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課導入 第2“開元盛世” 第一單元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目標展示 課程標準:了解唐玄宗的治國措施及效果,知道盛唐經濟在農業、手工業、商業等方面的表現,通過國際大都市長安理解唐朝在世界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核心素養目標: 1.知道唐玄宗的治國措施,歸納唐朝經濟在農業、手工業、商業等方面的表現,并分析出現的原因。(唯物史觀、史料實證) 2.通過長安城東西兩市的布局與分工,分析唐朝時期商業的發達及中外交往與交流的頻繁。(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3.通過唐朝時期的商業及長安的地位,認識唐朝在世界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增加民族自豪感。(家國情懷) ◎盛世局面的出現◎ 目標導學一 新課學習 學生閱讀“盛世局面的出現”這一子目內容、想一想、圖片、人物掃描、相關史事探究以下問題,并在書上勾畫相關知識點。 1.唐玄宗的治國措施(用人、政治、經濟、文化)。 2.唐玄宗的治國效果。 3.合作探究: (1)唐太宗和唐玄宗在統治措施上有何相同之處? (2)開元盛世出現的原因? 目標導學一:盛世局面的出現 (一)治國措施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唐玄宗的治國措施 用人 重用賢能,如姚崇、宋璟等 政治 抑制權貴,整頓吏治,裁減冗員。 經濟 發展農業生產,注重興修水利,整頓漕運。 文教 注重文教,編修經籍。 姚崇(650—721) 姚崇,陜州峽石②人,出身于高官家庭,發奮讀書進入 仕途,武則天時因善于處理各種復雜事務,曾升至宰相,后被貶官外地。唐玄宗即位后,邀請姚崇重新回朝主持政務。他提出興利除弊的10 條建議,唐玄宗欣然接受。姚崇“善應變以成天下之務”,整頓吏治,推行有利于發展生產的舉措,為開元盛世的出現作出了貢獻,被譽為“救時宰相”。 唐朝考核官員的首要標準是“四善”,即德義、清慎、公平和勤政。對不同部門的官員還有具體的考核標準,如對執法官 員的要求是“推鞫①(jū)得情,處斷平允”。中央根據官員在任職期間的考核等級決定升降獎懲,尤為重視對地方官的考核。唐玄宗曾主持對縣官的考核,當場就罷免了40 多個不合格的縣令。 相關史事 目標導學一:盛世局面的出現 (二)治國效果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憶昔》 1 國力鼎盛,人口增長 2 經濟繁榮,國庫充盈 3 社會安定,天下太平 4 工商發達,生活安定 時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國庫充盈,人口數量增長明顯,民眾生活安定。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出現了盛世局面。 開元盛世 目標導學一:盛世局面的出現 (三)合作探究 1.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在治國方面有哪些共同點?唐朝興盛的原因是什么? ①完善科舉制 ②整頓吏治 ③注重發展經濟 ④虛心納諫,任用賢能 2.開元盛世出現的原因是什么? ①國家統一,社會安定; ②統治者勵精圖治,善于用人; ③重視農業生產,發展經濟等。 3.唐朝前期盛世局面的出現對我們今天有何啟示? ①政局穩定、國家統一是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 ②治理國家要注重人才的培養和制度(改革)創新; ③要重視發展經濟;更要以民為本,改善民生。 ◎經濟的繁榮◎ 目標導學二 新課學習 學生閱讀“經濟的繁榮”這一子目內容、圖片、人物掃描、相關史事及歷史地圖探究以下問題,并在書上勾畫相關知識點。 1.農業發展的表現。 2.手工業發展的表現。 3.商業發展的表現。 目標導學二:經濟繁榮 (一)農業 我國是茶葉的故鄉和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唐朝陸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著有《茶經》?!恫杞洝废到y總結茶的種植、產地、烹飲、品鑒等,集唐中期以前茶文化之大成,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介紹茶的專著。陸羽被尊稱為“茶圣”。 相關史事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農業 糧食作物 墾田面積逐漸擴大,農業生產技術不斷改進,發明并推廣,曲轅犁、筒車等重要的生產工具,有效提高了糧食畝產量。 經濟作物 茶葉種植有長足的發展。唐朝茶葉的產量、品種都遠超前朝,飲茶之風盛行。茶葉在唐朝已成為生活必需品。 曲轅犁意圖 筒車示意圖 筒車“旋轉時低則舀水,高則瀉水”節省人力,提高效率,解決了高處地區的灌溉問題。 曲轅犁,回轉省力,適于精耕細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額和質量。 目標導學二:經濟繁榮 (二)手工業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手 工 業 絲織業 唐朝絲織工藝水平最高,其中蜀錦以色彩艷麗、紋飾精美冠于全國 陶瓷業 越青(越窯青瓷如冰如玉)、邢白(邢窯白瓷類雪似銀)、唐三彩(色彩艷麗)。 其他 造船業、礦冶業、造紙業等 唐朝三彩釉陶駱駝載樂俑 唐朝越窯青釉瓷荷葉帶托茶盞 唐朝邢窯白瓷長頸瓶 蜀錦 目標導學二:經濟繁榮 (三)商業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商業 國內貿易 出現了長安、洛陽、揚州、廣州、益州等大都市 草市逐漸興起 對外 貿易 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發揮重要。唐朝與周邊各族及國外貿易往來頻繁。 “揚一益二” 唐朝前期經濟分布圖 《舊唐書?崔融傳》記載:天下諸津①,舟航所聚……弘舸巨艦,千軸萬艘,交貿往還,昧旦永日。 唐朝水上交通發達,促進了貿易的發展。反映出唐朝商業經濟繁榮。 說說這則材料反映出什么樣的盛況? ◎國際大都市長安◎ 目標導學三 新課學習 學生閱讀“國際大都市長安”這一子目內容、材料研讀、地圖、相關史事及圖片探究以下問題,并在書上勾畫相關知識點。 1.長安城的建筑布局,城市特點。 2.長安城的地位。 3.唐朝的社會風氣。 目標導學三:國際大都市長安 (一)布局、特點 1.建筑布局: 宮城、皇城、外郭城 規模宏偉,布局嚴整對稱,街道寬敞整齊,商業繁榮。 2.城市特點: 皇帝起居和辦公場所 中央官署所在地 西市 東市 外郭城坊市分開 “坊”為居民居住區; “市”為商品交易區。 《登觀音臺望城》 白居易 百千家似圍棋局, 十二街如種菜畦。 遙認微微入朝火, 一條星宿五門西。 目標導學三:國際大都市長安 (二)地位 長安既是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心,也是聞名中外的國際大都市。 唐朝的開放與對外交流頻繁,新羅、日本人,東南亞的各種人群,還有中亞西亞的不同人群,甚至原本是滅國的仇人(大食人與波斯人)、相互敵視的宗教(伊斯蘭教與景教,索羅亞斯德教等)也能和平共處,他們在長期的生活中逐漸產生共同的歸屬:唐人。 目標導學三:國際大都市長安 (三)社會風氣 《唐朝彩繪仕女弈棋圖》(局部) ②婦女也受過詩書、音樂等方面的教育,喜好參與騎馬、打球、弈棋等活動,有較大的自由。 ①當時的社會風氣兼收并蓄,人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數民族習俗的影響,剛健豪邁的尚武風氣盛行一時。 唐朝的社會風氣比較開放、兼容并包。人們多顯示出一種昂揚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唐朝時期社會風氣比較開放,兼容并包。人們在衣食住行和婚姻觀念等方面受到北方民族和域外習俗的影響,剛健豪邁的尚武風氣盛行一時。許多女子接受詩書、音樂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騎馬、打球、拔河、射箭、下棋等活動。整個時代充滿著生機與活力,體現出一種昂揚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相關史事 知識拓展 唐朝的樂舞 唐朝是音樂和舞蹈發展的重要時期,中央設有管理樂舞的專門機構。管轄的樂工最多時達到數萬人。唐玄宗精透音律,多才多藝,因在宮廷創建教授樂舞的機構--梨園,被奉為戲劇界的祖師爺。相傳,由他創作的《霓裳羽衣曲》,吸收了西域的藝術元素,節奏明快,配以歌舞。是盛唐時期樂舞的代表。 課堂總結 盛世局面的出現 經濟的繁榮 國際大都市長安 局面: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國庫充盈,人口增長,民眾生活安定,國力強大(“開元盛世”) 農業:生產工具:曲轅犁、筒車;經濟作物:茶葉和茶文化 手工業:蜀錦、青瓷、白瓷、唐三彩、造船業、冶礦業、造紙業 布局及特點:由宮城、皇城、外城郭構成;坊市制度;規模宏偉、規劃井然有序 措施:任用賢才(姚崇、宋璟);抑制權貴,整頓吏治,裁減官員;發展農業生產,興修水利,整頓漕運,改革稅制;注重文教,編修圖籍 商業:商業繁榮,水路交通發達,國內貿易興盛,商品種類豐富絲綢之路暢通 地位:長安是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心,也是聞名中外的國際大都市 “開元盛世 ” 盛唐氣象出現 當堂練習 1.【史料實證】唐玄宗即位時,曾把新上任的縣令200人,重新召集到大殿上,親自出題考試,將不及格者革職,讓他們重新學習。這反映了唐玄宗( ?) A.推崇科舉考試 B.重視官吏素質 C.注重文化發展 D.推行稅制改革 2.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了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 3.【史料實證】下圖是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局部),展示了唐朝時期農民在田間勞作的景象。它可用于說明當時( ?) A.鐵器牛耕的初現 B.棉花種植的普及 C.生產技術的改進 D.玉米甘薯的推廣 當堂練習 當堂練習 4.【史料實證】下圖是唐三彩騎駝樂舞俑,駱駝背上是兩個漢人和三個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組成的樂舞隊。一人表演胡舞,其余樂工在演奏胡樂樂器。這件文物展現出唐朝( ?) ①經濟文化交流的繁榮景象 ②各民族之間民族交融密切 ③農業生產得到了快速發展 ?④陶瓷器生產達到很高水平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當堂練習 5.【史料實證】唐代詩人白居易在《登觀音臺望城》中如此描述長安城: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從詩句可以了解到唐朝長安城( ?) A.游客如云 B.規劃整齊 C.農業發達 D.商業繁榮 6.唐代,一些婦女受過文學、音樂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騎馬、打球、拔河、射箭等活動;女性日常服飾的等級性沒有那么嚴格,傾向于流行什么就穿什么。這說明,唐朝時期( ) A.婦女得到解放 B.尚武風氣盛行一時 C.文學藝術繁榮 D.社會風氣開放包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