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導入新課跟大汪著淵闖世界14世紀的泉州港,20歲的汪大淵踏上商船,懷揣羅盤與好奇心,開啟了一場跨越半個地球的“闖蕩”!沒有GPS的時代,中國人如何用智慧征服海洋?你敢一起“闖”嗎?新教材七下歷史第13課跟大汪著淵闖世界制作:黎燕琳啟航——海陸通途覓新程壹一、啟航——海陸通途覓新程汪大淵籍貫:江西南昌人時期:元代著名民間航海家經歷:一生進行過兩次長途航海著作:《島夷志略》《島夷志略》被稱譽為“東方的馬可·波羅”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馬可·波羅行紀》激起歐洲人對中國的向往比鄭和下西洋早75年,比哥倫布大航海早162年,比達·伽馬繞過好望角早167年一、啟航——海陸通途覓新程唐絲綢之路示意圖思考:結合教材和地圖,汪大淵進行海上探險的背景?安史之亂后,唐朝中央對西域的控制力減弱,陸上絲綢之路地位下降安史之亂宋元時期,政府鼓勵海外貿易,為汪大淵海上探險活動提供了可能一、啟航——海陸通途覓新程絲綢之路示意圖草原絲綢之路草原絲綢之路東起大海,南達中原,北與蒙古和西伯利亞連接,是橫跨歐亞的草原通道遼夏金通過草原絲綢之路仍維持著與西域、中亞較大規模的交流宋朝與西域、中亞的陸路交通被阻斷一、啟航——海陸通途覓新程宋朝“海商之艦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載五六百人,中者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載二三百人?!薄秹袅轰洝?br/>宋朝海上絲綢之路取代陸路成為中外貿易交流的主要通道的原因有哪些?“(指南針)究竟何時開始為航海者利用的,已不可考。但可以大約估計,當在十世紀左右?!薄罴s瑟《中國科技史》第六卷宋代水浮法指南針一、啟航——海陸通途覓新程宋代海路交通路線圖朝鮮日本印度宋代海路形成了多條航線東南亞阿拉伯半島非洲東海岸1.指出宋代海路交通線經過的國家、地區?2.宋代海路發達的背景?表現:①海上貿易頻繁②海路交通日漸發達一、啟航——海陸通途覓新程元朝交通路線圖思考:元朝的中外交通比較遼宋夏金時期有哪些進步呢?東海航線南海航線元朝國家統一,疆域拓展,重新打通陸上交通線海上交通線進一步拓展,途經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遠達西亞、北非、東非和歐洲海上交通范圍有更大的拓展,海上絲綢之路進入鼎盛時期一、啟航——海陸通途覓新程元朝交通路線圖泉州1330年,20歲的汪大淵開始了他的第一次航海旅行,由福建的泉州出海,直抵作為中轉站的海南。海南汪大淵的航行路線圖旅行的時間非常長,一共歷時5年探秘——市舶揚帆聚萬商貳二、探秘——市舶揚帆聚萬商“昔泉之吳宅,發舶梢眾百有余人,到彼貿易”。(今東帝汶一帶)——《島夷志略》絲綢畫《刺桐古港》所展現的商船云集的泉州港,泉州古稱刺桐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內容?泉州商隊規模龐大市舶司遺址宋元時期,在政府鼓勵下,海外貿易得到巨大發展政府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管理船舶、關稅、貨物及外商招徠等職能二、探秘——市舶揚帆聚萬商涂門街清凈寺清凈寺為宋朝所建,許多來泉州經商、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商人及其后代聚居在這里附近。整個涂門南邊的區域都屬于蒲壽庚。政府的重視與支持主要職責貢獻二、探秘——市舶揚帆聚萬商泉州汪大淵的航行路線圖明州廣州思考:結合汪大淵的航行路線圖,對比宋朝的海外貿易,可以得知元朝海外貿易情況如何?宋朝與五六十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元朝與超過140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起點蕃坊轉運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二、探秘——市舶揚帆聚萬商占城“貨用青磁花碗、金銀首飾、酒、色布、燒珠之屬”。——《島夷志略》中國輸出之貨溫州朔門古港碼頭遺址發現古碼頭、沉船和大量瓷片等宋代對外輸出瓷器的重要港口海外輸入之貨甘埋里(今霍爾木茲島,位于伊朗東部的波斯灣內)“地產乳香、血碣、沒藥、安息香、蘇合油之屬。”——《島夷志略》本質體現中外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進口商品的種類和數量在不斷增多二、探秘——市舶揚帆聚萬商南海一號”沉船打撈現場及船上瓷器上(宋高宗)日:“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動以萬計。”——《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一六說說為什么朝廷重視海外貿易?①航海技術先進②海陸交通發達③政府支持④宋元時期經濟繁榮思考:遼宋夏金元時期海外貿易的特點?①政府重視②貿易范圍廣③國家多④頻次高⑤有多條海上商道⑥貿易商品豐富⑦兼具文化交流歸航——中西交匯綻華光叁三、歸航——中西交匯綻華光伊本白圖泰汪大淵當時出發的年齡都是20歲,互相走過了對方的國家,重復了對方的一部分旅程,并分別交集于摩洛哥的丹吉爾與中國的泉州三、歸航——中西交匯綻華光汪大淵和伊本白圖泰雖然沒有遇見,但是從宋元時期,陸路和海路交通的發展,使中外物質、科技文化的交流進一步密切起來。中外交往密切的原因西方元朝物品科技文化重視外來科技文化元世祖任用波斯人扎馬魯丁扎馬魯丁造西域儀象(《元史》書影)《回回藥方》書影治療骨折收集和翻譯一些阿拉伯醫學書籍主持天文、歷法三、歸航——中西交匯綻華光1337年,汪大淵第二次從泉州出航,1339年才返回泉州。回國后,把兩次航海所察看到的各國社會經濟、奇風異俗記錄成章,編成《島夷志略》西方中國藥物、天文、歷法、數學、建筑、音樂、宗教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紙幣、驛傳制度、天文、歷法、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中外文化交往特點: 交往頻繁、 交往范圍廣、雙向交流這一時期中外文化交往對今天有什么啟示 中華文化在與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博采眾長、推陳出新,并在傳播中推動了世界文明的發展課堂總結遼宋夏金元時期的對外交流發達的中外的交流繁榮的海外貿易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陸路海路草原絲綢之路宋朝海路交通發達元朝海路進入鼎盛時期:東海航線、南海航線機構:市舶司成就:宋元海外貿易超過前代商港:廣州、泉州、明州等大商港聞名世界原因:海陸交通發展表現:西方傳入中國的科技文化、中國外傳的發明與器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