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配套小學北師大版第三單元 20以內數與減法《買文具》《買文具》是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20以內數與減法中的內容,主要通過買文具這一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減法的意義,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為后續學習更復雜的加減法運算以及解決實際問題奠定基礎。教材以生動有趣的小動物買文具的情境引入,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同時,教材通過多種方法展示了退位減法的計算過程,如擺一擺、分一分等,注重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和思維發展,體現了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1. 借助買文具情境,進一步理解減法運算的意義;借助小棒探索并掌握 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2. 經歷探索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過程,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及加減法間的關系,形成初步的運算能力。3. 運用所學退位減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發展應用意識。重點:理解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難點:引導學生在多種算法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并能靈活運用。情景導入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去一個有趣的地方,看這是哪里呀?(出示文具店的情境圖)生:文具店。師:同學們能不能仔細觀察圖片內容,看圖講故事呢?學生自主觀察,暢所欲言,積極思考,展開想象,講故事。探究新知活動一:尋找信息,提出問題師:同學們剛才的故事講得太好了,那從圖中你們能發現哪些數學信息呢?生1:袋鼠媽媽有12支鉛筆,15本練習本。生2:小灰兔要買9本練習本,小黃兔要買7支鉛筆。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們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生1:還剩幾只鉛筆?生2:還剩幾本練習本?師:同學們太棒了,這就是我們這堂課要重點解決的問題。這兩個問題如何列式呢?學生自主觀察,獨立列式,交流展示。生1:我們知道了袋鼠媽媽一共有12支鉛筆,小黃兔買走了7支鉛筆,所以用減法計算,列式為12-7。生2:袋鼠媽媽一共有15本練習本,小灰兔要買9本,所以用減法計算,列式為15-9。師:非常棒。已知整體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就用減法計算。活動二:利用小棒,探究算法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幫袋鼠媽媽算一算還剩幾支鉛筆吧。請大家拿出小棒,試著擺一擺,看看怎么算出12-7的結果。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擺小棒。任務要求:①利用小棒擺一擺,圈一圈,算一算,嘗試不同的方法;②同桌交流,驗證結果,交流你的計算方法;③全班交流,分享不同的算法。交流分享:師:誰愿意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擺的?生1:我是用小棒代替鉛筆,一根一根地減,先拿走了7根,還剩下5根,所以12-7=5。師:這種方法叫做數數法。生2:我把12分成10和2,先算10-7=3,再算3+2=5,所以12-7=5。師:這種方法叫做“破十法”。先把大數分出10,用10減小數,再把剩下的合起來。生3:我把7分成2和5,先算12-2=10,再算10-5=5,所以12-7=5。師:這種方法叫做“平十法”。這里分的時候要注意觀察大數的個位,個位是幾,就要先分出幾,得到10,再減剩下的。生4:我想到了7+5=12,所以12-7=5。師:我們也可以想加法算減法,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活動三:自主計算,總結算法師:現在讓我們一起去解決第二個問題:還剩幾本練習本?出示活動要求。①利用小棒,選擇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擺一擺,圈一圈,算一算;②同桌交流,把自己的計算方法完整的講述出來。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及時發現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指導。師:同學們都做完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的計算方法。生1:我是用小棒代替練習本,一根一根地減,拿走了9根,還剩下6根,所以15-9=6。生2:我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所以15-9=6。生3:我把9分成了5和4,先算15-5=10, 再算10-4=6, 所以15-9=6。生4:我想到了我們學過的加法表里面9+6=15,所以15-9=6。師:大家看,我們一道減法算式我們就運用了多種方法,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計算。鞏固練習師:我們一起來檢驗一下學習效果吧!【教材習題】1.用小棒擺一擺,算一算。2.畫一畫,算一算。3.4.說一說,擺一擺,算一算。【拓展演練】5. 想一想,算一算。體育課上,老師組織14名同學排成一排做游戲。笑笑的左面有5個人,笑笑的右面有多少人?課堂小結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都有什么收獲呢?在什么情況下需要用減法計算?在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時有哪些方法?減法和加法有什么關系?師:今天你的表現怎樣呢?你的好朋友表現怎樣呢,我們來回顧一下。(學生自由發言),再完成評價表。課后實踐綜合實踐:當一次小老師,借助小棒,給爸爸媽媽講講12-7=?的計算過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