進的障礙,“罪惡的根源”。 ——伏爾泰
材料二
以下便是英國法制所達到的地步:給予每個人以天賦的權利,差不多在(其他)所有的君主政府里,他們這些權利是被剝奪的。 ——伏爾泰
材料三
難道農民的兒子生來頸上帶著圈,而貴族的兒子生來在腿上帶著踢馬刺嗎 ……一切享有各種天然能力的人,顯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賴任何別的東西,這就是自由人。
——《伏爾泰語錄》
1.抨擊天主教會
2.反對君主專制,倡導君主立憲制
3.提倡“天賦人權”
伏爾泰
活動探究一:統一與多元
——啟蒙思想的比較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
材料一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權利而不論其出身。
人們應自由訂立社會契約,組成國家。社會中應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會契約就是共同意志的體現,代表所有人的權利和自由。這是至高無上的人民主權,不可侵犯,不得轉讓,不受限制,不準分割。
——盧梭
材料二
伏爾泰和孟德斯鳩都極力贊美英國式的君主立憲制。而盧梭認為,真正保障人民的自由與平等權利的,不是君主立憲,而是人民直接擁有國家主權和立法權的民主共和制度。
——《近代文明史》
1.天賦人權
2.社會契約論(尤其注意理解)
3.人民主權
4.民主共和制
盧梭
法國大革命
美國獨立戰爭
思考: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啟蒙運動帶來了哪些影響?
《獨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杰斐遜曾說:“每個人都有兩個祖國,他自己的國家和法國”。
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在押上斷頭臺前恍然大悟:“原來是伏爾泰、盧梭亡了法國!”
四、啟蒙運動:“人性”的升華——“理性”時代
影響:
①啟蒙運動進一步解放思想,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論準備和輿論宣傳;②直接推動了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
③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戰爭;
④啟蒙思想成為人們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第八課 歐洲思想解放運動
——從“人性”到“理性”升華
一、“人性”的復蘇——文藝復興
開始打破“神性”籠罩,“人性”覺醒
二、“人性”的復蘇的延續(廣度擴大)
——宗教改革、近代科學興起
思想解放社會化,人文主義從精英階層走向普羅大眾
三、“人性”的升華——啟蒙運動(理性主義)
獨立思考、理性判斷,擺脫權威的信仰,建立理性的權威
合作探究:“人文主義”有廣泛的內涵,但是不同時期的主旨是否有區別?
“人文主義”:以人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
“人文主義”:反對羅馬教會統治,宣揚民族思想
“人文主義”:反對封建專制制度,自由平等民主
第6課第三題:一個關鍵詞是吃新大陸,說明是在美洲殖民擴張,最早發現美洲和殖民擴張的是支持哥倫布的西班牙,另一個是黃金漏斗,西班牙掠奪了大量黃金白銀之后,更多是用來享受揮霍,建造宮殿什么的,沒有轉化為資本,所以黃金白銀流向了荷蘭。
第8課:
第二題,根據材料,主旨是正是因為阿拉伯帝國保存和傳播了古希臘羅馬文化,所以文藝復興時期才能借助阿拉伯人留傳下來的資料重新看到古希臘羅馬文化,所以選c,沒有體現阿拉伯人將東方文化傳入西方,或者將西方文化傳入東方。
第三題是一道老題目了,材料更強調的是引號內的內容,更具體來說,是“與市民意志結合”,材料強調這個教堂更多是市民階層的意志體現,是市民階層努力的結果,市民階層的主要組成是工商業者(教材17頁第三段第一行,自己要翻書看一下,市民階層的組成是哪些人)
第五題考點是“因信稱義”,以前信徒只能通過教會接觸到上帝,和上帝對話,宗教改革時,馬丁路德主張信徒可以直接通過閱讀圣經和上帝對話,圖片就是否定了教會的存在,直接通過圣經和上帝對話的意思。
第七題的關鍵詞是設問里的“社會效果”,a的結論是錯的,宗教改革不否定宗教信仰,只否定羅馬教會的腐敗貪婪,b結論也是錯的,理由同上,c屬于社會效果,宗教改革前,信徒只能依附教會去解讀上帝的意思,宗教改革后,可以直接閱讀圣經解讀上帝的意思,擺脫了對教會的依附,就是自由和獨立性的體現。什么是社會效果,社會的主體是人,對人的思想和價值的影響,屬于社會效果,d不屬于社會效果。
史料一 我們人類的骨肉都是用同樣的物質構成的,我們的靈魂都是天主賜給的,具備這同樣的機能和一樣的效用。我們人類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能區分人的標準,那發揮大才大德的才能當得起一個“貴”,否則就只能算是“賤”。
——薄伽丘《十日談》
史料二 18世紀啟蒙學者高舉理性與科學大旗,猛烈抨擊宗教神學和封建專制制度,宣揚自由、平等、博愛、人權和法制,強調發展科學、張揚個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不難看出,啟蒙運動實質上正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文藝復興的延續,是人文主義精神的繼續弘揚。
——高九江《啟蒙推動下的歐洲文明》
[思考] (1)史料一反映出薄伽丘提出的進步思想是什么?
(2)根據史料二和所學知識,說明在人文主義上,啟蒙運動和文藝復興具有怎樣的關系?
(2)啟蒙運動是對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精神的延續與弘揚。啟蒙運動豐富和發展了文藝復興時期以來人文主義精神的內涵。
(1)人生而平等;只因品德而區分貴賤。
史料一 靈魂得救①只需靠個人虔誠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會的煩瑣儀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給人的禮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②信徒得救不靠行為,全憑信仰。
——摘編自《路德選集》
史料二 圖示中間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傾斜,里面裝著《圣經》,旁邊站著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著的是教皇等,他們被高高翹起。
[思考] (1)史料一中馬丁·路德提出了怎樣的宗教改革主張?
(2)依據史料二圖片和文字信息分析宗教改革的影響。
(2)宗教改革動搖了羅馬教會的統治。
(1)“因信稱義”,強調人只要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明末清初的中國和歐洲幾乎同時出現了一些思想家,卻有著不同的命運和歸宿。
材料一 黃宗羲(1610—1695 年)抗清斗爭失敗后,他歸隱家鄉。他的第一部著作《明夷得訪 錄》乃是對明末專制政體的全面批判,他在政治觀念上崇尚自由,他認為君主及其臣子應服 務于民,被稱為“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他的思想直到近代中國民主革命時期才重放光芒。 ——摘編自[法]謝耐和(中國社會史》等
材料二 伏爾泰(1694—1778 年),在英國流亡期間形成了反對封建專制主義的政治主張和自 然神論的哲學觀點。在他的作品中,宣揚個人自由。伏爾泰的不倦斗爭,推動了啟蒙運動的 發展,被稱為“法蘭西思想之父”。 ——摘編自[美]杰里 本特利著《新全球史》
(1)黃宗羲和伏爾泰是同時代的人物,他們都經歷過哪個世紀?根據兩則材料概括兩人思想 的共同點。
(2)根據兩則材料,指出兩人思想產生的社會影響有何不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形成其不同 的經濟或政治根源。
法國:資本土義有了較大發展;新興資產階級強烈要求擺脫封建統治。(4分)
(1)經歷:17世紀。(2分)
共同:批判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崇尚自由。(4分)
不同:黃宗羲:①沖擊了封建專制;②沒有提出新的社會藍圖(或沒有動搖封建統治的理論基礎);③對近代民主革命起到一定的影響(一點2分,兩點3分)
伏爾泰:①推動了啟蒙運動的發展;②指導了法國大革命;③推動了歐美資產階級革命。(一點2分,兩點3分)
原因:中國:自然經濟占據主導地位,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君主專制不斷強化。(任兩點4分)
( )1.文藝復興是 14—17 世紀歐洲宣揚新思想的新文化運動。它首先開始于
A.英國 B.德意志 C.法國 D.意大利
( )2.宗教改革中,馬丁 路德認為人的靈魂獲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煩瑣的宗教儀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這一主張帶來的實際效果是
A.調整了人與教會的關系 B.調整了人與上帝的關系
C.調整了人與人的關系 D.調整了人與社會的關系
( )3.啟蒙運動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論準備和輿論宣傳。啟蒙運動的 精神內核是
A.理性 B.再生 C.贖罪 D.民主
( )4.狄德羅在《百科全書》中說:“自由是天賜的東西,每一個同類的個體,只要享有理性,就享有自 由的權利……不是國家屬于君主,而是君主屬于國家。”此言論體現了
A.自由平等,主權在民 B.自由平等,三權分立
C.天賦人權,個人自由 D.主權在民,聯邦共和
( )5.有學者指出:如果說文藝復興為人本主義者們“清理了場地”,那么啟蒙運動則是“大興土木”。 這里的“大興土木”是指
A.摧毀蒙昧和專制主義 B.建設工業文明國家 C.弘揚理性和科學思想 D.創立民主法治社會
( )6.他們(啟蒙思想家)試圖從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來思考和行動,試圖發現與牛頓的物質世界的定律相當的、具有普遍適用性的法則。這說明
A.啟蒙運動具有全球性 B.自然科學影響啟蒙運動 C.牛頓定律具有永恒性 D.啟蒙運動推動科學革命
( )7.“人是能夠隨心所欲地改造自己”“我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等言論出現的共同背景是
A.資本主義工商業興起 B.英國工業革命興起 C.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 D.一戰帶來巨大災難
( )8.《世界文明史》指出:“從本質上講,它是建立在窮人背上的一種貴族文化……是一種異教的反叛, 腐蝕了宗教理論的道德尺碼,放縱人類的本能,讓它們能隨心所欲地使用工商業的財富。”這種文化的發展 反映了
A.人類自我意識開始覺醒 B.人文主義成為戰斗武器 C.基督教神學徹底顛覆 D.非宗教理性時代來臨
( )9.意大利薄伽丘通過小說歌頌現實生活,反對等級觀念;德國的馬丁·路德宣揚因信稱義,挑戰教皇 權威;法國的伏爾泰等人主張天賦人權、民主自由,抨擊專制制度。這反映出
A.反封建斗爭形式日益多樣化 B.人文主義深入發展 C.思想解放曲折反復 D.歐洲社會矛盾中心不斷轉移
( )10.教皇代理人在致教皇的信中寫道:“每一塊石頭和每一棵樹都喊出路德的名字。”這句話表明馬丁·路 德宗教改革
A.在社會層面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B.使歐洲出現宗教信仰危機
C.徹底動搖了基督教的神學統治 D.為啟蒙運動作好了思想上的準備
( )11.鄒容在《革命軍》講到:“無論何時,政府所為,有干犯人民權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到舊日 之政府,而求遂其安全康樂之心。”這種革命“天經地義”的思想來源于( )
A.伏爾泰 B.盧梭(社會契約論) C.孟德斯鳩 D.馬丁·路德
( )12.觀察下面的政治結構運行示意圖。其理論依據源于
A.伏爾泰 B.孟德斯鳩 C.盧梭 D.康德
( )13 啟蒙思想在 17—18 世紀得到廣泛傳播,成為人們追求思想解放的精神 武器。下列觀點屬于啟蒙思想的是
A.君權神授 B.天賦人權 C.因信稱義 D.美德即知識
( )14.牛頓學說表明,存在一種簡單而統一的自然規律。孟德斯鳩受此影響, 在研究“法”時,希望確定支配人類社會的一般規律。這說明近代科學的發展
A.對社會科學的進步意義重大 B.導致人治被法治取代
C.將人類置于世界和社會的中心 D.論證了“天賦人權”的法則
9.(2020·山東棗莊高一期末)思想解放運動是社會變革的先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文藝復興運動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的言論
伊拉斯謨(1466—1536) 我幾乎愿意再年輕幾歲,這是因為我相信在最近的將來一個黃金時代就要來臨
彭塔諾 我創造了我自己
博丹(1530—1596) 國家起源于家庭,國家是民族利益的集合整體;主權是國家最本質的特征
(1)據材料一,概括人文主義的主要特征。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文藝復興和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確立的關系。
(1)特征: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價值)。
關系:政治:沖擊了封建秩序;促進民族國家的形成(材料體現);
思想:解放思想,弘揚資產階級新思想(文藝復興的本質)
材料二 啟蒙運動的發生也與自然科學有密切關系。……牛頓的朋友記載:在晚餐后……我們就走進花園,在蘋果樹下飲茶。在閑談中他告訴我說正在思考引力的問題。事情的起因是:當他坐著冥想時突然蘋果掉下來。他心里想:為什么那個蘋果總是垂直地掉在地上。為什么它不斜著掉下,或者往上飛去……無疑地,原因在于:地球在吸引它。一定存在著一個吸引的力量,而吸引的力量一定在地球的中心,而不是在地球的任何一側。因此,蘋果才垂直落下,或者朝向地球中心落……偉大的……發現的……揭開了宇宙的面紗。……自然界儼然成為一架按照自然法則運行的龐大的機械裝置……在牛頓的啟發下,啟蒙思想家們力圖發現支配人事及社會的永恒的法則。
——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上)》
(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以牛頓為代表的科學家對啟蒙運動產生了哪些積極影響。
(2)①促進人們思想進一步解放;②提倡獨立思考的自主精神;③用理性主義思考人類社會的法則。
人文精神內涵的豐富和演變
階段特征 時期
復興 文藝復興
發展 宗教改革
成熟 啟蒙運動
探究人應該過怎樣的世俗生活 批判矛頭直指封建神學(思想)。
探究人應該過怎樣的宗教生活 批判矛頭直指封建神學和封建教會(組織)。
探究人應該過怎樣的政治生活 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學的斗爭推進到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理性王國”政治制度的高度。
一旦充分自由這個抽象概念進入個人和民族的頭腦,就沒有什么比它更難以控制的了。 ——黑格爾
四、啟蒙運動:“理性”時代的到來
第四單元·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西歐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歐洲思想解放運動
宗教改革
文藝復興
近代科學
啟蒙運動
資產階級革命與改革
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14-18世紀
17-19世紀
第8課5分鐘知識鞏固:
1.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近代科學的興起、啟蒙運動各自的時間?
2.文藝復興背景?(根本原因 )實質?主旨及其含義?
3.文藝復興影響?
4.宗教改革實質?序幕拉開標志?馬丁路德的主張有哪些?
5.為什么說宗教改革是文藝復興的延續?還起到哪些影響?
(注意: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是否反對宗教?如果不是,反對什么?)
6.近代科學革命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影響?
7.啟蒙運動的背景?核心思想?
8.啟蒙運動代表人物有哪些?各有什么主張?
9.啟蒙運動的影響?
★本課子目間的邏輯關系:“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三個子目,都屬于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是按發生的事件順序安排的,基本上體現遞進的邏輯關系。另外一個子目“近代科學的興起”是這個時期歐洲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近代科學的興起提高了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能力和改革現實社會的能力,促進了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從一定意義上講,它本身也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
第8課5分鐘知識鞏固:
1.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近代科學的興起、啟蒙運動各自的時間?
2.簡述文藝復興。(背景、實質、主旨及其含義、影響)
3.簡述宗教改革。(實質、序幕、馬丁路德主張、影響)
(注意: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是否反對宗教?如果不是,反對什么?)
4.簡述近代科學革命。(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影響)
5.簡述啟蒙運動。(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主張、影響)
★本課子目間的邏輯關系:“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三個子目,都屬于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是按發生的事件順序安排的,基本上體現遞進的邏輯關系。另外一個子目“近代科學的興起”是這個時期歐洲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近代科學的興起提高了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能力和改革現實社會的能力,促進了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從一定意義上講,它本身也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
(3)主張:天賦人權
影響:思想:促進了思想解放;
政治:推動了法國大革命。
17.(1)原因:材料:①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②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促進思想解放;
③近代科學革命推動思想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④中國思想文化影響;
所學:經濟:⑤推動資本主義發展;
階級:⑥新興資產階級要求擺脫專制王權和教會的束縛。
(答出四點即可)
(2)主張: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學說。
史實:美國資產階級領導北美人民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通過1787年憲法確立了三權分立的原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沟县| 安国市| 卢氏县| 莱州市| 徐州市| 石棉县| 贞丰县| 汉中市| 柳河县| 醴陵市| 虎林市| 镇雄县| 龙游县| 藁城市| 方城县| 额济纳旗| 达孜县| 桦南县| 信阳市| 蒙山县| 中超| 龙胜| 中宁县| 玉门市| 当雄县| 沐川县| 梅州市| 孝昌县| 涡阳县| 宽城| 华宁县| 海安县| 青铜峡市| 阳朔县| 南通市| 保康县| 开阳县| 仁寿县| 琼结县| 镇康县| 阳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