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課 保持身心健康 練習題1.2024年5月12日是第16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著力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5月11日至17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設立防災減災日的目的是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災害,提高人們守護生命、財產安全的意識和能力。提高人們守護生命的意識和能力,這要求我們對生命要有一種怎樣的情懷?請你結合生活實際,列舉兩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面對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等,我們應如何提高防護能力?請你為防災減災宣傳周的宣傳工作寫一條標語。2.下面是小華同學生活中的三個情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探究。情境一 春天一到,公園里百花盛開,吸引了很多游人前來拍照,小華看到有的人將花枝折下編成花環,戴在頭上,還有人肆意踩踏草坪。(1)小華應該 。理由 。情境二 周末小華來到小海家,叫小海一起去慢跑,鍛煉身體。(2)小海的正確做法是 。積極進行體育鍛煉屬于保持身心健康中 方面的要求。情境三 小華的奶奶迷上了廣場舞,小華認為老人只要吃飽穿暖就行,沒有必要發展興趣愛好。(3)小華應該 。理由 。3.【增強生命韌性,綻放生命精彩】他才華橫溢,創作了一曲又一曲傳世之作,他命運多舛,26歲患中耳炎,50歲失聰,歷經磨難,卻從未屈服,他就是被后世尊為“樂圣”“交響樂之父”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他用生命演奏出最頑強的旋律,奏出最動聽的“命運交響曲”。結合貝多芬的事跡,請你談談如何增強生命的韌性?4.點滴皆我長,心靈需滋養。結合所學知識,試著對小州進行勸導。請說說你都參加過哪些滋養心靈的活動?(列舉兩例)5.生命是一個嚴肅的話題。某校六年級(2)班道德與法治老師組織同學們以“珍愛我們的生命”開展項目化學習,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聚焦任務收集資料】為加深對生命的認識和思考,同學們搜集到以下兩組圖片:資料一(1)保持身心健康既要愛護身體,也要滋養心靈。資料一,四幅圖中屬于愛護身體的有 ,屬于滋養心靈的有 。(填序號)資料二(2)交通規則,人人遵守;珍愛生命,安全為天。資料二,四幅圖中屬于交通標志的有 ,屬于安全標志的有 。(填序號)【密切合作深度探究】為深度學習生命的重要與寶貴,同學們分組合作,結合所學知識進行了深入的探究活動。第一小組的同學們圍繞“增強安全意識,提高防護能力”準備開展地震演練。請你告訴他們在地震演練過程中應注意哪些事項 請簡要介紹兩種自救的方法。6.【愛護生命健康生活】某校六年級(1)班準備開展一次以“愛護生命,健康生活”為主題的班會活動,請你完成相應任務。(1)【身心健康】“守護生命,從我做起”,請結合自身實際,完成下表內容。守護生命 我在生活中的具體做法愛護身體 積極鍛煉身體;① ;②滋養心靈 閱讀古典名著;③【科學預防】夏季天氣炎熱,同學們上體育課時往往汗流浹背。這時,我們應該怎樣做?【科學鍛煉】愛護身體,應當積極、主動、科學地鍛煉身體,強健體魄。為此,我們應該怎樣做?【心理健康】滋養心靈,需要我們保持心理健康。為此,我們應該怎樣做?7.某中學校報記者小君進行了一場以“守護身心健康”為主題的采訪活動。以下是小君對兩位同學的采訪記錄:采訪對象 采訪記錄小彬 在飲食方面,我每天按時吃飯,且營養均衡;在睡眠方面,我堅持早睡早起;在運動方面,我會和同學們放學后一起踢足球、打籃球。小強 平常在學校有老師同學陪伴,我還沒有感覺,但是當我獨處時,我常常感到精神空虛,我很困惑,不知道應該怎么辦。請你運用所學知識評價小彬同學的行為。請你提供幾種方式為小強同學解惑。良好的生命狀態既需要健康的身體,也需要心靈的滋養。請談談如何滋養心靈。答案:1.(1)對生命要有一種敬畏的情懷。(2)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動靜結合、杜絕不良嗜好等。(3)①提高危險預判能力。②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③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4)防災減災從我做起,學會自護才能互助;防災減災,人人有責;提高防災意識,增強防護能力;等等。2.(1)及時勸阻 我們要對自然界的生命心存敬畏(2) 和小華一起去鍛煉 愛護身體(3)支持奶奶去跳廣場舞 保持身心健康不僅需要愛護身體,還要滋養心靈,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3.①說服自己接納挫折②培養幽默感③積極尋求幫助④培養興趣愛好 ⑤眼光放長遠 ⑥關心幫助他人。4.(1)①研學活動能讓我們走出課堂,拓寬視野,增長見識,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②研學活動有助于我們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實踐能力。③參加研學活動還能培養我們的團隊合作精神、溝通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我們全面發展。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感受革命先輩的愛國精神;參加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幫助他人,傳遞溫暖。5.(1) ②③ ①④(2) ①② ③④(3)注意事項①思想上高度重視,嚴格遵守;②熟悉疏散路線;③服從指揮,絕不能把演練當成游戲;④遵守紀律,有秩序疏散。自救方法:①當地震來臨時,要保持冷靜,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②上課時,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護住頭部,躲避在各自的課桌下。③在室外,注意避開高大的建筑物、樹木撤離到空曠的場地等。6.(1) 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病時及時醫治 參觀書法展覽(2)適當喝些淡鹽水,補充鹽分,避免代謝紊亂。(3)參加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選擇合理的運動負荷,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磨煉意志,健全人格,等等。(4)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掌握自我調節的方法,必要時積極尋求專業幫助,都有助于我們改善心理狀況,促進心理健康。保持心理健康還需要我們磨煉意志,增強生命韌性。7.(1)①能夠自覺主動地愛護自己的身體,具有對生命負責的態度;②通過合理的飲食、規律的作息、適量的運動等具體行動扮演了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的角色。(2)參觀博物館,自己動手制作手工藝品,研學旅行,參加志愿者活動。(3)①滋養心靈,需要我們保持心理健康;②滋養心靈,需要我們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