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第28單元工業革命和國際工人運動的興起一、單元概述從18世紀中葉開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開始或完成的工業革命,一方面使生產力獲得迅猛發展,社會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文學藝術空前繁榮;另一方面,工業化在帶來經濟大發展的同時,對人類生存環境的破壞問題已經顯現。資本的殘酷剝削和列強瘋狂的殖民擴張,使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階級矛盾、資本主義列強與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工人運動、社會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19世紀中葉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指明了方向。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1785年19世紀英國完成工業革命1825年《共產黨宣言》正式出版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投入使用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蒸汽機車正式試車19世紀中期1848年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1839年虎門銷煙中國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進入“蒸汽時代”進入“鐵路時代”馬克思主義誕生開辟海 外市場二、時空觀念三、知識結構時間首先在英國開始的原因發明及成就 紡織 技術的 革新四、考點梳理考點一:第一次工業革命①1733年,凱伊發明了飛梭,提高了織布速度。②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了命名為“珍妮機”的紡紗機,提高了生產效率。“珍妮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機器,引發了棉紡織生產領域的一系列發明,標志著英國工業革命的開始(1)政治前提:英國君主立憲制建立后,政局穩定,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為工業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2)資本和原料條件:18世紀中期,英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通過海外貿易、殖民掠奪等,積累了資本和原料(3)勞動力條件:圈地運動和農業經營商業化,提供了大量自由勞動力(4)經濟需求:英國國內外市場急劇擴大,市場的需求促使人們改革生產技術,提高生產力(5)技術條件:發達的工場手工業提供了技術條件(1)英國: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2)其他國家:從18世紀后期開始珍妮機飛梭水力紡紗機發明及成就 蒸汽機的廣泛使用 改進意義輪船火車 與 鐵路 火車的發明鐵路建設意義工廠制度確立四、考點梳理考點一:第一次工業革命鐵路時代的到來為社會提供了更為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動力。到19世紀30年代,蒸汽機成為主要的動力來源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把蒸汽機作為船的動力機,發明了汽船,使人類在水路交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1825年,斯蒂芬森設計的蒸汽機車正式試車,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人類活動的范圍急劇擴大1830年以后,英國掀起投資建設鐵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國建成了總長約1萬千米的鐵路網①原因:瓦特蒸汽機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動力,從此,工廠可以設在遠離河流的地方,工廠的規模也變得更大。②確立:進入19世紀,傳統的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替代,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 ——《共產黨宣言》工業革命期間,英國工業資本家大量增加并逐漸形成了工業資產階級。在英國,到19世紀20年代,英國已有200萬工廠工人和運輸工人,工業無產階級也正式形成。掌握生產資料的資產階級為了獲取利潤,無情地剝削無產階級。四、考點梳理考點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①極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②形成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③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④工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⑤第世界政治格局:西方先進、東方落后,東方從屬于西方的世界格局形成。⑥城市化進程加快。⑦造成了環境污染、貧富分化、使用童工等社會問題。啟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堅持科教興國戰略; 堅持可持續發展,發展經濟要注重保護環境;創立者理論組成誕生標志《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意義四、考點梳理考點三: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①指出資本主義時代的兩大對立階級是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肯定了資產階級在歷史上的作用;②提出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_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③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建立共產黨,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進行無產階級革命。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第一國際 成立斗爭解散巴黎公社 背景過程意義四、考點梳理考點四:第一國際和巴黎公社1864年,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工人代表聯合起來成立了國際工人協會,史稱“第一國際”在各國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國工人階級的斗爭聯合起來,以提高工資、縮短工時、改善勞動條件為目標進行經濟斗爭1876年,第一國際解散。第一國際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影響深遠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社會矛盾激化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舉行武裝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反動統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5月28日,資產階級反動政府勾結普軍聯合反撲,公社失敗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公社戰士在強大敵人面前表現出的大無畏精神永遠激勵著后人名稱 文藝復興 啟蒙運動 馬克思主義時間批判對象核心影響 代表人物綜合歸納:近代三大思想解放運動14~16世紀天主教會人文主義文藝復興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但丁、達·芬奇、莎士比亞18世紀封建專制制度、天主教會理性主義(自由、平等、民主等)啟蒙運動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制度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進行無產階級革命馬克思主義誕生后,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蓬勃的發展起來 馬克思、恩格斯1.歷史現象不是某一個歷史事件的具體內容,而是透過多個歷史人物的活動,或多個歷史事件所呈現的歷史過程或歷史發展趨勢。據此判斷,下列屬于歷史現象的是( )A.秦始皇 B.國際共產主義運動C.彼得格勒武裝起義 D.五四運動的爆發2.《共產黨宣言》一經問世就震動了世界。恩格斯稱它是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最具有國際性的著作。這表明《共產黨宣言》( )A.批判吸收了前人的思想精華B.是恩格斯獨立完成的著作C.是一部影響十分廣泛的著作D.推動了歐洲工人運動興起BC五、考場顯身手3.《共產黨宣言》指出:“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這說明( )A.資本主義社會是人類的理想社會 B.資產階級曾經推動歷史快速發展C.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不到百年 D.資本主義社會已消滅了經濟貧困4.蒸汽機不僅用于地下礦井抽水,而且還用于驅動地面車輛的設想于1825年變成現實,一條從礦井直達海岸的7英里鐵路問世了,這是人類第一條鐵路。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工業革命首先出現在煤炭業 B.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確立C.鐵路運輸率先實現了現代化 D.創新意識推動技術變革BD五、考場顯身手5.1851年在倫敦萬國博覽會開幕的前兩天,維多利亞女王在日記中寫道“我們什么都能做”,女王的思想反映了當時英國人自豪的心情。這種自豪主要源于英國( )A.首先興起文藝復興 B.最早開辟了新航路C.完成資產階級革命 D.率先完成工業革命6.市場總是在擴大,需求總是在增加。甚至工場手工業也不再能滿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機器引起了工業生產的革命。”這揭示了( )A.光榮革命的影響 B.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C.工業革命的背景 D.美國獨立戰爭的起因CD五、考場顯身手7. 有人曾生動描述1830年的一次旅程:“斯蒂芬森先生帶著我和他一起坐在發動機的凳子上……你看不到任何前進的原因,除了這個神奇的發動機及其飛似的白煙和節奏勻稱、不變的步速。”此次旅程她乘坐的交通工具應該是( )A. 馬車 B. 火車 C. 電車 D. 汽車8. 英國作家狄更斯在19世紀中期對一座工業城鎮的描述是:“這是個到處都是機器和高聳的煙囪的市鎮,無窮無盡的長蛇般濃煙,一直不停地從煙囪里冒出來…許多龐大的建筑物上面開滿了窗戶,里面整天只聽到嘎啦嘎啦的顫動聲響,蒸汽機上的活塞單調地移上移下,就像一個患了憂郁癥的大象的頭。”這說明英國( )A. 跨入手工工場時期 B. 開始使用機器生產C. 進入了“蒸汽時代 D. 步入了“電氣時代”BC五、考場顯身手9.抓取關鍵信息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一個學生的小論文里相繼引用了出自某名著“暴力革命”“資本主義必將滅亡”“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等詞匯和語句。據此可判斷該論文研究的主題最可能是 ( )A.《資本論》的影響 B.巴黎公社運動的成敗C.資本主義制度的衰亡 D.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0. 1848年在倫敦出版的一份宣言,成為“所有國家千百萬工人共同的綱領,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國際性的著作”。這部著作是 ( )A.《共產黨宣言》 B.《解放黑人奴隸宣言》C.《國際歌》 D.《蘇聯成立宣言》DA五、考場顯身手11. 1823年,英國第一家勞動技術學校——倫敦技工所創辦,對技術工人進行科學教育,此后各地紛紛成立技工所、夜校等工人教育機構。這反映了英國 ( )A.職業教育體系的完備 B.工人地位的提高C.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 D.工業革命的需求D12. 19世紀40年代,英國生鐵產量占世界的一半,煤炭占2/3,英國成為全世界機械設備和各種工業制成品的主要供應國。英國成為‘世界工廠’,世界變成英國的市場。”材料反映了當時英國 ( )A.城市機械化進程加快 B.生產力水平迅速提高C.蒸汽機對鐵、煤的需求量大增 D.現代工廠制度的誕生B五、考場顯身手13.英國早期的工廠基本上都用水作動力,一般都設在水流湍急的鄉下而不是城市,后來工廠可以設在遠離河流的地方,工廠的規模也變得更大了。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哈格里夫斯發明紡紗機 B.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投入使用C.斯蒂芬森發明了火車 D.英國掀起投資建設鐵路狂潮B14. “一小時城市經濟圈”靠的是動車的運行速度。“一小時城市經濟圈”得以實現,應歸功于( )A.哈格里夫斯 B.斯蒂芬森 C.瓦特 D.凱伊B五、考場顯身手15.歷史事實是歷史的真實描述,歷史觀點是對歷史事實的看法或結論。下列表述中,屬于歷史觀點的是 ( )A.《共產黨宣言》的作者是德國的馬克思、恩格斯B.《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C.《共產黨宣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D.《共產黨宣言》號召工人階級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B16.王覺非主編的《近代英國史》載:“從西至東,從北至南 機械裝置遍及四方,世界獲得了一種新的動力。”對世界獲得這種“新動力”貢獻最大的人是( )A.亞當·斯密 B.凱伊 C.哈格里夫斯 D.瓦特D五、考場顯身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