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粵教粵科版(2019)三年級下冊科學第四單元 22、《洪澇與干旱》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粵教粵科版(2019)三年級下冊科學第四單元 22、《洪澇與干旱》

資源簡介

粵教粵科版(2019)三年級下冊科學第四單元 22、《洪澇與干旱》
一、填空題
1.(2024三下·徐水期末)我們常見的氣象災害有    、   、洪澇等。
2.天氣總是在不斷地變化,有些天氣會給我們帶來災害,如臺風、洪水、干旱。我們觀察到的各種天氣現象都是   中的   。
3.地球上有的地方一年四季變化分明,有的地方四季如春,也有的地方常年干旱。一個地方   的天氣平均狀況叫   。
4.(冀教版科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四節人類改變地表同步練習)6月17日是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5.(冀教版科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四節人類改變地表同步練習)2004年我國將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宣傳主題為“   ”。
二、判斷題
6.(2024三下·興文期末)水資源非常寶貴,我們要節約水資源。 (  )
7.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不需要節約用水。(  )
8.(2023三下·瑞安期末)地球上的水資源豐富,我們不用節約用水。 (  )
9.(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 1.3 肥沃的土壤 )山上的表層土因經常受雨水的沖刷而流失,造成土壤貧瘠。
10.(2020三下·鶴城期末)水是生命的源泉,人類生活離不開水。
三、單選題
11.(2024三下·雅安月考) 下列不屬于節約用水的行為是 (  )。
A.淘米水澆花 B.滴水灌溉 C.洗完手不關水龍頭
12.(2024三下·會澤期末)科科解剖完桃花之后就前往衛生間清洗雙手時,聽到了身旁的不少同學談論浪費水的行為,其中包括(
A.將洗過臉的水收集起來沖洗廁所
B.將淘米水用來澆花
C.洗澡搓沐浴液時不關水龍頭
13.(2024三下·坪山期末)地球上的水資源豐富,但可供人類使用的淡水資源卻十分緊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 (  ),以節約或保護水資源。
A.將洗菜水收集起來澆花或沖廁所
B.在刷牙時,水龍頭的水一直長流不關
C.多使用添加香精的肥皂清潔地板
14.(2024三下·蒼南期末)北京時間2024年4月25日20時59分,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我國航天事業的又一次重大成就。航天員能在空間站看到美麗地球的全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通過數格子的方法能準確知道地球上水資源的面積
B.地球上的水可以通過水循環再生,但人們真正能利用的淡水資源很少
C.地球上有70%是海洋,人們能利用的水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15.下列現象中,不屬于節約用水的是(  )。
A.在水龍頭上安裝“節水栓”
B.洗澡打泡泡時不關水龍頭
C.用淘米水澆花
四、簡答題
16.(2024三下·雅安月考) 作為環保小衛士,請寫出幾條節約用水的廣告語。 (至少寫兩條)
17.(2024三下·荊州期末)有人說:水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很多好處,它對人類只有好處沒有害處。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為什么
18.(2023三下·鄲城期末)洪澇發生時,我們應該怎樣自救?
19.(2024三下·新鄉期末)干旱是經常發生的自然災害之一,那么,在生產和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應對干旱呢
五、實驗探究題
20.(2024三下·西山期末)地球作為人類的基本生存空間,是人類最早了解,也最為熟悉的天體。這個自西向東自轉的藍色星球,現在已經有四十六億年的歷史。然而,這些當代人了如指掌的信息,是人類經歷了三千年才逐步掌握的。直到步入航天時代之后,人類才真正看清了地球的全貌。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地球的認識、探索的腳步。請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以下各題。
(1)很久很久以前,絕大多數的人認為天是(  )的,地是(  )的。
A.圓、圓 B.圓、方 C.方、方
(2)最早通過“環海航行”讓人們開始接受地球是球體的是(  )
A.伽利略 B.麥哲倫 C.牛頓
(3)在海邊,人們用望眼鏡觀察遠方來的船,發現總是先看到(  )
A.帆頂 B.船身 C.看到的沒有變化
(4)科學課上,小明拿到世界地圖后想比較海洋與陸地面積的大小,相對可行的方法是(  )
A.直尺測量 B.數格子 C.剪下拼湊
(5)地球表面有豐富的液態水,但是我們(  )
A.部分地區需要節約用水
B.不用節約用水
C.需要節約用水,因為淡水稀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干旱;臺風
【知識點】天氣對生活的影響
【解析】【分析】氣象災害是由氣候原因引起的自然災害,主要包括干旱災害、洪澇災害、風災(包括臺風、狂風、風暴潮)等。干旱和洪澇是兩種常見且影響廣泛的氣象災害。
2.【答案】發生在大氣圈;自然現象
【知識點】天氣現象
【解析】【分析】我們的地球被一層大氣圈包圍著,我們觀察到的各種天氣現象都是發生在大氣圈中的自然現象。天氣總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有時十分迅速,有時比較緩慢,還有些天氣會給我們帶來災害,如臺風、洪水、干旱。
3.【答案】長期;氣候
【知識點】天氣現象;氣候
【解析】【分析】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地球上有的地方一年四季分明,有的地方四季如春,也有的地方常年干旱;一個地方長期的天氣平均狀況叫氣候。
4.【答案】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解析】【解答】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分析】本題考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5.【答案】防沙治沙與農民增收
【解析】【解答】土地荒漠化情況越來越嚴重,因為重視有了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2004年我國將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宣傳主題為“防沙治沙與農民增收”。
【分析】本題考查中國土地荒漠化。
6.【答案】正確
【知識點】認識地球的形狀;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水是生命之源。不僅如此,水還是一種極其重要的地球資源,它哺育了眾多古老的人類文明,同時也是現代工業文明不可或缺的血脈。水是取之不盡的,但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節約用水,保護水源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
7.【答案】錯誤
【知識點】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是生命之源,為人類提供了生活、工業、農業用水。但是能直接被人們生產和生活利用的水有限,我國是缺水國家之一,因此我們要節約用水。
8.【答案】錯誤
【知識點】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水是取之不盡的,但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節約用水,保護水源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
9.【答案】正確
【知識點】降雨對土地帶來的變化
【解析】【解答】山上的表層土因經常受雨水的沖刷而流失,造成土壤貧瘠。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分析】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為因素的影響、雨水不能就地消納、順勢下流、沖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時流失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當、地面植被遭破壞、耕作技術不合理、土質松散、濫伐森林、過度放牧等。
10.【答案】正確
【知識點】探究水的特征;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水是隨處可見的,生活中處處都需要水。
11.【答案】C
【知識點】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愛護水資源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節約用水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用洗衣水沖廁所,利用雨水澆花,及時關水龍頭等。
12.【答案】C
【知識點】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節約用水的方法是:1.用水后關掉水龍頭;2.使用節水器具;3.用淘米水洗菜;4.洗衣水洗用來沖廁所;5.一水多用。6.收集雨雪澆花澆樹。7.提倡淋浴等。洗澡時搓沐浴露不關水龍頭屬于浪費水的行為。
13.【答案】A
【知識點】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將洗菜水收集起來澆花或沖廁所,以節約或保護水資源。在刷牙時,水龍頭的水一直長流不關,多使用添加香精的肥皂清潔地板,都屬于浪費水資源的行為。
14.【答案】B
【知識點】地球上的水;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可以通過水循環再生,但人們真正能利用的淡水資源很少,只占水資源總體的2.5%,所以我們要珍惜水資源。
15.【答案】B
【知識點】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盡管地球上水資源總量很大,但是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并不多,淡水資源的分布也很不均衡,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在水龍頭上安裝“節水栓”、用淘米水澆花都屬于節約用水;洗澡打泡泡時不關水龍頭不屬于節約用水。故選B。
16.【答案】節約用水的廣告語有:水是生命之源,請節約用水;節約用水,從我做起;珍惜每一滴水,就是珍惜生命等。
【知識點】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 節約用水的廣告語有 :節約用水,人人有責 :這句話強調了每個人在節約用水中的責任和義務,提醒大家節約用水是每個人的責任 。 不要讓眼淚成為我們人類的最后一滴水 :這句話通過情感化的表達,強調了水資源的珍貴,提醒人們要珍惜水資源,避免水資源枯竭 。
17.【答案】不同意;(回答合理即可)
【知識點】節約用水;自然界的水循環
【解析】【分析】水雖然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很多好處,但它也有可能帶來一些害處。例如,洪水、海嘯等自然災害會對人類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威脅;水污染會影響人類的健康和生態環境。因此,水對人類既有好處也有害處。
18.【答案】洪澇發生時,按預定路線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爬上樓房高層、大樹等處,看到救援隊大聲呼叫,還可以用船只、木排等做水上轉移,不慎落水要鎮靜,牢牢抓住樹木等漂浮物。
【知識點】安全常識
【解析】【分析】自然災害是指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包括洪澇、干旱、臺風、風雹、雪災、沙塵暴等氣象災害,火山、地震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洪澇發生時,我們應該按預定路線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爬上樓房高層、大樹等處,看到救援隊大聲呼叫,還可以用船只、木排等做水上轉移,不慎落水要鎮靜,牢牢抓住樹木等漂浮物。
19.【答案】(回答合理即可)
【知識點】天氣對生活的影響
【解析】【分析】 應對干旱的措施有:種植耐旱農作物,發展節水灌溉技術;大力興修水利工程,蓄水灌溉;因地制宜營造植被,改善生態環境;因地制宜建設跨流域調水工程;平時要注意節約用水并保護水資源,等等。
20.【答案】(1)B
(2)B
(3)A
(4)B
(5)C
【知識點】認識地球的形狀;地球上的水;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1)春秋戰國時期是“天圓地方”說的盛行期,他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我國東漢時期,天文學家張衡就提出過渾天說的思想,他認為天包著地,就像蛋殼包著蛋黃一樣,大地就是浮在水面或氣體上的一個球體,這個球體在不斷的繞特定的軸在轉動。
(2)航海家麥哲倫的環球航行的事實證明了“地球是圓的”這一真理,讓人們開始接受地球是一個球體的觀點。
(3)在海邊, 人們用望遠鏡觀察遠方來的船, 發現總是先看到帆頂, 然后看到船身。 這是因為帆頂相對于船身而言, 更加突出, 更容易被觀察到。 在遠距離觀察時, 帆頂的顯著特征使其成為首先被注意到的部分, 而船身則隨后逐漸進入觀察者的視線。
(4)科學課上,小明拿到世界地圖后想比較海洋與陸地面積的大小,相對可行的方法是數格子。
(5)地球表面有豐富的液態水,但是我們需要節約用水,因為淡水稀缺。
1 / 1粵教粵科版(2019)三年級下冊科學第四單元 22、《洪澇與干旱》
一、填空題
1.(2024三下·徐水期末)我們常見的氣象災害有    、   、洪澇等。
【答案】干旱;臺風
【知識點】天氣對生活的影響
【解析】【分析】氣象災害是由氣候原因引起的自然災害,主要包括干旱災害、洪澇災害、風災(包括臺風、狂風、風暴潮)等。干旱和洪澇是兩種常見且影響廣泛的氣象災害。
2.天氣總是在不斷地變化,有些天氣會給我們帶來災害,如臺風、洪水、干旱。我們觀察到的各種天氣現象都是   中的   。
【答案】發生在大氣圈;自然現象
【知識點】天氣現象
【解析】【分析】我們的地球被一層大氣圈包圍著,我們觀察到的各種天氣現象都是發生在大氣圈中的自然現象。天氣總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有時十分迅速,有時比較緩慢,還有些天氣會給我們帶來災害,如臺風、洪水、干旱。
3.地球上有的地方一年四季變化分明,有的地方四季如春,也有的地方常年干旱。一個地方   的天氣平均狀況叫   。
【答案】長期;氣候
【知識點】天氣現象;氣候
【解析】【分析】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地球上有的地方一年四季分明,有的地方四季如春,也有的地方常年干旱;一個地方長期的天氣平均狀況叫氣候。
4.(冀教版科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四節人類改變地表同步練習)6月17日是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答案】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解析】【解答】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分析】本題考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5.(冀教版科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四節人類改變地表同步練習)2004年我國將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宣傳主題為“   ”。
【答案】防沙治沙與農民增收
【解析】【解答】土地荒漠化情況越來越嚴重,因為重視有了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2004年我國將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宣傳主題為“防沙治沙與農民增收”。
【分析】本題考查中國土地荒漠化。
二、判斷題
6.(2024三下·興文期末)水資源非常寶貴,我們要節約水資源。 (  )
【答案】正確
【知識點】認識地球的形狀;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水是生命之源。不僅如此,水還是一種極其重要的地球資源,它哺育了眾多古老的人類文明,同時也是現代工業文明不可或缺的血脈。水是取之不盡的,但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節約用水,保護水源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
7.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不需要節約用水。(  )
【答案】錯誤
【知識點】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是生命之源,為人類提供了生活、工業、農業用水。但是能直接被人們生產和生活利用的水有限,我國是缺水國家之一,因此我們要節約用水。
8.(2023三下·瑞安期末)地球上的水資源豐富,我們不用節約用水。 (  )
【答案】錯誤
【知識點】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水是取之不盡的,但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節約用水,保護水源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
9.(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 1.3 肥沃的土壤 )山上的表層土因經常受雨水的沖刷而流失,造成土壤貧瘠。
【答案】正確
【知識點】降雨對土地帶來的變化
【解析】【解答】山上的表層土因經常受雨水的沖刷而流失,造成土壤貧瘠。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分析】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為因素的影響、雨水不能就地消納、順勢下流、沖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時流失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當、地面植被遭破壞、耕作技術不合理、土質松散、濫伐森林、過度放牧等。
10.(2020三下·鶴城期末)水是生命的源泉,人類生活離不開水。
【答案】正確
【知識點】探究水的特征;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水是隨處可見的,生活中處處都需要水。
三、單選題
11.(2024三下·雅安月考) 下列不屬于節約用水的行為是 (  )。
A.淘米水澆花 B.滴水灌溉 C.洗完手不關水龍頭
【答案】C
【知識點】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愛護水資源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節約用水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用洗衣水沖廁所,利用雨水澆花,及時關水龍頭等。
12.(2024三下·會澤期末)科科解剖完桃花之后就前往衛生間清洗雙手時,聽到了身旁的不少同學談論浪費水的行為,其中包括(
A.將洗過臉的水收集起來沖洗廁所
B.將淘米水用來澆花
C.洗澡搓沐浴液時不關水龍頭
【答案】C
【知識點】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節約用水的方法是:1.用水后關掉水龍頭;2.使用節水器具;3.用淘米水洗菜;4.洗衣水洗用來沖廁所;5.一水多用。6.收集雨雪澆花澆樹。7.提倡淋浴等。洗澡時搓沐浴露不關水龍頭屬于浪費水的行為。
13.(2024三下·坪山期末)地球上的水資源豐富,但可供人類使用的淡水資源卻十分緊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 (  ),以節約或保護水資源。
A.將洗菜水收集起來澆花或沖廁所
B.在刷牙時,水龍頭的水一直長流不關
C.多使用添加香精的肥皂清潔地板
【答案】A
【知識點】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將洗菜水收集起來澆花或沖廁所,以節約或保護水資源。在刷牙時,水龍頭的水一直長流不關,多使用添加香精的肥皂清潔地板,都屬于浪費水資源的行為。
14.(2024三下·蒼南期末)北京時間2024年4月25日20時59分,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我國航天事業的又一次重大成就。航天員能在空間站看到美麗地球的全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通過數格子的方法能準確知道地球上水資源的面積
B.地球上的水可以通過水循環再生,但人們真正能利用的淡水資源很少
C.地球上有70%是海洋,人們能利用的水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答案】B
【知識點】地球上的水;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可以通過水循環再生,但人們真正能利用的淡水資源很少,只占水資源總體的2.5%,所以我們要珍惜水資源。
15.下列現象中,不屬于節約用水的是(  )。
A.在水龍頭上安裝“節水栓”
B.洗澡打泡泡時不關水龍頭
C.用淘米水澆花
【答案】B
【知識點】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盡管地球上水資源總量很大,但是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并不多,淡水資源的分布也很不均衡,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在水龍頭上安裝“節水栓”、用淘米水澆花都屬于節約用水;洗澡打泡泡時不關水龍頭不屬于節約用水。故選B。
四、簡答題
16.(2024三下·雅安月考) 作為環保小衛士,請寫出幾條節約用水的廣告語。 (至少寫兩條)
【答案】節約用水的廣告語有:水是生命之源,請節約用水;節約用水,從我做起;珍惜每一滴水,就是珍惜生命等。
【知識點】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 節約用水的廣告語有 :節約用水,人人有責 :這句話強調了每個人在節約用水中的責任和義務,提醒大家節約用水是每個人的責任 。 不要讓眼淚成為我們人類的最后一滴水 :這句話通過情感化的表達,強調了水資源的珍貴,提醒人們要珍惜水資源,避免水資源枯竭 。
17.(2024三下·荊州期末)有人說:水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很多好處,它對人類只有好處沒有害處。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為什么
【答案】不同意;(回答合理即可)
【知識點】節約用水;自然界的水循環
【解析】【分析】水雖然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很多好處,但它也有可能帶來一些害處。例如,洪水、海嘯等自然災害會對人類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威脅;水污染會影響人類的健康和生態環境。因此,水對人類既有好處也有害處。
18.(2023三下·鄲城期末)洪澇發生時,我們應該怎樣自救?
【答案】洪澇發生時,按預定路線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爬上樓房高層、大樹等處,看到救援隊大聲呼叫,還可以用船只、木排等做水上轉移,不慎落水要鎮靜,牢牢抓住樹木等漂浮物。
【知識點】安全常識
【解析】【分析】自然災害是指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包括洪澇、干旱、臺風、風雹、雪災、沙塵暴等氣象災害,火山、地震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洪澇發生時,我們應該按預定路線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爬上樓房高層、大樹等處,看到救援隊大聲呼叫,還可以用船只、木排等做水上轉移,不慎落水要鎮靜,牢牢抓住樹木等漂浮物。
19.(2024三下·新鄉期末)干旱是經常發生的自然災害之一,那么,在生產和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應對干旱呢
【答案】(回答合理即可)
【知識點】天氣對生活的影響
【解析】【分析】 應對干旱的措施有:種植耐旱農作物,發展節水灌溉技術;大力興修水利工程,蓄水灌溉;因地制宜營造植被,改善生態環境;因地制宜建設跨流域調水工程;平時要注意節約用水并保護水資源,等等。
五、實驗探究題
20.(2024三下·西山期末)地球作為人類的基本生存空間,是人類最早了解,也最為熟悉的天體。這個自西向東自轉的藍色星球,現在已經有四十六億年的歷史。然而,這些當代人了如指掌的信息,是人類經歷了三千年才逐步掌握的。直到步入航天時代之后,人類才真正看清了地球的全貌。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地球的認識、探索的腳步。請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以下各題。
(1)很久很久以前,絕大多數的人認為天是(  )的,地是(  )的。
A.圓、圓 B.圓、方 C.方、方
(2)最早通過“環海航行”讓人們開始接受地球是球體的是(  )
A.伽利略 B.麥哲倫 C.牛頓
(3)在海邊,人們用望眼鏡觀察遠方來的船,發現總是先看到(  )
A.帆頂 B.船身 C.看到的沒有變化
(4)科學課上,小明拿到世界地圖后想比較海洋與陸地面積的大小,相對可行的方法是(  )
A.直尺測量 B.數格子 C.剪下拼湊
(5)地球表面有豐富的液態水,但是我們(  )
A.部分地區需要節約用水
B.不用節約用水
C.需要節約用水,因為淡水稀缺
【答案】(1)B
(2)B
(3)A
(4)B
(5)C
【知識點】認識地球的形狀;地球上的水;節約用水
【解析】【分析】(1)春秋戰國時期是“天圓地方”說的盛行期,他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我國東漢時期,天文學家張衡就提出過渾天說的思想,他認為天包著地,就像蛋殼包著蛋黃一樣,大地就是浮在水面或氣體上的一個球體,這個球體在不斷的繞特定的軸在轉動。
(2)航海家麥哲倫的環球航行的事實證明了“地球是圓的”這一真理,讓人們開始接受地球是一個球體的觀點。
(3)在海邊, 人們用望遠鏡觀察遠方來的船, 發現總是先看到帆頂, 然后看到船身。 這是因為帆頂相對于船身而言, 更加突出, 更容易被觀察到。 在遠距離觀察時, 帆頂的顯著特征使其成為首先被注意到的部分, 而船身則隨后逐漸進入觀察者的視線。
(4)科學課上,小明拿到世界地圖后想比較海洋與陸地面積的大小,相對可行的方法是數格子。
(5)地球表面有豐富的液態水,但是我們需要節約用水,因為淡水稀缺。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河县| 长汀县| 哈巴河县| 永吉县| 博兴县| 旬阳县| 德格县| 新泰市| 漳平市| 新民市| 揭东县| 凤城市| 乐业县| 呼图壁县| 化州市| 伊宁市| 长丰县| 新宁县| 谢通门县| 故城县| 抚顺县| 肇东市| 汾西县| 修水县| 辰溪县| 巨野县| 通化市| 玛沁县| 佛冈县| 和龙市| 原平市| 八宿县| 南康市| 汉阴县| 吉林市| 宝兴县| 交城县| 信阳市| 阳新县| 分宜县| 桦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