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虹口區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學生學習能力診斷測試高三生物學試卷2025.4考生注意:1.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本考試分設試卷和答題紙兩部分。所有答案必須涂(選擇題)或寫(簡答題)在答題紙上;做在試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題前,務必在答題紙正面用鋼筆或圓珠筆正確、清楚地填寫姓名、學校、班級,并將核對后的條形碼貼在規定位置上。一、紅樹林生態系統“紅樹”是生長在海岸線高潮水位和低潮水位之間一類植物的統稱,因其分泌的“單寧酸”顏色鮮紅而得名。紅樹林生態系統(圖1)土壤中的有機碳儲存量高,常被冠予“碳儲明星”的美譽。紅樹林雜食性海鳥高潮水位潮間帶低潮水位落葉側根多且能分泌有機物相手海洋圖11.紅樹分泌的單寧酸具有抑制害蟲體內消化酶、降低海水中腐蝕性物質的活性等功能。據此推測,單寧酸能。(編號選填)①作為化學信息吸引害蟲②提高紅樹對環境的適應能力③增加紅樹與害蟲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④提高害蟲種群單寧酸抗性基因的頻率2.紅樹根部土壤附近生活著相手蟹種群。在圖1食物鏈中,被相手蟹同化的能量去路有(編號選填)①相手蟹的糞便②鳥類的生長發育③相手蟹的呼吸作用④紅樹葉片的呼吸作用虹口區高三生物學本卷共10頁第1頁3.據相關信息推測,紅樹林生態系統土壤中的有機碳儲存量高,其原因可能是。((多選)A.紅樹植物調落物的生物量高B.土壤中分解者有氧呼吸速率高C.海水中有機碳隨潮汐沉積至土壤D.紅樹根系發達且釋放大量有機物互花米草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可能對本土紅樹林生態系統造成損害。研究人員引入異國的紅樹植物“無瓣海桑”,以生物替代的方式來治理已被互花米草入侵的紅樹林生態系統。治理5年后,成效顯著且無瓣海桑郁閉度達65%(郁閉度指樹冠在地面的投影面積占林地總面積的比例)。無瓣海桑與本土紅樹植物秋茄,以及互花米草的相關數據如表】所示。此外,無瓣海桑無法在鹽度超過25gL的環境中生長:其種子密度大多低于海水密度,易隨潮汐遷移。表1成株的一般高度年平均生長高度幼苗生長所需的光照比例適宜生長的鹽度樹種名稱(m)(m)(%)(g/L)無瓣海桑5103.03.470-1000-15秋茄3-60.1-1.140-7010-30互花米草132.3-2.880-10010-35注:該地潮間帶的鹽度為16~22gL:植物生長所需的光照比例=所需光照全光照×100%≈(1一郁閉度)×100%4.選用無瓣海桑治理已被互花米草入侵的紅樹林生態系統的過程中,發生的群落演替類型為5.據表1推測,與本土紅樹植物相比,選擇無瓣海桑治理互花米草的優勢主要在于(編號選填)①平均高度高,與互花米草爭奪陽光②生長速度快,與互花米草爭奪土壤③對光照需求高,為土壤固定更多碳源④更適合低鹽區,對本土紅樹不造成威脅6.有人認為,無瓣海桑雖是外來物種,但短期內不會成為入侵物種。據表1及相關信息推測,支持上述觀點的理由有。(多選)A.無瓣海桑郁閉度高,其幼苗無法正常生長B.潮間帶鹽分較高,無瓣海桑無法快速生長C.無瓣海桑的種子會隨著潮汐擴散至潮間帶D.無瓣海桑與其他紅樹植物不會競爭生態位二、遺傳性耳聾虹口區高三生物學本卷共10頁第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