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配套小學北師大版第三單元 20以內數與減法《開會啦》《開會啦》是新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20以內數與減法中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2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解決實際問題。教材通過“開會啦”這一情境,讓學生理解求“兩個數量相差多少”的含義,熟練掌握用加法和減法解決此類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數感和問題解決能力,發展學生的直觀想象和邏輯推理能力。教材注重將數學知識與生活情境相結合,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1. 體會“比較兩個數量的多少”的數量關系,能夠結合具體情境解決“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豐富對減法意義的認識,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識。2. 經歷觀察、操作、思考等過程,進一步鞏固 20 以內數的退位減法,發展運算能力,積累數學活動經驗。3.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發展應用意識。重點:理解“兩個數量相差多少”的含義,掌握用加減法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難點:體會加法和減法運算之間的關系,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識。情景導入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班要開一個小小的會議,大家看(展示教材主題圖),你能看圖講一講會議室中發生了什么事情嗎?學生自主觀察,暢所欲言,積極思考,展開想象,講故事。師:同學們剛才的故事講得太好了,接下來我們再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數學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數學問題?生1:我發現有11個小朋友準備開會。生2:我發現已經有7把椅子了。生3:我發現每人1把椅子,椅子的數量不夠?生4:提出問題:每人1把椅子,還缺幾把椅子?師:非常棒!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去解決的問題。探究新知活動一:畫一畫,數一數師:同學們,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探究還缺幾把椅子呢?我們一起畫一畫,數一數。小組任務要求:用自己喜歡的符號來表示小朋友和椅子,畫在練習本上。同桌之間講一講自己的畫法和結論。班級分享,交流想法。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小組交流。匯報分享:生1:我畫了11個小人表示小朋友的數量,采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接著畫了7把椅子,發現還缺4把椅子。師:非常棒,這位同學提到了“一一對應”,意思就是1個小朋友對應1把椅子,這樣我們就能很清楚地看到缺了幾把椅子。這種方法畫起來很復雜,小朋友們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呢?生2:我用○表示小朋友的數量,用△表示椅子的數量,采用一一對應的方法,發現○比△多4,所以缺4把椅子。師:太棒了,我們的小朋友都能用符號表示出對應的關系。那我們如何列式計算這道題目呢?活動二:想一想,列算式師:怎樣用算式來表示缺幾把椅子呢?看看大家畫的圖,列式解決這個問題。小組任務要求:獨立思考列式計算;小組交流算式表示的意義;班級分享,討論結果。交流分享:師:哪個小組先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小組的寫出的算式?各小組選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生1:我們利用加法解決這個問題,想7把椅子再添上幾把就夠11人坐了。列式為:7+( )=11,從而計算出還缺4把椅子,這里我們添上“( )”就更清楚地表示出缺的椅子的數量。生2:我們利用減法解決這個問題,列式為11-7=4,11個小朋友需要11把椅子,現在已經有7把椅子,從11把椅子中去掉7把,剩下的就是缺少的椅子數,所以用11減去7得到缺少的椅子數。活動三:對比分析,總結方法師:同學們觀察大家列出的算式,你有什么發現?生1:我發現算式中都用到了7,4和11。生2:我發現用7+(4)=11和11-7=4都能解決這個問題。師總結:解決“還差(缺)多少”的問題,可以用減法計算,即大數減小數;也可以用加法計算,即小數+(幾)=大數。鞏固練習師:我們一起來檢驗一下學習效果吧!【教材習題】1.每人1把,還差幾把?2.每只小動物1個蘋果,還缺幾個蘋果?再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并解答。3.算一算。4.填一填。【拓展演練】笑笑和 11個小朋友去看電影,每人需要1張電影票,已經買了7張電影票,還差幾張?課堂小結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都有什么收獲呢?求兩個數量相差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畫圖比較?求兩個數量相差多少,可以列怎樣列式計算?師:今天你的表現怎樣呢?你的好朋友表現怎樣呢,我們來回顧一下。(學生自由發言),再完成評價表。課后實踐綜合實踐:把今天學到的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